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百年读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百年读后感
管理百年读后感
管理的历史很显然不是只有这一百年,只是在这过去的100管理得到了更深的认识、实践和学习并形成了一定的体系。但正如作者
克雷纳所告诉我们的,管理没有终结答案可寻,惟有恒久的问题存在,管理需要在不断的学习中发展;因此他就要带我们对20世纪管
理思想与实践进行批判性的回顾。虽然这是个极其严肃的课题,但
这本书却是用轻松甚至略带诙谐的笔调,将这百年的管理历史清楚
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并且明确的指出了诸多管理名人和理论的可
取和不足之处。
对于所过去的管理百年,克雷纳将他们概括为“有趣,创新和进步的100年”。因为在这百年里涌现了无数的管理名人和各样理论,有对过去的创新、补充以及批判,但无论怎样他们的出现,都使人
们对管理的认识更加深入和全面,使管理的实践更加有效。从泰罗
以秒表计时为代表的科学管理,到摩登时代福特的T型车装配线生产,到斯隆对组织的思考和管理,到诸多研究者对人对劳动者的探索,到在二战中吸取教训寻求企业发展,到著名的麦卡锡营销4P组
合理论和麦格雷戈的X-Y激励模型理论,到对源于军事的战略的研
究和运用,到在面临组织危机时对管理理论和模式的不断创新,到
曾帮助日本经济复苏的戴明质量管理理论在西方的风行,直至各种
管理模式的实践和兴起。
不难看出,这些理论的产生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这些理论也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时代的难处,推动了社会
的发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理论存在的不足也被一一的展
露出来,就如科学管理中对人性的忽视和流水线生产对人机械化的
控制等。但我想也正是因这些隐藏的不合理让人们对管理有新的认
识和补充,并催生了新的理论,就像霍桑实验对人关注的开始和组
织的发现与发展。这也同样可以作为我们现在学习管理,了解管理
历史的重要原因。而且作者也在最末了一章中也讲到,仅仅只有那
些高层学习研究管理是不够的,仅仅只有一时的管理知识而不会吐
故纳新是不够的,仅仅只会学习只能坐在办公室而没有自己的想法
和追求也是不够的。因此我们在学习的同时更当学会思考,有自己
的想法和认识并实践应该是更能让我们在现在这个社会中立足的方式。
在这本书中还有一个让我深有感触的是,在里面找到的仅有的与中国相关的便是很久以前的《孙子兵法》。虽然我们的工业发展比
西方晚了很多,我们的管理学也还是个年轻的学科,但我想这不会
成为我们在这方面发展的阻碍。书中讲到的日本企业其实就是一个
很好的例子,他们虽没有本土的理论,但却用锐利的眼光发现了甚
至未被西方认可的戴明理论的价值并能加以实践。所以说,我们也
同样需要学会大胆的运用对我们来说合理有价值的理论,自己缺乏
理论并不意味着其他人没有适合我们的理论。
世界在不断地更新,管理也在不断地更新,我们人更需要被不断地更新。
最近读完了《管理百年》这本书。这本书讲述了管理学从1900
年到20xx年的百年发展史。阅读的过程中一直有两个问题萦绕在脑海:为什么需要管理?管理的目的和核心是什么?
第一,为什么需要管理?
首先,基于资源的稀缺性,不管是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还是自然资源管理都具有稀缺性。因此需要有效地配置资源,让有限的资源
发挥出最大的效用。其次,人不是机器,由人组成的组织是复杂的,需要管理者将不同的人组成一个有机体,并能高效的运作。如果人
是机器那就不需要管理者了,只需要程序员将指令发送给机器,机
器就会百分之百的执行。
第二,管理的目的和核心是什么?
