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思考
关于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的分析和思考
关于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的分析和思考人才培养方案是指为了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制定的一系列培养人才的措施和计划。
通过对人才培养方案的调研,我们可以分析其优点、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和完善建议。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优点:1. 提高员工素质:人才培养方案可以通过培训、学习和培养机制等方式,提高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使其具备更高的竞争力。
2. 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对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强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3. 促进员工发展:人才培养方案可以为员工提供继续学习和发展的机会,使其在职业发展上更有动力和目标感。
4. 增强企业凝聚力:通过对人才的培养和关怀,可以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忠诚度,提高员工稳定性和凝聚力。
1. 缺乏个性化:部分公司的人才培养方案还比较普遍化,缺乏针对性和个性化,不能充分满足不同员工的发展需求。
2. 考核机制不完善:很多公司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存在考核机制不完善的问题,导致培养过程中的反馈不足,无法及时调整和改进。
3. 培训内容过于理论化:一些人才培养方案存在培训内容过于理论化的问题,缺乏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不能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4. 培训资源有限:由于经费和人力资源等限制,一些企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无法提供足够的培训资源和支持,影响培训效果。
三、改进和完善建议:1. 个性化定制: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员工的个性差异和发展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提供差异化的培养措施和计划。
2. 完善考核机制:建立合理的考核机制,及时收集员工的反馈意见和培训效果评估,根据反馈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5. 引入外部资源:适当引入外部培训机构或专家,为人才培养方案提供更丰富的培训资源和专业指导,提高培训的水平和效果。
关于独立学院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
最 后 , 程 设 置 缺 乏 实 践 教 学 环 节 。现 在 一 企 业 特 课
别是 与市 场联 系 紧密 的中小企 业不 敢招 聘应 届 毕业 生 , 原
人 才培 养 方案 存 在 问题
关键词: 立学院 独
因 很 简 单 , 些 毕 业 生 虽 然 有 理 论 基 础 , 是 进 了 单 位 后 这 但
、
独 立 学 院人 才培 养 方案存 在 的 问题
独 立 学 院 创 办 之 初 ,一 般 都 采 取 与 母 体 学 校 同 样 的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 同 小 异 的 培 养 方 案 , 发 同 样 的 毕 业 证 大 颁 书 , 得 了 一 定 的 效 果 。 但 自2 0 年 开 始 , 育 部 规 定 独 取 03 教 立 学 院 不 再 颁 发 母 体 学 校 的 毕 业 证 ,独 立 学 院 人 才 培 养 方 案 存 在 的 问 题 也 就 日渐 凸 显 。
一
由 于缺 乏 足够 的学 科 专业 建设 基 础 和相 应 的教 学研 究 , 合 独 立学 院 人才 培 养 的教 学 大 纲等 尚无 法成 型 , 适 独 立 学 院 的专 业应 该 设置 哪 些课 程 , 程 的学 时 、 分 如何 课 学 确 立 , 选 修还 是 必修 , 择 考试 还 是 考查 , 等 , 一切 是 选 等 这 都 难 以有 据 可 循 。 外 , 为 独 立 学 院 教 学 编 写 的 教 材 少 另 专 之又 少 , 多 独立 学 院在 选 用 教 材 时 . 遍 犯 难 , 用 通 很 普 选 用 的本 科 教 材 , 生 反 映 “ 不 消 ”选 用 专 科 教 材 , 符 学 吃 ; 不 合 学 校 的办 学定 位 , 生 也觉 得 “ 不 饱 ” 在 制 订人 才培 学 吃 。 养方 案 时 , 为找 不 到适 合 的教 材 , 多 独 立学 院不 得不 因 许 变 更课 程 设 置 。 二 、 立 学 院 人 才 培 养 方 案 独
学分制条件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思考——以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文秘)为例
摘 要 : 分制 作 为 一 项 系统 工 程 , 才 培 养 方 案 的 制 订 是 关键 。 在 人 才培 养 方 案 的 制 订 过 程 中 。 充 分 理 学 人 要
解 学分 制 的 内涵 , 师 资情 况 、 程 资 源 等 关 键 要 素 要 进 行 充 分调 研 , 系方 案 要 科 学合 理 , 彰 显 专 业 特 质 。 对 课 体 能 关 键 词 : 分 制 ; 才 培 养 方案 ; 订 ; 统 性 ; 行 性 学 人 制 系 可
概 括 为 “ 性 、 齐 、 控 ” 而 学 分 制 在 教 学 过 程 中允 刚 整 易 ;
初清华学堂 ( 清华 大 学 的前 身 )北 京 大 学 等 实 行 的 学 、
分 制 和 选 科 制 ; 9 2年 院 系调 整后 .大 学 办 学 模 式 仿 15 效 前 苏 联 ,改行 班 级 授 课 基 础 上 的 学 年 制 ; 9 0年 代 18
业 , 否跨 专 业 、 系 科 选 修 课 程 都 给 学 生 自 由选 择 是 跨 与传 统 学 年 制 对 比 , 区 别 在 于 : 先 , 年 制 是 其 首 学
以 规 定 学 习 年 限 和 统 一 的 必 修 课 数 量 来 衡 量 学 习 总 量 , 分 制 是 以 学 分 作 为 学 习 量 的计 度 单 位 ; 次 。 学 其 学 年 制 强 调 对 教 学 过 程 和 目标 的 集 中 统 一 管 理 . 分 制 学 采 用 多样 的教育 规 格 和较 灵 活 的过 程 管理 方式 : 再 次 , 年 制 是 以学 年 计 量 的必 修 课 制 为 基 础 . 分 制 学 学
分 制 试 行 的成 败 与 人 才 培 养 质 量 的 高 低 。据 此 . 文 本
