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概述PPT课件

合集下载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概述ppt课件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概述ppt课件
20
单 渡 线
交 叉 渡 线
21
第二节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平面和纵断面
一、线路平面
线路平面是线路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路平面由 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组成。
地面线(无缝线路):600m
最小曲线半径 地下隧道内(区间正线):300m
辅助线、车场线 :一般地段不小于200m,困难地 段不小于150m。
9
2.地下 线路
10
2.地下 线路
地下线路各组成部分如下:①钢轨;②轨枕(长轨 、短枕或支撑块);③扣件;④整体道床;⑤混凝 土垫层;⑥侧沟;⑦隧道管片。
11
2.地下 线路
地下线路的特点
将松散的碎石道床改成钢筋混凝土结构,使 之整体化,其优点是坚固稳定,外观整洁, 维修工作量小,从而降低维修成本。缺点是 道床弹性差,并且建设期的造价昂贵。当整 体道床一旦发生沉降或其他病害,整治非常 困难。
6
1.地面 线路
地面线路的特点
钢轨引导车辆行驶,将承受的荷载通过轨枕传布 于道床及路基。 地面线路碎石道床的优点是弹性好,成本低,并 且容易矫正轨道的平面和纵断面。 但反过来,由于碎石道床的不稳定性,在列车碾 压和冲击下,几何尺寸较易变形,必须进行经常 性的养护和矫正。
7
2.地下 线路
8
2.地下 线路
按城轨线路结 构形式可分为
地下线路
铺设于隧道内,轨下基础为 带枕浇筑式的整体道床。
高架线路
铺设于高架桥面,轨下基础 为支撑块式的整体道床。
3
1.地面 线路
上部结构 地面线路的结构
下部结构
钢轨、接头联结零件、 轨枕、扣件、道床
路基和侧沟
4
1.地面 线路
钢轨的轨型,正线采用60kg/m钢轨, 基地站场线路,除了试车线以外,均 采用50kg/m钢轨。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ppt课件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ppt课件

第三节 路基、桥梁与隧道
第四节 轨道
线路的上部结

完整最新ppt
3
第一节 线路概述
• 线路的选线
– 决定线路在城市的走向
• (1)主要客流方向与客流的主要集散地 • (2)地质地貌及地下管网设施 • (3)城市建设与城市公共交通规划
完整最新ppt
4
城市轨道交通设备
第一节 线路概述
• 线路种类:
–按照空间位置不同分类 –按照运营作用不同分类
第二章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完整最新ppt
1
问题导入
• 线路是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 市轨道交通的重要特征。
• 线路在城市轨道交通中起着什么作用呢? • 线路是如何进行设计施工的呢? • 线路又是由哪些具体设备和设施构成的呢?
完整最新ppt
2
第二章 线路
第第一一节节线线路路概概述述
第二节 线路设计
– 停车线
– 安全线
完整最新ppt
12
城市轨道交通设备
辅助线
• (1)折返线
–为列车调头折 返而设置的线 路,主要设置 在线路两端的 终到站和折返 站
完整最新ppt
13
辅助线
• (2)渡线
–渡线可满足改变列车进路的需要,也可改变列车运 行方向
–中间站利用渡线进行区间列车折返时,需占用正线 进行作业
• 城市轨道交通均采用列车上下分行的右侧行车 制,其正线有两条——上行正线和下行正线
完整最新ppt
11
城市轨道交通设备
辅助线
• 辅助线是为保证正线运营而配置的线路,是为列车 提供折返、停放、检查、转线及出入段等作业的线

