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应注重把握教学三环节

合集下载

数学课堂不可缺少的三个环节

数学课堂不可缺少的三个环节

数学课堂不可缺少的三个环节尚堂镇李店中心小学刘军英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模式层出不穷。

从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到山东省邹平县九户中学的“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模式;从山东省茌平县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课堂教学模式,到济南市道德街小学的“双自主”课堂教学模式,以及河北衡水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江西芦溪外国语学校的课堂教学模式等。

这些先进的教学模式已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同,他们从全国各地纷至沓来,学习先进经验,汲取教育精华,反思自己的教学,进而改革课堂教学,构建高校课堂。

认真拜读这些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总感觉有三个环节是不可缺少的,尤其是数学课堂,那就是学生独立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及课堂达标检测。

一、独立学习独立学习是学生面对所学新知的知识点、重点和难点或已学知识的错误点、疑点进行的自我学习。

独立学习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见证,是发展学生思维、分析、比较、归纳等能力的关键一环。

独立学习是小组合作交流、全班讨论交流的基础,独立学习的结果直接影响着小组合作学习、全班交流的气氛与效率,影响着整堂课的教学效果。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独立思考、思考、再思考,他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显然,学生的独立思考是非常重要的。

进一步讲,学生的独立学习如果组织得到位,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与基础,否则,课堂效果将不堪设想。

面对学生的独立学习,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同学们把所学内容看细、看完,划出重点、疑点,记录下不能解决的问题。

其次,教师要做好巡视引导,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上指导好,实现学生认知水平的飞跃,创建他们的新的“最近发展区”。

再次,教师面对学生的独立学习,要克服教师本人语言的随意性,什么“努力想想”、什么“要仔细观察”、什么“快点”等课堂随意性语言要坚决杜绝,以免影响学生的思维,打破学生的思考线路。

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当前很受教育研究者重视的学习形式。

教学三环节总结

教学三环节总结

数学教学三环节总结良夫中心校宋文霞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更好的利用三环节教好数学,现对教学三环节做如下总结。

首先,经过一年的数学实践教学活动我对教学三环节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其中预习这一个环节是重点和关键。

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渠道,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研究的重要基地。

同样,预习也是促进教师转变学习观念、改进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手段。

做好了课前预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课水平,学生会带着预习当中的疑问走进课堂,会产生想学、想问、想练的良好心理,便于培养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除此之外,预习节省了教师不必要的讲授时间,给学生更充分的探讨空间。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可以发现,预习效果的好坏关键在于预习的设计。

预习的设计是落实好三环节的关键,要在教师吃透教材、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基础之上,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和学习条件进行,而且预习设计要全面,具体,可操作性强。

我们的预习设计通常是以预习提纲的形式呈献给学生的。

在这个预习提纲设计中预习方式多种多样,有看一看,有读一读,有说一说,有算一算等等各种形式,内容设计全面、具体、有梯度;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

我们从预习方式和预习内容两个方面实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三环节中的第二环节是课堂教学。

有了第一环节的铺垫和准备第二环节就简单多了,通过第一环节的预习,学生大多会有一些疑问或者难点,在课堂教学时,学生就有了想学想问的心理基础,在这种前提下学生自然而然的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了,杜绝了课堂走神说话的现象,提高了效率,同样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环节的最后一个环节是限时作业,也即练习。

这一环节是起巩固作用的,通过限定时间内的作业检测,即巩固练习了所学知识,有对教学效果进行了有效的检测,同时,教师又可以根据限时作业的结果改进教学。

总而言之,在近一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充分认识到了运用三环节给学生带来的巨大进步,三环节相对独立,又环环相扣,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扎扎实实落实好每一个环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几个环节

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几个环节

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几个环节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几个环节有效教学是课堂教学的第一境界,即第一追求应该是“有效”的,也是我们对课堂教学的一个基本期望和底线要求。

否则,就是“低效教学”、“无效教学”。

有效教学应当体现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下面从三个环节入手,就其有效性进行探究。

1.“问题情境”的有效性。

情境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一定的具体场景,以引起学生情感的体验,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

(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能够深深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从而提高学习兴趣,更好掌握知识,进而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中,并获得成功的喜悦。

如在“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教学时,可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的两条道路和铁轨(有的平行,有的相交,有的异面)和直线a与b的位置关系如何?从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出发,用图片的形式增强学习兴趣并能让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

通过设疑的手法,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以此暗示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有不完善的地方,使学生的数学思维由“禁止”被“激活”到“活动”状态。

