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血糖控制不佳与其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原因死亡率较高相关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的临床观察及死亡因素分析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的临床观察及死亡因素分析【摘要】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严重并发症,血液透析是治疗此病的重要方式之一。
本文通过对一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及死亡因素分析,发现患者呈现明显的贫血、高血压等临床特征;血液透析治疗中发现透析不足、感染等问题;通过对患者死亡因素和危险因素的分析,发现高血压、病史长、炎症等因素与患者死亡相关性较高。
治疗对策方面,提出应加强透析量、控制感染等措施。
最终得出结论,针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综合考虑疾病特点,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展望未来,需深入探讨该病的治疗方法和预防策略。
【关键词】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临床观察、死亡因素、危险因素、治疗对策、研究结论、临床意义、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肾病血液透析已经成为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手段。
尽管透析技术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存率仍然较低,死亡率较高。
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死亡因素分析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通过对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医生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接受肾病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特征、死亡因素和危险因素,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有效的治疗对策,促进患者康复与生存。
1.2 研究目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血液透析是目前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主要方式之一,然而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死亡风险。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接受血液透析过程中的临床观察和死亡因素分析,探讨影响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为临床指导和治疗提供依据,减少患者的死亡风险,提高其生活质量。
《2024年糖尿病肾病与非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相关生化指标的分析》范文

《糖尿病肾病与非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相关生化指标的分析》篇一一、引言在现今的医学研究中,肾功能衰竭是一个全球范围内亟待关注的问题。
当肾脏功能无法满足机体代谢需求时,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成为了重要的治疗手段。
对于非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肾病这两类常见的肾脏疾病患者,透析前的相关生化指标分析对于透析治疗方案的制定及疗效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深入分析,探讨两种不同病因肾病患者在透析前的相关生化指标的差异及意义。
二、方法本研究收集了非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肾病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数据,通过回顾性分析其透析前的相关生化指标,包括血糖、血脂、肾功能等。
同时,对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基本情况进行记录,以便进行综合分析。
三、结果(一)非糖尿病肾病患者透析前生化指标分析非糖尿病肾病患者透析前,其血糖水平相对稳定,多在正常范围内。
血脂水平偏高者较多,其中以低密度脂蛋白(LDL)和总胆固醇(TC)偏高为主。
肾功能指标如尿素氮(BUN)、肌酐(Cr)等均高于正常范围。
这些生化指标提示患者的肾脏排泄功能出现障碍。
(二)糖尿病肾病患者透析前生化指标分析相较非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患者在透析前多存在长期的糖代谢异常情况,血糖水平较高且控制不良。
其血脂异常以甘油三酯(TG)偏高为主。
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肾脏常受到糖代谢紊乱的影响,肾功能指标往往较非糖尿病患者更为严重。
此外,糖尿病患者常伴有高血压等并发症,这也会对生化指标产生影响。
(三)两种疾病患者的生化指标比较通过对比两种疾病患者的生化指标,我们发现糖尿病肾病患者在透析前的血糖、血脂及肾功能指标均较非糖尿病患者严重。
这表明在制定透析治疗方案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病因及病情严重程度,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四、讨论(一)糖尿病肾病与非糖尿病肾病的差异糖尿病肾病与非糖尿病肾病在病因、病程及临床表现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这些差异在透析前的生化指标上得到了体现。
因此,在制定透析方案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病因及病情严重程度,以便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及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与心血管事件的关联性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与心血管事件的关联性作者:王昌盛蔡鸿辉吴少波张灿伟李长青来源:《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年第23期[摘要]目的:探析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电图QT(心电学)间期离散度与心血管事件的关联性。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16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根据QTd将患者分为参照组(QTd<65ms,n=84)和研究组(QTd≥65ms,n=84)两个队列。
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脏彩超心功能指标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心血管事件住院率和全因死亡率。
结果:将患者LVMI、LVEDD进行对比,参照组均低于研究组,而LVEF、E/A均高于研究组;研究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参照组;且研究组患者心血管事件住院率、全因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心血管事件住院率、全因死亡率,所有对比均差异明显(P<0.05)。
结论:QTd水平可一定程度上反应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脏结构变化,对患者心功能评估有较高应用价值,且与心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有较明确的正向关联性。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QT间期离散度;心脏彩超;心血管事件;全因死亡率[中图分类号]R459.5;R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249(2021)23-0004-02目前国内临床上各种原因导致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大多数是以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是指通过动静脉内瘘穿刺或长期深静脉导管将血液引出体外,经过专用血液透析机上的透析器进行滤过、弥散、对流、交换、吸附等过程,将相关的毒素清除以后,再次回输入体内,反复不间断的治疗[1]。
虽对患者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但一定程度上可导致患者出现发热、胸痛、呕吐、痉挛等症状及心脑血管病等多种并发症,增加患者痛苦,甚至死亡[2]。
QT间期离散度是心电图各导联间的QT间期的变异程度,反映心室复极的离散情况,是多种病因心功能障碍患者一种新的重要的心脏电生理检查手段。
随着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增多,通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部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QTd明显增大[3]。
肾病科品管圈成果汇报 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透析中低血糖发生率

品管圈活动计划
01
02
03
成立品管圈
由医护人员自发组成品管 圈,共同制定活动计划和 目标。
现状调查
收集MHD患者透析中低 血糖发生率的现状数据, 分析低血糖发生的原因。
目标设定
根据现状调查结果,设定 降低低血糖发生率的可行 性目标。
担。
03 品管圈活动实施过程
目标设定
目标明确
通过品管圈活动,将维持 性血液透析病人透析中低 血糖发生率降低至20%以 下。
目标可行性分析
根据历史数据和现状调查 ,评估目标的实现可能性 ,确保目标具有可达成性 。
目标制定
制定具体的目标值,明确 降低低血糖发生率的指标 和时间节点。
原因分析
数据分析
原因确定
收集并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透析 中低血糖发生情况的数据,找出主要 原因。
综合数据分析结果和实地调查情况, 确定导致低血糖发生的主要原因,如 护理措施不当、饮食指导不足等。
实地调查
对透析室的工作流程、护理措施等进 行实地调查,了解可能导致低血糖发 生的原因。
