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实验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3单元第4章第1节 光合作用(课件)

第3单元第4章第1节  光合作用(课件)

实验结果分析
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植物利用二氧 化碳为原料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实验结论: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和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活动
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目的要求:
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并推测植物光合 作用的场所。
材料器具 盆栽的银边天竺葵,小烧杯,大烧杯,三脚架,培
叶片和光合作用
学习目标:
1.识别叶片的结构。 2.说出叶片与其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 构特点。 3.掌握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实质、意 义及其应用。
叶是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形态多 种多样, 基本结 构大致 相同的。
叶片除了肉眼可见的结构外还有哪些结构呢? 请看视频《观察叶片的结构》
显微镜下叶片的结构
光合作用的实质:
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贮存了能量的有机物
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_叶_绿体_,利用_光能_,把 _二_氧_化碳_和_水_转变成贮存_能_量_的有机物(主要是 淀粉),并且释放_氧_气 的过程。
光合作用反应式:
二氧化碳+水—光能-→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 叶绿体
【物质转变】无机物→有机物 【能量转化】光 能→化学能
瑞士的瑟纳比埃
绿色植物在放出( 氧 )同时吸收( 二氧化碳 )气体
瑞士的索绪尔
绿色植物生长需要( 水 )
德国的萨克斯
绿色植物在光下合成( 淀粉 )
活动
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
目的要求:
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
材料器具 盆栽的天竺葵,不透光纸,烧杯,三脚架,培养皿,
酒精灯,石棉网,镊子,火柴,酒精,碘液,水,等等。
第4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
第1节 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PPT课件(初中科学)27张)

光合作用(PPT课件(初中科学)27张)
光能 二氧化碳(CO2)+水(H2O)叶绿体 有机物(C6H10O5)n+氧气(O2)
光合作用的意义
光合作用对于人类和整个生物界都具有非常 重要的意义。
1.光合作用是一切生物和人类有机物的来源。
每年约合成5ˣ1011吨 有机物,可直接或间 接作为人类或动物界 的食物
2.光合作用是一切生物和人类的能量来源
【实验现象】脱色叶片遇碘后颜色有什么变化? 叶片的遮光部分遇碘 没有变蓝。
叶片的见光部分遇碘 变蓝 。
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
氧气 1771,普利斯特利
水 1629,海尔蒙特
植物
光照、绿叶 1779氧细菌做实验证 明: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 1845年,德国科学家梅耶指出,植物 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变成化 学能储存起来。
1864年 萨克斯的实验
实验步骤
1
(1)暗处理
2
(2)选叶遮光
(4)去掉
4 (5)酒精中
5
铝箔纸
隔水加热
3
(3)光下照射 4—5小时
(6)先漂洗, 6 后滴加碘液
对以上实验步骤你有疑问吗?
1、为什么实验前要将绿叶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利用呼吸作用消耗原有的有 机物,排除本来淀粉的干扰。
3、“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把局部遮光的天 竺葵叶片取下,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 然后隔水加热的目的是------------------------( D ) A.破坏它的叶肉细胞 B.破坏它的叶绿体 C.使淀粉溶解在酒精中 D.使叶绿素溶解在酒精中
4.如图3-82所示,某植物上的绿叶经阳光照射24小时后, 经过脱色并用碘液处理,结果锡箔覆盖的部位不呈蓝色, 而不被锡箔覆盖的部位呈蓝色。该实验可以证明----------

光合作用第2课时(PPT课件(初中科学)16张)

