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合集下载

江西省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卷

江西省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卷

江西省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中国农业起源于距今10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农业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

下列古人类中,会种植农作物水稻的是()A . 北京人B . 河姆渡人C . 半坡人D . 元谋人2. (2分)“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细绢)帛者,谓之为纸。

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

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敝布、鱼网以为纸。

”(《后汉书•蔡伦传》)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 据材料能得出“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者”这一结论B . 材料说明文字记载是我们得出历史结论的首要依据C . 人们的需求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原因之一D . 对原料的选择和降低造纸的成本没有关系3. (2分) (2020高一下·临渭月考) 在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中,位于成都平原的一座2000多年前的大型水利工程经受住了考验,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

这一著名的水利工程是()A . 战国时期的郑国渠B . 西汉的白渠C . 战国时期的都江堰D . 春秋时期的芍陂4. (2分) (2019高三上·长沙月考) 短缺的自然资源和庞大的人口之间的矛盾造就了中国传统农业生产模式。

尽管人口众多,劳动力仍然是中国传统农业生产中最关键的要素,其要素回报率甚至长期高于土地。

该生产模式体现了()A . 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B . 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C . 精耕细作的生产特点D . 传统农业的经营方式5. (2分) (2020高三上·湖北期中) 表1 为原始社会晚期部分墓葬出土情况,表中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表1大何庄墓14随葬三十六块猪的下颚骨半坡墓152三岁女孩墓,随葬七十九件手工业产品,陶器六件,石球三个,青白色带孔玉石耳坠一件华县元君庙墓458男性老人墓,随葬六件陶器,砾石围成石棺姜寨墓7随葬尖底瓶、陶错和精美玉石耳坠共二十多件A . 社会等级观念逐渐产生B . 氏族成员经济待遇的差异C . 劳动生产水平日益提高D . 私人占有财物和商品交换6. (2分)商鞅在《商君书》中说:“舍本事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

江西省宜丰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月大联考试题三3

江西省宜丰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月大联考试题三3

江西省宜丰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12月大联考试题(三)24.学者许倬云指出,春秋时期因诸侯争霸形成的霸主制度,不仅减少了华夏诸国的文化差距,同时同化了楚国与吴越,扩大了华夏文化圈的范围。

战国时代虽然征伐不已,七强之间几乎不存在华夏蛮夷的区别。

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A.统一的中华民族开始形成B.诸侯国普遍接受大一统理念C.华夏文明进一步发展巩固D.为秦统一全国提供了可能性25.有学者指出,汉武帝时期正式确立的察举制,察举权虽下放到郡国等地方官员手中,但官吏任免权最终由中央政府掌握。

这表明,察举制的实施()A.扩大了地方官员的自主权B.提高了中央政府的执政力C.体现了社会道德建设要求D.增强了儒家学说的影响力26.张载说:“义理有疑,则濯去旧见以来新意。

”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学者不可只管守从前所见,须除了,方见新意。

”这体现出宋代理学()A.强调怀疑一切B.重视读书效果C.追求理论创新D.突出个人努力27.《陶庵梦忆》是万历年间文人张岱的文集,里面记载的仅作者喜欢的土特产就罗列了57种,北方人想吃南方的海鲜很快就能送到。

这反映出当时()A.国内开始形成统一的市场B.商品经济发展丰富了民众生活C.土特产品备受人们的喜爱D.南北生活习惯的差异日益消失28.据史料记载,自19世纪50年代始,上海茶叶出口数量大多保持在5000万磅以上,较之1845年增长了10余倍。

19世纪60年代,中国茶叶出口有增无减,1867年中国供给了欧美国家茶叶消费总量的约90%。

这说明()A.欧美开始掠夺中国的茶叶B.茶叶出口主导着中外贸易C.中国与世界的依存度增强D.欧美的侵略方式发生转变29.1891年创立“广学会”、致力于向中国译介西方文化的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说:“本会刊书之始,未能显着效验。

洎乎近岁(甲午年),中国读书士子,多知会中书籍之善,平居偶语,恒盛称广学会不置,起征深闭固拒之心,日渐融化。

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孟子·告子》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

……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注:即“周六师”,是周王室的主力军,驻镐京一带)移之。

