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智慧及其现代启示.pptx
合集下载
国学与修身智慧概述PPT(共-41张)

认识阴阳与时空
联系到人体来说,时空的阴阳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阴阳在一天的划分是这样的:阳——夜里子时到中午午时(23:00——13:00),阴——中午未时到夜里亥时(13:00——23:00)。白天工作的过程,其实就是阳气释放的过程,而晚上的休息,则是阳气的收藏过程。人的作息应该顺应自然:日落而息,日出而作。也就是说人的作息要跟着太阳走,随顺阳气的运行。
五福临门
五福,指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 “长寿”是命不夭折而且福寿绵长 “富贵”是钱财富足而且地位尊贵。 “康宁”是身体健康而且心灵安宁。 “好德”是生性仁善而且宽厚宁静。 “善终”是能预先知道自己的死期。临命终时,没有遭到横祸,身体没有病痛,心里没有挂碍和烦恼,安详而且自在地离开人间。
天道好还,必然回归。
也就是说,种什么因,得什么果。 善与恶的意念是一种力,也可如果我们对别人发出的是善意,回到自己身上的自然也是善意。相反,对别人是恶意的,返回来的也是恶的,对自己本身的意念也同样如此。
“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秧” (出自《周易·文言传》) 《了凡四训》:安身立命。日行一善,福报是一点点挣来的 平实的入世修正心行之道,切勿高推圣镜。 因此中国文化着力强调功德、善行对生命的改变。
第三组是龙和蛇,龙代表刚猛,蛇代表柔韧。所谓刚者易折,太刚了容易折断,但是,如果只有柔的一面就易失去主见,所以,刚柔并济是我们的祖训。 第四组是马和羊,马代表勇往直前,羊代表和顺。如果一个人只顾自己直奔目标,不顾及周围环境,必然会和周围不断磕碰,最后不见得能达到目标。但是,一个人光顾及和顺,他可能连方向都没有了。所以,勇往直前的秉性,一定要和和顺紧紧结合在一起,这是祖先对我们的第四组期望。
事有本末,修身是教育之本
事有本末,修身是教育之本。 修身方法很多:读经典子集、音乐、劳动、运动、针灸、中药调理、饮食…… 古人修身是全方位的:礼、乐、射、御、书、数。
联系到人体来说,时空的阴阳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阴阳在一天的划分是这样的:阳——夜里子时到中午午时(23:00——13:00),阴——中午未时到夜里亥时(13:00——23:00)。白天工作的过程,其实就是阳气释放的过程,而晚上的休息,则是阳气的收藏过程。人的作息应该顺应自然:日落而息,日出而作。也就是说人的作息要跟着太阳走,随顺阳气的运行。
五福临门
五福,指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 “长寿”是命不夭折而且福寿绵长 “富贵”是钱财富足而且地位尊贵。 “康宁”是身体健康而且心灵安宁。 “好德”是生性仁善而且宽厚宁静。 “善终”是能预先知道自己的死期。临命终时,没有遭到横祸,身体没有病痛,心里没有挂碍和烦恼,安详而且自在地离开人间。
天道好还,必然回归。
也就是说,种什么因,得什么果。 善与恶的意念是一种力,也可如果我们对别人发出的是善意,回到自己身上的自然也是善意。相反,对别人是恶意的,返回来的也是恶的,对自己本身的意念也同样如此。
“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秧” (出自《周易·文言传》) 《了凡四训》:安身立命。日行一善,福报是一点点挣来的 平实的入世修正心行之道,切勿高推圣镜。 因此中国文化着力强调功德、善行对生命的改变。
第三组是龙和蛇,龙代表刚猛,蛇代表柔韧。所谓刚者易折,太刚了容易折断,但是,如果只有柔的一面就易失去主见,所以,刚柔并济是我们的祖训。 第四组是马和羊,马代表勇往直前,羊代表和顺。如果一个人只顾自己直奔目标,不顾及周围环境,必然会和周围不断磕碰,最后不见得能达到目标。但是,一个人光顾及和顺,他可能连方向都没有了。所以,勇往直前的秉性,一定要和和顺紧紧结合在一起,这是祖先对我们的第四组期望。
事有本末,修身是教育之本
事有本末,修身是教育之本。 修身方法很多:读经典子集、音乐、劳动、运动、针灸、中药调理、饮食…… 古人修身是全方位的:礼、乐、射、御、书、数。
国学智慧及其现代启示(PPT 110页)

战争频仍,生命无常,朝不保夕。 “成者为王,败者为寇”, “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君臣相害,父子相残,骨肉相残。庄子比 老子认识更清醒更深刻,批判更犀利。 “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历史何以如此可怕,如此凶残,其祸根在 于人的欲望:“五色令人目肓,五音令人 耳聋,五味令人口爽。”(缤纷的色彩使 人眼睛昏花,变幻的音响使人耳朵发聋,丰 腴的美食使人口味败坏)
取物不尽物
孔子十分珍惜動物,主張「釣而不綱 、弋 不射宿。」
刳 ku胎殺夭 (剖挖母胎,殘害幼體),則 麒麟不至郊;竭澤涸he漁,則蛟龍不合陰 陽;覆巢毀卵,則鳳凰不翔。」
取物以順時
儒家根据動植物依「時」(季節)变化而 发育生長的生态規律,主張「取物以順時 」的环保思想。
曾子援引孔子的話,指出:「断一樹,殺 一兽,不以其時,非孝也。」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滴石穿 ,婴儿特征也是柔弱。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最柔的体现最 强的元气、精气,自然力量、自然纯真。
上善若水:
善利万物:人生处世能善利他人他物,能 不争,善处众人所厌恶的地方,一种境界
居择善地:处下哲学。“居善地,下也” “江海之所以为百谷之王,以其善下之。”
最好的政治家是人民没有感觉到他的存在 (英国女王);其次人民亲近赞美他(汉 文帝:慈俭);再次是害怕他(秦始皇、 萨达姆);最差的是蔑视嘲笑他(希特勒、 斯大林)。
2.不争、贵柔
“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争。”“夫惟不争 ,故无忧”。 老子主张“柔弱胜刚强”。最 喜欢的阴柔之物,一是水,二是婴儿。“天 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国学智慧与现代管理(精选)PPT文档60页

