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如何降低金融交易成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经济 Financial economy

农村信用社如何降低金融交易成本

焦 琳

(河北金融学院 071051)

【摘 要】农村信用社金融交易成本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信贷资金的投放效率,是影响农村金融供给的重要因素,因此交易成本是衡量农村金融环境的主要因素。本文主要通过对金融交易成本的各项构成因素进行分析,提出降低金融交易成本,提高农贷投放效率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交易成本;投放效率

从1993年起的金融体制改革,四大国有银行盈利最大化为经营目标后。开始大规模机构收缩,国有商业银行农村机构的撤并与“不为”,引发了农村金融资源的“漏出”,致使正规金融机构对农业信贷资金投入的逐年减弱。农村信用社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在农村信贷市场中占据了垄断地位。以2005年底的数据为例,对三农贷款农信社贷款占50.96%,农发行占27.84%,农行占12.97%。其中,农信社占所有农业贷款的81.78%,乡镇贷款的58.52%。其中,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占农户正式渠道贷款的71. 8%。需要明确的是,农信社的主力军地位主要是由于其他类型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而自然形成的,而不是农信社通过创新改善服务、提高贷款效率满足农村金融需求的市场竞争取得。农村信用社由于自身的困难,难以独立支撑“三农”的经济发展,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就交易成本这一因素进行研究。

农村金融交易成本是影响农村金融供给的重要因素,其高低程度反映了农村金融状况,更直接影响到资金的投放效率。农村金融交易成本过高,直接导致农贷利率水平过高,影响到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农村金融交易成本的组成

在金融信贷领域,借款人与银行信贷机构之间达成借贷交易,存在着交易成本,这些交易成本有:信息获取成本、监察成本、手续费用、清算成本等。交易成本的高低,决定了资金供给主体资金投放的多少和资金的价格水平。所谓信息获取成本,就是在信贷合约签订之前,银行信贷机构。为避免借款人贷前逆向选择、贷后道德风险以及抵押物质量状况上所耗费的费用,银行信贷机构事先的筛选,可以减弱逆向选择给银行带来的风险。所谓监察成本,是指在信贷合约签订以后,银行信贷机构为了监督借款者按照银行的意愿行事而付出的各种成本。所谓手续费用,是指为签订信贷合约而花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所谓清算成本,则是指在借款者在到期无力偿还贷款的情况下,贷款银行为实现和保全自身利益而支出的花费。在一个社会中,如果清算成本很高,也会使得贷款银行行为谨慎,在贷款合约上加列更多的限制性条款。由于信息的非对称性,影响了信贷市场的效率,具体体现在市场信息拥有的非对称性导致的交易前逆向选择与交易后道德风险。

二、农村信用社金融交易成本分析

1、信息获取成本

从理论渊源上讲,对个人进行信用评估源自信息不对称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在信贷市场上,贷款人与借款人所掌握的信息不对等,主要表现为贷款人对借款人的资产状况、收入水平的预期及稳定性等信息的了解远远少于借款人。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存在会引发借款方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给贷款方带来信用风险。农村信用社面对的是分散的小规模农户和大量的农村中小企业。农民和农村中小企业对金融需求一般具有期限短、频率高、数额小等特点,农村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相对于城市工商贷款而言更为突出。城市工商业贷款中使用的传统意义上的抵押品,在农村严重缺乏。农业经营受自然和市场影响具有高风险性,使得农村信用社的运作风险较高。而在农户信贷市场中,信贷风险不仅通过农户隐藏信息隐藏行动的意愿形成风险,更主要是与合同相关的的信息不可获得性,农村信用社和农户信息的不对称建立于农户作为信息优势者信息也不充分的基础上,并因此对信贷市场效率产生重大影响。农户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在:农户信息不可获得性与信息不可确认性。为避免信息的不对称导致农村信用社遭受信用风险,需要对客户和借款需求进行有效的甄别,分类,选出能够按时归还贷款的客户,为此将花费不菲的信息获取成本,从而减轻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

2、监察成本

农村信用社为了保证自身利益如期收回贷款,信贷双方还需要签订借款合同以及附属的担保合同.贷款发放以后,为了监督借款者是否按照有关契约条款来使用贷款,还要进行跟踪检查和定期检查,为此要花费一定的监察成本.在我国,主要面对的是大量的分散小农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数额小、次数频繁,缺少必要的担保或抵押,农村信用社难以获得建立信用所必须的信息,加上农业自身的弱质性变现为是农业投资周期长、收益低、不稳定、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并存、比较利益低下等特征,还

