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合集下载

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和技术制图的有关规定

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和技术制图的有关规定

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和技术制图的有关规定引言机械制图是机械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为了保证机械制图的质量和统一性,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标准和规定。

本文将介绍机械制图的国家标准和技术制图的有关规定。

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在机械制图领域,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以规范机械制图的设计、要求和规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机械制图国家标准:1.GB/T 4457-2018 机械制图尺寸和公差–该标准规定了机械制图中尺寸和公差的表示方法和计算方法。

2.GB/T 11816-2014 机械制图标注–该标准规定了机械制图中标注的要求和规定。

3.GB/T 5789-2008 机械制图图面和视图的表示方法–该标准规定了机械制图中图面和视图的表示方法和要求。

4.GB/T 3782-2009 机械零件尺寸技术文件–该标准规定了机械零件尺寸技术文件的编制要求和规定。

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制定,确保了机械制图的一致性和规范性,提高了机械制图的质量。

技术制图的有关规定除了机械制图标准外,还有一些技术制图的相关规定,以保证技术制图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技术制图规定:1.图纸比例选择–技术制图中,根据绘制的对象和图纸大小,选择适当的比例,以确保图纸的可读性和准确性。

2.图线粗细和颜色选择–技术制图中,根据不同的图线类型和需求,选择适当的线宽和颜色,以区分不同的元素和表达不同的含义。

3.图幅的排版要求–技术制图中,应按照一定的排版要求将各种视图和标注等内容合理布局,以提高图纸的可读性和美观性。

技术制图的规定和要求,保证了技术制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提高了技术制图的效率和质量。

结论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和技术制图的规定,对于机械制图和技术制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遵守这些标准和规定,能够使机械制图和技术制图更规范、准确和可读,提高产品设计的质量和效率。

然而,由于机械制图和技术制图的需求和应用场景不同,也有一些特殊的制图标准和规定需要遵守。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具体的项目和需求来选择和应用相应的标准和规定。

《机械制图》课件——零件图中的技术要求

《机械制图》课件——零件图中的技术要求

js7 k7 m7 n7 p7 r7 s7 t7 u7 v7 x7 y7 z7
js8 k8 m8 n8 p8 r8 s8 t8 u8 v8 x8 y8 z8
js9
js10
js11
一般用途
js12
的公差带
js13
8.5.1.极限与配合
(3)基孔制优先与常用配合(GB/T1801-1999 )
轴 基
准 a b c d e f g h js k m n p r s t u v x y z
基准轴 公差带
轴“h”
基本尺寸
基准轴
间隙配合 过渡配合 过盈配合
8.5.1.极限与配合
3.极限与配合的选用 (1)优先与常用的孔公差带(GB/T1801-1999 )
优先选用 公差带
G5 F6 G6 D7 E7 F7 G7 C8 D8 E8 F8 G8 A9 B9 C9 D9 E9 F9 A10 B10 C10 D10 E10 A11 B11 C11 D11 A12 B12 C12
轴公轴差公带差带
孔公差带在轴公差带之上
8.5.1.极限与配合
过盈配合 具有过盈(包括最小过盈等于零)的配合。
最小过盈等于零
最小过盈 最大过盈
轴公差带
轴公差带
过盈配合图解规律
最大过盈
孔公差带 零线
过渡配合
零线
孔公差带
孔公差带在轴公差带之下
可能具有间隙或过盈的配合称为过渡配合。
最大间隙
最大间隙
最大过盈
H9
H 10H 10 c10 d10
H1 H 11 H 11 H 11H 11
1 a11 b11 c11 d11
H1
H 12

机械制图之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机械制图之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机械制图之零件图的技术要求简介机械制图是机械工程师在设计和制造机械零件时必备的技能之一。

零件图是机械制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详细描述了机械零件的几何形状和尺寸,是机械零件制造的依据。

在进行机械零件图的绘制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技术要求,以确保图纸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本文将介绍机械零件图绘制的一些基本技术要求,帮助读者了解如何进行高质量的零件图绘制。

1. 图纸规格和布局要求在绘制零件图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图纸规格。

常见的图纸规格有A3、A4等。

同时,合理的图纸布局也是零件图绘制的重要一环,合理安排零件的位置和比例,可以提高图纸的可读性。

在图纸布局方面,应尽量将主要零件放在图纸的正中央,次要零件放在边缘。

同时,应合理设置图纸的边距,保证图纸的整体美观。

2. 绘图工具和线型要求绘制零件图时,通常使用CAD软件进行绘图。

使用CAD软件可以提高绘图的效率和准确性,并且便于后续修改和编辑。

在绘图时,需要使用不同的线型来表示不同的零件特性。

常见的线型有实线、虚线、点线等。

实线通常用于表示明确的几何形状,虚线用于表示隐藏的边缘和轮廓,点线用于表示对称位置或重复的零件。

绘图时,需要保持线条的一致性和连续性,避免线条的断裂和交叉。

线条之间应保持适当的间隔,以确保图纸的清晰度和可读性。

3. 尺寸标注和公差要求在零件图中,尺寸标注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尺寸标注可以清楚地描述零件的尺寸要求,以便于制造和装配。

尺寸标注应遵循一定的标准,如GB/T 1967中所述。

尺寸标注中应标明零件的尺寸、公差、基准和检测方法等信息。

同时,尺寸标注的位置应合理,不应与零件形状相互遮挡或混淆。

公差是指零件尺寸与实际零件尺寸之间的容许偏差范围。

在零件图中,公差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置,以确保零件的制造和装配的可行性。

4. 截面视图和剖视图要求截面视图和剖视图是零件图中常用的展示方式。

它们可以清楚地显示零件内部结构和特征,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零件的设计和制造要求。