关于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的分析和思考
关于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的分析和思考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才的需求量持续增长,尤其是对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人才培养已成为各级高校和政府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各类人才培养方案也应运而生。
那么,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调研和分析,可以为我们提供方向和方法。
在调研中,我发现人才培养方案具有很强的个性化和针对性。
因此,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一方面要注重培养过程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因人而异,分类培养。
除此之外,更需要考虑行业的发展趋势,未来发展方向,对应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寻找对内对外的统一,找到与实际相符的本质特征。
在具体实施人才培养方案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和实践环节专业能力是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必须将专业能力培养为本领域的领袖级水平。
然而,仅是理论学习是不够的,还需要结合实践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应该注重专业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探索、总结,提高专业技能,增强实际应用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
二、培养创新和实干的能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创新的不断推进,竞争越来越激烈。
因此,为了更好地应对竞争,人才培养方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干能力,让学生具备创造性思维和独立工作能力。
同时还要注重实际操作的培训,培养学生与实际场景的联系,将所学知识成功地运用于实际中,创造更大的价值。
三、重视英语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现在的社会越来越倾向于全球化,因此拥有跨文化交流和英语能力也成为了人才必须要具备的能力之一。
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应该注重语言学习和跨文化交流的培养,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国际化发展趋势,在跨文化交流、商业沟通、国际贸易等方面具备更高的竞争力。
总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但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
关于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的分析和思考
关于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的分析和思考一、调研背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才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资源。
而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人才培养方案的调研,分析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以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果。
二、调研内容和方法1. 调研内容:本次调研主要包括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培养目标、培养方法和效果评估等方面。
2. 调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文献资料等方法进行调研,并对调研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1.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从调研结果来看,大多数高校和企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存在不足之处,如缺乏系统性和阶段性、内容过于理论化、与实际脱节等问题。
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挑战,如缺乏专业化的培养师资、培养环境不佳、培养方式单一等问题。
2. 培养目标:调研结果显示,当前人才培养目标存在一定的过于功利化的情况,以追求高薪就业为主要目标,忽视了个人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对于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也不够重视。
3. 培养方法:从调研结果来看,当前的培养方法主要依赖于课堂教学,而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一些企业在人才培养中过于注重单一技能的培养,忽视了综合能力的培养。
4. 效果评估:根据调研的结果来看,人才培养方案的效果评估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方面,评估指标过于单一,只注重学术成绩和就业情况,忽视了其他重要因素;评估方式过于简单粗放,没有形成科学、客观的评估体系。
四、存在问题与思考1.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应加强对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和制定,使之具有系统性、阶段性和针对性。
要加强对培养师资的培训和引进,营造良好的培养环境。
2. 培养目标:应从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培养具备深厚专业知识、良好综合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的高级人才。
还要加强对个人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3. 培养方法:应采取多元化的培养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关于制订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的一些思考