• 根据作业需要的不同,辅助线又可分为: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与站场课件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与站场课件
渡线有单渡线和交叉渡线之分。
10
●渡线 渡线一般用以连接两相反方向的平行轨道,使得
列车得以掉头、倒车,甚至驶入对向轨道以避开障 碍物。
11
●停车线 停车线一般设置在端点站,专门用于停车,也可
进行少量检修作业。
12
●车辆段出入线 车辆段,在轨道交通沿线适当的位置设置,保证
运行列车的停放和检修。 车辆段与正线连接的线路为车辆段出入线。
市道路、周围建筑、公交的规划等因素综合考虑,
通道和出入口不应有影响乘客紧急疏散的障碍物。
车站设计要尽量兼顾过街人行通道的要求 。 (10)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车站需解决好通风、 照明、卫生等问题,以提供乘客安全、快捷和舒
适的乘降环境。在经济条件许可下,也应尽量从
以人为本的出发点来考虑设计标准。
(11)车站考虑防灾设计,确保车站的安全性
端站与中间站或中间站与中间站之间进行列车折返调头 ,在这些地方需要为列车设置折返线。
6
●折返线 (1)尽头式折返线
7
●折返线
(2)贯通式折返线
8
●折返线 (3)混合式折返线
9
●渡线 渡线(crossover),又称作横渡线、过渡线、
转辙 段,是指在上下行正线之间(或其他平行线路之 间)设置的连接线,通过一组联动道岔达到转线 的目的。
36
1.城市轨道交通限界的基本概念 限界是指列车沿固定的轨道运
行时所需要的空间尺寸。是一种 规定的轮廓线,这种轮廓线以内 的空间是保证城市轨道交通列车 安全运行所必需的空间。
37
1.城市轨道交通限界的基本概念 限界越大,安全度越高,但工
程量及工程投资也随之增加。隧 道的大小和桥梁的宽窄,都是根 据限界来确定的。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单元3.1ppt课件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单元3.1ppt课件

木枕 钢筋混凝土枕
钢枕
可编辑课件PPT
42
✓ 优点 • 弹性好 • 重量轻 • 易加工 • 绝缘性好
✓ 缺点 • 易腐蚀、磨损 • 重量轻 • 弹性不一致 • 资源缺乏
可编辑课件PPT
43

木枕的弹性是最好的,结构是最简单的。由于资源 有限,在我国除了桥上、道岔上很少使用。
可编辑课件PPT
44
特点
整体道床
整体道床多用于地铁和轻轨系统区间隧道内
整体道床的优点:道床整体性好,坚固稳定, 耐久,轨道建筑高度小,可减少区间隧道净空, 节省投资,轨道维修量少,适合地铁和轻轨系
统运行时间长、维修时间短的特点
整体道床主要有:无枕道床、短枕道床、长枕 道床、整体弹性道床
可编辑课件PPT
64
可编辑课件PPT
32
钢轨功能
直接承受列车载荷并将其传递 到扣件、轨枕、道床至结构底
板(例如路基或桥梁)中
依靠钢轨头部内侧与车辆轮缘 的相互作用,引导列车前进
可编辑课件PPT
33
钢轨要求
钢轨是轨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轨道的基
本承重结构,用来引导车辆行驶,并将所承受
的荷载传到轨枕、道床及路基上去,也为车轮
滚动提供最小阻力的接触面。因此,钢轨要求
库内线(停车列检线、洗车线、不落轮镟线、清
/吹扫线、静调线、月修线、定修线、临修线、
厂架修线、厂架修库线、内燃调机停放线、特
种车辆停放可编线辑课、件P轮PT 对存放线等)。
5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分类
正线
渡线 折返线 停车线 出入场线 联络线
可编辑课件PPT
检修线 试验线
6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分类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及车站ppt课件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及车站ppt课件

2.风亭结构
高出地面的带盖风井
3.风亭分类
独立式、合建式
26
可编辑课件PPT
二、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构成
(一)风亭、冷却塔 4.冷却塔定义 设置在车站周边,高出地面,为车站环控系统散 热的设施 5.布置形式 周围种植矮灌木进行隔离
27
可编辑课件PPT
二、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构成
(二)出入口、通道 1.出入口 (1)设计原则 ➢最大限度吸引客流和方便集散 ➢与地面公交站、停车场形成较佳换乘布局 ➢在地面人行道兼顾过街通道
13
可编辑课件PPT
(二)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纵断面
2.竖曲线
在相邻坡段间用已圆顺曲线连接,使列车顺利地由一个坡段过渡 到另一个坡段
14
可编辑课件PPT
任务二 城市轨道交通限界 与线路标志
一、城市轨道交通限界
(一)车辆限界
车辆在正常运行状态下形成的最大动态包络线
(二)设备限界
用以限制设备安装的控制线,设备限界是位于车辆限界外的 一个轮廓。
功能:乘客上下车、候车
➢设备区
37
可编辑课件PPT
二、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构成
(四)站台 3.规模 ➢站台长度:以线路远期最大编组列车的长度加列车停车
误差来计算
➢站台宽度
岛式站台:≥8m 侧视站台:长向范围内设梯的侧式站台≥2.5m
垂直于侧站台开通道口的侧式站台≥3.5m
38
可编辑课件PPT
三、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分类
28
可编辑课件PPT
二、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构成
(二)出入口、通道 1.出入口 (2)安全因素
➢设置卷帘门(运营时开启,非运营时关闭) ➢设置防洪、防台风设施(平台高于地面3个 台阶,长度2—3米)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概述PPT优质课件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概述PPT优质课件

