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颈椎不稳剖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arris et al, Am J Radiol, 1994
上颈椎不稳剖析
Christopher M et al. Measurement Techniques for Upper Cervical Spine Injuries. spine 2007;32:593-600.
根据影像学的特殊表现判断
颈椎正侧位片、开口位、过伸过屈位、斜位片 头部各向左右旋转15度摄左右开口斜位片,如寰椎侧块 与齿状突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便可明确诊断寰枢关节旋 转半脱位,进而排外因投照体位不正所致寰齿间隙不对 称[1]。 主要目的:观察寰椎横韧带的张力,同时除外寰枢关节 的其它畸形(如齿状突不连)。
• CT
• MRI 脊髓受压 • DSA、MRA 血管受压
横韧带
尖韧带
齿突尖韧带、横韧带、翼状韧带
上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椎不稳剖析
维护枕寰枢复合关节的首要稳定结构
Tectorial Membrane 覆膜
Movements allowed in the craniocervical region Range of Joint Motion motion (degrees)
上颈椎不稳剖析
保守治疗
适应证:
①一般性上颈椎不稳,不伴有脊髓受压或神经刺激症状 者。
②对儿童上颈椎不稳者,即便有神经刺激或压迫症状, 亦应先行非手术疗法,多可好转或痊愈。
③年龄较大或合并全身性疾患不适于手术者。 ④其他:包括不适合手术疗法的危重病例、术前待床或
待手术者、手术失败及其他特殊情况者。
上颈椎不稳剖析
齿突后方椎管比率(%)= SAC / ADI ×100% 正常情况下,这一比率应为62%~63%,小于此值者则表示异常.
上颈椎不稳剖析 Christopher M et al. Measurement Techniques for Upper Cervical Spine Injuries. spine 2007;32:593-600.
• 具体方法:
①颈部制动:吊带、颅骨牵引(1~1.5kg)、带头颈段 的石膏-床、头-颈-胸石膏或Halo 装置等。
②避免外伤 ③脱水疗法:对有神经刺激或压迫症状者应采用各种
有效的脱水剂。。 ④其他:呼吸困难者可行气管切开;感觉障碍预防褥
从动力片上判定ADI 与SAC 两者之值的差异. 尤其是儿童,如果其屈、伸两种体位的差别在4.5mm 以内,不应视为异常,超 过4.5mm 时方考虑为自发性寰枢椎上颈脱椎位不。稳在剖析正常情况下,寰椎前软组织阴影宽 度小于13mm,遇有炎症时则增宽。
basion-dental interval (BDI)
Occiput–C1 Combined flexion/extension 25 Lateral bending (unilateral) 5 Axial rotation (unilateral) 5
C1–C2
Combined flexion/extension 20 Lateral bending (unilateral) 5 Axial rotation (unilateral) 40
<12 mm in 95% >12 mm ABNORMAL
basion-posterior axial line interval(BAI)
-4-12 mm in 98% >12 mm Anterior Subluxation >4 mm Posterior Subluxation
The BAI and BDI did not exceed 12 mm in 98% and 95% of adults, respectively.
上颈椎不稳症
上颈椎不稳剖析
上颈椎不稳症
寰枕、寰枢关节因各种原因导致其结构功能减退,以 至在生理载荷下出现过度活动或异常活动,并出现一 系列临床表现。
枕颈不稳 寰枢椎不稳
上颈椎不稳剖析
解剖
• 寰枕关节
寰椎侧块的上关节面和 枕骨髁所组成 球窝关节
• 寰枢关节
寰齿关节 两侧为寰枢后关节
上颈椎不稳剖析
翼状韧带
上颈椎不稳剖析
[1] Fielding JW. Atlanto-axial rotatory fixation. J Bone Joint Surg (Am), 1997, 59: 37.
SAC
ADI
ADI:寰椎前弓后下缘与
齿突前缘的距离
( 3.3±0.4 )mm
SAC :寰椎后弓前缘至 齿突后缘之间的距离
VOLUME 60 | NUMBER 1 | JANUARY 2007 SUPPLEMENT
上颈椎不稳剖析
病因
• 创伤 • 先天性发育异常---多为静力性不稳 • 颈椎退行性变---多为动力性不稳 • 炎症、肿瘤、结核、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上颈椎不稳剖析
临床表现
• 颈部症状
被迫体位、活动受限、痛、压痛
• 颈髓受压症状
四肢锥体束征 (肌张力增高及反射亢进,以下肢为重,步态不稳; 手部精细动作障碍;感觉障碍,后期则出现痉挛性瘫痪)
• 椎动脉供血不全
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 脊神经受刺激症状,
枕项部感觉异常,颈部疼痛,活动受限,个别出现眼眶胀痛、视 物不清。反射
上颈椎不稳剖析
影像学检查
• X线
二腹肌沟连线:在横断面上,作两侧二腹肌沟的连线,从齿状突到此线的距离正常为5~15mm
乳突连线:冠状面上,两乳突之间的连线,正常时齿状突可达或超过此线1~2mm
Boogard角:枕大孔前后缘连线和枕骨斜坡所形成的角度,正常为119°~136°
外耳孔高度指数: 矢状位上,为外耳孔中心点或两侧外耳孔连线中点至枕大孔前后缘连线向前 延长的距离,正常13~25 mm,小于13 mm即为原发性颅底凹陷症
• 颅骨凹陷症
重要依据
*枕线
(chamberlain line)
颅底凹陷症--高度大于3mm
上颈椎不稳剖析
麦线:硬腭后缘至枕骨鳞部外板最低点连线,正常齿状突不高出此线6mm Bull角:硬腭平面与寰椎平面的角度,正常小于13° 基底角:鼻根部至蝶鞍中心和蝶鞍中心至枕大孔前缘两线形成的角度,正常为109°~148° 克劳氏指数:齿状突顶点到鞍结节与枕上内颈隆椎不突稳间剖连析线的垂直距离。正常为40~4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