”此材料反映的是A.西周时周王与诸侯的关系B.春秋时诸侯争霸C.周王室对诸侯已失去控制D.周代分封制崩溃2.有学者指出:“古来帝王……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

”这里的“国家政体”是指A.分封制B.王位世袭制C.郡县制度D.中央集权制3.钱范是古代铸造金属货币的模子,“母范”主要提供钱“范”的标准样板,造出“子范”后用于大批量铸钱。

秦朝“钱范”折射出的重大意义在于( )A.对后世铸造工艺影响深远B.规范了铜钱的轻重和大小C.确立外圆内方的钱币形制D.统一铸币加强了中央集权4.宋太祖曾说:“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为此,宋太祖采取的最重要的措施是()A.派文臣做知州B.设置参知政事C.设置枢密使D.三司使负责财政5.元史记载:“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其中的“内”是指A.大都及其周边的河北、山西、山东三省 B.地方各行省C.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D.西藏地区6.明代初年废除中书省后,皇帝直辖六部,尚书权重,侍郎权轻;到清代,六部尚书和侍郎均称堂官,虽有权直接上奏,但意见不一时全由皇帝裁决。

这一变化反映了A.君主专制逐步强化B.地方权力日渐削弱C.内阁退出历史舞台D.六部成为权力中枢7.继希腊人之后,罗马人登上了地中海的历史舞台。

经过希腊化的东征,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然而,古罗马学者贺拉斯说:被征服的希腊人最终俘虏了罗马人。

贺拉斯这一说法的视角是A.商业征服B.文化同化C.宗教皈依D.财富侵蚀8.英国《自由大宪章》中涉及债务担保和连带责任,与罗马法中“保证人在履行了担保责任之后可以向主债务人行使追索权”的规定如出一辙。

江西省2020年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I)卷

江西省2020年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I)卷

江西省2020年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中国人总是作为他家庭中忠诚的成员生活着,,对于辈分、男女性别和身分的区别很是敏感,从古代起,女儿都是嫁到别家去,儿子则将媳妇娶进自己家里。

”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 . 体现了宗法制等级森严及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特点B . 宗法制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有利于权力的分配C . 宗法制的形成有利于宗族的团结及内部的稳定D . 体现了大宗和小宗的关系小宗必须服从大宗2. (2分)(2017·太原模拟) 吕思勉说“以贵族食于人,可以攘族而居。

平民食人,必逐田亩散处。

贵放治人,其抟给不容涣散,平民治于人,于统系无所知”,故西周时期“宗法盖仅贵族有之”。

据此可知()A . 宗法原则与贵族政治密切相关B . 小农经济不利于宗族体系的形成C . 平民阶层不重视宗法血缘关系D . 宗族的贵族化导致社会等级森严3. (2分) (2017高一上·赣州期中) “……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材料所体现的政治制度是()A . 秦朝的郡县制B . 汉初的郡国并行制C . 隋唐的三省六部制D . 元朝的行省制4. (2分) (2020高三上·柳州模拟) 西汉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将“新道家”推崇为最高明的学派,理由是“道家使人精神专一(人与自我),动合无形(人与道),赡足万物(人与自然),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

与时迁移,应物变化。

”这体现了当时()A . 道家逐渐被推崇为正统B . 兼容进取整合的时代特色C . 士人无法实现思想创新D . 儒学正统地位得以确立5. (2分) (2016高一上·河北月考) 唐朝中期,政府要在某年的春天举行一次恩科来选拔人才,按当时的制度规定其工作程序是:()A .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礼部B .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礼部C . 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礼部D . 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礼部6. (2分)(2016·资阳模拟) 东晋南朝时期,分产异炊的现象在以建康为中心的江南地区十分突出。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一、非选择题。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5题)1. 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

“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2.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不断有幼童、白痴、昏庸之徒登上皇位,“在君主所拥有的制度化权力与其实际的政治能力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或不对称问题”。

究其渊源,这一现象的出现源自于A.分封制B.中央集权制C.郡县制D.宗法制3.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

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A.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B.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C.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D.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4.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

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A.分封制和郡县制B.宗法制和郡县制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5.明代于慎行《读史漫录》中记载:“汉至武帝以后,柄归中朝,政去两府。