(2)创设具体问题,诱发学生求知欲望。

联想情境、故事情境等。

但情境一定要恰当、自然。

情感体验方向不明确,情景无感染力,与课堂教学内容不协调的问题情境不能要,因为那是无效教学。

2.“学生活动”的有效性。

学生活动主要是让学生体验数学。

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而且还要揭示获取数学知识的思维过程,把认知过程返璞归真,引导学生以探索者的姿态去参与概念的形成和规律的揭示过程,学生获得的就不仅仅是数学概念、定理、法则,更重要的是发展了抽象、概括、归纳的思维能力,从而使其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

如在“空间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教学时,设置了两个问题以后,可安排如下的学生活动:(1)请同学们观察教室,找到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

意图是以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数学知识为出发点,引导学生观察、归纳、抽象出空间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

数学教学应严把三关

数学教学应严把三关

数学教学应严把三关通过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从教学实践中深刻体会到:优化教学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

而要优化教学过程,必须严把精备、精讲、精练三道关。

一精备一是要备重点。

就是教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这些内容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知识。

小学数学,每一个单元,每一个小节,每一课时,都有它各自的特点。

如整数四则运算是整个小学的重点,而加法表、减法表和乘法表则是学习整数四则运算的基础,是低年级数学教学的重点。

分数四则运算是这部分内容的重点,分数四则运算法则是建立在分数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因此分数基本概念又是本单元的重点。

二是备关键。

是指教材中那些对学习某一部分知识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容。

掌握了它,对学其他内容就比较容易。

如分数的基本性质对于约分、通分这一部分教材来说是个关键,学生如能掌握好这条性质,就容易理解约分和通分的方法及道理,并为进一步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及分数乘除法计算打好基础。

三是备难点。

所谓难点,是指教材中某些比较抽象难懂,学生学起来有困难的内容。

如除数是两三位数的除法中的试商方法,及“商中有0”、“商末尾有0”的处理方法都是这部分教材的难点。

四是备学生。

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还要了解学生的情况,如学生对学习这部分教材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掌握得怎么样,有什么缺漏需要预先弥补?以往学生学习这部分教材时存在什么问题?掌握了这些情况,教学时才能有的放矢。

五是备课件。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助教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普及。

由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具有信息容量大,媒体丰富多彩,交互性强等优势。

为此课件设计时就更应注重在学生思维情境的创设上下功夫,营造一个人人参与的氛围,提供挖掘和发挥潜能的机会。

创意新颖别致的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可以营造一个让学生展开丰富想像的天地,使数学中一些抽象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起来,以达到激发兴趣,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启迪思维的效果,从而使学生能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主动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在较少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

课堂教学应该把握的三个环节

课堂教学应该把握的三个环节

课堂教学应该把握的三个环节茶陵教育局李明林当今课堂教学改革之风盛行,但我认为无论怎样改,课堂教学都应该把握好三个环节。

我们平时教学涉及到的环节比较多,究竟是哪三个环节呢?第一,确定教学目标。

目标是靶子,是方向,目标不明确,课堂教学就很茫然,随意性强,效率低下。

确定好了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就会有的放矢,方向明确,效益明显。

那么,怎样确定好教学目标呢?一是研究课标。

我们必须要研究对应课程和学段的课程标准,按照课标的要求来确定知识点教学的重点和层次。

二是研究教材。

研究本教材在相应学段中的地位以及当堂课的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

对教材的内容可以适当取舍或增加,真正实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对知识的调动和运用更加系统科学。

三是研究学生。

我们的学生是开展课堂教学的主体,不能目中无生,要深入研究学情,不同的学生学习的难易程度和教学方法等有所不同。

只有了解学情,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好课堂教学。

第二,实施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实施,首先是科学预设好教学程序。

力争做到“夯实基础,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按照设想去开展课堂教学。

其次,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同时不能弱化教师的主导作用。

我们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不能放任自由,克服“课堂热闹,收获甚少”的现象,教师该讲的时候不能“轻描淡写”,一定要讲清讲透讲到位。

最后,注重学法指导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合作探究等都首先要告诉学生优化方法,然后再去学和探。

我们给足了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时间,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才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第三,完成达标检测。

我们许多老师通常上课上到课堂小结这个步骤就完事了。

这是个误区,其实我们还有个重要环节没有完成,那就是“达标检测”。

这个环节可以检测本堂课目标的达成度,学生完成得好说明达到预期目标。

若检测情况不理想,就要反思我们的教学,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降低难度,把起点放低些。

当然,我们在准备检测题的时候,务必要对照教学目标来选定,且有一定的层次差异,力争做到“好生吃好,全班学生吃饱”。

小学数学奏响教学三步曲

小学数学奏响教学三步曲

小学数学奏响教学三步曲小学数学作为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部分,对于学生的数学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如何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以及如何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技巧,让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的三步曲,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基础知识、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这三个步骤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做到准确掌握基础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扎实的数学基础,为以后的学科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可以以有趣的问题为例子,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找到数学的影子,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师还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学会将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巩固基础知识。