需要制订一套适合精英教育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 自动 化学院拥有这样一批专业人才和特色学科 , 必然决定着我 院担负着培养精英人才 的重任 。
二、 创 新 型人 才培 养 方 案制 订的 覆盖 面 1 . 创新型人才培养 目标的确定。 在建立创新型人才 的 培养 方案 时 , 要 确定 培 养 行业 的领 军 人物 、 一 流 的工程 师 、 具有深厚基础 、 创新潜质的科学研究人才的 目标 。培养方
的 措施 以及 工作 计 划 。
关键词 : 创新人才 ; 精英教 育; 培养方案
中 图分 类 号 : G 6 4 2 . 0 文 献 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1 6 7 4 — 9 3 2 4 ( 2 0 1 3 ) 3 1 — 0 0 2 7 — 0 2
高等教育发展 的一个重要方 向就是精英教育 ,而精 英人才必须要有创新精神,因为社会的进步源于创新 , 培
【 教改创新】
关于制 订创新 型人才培 养方案 的一些思考
肖模 昕 , 田 凯, 于立君 , 于 鑫, 许
哈尔 滨
伟
1 5 0 0 0 1 ) ・
( 哈尔滨 工程 大学 自动化 学 院 , 黑龙 江
摘要 : 培养创新型人才, 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 目标 和发展方向。 综合 国力的竞争 , 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 中华 民 族能否实现伟 大的复兴, 关键在 于我们 能否培养 出一 大批 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本文结合哈 尔滨工程大学教 学工作会 议, 在 强调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的同时, 就如何制订创新型人 才培养方案进行深入探讨 , 并介绍 自动化 学院所采取
要实施精英教育 、 培养精英人才。哈尔滨工程大学作为一 个具有“ 三海一核” 特色的研究型综合性大学 , 在 良好地完 成大众化教育的基础上 , 更应该担负起培养精英人才 的重
新时代背景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思考——以东南大学为例
[收稿时间]2019-10-23[基金项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2018年度工程教育专项课题“新工科建设的理念、内涵和路径研究——以江苏高校新工科建设为例”(2018GCLZD02)。
[作者简介]邓蕾(1989-),女,安徽铜陵人,硕士,研究实习员,东南大学教务处教学研究科副科长,研究方向:通信工程、高等教育管理。
[摘要]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纲领,是培养过程的设计、建构与管理。
论文从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重要性入手,对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要素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东南大学的具体做法,并对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的难点和不足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实际操作性。
[关键词]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0)11-0162-042020年11University Education一、背景教学与科研的权衡[1]是现代大学面临的共同难题,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实际上是大学与社会矛盾的反映,也是大学理念与社会需求的冲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中国借鉴苏联模式建立了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主要由科学院系统承担,高校的主要功能是教育教学。
20世纪80年代末,南京大学在全国率先考核教师科研,将SCI 引入中国科研评价体系;90年代,中央政府实施“211工程”,首次提出“研究型大学”[2]的概念。
从此,中国高校的功能从单一的教育教学拓展到科学研究,教学与科研成为高校的两个中心。
随着科学研究功能的延伸,高校排名与教师评聘更多偏重科研水平和科研成果的评价,越来越多的高校提出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传道授业解惑”的大学职能[3]日渐弱化。
2018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第五次全国教育大会,会议强调“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在政治层面重申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
构建能力为本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几点思考
构建能力为本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几点思考摘要: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针对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存在的问题,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原则,人才需求分析、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定位、课程体系构建等方面进行了思考与分析。
关键词:高职职业能力人才培养方案我国高职教育在近十多年时间内完成了规模的跨越式发展,目前,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内涵建设与发展已成为新的热点问题。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制订直接涉及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最核心的一项工作—专业建设,同时它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可以说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制订,既是高职院校所有改革与建设工作的“总纲”,也是专业建设能否取得实效的基础性工作和能否取得事半功倍效果的根本保证。