机械制图工程图技术要求综合汇总

机械制图工程图技术要求综合汇总

机械制图工程图技术要求综合汇总一、机械零件常用技术要求:1、锐角倒钝、去除毛刺飞边。

2、零件去除氧化皮。

3、未注圆角半径R5。

4、未注倒角均为2×45°。

5、未注形状公差应符合GB1184-80的要求。

6、未注长度尺寸允许偏差±0.5mm。

7、零件加工表面上,不应有划痕、擦伤等损伤零件表面的缺陷。

8、精加工后的零件摆放时不得直接放在地面上,应采取必要的支撑、保护措施。

加工面不允许有锈蛀和影响性能、寿命或外观的磕碰、划伤等缺陷。

9、加工的螺纹表面不允许有黑皮、磕碰、乱扣和毛刺等缺陷。

二、铸件技术要求:1、铸件表面上不允许有冷隔、裂纹、缩孔和穿透性缺陷及严重的残缺类缺陷(如欠铸、机械损伤等)。

2、铸件应清理干净,不得有毛刺、飞边,非加工表面上的浇冒口应清理与铸件表面齐平。

3、对错型、凸台铸偏等应予以修正,达到圆滑过渡,一保证外观质量。

4、铸件非加工表面上的铸字和标志应清晰可辨,位置和字体应符合图样要求。

5、铸件非加工表面的粗糙度,砂型铸造R,不大于50μm。

6、铸件应清除浇冒口、飞刺等。

非加工表面上的浇冒口残留量要铲平、磨光,达到表面质量要求。

7、铸件上的型砂、芯砂和芯骨应清除干净。

8、铸件有倾斜的部位、其尺寸公差带应沿倾斜面对称配置。

9、铸件上的型砂、芯砂、芯骨、多肉、粘沙等应铲磨平整,清理干净。

10、铸件公差带对称于毛坯铸件基本尺寸配置。

11、铸件非加工表面的皱褶,深度小于2mm,间距应大于100mm。

12、机器产品铸件的非加工表面均需喷丸处理或滚筒处理,达到清洁度Sa2 1/2级的要求。

13、经喷丸或手工除锈的待涂表面与涂底漆的时间间隔不得多于6h。

14、铸件表面应平整,浇口、毛刺、粘砂等应清除干净。

15、铸件不允许存在有损于使用的冷隔、裂纹、孔洞等铸造缺陷。

16、所有需要进行涂装的钢铁制件表面在涂漆前,必须将铁锈、氧化皮、油脂、灰尘、泥土、盐和污物等除去。

17、除锈前,先用有机溶剂、碱液、乳化剂、蒸汽等除去钢铁制件表面的油脂、污垢。

中职机械制图(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教案: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中职机械制图(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教案: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中等专业学校2022-2023-1教案教学内容2.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零件图上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常采用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另外还有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y,轮廓最大高度Rz。

3.表面粗糙度的代号及画法GB/T 131—1993 规定,表面粗糙度的代号是由规定的符号和有关的参数值所组成。

表面粗糙度符号的画法,其中d'=0.1h,H1=1.4h,H2=2.1h,h为零件图中的字体高度。

4.表面粗糙度(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的代号在图样上的的注法5.表面粗糙度的选择选择表面粗糙度时一般应遵从以下原则:(1)同一零件上,工作表面比非工作表面的参数值小;(2)有相对运动的摩擦表面要比非摩擦表面的参数值小(3)配合精度越高,参数值越小;(4)配合性质相同时,零件尺寸越小,参数值越小;(5)要求密封、耐腐蚀或具有装饰性的表面,参数值要小。

常用表面粗糙度Ra的数值与加工方法如下表:8.5.3 极限与配合1.极限与配合的概念(1)互换性:在成批或大量生产中,一批零件在装配前不经过挑选,在装配过程中不经过修配,在装配后即可满足设计和使用性能要求,零件的这种在尺寸与功能上可以互相代替的性质称为互换性。

极限与配合是保证零件具有互换性的重要标准。

(2)基本术语:基本尺寸:设计时给定的尺寸极限尺寸:允许尺寸变化的极限值。

表面特征表面粗糙度(Ra)数值加工方法举例明显可见刀痕粗车、粗刨、粗铣、钻微见刀痕精车、精刨、精铣、粗精车、精磨、精铰、研看不见加工痕迹,微辩加工方向暗光泽面研磨、珩磨、超精磨示。

孔的基本偏差代号用大写字母表示,轴的基本偏差代号用小写字母表示。

一个公差带的代号由表示公差带位置的基本偏差代号和表示公差带大小的公差等级并加上基本尺寸组成。

如ф50H8,ф50为基本尺寸,H为基本偏差代号,大写为孔的,8为公差等级,即IT 8。

(4)配合类别:基本尺寸相同时,相互结合的轴和孔公差带之间的关系称为配合。

按配合性质不同,配合可分为间隙配合、过渡配合、过盈配合三类。

机械制图 项目7 零件图中的技术要求的识读和标注

机械制图 项目7 零件图中的技术要求的识读和标注

上偏差
+ 0

公差带
+0.008 -0.008
下偏差
+0.024
+0.008 0
-0.006 -0.022
50 公称尺寸 φ50
例: 50±0.008
+0.024
50 +0.008
-0.006
50 -0.022
公差带图可以直观地表示出公差的大小及 公差带相对于零线的位置。
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极限与配合
2.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 ⑴ 标准公差 用以确定公差带的大小。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轮廓最大高度——Rz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被推荐优先选用
一、表面结构的图样表示法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在一个取样长度内,轮廓偏距(Y方向上轮廓线上的点与基准线之间的距离)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 OX为基准线
Y X
o
L
Ra数值越小,表面越平滑,加工成本也越高。 常用的Ra值为:25、12.5、 6.3、3.2、 1.6、 0.8、0.4、0.2等,单位是μm(微米)。
一、表面结构的图样表示法
4.表面结构要求在图样中的注法
1)表面结构要求对每一表面一般只标注一次,并尽可能标注在相应的尺寸及其公差的同一视 图上。除非另有说明,所标注表面结构要求是对完工零件表面的要求。 2)表面结构的注写和读取方向与尺寸的注写和读取方向一致。表面结构要求可标注在轮廓线上, 其符号应从材料外指向并接触表面。
Ra Rz
一、表面结构的图样表示法
3.表面粗糙度符号及含义 基本图形符号
扩展图形符号
有补充要求注 写的符号
表示表面是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
表示表面是用不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