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教师要帮助学生扎实掌握基础知识。

小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包括数的认识、加减乘除、面积体积等一系列基础概念和基础运算法则。

教师可以通过练习题、小测验等形式,帮助学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巩固基础知识。

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解决问题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重点。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一些实际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的三步曲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基础知识和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数学素养,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

小学数学奏响教学三步曲

小学数学奏响教学三步曲

小学数学奏响教学三步曲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在小学阶段就开始接触数学的学习,对孩子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抓住关键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观念和解题方式。

下面我将介绍小学数学教学的三步曲。

第一步:启发好奇,激发兴趣教师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可以通过实物、图片、游戏等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在教授加法和减法时,可以让学生带来小球,通过实际操作来进行计算,让他们亲身体验到数学的趣味性。

教师可以通过抛砖引玉的方式,给学生展示一些有趣的数学技巧,让他们产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授平方时,可以通过展示一个正方形,让学生发现每条边的长度相等,从而引出平方的概念。

第二步:培养思维,建立概念数学的学习不仅仅是记住一些公式和解题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建立正确的数学概念。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讨论、启发思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教授乘法时,可以出示一些有趣的情境,让学生通过思考来解决问题,从而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乘法概念。

教师还要强调数学的逻辑性和严谨性,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步:巩固实践,拓展应用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来巩固所学知识,并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际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

在教授面积和周长时,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图形,让学生计算面积和周长。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计算购物时的找零金额、量取器具的容量等,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小学数学教学需要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观念和解题方式。

通过启发好奇、培养思维和巩固实践,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这样,学生在小学阶段就能够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为将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小学数学奏响教学三步曲

小学数学奏响教学三步曲

小学数学奏响教学三步曲小学数学教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因为它涉及到孩子未来的数学发展和思维方式。

好的数学教学要素可以让学生在数学领域获得更好的成绩和理解,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下面将介绍小学数学教学的三个重要步骤。

第一步:理解理解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一步。

老师应该确保学生理解了问题的概念和问题的解决方法。

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有意识地引领学生去发现问题,鼓励他们自己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法和思路。

老师需要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公式和原理,让学生通过亲身验证和观察来发现数学规律。

如照镜子法,让学生自己思考问题产生的规律,预测出数学结论,质疑就会使学生思维更为敏锐。

第二步:练习练习是掌握小学数学知识的关键。

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它可以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

老师需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做题的方式逐渐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练习可以让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巧,也可以帮助他们发现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不足,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第三步:应用应用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终的目标。

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是最重要的考验。

应用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发挥自己创造力的过程。

在应用过程中,学生需要用到自己所掌握的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并且需要用到自己的思维和创造力来解决问题。

应用阶段需要鼓励学生探讨和交流,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三个重要步骤是理解、练习和应用。

要将理解、练习和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应用中掌握数学知识并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以达到提高数学能力和思维能力的目的。

小学数学奏响教学三步曲

小学数学奏响教学三步曲

小学数学奏响教学三步曲
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应当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

下面我将给大家讲解一种小学数学的教学三步曲。

第一步:启发探究
在开始一节数学课之前,教师可以先通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

教师可以给学生出一道时序题,然后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他们自己动手去探究,找出问题解决的方法以及其中的规律。

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第二步:示范讲解
在学生自己探究一段时间后,教师可以对这道题进行示范讲解。

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逐步引导学生从已知推导出未知,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本质和解题的思路。

教师还可以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

第三步:巩固拓展
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解题方法后,教师可以再给他们出一道类似的题目,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在学生完成巩固练习后,教师可以进行讲解和点评,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知识。

教师还可以给出一些拓展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更复杂的问题,激发学生拓展思维的能力。

通过以上三个步骤,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数学,通过探究和实践提高数学运用能力,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这种教学三步曲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好数学,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小学数学奏响教学三步曲

小学数学奏响教学三步曲

小学数学奏响教学三步曲数学教学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当前正值全面提升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也面临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本文将介绍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三个关键步骤,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

第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动力是数学教学的基础,因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1. 创设情境: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创设有趣的数学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2. 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如实物、图片、视频等,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数学的内容和意义。

3.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一些有挑战性的问题和任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过程。

4. 赛事和竞赛:教师可以组织一些赛事和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欲望,并通过竞赛结果给予学生相应的奖励和鼓励。

第二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思维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1. 提供问题: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动手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2. 引导探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方式来探究数学问题,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实验技能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开展合作学习: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讨论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4. 鼓励创新思维: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解决方法,并对他们的创新思维给予鼓励和肯定,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第三步:巩固和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在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动力以及数学思维能力的基础上,教师还需要巩固和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能够逐渐掌握和运用数学的基本概念、定理和方法。