按城轨线路结 构形式可分为
地下线路
铺设于隧道内,轨下基础为 带枕浇筑式的整体道床。
高架线路
铺设于高架桥面,轨下基础 为支撑块式的整体道床。
.
1.地面 线路
上部结构 地面线路的结构
下部结构
钢轨、接头联结零件、 轨枕、扣件、道床
路基和侧沟
.
1.地面 线路
钢轨的轨型,正线采用60kg/m钢轨, 基地站场线路,除了试车线以外,均 采用50kg/m钢轨。
.
2.地下 线路
.
2.地下 线路
地下线路各组成部分如下:①钢轨;②轨枕(长轨 、短枕或支撑块);③扣件;④整体道床;⑤混凝 土垫层;⑥侧沟;⑦隧道管片。
.
2.地下 线路
地下线路的特点
将松散的碎石道床改成钢筋混凝土结构,使 之整体化,其优点是坚固稳定,外观整洁, 维修工作量小,从而降低维修成本。缺点是 道床弹性差,并且建设期的造价昂贵。当整 体道床一旦发生沉降或其他病害,整治非常 困难。
4)与圆曲线配合,增加线形美观。
.
二、线路纵断面
线路纵断面是线路中心线展直后在纵向垂直面上的投影 ,线路纵断面由平道、上下坡道以及设置在变坡点处的 竖曲线组成。 线路坡度以轨面升降的高度与其长度之比的千分率来表 述,上坡为正,下坡为负,平坡为零,不同坡段的分界 点称为变坡点。 正线的最大坡度不宜大于30‰,困难地段可采用 35‰,联络线、出入线的最大坡度不宜大于40‰。
.
2.车场线
所谓车场线是指基地用于停车、调车、修车 、试车、装卸货物及指定用途的其他各种线 路的总称。通常每一条运营线,都必须设有 一个基地,用于停运后列车入库、列车检修 、试车、调车等作业,以满足连续运营的需 要,统称为车场线。