机械制图常用的技术要求

机械制图常用的技术要求

机械制图常用的技术要求技术要求是表述视图与标注无法表达的其他要求,技术要求是图纸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一、一般技术要求制件去除表面氧化皮;制件不得有划痕、擦伤等损伤零件表面的缺陷;去除毛刺飞边;锐角倒钝;未注倒角均为0.5×45%%d;未注越程槽均为1.2×0.3;表面平整无毛刺;二、未注公差技术要求(金属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m;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184-K;未注长度尺寸允许偏差±0.5;三、表面处理技术要求表面镀白(黑)锌处理;表面喷漆(喷塑)处理;表面发黑处理;表面电泳处理;表面镀铬处理;表面抛光处理;表面滚花,直纹(网纹)m=0.4 GB/T 6403.3;四、热处理技术要求制件氮化450-480HV;制件毛坯须调质处理220-260HB;制件调质处理30-35HRC;制件高频淬火45~50HRC;制件渗碳处理,深度>0.1;制件进行高温回火处理;制件整体淬火40-45HRC;五、塑料件技术要求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4486-MT6级;制件应饱满光整、色泽均匀;无缩痕、裂纹、银丝等缺陷;浇口、溢边修剪后飞边≤0.3,且不得伤及本体;未注壁厚3;未注筋板1.5~2;表面打光(喷砂)处理;未注过渡圆角取R0.3~R1,脱模斜度≤0.3%%d;各脱模顶料推杆压痕均应低于该制件表面0.2;与对应装配结合面外形配合错位≤0.5;制件应进行时效处理;制件机械强度须符合GB 3883.1标准规定;制件内腔表面打上材料标记和回收标志;未注尺寸参照三维造型;制件表面处理及其它要求由客户定;六、焊接件技术要求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9804-F级;焊缝应均匀平整,焊渣清理干净;焊缝应焊透,不得烧穿及产生裂纹等影响机械性能的缺陷;未注公差线性及角度尺寸的极限偏差均按GB/T 19804-B级;七、齿轮(齿轴)技术要求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m;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184-K;制件毛坯须调质220~260HB;制件材料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应符合GB/T 3077的规定;齿面接触斑点:按齿高不小于40%,按齿长不小于50%;齿面高频淬火回火至49-52HRC;制件表面不应有锈迹、裂纹、灼伤等影响使用寿命的伤痕及缺陷;最终工序热处理表面不得有氧化皮;八、一般轴芯(无铣齿)技术要求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m;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184-K;未注倒角均为0.5×45°;未注越程槽均为1.2×0.3;制件毛坯须调质220~260HB;档车正反两条螺旋槽,螺距10,深0.4;螺纹表面不允许有磕碰、乱扣、毛刺等缺陷;热处理:表面处理:九、自锁销轴技术要求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m;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184-K;未注倒角均为0.5×45%%d;热处理:30-35HRC;表面发黑处理;十、输出轴技术要求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m;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184-K;未注倒角均为0.5×45%%d;未注越程槽均为1.2×0.3;制件毛坯须调质220~260HB;制件表面不允许有锐边、锈迹、污垢等缺陷;热处理:磨加工前表面发黑处理;十一、弹簧技术要求总圈数=有效圈数=展开长度=旋向:热处理:表面处理:制件定型处理;未标自由尺寸公差GB/T1804-MGB/T1804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M中等级精度尺寸分段/线性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0.5-3/±0.1>3-6/±0.1>6-30/±0.2>30-120/±0.3>120-400/±0.5 >400-1000/±0.8 >1000-2000/±1.2 >2000-4000/±2。

机械制图常用的技术要求

机械制图常用的技术要求

机械制图常用的技术要求技术要求是表述视图与标注无法表达的其他要求,技术要求是图纸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一、一般技术要求制件去除表面氧化皮;制件不得有划痕、擦伤等损伤零件表面的缺陷;去除毛刺飞边;锐角倒钝;未注倒角均为0.5×45%%d;未注越程槽均为1.2×0.3;表面平整无毛刺;二、未注公差技术要求(金属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m;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184-K;未注长度尺寸允许偏差±0.5;三、表面处理技术要求表面镀白(黑)锌处理;表面喷漆(喷塑)处理;表面发黑处理;表面电泳处理;表面镀铬处理;表面抛光处理;表面滚花,直纹(网纹)m=0.4 GB/T 6403.3;四、热处理技术要求制件氮化450-480HV;制件毛坯须调质处理220-260HB;制件调质处理30-35HRC;制件高频淬火45~50HRC;制件渗碳处理,深度>0.1;制件进行高温回火处理;制件整体淬火40-45HRC;五、塑料件技术要求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4486-MT6级;制件应饱满光整、色泽均匀;无缩痕、裂纹、银丝等缺陷;浇口、溢边修剪后飞边≤0.3,且不得伤及本体;未注壁厚3;未注筋板1.5~2;表面打光(喷砂)处理;未注过渡圆角取R0.3~R1,脱模斜度≤0.3%%d;各脱模顶料推杆压痕均应低于该制件表面0.2;与对应装配结合面外形配合错位≤0.5;制件应进行时效处理;制件机械强度须符合GB 3883.1标准规定;制件内腔表面打上材料标记和回收标志;未注尺寸参照三维造型;制件表面处理及其它要求由客户定;六、焊接件技术要求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9804-F级;焊缝应均匀平整,焊渣清理干净;焊缝应焊透,不得烧穿及产生裂纹等影响机械性能的缺陷;未注公差线性及角度尺寸的极限偏差均按GB/T 19804-B级;七、齿轮(齿轴)技术要求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m;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184-K;制件毛坯须调质220~260HB;制件材料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应符合GB/T 3077的规定;齿面接触斑点:按齿高不小于40%,按齿长不小于50%;齿面高频淬火回火至49-52HRC;制件表面不应有锈迹、裂纹、灼伤等影响使用寿命的伤痕及缺陷;最终工序热处理表面不得有氧化皮;八、一般轴芯(无铣齿)技术要求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m;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184-K;未注倒角均为0.5×45°;未注越程槽均为1.2×0.3;制件毛坯须调质220~260HB;档车正反两条螺旋槽,螺距10,深0.4;螺纹表面不允许有磕碰、乱扣、毛刺等缺陷;热处理:表面处理:九、自锁销轴技术要求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m;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184-K;未注倒角均为0.5×45%%d;热处理:30-35HRC;表面发黑处理;十、输出轴技术要求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m;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184-K;未注倒角均为0.5×45%%d;未注越程槽均为1.2×0.3;制件毛坯须调质220~260HB;制件表面不允许有锐边、锈迹、污垢等缺陷;热处理:磨加工前表面发黑处理;十一、弹簧技术要求总圈数=有效圈数=展开长度=旋向:热处理:表面处理:制件定型处理;未标自由尺寸公差GB/T1804-MGB/T1804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M中等级精度尺寸分段/线性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0.5-3/±0.1>3-6/±0.1>6-30/±0.2>30-120/±0.3>120-400/±0.5>400-1000/±0.8>1000-2000/±1.2>2000-4000/±2。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第2版)课件:零件图的技术要求-几何公差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第2版)课件:零件图的技术要求-几何公差