所谓中朝者,大司马、大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也。

所谓外朝者,丞相、御史、二千石、九卿等也。

盖武帝决事禁中,希见卿相。

”由此可见,“中朝”A.掌握军政大权,是独立的决策机构B.分享丞相行政权,处理政事C.类似于后世的六部,具体执行皇帝命令D.协助皇帝决策,削弱相权6. 《赢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赢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

”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A.确定了后世xx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B.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C.确立了三公九卿的中央制度D.开始用军功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7.马克斯·韦伯等指出,任何官僚组织为了发挥其正常的管理效率,都必须建立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章制度,……即使是专制君主也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尊重官僚组织的活动规范和规章制度。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文综历史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文综历史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文综历史含答案命题教师:赵敏丽、王咏梅、贺建设第Ⅰ卷(选择题,140分)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古代“文化”一词源于拉丁语cultura和colere,本义为“耕作”、“栽培”、“养育”等,在印欧语系kwel-字根,则有翻动一块土地、运转与耕作之意。

据此判断,中国文化源头应始于A.一万多年前新石器时代 B.文献与考古中考证出的夏朝C.进入青铜时代后的商朝 D.封邦建国体制确立后的西周25.《中国社会史》在评价清前期经济时说:“农业、手工业和贸易的史无前例的发展高潮,以其生产以及内部交易的数额之巨而身居世界民族的首位”。

以下最能说明上述论断的现象是A.当时中国是东亚、东南亚贸易的中心地区B.当时中国对西方的贸易长期出现逆差状况C.当时中国生丝、茶叶、瓷器畅销世界各地D.当时中国的GDP占到世界总量的四分之一26.《从科举制度的废除看近代以来的文化断裂》一文指出,农村知识分子大量地单向地向城市流动,并在城市中去寻求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的机会与空间,是清末民国以来社会变动的一个基本趋势。

这一趋势说明的实质问题是A.近代中国工业化的发展趋势迅猛B.近代农村生活的艰辛导致人才外流C.近代城市生活对农村人才的强大吸引力D.近代城市和农村的差距日益扩大27.孙中山规定:“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即辛亥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

孙中山改历改元的深层动因是A. 与国际接轨的时代需求B. 破除专制制度给人的思想束缚C. 彰显炎黄子孙共同的民族诉求D.“反清复明”的政治需要28. 《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这三次社会变革的共同影响是A.都改变了社会的性质 B.人民的思想在当时都有所改变C.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 D.变革带来了国家政权的变化29.某学者在其著作《中国近代通史》中写到:“国共两党,一个关注上层,一个关注下层;一个重视军事,一个重视民众;一个注重枪杆,一个注重笔杆;一个擅长武斗,一个擅长文斗。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新版)人教版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新版)人教版

2019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一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在答题卡、答案纸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第I卷(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请将第II卷(非选择题)答案黑色中性笔正确填写在答案纸上。

第I卷(选择题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 图一是北京天安门东侧后院古代建筑,是明清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太庙。

图二是民间祭祀祖宗的场所祠堂。

这种现象源于我国早期的一项政治制度,其特点不包括A. 嫡长子继承制B. 神权与王权的结合C. 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结合D. “国”与“家”结合【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宗法制特点的理解与掌握情况。

主要反映的是政治制度为宗法制,其核心为嫡长子继承制,利用血缘关系,使“国”与“家”的紧密结合,所以特点不包括“神权与王权的结合”,故答案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嫡长子继承制2. 唐代,皇帝诏书由中书省详拟定稿,皇帝批览后降出奉行。

宋初,则先草拟,送交皇帝后再照其意见正式拟旨。

这一变化使得A. 决策机制更加完善B. 政务处理更为快捷C. 皇帝权威有所加强D. 官僚机构急剧膨胀【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题干中材料主要阐释的是皇帝诏书在唐宋时期不同的草拟与颁行,与决策机制无关,故A项排除;材料中阐释的诏书的制定到实行的过程与政务处理速度无关,故B 项排除;材料表明,唐时诏书主要由丞相草拟,皇帝最后批准通过,丞相有较大的提议参政权,而宋代虽然丞相草拟,但“送交皇帝后再照其意见正式拟旨”,说明要完全按皇帝的要求才能发诏,体现皇帝在发诏中的决定权提高,皇帝权威提高,故C项正确;官僚机构急剧膨胀在题干中无体现,故D项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皇权的不断加强3.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元人所谓‘行中书省’,即是活动的中书省,即中枢政权之流动分布。