国学智慧与现代管理(精选)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60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60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国学智慧PPT课件

进》);“不得中行而与之……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 也。”(《论语•子路》) ❖ “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 猛。”(《论语•尧曰》) ❖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子路》)
6、如何管人? 离,刚大中正。要学会多激励人,公共、公正、公开、无私地秉公办事。
7、如何爱人? 兑,顺应民意。了解团队成员的价值需求,能创造宽松快乐的工作环境。
8、如何教人? 乾,民主决策。尊重大家意见,共同寻找目标,做好组织职业生涯规划。 7
佛墨
阴阳家
儒家
法家
易医 道统
纵横家
兵家
农杂
名实家
七
、 全中 息国 结传 构统 系文 统化
欧洲的兴起。 ❖ 2、在“学而时习之”中勇于践行 ❖ 学习是为了更好的实践。以孔子的话说就是:“学而时习
之,不亦说(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E)乎?,人不 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第一》)
31
❖ 近代以来的我国学说思想的主题一直主张以“西学为用”, 出现了“食洋不化”的局面(朱镕基,2004)。
☺ 道家强调自然的力量: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25
章)的思想。 ☺ 佛家强调觉悟的力量:
佛教的佛就是觉的意思,它从本质上可以归结为一种由 觉而悟,从而拥有信仰的过程。
16
❖ 二、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及其对现代企业管理 理的启迪
❖ 1、从现代伦理的角度看古代管理智慧 ❖ 与西方重“术”不同,中国古代传统思想则属于“道”的智
子·尽心》)、不使可欲(孟子)、主欲(荀子)等。 ❖ 道家:无欲,“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老子》3
章);无欲则刚,“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46章) ❖ 佛家:禁欲,“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般若
6、如何管人? 离,刚大中正。要学会多激励人,公共、公正、公开、无私地秉公办事。
7、如何爱人? 兑,顺应民意。了解团队成员的价值需求,能创造宽松快乐的工作环境。
8、如何教人? 乾,民主决策。尊重大家意见,共同寻找目标,做好组织职业生涯规划。 7
佛墨
阴阳家
儒家
法家
易医 道统
纵横家
兵家
农杂
名实家
七
、 全中 息国 结传 构统 系文 统化
欧洲的兴起。 ❖ 2、在“学而时习之”中勇于践行 ❖ 学习是为了更好的实践。以孔子的话说就是:“学而时习
之,不亦说(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E)乎?,人不 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第一》)
31
❖ 近代以来的我国学说思想的主题一直主张以“西学为用”, 出现了“食洋不化”的局面(朱镕基,2004)。
☺ 道家强调自然的力量: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25
章)的思想。 ☺ 佛家强调觉悟的力量:
佛教的佛就是觉的意思,它从本质上可以归结为一种由 觉而悟,从而拥有信仰的过程。
16
❖ 二、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及其对现代企业管理 理的启迪
❖ 1、从现代伦理的角度看古代管理智慧 ❖ 与西方重“术”不同,中国古代传统思想则属于“道”的智
子·尽心》)、不使可欲(孟子)、主欲(荀子)等。 ❖ 道家:无欲,“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老子》3
章);无欲则刚,“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46章) ❖ 佛家:禁欲,“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般若
国学智慧与现代管理课件(PPT 67张)

35
道家学说
老子是道家创始人,庄子继承和发展了
老子的思想。 道家学说以自然天道观为主,强调人们 在思想上、行为上应效法“道”的“生 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政治 上主张“无为而治”“不尙贤,使民不 争”。伦理上主张“绝仁弃义”,以为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道家对管理的思想只有在汉初文景之治 时得以贯彻。
“背井离乡”,生离死别。 因此,愚公只能移山而不能愚公搬家。 失去土地的农民就成了流民(流氓无产者),反 正一无所有,“死国可夫?”中国历史上农民战 争不断,原因之一就在此。
10
②农业需要兴修水利:灌溉农业
大禹治水,需要集权(尤其是中央集权),
没法搞民主(治水的方案:从哪家过,不 从哪家过,直接涉及农民的切身利益,能 搞少数服从多数吗?) 农耕文明决定了管理的模式就是集权的、 权威的。
37
佛教
佛教是信仰佛陀(简称“佛”)的宗
教。
38
佛是“佛陀”的简称
Buddha,也音译作“佛
驮”、“浮屠”等, 意译为“觉者”、 “知者”,意谓“彻 底的觉悟者”。所谓 “觉”,包括自觉和 觉他(使众生觉悟)。 所以,佛教也叫“浮 屠教”。
39
又称释教
• 佛陀是谁?释迦牟尼。所以,信仰释迦牟 尼之教便是释教。 • 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隐修者”,也有 “贤明者”、“圣人”之说。 • 因为他出生于释迦部落而有此称呼。 • 所以,佛教也称“释教”、“释门”、 “释家”。和尚称“释子”(Buddhist monk),简称“释”。
④农民的生存形式是一家一户的小生产模
式:牛郎织女。 管理内容上产生性别分工:男主外,女主 内;男女有别。 大户人家:妻妾有别。
13
道家学说
老子是道家创始人,庄子继承和发展了