二、几何公差的标注方法
公差框格内容注写
被测要素
(1)当公差涉及轮廓线或轮廓面时,箭头指向该要素的轮廓线或其延长线,应与 尺寸线明显错开,如图a、b所示;箭头也可指向引出线的水平线,而引出线引自 被测面,如图c所示。
(a)
(b)
8
(c)
二、几何公差的标注方法
(2)当公差涉及要素的中心线、中心面或中心点时,箭头应位于相应尺寸线的延 长线上,如图所示。
• 基准
与被测要素相关的基准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字母填写在基准
框格内,与一个涂黑(图a)的或空白(图b)的三角形相连以表示 (a)
基准;表示基准的同一字母还应标注在公差框格内。涂黑的和空白
的基准三角形含义相同。框格与连线都用细实线绘制。
9
(b)
二、几何公差的标注方法
基准及其比例画法
带基准字母的基准三角形应按如下规定放置: (1)当基准要素是轮廓线或轮廓面时,基准三角形放置在要素的轮廓线或其延长线上, 与尺寸线明显错开,如图a所示;基准三角形也可放置在该轮廓面引出线的水平线段上, 如图b所示。
• 图样中不论标注几何公差与否,几何要素几何公差都是有限制的。 • 几何公差的标注形式与内容
6
二、几何公差的标注方法
• 用公差框格标注几何公差时,公差要求注写在划分成两格或多格的矩形框格内 。公差框格用细实线绘制。第一格为正方形,第二格及以后各格视需要而定, 框格中的文字与图样中尺寸数字同高,框格的高度为文字高度的两倍。
3
提取(实际)面应限定在间距等于0.08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该两平行平面垂直于基准轴线A。
13
二、几何公差的标注方法
表9-9 几何公差标注图例及4
(摘自GB/T1182—2018) 解释

机械制图之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机械制图之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图6-9 轮廓算术(suànshù)平均偏差Ra的评定
第四页,共32页。
6.4 零件图的技术(jìshù)要求
用公式(gōngshì)表示为Ra: 1
lr
Z (x)dx
lr 0
或近似为:
1 n
Ra n i1 Zi
式中 Z———轮廓偏距(轮廓上各点至基准线的距离): Zi———第i点的轮廓偏距(i=1,2,……,n)。 Ra越大,表面越粗糙。 ②评定轮廓最大高度Rz Rz为在一个取样长度lr内,最大轮廓峰高Zp与最大轮廓谷深Zv之和的高度, 如图6-10所示。
图6-12 表面(biǎomiàn)粗糙度的注写方向
第十页,共32页。
6.4 零件图的技术(jìshù)要求
(2)表面粗糙度可标注(biāo zhù)在轮廓线或延长线上,其符号应从材料外指向并接触表面。 必要时,表面粗糙度符号也可用带箭头或黑点的指引线引出标注(biāo zhù),如图6-13、图6-14 所示。
(a)
(b)
图6-27 装配图中配合代号(dàihào)的标注
第二十六页,共32页。
6.4 零件图的技术(jìshù)要求
7.配合代号的识读方法
本5偏0 差Hf78代:基本尺寸为φ50、公差(gōngchā)等级为IT8的基准孔与公差(gōngchā)等级为IT7、基
第十九页,共32页。
6.4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3.配合 基本尺寸相同、相互结合的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称为配合。根据使用要 求不同,国家标准规定配合性质分为三种:间隙配合、过盈配合和过渡配合。 (1)间隙配合:孔与轴配合时,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具有(jùyǒu)间 隙(包括间隙为零)的配合。如图6-20所示。
1.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 (1)基本术语

《机械制图》 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

《机械制图》 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
3. 常用零件的表面结构标注 1)中心孔、健槽、圆角、倒角的表面结构的标注
13
零件图技术要求 三、表面结构要求的注法
3. 常用零件的表面结构标注 2) 零件上连续表面及重复要素(孔、槽、齿……)的表面结构标注
14
零件图技术要求 三、表面结构要求的注法
3. 常用零件的表面结构标注 3)特殊要素表面结构的标注
7
零件图技术要求 三、表面结构要求的注法
1)标注在轮廓线上或指引线上
表面结构要求在 轮廓线上的标注
用指引线引出标 注表面结构要求
8
零件图技术要求 三、表面结构要求的注法
2) 标注在特征尺寸的尺寸线上 3) 标注在几何公差的框格上
9
零件图技术要求 三、表面结构要求的注法
4) 标注在延长线上 5)标注在圆柱和棱柱表面上
标注偏差数值说明
上偏差注在基本尺寸的右上方,下偏差注在基本尺寸的右下方。
如果上偏差或下偏差数值为零时,可简写为“0”,另一偏差仍标 在原来的位置上。
如果上、下偏差的数值相同时,则在基本尺寸之后标注“±”符号, 再填写一个偏差数值。
23
零件图技术要求
三、极限与配合的标注
2.在装配图中配合的标注 1)一般零件间相配的配合标注
6.3 12.5 25 50
100 1600 200 - 400 - 800 -
3
零件图技术要求 二、表面结构的符号、代号
1.表面结构的符号 表9-3 标注表面结构的图形符号(GB/T131-2006)
4
零件图技术要求 二、表面结构的符号、代号
1.表面结构的符号 表面结构的图形符号画法及尺寸如下:
15
目录
CONTENTS
技术要求在零件图中的标注

机械制图第六章零件的技术要求

机械制图第六章零件的技术要求
(2)实际尺寸:是通过测量得到的尺寸。由于存在测量 误差,而且测量位置不同所得测量值不同,故真值虽 客观存在但测量不出来。即实际尺寸具有不确定性, 只能用一个近似真值的测量值代替真值,作为实际尺 寸。孔和轴的实际尺寸代号分别为Da、da。
(3)极限尺寸: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界限值为极限尺寸, 两个界限值中较大的一个称为最大极限尺寸,较小的 一个称为最小极限尺寸,轴和孔的最大最小极限分别 表示为:Dmax﹑dmax和Dmin﹑dmin,
表面微观结构的界定 如下图所示,完工零件的截面轮廓形状是复杂的,
一般包括表面粗糙度,表面波纹度和形状误差,三者通 常按波距来划分:波距小于 1mm 的属于表面粗糙度轮 廓;波距在 1 ~ 10mm 的属于表面波纹度;波距大于 10mm 的属于形状误差。
表面微观结构对零件工作性能的影响:
a)影响零件运动表面的耐磨损性 表面越粗糙,则磨擦系数就越大,两个相对运动的表面峰顶间的
3.受循环载荷的表面及容易引起应力集中的表面(如圆角、沟槽),表面粗 糙度参数值要小。
4.配合性质相同时,零件尺寸小的比尺寸大的表面粗糙度参数值要小;同一 公差等级,小尺寸比大尺寸、轴比孔的表面粗糙度参数值要小。
5.运动速度高、单位压力大的摩擦表面比运动速度低、单位压力小的摩擦表 面的粗糙度参数值小。
b——注写表面结构的第二个要求。 c——注写加工方法、表面处理、涂层或其它加工 工艺要求等,如车、磨、镀等。 d——注写表面纹理和方向符号。 e——注写加工余量。
(3) 表面结构代号的注写
1
表示采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表面,单向上限值(默
认),默认传输带,R 轮廓,粗糙度算术平均偏差极限
值3.2μm,评定长度为5个取样长度(默认),“16%规