【2019-2020】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2019-2020】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2019-2020】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政治里有着浓厚的贵族色彩,形成了‘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

”这表明A.周天子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B.周天子建立了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C.西周形成了分封制宗法制等制度D.西周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2.张岂之的《中国历史》先秦卷记载:前707年,周桓王罢免了郑庄公的王室卿士之职,郑便与周兵戎相见,战斗中郑军“射中王肩”。

这实质上A.否认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合法性B.论证了商周时期宗法制的混乱C.反映了春秋战国礼乐制度崩溃D.承认了郑庄公社会地位的提升3.战国至汉初,实行新的军功爵制。

不仅爵级繁细,而且爵位下移,爵秩不再是某一阶级的专利品,而成了社会各阶层都有权攀登的进身之梯。

军功爵制A.有助于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B.使宗法制得到很好的延续C.表明了人才选拔制度的完善D.导致了分封制度彻底瓦解4.读下表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引起表中数据出现先降后升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环境动荡不安B.中央集权的不断发展C.制度的变革和创新D.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5.宋代对三省六部制多有调整,其核心是A.划分各部门职能,提高办事效率B.不断消解相权,注重加强君主专制C.分割军队指挥权,防止将领反叛D.加大各部权限,发挥官员的主动性6.清朝嘉庆时如无大典礼或大会议,(内阁)大学士可终年不至(内)阁,故必兼一管部,方有趋公之地耳”。

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A.内阁是国家非法定行政机构B.国家政治稳定以致无事可理C.军机处职权范围的不断扩张D.内阁大学士不关心国家政务7.《1873清廷礼崩乐坏元年》指出,“1858年《天津条约》签字之际,咸丰皇帝还念念不忘:‘一切跪拜礼节,悉遵中国制度,不得携带家眷’。

2019-2020学年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2019-2020学年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2019-2020学年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20xx-01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最符合题意,每小题 2.5分,满分75分)1.“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

”材料反映的是A.宗法分封制B.皇帝制C.三公九卿制D.郡县制2.公元前202年,刘邦击败项羽一统“天下”,称帝建立汉朝,遵循周朝宗法制的原则,他应立下面哪个孩子为太子,作为帝位的法定继承人?选项姓名性别年龄生母姓名及身份在诸子中的特点A 刘肥男20岁曹氏,刘邦反秦前在家乡的情妇最年长且最贤能B 刘元女12岁吕雉,刘邦结发之妻,现封为皇后人缘最好C 刘盈男10岁也是吕雉,同上行柔弱善良D 刘如意男3岁戚懿,刘邦最受宠的妃子最受父亲宠爱3.秦始皇时期,在山东设置了琅琊郡,琅琊郡守的产生方式是A.世代相袭 B.皇帝任命 C.地方推荐D.考试选拔4.依据所学知识判断,请你判断下列中央机构示意简图属于唐朝的是?A BC D5.有个家境贫穷的读书人贾六,寒窗苦读十年,被当地郡的中正发现,但由于出身较低,被评为“中下品”,推荐到西北××县作县令。

该事件应该发生于A.汉朝B.魏晋南北朝C.唐朝D.宋朝6.观察下列环渤海地区历史地图,其中应该属于元朝的是A B C D7.下列关于清朝设置的军机处的特点,表述错误的是A.简:机构精简 B.速:办事效率高C.开:决策开放性强 D.专:皇帝乾纲独断8.如下图,山海关城南有作为兵营的日本营盘、法国营盘、比利时营盘、意大利营盘、德国营盘和英国营盘的遗址。