小学数学奏响教学三步曲

小学数学奏响教学三步曲

小学数学奏响教学三步曲第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小学数学教学的第一步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数学是一门需要思考和动手实践的学科,而小学生通常对学习数学缺乏兴趣。

教师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师可以运用故事、游戏等方式来引入数学概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数学的乐趣。

可以给学生讲述有趣的数学故事,或者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参与其中。

通过这些方式,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对数学产生兴趣。

教师还可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引导学生探究数学。

可以带领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并引导他们思考其中的数学规律。

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还可以让他们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小学数学教学的第二步是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所运用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包括逻辑思维、抽象思维、推理思维等。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各种启发式的问题和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和挑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数学探究活动,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第三步:巩固和拓展知识小学数学教学的第三步是要巩固和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

在学生初步建立数学基础后,教师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并拓展他们的数学视野。

为了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巩固练习和小测验,让学生及时复习和总结所学知识。

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解和示范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让他们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

为了拓展学生的数学视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综合性的数学实践活动。

可以设计一些探究性的数学课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探索新的数学知识。

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数学应用活动,让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从而拓展他们的数学视野。

抓好教学三环节贯彻数学新课标

抓好教学三环节贯彻数学新课标

抓好教学三环节,贯彻数学新课标◆王玉婷(河北省任丘市西环路思贤中学)没有目标指向的教学是没有意义的教学,而没有发展性的目标又是死板的目标。

通过构建有效的问题系统,发展教学目标,使其全面化和层次化,而通过有效问题解决,又能使教学目标对象化与意义化。

并且,在知识的问题转化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得以强化。

以人为本课前预习有效课堂发展性作业数学课程新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让不同的个体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数学课程新标准特别强调教师的有效教学应指向学生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又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上。

为充分达到这个目标我在教学上坚持抓好以下三个环节:一、精心设计“课前预习作业”数学课程新标准倡导课程和教学的发展性,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为此我在教学中精心设计“课前预习作业”,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与实际应用的关系。

在实习过程中,不但让学生走进了实际生活,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而且培养了学生遇到问题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平面截几何体”一节中,我设计了如下课前实习作业:1.将一个苹果或橘子切成两半,你能想象切面大致是什么形状吗?有几种切法?2.你能制作一个正方体模型吗?如何做?用什么材料?如何得到这种材料?再制作一个三棱柱模型、一个圆柱模型、一个圆锥模型。

上课带来备用。

说明:材料可以是橡皮泥、粘土等,但本地更容易得到黏土。

而“在哪去找黏土?如何把粘土和成好用的胶泥?又怎样制作出合格的模型?”的过程正是遇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而且对于实习过程中学生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应诱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后解决,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

二、精心导演课堂数学课程新标准特别强调数学应该通过设计现实主题或问题以支撑学生积极的学习活动,帮助他们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或学习环境以诱发他们进行探索与问题解决活动,在有效教学与有意义学习的对立统一基础上,通过师生共建合作交流与对话互助的课堂教学大平台。