老子的思想。 道家学说以自然天道观为主,强调人们 在思想上、行为上应效法“道”的“生 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政治 上主张“无为而治”“不尙贤,使民不 争”。伦理上主张“绝仁弃义”,以为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道家对管理的思想只有在汉初文景之治 时得以贯彻。
“背井离乡”,生离死别。 因此,愚公只能移山而不能愚公搬家。 失去土地的农民就成了流民(流氓无产者),反 正一无所有,“死国可夫?”中国历史上农民战 争不断,原因之一就在此。
10
②农业需要兴修水利:灌溉农业
大禹治水,需要集权(尤其是中央集权),
没法搞民主(治水的方案:从哪家过,不 从哪家过,直接涉及农民的切身利益,能 搞少数服从多数吗?) 农耕文明决定了管理的模式就是集权的、 权威的。
37
佛教
佛教是信仰佛陀(简称“佛”)的宗
教。
38
佛是“佛陀”的简称
Buddha,也音译作“佛
驮”、“浮屠”等, 意译为“觉者”、 “知者”,意谓“彻 底的觉悟者”。所谓 “觉”,包括自觉和 觉他(使众生觉悟)。 所以,佛教也叫“浮 屠教”。
39
又称释教
• 佛陀是谁?释迦牟尼。所以,信仰释迦牟 尼之教便是释教。 • 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隐修者”,也有 “贤明者”、“圣人”之说。 • 因为他出生于释迦部落而有此称呼。 • 所以,佛教也称“释教”、“释门”、 “释家”。和尚称“释子”(Buddhist monk),简称“释”。
④农民的生存形式是一家一户的小生产模
式:牛郎织女。 管理内容上产生性别分工:男主外,女主 内;男女有别。 大户人家:妻妾有别。
13
国学智慧与现代管理艺术课件

05
国学智慧与现代管理 艺术的融合
东西方管理思想的碰撞与融合
东方管理思想强调整体性、和谐与稳定,注重人际关系和集体利益;西方管理思 想则强调个体性、竞争与创新,注重制度与效率。
东西方管理思想的融合,有助于在管理中兼顾整体与个体、和谐与竞争、人际关 系与制度建设,实现优势互补。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国学智慧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如儒家倡导的仁义礼智信 、道家强调的无为而治等;现代管理艺术则注重科学、规范 与创新。
业。
法家管理思想注重“法治”原 则,主张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 和法律条文,确保企业的稳定
和有序发展。
法家管理思想强调“功利主义 ”,主张以利益驱动员工行为 ,通过奖励和惩罚来激励员工 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责任心。
法家管理思想注重“实效性” ,主张以实际效果为导向,反 对形式主义和虚假的管理行为 。
03
02
国学智慧在现代管理 中的应用
儒家管理思想
儒家管理思想的核心是“仁”,强调 以人为本,尊重人性,主张以德治企 ,通过道德教化来提高员工素质和企 业管理水平。
儒家管理思想强调“礼”的制度化, 主张以礼治国、以礼治企,通过礼仪 和规范来约束员工行为,建立良好的 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
儒家管理思想注重中庸之道,主张适 度原则,强调和谐、稳定和团结,反 对过度追求利益和冲突。
儒家管理思想注重“诚信”原则,主 张言行一致,强调信誉和口碑,认为 诚信是企业经营的基石。
道家管理思想
道家管理思想的核心是“道”,强调顺应自然规律, 追求天人合一,主张无为而治,通过顺其自然的方式
实现企业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
输标02入题
道家管理思想注重“无为而治”,反对过度干预和强 制管理,主张让员工自由发挥,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 创新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教育智慧及其对现代人的启示45页PPT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教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国学中的人生智慧》课件

道德经的智慧
柔弱胜刚强 常数无欲 反语成章
善思略乃过 极物不忘 淳编绝学
无为而治者,天下莫能与之争
真实之谓道
虚虚实实的道,显然淳朴、不 矫揉、达真无华
孟子的学说
仁爱之心
孟子同样强调人的仁爱之心, 追求和谐。
天命与人心
天命与人心相映成趣,人的成 功需要顺应天命,又需要通过 努力来实现。
性善论
孟子提出人性善论,认为每个 人都具有天赋的善良本性。
国学中的人生智慧
国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凝聚了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这里是一份 关于国学中的人生智慧的讲义,带你领略中华智慧的博大精深。
国学的定义和起源
1
定义
国学是以语文、文学、历史和哲学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文化学科。
2
起源
西周时期,天子、诸侯、名流之间流行“属文”之风,这是中国国学的源头。
3
特点
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核,强调礼崇尚德,重视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中华文化的特点
源远流长
中华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和而不同
中华文化强调包容和谐,注重人际关系和社交 礼仪。
尊老爱幼
中华文化强调家庭观念,崇尚尊老爱幼的美德。
精益求精
中华文化鼓励追求卓越和完美,不断提升自我 和修养。
国学中的人生智慧
总结和要点1Biblioteka 学习国学可以增长人的文化素养。
2
中华文化的特征包括源远流长、尊老爱幼、和而不同、精益求精等。
3
领悟国学中的人生智慧可以帮助人们调整内心,以追求和谐、尊重和信任。
4
孔子的思想涵盖了仁爱之心、善治之道和行礼之道。
5
道德经中的智慧包括反语成章、常数无欲等等。
智慧与国学PPT课件

最后一个问题深得我心:你是知道我的生活 方式的,有什么方法能使我不上天堂而下地狱, 我倒很想知道 言下之意是:忍受地狱毒火的