项目三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和线路设备课件

项目三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和线路设备课件

生态保护与修复
注重线路周边生态环境保 护,修复受损生态,实现 可持续发展。
资源循环利用
实现废旧物资循环利用, 减少资源浪费。
人性化发展趋势
无障碍设施建设
完善无障碍电梯、通道等设施, 方便残障人士出行。
舒适乘车环境
优化车厢内设施,提高乘车舒适 度。
多模式交通衔接
加强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提 高换乘便利性。
项目三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和线 路设备课件
CONTENTS
•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概述 •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备 •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 •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营管理 •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发展趋势
01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概述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分类
按敷设方式分类
地下线路、地面线路和高架线路。
按功能分类
干线、支线、联络线和疏解线。
更新改造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运营需求的变化, 对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备进行更新 改造,提高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03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
线路设计原则
安全原则
确保线路设计符合安全规范,降 低事故风险。
经济原则
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合理 控制建设成本。
环保原则
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保护城 市生态。
便捷原则
上海地铁 上海地铁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之一,其运 营管理注重技术创新和智能化发展,提高了运营效率和安 全性。
广州地铁
广州地铁注重服务品质提升和品牌建设,通过优化客运组 织、改善设施设备、提高服务质量等措施,提升了乘客出 行体验和满意度。
05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发展趋势
智能化发展趋势
01
02
03
Hale Waihona Puke 智能化调度系统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 术实现列车智能调度,提 高运输效率。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PPT通用课件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PPT通用课件
14条主线,2条支线,380个车站,87个交汇 站,总长221.6km
年客运量9.76亿人次
路网分三个阶段扩展,于1990年完工
Московский метрополитен имени В. И. Ленина,世界上使用频率最高的地下轨道系统
12条线路,171个车站,87个交汇站,总长 287km
➢服务区间: 主要在市区,也可延伸到市郊
➢站间距较密,电力驱动,线路全封闭,信号自动化控制, 具有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准时、舒适、节约城市土地 资源等特征
序号
项目
技术参数
序 号
1
高峰小时单向运 送能力
30000~70000人
9
2
列车编组
4~8节,最多11节 10
项目 安全性和可靠性 最小曲线半径
世界上少数使用胶轮路轨系统的重铁系统
世界最繁忙的地铁系统之一
4.圣保罗地铁
1、2、3、5号线全长61.3km,车站55个, 日客运量330万人次
7~12号线全长260.8km,车站93个 世界最清洁的地铁系统
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历史 起始阶段 开始建设阶段 建设高潮阶段 建设调整阶段 蓬勃发展阶段
部分城市,如:东京、莫斯科、大阪开始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
汽车过度增加造成了道路拥堵,空气、噪声污 染,能源危机等问题
城市轨道交通重新得到重视
许多国家开始修建地铁,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 从欧美扩展到亚洲国家
城市化的趋势导致人口高度集中,要求城市轨 道交通高速发展以适应客流需求
城市轨道交通本身具有大运量、高效率、节约 土地资源的优势
8
与地面交通隔离 率
100%
(2)适应范围
大运量 准时性和速达性 与其他交通方式无相互干扰 噪声小,污染少 节约土地资源 建设费用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
2.车场线
所谓车场线是指基地用于停车、调车、修车 、试车、装卸货物及指定用途的其他各种线 路的总称。通常每一条运营线,都必须设有 一个基地,用于停运后列车入库、列车检修 、试车、调车等作业,以满足连续运营的需 要,统称为车场线。
18
.
车 场 线
试 车 线
19
.
3.道岔
两条轨道的交叉衔接部位,用于车辆转线的设 备称为道岔,在广义上,线路包括了道岔,在 狭义上,线路与道岔是不同类型的设备。 道岔也跟线路一样,分为正线道岔和站场道岔 两大类,其轨型与衔接处的线路轨型相同。 城市地铁的地面正线以60-9型碎石道床的道 岔为主;地下和高架正线以60-9型整体道床 的道岔为主;车场以50-7和50-9碎石道床的 道岔为主。