点、线、面教学法——浅谈数学教学的三个环节

点、线、面教学法——浅谈数学教学的三个环节

“点、线、面”教学法是指地一个教学过程中地三个教学环节,它是指在给学生传授知识时首先传授知识点,然后将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知识线,最后把有关知识渗透,融会贯通,形成知识面.尤其是数学这门学科,有它自身地特点:不仅逻辑性强,而且新知识地传授以及数学能力地培养,主要依赖课堂上进行,所以作为数学教师,必须向分钟要质量,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不过我认为,无论怎样设计教学方法,都不能背离学科特点和学生地认知特点,更不能远离学生已有地基础知识.所以传授知识要特别注重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步步为“营”.我尝试地“点、线、面”教学法,就是围绕这些特点来设计地,并且使用起来感觉得心应手,学生也非常认可.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点”、“线”、“面”这三个环节在教学中都非常重要,三个环节全部进行了,传授地知识才会到位,学生所学知识才会完整.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这里地“点”是教学地基础环节,它是指概念,规律,性质,定理等等地学习过程.在知识点地传授时,要特别注重它地产生和形成过程,特别是新概念地教学,要引导学生去探索,要对概念进行剖析,让概念在学生地脑海里就像我们把一颗种子种在土壤里生根发芽一样,不仅有“盘根错节”地过程,而且有一个“生长”地过程,知识点才会牢牢地“长”在学生地脑子里.比如在教学“圆地有关概念”时,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对圆有了初步地认识,并且在前面学习了轴对称与旋转地基础上展开,因此在教学设计中结合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地知识水平出发,通过展示生活中地剪影同时也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地圆形物体,让学生感觉圆无处不在,体现数学与生活地密切联系,另一方面从中提出问题,让学生自然而然进入新知识地探索和学习中.在学习过程中,力求学习方法地改变,动手画一画, 量一量地方式, 使学生通过对直观图形地观察归纳和猜想, 自己去发现结论, 并用命题地形式表述结论.正所谓“我听到地,我会忘记;我见到地,我会记住;我做过地,我会理解”.通过具体地画圆地过程来感受点地运动规律和特征,从而从动态角度给出圆地定义;同时在所画圆地过程中揭示圆地特征:圆上地点到圆心地距离相等,从而可以以静态地角度给出圆地定义.在实践中发现圆地形成过程和圆地性质,体会和理解圆地两个定义.初步感受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地关系.这样不仅扩展了学生地知识面,而且从空间观念方面来说,进入了一个新地领域.得出定以后还要进一步剖析,比如圆地动态定义是这样地:“在一个平面内,线段绕它固定地一个端点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所形成地图形叫做圆.”要对“端点所形成地图形”进行剖析,学生自然能理解”点”运动形成”线’,所以圆是指地“圆周”而不是”圆面”. 通过圆地有关知识地学习,不仅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地理解,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地能力,也为以后学习打好了基础.在与圆有关地概念地教学时,特别是弧地分类中地“半圆”这一概念地认识,教师通过提问、启发一步步将学生领引到位.并且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地适当地调整教学内容地程序,比如同心圆与等圆地概念教材中放在弧这一概念之后,教学时感觉衔接不够紧密,放在画圆时去启发引导归纳比较合适.在这一环节里我经常设计一些判断题和选择题来加深学生对概念地理解.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这里地“线”是教学地重要环节,它是指将新旧知识前后联系,进一步将所学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由知识地“点”过渡到“线”需要教师在题目地设计上要有梯度,给学生一个循序渐进地过程,这样学生学得轻松,老师教地轻松,还能收到好地效果.也只有这样才可以把知识紧密联系起来,不至于架空,学生接受起来很容易,很自然.比如学习了二次函数,自然要和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进行纵向联系,形成知识线,这样函数在学生脑子里就会有条理了.当然还要剖析它们之间地各自特征和规律,进行比较和归纳.重要地是去寻找它们地共同点和不同点,比如图像与坐标轴地交点,函数地增减性,解析式地求法,以及函数在实际问题中地应用等等,无论是哪种函数,解决这类问题地思路和方法可以说是完全一样地.如果教师将这些知识归类,不仅能“温故”而且还能更好“知新”.要想使所学知识清晰理成一条线,还需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点是强化记忆,比如每一种函数地性质以及图像在坐标系中地规律等,都要让学生牢牢记住.第二点是深度理解,在教学中多注重“数”与“形”地结合,加强学生对知识地理解.第三点是巧妙点拨,多教给学生一些知识技能和技巧,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路途上寻找捷径,不至于绕弯路.同时可以提高学习兴致.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这里地“面”是教学地高难度环节,也是教学地最高目标和最终目标.它是指将所学知识不仅要纵向联系,还要横向联系,形成知识网.让学生学会综合地去运用知识,并且学会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关键是精选例题,选取地例题要具有典型性、灵活性、综合性和深度性.这一环节一般用在章节小结课上比较合适.这里地典型性是指例题里涉及到地知识点是教材中地重点内容;灵活性是指可以从不同交度去地分析,从而找出不同地解题思路和方法;综合性是指一道题里有多个知识点,即既可以横向联系也可以纵向联系;深度性是指例题要有一定地难度,尤其对于那些比较优秀地学生,让他们“跳起来摘苹果”,可以培养他们努力勤奋,知难而进地刻苦学习地精神和品质.比如学习了二次函数以后,不仅可以和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纵向联系,还可以和几何问题如三角形、四边形地面积、动点等问题进行横向联系,这样就拓宽了学生地知识面,同时也使学生学到了综合运用知识地能力.这样地选题既具备了典型性,灵活性,还具备综合性和深度性.可以提高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地灵活性,起到举一反三地效果.这一环节题型较难,教师要多留给学生一定地时间和空间去分析和探索,比如分组讨论、每组选代表等等地形式让学生说出自己地分析思路,然后大家借鉴.还有一点我认为很重要地是,注意变式训练,比如学了相似地知识点后,教材页习题中有这样一道题:如图,△是一块锐角三角形材料,边,高,要把它加工成正方形材料,使正方形地一边在上,其余两个顶点分别在、边上,这个正方形零地边长是多少?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原题变式一变式二先让学生自己分析这个问题,说出思路和方法,然后把这个题变式:正方形改为长方形,问题改为求面积地最大值.再让学生去独立思考,说说自己地思路和方法,然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去寻求解决问题地方法.教师要把不同地思路和方法进行对比,让学生从中领悟.然后再进行变式:将锐角三角形改为钝角三角形,矩形改为菱形,去求菱形地最大面积.这样很自然地将学生地思维提高了一层,但是学生并不会感觉很难.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总之,点、线、面教学地特点就是知识有层次,教学有条理,学生学起来不会感觉有“陡坡”和“峭壁”,并且能将学生引领到思维地高峰.要做到这些,作为数学教师,首先要深刻钻研教材,认真仔细分析所教学生,根据自己地学生情况和教学需要,来选定教学内容地深度和进度,对于教材地把握,教师首先做到深入浅出.把有难度地,复杂地知识以简单地,浅显易懂地方式方法传授给学生.教师能够做到用不同地说法来表达同一个意思,这样有助于激活学生地思维.要是要有很强地应变能力,根据学生接受情况,随时调整自己地教学.一堂好课,应该是教师跟着学生地思维并且能够在关键时候给与点拨,而不是让学生跟着教师地思路去“生搬硬套”.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前旗四中侯艳玫。