光合作用第2课时(PPT课件(初中科学)16张)
第6节 光合作用
第2课时 光合作用的原料及与呼
吸作用的相互关系
课程导入
回顾:光合作用的概念、实质及反应表达式
一、光合作用的原料
探究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吗?
1. 这个实验有几个变量?设计改变的因素 是_二__氧__化__碳___,最后视察植物有无淀粉生成。 2. 需要对照实验吗?怎样设置对照组?
取两个透明塑料袋,一个装入少量氢氧化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课堂测评
1.王大爷种的大白菜喜获丰收,使大白菜增产的物质主要 来自( B ) A.土壤中的水和无机盐 B.土壤中的水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C.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 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有机物
课堂测评
2.昼夜温差大的地区,所结的瓜果大而且含糖量高,其原 因是( D) A.有利于植物对水肥的吸取 B.白天蒸腾作用旺盛,有利于光合作用 C.白天日照强,温度高,光合作用强,制造的有机物多 D.白天光合作用强,制造的有机物多,夜间温度低,呼吸 作用减弱,分解的有机物少
呼吸作用 1.植物的活细胞中进行 2.有光无光都能进行 3.吸取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4.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联系:呼吸作用所分解的有机物,正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呼吸作 用所释放的能量,正结
水 二氧化碳
阳光

原料

产物
光合作用
场 所
叶绿体
有机物 氧气
相互依存和相互对峙
钠溶液,另一个装入少量清水,然后按图
所示,分别套在叶片上。
水 氢氧化钠溶液
3. 如何防止植物吸取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进行淀粉实验,装清水的塑料袋内的叶片能变蓝色,而装氢 氧化钠溶液的塑料袋的叶片不变蓝色,说明光合作用需要二 氧化碳。 4. 怎样的实验现象可证明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塑料袋口应扎紧,用胶带密封,内有氢氧化钠溶液,能吸 取二氧化碳,这样植物就不会吸取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第四节——光合作用(共21张PPT)

第四节——光合作用(共21张PPT)

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物质(有机物、O2);
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CO2)
曝光
蓝色
遮光
无变化
结论:绿色叶片中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实验五 1880年 恩格尔曼实验
ATP的水解:ATP ADP+Pi+能量
HNO2
HNO3+能量
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和Pi、NADP+。
4、下图是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示意图,图中物质A与物质B的分子量之比是(
2C3
(CH2O)
1648年 海尔蒙特实验
[H]和ATP
三、化能合成作用
—— 能够利用体外环境中的某些无机物氧化时所 释放的能量来制造有机物的合成作用
硝化细菌的化能合成:
NH硝3化细菌 HNO2+能量
HNO硝2 化细菌
自养生物 HNO3+能量
6CO2+6H2O 能量 2C6H12O6+ 6O2
比较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
场所
叶绿体
条件

①CO2的固定:

CO2+C5
2C3
②C3的还原:
2C3
[
H
]
A 酶
T
(P CH2O)
能量转换 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联系
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H]和ATP; 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和Pi、NADP+。
1、光合作用的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光反应
能够为暗反应提供的物质是( )A
糖类等有机物中稳定化学能
光反应能够为暗反应提供的物质是( )
CO2+C5

光合作用ppt课件

光合作用ppt课件

生物质能转化
利用光合作用将植物生物质转化为可再生能源,如生物柴油、生 物燃气等。
光合细菌的应用
利用光合细菌在厌氧或微好氧条件下产生氢气等能源物质,为可再 生能源开发提供新的途径。
光合作用产物的利用
利用光合作用产物如乙醇、丁醇等作为燃料或化工原料,实现能源 的可持续利用。
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
1 2 3
详细描述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之一,它利用光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 ,为生物界提供食物和氧气。这个过程需要光、水、二氧化碳和光合色素等基 本条件。
光合作用的重要性
总结词
光合作用对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和生物生存具有重要意义。
详细描述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呼吸所需的氧气, 同时通过固定太阳能,为生物提供能量来源,促进生物的生 长发育。此外,光合作用还对维持地球气候稳定、减少温室 气体等具有重要作用。
光合产物的运输与分配
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糖类、蛋白质 、脂肪等有机物。
光合产物通过韧皮部运输到植物体的 各个部位,用于维持植物体的正常生 长和发育。
光合产物的利用
光合产物被植物体利用,用于合成细 胞壁、细胞膜等结构,以及作为能量 来源。
03
CHAPTER
光合作用的场所和分子机制
光合作用的场所
01
提高作物产量
增加光合作用效率
通过改良作物品种,提高其光合 作用效率,从而增加干物质积累
,实现产量的提高。
合理密植
通过合理安排作物种植密度,确保 群体结构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 实现产量最大化。
优化施肥管理
合理施肥,特别是增施氮肥,有助 于提高光合作用效率,进而提高作 物产量。
生物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光合作用ppt课件