目前高职院校设计和制定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没有认真分析区域产业背景、行业格局、企业需求和自身条件,专业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带有随意性和盲目性,与社会接轨不密切;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没有进行充分的人才需求调研;课程体系大多数还是本科的“压缩饼干”,“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三段式的教学仍相当普遍;实训基地、师资队伍满足不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效益乃至其生存发展。
那么如何根据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构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1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应遵循的总体原则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以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和教育部《关于制定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高[2000]2号)等文件精神为指导,遵循德育优先,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优化课程体系的原则;突出实践性教学,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原则及多证结合原则。
2基于人才需求分析,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是人才培养工作首先要明确的要素。
关于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的分析和思考
关于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的分析和思考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才培养问题成为各个领域普遍关注的焦点。
人才培养方案是一个组织机构为了培养出一定方向、一定层次的人才而制订的一系列计划和措施。
本文以某高校为例,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调研,分析了其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思考。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发展现状1.制定情况根据调查结果,近几年该高校针对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均已制定,但实行情况不够到位,存在制定后执行困难、教学过程中难以贯彻的情况。
2.顶层设计针对该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较为重视顶层设计的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系统性和统一性,但注重体制不足,也缺乏对实际需求的深刻了解。
3.不同学科特点该校的不同学科由于某些基础专业知识的差异、实践性教学规律的不同,故人才培养方案在面向各专业学生时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特别要求。
1.培养方案与实际需求不符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与专业实际需求不符的情况比较常见。
一方面,这是由于领导或制订人员没有充分了解实际情况,对人才诉求理解不如实;另一方面,这也可能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基础和数据收集方式有较大关系。
2.缺乏针对性人才培养方案往往是面向一个专业或一类人才的,但不同人才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教育培养过程中人才培养方案缺乏针对性也成了问题之一。
3.执行困难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后,如何实施也成了一个问题,缺乏操作性的方案往往难以贯彻到位,使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
1.制定更合理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中应注重实际需求,针对不同人群、不同领域的需求予以分析和总结,并以此为依据制订更合理有效的方案。
2.推进“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应充分考虑各学科的特点,增强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质量的关联性,建立针对性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推动人才培养工作向深度和广度转变,并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细化方案执行流程制定的方案往往只是理论上的操作,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在实际的培养工作中,制定符合实际的执行流程,保障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实施。
关于对普通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
高校对人才培养方 案进行 规划和设计 为贯 彻 《国家 中长 期教 育 改革 和发 展规 划 纲 要 ( 2 0 1 0 — 2 0 2 0) 年 》的精神 ,适应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 求 ,高校对人才培养方案在规划和设计上就必须合理设 置 ,包括人才培 养方案总体设计思路 、课程设置方面 、 实践教学培养方案方面 、第二课堂培养方案 、校园文化 培养方案等五个方面的设计和规划 。 ( 一) 对培养方案的总体设计思路和框架的构建。 人才培养 目标规划首先必须立足于人才培养 目标 ,依 据 高校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确定合理的总体思路和构建明 确的框架 。培养思路为 :以教育理论为基础 ,以系统论 理念为指导 ,以学生为主体 ,在强化能力培养和素质训 练的基础上 ,注 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 ,通过课 堂教学 、实践教学 、第二课堂 、校园文化等各个培养方