数学(心得)之“做数学”需抓好“三环节”

数学(心得)之“做数学”需抓好“三环节”

数学论文之“做数学”需抓好“三环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目标明确规定: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由此可见,新一轮课改特别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参与知识的生长形成过程。

而让学生在“做数学”中去理解数学知识不愧为一种好的做好。

我认为,要引导学生做好数学,必须抓好下面三个环节:一、提出问题,是做数学的起点数学思维的过程可以看成是一个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提出问题不仅是解决问题的基础,更是解决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思维环节。

正如巴尔扎克所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疑问的是问号”,爱因斯坦也认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对于开发智力,发展思维,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有积极的作用。

首先,教师应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对学生应充满尊重、关心和期待。

在“你提的问题真好”、“老师相信你的能力”、“不要紧,再想一想”等激励性的语言中,学生怕问的心理障碍悄然而逝。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我们要给予恰当的评价和鼓励,特别是有价值的问题我们应充分肯定、大加赞赏,使学生产生成功感和满足感,从而引发更大胆的提问。

其次,我们应为学生创设便于产生问题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置身于“心欲求而不及,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使学生有问而发。

教学中,我经常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出乎意料的实验现象、精心策划的游戏、紧张有序的操作、司空见惯的事例、富有启迪的问题等方法来创设情境,使学生在自己亲历的情境中产生疑问,从而顺利地提出问题。

例如在教学“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时,让学生随意说一个最简分数,并请学生拿计算器和老师进行比赛,看谁能快而准的判断此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随着教师快而准的回答,计算速度甚至超过了计算器,学生的疑惑越来越大:这里边到底有什么诀窍呢?老师到底用了什么方法呢?问题产生了,求知欲望也高涨起来,接下来的教学就可顺水推舟,一气呵成。

小学数学奏响教学三步曲

小学数学奏响教学三步曲

小学数学奏响教学三步曲小学数学教学是极其重要和关键的,因为它为学生提供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这对他们未来的数学学习和生活中的数学应用都非常重要。

为此,小学数学教学应该遵循一定的教学步骤和方法。

以下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三步曲:第一步:讲解基本概念和规则数学是一门科学,必须建立在基本概念和规则之上。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首先讲解基本数学概念、符号和规则,如数字、加减乘除、小数、分数、百分数、代数符号和方程式等。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步:讲解应用和实践学生可以通过课堂讲解和例题掌握基本数学概念和规则,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数学的应用更加广泛。

因此,小学数学教学要注重实际应用和实践。

教师可以通过实际生活例子,如购物、计算时间、计算周长和面积等,来展示数学的应用。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和实用价值,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第三步:激发学生兴趣和提高能力小学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激发学生兴趣和提高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造性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包括游戏、竞赛和数学趣味活动等。

教师还可以通过不同难度的题目,让学生逐渐提高数学解题能力。

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数学学科的热爱,并让他们在数学学科中成为出色的学生。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应该遵循以上三步曲:讲解基本概念和规则、讲解应用和实践、激发学生兴趣和提高能力。

只有这样,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让学生掌握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获得成功。

小学数学奏响教学三步曲

小学数学奏响教学三步曲

小学数学奏响教学三步曲小学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数学学习能力,帮助他们建立数学知识体系,提高数学解题能力。

为了有效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可以采用三步曲教学法进行教学,即启发引导、示范解题、巩固强化。

下面分别对这三个步骤进行详细介绍。

第一步:启发引导启发引导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它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

在启发引导阶段,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思考、质疑设置等方式来启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启发引导环节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1.设立情境启发引导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产生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提出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3.引导思考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不断的引导和启发中,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求知欲。

4.鼓励表达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引导他们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以上方式,可以使学生在教学中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步:示范解题示范解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第二步,它是通过教师示范解题,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示范解题阶段,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示范题目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帮助学生了解解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指导解题步骤教师要详细地向学生展示解题的步骤和方法,让学生理解解题的思路和过程。