光合作用ppt课件
A、③①②⑥⑤④ B、④③②⑤①⑥ C 、②③④⑤①⑥ D、②④③⑤⑥①
C 2、如果把韭黄移到阳光下生长,过几天以后,
韭黄将( ) A、不变 B、死亡 C、变绿 D、变白
A 3、氧气的性质是( )
A、能使快要熄灭的卫生香剧烈燃烧起来 B、能使火熄灭 C、能使剧烈燃烧的竹签火苗变小 D、能使熄灭的火复燃
• 海尔蒙特结论:水是植物增重的物质 • 普利斯特利结论:植物能够“净化”空气 • 英格豪斯结论:绿色植物只能在光下才能
净化空气,能够释放气体。 • 萨克斯实验证明:绿色植物不仅能释放氧
气,还能合成淀粉等物质
• 方法步骤: 1、暗处理
• 目的:耗尽叶片中 原有的淀粉
• 方法步骤: 2、遮光处理
• 目的:设置对照
• 方法步骤: 3、照光
• 方法步骤:4、酒精水浴加热脱色 • 目的:对叶片进行脱色, 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 • 现象:叶片由绿色变为
黄白色,酒精变为绿色
• 方法步骤: • 5、清水漂洗 • 6、碘液显色
• 滴加碘液
• 结论:光合作用的必须条件:

产物:
光 淀粉
• 请观看视频
绿色部分
白色部分
蓝色
黄白色
蓝色
黄白色
蓝色
黄白色
• 讨论: • 1、为什么银边翠、银边天竺葵的叶片边缘
不呈绿色? 不含叶绿素
• 2、分析实验结果,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 什么物质? 叶绿素
• 3、光合作用的场所可能是绿叶细胞的哪里? 叶绿体
• 实验小结: • 探究实验的结果证实,银边翠等植物的叶
片,只有绿色部分在光下合成淀粉,显然 光合作用需要 叶绿素。
• 在绿色植物的细胞中,叶绿素存在于叶绿 体内,因此, 叶绿体 可能是光合作用的场 所。

2024版《光合作用》ppt优秀课件

2024版《光合作用》ppt优秀课件
目的
通过本课件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意义,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环保意识,提 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光合作用的重要性
维持地球生态平衡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生物圈的重要组成 部分,它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并释放出氧气,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 生存条件。
促进农业生产
推动新能源发展
光能使水分子裂解为氧气、质子和电子,氧气释放到大气中。
ATP和NADPH的生成
03
通过光合磷酸化和电子传递链,生成ATP和NADPH,为后续暗
反应提供能量和还原力。
暗反应机制
01
02
03
二氧化碳的固定
二氧化碳与五碳糖结合, 生成不稳定的六碳中间产 物。
还原反应
利用光反应产生的ATP和 NADPH,将六碳中间产 物还原为三碳糖。
光合作用与生态系统的关系
深入研究光合作用与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揭示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和调 控机制,为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THANKS
感谢观看
其他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水分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矿质元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水分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缺水会导致光 合作用速率下降。
一些矿质元素如氮、磷、钾等对光合作用有 重要作用,缺乏这些元素会导致光合作用减 弱。
空气污染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农业生产措施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空气污染中的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硫、氟化物 等会对叶绿体造成损害,影响光合作用进行。
随着人类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 加,光合作用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前 景广阔,如利用光合作用原理开发太 阳能电池等。
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提高作物的光合效率,可以增加 作物产量和品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第6节光合作用(PPT课件(初中科学)43张)

第6节光合作用(PPT课件(初中科学)43张)