这六国营盘应该出现于英国营盘德国营盘意大利营盘A.《南京条约》签订后不久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不久C.甲午战争后不久D.《辛丑条约》签订后不久9.如果撰写一篇关于20世纪70年代国际关系的论文,下列选题正确的是A.论国际关系的多极化趋势 B.由亚洲到欧洲--冷战重心的转移C.由紧张到缓和--中苏关系新走向 D.论欧盟崛起与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10.“一旦强掳寇边疆,慷慨悲歌奔战场。

江西省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

江西省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

江西省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共30题;共60分)1. (2分) (2019高一上·丽水月考) 每至清明,陕西黄陵都会隆重举行公祭轩辕黄帝的典礼,海内外炎黄子孙满怀虔诚与崇敬之情拜谒黄帝。

与这一现象密切相关的是()A . 禅让制B . 世袭制C . 宗法制D . 分封制2. (2分) (2020高一上·福清月考) 秦朝的统一,对后世所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A . 结束了诸侯割据称雄的政治局面B . 拓展了疆域,使秦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C . 使全国有了统一的法律制度D . 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奠定基础3. (2分)观察下图所示,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有()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②秦朝颁行标准衡器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④秦朝统一文字A . ①②③B . ②③④C . ①②④D . ①③④4. (2分) (2019高一上·丽水月考) 著名学者黄仁宇在其《中国大历史》中提到:“从(宋朝)政府的组织上来看,为保持门面上之前后一致,(它)几乎恢复了唐朝所有衙门职司,同时也创立了许多新的机构,这些新机构功能上更具有弹性,在业务上超越旧有组织……”。

宋朝创立的新政府机构有()①三公九卿制②枢密院③三司④三省六部A . ①②B . ③④C . ②③D . ②④5. (2分) (2019高一上·南宁期中) 元朝行省制度的问世,形成了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的局面。

这说明行省的设置()A . 严重制约地方自主性B . 形成地方威胁中央局面C .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 . 有利于加强皇帝的权力6. (2分) (2020高三上·贵溪月考) (明)景泰二年,皇帝想通过廷议(法定的议事程序)更换太子,由于惧怕朝臣反对,于是赐予陈循等人重金,收买人心,最终达到目的。

江西省2020年(春秋版)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A卷

江西省2020年(春秋版)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A卷

江西省2020年(春秋版)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 (2015高一上·宝安期中) 《左传》记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这句话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①皇帝制②分封制③宗法制④郡县制A . ①②B . ①④C . ②③D . ③④2. (2分) (2018高一下·新疆期末) 明代的乡试和会试,考试内容除了经义和八股文外,还有史、策、论、律诗等。

其中策一项,对其内容明确界定:“凡对策,须参详题意,明白回答,如问钱粮即言钱粮,如问水利即言水利,孰的孰失,务在典实,不许敷衍繁文。

”据此可知明代的科举考试()A . 形式僵化限制严格B . 考核内容注重“经世致用”之学C . 不再重视儒家经典D . 要求考生所学的知识全面务实3. (2分) (2015高一上·淄博期中) 下图涉及的两个机构的共同特点是()A . 统领军队,处理各种军务B . 参与决策,负责朝廷事务C . 参与政务,但没有决策权D . 负责行政,安排地方事务4. (2分)继希腊人之后,罗马人登上了地中海的历史舞台,他们征服了希腊化的东西,建立起地跨欧、亚、非洲的大帝国。

然而,古罗马学者贺拉斯说,被征服的希腊人最终俘虏了罗马人。

贺拉斯所说的“俘虏”是指()A . 商业征服B . 文化同化C . 宗教皈依D . 财富侵蚀5. (2分) (2019高三上·苏州月考) 古罗马著名法学家西塞罗认为:“在各民族制定的各种法律之上,有一更高的、适用于一切民族、永恒的自然法。

自然法是与自然即事物的本质相适应的法,其本质为正确的理性。

”对该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①自然法是各种法规的指导原则②在自然法体系下,人人生而平等③自然法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④自然法必须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A . ①②③B . ①②④C . ①③④D . ②③④6. (2分)西方学者评价1832年议会制度改革是具有革命意义的变革——“Britainis probably closer to the revolution than any other countrie s in Europe”。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22届高一年级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命题:简秋生一、选择题(25×2=50分)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谈及周代的某制度时说:“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