煎熬,也比闲了没事要好,
▪ 是啊是啊 我宁可做个苏格拉底那样的人,自以 为一无所知,体会寻求知识的快乐,也不肯做个 智慧满盈的儒士,忍受这种无所事事的煎熬
▪ 15.联系上下文,说说这对某种偏向是种解毒 剂这句话该怎样理解, 6分
▪ 16.文章第三段引述马克•吐温的故事,主要 有哪些作用 6分
▪ 17.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6分
▪ 15.中国人自以为拥有世界上最博大精深的 文化遗产 或自以为拥有一种超级知识,足够博 学和聪明 ,除了教育别人就无事可干, 2分 苏格拉底对智慧的理解, 2分,如答苏格拉底的 话或苏格拉底的妙论给1分 恰如一剂苦口良 药,可以疗救国人自高自大的毛病, 2分
智慧与国学
Add the author and the accompanying title
▪ 物理学家海森堡给上帝带去了相对论和湍流 两道难题,我也有一个问题,但我不想向上帝 提出,那就是什么是智慧,当然,不是上帝的人 对此倒有些答案,但我总是不信,相比之下我
倒更相信苏格拉底的话:我只知道自己一无
▪ 马克•吐温的下一个问题,我国的一些人文学者
就不一定爱听了:等你在人间的朋友们都死 掉,来到了你那里,再谈点什么 是啊是啊,全世 界的人都背弃了物质文明,投奔了我们,此后再 干点什么 难道重操旧业,去弄八股文 除此之 外,再搞点考据、训诂什么的,过去的读书人 有这些就够了,而现在的年轻人未必受得了, 把拥有这种超级智慧比作上天堂,马克•吐温的
所知,他还有些妙论我更加喜欢:只有那些 知道自己智慧一文不值的人,才是最有智慧的 人,这对某种偏向是种解毒剂,
煎熬,也比闲了没事要好,
▪ 是啊是啊 我宁可做个苏格拉底那样的人,自以 为一无所知,体会寻求知识的快乐,也不肯做个 智慧满盈的儒士,忍受这种无所事事的煎熬
▪ 15.联系上下文,说说这对某种偏向是种解毒 剂这句话该怎样理解, 6分
▪ 16.文章第三段引述马克•吐温的故事,主要 有哪些作用 6分
▪ 17.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6分
▪ 15.中国人自以为拥有世界上最博大精深的 文化遗产 或自以为拥有一种超级知识,足够博 学和聪明 ,除了教育别人就无事可干, 2分 苏格拉底对智慧的理解, 2分,如答苏格拉底的 话或苏格拉底的妙论给1分 恰如一剂苦口良 药,可以疗救国人自高自大的毛病, 2分
智慧与国学
Add the author and the accompanying title
▪ 物理学家海森堡给上帝带去了相对论和湍流 两道难题,我也有一个问题,但我不想向上帝 提出,那就是什么是智慧,当然,不是上帝的人 对此倒有些答案,但我总是不信,相比之下我
倒更相信苏格拉底的话:我只知道自己一无
▪ 马克•吐温的下一个问题,我国的一些人文学者
就不一定爱听了:等你在人间的朋友们都死 掉,来到了你那里,再谈点什么 是啊是啊,全世 界的人都背弃了物质文明,投奔了我们,此后再 干点什么 难道重操旧业,去弄八股文 除此之 外,再搞点考据、训诂什么的,过去的读书人 有这些就够了,而现在的年轻人未必受得了, 把拥有这种超级智慧比作上天堂,马克•吐温的
所知,他还有些妙论我更加喜欢:只有那些 知道自己智慧一文不值的人,才是最有智慧的 人,这对某种偏向是种解毒剂,
《国学应用智慧》课件

3
教育资源
国学经典是优秀的教育资源,可以启迪学生的思想和智慧,如《论语》、《史记》等。
国学智慧在职场上的应用
领导力
阴阳五行理论可以帮助领导者更 好地理解和管理团队,实现组织 的发展目标。
沟通技巧
国学中的语言艺术可以帮助人们 培养优秀的沟通技巧,让人们更 好地理解和交流。
道德观念
国学智慧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 的道德观念,如诚信、尊重、勤 劳等。
国学的定义与意义
定义
国学是指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经典、 诗词、典故等,以及对这些文化形 态的研究和传承。
意义
国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国 文化,培养人们的良好品德和文化 素养。
精神
国学精神包括儒家的仁爱、孔孟思 想、道家的无为而治以及佛家的慈 悲。
国学与现代生活的关系
1 价值观
国学可以帮助人们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如尊重长辈、重视友谊、注重家庭等。
国学智慧在个人成长中的意义
成长过程
国学智慧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面对 成长过程中的挑战和机遇。
内心修炼
国学智慧可以帮助人们内心修炼, 追求心灵的平静和美好。
身体锻炼
国学智慧可以帮助人们保持良好的 身体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吃饭的 方式、养生的方法等。
结语与总结
传承与发扬
我们应该传承和发扬国学智慧, 让它在现代生活中绽放光彩。
《国学应用智慧》PPT课 件
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中国古代文化,以及为什么它对我们现代生活仍然非常重 要。
中国古代文化概述
历史悠久
中国古代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 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多元化
中国古代文化包括许多不同的 领域,如语言、文学、艺术、 哲学和宗教。
影响深远
国学智慧与现代管理 PPT

• 随着人们对国学内容了解的深入和对它 价值的准确判断,
• 我们会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这一 优秀的传统文化,
• 使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造福于社会、造 福于事业、造福于家庭、造福于我们自 身。
18
• 分享的主要内容是国学智慧与现代管理。 • 更具体地说是: • 《论语》、《孙子兵法》、《管子》 、《道
15
• 发扬国学,目前要务仍是学习和补课,打 好国学底子和基础。
• 这样,我们才可以更从容地思考:
16
• 国学的核心价值在哪里? • 它所主导的是人性的解放还是人性的压抑? • 它与人生、人身、人心的休养有何帮助? • 它与人生的幸福快乐有什么关系? • 它对现代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有什么帮助?