暗处理
1.为什么实验前要将绿叶在黑 暗处放置一昼夜?
——使叶片内原有的 淀粉运 走、耗尽,消除原淀粉对实验 的影响。
2.为什么要对一片完整的叶部分遮光?
——叶片遮光部分与 不遮光部分互为对照
3.为什么要脱去叶绿素? 叶绿素呈绿色,如不脱去,不容易视察到淀粉遇碘变 蓝的现象
4.为什么用酒精而不是水煮叶片来脱色呢? 叶绿素只溶于酒精而不溶于水
氧气
1)场所:叶绿体(厂房) 2)条件:光照(动力) 3)原料:二氧化碳、水(原料) 4)产物:有机物(淀粉)、氧气(产品)
光合作用的实质:
(1)把简单的无机物制成了复杂的有机物,并放出氧气。 [物质转化]
(2)把太阳能变成贮存在有机物里的化学能。 [能量转化]
阳光(光能)
有机物
(化学能)

光合作用
6.光合作用对人类和自然界的意义是( D ) A.是人类和所有动植物食物的来源 B.是自然界氧气的来源 C.是人类和所有动植物能量的来源 D.以上都是
7.请你仔细视察这两个鱼缸中的水草,辨认出 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为什么?


(1)请你仔细视察这两个鱼缸中的水草,辨认出哪 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为什么?
(不变蓝)
(变蓝)
实验表明:淀粉不是从土壤中吸取来的。
第6节 光合作用 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
光 合 作 用 过 程 示 意 图
1.光合作用的概念: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 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表达式
二氧化碳
+

光 叶绿体
有机物(淀粉)
+
构成生物体 提供生命活动需要

光合作用(共70张PPT)

光合作用(共70张PPT)



观察与记录
烧 光照 距离 杯 (日光灯) 光照 强度 叶子圆片上浮所需时间
第一片 第二片 第三片 第四片
1 2 3
40W 40W 40W 结论:
5CM
强 中 弱


√ √
√ √ √
30CM
50CM
在一定光照强度范围内,光合作用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

条件 光照下才可发生
硝 化 细 菌
化能合成作用
• 2NH3+3O2 2HNO2+O2 2HNO2+2H2O+能量 2HNO3+能量
能量
6CO2+6H2O
(CH2O)+6O2
硝化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
化能合成作用
• 细菌利用体外环境中的某些无机 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来制造有 机物,这种合成作用叫化能合成 作用。 • 除了硝化细菌外,自然界还有铁 细菌、硫细菌属于进行化能合成 作用的自养生物。
3.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温度
光合作用是在酶的催化下进行的,温度直 接影响酶的活性。一般植物在10℃~35℃ 下正常进行光合作用。
应用: 增加昼夜温差
温度
CO2 吸 收 或 释 放 量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t

4.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矿质营养
N:光合酶及NADP+和ATP的重要组分
有机物
化学能
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作用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
光合作用 原料 CO2、H2O 产物 O2、葡萄糖等有机物 呼吸作用 O2、葡萄糖等有机物 CO2、H2O等
贮藏能量的过程 释放能量的过程 能量 转换 光能→活跃的化学能→稳 稳定的化学能→活跃 定的化学能 的化学能

光合作用ppt课件

光合作用ppt课件

活细胞
根据叶脉的排列方式分为:
平行叶脉
网状叶脉
观察叶在茎上的着生方式,注意相邻两片叶的排列关系, 思考叶的排列特点与光合作用有什么关系?互生 Nhomakorabea对生
轮生
同一枝条上的叶片呈镶嵌式排列,有利于接受阳光的照射。
小组讨论:叶有哪些结构特征与光合作用相适应?
①、叶片阔而扁平,吸收光的表面积大; ②、近上表皮的栅栏组织细胞排列紧密含叶绿体和叶绿素
表皮
结 构 与 功 能 相 适 应
无色透明的 表皮细胞为什么是无色透明的?
透光、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
表皮上有几种细胞?
气孔
表皮

保卫细胞(半月形)


能,因为保卫细胞含有叶绿体
功 能
保卫细胞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透明的表皮细胞 排列紧密具有保护作用 无叶绿体
气孔是气体交换和水分蒸发的门户



2、在莲的宽大叶面上,阵雨过后,常常看到水珠
在叶上滚动,而没有落进叶内,其原因是( )
A、气孔没有开放
C
B、水分太多,已吸收饱和
C、表皮细胞外壁有不透水的角质层
D、表皮细胞外壁有不透水的脂肪层
走,一起去叶子里旅行吧!
感谢您的观看
组成叶片的组织有什么特点呢?
植物光合作用的器官- 叶
预习课文 做南方新课堂练习册 P30
自主预习*新发现
虽然叶片的形态多种多样,但是 它们的基本结构却是大致相同的。
观察叶片结构的实验
(1)观察叶片的横切面结构为什么要制作很薄的临时切片?
(便于染色和观察叶片的内部结构)
(2)在叶片结构的哪些细胞内部有叶绿体?叶绿体的分布 有什么特点?