机械制图-技术要求

机械制图-技术要求

+0.006 50 –0.008
+0.006 50 –0.008
下偏差
EI(孔) ei(轴)
最大极限尺寸: 50.006 最小极限尺寸: 49.992 零件的实际尺寸在 50.006 与 49.992 之间均为合格
允许实际尺寸的变动量称为尺寸公差(简称公差)
公差 =上偏差 –下偏差
0.006 - ( - 0.008 ) = 0.014
第九章 零件图
12.1 12.2 12.3 12.4 12.5 零件图的内容及画法 零件的尺寸标注 零件的视图选择 技术要求 零件图的读图
9. 4 技术要求
一.表面粗糙度 —微观峰谷的不平度

+0.008 50 –0.008
是什么?
3.2
Ⅰ 1000:1
零件的表面粗糙度直接影响其配合、耐磨程度、抗疲劳 测量时的取样长度 评定表面粗糙度 强度、抗腐蚀性等,是衡量零件质量的标准之一。 参数值 — 轮廓轮算术平均值Ra 中线 在被测方向上,廓线 上各点到中线距离的 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
基本尺寸 极限尺寸 偏差 公差相互关系
公差带示意图
公差带
单位:微米 (1µ m=0.001mm)
0 –
+
50
+6
(零线)
–8
公差带的大小反映了尺寸 的精度和加工的难易程度
公差带图解 公差带大小 标准公差 公差带相对于零线的位置 基本偏差
⑴ 标准公差 代号:IT
确定公差带大小
IT01、IT0、IT1、IT2、•••••• IT18
孔、轴各 28 个基本偏差构成基本偏差系列
基本偏差系列示意图
A B

C CD D

机械制图工程图技术要求全

机械制图工程图技术要求全

机械图纸-技术规定汇总一般技术规定1. 零件清除氧化皮。

2. 零件加工表面上,不应有划痕、擦伤等损伤零件表面旳缺陷。

3. 清除毛刺飞边。

热处理规定1. 经调质处理,HRC50~55。

2. 零件进行高频淬火,350~370℃回火,HRC40~45。

3. 渗碳深度0.3mm。

4. 进行高温时效处理。

公差规定1. 未注形状公差应符合GB1184-80旳规定。

2. 未注长度尺寸容许偏差±0.5mm。

3. 铸件公差带对称于毛坯铸件基本尺寸配置。

零件棱角1. 未注圆角半径R5。

2. 未注倒角均为2×45°。

3. 锐角/尖角/锐边倒钝。

装配规定1. 各密封件装配前必须浸透油。

2. 装配滚动轴承容许采用机油加热进行热装,油旳温度不得超过100℃。

3. 齿轮装配后,齿面旳接触斑点和侧隙应符合GB10095和GB11365旳规定。

4. 装配液压系统时容许使用密封填料或密封胶,但应防止进入系统中。

5. 进入装配旳零件及部件(包括外购件、外协件),均必须具有检查部门旳合格证方能进行装配。

6. 零件在装配前必须清理和清洗洁净,不得有毛刺、飞边、氧化皮、锈蚀、切屑、油污、着色剂和灰尘等。

7. 装配前应对零、部件旳重要配合尺寸,尤其是过盈配合尺寸及有关精度进行复查。

8. 装配过程中零件不容许磕、碰、划伤和锈蚀。

9. 螺钉、螺栓和螺母紧固时,严禁打击或使用不合适旳旋具和扳手。

紧固后螺钉槽、螺母和螺钉、螺栓头部不得损坏。

10. 规定拧紧力矩规定旳紧固件,必须采用力矩扳手,并按规定旳拧紧力矩紧固。

11. 同一零件用多件螺钉(螺栓)紧固时,各螺钉(螺栓)需交叉、对称、逐渐、均匀拧紧。

12. 圆锥销装配时应与孔应进行涂色检查,其接触率不应不不小于配合长度旳60%,并应均匀分布。

13. 平键与轴上键槽两侧面应均匀接触,其配合面不得有间隙。

14. 花键装配同步接触旳齿面数不少于2/3,接触率在键齿旳长度和高度方向不得低于50%。

机械制图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机械制图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机械制图零件图的技术要求1. 背景机械制图是工程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是描述机械装置或零部件的形状、尺寸、材料和制造工艺的图纸。

而零件图作为机械制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清晰地展示零件的构造和尺寸,为部件的制造提供详细的指导。

在进行机械制图零件图设计时,遵循一定的技术要求至关重要,既能保证图纸的准确性和可读性,又能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本文将介绍机械制图零件图的技术要求,以确保设计师能够准确地制作出高质量的零件图。

2. 尺寸标注在机械制图零件图中,尺寸标注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它直接影响着零件的制造和装配。

以下是一些关于尺寸标注的技术要求:•尺寸标注应准确地表示出零件的尺寸,使用适当的刻度和标准符号。

•尺寸标注应放置在最直观和易读的位置,尽量避免与其他视图或标注重叠。

•尺寸标注应按照尺寸链条的原则进行布置,即从基准面或基准尺寸开始,按照次要和细节尺寸的顺序进行标注。

•尺寸标注应尽量避免重复,避免给读者造成困惑。

•尺寸标注应根据设计要求,使用正确的公差符号和公差标注。

3. 符号和图例机械制图零件图中,符号和图例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它们能够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图纸和设计意图。

以下是一些关于符号和图例的技术要求:•使用标准符号和图例,确保符号的一致性和可读性。

•符号和图例应放置在最合适的位置,以便读者可以快速找到所需的信息。

•根据需要,使用不同的颜色、线型或填充来区分不同的零件或特殊要求。

•符号和图例应明确地表示出特定的操作或要求,例如:铣削、钻孔、倒角等。

4. 材料和表面处理要求机械制图零件图中,材料和表面处理要求是为了确保零件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和功能需求。

以下是一些关于材料和表面处理要求的技术要求:•清楚地注明零件所使用的材料类型和等级,包括金属、塑料或其他材料。

•注明零件的表面处理要求,例如:镀锌、喷漆、氧化等。

•针对特殊要求,注明特殊材料或特殊表面处理方法。

•如有需要,注明零件的硬度要求或其他物理特性要求。

机械制图技术要求大全(带目录)

机械制图技术要求大全(带目录)