17
27
•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 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28
•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 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 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 多听,保留有疑问的部分而不要轻易议论,谨慎地表达自己确信有把 握的部分,就可以减少错误,减少失言的怨尤;多看,保留有疑惑的 部分而不要轻易行动,谨慎地实行自己确信有把握的部分,就可以尽 量避免轻举妄动导致失败的懊悔
7
内容
国学智慧与现代管理
➢了解什么是国学 ➢了解国学的主要内容和核心 ➢了解学习国学的意义和价值 ➢介绍《论语》、《道德经》和 ➢《孙子兵法》与现代企业管理
8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 安静
课程内容
• 第一部分 国学简介
• 第二部分 国学智慧与现代企业管理
• 第一节仁者的功夫——儒家理想人格的修炼 • 第二节王者的选择——孙子兵法的竞争奇谋 • 第三节圣贤的风范——管子完美的知行合一 • 第四节达观的人生——道家思想的处世智慧
国学ppt课件

意义
国学对于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 精神、培育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重 要意义。
国学的发展历程
起源
国学起源于先秦时期,经历了春 秋战国、秦汉、唐宋元明清等不
同历史时期。
发展
国学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 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不同 的学派,各学派思想相互交融、
相互影响。
现状
现代国学研究已经不再局限于传 统文化的范畴,而是与现代社会 、现代科技等多方面相结合,呈
现出多元化、开放化的趋势。
国学的重要性
文化传承
民族认同
国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传 承和弘扬国学,可以延续中华民族的文化 基因,增强民族凝聚力。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的独特文化符号,有助 于培养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道德培育
智慧启迪
国学中的儒家思想、道家哲学等蕴含着丰 富的道德理念,对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具有积极作用。
君主专制
法家主张君主专制,认为这样才能使国家统 一。
墨家思想
兼爱非攻
墨家主张兼爱非攻,认为这样才能实 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节葬节用
墨家主张节葬节用,认为这样才能实 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非攻非乐
墨家主张非攻非乐,认为这样才能避 免战争和浪费。
尚贤尚同
墨家主张尚贤尚同,认为这样才能实 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气或情绪波动过大。
治国理政
总结词
以人为本,勤政为民
• 以人为本
治国理政要以人民为中心,关注 人民的需求和利益。
• 勤政为民
官员要勤政为民,尽职尽责,为 人民群众服务。
• 廉洁奉公
要保持廉洁奉公的形象,不收受 贿赂或利用职权谋取私利。
• 公正公平
国学对于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 精神、培育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重 要意义。
国学的发展历程
起源
国学起源于先秦时期,经历了春 秋战国、秦汉、唐宋元明清等不
同历史时期。
发展
国学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 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不同 的学派,各学派思想相互交融、
相互影响。
现状
现代国学研究已经不再局限于传 统文化的范畴,而是与现代社会 、现代科技等多方面相结合,呈
现出多元化、开放化的趋势。
国学的重要性
文化传承
民族认同
国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传 承和弘扬国学,可以延续中华民族的文化 基因,增强民族凝聚力。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的独特文化符号,有助 于培养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道德培育
智慧启迪
国学中的儒家思想、道家哲学等蕴含着丰 富的道德理念,对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具有积极作用。
君主专制
法家主张君主专制,认为这样才能使国家统 一。
墨家思想
兼爱非攻
墨家主张兼爱非攻,认为这样才能实 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节葬节用
墨家主张节葬节用,认为这样才能实 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非攻非乐
墨家主张非攻非乐,认为这样才能避 免战争和浪费。
尚贤尚同
墨家主张尚贤尚同,认为这样才能实 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气或情绪波动过大。
治国理政
总结词
以人为本,勤政为民
• 以人为本
治国理政要以人民为中心,关注 人民的需求和利益。
• 勤政为民
官员要勤政为民,尽职尽责,为 人民群众服务。
• 廉洁奉公
要保持廉洁奉公的形象,不收受 贿赂或利用职权谋取私利。
• 公正公平
国学智慧与精彩人生PPT课件

国学智慧与精彩人生
上善若水。水善利 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 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 与善仁,言善信,政善 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国学智慧与精彩人生
大方无隅 大器晚成 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
国学智慧与精彩人生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二
人与社
人内在的身与心的和谐
国学智慧与精彩人生
和谐:
太和 中和 平和 合和 保和
国学智慧与精彩人生