4.鼓励学生尝试示范解题后,鼓励学生根据学习过程中的方法和技巧自己尝试解题,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和自信心。

第三步:巩固强化巩固强化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第三步,它是通过巩固和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

新课程理念数学课堂“三环节”导学模式

新课程理念数学课堂“三环节”导学模式

新课程理念数学课堂“三环节”导学模式根据新课程理念,在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中,我们以“立足本校传统,合理借鉴他人”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三三三”教学模式。

其中前两个“三”注重课前集体备课的操作要求,而后一个“三”是强调课中的导学“三环节”。

为能有效落实导学三环节,上课坚持“以导学案为线路图,在老师引导、点拨驱动下,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学习”运行机制,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正真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效果好起来”。

并结合学校在教学中长期积累形成的成功教学实践,提出了“1.检查、展示、自学生疑提问环节(10分钟)——合作解疑的探究环节(20分钟)——3.训练展示点评环节(10分钟)”的课堂“三环节”导学模式。

简称“121”课堂教学模式。

一、课堂内涵建立“小组学习、精讲点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运行机制,备课组要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教导学案,重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通过高效课堂模式的建立,逐步克服重教轻学、不放心学生的现象,克服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的现象,克服重训练轻小结反思的现象,克服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加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二、成立学习小组1.各班成立学习小组,为了方便分组,教室课桌摆放九列,每三列靠拢在一起,前排与后排搭配六人一组,一般分为八或九组,学生合作学习时,奇数排的学生转在后排构成六人学习小组,特殊情况可采用合并办法。

班主任必须深入了解学生,做到以下几点:①六人一组,根据学习成绩分上、中、下(AA、BB、CC)三层,科学划分,学习成绩均衡,便于各小组公平竞争,使每个小组成为班级学习的缩影。

学生座位对应层次按照列分:BAC;BAC;BAC。

②合理搭配,让不同智力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和情趣特长的学生成为小组成员,达到能力互补、性别互补、性格互补。

③每个小组让学生自己设计的小组名称。

④将态度积极,学习习惯好,乐于助人、有责任感;组织管理能力强,集体荣誉感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一:
2012年梧州市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论文评选申报表
2012年3 月
数学课堂应注重把握教学三环节
广西梧州市藤县太平镇中心校吴业文
俗话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

一个人对所学的东西产生浓厚的兴趣,便会产生极大的求知热情。

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严密逻辑性和应用广泛性的学科。

学生理解、掌握与应用数学概念、定律、性质、法则等数学知识时,总会感到有一定的难度,有时甚至会产生讨厌学习数学的情绪。

因此激发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个重要内容。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注重从课堂教学三个环节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让课开始趣已生
新课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是引入,40分钟一堂课,重在引入,难在引入,成败的一半在引入。

怎么引入新课,是整个教学设计中必须特别注意的。

一个好的新课引入应是新、旧知识的纽带,承上启下的桥梁。

可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两种现象:一种是引入不得力。

有的从讲评作业开始,有的从复习旧课开始。

这样的引入缺乏生机和活力,不易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另一种是引入不到位,有的开门见山直接告之新课的课题,用“我们今天讲……"直接点题,这样做虽直接破题,但对启发学生兴趣,由旧导新,稳定课堂情绪将失去一次良好的机会。

一个好的新课引入,它既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起点,更应是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励学生探索新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人新课学习的好的开始。

新课引入方法很多,我们平时从以下几方面来设计:
(1)以“趣”导人。

运用和教学内容有关的有趣的故事、:儿歌、猜谜游戏等作为新课的开始,营造数学情景,提高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如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我们利用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引入课的内容:“夏日炎炎,口渴难忍,猪八戒找来了一个西瓜解渴。

孙悟空说:‘咱们四人平分,每人吃四分之一吧!’八戒贪吃,不高兴地说:‘西瓜是我找来的,应该多吃一点,我要吃六分之一,最少也要五分之一。

’大家听了心里直笑,悟空马上切了六分之一给他。

吃完西瓜,八戒猛然醒悟,拍着自己的脑门说:‘真是一个大傻瓜。

’这是为什么呢?”一个小故事创设了有趣的教学情境,唤起了学生思考的兴趣。

(2)以“疑”引入。

科学家们认为“‘问题’是引起人们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的‘发动机’。

”适当的设置疑问,能使学生的求知欲望由潜伏状态转变为活跃状态。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把握创设疑问引入新课的时机,有意地设置疑问,以刺激思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在教学“年、月、日”一课时,一开始老师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小明的爷爷今年2月29日过第28个生日,你们猜小明的爷爷今年多少岁?”有的同学从“一年过一个生日”的生活经验出发,顺口答:“28岁"。