的方式构建 。 “ 通 识教育课程平 台”包 括 “ 公共基础 类课 程 、学科基础 类课程 、公共选修类课程 ”三大部 分 ,体现了一种 “ 共同文化核心 ”的教 育思想 ,形成 了纹理参透 、学科 交叉的培养思想 ,一般 来说 集中在 大 学前半段时 间学 习。 “ 专业选修课教 育模块 群”主 要 包括 “ 专业选修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 、任 意选修课 程 ” 三部 分 ,这 些课 程 为本 专业 知识 结构 的 主体课 程 ,主要为高新科技 的前沿课程 以及发挥教 师强项的 特 殊课程 ,一般于 大学后半期学 习。课 堂教 学是高等 院校 教学过程 的主要环 节 ,主要通过对教学 内容的完 整性 、交融性方面 ,教 学方法的 多样性 、有效 性 ,以 及 专业指导方面 的 目的性 、针对性三个方面进 行不断 优化和设计来实施的。 ( 三 )实践教学培养方案的规划和实施 。实践教学 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实施学生 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关键所在 ,因此 ,在时间教学培养方 案 的规划要求实践教学与课程教学相协调 ,并在制定培 养方案 时就要充分考虑 不同阶段 、不 同环节 的培 养 目 标 ,前后衔接统筹安排 ,并注重集中实践和分散实践有 机结合 。 ( 四 )第二课堂培养方案 的规划和实施 。第二课堂 为除了业务可以外的一起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的活 动 。一般 而言 ,多数学校 第一课 堂也列入到教学计划 中 ,而 第二课堂 由于 随意性 大 ,不易管理和考核 。因 此 ,在实际操作 中,应健全第二课堂的章程 ,并将第二 课堂安排到学校的教学计划中并明确学分要求 ,以确保 第二课堂能够顺利实施。 ( 五 )校园文化培养方案的规划和实施 。校园文化 属于学校教育的 “ 潜文化”范畴。通过良好的校园文化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文化氛围 ,从而有利于学 生成长 ,这也是校园文化培养方案的目标 。校园文化环
对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几点思考
[ 键词 ] 地 方 高校 ; 才培 养方 案 ; 关 人 制订 ; 考 思 [ 者简 介] 郑开玲 ( 9 1 , , 西师 范 大 学 高等教 育研 究 室助 理研 究 员 , 要从 事 高等 作 1 8 一) 女 广 主
教 育教 学 管理与教 师教 育研 究 。
方 面 , 没 有 关 注 到 学 科 专 业 教 学 指 导 委 员 会 出 台 的 专 业 规 也
、
地 方 高校 培 养 方 案 制订 的 常见 问题 及 规 避
范 、 业发展研究报告 或评估 方案 , 没有 了解其 他 院校 同 专 更
类 专 业 的课 程设 置 和 用 人 单 位 对 人 才 尤 其 是 对 人 才 核 心 职 业 能 力 的需 求 , 成 盲 目的 闭 门造 车 或 是 不 负 责 任 地 照 搬 上 造
地 方 高校 在人 才培养 方案 制订 工作 中, 既要 加 强专 业 需求 调研 , 织讨 论 达 成共 识 , 组 明确 分 工 落 实
责任 , 明确培 养 目标 , 范审 定环 节 ; 规 更要 妥 善 处理好 坚持 办学特 色与 整体优 化培 养 方案 、 学校 统一
规格 要 求 与促 进 学 生个性 发展 、 学教 育 与人 文教 育 、 堂理 论教 学与 课 外 实践 环 节 、 程 结 构优 科 课 课
一
对 策
人 才 培 养 方 案 是 学 校 办 学 思 想 、 养 目标 、 才 培 养 模 培 人
年 级 的培 养方 案 。 因 此 , 级 学 院 要 以 专 业 为 单 位 、 织 二 组
式 对 学 生 知 识结 构 要 求 的 具 体 体 现 , 学 校 组 织 和 管 理 教 育 是 教 学 过 程 的 主要 依 据 , 是 学 校 对 教 育 教 学 质 量 进 行 监 控 和 也 评 价 的基 础 性 文 件 。可 以 说 , 才 培 养 方 案 集 中凝 练 和 具 体 人
关于人才培养方案的解读和思考
关于人才培养方案的解读和思考《关于人才培养方案的解读和思考》1. 简介在当今社会,人才培养愈发受到重视。
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企业组织内部,都在不断探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通过对人才培养方案的深入解读和思考,我们能更好地发掘其内在关联和意义,为个人和组织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
2. 人才培养方案的内涵人才培养方案是指针对特定人才群体,为了实现其个人职业发展和组织整体发展的设定目标和方法。
它包括从招聘、培训到激励的全过程管理,旨在发展和留住组织所需的核心人才。
人才培养方案需要综合考虑个人优势、组织需求以及外部环境,以期达到最佳的匹配和共赢。
3. 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1)招聘:人才培养方案的第一步,是吸引和选拔具备潜力的人才。
这不仅包括学历、专业背景,更涉及到能力、性格和团队匹配度等多个方面。
(2)培训:培训是人才成长的关键环节,也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
除了专业技能培训,还需要注重领导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等软实力的培养。
(3)激励:激励机制是人才留住的保障。
通过薪酬福利、晋升机会、项目经历等方式,激发人才的潜能,提高他们的归属感和满意度。
4. 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在制定和执行人才培养方案时,需要深入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个性化需求:不同人才的发展需求可能存在差异,如何在整体规划中实现个性化的平衡,是一个需要深思的问题。
(2)长期规划:人才培养要立足长远,需要与组织发展战略紧密结合,注重发展的稳健性和延续性。
(3)外部环境变化: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会影响人才的需求和市场竞争,如何灵活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适应变化,是一个需要灵活思考的问题。
5. 个人观点和总结人才培养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也是个人成长的保障。
通过本文的深度解读和思考,我对人才培养方案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个人认为,人才培养方案需要综合考虑个人、组织和环境因素,注重个性化需求、长期规划和灵活调整,才能真正发挥其价值。
希望在未来的实践中,能够将这些理论融入到具体的操作中,实现个人和组织的共同发展。
人才培养方案思考与建议
人才培养方案思考与建议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人才培养是国家发展的根本保障。
而作为教育领域的从业者,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和建议如何制定更为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
下面是我个人的一些思考与建议。