对策制定与实施
对策制定
针对确定的主要原因,制定相应 的改进措施和对策。
品管圈活动计划
原因分析
通过头脑风暴法,分析导致 低血糖发生的主要原因,并
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实施改进措施
按照改进措施计划,逐 步实施并监测改进效果
。
效果确认
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评 估改进措施的实施效果, 确认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标准化
将改进措施纳入标准化 操作流程,确保持续降
低低血糖发生率。
02 透析中低血糖发生现状及 影响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节律的研究进展

压 及舒张压 下降数值 小 , 呈典型 的非杓形血 压模
式 。即使 是规 律透 析 的 M H D 患者, 也 有约 8 0 % 患 者 的 血压 为非杓 形 。
2 M H D 患 者血压 节律 同心血 管事件 之 间的关 系 早有学 者发 现血 液透析 患者 的血 压 同心血 管死
亡率 之 间的关 系呈 u 形相 关 , 即透析 前和 透析 后 的
・3 9 4・
中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 2 2 2 0 1 3 年7 月第 1 2 卷第 7 期C h i n J B l o o d P u r i f , J u l y , 2 0 1 3 , V o 1 . 1 2 , N o . 7
・
纺
・
维持性血液透 析患者血压节律 的研 究进展
周巧 巧 汤 锋
的增加, 透 析 间 期 的 血 压 逐 渐 升 高 。A g a r w — a 1 R等 同样 使 用 动 态 血 压 监 测 显 示 , 透 析 结 束1 5 h后 的 平 均 动 态 血 压 为 1 4 7 / 8 2 m m H g , 4 5 h后 的平 均 动 态 血 压 增 加 到 1 6 1 / 8 8 m m H g 。对 4 9例 非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发布时间:2021-09-22T07:03:16.286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3期作者:张金栋[导读] 探究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出现低血糖现象张金栋临沂市高新医院 , 山东临沂276017【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出现低血糖现象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使用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1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期间,给予低血糖管理治疗干预模式;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干预模式;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和治疗满意度。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为4.00%,对照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为16.00%,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为96.0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为74.00%,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对比具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将低血糖管理治疗模式应用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液透析治疗中,能够显著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低血糖;发生率;满意度为了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液透析治疗效果,降低低血糖这一并发症的发生率,本院临床治疗人员在工作实践中给予糖尿病肾病患者低血糖管理治疗干预,干预效果十分显著,现将心得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6月~2020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使用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1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本组50例患者。
实验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在55~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42±4.37)岁;病程1~4年之间,平均病程为(1.61±0.47)年。
维持性血液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死亡原因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死亡原因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潘春勤;周学才;刘杰【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13(010)019【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死亡原因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问卷收集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4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死亡与否将符合纳入条件和排除条件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描述性统计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死亡原因和影响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供参考依据.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死亡率为7.25%,死亡原因以心脏疾病和脑血管疾病为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容量负荷和左心室肥厚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而尿素清除指数(Kt/V)≥1.2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死亡的保护因素.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死亡原因心脏疾病和脑血管疾病为主,死亡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我们应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总页数】3页(P63-65)【作者】潘春勤;周学才;刘杰【作者单位】湖北省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肾病科,湖北仙桃433000;湖北省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湖北仙桃433000;湖北省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肾病科,湖北仙桃43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59.5【相关文献】1.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1年内死亡的原因及相关因素分析 [J], 华锦程;梁萌;李彩凤;许树根2.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相关因素分析 [J], 高丹;白晓莹;娄岩;王杨威;崔文鹏;苗里宁;常晓敏3.高龄髋部骨折后死亡原因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J], 曹聪;刘海春;武文亮;李尚志;陈允震4.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分析 [J], 张磊; 蔺建忠; 王丹5.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全因死亡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J], 巩楠;张学强;袁铮;韩晶;张丽娜;李慧君;王泽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硫代硫酸钠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冠状动脉钙化中的应用效果

硫代硫酸钠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冠状动脉钙化中的应用效果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疾病患病率的增加,慢性肾脏病(CKD)已经成为一种严重的全球性健康问题。
CKD患者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和其他心血管疾病,并且在透析治疗之前与之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血管石灰化的倾向。
冠状动脉钙化是CKD患者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也是导致他们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CKD患者中,血管钙化预后不良,容易诱发心血管事件,并且与全因死亡率显著相关。
硫代硫酸钠,又称“葡硅硫胺”,是一种近年来广泛用于CKD患者的治疗新药。
它是一种具有清除体内自由基作用、改善内分泌和免疫功能的抗氧化剂,有望成为治疗CKD患者血管钙化的新手段。
本文将从硫代硫酸钠在CKD患者冠状动脉钙化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
一、硫代硫酸钠对血管钙化的抑制作用硫代硫酸钠通过其强烈的清除自由基和氧化应激作用,能够有效地抑制血管内钙盐的沉积和血管钙化的发展。
实验研究表明,硫代硫酸钠可以通过清除血管内部的氧自由基,减少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受到损伤的程度,从而显著降低血管钙化的趋势。