管理的目的是,为了科学、合理、优化配置经济要素资源,达到经营低投入,高产出的目的。管理的基本原则是,用力少,进攻多,以最少的资源投入,耗费,取得最大的工业效果(摘自《南怀瑾的
商业智慧》,我个人比较赞同)。用两个词概括:高效率,高效用。管理的核心是,管理之道,唯在用人。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
失天下。柯林斯在《从优秀到卓越》中提到“先人后事”,先找到
合适的人,再考虑制定公司的战略方向。
读《管理百年》,对管理有以下感悟。
第一,管理学理论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景象。
并没有一种管理学理论是一统江湖,放之四海皆可行的。“百家争鸣”的同时也会是“鱼龙混杂”。正如《管理百年》结尾所说,
尽管管理学思想曾经提供了一个健康的答案,但现在它已经成了混
乱和问题的制造源。
第二,管理思想与实践的差距是挺大的。
《管理百年》按时间顺序讲述了1900年到20xx年一百年以来的美国主要管理思想,从“秒表的科学”到“学习型组织”。但现实
世界中这些管理思想是并行的,肯定还有不少工厂依然使用摩[]
登时代的管理思想,也有挺多公司是学习型组织。此外,各个国家,各个企业之间管理水平是参差不齐的。
第三,不管是管理企业还是管理人,都应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管理百年》里有许多优秀的管理思想,但切不可生搬硬套,拿来就用。要根据企业的真实情况,选择合适的管理方法,有时甚至
需要改良或创新。
第四,官僚主义是永恒的话题。
无论你在哪个时代,哪个企业,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官僚主义者。他们看重自己的职位胜过管理公司,他们看重自己的利益胜过公司
的利益。
第五,管理者,尤其是CEO对公司的发展事关生死。
公司是由一群管理者组成的有机体,企业的组织构架图显示了企业的汇报关系。在现实世界中,员工更多的是对上级负责,多于对
公司负责。老板更看重哪个项目,员工也相应地往这个项目多投入
资源。所以管理者决定了企业资源的配置。杰出的管理者可以让企
业起死回生或重回领导地位,如果IBM的郭士纳,GE的杰克韦尔奇,但也有不少企业在CEO中毁于一旦,《从优秀到卓越》书中有不少
对照公司就是如此。
第六,创新VS.保守。
我想这是企业要权衡的重要方面。创新当然会担当更多风险,但一旦取得成功,就可以占先机,甚至形成垄断型优势。保守是稳健型,风险也小,但很可能会被对手远远甩在身后。在公司内部,也
会有创新派和保守派,要看公司具体如何权衡这两股力量。举个例子,某公司CIO,很有创新精神,大刀阔斧进行革新,鼓励创新,
提拔能人。任何人只要有创新想法,都可以给他发邮件。如果他觉
得项目可行,就会任命此人担任项目经理,开展项目。奈何公司中
保守派占大多数,他的创举得罪了很多人,无奈被裁。也是该公司,制造厂的某经理,特别保守,深怕出错。十几年来一直在捣鼓把A
系统换成B系统,再把B系统换回A系统之类的事,十几年没有创
新和进步。管理方法也是老式的家长制,一言堂。提拔员工不是看
能力,而是看在公司的年限。她不喜欢的人,永远不会受到重用。
有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有一位大学刚毕业的大学生,很聪明,干
活也很快,但他干完活就会闲着。老板看他不顺眼,也不让他加入
新的项目。那个人呆了一年就郁闷的走了。但人家现如今,已经成
为某公司的CTO了。
第七,企业的使命和价值观。
现在整个世界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人才的流动率也越来越高。很多优秀的企业都想出各种奇葩的方式来留住人才:比如
Google,Facebook等。而企业的使命和价值观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中国古语“道不同,不相为谋”。企业的使命和价值观阐述了这个
企业的愿景,发展方向,工作准则等。它可以吸引认同其使命和价
值观的潜在员工。这个过程就是:使命/愿景吸引志同道合的合伙人
/员工,大家一起工作实现使命/愿景。有句话叫“志同道合贼有效”!这样,员工在这家公司就不是“打工者”的心态了,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