”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A.该制度是指周的分封制B.所谓“天”就是天理C.该制度有利于秩序稳定D.该制度带有神秘色彩2.据《史记》记载,周公旦灭古国唐国,成王得到消息后用刀削下一片桐叶,与弟弟叔虞开玩笑说:“用此桐叶作为珪(象征爵位的玉器)赏你”.史官因此请成王择日封赏礼.遂封叔虞于唐.此则故事反映出A.成王分封时授予爵位B.成王分封时要举行仪式C.成王分封时是整国授予的D.成王分封时以桐叶为封国之名3.何怀宏先生指出,世族是“那些在社会、经济方面具有支配势力盘根错节,代代相传;在政治、文化方面也极为活跃,占据主导地位的家族”。

他们不是“君王诸侯的世系”,自然也不是“士及庶人家族”。

由此可推断,这种“世族”()A.属于西周时期分封的地方诸侯B.春秋时期往往可议决国家大事C.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主要力量D.一直代表着新兴地主阶级利益4.著名学者王亚南在分析秦王朝的各项政治制度后指出,“其中最基本的措施,则是‘天下皆为郡县,子弟无尺土之封’。

因为有了这一项根本规定,任何贵族就没有‘食土子民’的权能”。

材料表明秦朝实施郡县制的根本目的是()A.创新地方行政管理体制B.加强中央集权C.使奴隶获得了人身自由D.打击贵族势力5.在中国科举史,唐代科举属于初创阶段,制举与常科科目设置尚不稳定。

……有存汉察举遗风者……科目名目众多。

在科举考试取士的不断实践过程中,一些科目被淘汰,一些符合用人要求的科目则被保留下来。

这说明唐科举制()A.是当时唯一的人才选拔制度B.是非常成熟的人才选拔制度C.处在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D.继承了西汉时期的察举制度6.范仲淹公元1015年中进士,曾先后做过河中府通判、饶州知州、延州知州等地方官,于1043年回朝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继而推行新政。

江西省2020年(春秋版)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C卷(新版)

江西省2020年(春秋版)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C卷(新版)

江西省2020年(春秋版)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共40题;共61.5分)1. (1.5分) (2020高一上·宣化月考) 周初首都在关中的镐京(今西安)。

周武王灭殷商后就着手在中原建立新都,周公摄政,营建成周(今洛阳并放置九鼎,六师(军队)于此,从而形成两京制。

据此可知,周初建都洛阳()A . 扩展了周王朝的统治疆域B . 实现了对中原的直接控制C . 确立了周天子的共主地位D . 利于控制殷商的残余势力2. (1.5分) (2019高二下·广东期末) 有学者研究指出,儒家、道家非是“无生法”的解脱而是“生生法”的成全,儒家所强调的本心主体之自觉与道家注重的天地场域之自然,有利于我们克服现代化之后的困境。

该观点旨在强调()A . 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B . 儒家“克己复礼”的自律C . 百家争鸣能解决现代化困境D . 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3. (1.5分) (2020高三上·扬州开学考) 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

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

这表明当时周朝()A . 分封制度受到挑战B . 王位世袭制度消亡C . 宗法制度开始解体D . 礼乐制度不复存在4. (1.5分)《睡虎地秦墓竹简》中的《法律答问》有这样一段记载:某甲的马因为管理疏忽,跑到别人的田里吃了庄稼,因而引起纠纷,“(马)食人稼一石,问当论不当?不论当及赏(偿)稼”。

这说明A . 当时已用法律手段保护土地私有B . 当时的法律已经健全完备.C . 打破了原来的土地疆界D . 自耕农拥有小块土地和牲畜5. (1.5分) (2017高一上·会宁期中) 主父偃劝说武帝“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孟子·告子》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

……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注:即“周六师”,是周王室的主力军,驻镐京一带)移之。

”此材料反映的是A.西周时周王与诸侯的关系B.春秋时诸侯争霸C.周王室对诸侯已失去控制D.周代分封制崩溃2.有学者指出:“古来帝王……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

”这里的“国家政体”是指A.分封制B.王位世袭制C.郡县制度D.中央集权制3.钱范是古代铸造金属货币的模子,“母范”主要提供钱“范”的标准样板,造出“子范”后用于大批量铸钱。