二、硫代硫酸钠对血管功能的改善作用硫代硫酸钠还具有改善血管功能的作用,能够通过调节内皮功能,增加一氧化氮的合成和释放,降低血管张力,改善血管弹性,从而保护血管免受石灰化和粥样硬化的侵害。
研究表明,硫代硫酸钠可以显著降低CKD患者的血管硬度指标,改善血管功能,减少血管石灰化的发展。
三、硫代硫酸钠对骨代谢的调节作用硫代硫酸钠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还具有对骨代谢的调节作用。
它能够通过调节钙、磷代谢和激活体内维生素D的代谢,减少骨密度的丢失,降低骨折的风险,从而减轻患者的疼痛和提高生活质量。
四、硫代硫酸钠对心血管事件的预防作用硫代硫酸钠不仅可以通过抑制血管钙化和改善血管功能,降低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减少心血管事件的死亡率,还可以通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降低医疗费用,减轻社会和家庭的负担,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糖控制对并发症的影响

结论 维持性 血液透析患者的空腹血糖控制在 6 1 . . ~7 0的范围 内,并发症发 生率较低 。 【 关键 词 】血液透 析 ; 血糖 ; 并发症 中图分 类号 :R 1 . 3 1 8 6 文献标识码 :A
mmo ̄ a d< .mmo/; ru = .mmo/. riv sua n ee rv sua ie ss s v r fcin , y l n 7O l go pC, 7O 1 l Cado ac lr dc rb o ac lr s ae , e eei e t s h — 1 a d n o
weectg r e t rego p ae nterfsigbo dgu o elv lg o pA, 61 r ae o z di ot e r u sb sdo i a t lo lc s e e: ru < .mmo/;g o pB, 61 i n h h n l 1 ru > .
p g y e aa d b o d b o h mi t r n t r d S r i a t r a c l td a e i l ssf r n n h e o l c mi n l o ic e sr we emo i e . u v l a ewe ec lu a e f rd ay i o ea d t r e y o v r t o y as e r .Re u t h n i e c ae o r i v s u a ie s s s v r f ci n , n mi n y o r ti e awa s lsT ei cd n e r t f a d o a c lr s a e , e e ei e t s a e aa d h p p o e n mi s c d n o
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护理作用分析蒋小丽

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护理作用分析蒋小丽发布时间:2023-06-21T02:30:46.486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5期作者:蒋小丽[导读] 目的:探究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护理作用。
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浙江嘉兴 314500【摘要】目的:探究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护理作用。
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96例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化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饮食护理方法。
比较两组的营养状况、护理满意度。
结果:对比两组患者营养状况,观察组患者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行饮食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维持性透析;饮食护理糖尿病肾病为糖尿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属于严重并发症。
发病后,患者主要表现为水肿、贫血等症状,需要接受维持性透析治疗,对患者生活质量与身体健康均造成影响,发病晚期甚至会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
但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期间,患者会出现营养不良症状,降低患者身体免疫能力,对患者最终治疗效果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基于此,临床治疗工作开展过程中,医护工作人员应在积极为患者提供治疗干预的期间,为患者实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在改善患者临床病症的基础上,改善患者身体质量,减少患者对医护工作产生的不满情绪[2]。
饮食护理中,护理人员能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关注患者饮食健康,预防营养不良情况发生。
基于此,研究以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对象,分析饮食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共96例,收治时间(2021年4月~2022年4月),将患者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症状困扰及干预进展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症状困扰及干预进展张 涛,刘 洋,姜 媛,白志刚,陈熠蔓,李韵健,沙丽艳摘要 综述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症状困扰的现状㊁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以期增强医护人员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症状困扰的认识,为改善病人症状困扰提供指导和依据㊂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症状困扰;综述K e yw o r d s m a i n t e n a n c eh e m o d i a l y s i s ;s y m p t o md i s t u r b a n c e ;r e v i e w d o i :10.12104/j.i s s n .1674-4748.2023.27.009 维持性血液透析(m a i n t e n a n c e h e m o d i a l ys i s ,MH D )是终末期肾脏病病人主要的肾脏替代疗法,截至2021年底,中国血液净化病例信息登记系统的数据显示血液透析总人数已达74.9万例,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㊂MH D 虽延长了病人的生存期,但由于疾病本身㊁治疗和并发症的影响,病人多存在各种不适症状,比如疲乏㊁瘙痒㊁焦虑等,因多种症状所导致的困扰也越来越被学者所重视㊂症状困扰即由于疾病症状所出现的身心上的痛苦以及折磨[2-3],其可影响病人对疾病以及治疗的有效应对,导致身体功能的显著下降,生命质量明显降低[4-6]㊂因此,医务人员更要关注透析病人的症状困扰,提高临床意识,并早期进行管理和治疗㊂本文就MH D 病人症状困扰现状㊁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护士识别并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改善病人症状困扰提供指导与参考㊂1 MH D 病人症状困扰发生现状1.1 躯体症状困扰MH D 病人症状并非单独发生,多呈症状群的形式存在,常见的躯体症状群分类如消化道症状群㊁电解质紊乱症状群㊁活动不适症状群㊁神经不适症状群㊁疲乏疼痛症状群㊁皮肤不适症状群,症状群内的症状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可加重病人的困扰程度,降低生活质量[7]㊂与此同时,多项研究显示,发生频率最高的症状并不是困扰程度最严重的症状[8-9]㊂纵向研究表明,个体所属的 症状低发 与 症状高发 2个潜在类别随时间而发生变化,食欲减退及骨或关节痛是症状高发因基金项目 辽宁省教育厅2021年度科学研究经费面上基金资助项目,编号:l jk z 0843㊂作者简介 张涛,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116023,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刘洋㊁姜媛㊁白志刚㊁陈熠蔓㊁李韵健㊁沙丽艳(通讯作者)单位:116023,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㊂引用信息 张涛,刘洋,姜媛,等.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症状困扰及干预进展[J ].全科护理,2023,21(27):3778-3781.素,可通过定期筛查识别MH D 病人症状高发人群,同时医护人员必须对病人症状困扰情况进行综合㊁全面评估,有针对性地干预以切实改善病人生活质量[10]㊂1.2 心理症状困扰接受透析治疗的病人会经历高度的身心痛苦,其中焦虑和抑郁症状是最常见的心理健康症状[11],与感染风险高㊁生活质量受损㊁死亡率等相关㊂值得注意的是老年MH D 病人作为特殊群体,其焦虑㊁抑郁发生率更高且症状困扰程度更重[9],原因可能为老年病人透析时间长,免疫力低㊁在常年治疗疾病的同时面临潜在并发症的威胁,且长期的治疗费用使病人负担增加㊂因此,医护人员应更加重视并早期发现心理问题,为MH D 病人提供适当的支持,安抚病人情绪,给予病人更多的关注㊂M H D 病人各症状困扰发生率为13.75%~83.75%[12],老年病人发生率高达22.4%~98.7%[9],给病人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痛苦㊂但有研究表明,在1012例MH D 病人中40岁以下占比高达35.2%[13],对于患病年龄是否趋于年轻化有待进一步研究㊂2 MH D 病人症状困扰的影响因素2.1 社会人口学因素居住地㊁教育水平㊁经济条件可能与症状困扰相关㊂张杰兰等[6]研究发现城镇病人症状困扰低于农村病人,收入水平低㊁受教育程度低的病人症状困扰越严重,可能因为城镇医疗资源较充足,病人更容易接受且能够接受较多的健康教育,自我管理能力较强㊂但是目前,MH D 病人的年龄㊁性别㊁婚姻状况㊁患病数量对症状困扰的影响尚未得出一致结论㊂多项研究表明,老年㊁女性㊁未婚/丧偶/离异㊁合并疾病数量多的病人较中青年㊁男性㊁已婚㊁合并疾病数量少的病人症状困扰程度更严重[6,14-16]㊂但也有研究显示,年龄㊁性别㊁婚姻㊁患病数量与病人的症状困扰程度无明显联系[8,14,17-18]㊂总之,需要更多研究通过增加样本量进一步验证㊂㊃8773㊃C H I N E S EG E N E R A LP R A C T I C E N U R S I N G S e pt e m b e r 2023V o l .21N o .27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2.2疾病与治疗相关因素2.2.1实验室指标矿物质代谢异常会增加病人的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为MH D病人常见并发症之一㊂其核心指标为血钙㊁血磷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㊂朱亚杰等[13]调查发现不同血钙㊁血磷㊁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病人,肾脏病理表现各异,其症状困扰存在统计学差异㊂刘洋等[7]探究MH D病人症状群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血钙㊁血磷㊁甲状旁腺激素水平㊁肌酐㊁血钾与MH D病人症状群之间存在相关性㊂然而国外有研究显示实验室指标与病人症状之间不具有相关性或者相关性较弱,因此有待进一步研究[19]㊂2.2.2残余肾功能尿量是残余肾功能的重要指标,且无尿病人的症状负担比日尿量超过100m L的病人更重[16]㊂翁佳敏等[20]研究结果显示具有残余肾功能者症状轻微,症状困扰严重程度更低㊂原因可能为残余肾功能可改善贫血㊁清除毒素,使病人呕吐㊁腹泻发生率降低㊂其次残余肾功能可清除β2微球蛋白及炎症介质,还可减轻β2微球蛋白对神经组织的压迫,进而减轻病人不宁腿综合征㊁足部麻木刺痛感㊂同时营养状况越差的MH D 病人症状困扰越严重[21]㊂残余肾功能可促进蛋白质合成及代谢,有效改善病人整体的营养状态[22]㊂因此,医护人员应密切监测MH D病人的残余肾功能水平,及时对病人残余肾功能进行保护,避免相关影响因素对残余肾功能的破坏,如频繁低血压反应㊁过分脱水等㊂同时及时对病人的营养状态进行评估,加强营养,减轻病人症状困扰㊂2.2.3透析治疗因素MH D病人透析治疗只是替代疗法,不能完全代替肾脏功能,而且对血液中的大分子物质不能有效清除,长时间的透析治疗亦使病人不适症状增加㊂由于代谢异常㊁代谢产物蓄积㊁慢性疾病折磨等原因,增加了病人症状困扰程度㊂同时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病人症状感知能力也随之加重,心理障碍也越加明显[23]㊂研究表明MH D病人透析龄越长,透析越频繁,症状困扰越严重[24],可能由于透析龄越长,病人也更容易受不良反应与并发症的困扰㊂2.3应对方式应对方式包括3个维度:面对㊁回避和屈服㊂邹宝林等[25]调查发现症状有无及困扰程度与 面对 应对方式呈负相关,与 屈服 应对方式呈正相关,与 回避 应对方式无关㊂说明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可缓解病人的症状困扰,病人向医务人员或者自行寻求有效方式来解决问题,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当问题得以解决时,不仅身体上的症状问题得到缓解,而且病人会在心理上认为自己在不断地接近目标,增加病人面对疾病的信心㊂因此,护理工作者应积极地给病人以信息支持㊁帮助和激励,提高病人症状管理的信心,同时鼓励家人㊁朋友和社会给予病人关注和支持㊂2.4自我管理水平MH D病人自我管理水平决定了症状的困扰程度,自我管理水平越高的病人症状困扰越低㊂S o n g 等[16]研究表明自我管理对MH D病人症状困扰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情绪管理上,情绪管理良好的病人在日常生活中相对乐观和积极,症状困扰程度更轻㊂因此,护士应重点关注及识别病人的情绪,做好心理护理㊂自我管理水平又与病人的文化程度㊁自我效能和透析龄具有相关性[26]㊂原因可能是文化程度越高的病人,获取知识的途径越广,判断知识的能力越强,能快速掌握疾病护理技巧,依从性更高㊂国内病人自我管理行为并不理想[27],依从性较低,受多种症状困扰,生存质量严重下降,今后可加大对MH D病人自我管理行为的干预性研究,有效改善症状困扰㊂2.5社会支持症状管理不仅要考虑个人㊁健康和疾病相关的因素,还要考虑环境相关的因素㊂社会支持由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两部分组成,是外部对个体物质/精神层面的帮助,能够使个体获得外在资源,维持良好情绪并起到保护作用㊂耿梦雅等[28]结果显示病人的症状频率得分与社会支持总分㊁主观社会支持得分存在显著负相关,主观社会支持越高的病人越能感知外部的理解,越能正视和调节不适症状所引起的消极情绪,而客观的社会支持也同样使病人症状负担的频率降低㊂因此不仅家属要及时给予病人支持,而且政府也应加大对病人相关扶持政策的力度,帮助改变病人所处的不良环境㊂3 MH D病人症状困扰的干预措施3.1药物治疗药物干预是针对机体明确的病理学机制而产生作用的物质,目前关于MH D病人症状的药理学研究较少,对于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较多㊂通过中医治疗,可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激发机体的抗病能力,明显改善病人症状,促进病人康复[29]㊂MH D病人因自身肾功能受损,肾脏清除药物及代谢产物能力下降,同时药物治疗又会引起病人药物耐受性㊁副作用和过度累积,同样对病人肾功能造成潜在危害㊂未来还需不断探索外部治疗改善病人症状困扰的途径㊂㊃9773㊃全科护理2023年9月第21卷第27期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3.2非药物治疗3.2.1运动锻炼有研究显示运动锻炼能提高MH D病人的血压㊁血糖㊁生理功能等诸多健康指标[30]㊂日本肾脏康复学会指南强烈建议透析病人进行运动锻炼[31],其可明显改善病人诸多不适症状,其运动形式也呈现多样化,包括有氧运动㊁抗阻运动及拉伸运动等㊂但是运动强度㊁运动评估工具仍需要多样本㊁多中心研究㊂临床发现MH D病人因生理及心理等因素以及缺乏认识往往处于运动不足的状态[30]㊂因此,需对MH D病人及家属开展健康教育,鼓励病人在家锻炼或者在透析中心参加体育活动,在可承受范围内增加病人的运动频率和强度,提高病人的透析充分性,增强病人的锻炼依从性,防止病人健康状况的进一步恶化㊂3.2.2芳香疗法芳香疗法又称精油疗法,是一门从植物中萃取芳香精华,以舒适方式来辅助身心平衡,增进身体健康的艺术和科学[32]㊂该疗法可采用吸入㊁按摩㊁沐浴㊁穴位贴敷等多种途径㊂芳香疗法联合手部按摩[33]在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睡眠质量,减少睡眠药物的使用上有重要意义,在使用中和使用后病人均感到轻松且无副作用,但是对MH D病人的长期效果需要进一步研究㊂除此之外,芳香疗法也可降低MH D病人疲劳㊁瘙痒㊁动静脉内瘘穿刺痛等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发生[34]㊂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病人对精油过敏,在应用前要询问过敏史㊂在国外此疗法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且应用广泛,而国内尚缺乏统一使用规范㊂今后可借助国外经验,结合我国芳香疗法,应用不同精油以及不同剂量观察此疗法对改善MH D病人症状困扰的干预效果㊂3.2.3中医疗法随着中医理论的成熟与发展,中医疗法在改善MH D病人症状中应用较为广泛,如穴位按摩㊁中药足浴㊁耳穴贴压等,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病人对西药的依赖和不良反应,另一方面中医疗法操作简便㊁副作用小㊁费用低㊁易被病人所接受㊂但是目前耳穴贴压㊁中药足浴等干预方法有所差异,今后可聚焦于中医疗法使用规范的研究㊂同时联合治疗对MH D病人症状困扰改善方面具有明显效果㊂胡佳[35]将中药贴敷眼罩与耳穴压豆配合使用,明显提高了透析失眠病人睡眠质量,一定程度减轻了病人症状困扰,减少疾病对日常生活的影响㊂3.2.4心理干预3.2.4.1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是通过纠正不合理的认知偏差以及提供干预措施来改变病人的不良情绪,例如放松训练㊁心理教育和行为训练等[36]㊂MH D病人常较易发生认知障碍,其方向感㊁注意力和执行能力等均存在明显缺陷,由此表现出焦虑㊁抑郁㊁丧失生活信心的负性情绪以及依从性差的不良行为㊂S o n g等[37]研究表明抑郁症状管理的障碍并不是病人缺乏症状识别,而是缺乏有效自我管理策略的知识㊂因此,医护人员要重视对MH D病人及家属疾病知识㊁透析治疗方法以及病人日常生活中发生各种问题的健康教育,让其建立正确的认识,以更加积极的方式面对疾病㊂有学者对癌症病人开展混合认知行为疗法,结果病人依从性良好,癌症复发恐惧水平降低,是一种有前途的新型治疗方法[38]㊂由此可进一步探索在MH D病人中实施混合认知行为疗法如通过面对面会议㊁线上咨询等自我管理知识的培训对心理症状困扰的效果㊂3.2.4.2替代干预措施研究表明MH D病人的营养知识水平较低,为减少病人来院时间,可采用替代干预措施[39],比如膳食移动程序的应用或者为MH D病人提供快速饮食或营养指南,帮助病人选择健康的食物,坚持限制液体的摄入以及遵守透析期间的饮食处方,以平衡生化参数,并可进一步保护病人心理状态㊂因此,医务人员需要不断探索为MH D病人提供健康饮食和营养知识的最佳途径,从而改善病人的不良情绪㊂3.2.5建立多学科团队症状管理越来越引起临床关注,建立多学科团队,进行以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参与分组管理模式,可有效改善病人临床症状,减轻症状困扰㊂MH D病人除了定期来院透析外,更多的是长期居家进行自我观察和管理,主要涉及容量管理㊁饮食管理㊁药物服用㊁血管通路维护㊁并发症防治等,要求病人有较高的自我管理能力㊂通过建立多学科团队,成员间相互交流,各司其职,对MH D病人进行监督和管理,增强病人的依从性㊂但是对于多学科团队建立缺乏规范的体系,今后可逐步探索症状管理最佳效果的干预组合㊂4小结随着疾病的进展以及透析龄的增加,病人一方面视症状为 身体信号 ,作为自我管理评价好坏的指标,另一方面症状给病人带来不快和痛苦,干扰身体和社会活动㊂国内研究大部分是生活质量等方面的横断面调查,缺乏对于症状困扰的动态监测,建议进行大样本㊁高质量的纵向及干预研究,同时关注病人的内心情感并开展质性研究以了解病人在不同时期症状的情感体验,从而为医护人员实施心理护理提供依据㊂㊃0873㊃C H I N E S EG E N E R A LP R A C T I C E N U R S I N G S e p t e m b e r2023V o l.21N o.27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参考文献:[1]肾脏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E B/O L].[2023-05-22].h t t p://w w w.c n rd s.ne t/T x L o g i n.[2] H S I A OCP,L O E S C H E R L J,MO O R E I M.S y m p t o m s a n ds y m p t o md i s t r e s s i n l o c a l i z e d p r o s t a t e c a n c e r[J].C a n c e rN u r s i n g, 2007,30(6):1.[3] Z H A N G M,P E N G L,L I U W,e ta l.P h y s i c a la n d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p r e d i c t o r so f q u a l i t y o f l i f ei nc h i n e s ec o l o r e c t a lc a n c e r p a t i e n t sd u r i n g c he m o t h e r a p y[J].C a n c e rN u r s i n g,2015,38(4):1.