首先,人才培养方案应该紧密贴合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需求。
我们应该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所需人才的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制定出能够提供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的培养方案。
同时,要重视对地方特色产业的培养,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到最新的科技、理论,并将其实践应用,为当地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
其次,针对不同的学生个体差异,制定出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
我们应该充分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和特长,根据这些差异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合适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尽量营造积极与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他们的学习成长。
第三,多渠道获取实践机会,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人才培养方案应该将实践教学与课程设置结合,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
我们应该积极去寻找与当地经济紧密相关的企业、机构、社区等,为学生们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们能够参与到实际的工作当中,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不仅让他们理论知识得到巩固,还能够锻炼其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最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教师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者,他们的能力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
因此,我们应该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定期组织教师进修、专业培训等,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理念、知识水平和教学技能,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成长。
总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任务。
我们应该不断改进和完善,将其贯彻到教育教学中的方方面面。
只有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和优势,建立正确的人才培养理念,才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
关于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的分析和思考
关于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的分析和思考本次调研针对校园内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整理和分析,我们发现了以下几点问题:1. 培养方案重视理论学习,但实践经验不足。
许多学生对于实践项目的机会有限,即使有机会也可能面临各种限制,如缺乏资金、资源 etc.。
因此,对于一些将来需要进入实践领域的学生,现有的培养方案可能存在缺乏实践经验的问题。
2. 学校培养方案缺乏个性化选择。
学生之间差异很大,需要不同的培养方案。
但是目前,通常鲜有个性化的选择。
学校相对缺乏课程的模块化设计,以及不同方向的培养计划和方案的个性化设计。
这可能会导致某些学生无法在自己的领域得到足够的发展和进步。
3. 社会资源与校园资源衔接不足。
学生通常非常希望能够通过校外实践、实习等方式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但是许多人可能并不知道如何联系和申请。
因此,建立更加完善的校外实践机制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尤为重要。
面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以下一些解决方法:1. 加强实践项目的推广,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为学生提供创新的赞助和支持。
2. 对课程进行更多的模块化和个性化,为不同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并为学生个性化设计课程和计划,以响应学生需要和需求的不同。
3. 去拓展学生的实践机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资源。
这可以通过加强高校与社会资源之间的联系,建立更加完善的校外实践机制等方法来实现。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实力,学校有必要从根本上进行改革。
需要加强学生的实践经验,提供更加完善的教育、实践等系统,为学生提供更多、更为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这将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于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的分析和思考
关于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的分析和思考
人才培养方案是一个国家或组织为了发展和培养各类人才而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和计划。
在当今社会,人才是国家和企业发展的关键资源,优秀的人才培养方案对于促进经济发展
和提高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研分析,并进行思考和讨论。
在调研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查阅相关的政府文件、企业年报、研究报告等来了解各个
国家和企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我们还可以与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交流,从而获取更加