秦朝“钱范”折射出的重大意义在于( )A.对后世铸造工艺影响深远B.规范了铜钱的轻重和大小C.确立外圆内方的钱币形制D.统一铸币加强了中央集权4.宋太祖曾说:“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为此,宋太祖采取的最重要的措施是()A.派文臣做知州B.设置参知政事C.设置枢密使D.三司使负责财政5.元史记载:“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其中的“内”是指A.大都及其周边的河北、山西、山东三省 B.地方各行省C.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D.西藏地区6.明代初年废除中书省后,皇帝直辖六部,尚书权重,侍郎权轻;到清代,六部尚书和侍郎均称堂官,虽有权直接上奏,但意见不一时全由皇帝裁决。

这一变化反映了A.君主专制逐步强化B.地方权力日渐削弱C.内阁退出历史舞台D.六部成为权力中枢7.继希腊人之后,罗马人登上了地中海的历史舞台。

经过希腊化的东征,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然而,古罗马学者贺拉斯说:被征服的希腊人最终俘虏了罗马人。

贺拉斯这一说法的视角是A.商业征服B.文化同化C.宗教皈依D.财富侵蚀8.英国《自由大宪章》中涉及债务担保和连带责任,与罗马法中“保证人在履行了担保责任之后可以向主债务人行使追索权”的规定如出一辙。

出现该现象的根源在于A.罗马法中蕴含着天赋人权思想B.罗马法迎合商品经济发展需要C.英国法律继承和发展了罗马法D.近代西方法律的源泉在罗马法9.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在西方列强的强烈抗议下,清政府规定今后“夷人”均改称为“洋人”,“夷务”均改称为“洋务”。

这表明()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列强对中国政治侵略加剧C.清政府被迫放弃天朝上国观念 D.清政府外交已实现近代化10.某班举行学习讨论会,讨论的主题是“鸦片战争爆发谁之过”。

下列四位同学的发言,最能准确表达主题的是A.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清政府的统治腐败B.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英正常贸易C.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崛起和对外扩张的必然要求D.中国的爱国大臣林则徐等人的禁烟运动引发的11.从《南京条约》签订开始……译注的大量的国际法著作为晚清社会带来了新的观念,……并开始纷纷向海外各口岸派遣公使和领事,使中国的使领馆制度日趋形成。

中国外交也开始重新通过国际法上的谈判方式来解决清政府和他国之间的争端。

材料表明近代中国A.通过运用国际法谈判维护了国家主权B.在西方列强侵略的过程中逐渐融入世界C.领事裁判权的丧失促进了外交近代化D.在不平等条约的影响下转变了外交观念12.1856年,英军进攻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英法两国签订《天津条约》。

有关条约内容表述有误的是()A.天津开辟为通商口岸B.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C.赔偿英法两国巨额白银D.允许外国人在内地经商13.1861年,清朝海关的总税收共为5036370库两,到1910年,增加到34518589库两,在50年中增长了5.8倍。

这种增长A.源于近代中国海关实现了独立自主 B.便利了西方列强在华的商品输出C.表明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反映出中国近代工业竞争力增强14.美国驻华公使瑞德威廉写给友人的一封信中说:“从外交角度来讲,这是一个巨大的成功……中国同意打开门户……绝对和彻底地打开了她辽阔版图的每个角落。

她同意我们的汽船可以在她中部的大河沿河而上。

她还同意,如果我们愿意可以在北京开设使馆。

”这封信最早当写于下列哪个条约签订以后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15.“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减少了阻力。

”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A.《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革命性B.太平天国运动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C.《资政新篇》要求发展资本主义D.拜上帝会吸收了西方文化16.1851年太平天国起义,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1856年“天京事变”,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短短十四年间,太平天国经历了发生、发展、全盛到衰败,最终灭亡。

导致太平天国最终“悲剧”的主要原因是A.斗争的战略决策失误B.统治阶层思想腐朽堕落C.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D.农民阶级自身的阶级局限性17.在下列太平天国的活动中,能够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B.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C.严惩外国侵略者D.反对腐朽没落的清王朝18.从《天朝田亩制度》到《资政新篇》,体现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进步倾向。