[4] T A N N O REK,A R C H E R E,K A P E M B WA K,e ta l.Q u a l i t y o fl i f e i n p a t i e n t so nc h r o n i cd i a l y s i s i nS o u t h A f r i c a:ac o m p a r a t i v e m i x e dm e t h o d s s t u d y[J].B M CN e p h r o l o g y,2017,18(1):1. [5] C H A I V I B O O N T H A MS,P H I N I T K H A J O R N D E C H N,T I A N S A A R DJ.S y m p t o m c l u s t e r s 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e n d-s t a g e r e n a l d i s e a s e u n d e r g o i n g h e m o d i a l y s i s[J].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J o u r n a lo fN e p h r o l o g ya n dR e n o v a s c u l a rD i s e a s e,2020,13:1.[6]张杰兰,赖先婷,柯燕,等.中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症状困扰与生命质量的调查分析[J].中国血液净化,2022,21(4):296-299.[7]刘洋,沙丽艳,李慧,等.血液透析病人症状群分类及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20,34(4):632-636.[8]郝艳华,姜亚芳.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症状经历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3):299-303.[9]邹宝林,黄燕林,覃廖缓.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症状困扰与焦虑㊁抑郁水平的相关性[J].护理研究,2017,31(13):1648-1650.[10]翁佳敏,王梦婧,黄碧红,等.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症状困扰的纵向研究[J].老年医学与保健,2023,29(2):294-298;308.[11] C O H E NSD,C U K O R D,K I MM E L P L.A n x i e t y i n P a t i e n t sT r e a t e dw i t h H e m o d i a l y s i s[J].C l i n i c a l J o u r n a l o f t h eA m e r i c a nS o c i e t y o fN e p h r o l o g y,2016,11(12):1.[12]赵金玲,肖虹,任文英.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前血压变异性与症状困扰的相关性研究[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22,36(1):33-36;40.[13]朱亚杰,辛霞,高菊林,等.陕西省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现状及症状困扰的调查研究[J].中国血液净化,2021,20(7):493-497.[14]曹晓翼,张颖君,石梅,等.血液透析患者症状负担的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7,32(5):17-20.[15]高云,李亚洁,徐慧颖.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症状困扰的现况调查[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2):5695-5696.[16]S O N G Y Y,C H E N L,Y U W W,e ta l.C o r r e l a t e so fS y m p t o mB u r d e no fH e m o d i a l y s i sP a t i e n t s[J].W e s t e r nJ o u r n a l o fN u r s i n gR e s e a r c h,2021,43(5):1.[17] D A N Q U A H FV,Z I MM E R MA N L,D I AMO N D P M,e ta l.F r e q u e n c y,s e v e r i t y,a n d d i s t r e s so fd i a l y s i s-r e l a t e d s y m p t o m sr e p o r t e db y p a t i e n t so n h e m o d i a l y s i s[J].N e p h r o l o g y N u r s i n gJ o u r n a l,2010,37(6):1.[18]张晓庆,张红梅,常立阳.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症状负担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6.[19] T H O N G M S,V A N D I J K S,N O O R D Z I J M,e ta l.S y m p t o mc l u s t e r s i n i n c ide n t d i a l y s i s p a t i e n t s:a s s o c i a t i o n sw i t h c l i n i c a l v a r i a b l e sa n d q u a l i t y o fl i f e[J].N e p h r o l o g y,D i a l y s i s,T r a n s p l a n t a t i o n,2009,24(1):1.[20]翁佳敏,黄碧红,张炜晨,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与症状困扰关系的研究[J].中国血液净化,2019,18(8):524-526;534.[21]唐春苑,朱春平,卢伟,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与症状困扰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7,18(4):324-328.[22]钟波,韦加美,那宇.残余肾功能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营养状态的影响评估[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6,17(3):224-227.[23]刘俊,杨玉洁,李亚娟.中青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弹性㊁疾病感知与症状负担的现状调查[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1,22(2):161-164.[24]刘正翠,姜蕾,游励红,等.深圳地区多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症状发生现况与应对方法分析[J].中国血液净化,2018,17(9): 643-648.[25]邹宝林,黄燕林,侯璐蒙,等.维持性血液透析中青年患者症状困扰与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J].广西医学,2017,39(5):599-601.[26]尹金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容量管理行为和症状困扰的现状分析[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1,7(3):179-181. [27]周煜,王文秀,曹晓翼,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J].华西医学,2021,36(8):1077-1082. [28]耿梦雅,张俊娥.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症状负担与自我效能㊁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J].全科护理,2021,19(13):1729-1733.[29] HU A N G W,J I A N GB,L U OJ,e t a l.T r e a t m e n t o fC O V I D-19i nH e m o d i a l y s i s p a t i e n t s u s i n g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 e d i c i n e:as i n g l e-c e n t e r,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s t u d y[J].F r o n t i e r s i nP h a r m a c o l o g y, 2022,13:1.[30]王欣欣,吝泽华,王颖,等.血液透析中心运动康复实施障碍的横断面调查[J].中国血液净化,2019,18(1):30-34.[31] H A N A F U S A N,T S U C H I Y A K,N I T T A K.M a l n u t r i t i o n-w a s t i n gc o nd i t i o n s i no l de rd i a l y s i s p a t i e n t s:a ni n d i v i d u a l i z e da p p r o a c h[J].C o n t r i b u t i o n s t oN e p h r o l o g y,2019,198.[32]方婷,马红梅,王念,等.芳香疗法应用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9,33(23):4093-4095.[33] D I L E KE F E A R S L A N,N A Z A N K I L I C A K C A.T h e e f f e c to fa r o m a t h e r a p y h a n dm a s s a g e o n d i s t r e s s a n d s l e e p q u a l i t y i nh e m o d i a l y s i sp a t i e n t s:a r a n d o m i z e d c o n t r o l l e d t r i a l[J].C o m p l e m e n t a r yT h e r a p i e s i nC l i n i c a l P r a c t i c e,2020,39:101136.