深入的了解和分析。
通过这些调研,我们可以得到各个国家和企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内
容和实施情况。
对于调研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我们可以比较不同国家和企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不同国家和企业有不同的发展目标和
需求,因此其人才培养方案也存在差异。
通过比较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各个国家和企业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从而借鉴和吸取经验,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自己的人
才培养方案。
我们也可以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发展趋势进行思考和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才培养的方式和方法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兴起,一些新兴
行业和职业开始得到广泛的重视和发展,这也给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我们需
要思考如何结合新的技术和需求,来改进和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以满足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需求。
关于企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关于企业人才培养的思考第一篇:关于企业人才培养的思考关于企业人才培养的思考随着企业“做大做强”发展方针的提出与实施,人才结构优化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对员工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企业的好坏与员工的整体素质有着直接的关系。
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也是企业培训的竞争,企业要想获得优于竞争对手的唯一途径,就是比竞争对手学得更快,重视培训、重视员工全面素质的提升,只有通过培训员工不断使其更新观念,增加员工文化知识和工作技能,员工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符合企业发展的需求,从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最终实现企业与员工“双赢”。
在这种情况下,加强企业自身人才培养是解决人才结构问题的有效方法。
企业人才培养,不能简单地认为就是对员工工作技能的培训,而是“招-育-用-留-舍”一系列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筹划与实施。
对于一个提供工程咨询、设计服务的企业来说,我认为应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来落实上述工作:“招(人)”,是企业人才培养的第一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它基本可以决定日后是否能够“育得成、用得好、留得住”,而不是流失或者最终无奈舍弃。
由于目前我库是以招聘应届毕业生以及有一定工作经验但仍待进一步培养的人士,因此“招”需要从企业发展需求和应聘对象职业规划两方面着手。
在招聘新员工之前,需要根据企业已有人才结构和发展需要决定人才需求。
“育(人)”,新进员工能否成为企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这一步起关键作用。
不论是新进的应届毕业生还是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士,都需要适当的培训以适应新的工作及环境。
特别是对于应届毕业生,在学校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但对于工程实践经验几乎为零,甚至有不少来自不对口专业,更加需要相关培训和指导。
根据一些大设计院的经验,一个应届毕业生从学校进入单位以后,为其指定一个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当其“师傅”,在一定的时期内,由该名老员工指导其工作,手把手教,这样新进员工可以较快的适应新的工作,完成角色转变。
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心得体会范文
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心得体会范文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心得体会范文1人才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各级学校和培训机构纷纷制定了各自的人才培养方案。
在实施过程中,我深入参与了其中的一项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亲身经历和观察,我深刻认识到了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以下是我对这一方案的心得体会总结。
首先,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应重视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体。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日益增加,不再只是片面追求学科知识,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在这一方案中,我们不仅注重学科知识的学习,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开展各类实践活动和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全面发展的个体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其次,人才培养方案需要注重实践环节的设计。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在这一方案中,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实习实训等,使学生能够真正接触到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和挑战,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对复杂环境的能力。