但从内容上看,两者也存在共同的局限性,其表现有①不能正确认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②具有强烈的小农意识③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④无法真正得到推广和实践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①③19.在《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扩张的条款是A.台湾等大片领土的割让B.开放重庆等新的通商口岸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D.给予日本巨额赔款20.“辛亥革命后,称中国为‘中华民国’,说明在此之前,‘中国’已经是这个地方的国家和民族的称号,‘中华民国’只是将其具体化;说明自此后,‘中国’概念由文化、地域和模糊的指称正式被赋予了明确的政治含义”。

材料认为辛亥革命A.具有历史的传承性和累积性B.有利于近代政治观念形成C.推动了近代中国的国家认同D.部分地完成了反封建任务21.1912年元旦,发表在上海《申报》的《新祝词》写道:“我四万万同胞如新婴儿新出于母胎,从今日起为新国民,道德一新、学术一新、冠裳一新。

前途种种新事业,胥吾新国民之新责任也。

”由此可知,辛亥革命A.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追求B.维护了社会道德的底线C.促进了学术研究的进步D.转变了人们的审美观念22.《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

第二,还要……能看到出路,……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

”下列最能够反映 20 世纪中国面临两种形势的史实是A.《南京条约》和国民革命B.甲午战争和五四运动C.《马关条约》和维新变法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23.读下表,据此能得出的正确认识有①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②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③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④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善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24.丁建宏教授在《德国通史》中提到一个微妙的历史细节:当时,德意志帝国议会代表团赶到凡尔赛,请求授予威廉一世“德意志帝国皇帝”的头衔……他(威廉一世)问俾斯麦:“这些家伙是来干什么的?”得知各邦的君主都同意新宪法以后,威廉一世才接见了帝国议会代表团。

对该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帝国议会拥有较大的权力,可以任命官员B.代表民主的议会,臣服于专治君主的铁腕C.德意志式的立宪会议制度具有特殊性D.象征统一国家的宪法,要征得各邦君主首肯25.易中天《中华史·国家》中写道“从西周到明清都如此。

国是放大的家,家是缩小的国。

君臣官民都是父子,四海之内皆为兄弟。

所以当年海瑞骂皇帝,司法部门就按照‘儿子骂父亲’来量刑。

”这主要体现出古代中国A.法律制度的不合理性B.家国同构观念的广泛影响C.家国一体思想融入法制的特色D.君权的至高无上性26.明朝嘉靖万历时,内阁权压六卿……对于军国大事无所不掌,刑名钱谷无所不问,内阁无疑是操有宰相之权.可见,当时的内阁()A.已成法定机构B.直接统领六部C.握有军政大权D.严重威胁皇权27.罗马法规定,债权人获得的贷款月息不得超过贷款额的百分之一,超过此限额者应处以四倍于所得利息的罚款。

这表明罗马法A.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B.主要调节公民间的债务纠纷C.实现了罗马经济的平稳发展D.体现了公平理性的立法理念28.《辛丑条约》附件规定了外国使臣觐见清帝的礼仪:外国使臣递交国书时,清帝须派高于王公规格的轿子往来使馆迎送,同时派军队保护;清帝款宴各国使臣应在皇宫大殿内举行,并躬亲入座等。

这些规定A.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B.体现中国主动融入世界C.反映了列强的侵华要求D.意在消灭中国反帝运动29.马克思说:(德意志帝国实质上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马克思的观点反映了德意志帝国政治制度的典型特点是A.人民是实,君主是虚B.议会是实,司法是虚C.君主是虚,立宪是实D.君主是实,立宪是虚30.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革命》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

”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认为( )A.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B.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C.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近代化历程D.侵略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二、材料分析题3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关注官员的素质,内含治国理政的智慧。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材料二……强调以德行、才学为主,由丞相、列侯、刺史等官员甄别人才,推荐给朝廷,经考核合格后授予官职……奉行“以德取人”的价值取向,希望实现……为政以德、教民以德,以及由深仁厚泽的君子贤人任官。

……“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后汉书·百官志注》材料三九品访人,唯问中正。

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

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晋书·段灼传》材料四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经过唐代的发展,考试作为一项重要制度确立起来。

这样,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试……由官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官大权的状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