[34] B O U Y AS,A HMA D I D A R E H S I MA S,B A D A K H S H M,e ta l.E f f e c t o f a r o m a t h e r a p y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s o n h e m o d i a l y s i s c o m p l i c a t i o n s:as y s t e m a t i cr e v i e w[J].C o m p l e m e n t a r y T h e r a p i e s i n C l i n i c a lP r a c t i c e,2018,32:1.[35]胡佳.中药贴敷眼罩配合耳穴压豆在透析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学创新,2022,19(25):157-160.[36] N GCZ,T A N GSC,C H A N M,e ta l.As y s t e m a t i cr e v i e wa n dm e t a-a n a l y s i s o f r a n d o m i z e dc o n t r o l l e dt r i a l so f c o g n i t i v eb e h a v i o r a l t h e r a p y f o rh e m o d i a l y s i s p a t i e n t sw i t hd e p r e s s i o n[J].J o u r n a l o fP s y c h o s o m a t i cR e s e a r c h,2019,126.[37]S O N G M K,WA R D S E,H L A D I K G A,e t a l.D e p r e s s i v es y m p t o m s e v e r i t y,c o n t r i b u t i n g f a c t o r s,a n d s e l f-m a n a g e m e n ta m o n g c h r o n i cd i a l y s i s p a t i e n t s[J].H e m o d i a l y s i s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S y m p o s i u mo nH o m eH e m o d i a l y s i s,2016,20(2):1.[38] V A N D E WA L M,T H E W E SB,G I E L I S S E N M,e ta l.E f f i c a c yo f b l e n d e d c o g n i t i v e b e h a v i o r t h e r a p y f o rh i g h f e a r o f r e c u r r e n c ei nb r e a s t,p r o s t a t e,a n dc o l o r e c t a l c a n c e rs u r v i v o r s:t h eS WO R Ds t u d y,a r a n d o m i z e d c o n t r o l l e d t r i a l[J].J o u r n a l o f C l i n i c a lO n c o l o g y,2017,35(19):1.[39] P A F I L I Z,MA R I D A K I M,G I A N N A K IC D,e ta l.P h o s p h o r u sn u t r i t i o n a l k n o w l e d g ea m o n g d i a l y s i sh e a l t hc a r e p r o v i d e r sa n dp a t i e n t s:am u l t i c e n t e r o b s e r v a t i o n a l s t u d y[J].E S P E N,2019,31:1.(收稿日期:2023-05-31;修回日期:2023-09-25)(本文编辑郭海瑞)㊃1873㊃全科护理2023年9月第21卷第27期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阿司匹林对维持性血透合并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影响

阿司匹林对维持性血透合并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影响解莹馨;潘瑜;陈佩华;张玉梅;胡春【摘要】目的:探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阿司匹林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不给予阿司匹林治疗.结果:86例患者纳入队列研究,其中治疗组42例、对照组44例.随访2年,2组全因死亡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司匹林不能明显减少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出血风险亦无显著增加.%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icacy of reducing cardiovascular events and safety in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 patients combined with diabetes mellitus by taking aspirin.Methods:MHD patients with diabet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spirin.Results:Totally 86 patients were selected,in which 42 cases in treatment group and 44 cases in control group.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ll-cause mortality and incidence rate of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between the two groups,an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bleeding between the two groups.Conclusions:The effect of aspirin in reducing the incidence of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s in MHD patients combined with diabetes mellitus is not clear,but also show no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bleeding.【期刊名称】《中国临床医学》【年(卷),期】2017(024)005【总页数】5页(P762-766)【关键词】阿司匹林;维持性血液透析;心脑血管事件;糖尿病【作者】解莹馨;潘瑜;陈佩华;张玉梅;胡春【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肾内科,上海20190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肾内科,上海20190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肾内科,上海20190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肾内科,上海20190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肾内科,上海2019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59.5近年来,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 患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达36.6%[1-2]。
血液净化专科试题汇总

血液净化试题一单项选择1、透析液引起低血压的主要原因:( C )A、透析液的温度B、透析液成分C、透析液钠浓度过低D、透析膜生物相容性差E 透析液钠浓度过高2、透析患者的饮食治疗原则是:( A )A、低脂、优质高蛋白、低磷B、低脂、优质低蛋白、高磷C、低脂、优质低蛋白、低磷D、高热量、高蛋白、高磷E 高磷.低钾.优质高蛋白3、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不超过干体重的多少:( C )A、3%B、4%C、5%D、6%E 8%4、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预防首用综合征最重要的措施是(C )A了解患者透析状况B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C对曾发生过有首用综合征患者给予预灌透析器D向患者解释.取得患者配合E观察患者病情变化5、.抢救严重A型首用综合征患者最首要的措施是( E )A立即平卧B氧气吸入C对症处理D注意保暖E停止透析.丢弃体外管路及透析器的血液.对症处理。
6、在CRRT的监护中哪项在治疗中是至关重要的( D)A、出凝血功能B、预防感染C、生命体征D、液体平衡E、电解质及血气分析7、血液透析滤过后稀释置换液的输入量应小于或等于血流量(B )。
A.20%B.30%C.35%D.40%E.50%8、在对将进行透析患者评估时不应该:(C )A.询问患者身体状况B.了解患者既往有透析经历C.评估家属是否对透析技术有了解D.向患者解释.取得患者合作E.评估患者血管通路状况9、血浆置换时血浆分离器截流系数较高.孔经多在270—330µm.最大截流分子量为(B )A 400—500道尔顿B 300—400道尔顿C 200—300道尔顿D 100—200道尔顿E 600—700道尔顿10、血浆各种置换液的使用顺序是:(C)A 蛋白溶液和血浆代用品.哪个先用无所谓;B 先给蛋白液再给血浆代用品;C 先给电解质溶液或血浆代用品.最后给予蛋白质溶液D 蛋白溶液和血浆代用品可以交替使用E 以上都不对二、多项选择1、出现下列何种情况可判断血液透析充分性不够(ABCDE )A 如血液透析器破膜或透析中超滤量与设定值偏离过多B 如患者出现临床状况恶化C 出现难以解释的血清肌酐水平升高D 尿素下降率(URR)降低E Kt/V降低2、血液净化室必须具备的功能区包括:(ABC )A 清洁区B 半清洁区C 污染区D 生活区E 以上都不是3、水处理间地面应符合的要求:(ABE )A 承重应符合设备要求B 防水处理C 防酸处理D 防碱处理E 设置地漏。
糖尿病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感染 是 透析 患者 常 见 的另一 死 亡原 因 。 慢性 肾衰 患者 由 于免疫 功 能低下 , 各种 感染 的发 生率 明显 高 于一般 人群 , 感染 部位 : 管 通路 占 2 %、 吸 道 占 2 %、 尿道 占 2 %、 血 8 呼 5 泌 3 皮肤
管 近年来 血 液净 化疗 法 被广 泛应 用 , 其死 亡 率 仍 占肾 衰竭 但 见 的原 因 。在美 国约 占透 析患 者 的 4 %, 欧 洲约 为 2 %, 0 在 0
者 的 2 %~ 1 1 7 3 %[ 1 。本文 分 析 2 0例 E DN血透 患 者 的 死亡 率 S
及死 亡原 因 、 营养状 态 。 1 资 料 与 方 法
形成 速 度 。
32感 染 .