《光合作用》PPT课件

《光合作用》PPT课件
(1)徒手切片时常用手捏紧________________,将平放在载玻片上的叶片切成薄片。(2)切下的薄片应放在___________________中.
并排的两个刀片
盛有清水的玻璃皿
(3)用毛笔从水中选取最薄的叶片,放在一张洁净的载玻片上,制作成___________.(4)制成临时装片后,放在___________下观察,可以看到:①[2]是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6]是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它们都属于_________组织。②[3]_________和[5]_________共同构成了_________,属于_________组织。③[4]_________内含有输导水分、无机盐的_________和输导有机物的_______。
叶片的结构
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
表皮叶肉叶脉
上表皮下表皮
栅栏组织海绵组织
网状叶脉平行叶脉
1.在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装片时,正确的切叶方法是 ( )A.迅速地一次切割 B.缓慢地切下C.迅速地来回切拉 D.缓慢地来回切拉
练习徒手切片
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
观察叶片的结构
取镜和安放
对光
观察
观察横切面图
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观察叶片的下表皮
叶的下表面
撕取叶的下表皮
对下表皮细胞染色
气 孔
表皮细胞
气 孔
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保卫细胞内有叶绿体,表皮细胞内没有
叶的下表皮结构图
保卫细胞
保卫细胞
1.叶的组成
叶片在茎上的着生方式有什么特点?相邻两片叶的排列有什么关系?这种排列特点和光合作用有什么关系?

《第五节-光合作用》42张PPT课件

《第五节-光合作用》42张PPT课件

-
10

绿叶
体绿
色 素
素 a




400
叶 绿 素 b
类 胡 萝 卜 素
-
500
600
波长/nm
11
700
小叶
胡萝卜素 (橙黄色)
结绿
体 中
色素
类胡萝卜素 1/4 叶绿素
叶黄素 (黄色) 叶绿素a (蓝绿色)

3/4
叶绿素b (黄绿色)
色 吸收可见的
类胡萝卜素主要
素 太阳光
吸收蓝紫光
叶绿素主要吸收红 光和蓝紫光
-
20
光系统Ⅰ
光能
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蛋白质复合体 光系统Ⅱ 提供电子
叶绿素中低能电子被激发并呈高 能状态,色素缺失电子
NADP+与H+接受2个高能电 子生成NADPH
-
21
类囊体膜
H2O

[H]
1.光反应阶段
Pi +ADP ATP
场所:叶绿体内的类囊体薄膜上
条件 :光、色素、酶、 H2O 光能
水的光解:H2O
(1)提取光合色素过程中,关键是迅速 (2)滤液细线要细,直,齐,颜色深是使本实验的结 果明显,清晰的关键 (3)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特别要注意滤液细线 一定要高于层析液
2 从上到下滤纸条上有几条色素带?分 别呈什么颜色?分别是哪种光合色素?
-
8
-
9
叶片为什么往往是绿色的呢?
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充分迅速研磨 过滤 色素滤液
棉塞封口
得到色素浓度最大的溶液和防止乙醇挥发 防止溶液挥发以及色素被空气氧化