机加工技术要求大全目录机械制图技术要求大全 (1)一、一般技术要求 (3)二、未注公差技术要求(金属件) (3)三、表面处理技术要求 (3)四、热处理技术要求 (3)五、铸件技术要求 (4)1、压铸件技术要求 (4)2、砂型铸造技术要求 (4)六、冲压件技术要求 (4)七、塑料件技术要求 (4)八、焊接件技术要求 (5)九、各类零、部件技术要求 (5)1、齿轮(齿轴)技术要求 (5)2、一般轴芯(无铣齿)技术要求 (5)3、包轴毛坯(一次成型)技术要求 (6)4、包轴(加工)技术要求 (6)5、转子技术要求 (6)6、定子技术要求 (7)7、定、转子铁芯技术要求 (7)8、定、转子冲片技术要求 (7)9、绝缘纸技术要求 (7)10、换向器技术要求 (7)11、电缆线技术要求 (8)12、开关技术要求 (8)13、电缆护套技术要求 (8)14、碳刷技术要求 (9)15、电容技术要求 (9)16、电感技术要求 (9)17、自锁销轴技术要求 (9)18、输出轴技术要求 (9)19、弹簧技术要求 (10)20、含油轴承技术要求 (10)21、砂轮罩技术要求 (10)22、刨刀组件(含刀轴)技术要求 (10)23、金刚石锯片(烧结)技术要求 (11)24、硬质合金锯片(焊接)技术要求 (11)25、砂轮片(角磨用钹形)技术要求 (11)26、砂轮片(切割机用薄片形)技术要求 (11)27、标贴(铭牌、商标)技术要求 (12)28、包装箱(外箱、彩盒)技术要求 (12)十、总装图技术要求 (12)1)制件去除表面氧化皮;2)制件不得有划痕、擦伤等损伤零件表面的缺陷;3)去除毛刺飞边;4)锐角倒钝;5)未注倒角均为0.5×45%%d;6)未注越程槽均为1.2×0.3;7)表面平整无毛刺;二、未注公差技术要求(金属件)1)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m;2)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184-K;3)未注长度尺寸允许偏差±0.5;三、表面处理技术要求1)表面镀白(黑)锌处理;2)表面喷漆(喷塑)处理;3)表面发黑处理;4)表面电泳处理;5)表面镀铬处理;6)表面抛光处理;7)表面滚花,直纹(网纹)m=0.4 GB/T 6403.3;四、热处理技术要求1)制件氮化450-480HV;2)制件毛坯须调质处理220-260HB;3)制件调质处理30-35HRC;4)制件高频淬火45~50HRC;5)制件渗碳处理,深度>0.1;6)制件进行高温回火处理;7)制件整体淬火40-45HRC;1、压铸件技术要求1)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m;2)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184-K;3)未注倒角均为0.5×45%%d;4)未注壁厚2.5;未注筋板1.5~2;5)未注过渡圆角R0.5-R2;未注脱模斜度≤1%%d;6)制件饱满光洁、无气孔、缩松、裂纹、夹渣、缺料等缺陷;7)各脱模顶料推杆压痕均应低于该制件表面0.2;8)制件要求符合GB/T 15114《铝合金压铸件》标准规定;9)表面喷漆(喷塑)处理,不得污染到已加工表面;10)加工表面在表面处理后加工,加工后涂油保护;11)未注尺寸参照三维造型;12)制件表面处理及其它要求按客户定;2、砂型铸造技术要求1)未注铸造圆角R5-10;2)铸件应彻底清砂,浇冒口应清除平整;3)铸件需人工时效;4)铸件不得有砂眼、气孔、缩松、裂纹等缺陷;5)粗加工后应再次进行人工时效;6)不加工表面涂底漆;六、冲压件技术要求1)制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5055-m;2)制件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3916-2级;3)制件不得有裂纹或缺损;4)制件表面平整,不得有沟痕、碰伤等损坏表面,降低强度及寿命的缺陷;5)去除边角毛刺;6)表面处理:七、塑料件技术要求1)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4486-MT6级;2)制件应饱满光整、色泽均匀;无缩痕、裂纹、银丝等缺陷;3)浇口、溢边修剪后飞边≤0.3,且不得伤及本体;4)未注壁厚3;未注筋板1.5~2;5)表面打光(喷砂)处理;6)未注过渡圆角取R0.3~R1,脱模斜度≤0.3%%d;7)各脱模顶料推杆压痕均应低于该制件表面0.2;8)与对应装配结合面外形配合错位≤0.5;9)制件应进行时效处理;10)制件机械强度须符合GB 3883.1标准规定;11)制件内腔表面打上材料标记和回收标志;12)未注尺寸参照三维造型;13)制件表面处理及其它要求由客户定;八、焊接件技术要求1)未注公差线性及角度尺寸的极限偏差均按GB/T 19804-B级;2)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9804-F级;3)焊缝应均匀平整,焊渣清理干净;4)焊缝应焊透,不得烧穿及产生裂纹等影响机械性能的缺陷;九、各类零、部件技术要求1、齿轮(齿轴)技术要求1)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184-K;2)制件毛坯须调质220~260HB;3)制件材料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应符合GB/T 3077的规定;4)齿面接触斑点:按齿高不小于40%,按齿长不小于50%;5)齿面高频淬火回火至49-52HRC;6)制件表面不应有锈迹、裂纹、灼伤等影响使用寿命的伤痕及缺陷;7)最终工序热处理表面不得有氧化皮;2、一般轴芯(无铣齿)技术要求1)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m;2)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184-K;3)未注倒角均为0.5×45%%d;4)未注越程槽均为1.2×0.3;5)制件毛坯须调质220~260HB;6)尺寸%%c 档车正反两条螺旋槽,螺距10,深0.4;7)螺纹表面不允许有磕碰、乱扣、毛刺等缺陷;8)热处理:9)表面处理:3、包轴毛坯(一次成型)技术要求1)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m;2)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184-K;3)绝缘层应饱满光洁,无裂纹、气孔、缺料、杂质等缺陷;4)包轴毛坯:绝缘层%%c 档(注:指冲片配合档)与轴芯间应能承受50Hz,实际正弦波电压2500V历时1min不击穿,其余绝缘层档3750V历时1min不击穿;5)一次成型:铁芯与轴芯间应能承受50Hz,实际正弦波电压2500V历时1min不击穿,其余绝缘层档3750V历时1min不击穿;4、包轴(加工)技术要求1)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m;2)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184-K;3)塑层应饱满光洁,无裂纹、气孔、缺料、杂质等缺陷;4)塑层%%c 档(注:指冲片配合档)与轴芯间应能承受50Hz,实际正弦波电压2500V历时1min不击穿,其余塑层档3750V历时1min不击穿;5)制件磨加工后应烘干除水处理;5、转子技术要求1)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m;2)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184-K;3)绕组接线按转子绕线原理图;4)绕组绝缘漆应均匀充满绕组并充分固化,漆膜应均匀无气泡或裂痕;5)云母槽开深0.8~1,槽宽0.6,槽内不得残留云母片;6)绕组冷态绝缘电阻不低于50MΩ;7)装风叶后校动平衡,其精度应不低于G6.3级;去重不允许有冲片铣穿、残缺现象;8)铁芯外圆不加工,绝缘漆不得高出铁芯外圆,并不得有明显积瘤;9)铁芯与轴芯间应能承受50Hz,实际正弦波电压2500V,1min不击穿;10)绕组与铁芯间应能承受50Hz,实际正弦波电压1250V,1min不击穿;11)匝间绝缘应能承受1000Hz,峰值为2100V,历时3s不击穿;12)换向器与轴芯间应能承受50Hz,实际正弦波电压3750V,1min不击穿;13)应去除铁屑、铜粉、油污等杂质;14)铁芯外圆应涂透明淡金水防锈处理;6、定子技术要求1)绕组绕制整齐无松散;2)引线接头应牢固可靠且充分绝缘;3)绕组与铁芯间应能承受50Hz,实际正弦波电压1250V历时1min不击穿;4)匝间绝缘应能承受1000Hz,峰值为2100V,历时3s不击穿;5)绕组绝缘漆应均匀充满绕组并充分固化,漆膜应均匀无气泡或积瘤;6)铁芯表面不得有明显绝缘漆;7、定、转子铁芯技术要求1)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m;2)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184-K;3)冲片叠装应紧密可靠,片间无夹杂,表面及槽内无污物和油渍;4)冲片按同一冲制方向压装;5)冲片齿槽口整齐与转轴平行,误差不大于0.5;6)铁芯两端弹开度不大于0.5;8、定、转子冲片技术要求1)制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5055-m;2)制件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3916-2级;3)制件应表面平整,完整无缺料;4)尖角处允许用R0.3过渡;5)制件毛刺不大于0.05(注:高速冲时不大于0.02);6)制件应不含油脂,剪切油不能用机油;9、绝缘纸技术要求1)表面不得有划痕、折痕;2)裁边不起毛;10、换向器技术要求1)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m;2)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184-K;3)外观完整,表面光滑,应无裂纹、毛刺、锈蚀、气孔、夹杂等缺陷;4)绝缘电阻:室温下内孔与换向片之间大于50MΩ;5)云母片厚度取0.5;6)换向片对换向器轴线偏斜度不大于云母片厚度的1/3;7)介电强度:片间承受频率50Hz,泄露电流为0.1mA,实际正弦波电压600V历时1s不击穿;换向片与内孔轴芯间承受频率50Hz,泄露电流为0.25mA,实际正弦波电压3750V 历时1min不击穿;8)试验与检验应符合JB/T 10107《电动工具换向器》标准要求;11、电缆线技术要求1)电缆线长度尺寸指工具电缆出口至插头的导线部分,不包括插头和插脚;2)软电缆应符合GB/T 5013《额定电压450V/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标准要求;3)聚氯乙烯电缆应符合GB/T 5023《额定电压450V/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标准要求;4)插脚与可触及插头表面的绝缘应能承受50Hz,实际正弦波电压3750V历时1min不击穿;5)制件还应符合GB 1002《家用和类似用途单相插头插座型式、基本参数和尺寸》和GB 2099《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标准要求;12、开关技术要求1)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SJ/T 10628-7级;2)除本图要求的外形尺寸、功能、图形、文字外,试验和检验均应符合GB/T 22692《电动工具开关》标准要求;3)开关的使用性能应保证5万次无故障正常使用;13、电缆护套技术要求1)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3672.1-2级;2)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3672.2-M级;3)制件不得有缺料、破裂等缺陷。

