4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点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发展健全的人格、增进心理健康水平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其特点可以从目标、内容、方式方法、组织原则等方面来体现。(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可具体为下面五个方面:
1. 协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兴趣爱好、气质和性格特点,达到正确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悦纳。
2. 协助学生认识所处的环境和他人,发展良好的社会适应和人际关系。
3. 协助学生培养坚强的意志力和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发展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4.协助学生培养主动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促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业的提高。
5.协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性恋观、职业观和价值观。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是围绕人的心理活动和品质来展开的,具体包括下面几方面:
1.智能方面-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注意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
2.情绪方面-乐观的人生态度、情绪的调节(良好情绪培养和不良情绪的消除)、心理承受能力的增强等。
3.意志方面-自主独立性、勇敢坚强性、坚持性、责任心、敢于接受困难和挫折的挑战等。
4.学习方面-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
5.社会方面-认识和接受现实、乐于交往、适应环境、正确的劳动观和职业观等。(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激发学生内在动机为中心,注重启发学生对心理教育有关知识的领悟与应用。常用的方法有∶
1.讨论法-专题讨论、自由发言、脑力激荡等。
2.认知法-阅读和故事、录音录相、图片和文学艺术欣赏等。
3.操作法-游戏、作业、心理测验、讲演、表演等。
4.角色扮演-剧情表演、小品表演、双重扮演等。
5.行为改变-示范学习、果敢训练、自信心训练等。
(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组织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组织原则需要遵循以下几点:
1.学生主体性原则
2.平等尊重性原则
3.启发自觉性原则
4.积极适应性原则
5.“教为不教”性原则
6.艺术性原则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还在探索过程中,没有一个标准化的模式。这里介绍有关的两个模式供参照。
(一)活动教学的模式
1.活动教学的概念:活动教学,主要指以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为核心,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2.活动教学的特征:坚持以“活动促发展”为基本的教学指导思想;倡导以“主动学习”为基本的习得方式;侧重以“程序性知识”为基本学习内容;强调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素质整体发展”为取向的教学。
3.活动教学的目标:情感目标—人对社会、对自然、对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与情感;技能目标—包括操作技能和智慧技能,如劳动技能、生活自理技能、言语表达和人际交往技能等;认知目标—以问题解决为基本内容。
4.活动教学的主要模式
(1)技能操作类教学模式:“示范—操作—反馈—操作—自动化—创新”,如言语表达技能、放松训练技能。
(2)情感发展类教学模式:“创设情境—活动交流—小节内化”,如应付挫折、自信心训练模式等。
(3)问题解决类教学模式:单元设计教学:“设置情境—确定问题—拟定解决方案—执行方案—总结评价”,如日常生活问题的解决。问题化教学:“问题情境—假说推测—活动验证—做出结论”,如具体问题的解决。社会调研教学:“布置课题—展开调研—撰写报告—评价总结”,如调查学生休闲活动情况。专题研究教学:“确定专题—收集资料—拟定发言提纲—讨论交流—总结”,如讨论生命的历程。
(二)“问、想、做、评”的教学模式
1.问:就是问题,提出问学生的问题,或安排问题的情境。
2.想:就是思考,鼓励学生思考想象,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3.做:就是活动,运用各种活动方式,让学生从“做”中“学”。
4.评:就是评价,运用暂缓批评、欣赏创意的原则,重视形成性评价与自我评价的方法。
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方案设计
(一)设计思路:主题—单元模式
(二)设计步骤
1.主题单元题目的确立
2.单元内容的确定和教案的编写
(三)设计要求
1.紧扣心理教育目标,结合学生实际,确立本学期心理教育的主题方向和单元题目。
老师可先对本班学生的心理情况进行调查和了解,发现其心理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确立该学期心理教育的主题内容和单元题目。比如,针对本班学生成绩有所下降,特别是学生抓不着学习重点和难点的情况;针对班上人际纠纷增多,班集体有不团结的现象;以及部分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比较自卑等情况,确立以下心理教育的主题内容和单元题目∶
主题方向单元题目
学习方法和策略的指导-怎样听好课?
怎样作好笔记?
怎样整理学习材料并抓重点?
怎样有效地复习?
人际关系的指导-你需要朋友吗?
什么样的人讨人喜欢?
什么样的人令人讨厌?
如何与同学保持良好关系?
认识并悦纳自我-我是谁?
我的优点与自我欣赏
我的缺点与自我改善
自尊与自爱
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状况,确定每个单元课程的具体内容和课程目标,并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单元内容的确定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如“我的优点与自我欣赏”一课中,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内容上有程度的不同∶小学生的优点主要以学习成绩、礼貌行为、热爱劳动、助人为乐等明显的行为表现为主;而中学生除了外显的行为表现,还包括了思想、情感、意志、个性等方面的优势与表现。另外,内容的确定还需要注意科学性原则和超前的社会适应性原则。
3.在确定各单元的教学目标时,一定要主要教学目标明确和具体,不能笼统,泛泛而谈,要有可操作性。
如“我的优点与自我欣赏”一课的目标是:①让学生明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②让学生学会发掘自己的闪光点;③让学生欣赏自己的优点,树立自我接纳的健康心态。
3.在教育形式和方法的选择上,要注意年龄特点。
如小学生以游戏活动为主,而中学生则可以加入一些心理小测试和剧情表演等。另外,要注意动静结合,使方法多样化和功能整合化。
4.教学过程的各个步骤,都要以课程的教学目标为主线,不能偏离方向;同时要注意各环节内容的衔接和过渡。
5.教学准备要充分,要考虑好教学场地,准备好所需的教具和有关材料,必要时请助理教师或学生协助。
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组织
(一)课程组织的基本环节
1.课堂开始: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明确本课程教学的目的。方法可有:预热法(通过游戏、唱歌、节拍等活动来调动积极性)、澄清法(开门见山)、介绍法(配对介绍、自问自答、记者提问等)。
2.主体教学过程:引导法(启发性提问、开放性提问等)、反馈法(学生语言的重复或情感的反馈等)、明朗法(反馈加理解)、面质等。
3.课程结束:回顾与检讨、计划与展望、祝福与道别等。
(二)课堂组织的注意事项
1. 充分的课前准备。
2.注意学生是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和协助者,而不是权威。
3. 强调平等、尊重、真诚和接纳。
4.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大胆发言与讨论,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5.注意引导讨论的方向,并随时给予启发,对重要的地方要及时给予强化。
6.教学活动中,教师尽量表现出幽默,使心理教育活动能轻松愉快地进行,吸引更多的学生主动的参与和投入。
五、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例分析
(一)智能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