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地理分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动物的地理分布

第一节:生物圈(biosphere)

生物圈又称生态圈,是地球上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由大气圈(atmosphere)、水圈(hydrosphere)、土壤岩石圈(lithosphere)及生活在其中的生物共同组成,范围大致处于自海面下10km、地表下

300m以及地表上的大气层(垂直

高度约15km)之间。

生物圈内已有记载的生物约

250万种,这些生物类群通过食

物链紧密联系,并与其相适应的

环境组成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一、水圈:

包括地球表面约71.8%的水域,也是构成大气圈及土壤岩石圈的一部分。水是生命起源和存在的基本前提,水生生物体内的水分占70%~80%以上,水母和有些软体动物甚至可以高达80%~95%,陆栖动物体内的水分也占50%以上。它不仅是原生质的最主要成分,也是作为生命代谢活动的氢和有机体体内氧的来源之一。水还是生物体内新陈代谢的一种介质,因而没有水就不可能有生命。

地表的水不断蒸发成水蒸气,在高空大气层中遇冷凝结成雨水而复降至地面,构成往复不息的循环。据测算,每年从海洋表层蒸发的水量约有1m的深度;在陆地则主要通过植物叶面的蒸腾作用将水释回到大气层。生物有机体不断地从环境中摄入水分,在完成代谢作用的生命活动之后又把水排出,这样,也构成一种循环。

水本身的物理特性同样对于有机体的存活和分布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地球表面的水体巨大、导热较慢,因而贮存着大量的热能,水的辐射热能为陆栖动物提供有利的生存条件。水在4℃时具有最大的密

度而使冰块漂浮于水面,从而保证了水栖生物得以安全地度过越冬期。海洋中暖水和冷水垂直对流所导致的海流,对于气候条件以及水生生物的分布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气圈:

气圈内的大气中,氧约占21%,氮占78%,二氧化碳占0.03%,此外还含有数量不等的水蒸气和少量惰性气体。氧的存在及溶解于水的性质,是一切动物呼吸和生存的先决条件。氮是构成生物有机体的重要元素之一,是机体蛋白质的主要成分。植物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硝酸盐等含氮分子,经过复杂的合成过程制成蛋白质,动物则依赖吃其他生物而取得氮。生物有机体死后分解再将氮释出。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成分和主要原料,它还构成对大气层外紫外线辐射和臭氧的屏蔽,此外,它还能与水合成弱的碳酸,对维持水环境的中性方面起着化学缓冲作用。

三、土壤岩圈:

地球是有地壳(crust)、地幔(mantle)和地核(core)三部分构成。地壳为地球表面的一个薄层,由表层的土壤和地底层的坚硬的沉积岩和玄武岩所构成的厚层,厚度约为5km~100km,占地球总体积的0.5%。地壳的表层与生命有关。

生物体所有的矿物质代谢,都是在地壳之间进行的。生物体内的矿物质含量极微,但这些微量元素却是有机体必不可少的,而且是直接或间接取自地壳的。有机体死后分解,又将这些物质还给自然环境。

地壳是生物体栖息的地点,它的形态特点以及地壳运动必然对气候以及有机体的存活产生巨大影响,地壳的升高和卷曲引起山脉形成和地形改变,山脉常构成气候和动物分布的屏障。降雨能把陆地土壤中的可溶性矿物质带入海内,构成水栖生物不可缺乏的营养物质。

生物与地壳表层土壤之间存在着互相促进和相互依存的关系,生物的生命活动有利于土壤形成,砍伐森林可导致水土流失和荒漠化。

生物圈内的生命凭借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维持着。生物每时每刻从环境中摄入和排出能量及物质;植物借助光合作用把太阳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为异养生物和人类提供食物及生活环境。动物在异化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以及死亡后的尸体,经微生物分解还原,又把有机物和矿物质归还给环境,并用于再次建造新的生命。这一循环的过程又与大气、地质、水循环等紧密的交织在一起,在大气圈、水圈和土壤岩石圈之间通过气流、辐射、蒸发、降水等作用,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循环,使生物圈在不同层次之间具有一定限度的相互补偿调节机能,以保持生物圈的动态平衡。

第二节:动物的分布:

一、动物的栖息地(生境habitat):

动物栖息地是动物能维持其生存所必须的全部条件的具体地区,例如海洋、河流、森林、草原和荒漠等。对于某些体内寄生虫来说宿主的内脏器官就是它们的栖息地。

任何一种动物的生活,都要受到栖息地内各种要素的制约。一般说来,动物的栖息地经常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但又是时刻在不断变化过程中,当其变化一旦超过动物所能耐受的范围,动物将无法在原地继续生存下去和进行繁殖,这个范围就是动物对环境适应的耐受区限。耐受区限决定着动物区域分布的临界线,通常每种动物的耐受区限是比较宽广的,但临界线却是很难逾越的,例如懒猴、印度象、野牛、长臂猿、犀鸟、太阳鸟、孔雀雉、蟒蛇、斑飞蜥等只能分布在常年无霜冻的地区,霜冻就成了它们的临界线。此外,动物的生活和繁殖还同时受到适宜区限的制约,如深海鱼类适宜栖息于盐度高、水压大的海底环境里;生活在干旱少雨和酷热荒漠中的沙蜥,则对栖息地区内的温度和光照强度具有较高的要求。各种动物在适宜环境以外的地区里,虽可暂时生存,但不能久居,更无法进行繁殖。在适宜区限

内,还包含着一个范围更加狭窄的最适区限,一般动物的成体可以在较广阔的适宜区限生活,但幼体发育却只能在最适区域内进行。有些鱼类和鸟类的生活适宜区限与繁殖的最适区限有着明显的差异,它们在生殖季节之前,要进行长距离的洄游或迁徙,直至到达最适区限才筑巢、交配、产卵、繁殖。

二、动物的分布区(distribution):

动物的分布区是指某种动物所占有的地理空间。在这个空间里,这种动物能够充分地进行生长和发育,并通过生殖繁衍出具有生命的后代。在任何一种动物的分布区内,并非到处都能发现其踪迹,它们只能生活在可以满足其生存所必需的基本条件的地方。这种地方就是动物的栖息地。分布区是地理概念,必需占有地球上的一定地区,而栖息地是生态学概念,是动物实际居住的场所。

从理论上讲,每种动物都有一个发生中心,由此逐渐向周围地区扩展,其分布区往往互相连接成片。但是在现代的动物分布区形成过程中,由于长时期受到地壳运动、气候变迁、人类活动以及动物自身扩展能力和适应性等各种内外条件的限制影响,使它们很难达到理论上的分布范围。许多动物的现代分布区,一般都经历过多次变迁,发生中心已经不一定限于现在的分布区内,有时还可能相隔得很远。

每种动物都有一个发生中心,由此向周围扩展。动物扩展的主要途径有:①走廊(corridor):是一种大陆桥,可允许动物向2个方向自由移动。②滤道(filter route):仅允许有特殊适应的动物通过;

③机会通过(sweepstake):仅有少数种类能靠机会通过。

三、陆地自然条件和动物群的地带性分布:

由于地球呈椭圆形并依一定的轨道旋转,以致投射在地表各个区域的太阳能都不均匀,使陆地的自然条件[或称景观(landscape)]自北向南呈现有规律的地带性分布。即地处极区附近的苔原(tundra)地带,位于远离海洋的温带草原(glass land)地带,分布在温带和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