22
.
缓和曲线
缓和曲线(transition curve)指的是平面线形中,在直 线与圆曲线之间,或半径相差较大的两个转向相同的圆曲 线之间设置的一种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 《地铁设计规范》规定:线路平面圆曲线与直线之间应根
据曲线半径、超高设置及设计速度等因素设置缓和曲线。
作用
1)曲率连续变化,便于车辆遵循。 2)离心加速度逐渐变化,旅客感觉舒适。 3)超高横坡度及加宽逐渐变化,行车更加稳定。
6
.
1.地面 线路
地面线路的特点
钢轨引导车辆行驶,将承受的荷载通过轨枕传布 于道床及路基。 地面线路碎石道床的优点是弹性好,成本低,并 且容易矫正轨道的平面和纵断面。 但反过来,由于碎石道床的不稳定性,在列车碾 压和冲击下,几何尺寸较易变形,必须进行经常 性的养护和矫正。
7
.
2.地下 线路
8
.
2.地下 线路
26
.
限界
第三节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限界
一、限界的基本含义
所谓限界就是运行主体的动轮廓线与周围建筑设备的静 轮廓线之间,在空间范围内的安全间隔的警戒线。
建筑限界 设备限界 车辆限界
12
.
3.高架 线路
13
.
高架线路铺设于高架桥面,其组成部分如下: ①钢轨;②扣件;③钢筋混凝土支撑块;④整 体道床;⑤桥梁边侧挡墙;⑥侧沟。
3.高架 线路
14
.
3.高架 线路
高架线路的特点
高架线路的轨型与地面线路和地下线路完全 相同,也采用了60kg/m钢轨。轨下基础采 取了整体道床结构,但是为了减少桥梁上部 的自重,没有采取带枕浇筑的形式,而是设 计为支撑块式的结构。
24
.
由于区间隧道施工采用盾构法,有 条件采用“高站位、低区间”纵断 面形式。这种纵断面具有如下优点 : 1)节省车站工程费用。 2)列车进站上坡有利于制动,出站 下坡有利加速,节能省电,减少隧 道温升。 这种线型必须在区间线路的最低处 设置排水泵房,以排除区间隧道渗 漏水和其他积水。
25
.
竖曲线
9
.
2.地下 线路
10
.
2.地下 线路
地下线路各组成部分如下:①钢轨;②轨枕(长轨 、短枕或支撑块);③扣件;④整体道床;⑤混凝 土垫层;⑥侧沟;⑦隧道管片。
11
.
2.地下 线路
地下线路的特点
将松散的碎石道床改成钢筋混凝土结构,使 之整体化,其优点是坚固稳定,外观整洁, 维修工作量小,从而降低维修成本。缺点是 道床弹性差,并且建设期的造价昂贵。当整 体道床一旦发生沉降或其他病害,整治非常 困难。
20
.
单 渡 线
交 叉 渡 线
21
.
第二节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平面和纵断面
一、线路平面
线路平面是线路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路平面由 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组成。
地面线(无缝线路):600m
最小曲线半径 地下隧道内(区间正线):300m
辅助线、车场线 :一般地段不小于200m,困难地段 不小于150m。
15
.
二、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划分 车 场 线
道 岔 正线
16
.
1.正线
正线是指连接车站并贯穿于运营线始、终点 的线路。绝大多数正线均涉及为复线,即分 为上行线和下行线。国家铁路规定列车运行 朝着北京方向的线路为上行线,反之为下行 线。除了始、终点外,在城轨线路中还必须 选择几个重要车站,用于列车折返,铺有折 返线、联络线和存车线,专门用于特殊情况 下应急使用,它不能属于正线的范畴,可以 称之为正线辅助线。
竖曲线(vertical curve):在线路纵断面上,以变 坡点为交点,连接两相邻坡段的曲线。 竖曲线的主要作用:缓和纵向变坡处行车动量变化而产 生的冲击作用,确保道路纵向行车视距;将竖曲线与平 曲线恰当地组合,有利于路面排水和改善行车的视线诱 导和舒适感。 车站站台计算长度内和道岔范围内不得设置竖曲线。
按城轨线路结 构形式可分为
地下线路
铺设于隧道内,轨下基础为 带枕浇筑式的整体道床。
高架线路
பைடு நூலகம்
铺设于高架桥面,轨下基础 为支撑块式的整体道床。
3
.
1.地面 线路
上部结构 地面线路的结构
下部结构
钢轨、接头联结零件、 轨枕、扣件、道床
路基和侧沟
4
.
1.地面 线路
钢轨的轨型,正线采用60kg/m钢轨, 基地站场线路,除了试车线以外,均 采用50kg/m钢轨。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
第二章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概述
.
1
章节结构
第一节、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形式与特点 第二节、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平面和纵断面 第三节、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限界
2
.
第一节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形式与特点
一、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基本形式
地面线路
其上部结构保留了铁路线路的 特点,轨下基础也基本保留了 传统的碎石道床。
两股钢轨头部内侧作用边之间的水平距 离称为轨距,标准轨距为1435mm。
5
.
1.地面 线路
城市地铁的地面线大多数采用碎石道床的结构 形式。根据土质情况和地下水源情况的不同, 道床有单层和双层两种。单层的为石碴层,双 层的为先铺设200mm厚度的黄砂层,然后铺设 不小于250mm厚度的石碴层,其厚度从线路中 心线处量取。
4)与圆曲线配合,增加线形美观。
23
.
二、线路纵断面
线路纵断面是线路中心线展直后在纵向垂直面上的投影 ,线路纵断面由平道、上下坡道以及设置在变坡点处的 竖曲线组成。 线路坡度以轨面升降的高度与其长度之比的千分率来表 述,上坡为正,下坡为负,平坡为零,不同坡段的分界 点称为变坡点。 正线的最大坡度不宜大于30‰,困难地段可采用 35‰,联络线、出入线的最大坡度不宜大于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