(完整版)光合作用优秀课件

(完整版)光合作用优秀课件
过程简述
光合作用可以简单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在光反应阶段,植物吸收光 能,将水分解为氧气和还原氢;在暗反应阶段,植物利用还原氢和大气中的二 氧化碳,在酶的催化下合成有机物。
光反应与暗反应区别联系
区别
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 需要光,产物为氧气、还原氢和ATP; 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不需要 光,产物为有机物。
联系
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还原氢和ATP,暗 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和Pi。二者紧密 联系,共同完成光合作用。
能量转化与物质循环过程
能量转化
光合作用实现了光能向化学能的转化。在光反应阶段,植物吸收光能并将其转化为 ATP中的化学能;在暗反应阶段,这些化学能被用来合成有机物。
物质循环
光合作用参与了自然界的碳循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有 机物,同时释放出氧气。这些有机物在植物体内被利用或转化为其他生物可利用的 物质,从而实现了碳在生物圈中的循环。
(680nm)的吸收和传递;PSI产生的还原力用于NADPH的形成,而
PSII产生的氧化力用于水的光解和质子的释放。
电子传递链载体和路径选择
电子传递链载体
包括质体醌、细胞色素b6f复合体、质蓝素(PC)等。
路径选择
在光合作用中,电子从PSII传递到PSI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是通过细胞色素b6f复合体的循环电子传递路径,二是 通过PSI的直接电子传递路径。不同植物和环境下,两条路径的选择有所差异。
除叶绿素外的其他色素,如类胡萝卜素、藻胆素等。
对光合作用影响
辅助色素能够吸收不同波长的光,扩大光合作用的光谱范围;同时,它们还能保护叶绿素免受强光破坏。
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
分光光度法
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叶绿素提取液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叶绿素含 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作用所需的 酶 。 ⑤


④.
叶绿体的作用仅仅是吸收光能吗?
• 资料一:1880年,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把 载有水绵和好氧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 气的黑暗环境中,然后用极细的光束照射 水绵。他发现细菌只向叶绿体被照射到的 部位集中;如果临时装片暴露在光下,细 菌则分布在叶绿体所有受光的部位。
1880年,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
叶绿素主要吸收_蓝_紫__光__、__红__光_ 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_蓝__紫__光___
叶绿体中的 色素提取液
光合色素的作用:吸收、传递、转化光能
叶绿素a(蓝绿色)
叶 绿 体
色素
叶绿素 3/4
叶绿素b (黄绿色)
类胡萝卜素 胡萝卜素 (橙黄色) 叶黄素(黄色)

1/4
的 吸收可见的 色 太阳光
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几个关键问题
• 取叶要新鲜,选取颜色深的材料 , 滤液中含有较多的色素; • 研磨要迅速充分,防止丙酮挥发,同时可以得到色素浓度较大的滤液; • 画滤液细线要重复2-3次,以便色素带清晰; • 滤液细线要细、直、齐,防止色素带重叠; • 滤液细线勿浸入层析液,防止色素溶解在层析液中; • 层析时,烧杯要加盖,避免苯等有毒物质挥发出来污染空气; • 实验结束,要用肥皂洗手,因为实验中可能接触了苯等有毒物质; • 滤纸条要避光保存,防止褪色
既然绿叶中有四种色素,那为什么 我们看到的叶子往往是绿色的呢?
• 一方面叶绿素的含量占3/4 •另一方面的原因则是因为色素对不同波长的光 的吸收量是有差别的。
根据物理知识,什么颜色的物体透过(反射) 什么颜色的光,吸收其他颜色的光,白色物体反 射各种色光,黑色物体吸收各种色光。
由于叶绿素对绿光的吸收量最少,绿光被反射出来。
一一、、捕捕获获光光能能的的色色素素
(1)提取绿叶的色素
原理:色素能溶解在 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所 以可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
称取5g的绿叶,剪碎,放入研钵中。
少许二氧化硅和碳酸钙 再放入10mL无水乙醇
迅速、充分的研磨
(二氧化硅有助于研磨得充分,碳酸钙可
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
将研磨液迅速倒入玻 璃漏斗中进行过滤。
★要求:细、直、齐 重复2—3次
(4) 分离绿叶中的色素 将适原量理的层:析色液素倒入随试层管析中液,将在滤滤纸纸条(上有扩滤散液速细线 的度一不端朝同下,)从轻轻而插分入离层色析液素中。,随后用棉塞塞紧试
管口。也可以用小烧杯代替试管,用培养皿盖住小烧杯。
★层析液不能没及滤液线
滤液细线上的色素溶解到层析液中了。
形态: 一般呈扁平的椭球形或 球形
结构: 外膜 透明,有利于光线的透过 内膜
由两个以上的类囊体堆
基粒 叠而成,类囊体薄膜上