金融经济 Financial economy

要求信用社提供简便、灵活、及时的金融服务,使农村金融的交易成本、资金使用成本和交易风险高,而收益又比较低。这些特点都与农信社的赢利最大化的动机相抵触。在贷款数额一定得情况下,对分散的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需要更多的信贷人员去监督贷款的执行和使用情况,而农业龙头企业发放贷款进行监督成本、管理费用低的多,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故其一般都不愿意直接对小规模经营的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进行贷款。农信社在追求规模经济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整套有效规避风险的制度和方法,还阻碍了农村金融交易。

3、农村金融机构隐性交易成本较高

农村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农户个人信用评估缺少量化依据,增加了隐性交易成本。农信社在对申请贷款的农户进行评估之前,一般都有几项评估指标,但这些指标大都是定性的,几乎没有定量指标。信贷员大都凭经验和主观判断来向农信社建议是否应该给该户贷款,以及贷款多少,而信贷员可以说是农信社了解农户情况的主要渠道,对农信社的贷款决策具有很大影响。此外,一些企业由于产权不明晰,财务不透明,金融机构难以顺利获得借款人真实信息,这也加大了金融机构贷款损失的概率。

农业保险的发展表现为“三高三低”,即高风险、高亏损、高需求和低覆盖率、低供给、低投保率。虽然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于1982年就开始承办农业保险业务,但经过上个世纪90年代初短暂的快速发展后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由于农业生产周期长,农民基本上还是靠天吃饭,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低,农业的灾害损失相当严重。加上农民对参加农保的认识度不高,参保积极性很低,一般保费在几千元左右,一旦发生自然灾害保险公司每份保单要赔付几万元,据有关专家测算,我国农村自然灾害的平均损失率大约是粮食 6.5%、经济作物6%、大牲畜10%。缺乏相应政府补贴等政策支持下,农业保险由于高赔付率使得商业保险机构望而却步,农业保险业务极度萎缩。农村保险、担保等中介机构不健全,农村金融机构的潜在交易成本依然较大。

金融执法力度和效率不够增加了隐性交易成本。主要表现为对金融产权保护不够,执行周期过长、执结率低、执行费用较高等也加大了隐性交易成本。一起金融诉讼案件从立案到执行,以执行标的为标准,需付出的主要费用包括案件受理费 1. 5%、案件执行费4%、财产保全费6%、其他隐性支出约13%,各项费用占到诉讼标的1/4左右。

三、降低金融交易成本的对策

1、规范农户个人信用评估,降低信息获取成本。首先,应该增加基层农信社一线信贷员数量,让信贷员承担适度的工作量,以减少信贷员“无意”造成的判断误差。其次,农户个人信用评估指标要尽量全面,评估结果要尽可能量化,以避免评级结果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最后,农信社应建立起信用户信用考核档案,一户一档,记录农户家庭状况、主要经济来源、年收入、生产经营项目、授信限额和借还贷情况等内容,对信用档案实行动态管理,确保信用户档案的时效性、真实性、准确性。

2、发挥保险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引入政策性农村保险机构、农业保险机构,进行商业化经营,应在农村建立多层次体系、多渠道支持、多卞体经营的农村保险体系,实行政府政策扶持与公司商业运作相结合的经营模式由财政补贴,分担风险。或可补贴给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或可对主要农产品经营进行保费补贴。

3、提高农村领域金融执法的力度和效率,降低司法执行成本。建议出台专门的管理办法,规定诉讼费按实际执结标的一定比例交纳,这样便可减低金融机构诉讼成本,也可以督促法院加大金融胜诉案件执结力度。

4、建立有效的农村金融机构进入、重组和退出机制,减轻农村信用社支持三农压力,提高金融效率。建立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功能互补、协调运转的机制,打破和消除垄断格局,真正形成基于竞争效率的农村金融体系。通过改善农村金融监管框架,让那些经营不善农村金融机构从市场退出。同时,允许私人资本和外资参股以及组建新的农村金融机构,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的适度竞争,增加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的供给。

【参考文献】

[1]李俊丽,王家传.《关于农户个人评估信用的思考》[J].南方农

村2006,3.

[2]鞠荣华,宗成峰,韩青.《我国农村金融市场资金供求分析》[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9,14(4):137-142.

[3]姚耀军.《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资金配置功能分析》[J].财经理

论与实践.2006,7.

[4]陈关其.《中国农村金融供给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8.

[5]都本伟.《交易成本、组织成本与农信社的发展》[J].中国农村

信用合作.2007,6.

[6]张亚茹.《我国农村金融供给结构性矛盾及对策研究》[D].河南

大学.2008.

[7]熊德平.《农村金融与农村金融发展:基于交易视角的概念重构》

[J].宁波大学学报.2007,3.

[8]许玉晓,王家传.《农业信贷有效供给与制度创新研究》[J].财

政与金融.2008,3.

[9]朱粤伟.《农村金融交易成本分析———以岳阳市农村信用社为

例》[J].武汉金融.2007,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