观察两 组透 析前后 的血 压 、 尿素氮 、 肌酐 、 糖 、 血 血清 清蛋 白、 总胆醇 、 三酰甘油 、 密度脂蛋 白、 红蛋 白 、 电图 、 低 血 心 胸片 、
超声心动 图 ; 营养 状态 的观 察根 据 主观综合 性 营养 评估 法 , 询 问病 史 , 检查 皮下 脂 肪厚 度 、 肿 、 腔积 液 、 水 腹 血红 蛋 白、 清 血 清蛋 白、 体重等 判定患者 的营养 状况并分 为 良、 差三级 。 中、
心 病发 病 率 高 于非 糖 尿 病 患 者 ,糖 尿 病 中冠 状 动 脉 被血液透析 。 透析液 为碳酸氢盐 , 金宝 透析器 , 透析液流量 5 0m/ n 血流 量 2 0 2 0ml i , 0 l , mi 0  ̄ 5 / n 每 m
周 透 析 时 间 8 1 。E D 血 液 透 析 患 者 常 规 药 物 控 制血 ~ 2h S N
21 0 0年 1月第 l 7卷第 2期
含糖透析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中的应用

含糖透析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中的应用【摘要】目的:分析含糖透析液对于糖尿病肾病(DN)患者进行血液透析(HD)过程中的血压与心率变异性(HRV)所具有的影响。
方法:共选择本院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间所收治的经HD治疗的30例DN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者,并将其分作参照组与研究组各15例,参照组不使用含糖透析液,研究组则使用含糖透析液,对比两组在透析前、透析中及透析后的舒张压(DP)、收缩压(SP)、平均血压(MBP)以及含糖水平(GLU)等差异情况;并对比HRV时域指标(高频谱与低频谱)、频域指标(PNN50与SDNN)差异情况。
结果:和参照组对比,研究组在透析之前的DP、SP、MBP以及GLU等差异不显著(P>0.05);在透析中与透析后研究者的各项指标则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高频谱和PNN50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低频谱和SDNN则明显降低(P<0.05)。
结论:对于DN患者在DH过程中采用含糖透析液对其血压与HRV的影响比较小,对交感神经的刺激性不强,对于维持血液透析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含糖透析液;血液透析;心率变异性【中图分类号】R45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8999(2015)8-0483-02【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dialysate for diabetic nephropathy (DN) patients on hemodialysis (HD) in the process of blood pressure and 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hasaffected .Methods: A total of our hospital in September 2012 to 2014 after treatment of 30 cases of DN HD patients admitted between September by researchers as this, and divided the reference group and 15 cases in each study group, the reference group is not used dialysate, the study group containing sugar dialysate, compared to two in the pre-dialysis, dialysis and post-dialysis diastolic (DP),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P), mean blood pressure (MBP) and sugar levels (GLU) and other differences in the situation; and compare the HRV time domain indicator (high frequency spectrum and the low frequency spectrum), frequency domain index (PNN50 and SDNN) differences in the outcomes.The result: and the reference group comparison study group differences before dialysis DP, SP, MBP and GLU, which are not significant (P>0.05); in dialysis and post-dialysis researchers indicators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reference group (P <0.05); high frequency spectrum and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PNN50 study groups was not significant (P> 0.05), but the low-frequency spectrum and SDNN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 <0.05).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DN dialysate during the DH affect their blood pressure and HRV is relatively small, sympathetic irritation is not strong, for hemodialysis have an important role.【Key words】dialysate;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在临床上发现DN患者在血液透析中比其他的血液透析患者更加容易出现维持性低血压与低血糖情况,并且两者间具有相对的因果关系,使得DN患者的死亡率进一步提高。
2023年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二》真题及解析

2023年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二》真题及解析1. 【最佳选择题】关于地西泮临床应用注意事项的说法,错误的是A. 原则上不应作连续静脉滴注,但癫痫持续状态时例外B. 静脉注射易导致静脉炎C. 与(江南博哥)茶水或咖啡同服可发生药理性拮抗作用,疗效降低D. 不易透过胎盘屏障E. 地西泮在吸烟者体内的半衰期明显缩短,镇静作用减弱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苯二氮䓬类药物妊娠期妇女禁用、新生儿禁用。
地西泮属于苯二氮䓬类药物,可透过胎盘屏障。
2. 【最佳选择题】关于抗癫痫药物苯妥英钠临床用药评价的说法,正确的是A. 发挥抗癫痫作用时,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全面抑制B. 口服吸收较缓慢,绝大部分在十二指肠吸收C. 肌内注射吸收完全且存在剂量线性规律D. 血浆蛋白结合率高,主要与白蛋白结合E. 主要在肝脏代谢,代谢产物仍具有药理活性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考察药物的细节特点:苯妥英钠产生抗癫痫作用时,不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全面抑制。
苯妥英钠口服吸收较缓慢,绝大部分在小肠吸收。
肌内注射吸收不完全且不规律。
主要在肝脏代谢,代谢产物无药理活性。
3. 【最佳选择题】关于抗抑郁药及个体化治疗的说法,正确的是A. 米氮平作为去甲肾上腺素能及特异性5-HT能抗抑郁药,每日服用1次即可B. 使用抗抑郁药时,应从足剂量开始,以达到最快起效目的C. 氟西汀、帕罗西汀等新型抗抑郁药,由于半衰期较短,需每日3次服用D. 抗抑郁药起效较快,大多数药物仅需1~3天就可显效E. 应定期轮换使用不同品种的抗抑郁药,以免引起药物耐受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考察分类及作用特点。
4. 【最佳选择题】静坐不能、震颤等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的药物是A. 喹硫平B. 氟哌啶醇C. 奥氮平D. 阿立哌唑E. 利培酮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考察分类及典型不良反应。
5. 【最佳选择题】解热镇痛抗炎药主要通过抑环氧化酶COX减少炎症个质,从而抑制前列腺素和血栓素的合成。
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及防治

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分析及防治刘 珂(重庆市中山医院 肾内科,重庆 400013)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通过对我院近年间死亡患者的原发疾病、死亡原因等情况进行回顾,进而找出影响患者治疗效果的主要原因,以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延长生存年限、降低死亡率。
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而言,血液透析是其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但由于患者通常具备高龄、多脏器损害、营养不良、罹患多种并发症等特点,因此预后差、死亡率高。
方法选取我院2003-2011年间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并于治疗期间死亡的患者54例,以病例资料和病情记录为依据进行统计。
结果本组死亡患者主要原发疾病为糖尿病(55.6%)和肾小球肾炎(25.9%),心脑血管原因为主要的死亡原因,分别为50%和27.9%。
讨论 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治疗并发症,防范心脑血管病的发展,是降低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率的有效手段。
另外,感染原因造成的死亡率仅5.6%,显示我院感染监控工作成效显著。
关键词:慢性肾功衰竭;血液透析;死亡中图分类号:R 692.5 文献标识码:B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而言,血液透析是其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但由于患者通常具备高龄、多脏器损害、营养不良、罹患多种并发症等特点,因此预后差、死亡率高。
本文旨在通过对我院近年间死亡患者的原发疾病、死亡原因等情况进行回顾,进而找出影响患者治疗效果的主要原因,以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延长生存年限、降低死亡率。
选取我院2003-2011年间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并于治疗期间死亡的患者54例,以病例资料和病情记录为依据进行统计。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3-2011年间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维持性血透患者(透析时间≥1月)并于治疗期间死亡的患者54例。
年齡22岁-89岁,男26例,女28例。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15例,糖尿病肾病30例,高血压肾病5例,多囊肾2例,痛风肾病2例。
1.2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意大利贝尔克formula透析机,金宝14L透析器,碳酸氢盐透析液,血流量200mL-250mL,透析液流量500mL,透析时间8-12h。
维持性血液透析75例死亡原因分析

中国乡村医药维持性血液透析75例死亡原因分析李园园近年来,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日益完善,尿毒症患者的生存期及生活质量得以明显改善,但疾病本身及血液透析带来的并发症导致病死率居高不下。