含色素和酶
基 含多种光合作用所必需
质 的酶
功能: 光合作用的场所。
叶绿体是进行 光合作用
的场所。

1.下列标号各代表: ① 外膜 ② 内膜 ③ 基粒 ④ 类囊体膜 ⑤ 基质
2.在④上分布有光合作用所需的 色素 和 酶 ,在⑤中也分布有光
1865年 德国植物学家萨克斯研究叶 绿素在光合作用中的功能时,发现叶绿 素并非普遍分布在植物的整个细胞中, 而是集中在一个个更小的结构里,后来 人们称之为叶绿体。
叶绿体显微 结构模式图
叶肉细胞 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色素
捕获光能的结构
分布: 主要分布在绿色植物的 叶肉细胞和幼茎表皮层
俗话说:万物生长靠太阳, 为什么这样说呢? 请同学们看下面的数据。
请看下面的数据:
1.地球表面上的绿色植物每年大约 制造了4400亿吨有机物!
2.地球表面上的绿色植物每年储存 的能量约为7.11×1018KJ,这个数 字相当于24万个三峡电站每年所发 出的电力,相当于人类在工业生产、 日常生活和食物营养上所需能量的 100倍!
暴露在光下 黑暗处用极细光束照射
❖ 实验过程
水绵+好氧细菌无黑空暗气
❖ 实验结论
极细光束照射 好氧细菌集中在 叶绿体被光束照射的部位
完全暴露光下 好氧细菌分布于 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
类胡萝卜素主要 吸收蓝紫光

叶绿素主要吸收红
光和蓝紫光
与可社选会择的红联色系或:蓝温色室的或塑大料棚薄种膜植(蔬或菜玻时璃,)应代选替择普 什通么塑颜料色薄的膜玻(璃或、玻塑璃料)薄;膜补或充补光充源光可源选?择在温室 内悬挂发红光或蓝色光的灯管。
返回
1817年 两位法国科学家首次从植物 中分离出叶绿素,当时并不清楚叶绿素 在植物细胞中的分布情况。
白化苗不能进行 光合作用,无法 制造有机养料。
光合作用需要色素去捕获光能。
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
实验原理: 1.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都能溶解于有机溶剂
中,如无水乙醇、丙酮等。所以可以用无水 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2.分离:绿叶中的色素不止一种,它们都能溶 解在层析液中。然而,它们在层析液中的溶 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 散得快;反之则慢,因而可用纸层析法进行 分离。
收集滤液,封口。
(2)制备滤纸条
将干燥的定性滤纸剪成略小于试管长与直径的滤纸条, 将滤纸条的一端剪去两角,并在距这一端1cm处用铅 笔画一条细的横线。
铅笔线 画铅笔细线
剪去两角的目的:使色素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一致 色素在滤纸条上平行排列
(3)画滤液细线 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沿着铅笔线均匀 地画,待滤液干燥后再画2—3次。
5、观察与记录 ★ 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
滤液细线 层析液
滤纸上有几条不同颜色的色带?色带的排列顺序如何? 宽窄如何?说明什么?
胡萝卜素
捕 类胡萝
获 卜素 叶黄素 光 (占1/4)


叶绿素a
色 叶绿素
素 (占3/4) 叶绿素b
胡萝卜素 叶黄素
叶绿素a 叶绿素b
滤纸上的滤液细线,为什么不能触及层析液? 滤液细线上的色素溶解到层析液中了。
由此可见:对绝大多数生物来说,活细 胞所需能量的最终源头来自太阳的光能。
太阳的光能通过什么 途径进入植物体内呢?
追根溯源,对于绝大多数生物来
说,活细胞所需能量的最终源头是太 阳能。将光能转换成细胞能够利用的 化学能的是光合作用。进行光合作用 的细胞,首先要能够捕获光能。
正常苗
白化苗
正常幼苗能进 行光合作用制 造有机养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