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

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
1. 表面粗糙度
表面粗糙度:在零件加工表面存在的一种由较小间距和微小峰谷 形成的微观几何形状误差。
1)宏观几何形状 几何形 状误差 2)表面波度 λ>10mm 1mm< λ<10mm
(在工件表面所形成的间距比粗糙度大得多的 表面不平度)
3)表面粗糙度
λ<1mm
一、表面结构
2.表面粗糙度对互换性的影响 表面粗糙度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对零件表面许多功能都有 影响。其主要表现 : 1. 配合性质 2. 耐磨性 3. 耐腐蚀性
1.公差与配合的标注
2) 配合代号在装配图上的标注形式 如图所示。标注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中之一的形式 标注,其中下图(b)所示的形式的标注应用最广泛。
例题(查表)
求 和 的极限偏差,并判断其配合性质? 解: 1)查标准公差表得: 2)由题意得 是基孔制, 基轴制。
3)查基本偏差表1和表2得 ES=+0.03
1、形位公差项目及符号
为控制机器零件的形位误差,提高机器的精度和延长
使用寿命,保证互换性生产,标准相应规定了14项形位公
差项目
2.形位公差带的标注
形位公差的标注
公差框格
形位公差的框格有两格或多格组成。 第一格填写公差项目的符号; 第二格填写公差值及有关符号;
指引线 形位公差 符号 公差带的形状 基准字母 形位公差数值
一、表面结构
国家标准GB/T131-1993对表面粗糙度的符号、代号及
其标注做了规定。
1.表面粗糙度符号
一、表面结构
2.表面粗糙度代号及其标注
当需要表示的加工表面对表面特征的其他规定有要求时,应在
表面粗糙度符号的相应位置,注上若干必要项目的表面特征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间隙 过盈 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
•间隙配合 •配合的种类 •过盈配合
•过渡配合
•配合的基准制
•基孔制 •基轴制
•⒊ 公差与配合在图纸上的标注方法。
•⒋ 会查偏差数值表。
PPT文档演模板
机械制图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yv3 •yp
•yv4 5 •yv5
•⒉ 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
•Y
•X
•L
•Rz=•••i=5∑1ypi•+5•∑i•=51yvi
•Ypi——最大轮廓峰高 •Yvi——最大轮廓谷深
•⒊ 轮廓最大高度——Ry
•Y •X
•Rp •Ry •Rm
•L
PPT文档演模板
机械制图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三、表面粗糙度代(符)号及其注法
•δ≥0 间隙 δ≤0 过盈
PPT文档演模板
机械制图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最大极限尺寸 •最小极限尺寸
•最大间隙 •最小间隙 •最小极限尺寸 •最大极限尺寸 •最大间隙 •最小间隙
•⑵ 配合的种类
•① 间隙配合 •具有间隙(包括最小间隙等于零)的配合。
•孔的公差带 在轴的公差 带之上
•图例: •孔 •轴
•30H8•( •+00.033 ) •30f7••(--00..004210 )
• 既明确配合精度又有公差数值。适 用于生产规模不确定的情况。
PPT文档演模板
机械制图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小 结
•本章重点掌握:
•⒈ 表面粗糙度的各种符号的意义及其在图纸 • 上的标注方法。
•⒉ 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概念:
•公差带图:
•上偏差 •+ •0•-
•公差带 •+0.008 •-0.008
•下偏差
•+0.024
•+0.008 •-0.006
•0
•-0.022
•50 •基本尺寸
•例:•50±0.008 •50••++00..002048 •50••--00..000262
• 公差带图可以直观地表示出公差的大 小及公差带相对于零线的位置。
•zc
•轴 •m •n •p•r•s
•c•cd•d •e•ef•f•fg•g •h••jjs•k
•t •u•v •x •y•z•za•zb
•零 线
•0
•b
•a
PPT文档演模板
机械制图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⒋ 配合
•⑴ 配合的概念
•配合: • 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和 轴的公差带之间的关系。
•间隙或过盈: •δ=孔的实际尺寸-轴的实际尺寸
• 采用基孔制时,
•箱体
分子为基准孔代号H及
•轴套
公差等级。
•40••nH67 •30• •fH8
7
•例如:
•30•H8 •f7
•基孔制间隙配合
•轴
•40••Hn67 •基孔制过渡配合
PPT文档演模板
机械制图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 采用基轴制时,分母为基准轴代号h 及公差等级。
•例如:
•12••Fh87
•轴
•ef
•f
•fg
•g
•h
•js •j
•k
•u
•基孔制:••aj ————nh通通常常形形成成过间渡隙配配合合
•p—— zc 通常形成过盈配合
PPT文档演模板
机械制图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三、公差与配合在图样上的标注
•⒈ 在装配图上的标注
•标注形式为: •基本尺寸••—孔轴—的 的—基 基—本 本—偏 偏—差 差—代 代—号 号—、、—公公—差差—等等—级级
•零件合格的条件:
• 50.008≥实际尺寸≥ 49.992。
PPT文档演模板
机械制图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⒉ 尺寸偏差和尺寸公差
•上偏差•= 最大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代号: •孔为ES 轴为es
•下偏差•= 最小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代号:•孔为EI 轴为ei
•尺寸公差(简称公差)•:允许实际尺寸的变动量。
•12••Fh87
•基轴制间隙配合 •销