何为
国学智慧与精彩人生
财聚人散,人聚财散
天长地久 天地之所以长且久者 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国学智慧与精彩人生
国学智慧与精彩人生
国学智慧与精彩人生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国学智慧与精彩人生 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国学智慧与精彩人生
居善之家必有余庆。 居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为恶不灭 皆因祖上有余德 德尽则灭 为善不倡 皆因祖上有余殃 殃尽必倡
国学智慧与精彩人生
立天之道曰:阴与阳 立地之道曰:柔与刚 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三 教 合 一 图
国学智慧与精彩人生
子曰: 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国学智慧与精彩人生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国学智慧与精彩人生
王永庆(1917年1月18日 -2008年10月15日), 台湾台北人,祖籍福建 安溪。生于台湾日治时 期台北近郊的直潭(今 属台北县新店市)、逝 世于美国新泽西州。为 台湾著名的企业家、台 塑集团创办人,被誉为 台湾的“经营之神”。
【精品培训课件】国学智慧与现代管理

青山无墨千年画, 流水无弦万古琴。
【2】儒家思想
儒:人所需要的。 通常是有道德者之称。周之制度,身通六
艺以教民者谓之儒。 《周礼·天官·大宰》说:“四曰儒,以道得
民。”儒亦指品学通三才者。 《法官·君子》说:“通天地人曰儒。“ 大儒指悟道之大学者。
儒家思想价值体系的五要素: 仁义礼智信
儒的核心是:仁(论语)
【1】道家思想: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
——《道德经》
“道可道,非恒道, 名可名,非恒名。”
——《道德经》
道——气——水 气——风——水 命——运——气
道的核心是:无
道由气成,气凝为水。 大象无形,大音希声。 举重若轻,以简驭繁。 道之日损,大道至简。
无招胜有招,不战而胜。
柔弱胜刚强,滴水穿石。
一、国学智慧与传统文化 二、中华国学的智慧精华 三、中西文化与现代管理
一、 国学智慧与传统文化
1、文化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石
古往今来,任何一个伟大的民族必有自 己博大精深的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凝 聚力、竞争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推动 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 不息、国脉传承的精神纽带,是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标志和推动力量,是现代 经济发展和管理的基石。
国学分广义和狭义,狭义指:六艺之学,即诗、书、 礼、乐、春秋、易,即经学,亦即儒家的一些著作。又 因六艺之学后附小学,因此文字、训诂、音韵也包括在 内。
广义指:经、史、子、集四部。
(十三经指:周易、尚书、诗经、周礼、礼记、仪 礼、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孟 子、孝经、尔雅)
4、文化带来市场商机和管理成功
企业的内部管理,亦要从企业文化的“阴”的培育,凝 聚全体员工的人心,树立企业的形象,形成企业的品牌,以 “阴”生“阳”,使企业具备绵绵不断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竞 争力,在世界市场不断发展壮大。
【2】儒家思想
儒:人所需要的。 通常是有道德者之称。周之制度,身通六
艺以教民者谓之儒。 《周礼·天官·大宰》说:“四曰儒,以道得
民。”儒亦指品学通三才者。 《法官·君子》说:“通天地人曰儒。“ 大儒指悟道之大学者。
儒家思想价值体系的五要素: 仁义礼智信
儒的核心是:仁(论语)
【1】道家思想: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
——《道德经》
“道可道,非恒道, 名可名,非恒名。”
——《道德经》
道——气——水 气——风——水 命——运——气
道的核心是:无
道由气成,气凝为水。 大象无形,大音希声。 举重若轻,以简驭繁。 道之日损,大道至简。
无招胜有招,不战而胜。
柔弱胜刚强,滴水穿石。
一、国学智慧与传统文化 二、中华国学的智慧精华 三、中西文化与现代管理
一、 国学智慧与传统文化
1、文化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石
古往今来,任何一个伟大的民族必有自 己博大精深的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凝 聚力、竞争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推动 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 不息、国脉传承的精神纽带,是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标志和推动力量,是现代 经济发展和管理的基石。
国学分广义和狭义,狭义指:六艺之学,即诗、书、 礼、乐、春秋、易,即经学,亦即儒家的一些著作。又 因六艺之学后附小学,因此文字、训诂、音韵也包括在 内。
广义指:经、史、子、集四部。
(十三经指:周易、尚书、诗经、周礼、礼记、仪 礼、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孟 子、孝经、尔雅)
4、文化带来市场商机和管理成功
企业的内部管理,亦要从企业文化的“阴”的培育,凝 聚全体员工的人心,树立企业的形象,形成企业的品牌,以 “阴”生“阳”,使企业具备绵绵不断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竞 争力,在世界市场不断发展壮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 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儒道释有关理想人格的思想与基本特征
(2)对大众的爱: 仁从对父母的孝开始,从对亲人的爱开始 扩充到对大众的爱,儒家称之为推己及人 ,或将心比心。“泛爱众,而亲仁。”孔 子提出两条原则:
“爱人”。
做人的第一要求就是有一颗爱心。君子人格 的第一要义就是具备爱心。这个爱心包括 哪几个层面,孟子的“亲亲而仁民,仁民 而爱物” 从三个层面作了概括 :
第一层“亲亲”,对亲人的爱
第二层“仁民”,对大众的爱
第三层“爱物”,对万物的爱
(1)对亲人的爱:
孝是道德的基石。 “立爱自亲始”。仁爱发端 于最普通的血缘亲情,对父母兄弟的爱。就是 孝和悌,对父母的敬爱之情,对兄长的敬爱之 情。“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仁者人 也,亲亲为大。” 儒家讲孝,“善事父母曰 孝”, 道家讲“绝仁去义,民复孝慈”,佛教讲 “佛法皆以孝顺为宗”。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第一,做人的基本准则,想到对方,换 位思考。何为“仁”?二人成人。《说文》: “仁,亲也。从人,从二。”你要总是想到 对方,关爱对方。小人则不这样: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后获,可谓仁矣。” 《子路篇》: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
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
中国人讲“仁义道德”“仁心仁术”。《中庸》 《孟子》:“仁者,人也。”徐灏《段注笺 》:“千心为仁,即取博爱之意。”仁爱、 仁慈、仁草、仁鸟、仁兽。
孔子做了新开拓:人生追求的最高境 界,是有关理想人格的思想与基本特征
“仁,天 心也” “天下归仁”。“仁者乐 山,智者乐水”。梅兰竹菊四君子。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 乎天地。”
“天人合一”
礼
(1)“博学于文”与“约之以礼”。《论语·雍 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弗 畔矣夫!” 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 ,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 道了。”要到成君子人格,从内,必须博学 于文,借古人的智慧来充实自己,净化自 己的内心。孔子这里的所学不仅仅是知
取物不尽物
孔子十分珍惜動物,主張「釣而不綱 、弋 不射宿。」
刳 ku胎殺夭 (剖挖母胎,殘害幼體),則 麒麟不至郊;竭澤涸he漁,則蛟龍不合陰 陽;覆巢毀卵,則鳳凰不翔。」
取物以順時
儒家根据動植物依「時」(季節)变化而 发育生長的生态規律,主張「取物以順時 」的环保思想。
曾子援引孔子的話,指出:「断一樹,殺 一兽,不以其時,非孝也。」
人之道、情绪、情感调控等,将这些方面 作为一个基本维度……对智慧的理解,可
能西方文化比较倾向于过程或能力,而东 方文化则较强调整体素质。
儒家智慧及其现代启示
儒家的最高理想人格(圣人) 儒家的现实理想人格(君子) 儒家反对的现实人格(小人)
孔子认为圣人是能够“博施于人而能济众 ”的人,以此为标准来衡量,即使尧舜也 感到忧愁。
但也很难!至于孔子自己,更不敢以圣自 居:“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圣人做不 成,至少做君子。
孔子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 君子者斯可矣。 ”
什么是君子?
《礼记》:“博闻强识而礼让,敦善行而 不怠,谓之君子。”
《孟子》:“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 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 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 人恒敬之。”
第二,“修身以安人”、“修身以安百姓”。 德披天下,安世济民,爱民、惠民、利民 、富民。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 必偃”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 大节而不可夺也”
(3)对万物的爱:对宇宙生命的热爱。
爱心扩展开去,由爱人而爱物,大爱无疆。 “仁者,无不爱也”。中国人从不把宇宙 当成冷冰冰的物理世界,而是有生命的世 界。《易传》谓“天地之大德曰生”,扬 雄谓“天地之所贵曰生” 。“生,仁也” 。
实验:她---他 他—她 一定会 一定不会
A10%;
B10%;
A30%;
B30%;
父母—子女 可能会
C 80% C40%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 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 ,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国学智慧及其现代启示
樊宝英
主要讲三个问题
一、儒学智慧及其现代启示 二、道家智慧及其现代启示 三、佛家智慧及其现代启示
开场
改革开放30年,人富裕了,但人心出问题 啦!人格出问题啦!高科技、高感性。
你幸福吗?你爱国吗?
人格三层次:个体的社会生成和塑造,社 会自我。
(1)道德人格 (2)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 (3)人格独立、人格平等、人格尊严
庄子讲孝六层次(《庄子·天运》) : 1.(以敬孝易)用恭敬来孝 2.(以爱孝难)用爱心来孝 3.(以忘亲难)行孝要忘记双亲 4.(使亲忘我难)行孝让双亲忘记自己是子女 5.(兼忘天下难)行孝忘记天下人的存在。 6.(使天下兼忘我难)天下根本忘记我在行孝
这件事。
佛教讲孝 小孝、中孝、大孝 为什么都认同?鳝鱼故事。
面具,做人要戴面具,面具代表你有各种 能力,扮演不同角色。林黛玉与薛宝钗
国学中可资借鉴的人格培育资源:中国固 有的学术。
以儒做人——儒可治国——儒入世
以道养生——道可治身——道隐世
以禅洗心——佛可治心——佛超世
续接国学传统:台湾、香港、新加坡、韩 国、德国、中国大陆。
西方人十分强调认知和社会关系对智慧的 重要性,中国人除了认同这一点,还十分注 重性格修养,包括意志品质、处世哲学、为
君子两要素:仁、礼
仁
“多言而躁”司马牛:“仁者,其言也讱 。”
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 ,在家无怨”
聪明子贡: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 人。”
回答颜回:“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 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儒道释有关理想人格的思想与基本特征
樊迟三次问仁,孔子的回答,也都不同。 《颜渊篇》: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雍也篇》:樊迟问仁。曰:“仁者先难而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 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儒道释有关理想人格的思想与基本特征
(2)对大众的爱: 仁从对父母的孝开始,从对亲人的爱开始 扩充到对大众的爱,儒家称之为推己及人 ,或将心比心。“泛爱众,而亲仁。”孔 子提出两条原则:
“爱人”。
