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社会与文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种结构分化程度很低的社会 (1)国家是社会资源的垄断者
(2)社会的组织类型和方式简单划一 (3)社会政治结构的横向分化程度很低
城乡隔离的社会结构 二元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包括二元就业制 度、二元福利制度、二元教育制度、二元 公共事业投入制度在内的一系列社会制度 结构安排。
改革以后的结构发展趋势: (1)由总体性社会向分化性社会的转变
特殊主义的关系与普遍主义的关系
情感性关系、工具性关系与混合关系
面子:
是指人们因社会成就(财富、才学)而拥有的声望。 ——现实取向
“脸”:
是团体和或社会对一个有“道德”声望者的尊敬。 ——价值取向
面与脸不同,有面子者不一定有脸,有脸者也不一定有面子。
当然也有一些人两者都有。
脸面的异质性
价值取向(脸)
个互动的体系,共同的兴趣和结合在一起带来的利益
是人们结成社会的深层原因; 第三,社会是由相关的社会关系的积累、连结而成的, 社会是社会关系的体系,这些社会关系是在具体情况 下人们共同活动的规范。
在人的社会行动的基础上,各种社会要素按照 某种方式或机制所构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体系。
(1)由何构成:
一、社会及其结构
(一)我国典籍中的社会 社:(1)祭神的地方。 《孝经·纬》:“社,土地之主也。土地阔不可尽 敬,故封土为社,以报功也。” (2)乡村基层组织; (3)信仰相同、志趣相投的人结成的团体。 会:集会、聚会;民间团体。 社会:志同道合者的聚会或由此结成的团体。 民间;世道的涵义。
(二)西方文献中的社会
西方 心各异,心相隔 以理论(实证) 宗教观;个人主义;正义 平等 上帝赋予(神);人际定 律(理);社会契约(法 )
表现形式 血缘亲情;长久稳定; 报大于施;相互依赖; 他人取向;等差格局; 乐天知命;安分守己
权利义务;短暂波动;施 报相等;自我独立;团体 格局;积极进取;无拘无 束
初级关系与次级关系
1、孙立平等:《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变迁》 中国社会科学. 1994, 2 2、吉登斯《社会的构成》 北京:三联书店, 1998 3、金耀基《中国社会与文化》香港:牛津大学 出版社, 1997 4、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结合。
李银河 1952年2月生于北京。中国社会 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 师,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博士、北京 大学社会学博士后。主要著译作有: 《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生育与中 国村落文化》、《他们的世界——中国 男同性恋群落透视》、《中国婚姻家庭 及其变迁》、《中国女性的性与爱》、 《同性恋亚文化》、《虐恋亚文化》 。
即作为统一体的社会或社会现象(单位)都是由一定的要 素组合而成,因而是可以分析的;
(2)如何构成: 即这些组成要素不是机械或杂乱的组合,而是遵循一定 规则组合起来,维持较为固定的关系,使社会结构具有 相对稳定性。
中国封建社会的 “超稳定结构”
社会结构 政 治 结 构 经济结构 文 化 结 构
改革前的结构特征:
复合性
习得性
传播性 符号化 地域化
产品文化
(1)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
工具文化
物质文化: 以物质性的材料所制成的特殊而固定的形态或架构, 用以表达某种思想与意念,或发挥某种用途。 非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指制度、规范、观念等。
自然科学──人与自然的关系 社会科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理念文化──宗教意识、艺术、意识形态等
英文中的society来自拉丁文,有伙伴的意思。后
来的使用进一步抽象化,用society表示人与人之间 的关系。 斯宾塞――社会是超级有机体。 马克思――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的总和构 成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
社会的涵义:
第一,是有意志的个体组成的,社会是人们共同生活的 结合体,社会是人的社会; 第二,社会是有意志的个体通过互动形成的,社会是一
一位威尼斯智者说:对于一个男 人来说,只要女人既能令他快乐 又能令他不快乐,他就是个年轻 人;如果女人只能令他快乐,他 就是一个中年人;如果女人既不 能令他快乐又不能令他不快乐, 他就是一个老年人。现在我们不 论年龄,有受虐倾向的人属于于 哪一类?他是一个只有令他不快 乐才能令他快乐的人。”
高度概括地说,虐恋倾向是快感与痛感的
反文化: 是一种与占统治地位的文化有根本分歧的亚文 化,它有意识地否定了更大的社会的某些最重要 的规范,并往往以次为荣。
西方60年代的青年运动就是反文化的最好例证 。还有如嬉皮士文化,直接反对美国人非常珍视 的成功、勤劳、科学推理等主流价值观。
前提 方法 背景 特征
中国(传统) 心相同,心相通 以情感(体验) 天命观;家族主义;等 级伦常 命中注定(缘);人情 法则(情);人伦秩序 (伦)
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非常核心的概念,它提供了一套日常 生活的规范。 “礼显然是和法律不同的,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法 律是从外部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 加之于个人的。人可以逃避法网,逃得脱还可以自己骄傲、 得意。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 人,那是不好,受人唾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 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礼是……经教 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 ——费孝通《乡土中国》
有 无 现实取向 (面子) 有 有脸无面子 (异质性) 无 无脸无面子 (同质性)
有脸有面子 (同质性)
无脸有面子 (异质性)
马林诺夫斯基指出:报是该社会规范的核心。 中文涵义: 回报、反应、报复、报应、惩罚等、相当多的学者认为报在中 国社会中所起的作用比其它社会更多,更重要。认为报在中国社会 中象正式的义务一样,是制度化的东西,是社会关系的基础。 孔子主张“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行为报赏涉及到三个重要层 次: 第一,所受的恩越大,报赏越厚,所谓以死为报 第二,有恩不报或有功不赏,是不合适的行为 第三,报的方式可以完全不同于施,但份量上必须一致。报指 的却是一种不对等的交换,即施报者下一次的付出总要大于受报者 上次的付出。
领域的分化 阶层结构分化 三大阶层 单位自负盈亏 组织结构分化
来自百度文库
经济领域
政治领域
文化领域 十大阶层
民间组织
(2)二元性的城乡社会结构 向开放性、流动性的社会结构转变。
二、文化及其形式
古典的定义:“文化或文明从民族志意义上说,
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 道德,法律,习惯,和任何其他人作为社会的一 员习得的技巧和习惯。” 由一个社会或一些人共同承认的价值观和意义 体系,包括使这些价值观和意义具体化的物质实 体。简单地说,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 神财富的总和。
(2)主文化与亚文化、反文化
主文化: 社会中大多数人所遵从的价值观、行为规范、生
活方式等的总和。它是社会中占主导、支配地位的
文化,反映社会文化的性质、面貌,制约着该社会
成员的行为,决定了社会文化发展的进程。
亚文化:
一种既包含主流文化又具有自己的独特性的文化。在主文 化或综合文化的背景下,属于某一区域或某个集体所特有的 观念和生活方式 。 反映种族之间的差异,比如在美国的黑人文化。 年龄亚文化可分为青年文化、老年文化。 生态学的亚文化可分为城市文化、郊区文化和乡村文化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