•12••Jh87
•滑轮
•基轴制过渡配合
•12••Jh87
•开口销 •底座
PPT文档演模板
机械制图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 除前面讲的基本标注形式外,还可采 用下面的一些标注形式。
•30••Hf78 •30 H8/f7
•借用尺寸线作为分数 线
•用斜线作分数线
•30•+•00.033 •30••--00..002401
•⒈ 表面粗糙度代号
•表面粗糙度符号 •表面粗糙度代号 •表面粗糙度参数
•其它有关规定
PPT文档演模板
机械制图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⑴ 表面粗糙度符号
•基本符号:
•H2 •H1
•60° •60°
•H1 ≈1.4h •H2=2 H1 •h —— 字高
•数字与字母高度 •2.5 •3.5 •5
•1 •7 0
•最大极限尺寸:•允许实际尺寸的最大值。 •最小极限尺寸:•允许实际尺寸的最小值。
•零件合格的条件:
•最大极限尺寸≥实际尺寸≥最小极限尺寸。
PPT文档演模板
机械制图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例:一根轴的直径为500.008
•基本尺寸: • 50
•最大极限尺寸:• 50.008
•思考并回答
•最小极限尺寸: • 49.992
•公差 = 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
• = 上偏差-下偏差 •例: 500.008
•上偏差 = 50.008-50 = +0.008 •下偏差 = 49.992-50 = -0.008
•公差 = 0.008-(-0.008) = 0.016
•偏差可 正可负
•公差恒为 正
PPT文档演模板
机械制图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PPT文档演模板
机械制图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⒊ 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
•⑴ 标准公差 •用以确定公差带的大小,国家标准共规定了20 •个等级。 •即:IT01、IT0、 IT1~IT18 •标准公差的数值由基本尺寸和公差等级确定。
•标准公差
•基本偏差
•0••—+
•0 •基本偏差
•标准公差
•பைடு நூலகம்本尺寸
•⑵ 基本偏差 •用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的位置。 •一般为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
•② 当不允许任何实测值超差时,应在参数 • 值的右侧加注max或同时标注max和min。
•例如:
•3.2max •1.6min

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表面,
Ra的
• 最大值为3.2m,最小值为1.6m。
•铣 •3.2

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表面,
Ra的
•上限值为3.2m,加工方法为铣制。
PPT文档演模板
•★ 符号的尖端 •3.2
• 必须从材料
•30°
• 外指向表面。
•3.2
PPT文档演模板
机械制图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6.3 •3.2
•6.3 •6.3
•⒊ 标注示例
•6.3
•3.
2
•×
•1.6
•2×45°
••3×.2
•3.2
PPT文档演模板
机械制图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尺寸公差与配合的概念及其注法
•一、互换性与公差配合 •● 互换性: • 同一批零件,不经挑选和辅助加工, 任取一个就可顺利地装到机器上去,并满 足机器的性能要求。
号“,其可余统”一二注字在。图•例纸如的:右•上其角余•1。2.并5 加注
PPT文档演模板
机械制图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 在不同方向的表面上标注时,代号中的数 • 字及符号的方向必须下图的规定标注。
•★ 代号中的数 • 字方向应与 • 尺寸数字的 • 方向 一致。
•3.2 •30° •3.2
•3.2 •3. 2
机械制图零件图的技术 要求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8
机械制图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表面粗糙度的概念及其注法
•一、表面粗糙度的概 念• 表面粗糙度是指零件的加工表面上具
有的较小间距和峰谷所形成的微观几何形 状误差。
•二、评定表面粗糙度的参 数 •★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 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 •★ 轮廓最大高度——Ry
机械制图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⑵ 注出基本尺寸及上、下偏差值 • (常用方法)。
•3 •0 •+00.033 •3 •0•--00..002401
• 数值直观,用万能量具检测方便。 试制单件及小批生产用此法较多。
PPT文档演模板
机械制图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⑶ 在基本尺寸后,注出基本偏差代号、公差 • 等级及上、下偏差值,偏差值要加上括号。
•例如:
•3.2 • 用任何方法获得的表面, Ra的上限值
为3.2m。
•3. •21.6

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表面, Ra的上限
值为3.2m,下限值为1.6m。
•Ry3.2 • 用任何方法获得的表面, Ry的上限值 为3.2m。
PPT文档演模板
机械制图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说明:
•① 当标注上限值或上限值与下限值时,允 • 许实测值中有16%的测值超差。
PPT文档演模板
机械制图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基本偏差系列 •基本偏差系列确定了孔和轴的公差带位置。
•A
•+
•0•-
•B
•C•CD•D •E•EF•F •F
•孔 •零线 G
•0 •G•H •J
•SJ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