老师接着问:“小明的爷爷28岁,那小明的爸爸今年该几岁?有28岁抱孙子的老爷爷吗?”学生们哈哈大笑,一想也是,哪儿有28岁抱孙子的老爷爷,岂不早了点儿。

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怎么回事。

就在学生充满疑惑时,老师说:“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学完了‘年、月、日’这节课就明白了。

”新课这样导入,何愁不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3)以“奇”引入。

针对小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在新课引入时,依据教学内容创设或制造悬念,来诱发学生想揭密的问题意识。

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利用游戏开场,创设这样的情境:一上课,老师便对学生说:‘在我们来做一个数字游戏,看谁能考倒老师。

你们随便说出一个数,老师不用计算立即说出它能不能被3整除,你们可以用手中的计算器去验证。

”游戏开始了,学生们争先恐后想难倒老师,有的说的数比较大,但老师却对答如流。

学生们都震惊了:“为什么老师比计算器还快呢?”惊叹之余,便产生了这样的疑问:“究竟这些数有什么特征呢?老师又有什么绝招呢?”学生们都急于想知道老师快速判断的绝招,于是,带着追求知识的渴望和疑问在老师的引领下进入新知的探求过程。

这样引人,这堂课就成功了一半。

二、“激思导学,迁移内化":让课进行趣正浓
学习本身就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

在学习过程中,既需要学生的自身努力,也需要对学习过程产生兴趣。

这就需要老师转变教学方式,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在成功引入新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后,为了保持其学习兴趣,我们的做法是:
(1)以“真”导学:直观教学,激发兴阶段,抽象思维的能力还很低,如何将抽象的数学知识教给学生,帮助学生由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培养学生的兴趣?加强直观教学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方法。

教学中,我们借助实物、
模型、图画等直观教具或录音、录像、幻灯、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为学生展示熟悉的实例,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分析思路、解题方法等转化成生动、形象、具体的感知材料,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视、听、欣赏等活动中得到熏陶,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能够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从而诱发学生的“内驱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行程问题中的相对和相向”时,我们让两个学生表演面对面走和背对背走的真实场境,学生通过直观演示和观察,很快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2)以“动"导学:重视操作,发展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愉悦情感,乃是唤起学生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

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安排一些操作、实验活动,能引起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以达到会学不如乐学的境界。

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时,老师没有直接讲解,而是让学生利用准备好的纸板剪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

当学生剪好后,老师设问:“哪个同学能利用手中的图形拼成或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学生独立摆拼,有的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有的拼成了一个长方形。

紧接着又问:“你所拼成的图形的底、高和面积与其中一个梯形的底、高和面积有什么关系?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你们能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吗?”学生们通过操作观察,借助已拼成的直观图,很快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最后,又追问学生:“计算梯形的面积时为什么要除以2呢?"这样,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通过动眼观察、动手摆拼,自主探究,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3)以“爱"导学。

现代教学论指导下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

课堂上教师要努力创设师生互爱、人格平等、教学民主、生生和谐的情感交融的教学氛围。

因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

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是发展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创造性的保障。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关心每一位学生,使学生感到老师既是师表又是可以交心的朋友。

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还要努力为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通过互相倾听、互相讨论、互相激励、互为师生、互相合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情感的交流和思维韵碰撞。

三、“实践应用,评价激励”:让课结尾趣犹存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的产生和保持有赖于成功。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取得成功后会带来无比快乐和自豪的感觉。

这种成就感,继而转化为对数学的亲
切感,驱使学生向着第二次成功、第三次成功迈进,形成稳定的持续的兴趣。

所以教师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竞争和成功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按问题的梯度都能够‘‘跳一跳,够得着”,进而巩固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

(1)以“变"导练。

要把学生获得的知识变为技能,需要反复多练,但重复单调的练习,学生会产生厌烦、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浪费宝贵的时间。

设计形式多样的习题,让学生在不断变化的活动中充分练习。

老师经常采用的练习活动有:开火车、接力赛、评选优秀邮递员、攀高峰、夺红旗等。

教材中的一些练习题,老师在教法和做法上稍加改变,也深受学生的欢迎6如书上有这样的问题:“下面各题计算正确吗?把不正确的改过来。

"老师在黑板上贴一幅红十字图画,让学生戴上红袖章,当“数学医院”的医生,给“病题”诊断、治疗。

这活动激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他们都争先恐后地参加“治病”,为被评上好大夫而感到自豪。

(2)以“评”促学。

老师的评价,对学生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老师对学生的学习应作出公正、客观科学的评价,使学生心悦诚服。

这样才能对学生起到激励上进的作用。

例如,学生取得较好成绩时,应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使学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更加努力地学习;对于较差的学生,应特别注意看他们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无进步,哪怕发现一点微小的进步也应当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励其努力奋进。

一般情况下,采用不打低分,待学生改好后再打分的方法,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课堂上教师应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满怀信心、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