做人的第一要求就是有一颗爱心。君子人格 的第一要义就是具备爱心。这个爱心包括 哪几个层面,孟子的“亲亲而仁民,仁民 而爱物” 从三个层面作了概括 :
第一层“亲亲”,对亲人的爱
第二层“仁民”,对大众的爱
第三层“爱物”,对万物的爱
(1)对亲人的爱:
孝是道德的基石。 “立爱自亲始”。仁爱发端 于最普通的血缘亲情,对父母兄弟的爱。就是 孝和悌,对父母的敬爱之情,对兄长的敬爱之 情。“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仁者人 也,亲亲为大。” 儒家讲孝,“善事父母曰 孝”, 道家讲“绝仁去义,民复孝慈”,佛教讲 “佛法皆以孝顺为宗”。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第一,做人的基本准则,想到对方,换 位思考。何为“仁”?二人成人。《说文》: “仁,亲也。从人,从二。”你要总是想到 对方,关爱对方。小人则不这样: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后获,可谓仁矣。” 《子路篇》: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
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
中国人讲“仁义道德”“仁心仁术”。《中庸》 《孟子》:“仁者,人也。”徐灏《段注笺 》:“千心为仁,即取博爱之意。”仁爱、 仁慈、仁草、仁鸟、仁兽。
孔子做了新开拓:人生追求的最高境 界,是有关理想人格的思想与基本特征
“仁,天 心也” “天下归仁”。“仁者乐 山,智者乐水”。梅兰竹菊四君子。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 乎天地。”
“天人合一”
礼
(1)“博学于文”与“约之以礼”。《论语·雍 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弗 畔矣夫!” 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 ,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 道了。”要到成君子人格,从内,必须博学 于文,借古人的智慧来充实自己,净化自 己的内心。孔子这里的所学不仅仅是知
取物不尽物
孔子十分珍惜動物,主張「釣而不綱 、弋 不射宿。」
刳 ku胎殺夭 (剖挖母胎,殘害幼體),則 麒麟不至郊;竭澤涸he漁,則蛟龍不合陰 陽;覆巢毀卵,則鳳凰不翔。」
取物以順時
儒家根据動植物依「時」(季節)变化而 发育生長的生态規律,主張「取物以順時 」的环保思想。
曾子援引孔子的話,指出:「断一樹,殺 一兽,不以其時,非孝也。」
人之道、情绪、情感调控等,将这些方面 作为一个基本维度……对智慧的理解,可
能西方文化比较倾向于过程或能力,而东 方文化则较强调整体素质。
儒家智慧及其现代启示
儒家的最高理想人格(圣人) 儒家的现实理想人格(君子) 儒家反对的现实人格(小人)
孔子认为圣人是能够“博施于人而能济众 ”的人,以此为标准来衡量,即使尧舜也 感到忧愁。
但也很难!至于孔子自己,更不敢以圣自 居:“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圣人做不 成,至少做君子。
孔子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 君子者斯可矣。 ”
什么是君子?
《礼记》:“博闻强识而礼让,敦善行而 不怠,谓之君子。”
《孟子》:“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 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 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 人恒敬之。”
第二,“修身以安人”、“修身以安百姓”。 德披天下,安世济民,爱民、惠民、利民 、富民。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 必偃”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 大节而不可夺也”
(3)对万物的爱:对宇宙生命的热爱。
爱心扩展开去,由爱人而爱物,大爱无疆。 “仁者,无不爱也”。中国人从不把宇宙 当成冷冰冰的物理世界,而是有生命的世 界。《易传》谓“天地之大德曰生”,扬 雄谓“天地之所贵曰生” 。“生,仁也” 。
实验:她---他 他—她 一定会 一定不会
A10%;
B10%;
A30%;
B30%;
父母—子女 可能会
C 80% C40%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 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 ,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国学智慧及其现代启示
樊宝英
主要讲三个问题
一、儒学智慧及其现代启示 二、道家智慧及其现代启示 三、佛家智慧及其现代启示
开场
改革开放30年,人富裕了,但人心出问题 啦!人格出问题啦!高科技、高感性。
你幸福吗?你爱国吗?
人格三层次:个体的社会生成和塑造,社 会自我。
(1)道德人格 (2)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 (3)人格独立、人格平等、人格尊严
庄子讲孝六层次(《庄子·天运》) : 1.(以敬孝易)用恭敬来孝 2.(以爱孝难)用爱心来孝 3.(以忘亲难)行孝要忘记双亲 4.(使亲忘我难)行孝让双亲忘记自己是子女 5.(兼忘天下难)行孝忘记天下人的存在。 6.(使天下兼忘我难)天下根本忘记我在行孝
这件事。
佛教讲孝 小孝、中孝、大孝 为什么都认同?鳝鱼故事。
面具,做人要戴面具,面具代表你有各种 能力,扮演不同角色。林黛玉与薛宝钗
国学中可资借鉴的人格培育资源:中国固 有的学术。
以儒做人——儒可治国——儒入世
以道养生——道可治身——道隐世
以禅洗心——佛可治心——佛超世
续接国学传统:台湾、香港、新加坡、韩 国、德国、中国大陆。
西方人十分强调认知和社会关系对智慧的 重要性,中国人除了认同这一点,还十分注 重性格修养,包括意志品质、处世哲学、为
君子两要素:仁、礼
仁
“多言而躁”司马牛:“仁者,其言也讱 。”
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 ,在家无怨”
聪明子贡: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 人。”
回答颜回:“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 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儒道释有关理想人格的思想与基本特征
樊迟三次问仁,孔子的回答,也都不同。 《颜渊篇》: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雍也篇》:樊迟问仁。曰:“仁者先难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