现回顾性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5例的死亡原因,旨在为临床防治及提高患者生存率提供依据。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9年12月至2020年4月我院血液净化中心收治并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92例,死亡75例(19.1%)。
男38例,女37例;年龄28~85岁,平均(60.5±14.5)岁,其中≥60岁40例(53.3%);农民70例(93.3%)。
血液透析时间1~121个月,平均27.9个月。
1.2 透析方法 患者均采用瑞典金宝AK-95S、AK-94S透析机,透析膜为聚砜膜,透析器面积为1.4m2,常规碳酸氢钠透析液,成分包括Na+140mmol/L、K+2.0mmol/L、Ca2+21.5mmol/L、Cl-109.5mmol/L、HCO3-35mmol/L。
透析液流量500mL/min,血流量180~250mL/min。
依据病情予普通肝素抗凝,每周2~3次,每次4小时。
同时,依据病情予重组人促红素、铁剂及叶酸纠正贫血,降压药物控制血压,胰岛素或降糖药物控制血糖,补充钙剂及活性维生素D3。
血管通路:自体内瘘32例(42.7%),临时导管30例(40.0%,其中颈内静脉17例,股静脉13例),长期导管13例(17.3%)。
规律透析58例(77.3%),不规律透析17例(22.7%)。
1.3 透析前情况 原发病:肾小球疾病36例(48.0%),糖尿病肾病27例(36.0%),高血压肾损害6例(8.0%),恶性肿瘤3例(4.0%),狼疮性肾炎、痛风性肾病、梗阻性肾病各1例(各1.3%)。
合并疾病:高血压68例(90.7%),冠心病34例(45.3%),糖尿病28例(37.3%),脑梗死、丙型肝炎各7例(各9.3%),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乙型肝炎各3例(各4.0%),肝硬化2例(2.7%)。
血液透析专科模拟题(附参考答案)

血液透析专科模拟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无肝素透析治疗有多种技术要求,不包括()A、治疗过程中输血,可从透析通路输注血液或血液制品B、选择不同类型或材料的透析器C、肝素预冲D、高血流量E、定时生理盐水冲洗正确答案:A2.可以对抗肝素的药物是什么()A、普通肝素B、低分子肝素钙C、鱼精蛋白D、低分子肝素钠E、枸橼酸钠正确答案:C3.较理想的透析器具备的条件不包括()A、超滤系数大B、KoA大于600C、阻止内毒素进入血液D、生物相容性好E、耐受最大跨模压 600mmHg正确答案:E4.透析用水中氟超标对人体的毒性作用()A、贫血B、脑病C、高血压D、骨病E、骨软化正确答案:E5.对稳定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透析充分性评估()A、1次/3月B、1次/4月C、1次/周D、1次/月E、1次/2月正确答案:A6.水处理设备系统中反渗机部分标准产水量是指水温()时的产水量,水温下降1℃,产水下降()A、25℃,3%B、15℃ ,3%C、15℃,5%D、20℃ ,5%E、30℃,5%正确答案:A7.透析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描述正确的是()A、避免进食过烫.过硬的食物B、肌肉注射后应局部按压20-30minC、创伤性的检查和治疗应在透析结束后 4-6h进行 D.观察穿D、保持大便通畅E、以上都正确正确答案:E8.血液透析液中葡萄糖浓度低糖是()A、2~3g/LB、3~4g/LC、0.5~1g/LD、1~2g/LE、4~5g/L正确答案:D9.血液净化中心护士准入要求不包括()A、中等专业以上学历B、经过3-6个月基本岗前培训及考核C、轮转过心血管、肾科病房以及监护室的护士为宜D、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5-10年以上E、通过规范化培训正确答案:D10.以下静脉留置导管中()活动受限明显A、长期导管B、无名静脉C、股静脉D、锁骨下静脉E、颈内静脉正确答案:C11.水处理设备的主要部件不包括()A、反渗装置B、沙滤C、加入含氯消毒剂D、活性碳吸附E、树脂软化正确答案:C12.评价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需要检测透析前后尿素氮,应该注意()A、上午透析的病人,早晨引血前抽透前,回血前抽透后B、上午透析的病人,早晨空腹前抽透前,回血后抽透后C、下午透析的病人,中午空腹抽透前,回血前抽透后D、上午透析的病人,早晨空腹抽透前,回血前抽透后E、下午透析的病人,中午空腹前抽透前,回血后抽透后正确答案:A13.腹膜透析最常见的致死原因是()A、心血管并发症B、血栓形成C、感染D、腹膜炎E、电解质紊乱正确答案:A14.腹膜透析超滤的主要动力()A、葡聚糖B、氨基酸C、蛋白质D、葡萄糖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D15.CBP治疗置换液中的缓冲成分有()A、醋酸盐B、乳酸盐C、碳酸氢盐D、枸橼酸盐E、以上均是正确答案:E16.血液净化室应该具有的制度包括以下哪项()A、感染管理制度B、收费管理制度C、消毒隔离制度D、不良事件上报制度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17.下列哪种药物中毒后可以用血液透析清除()A、乙醇B、有机磷农药C、非水溶性的药物D、与蛋白结合的药物E、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A18.中心静脉置管的血液透析患者如若发生细菌感染,则感染后易引起()A、菌血症B、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C、呼吸衰竭D、A+B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D19.肾衰竭的患者由于代谢产物的蓄积对造血功能的损害及()的减少,使()降低,()比容低于正常值。
糖尿病与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预后的关系

糖尿病与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预后的关系马亚静;赵歆晖;吴艳芬;周东池;金惠敏;齐华林【期刊名称】《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22(43)3【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MHD)患者全因、心血管死亡和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5年4月1日—2015年9月1日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上海市浦东医院接受规律血液透析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随访至死亡、失访或至本研究截止日期,收集期间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及死亡原因。
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DM与死亡、心血管预后的关系,结果采用风险比例(hazard ratios, HR)及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s, CI)表示。
结果最终367例MHD患者入选,DM组118例,非DM组249例。
随访期间共87(23.7%)例患者死亡,其中合并DM患者死亡45例、心血管死亡27例及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64例。
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DM组的全因、心血管死亡率及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非DM组(均P<0.001)。
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合并DM是全因死亡(HR=1.74,95%CI:1.06~2.88)、心血管死亡(HR=2.17,95%CI:1.01~4.64)、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HR=1.72,95%CI:1.19~2.48)的独立危险因素。
MHD患者中全因死亡(HR=0.92,95%CI:0.86~0.98)及心血管死亡(HR=0.90,95%CI:0.82~0.98)风险与血浆白蛋白水平有关。
结论合并DM是MHD患者全因、心血管死亡和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降低DM发病率可能改善MHD患者预后。
【总页数】7页(P331-337)【作者】马亚静;赵歆晖;吴艳芬;周东池;金惠敏;齐华林【作者单位】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肾内科;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肾内科;上海市浦东医院肾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相关文献】1.心血管病与老年血液透析预后的关系2.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预后影响分析3.肺高压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预后的关系4.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影响5.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Metrnl、 HE4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血糖控制不佳与其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原因死亡率较高相关(Diabetes. 2012 Mar;61(3):708-15. Epub 2012 Feb 7.)
题目:血液透析糖尿病患者中血糖控制情况与心血管死亡率(Glycemic Control and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With Diabetes.)
以前的观察性研究应用不同方法学对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与预后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并不一致。
本研究为由54757例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糖尿病患者(年龄63±13年,男性占51%,非裔美国人占30%,西班牙裔占19%)构成的同时期队列研究,我们探讨了糖化血红蛋白和随机血糖的随时间推移对死亡率的预测能力。
与基线糖化血红蛋白为7–7.9%相比(参考),糖化血红蛋白增至8–8.9、9–9.9及≥10%时的校正全因死亡率的危险比(HR)分别为1.06(95%可信区间:1.01~1.12)、1.05(0.99~1.12)和1.19(1.12~1.28),时间-平均糖化血红蛋白的校正全因死亡率的危险比分别为1.11(1.05~1.16)、1.36(1.27~1.45)和1.59(1.46~1.72)。
在充分校正的模型中,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在7–7.9%范围相比,当时间-平均糖化血红蛋白处于低范围(6–6.9%,HR1.05[95%可信区间为1.01~1.08 ];5–5.9%,1.08 [1.04~1.11]和≤5%,1.35 [1.29~1.42])时,死亡率呈对称性增加。
与时间-平均血糖为150–175 mg/d(参考)相比,时间-平均血糖为175–199、200–249、250–299和≥300 mg/d时的校正全因死亡率的危险比分别为1.03(95%可信区间0.99~1.07)、1.14(1.10~1.19)、1.30(1.23~1.37)和1.66(1.56~1.76)。
因此,MHD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糖化血红蛋白≥8%或血糖
≥200mg/dL)似乎与其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原因死亡率较高相关。
非常低的血糖水平也会引起高的死亡风险。
(选题审校:陈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
本文由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编辑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