通过实践环节的设计,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还能够培养实际操作的技能。
实践环节的设计是人才培养方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锻炼学生的实际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另外,人才培养方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非常快,一个人的知识能力和学习能力决定了他能够适应社会的时间。
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通过开设研究方法和学习方法课程,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同时,通过组织学术讲座和学术交流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意识。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知识更新的需求,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竞争力。
关于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的分析和思考
关于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的分析和思考人才培养方案是组织和企业为提高员工素质和能力而制定的一套培养计划。
这些方案的有效性对组织和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研分析,并对其进行思考。
我们需要对人才培养方案的调研进行分析。
通过调研可以了解到该方案的执行情况、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
调研可以通过问卷调查、个别面谈以及观察等方式进行。
通过调研分析,可以获取以下信息:第一,了解到培养方案的目标和内容。
了解方案的目标是什么,培养的是什么样的人才。
通过对方案内容的了解,可以评估方案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第二,了解到方案的执行情况。
了解方案是否按照计划执行,是否有落地实施。
通过对执行情况的了解,可以评估方案的有效性。
了解到方案的评价和反馈。
了解参与培养的员工对方案的评价和反馈。
通过对反馈信息的分析,可以了解到方案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接下来,我们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思考。
针对调研结果,我们可以进行以下思考:第一,分析方案的实施效果。
通过调研结果,我们可以分析方案的实施效果,了解到方案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如果方案存在问题,我们可以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第二,思考方案的可持续发展。
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进行持续的投入和改进。
我们可以思考方案的可持续发展性,是否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以适应组织和企业的发展需要。
第四,思考方案的创新性。
人才培养方案需要与时俱进,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性。
我们可以思考方案是否具备创新性,是否能够引领员工的发展,并提出创新的建议和方向。
人才培养方案的调研分析和思考对于提高员工素质和能力,促进组织和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对方案的调研分析,可以对方案的实施情况和效果进行评估。
通过对方案的思考,可以提出改进和创新的建议,以适应组织和企业的需求。
关于海事管理人才培养计划的思考
关于海事管理人才培养计划的思考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海洋经济的崛起,海事事业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作为海洋国家,中国的海事事业发展也日益重要。
海事管理人才的培养也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从海事管理人才的现状出发,探讨如何制定一份有效的海事管理人才培养计划。
一、海事管理人才现状海事管理人才是指在海事行业中,具备海事法律法规知识、船舶技术知识、管理知识以及海事英语等多方面综合能力的人才。
目前,我国海事管理人才的总体水平还有待提高。
一方面,海事管理人才的数量还不足。
另一方面,海事管理人才的素质和能力也存在一定的差距。
现在,我国的海事管理人才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1. 海军、海警等军事部门转岗人员这些人员在服役期间,受到了良好的军事训练,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应变能力。
但是,这些人员往往缺乏相关的经济管理知识和海事法律法规知识,需要进行专业培训。
2. 海事院校毕业生海事院校培养的学生,拥有较为全面的海事知识,但是在实践经验和管理能力方面,相对较弱。
需要在实习和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3. 企业自主培养人才一些大型船企会自主培养海事管理人才,通过内部培训和职业晋升,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但是,这种方式的缺点在于,企业往往只会培养自己需要的人才,对于整个行业的人才缺口并不能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
4. 海事从业者转岗人员一些从事海事从业的人员,因为工作需要或者个人发展需要,选择了转岗到海事管理领域。
这些人员具备一定的行业经验和实践能力,但是需要进行相关的专业培训,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
二、制定海事管理人才培养计划为了提高海事管理人才的水平,我们需要制定一份有效的海事管理人才培养计划。
以下是具体的步骤:1. 确定培养目标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培养的目标。
具体而言,我们需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培养的人才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和素质?- 培养的人才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专业培训?2. 调查分析需求在确定培养目标之后,我们需要进行一些调查和分析,了解海事行业的人才需求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举例:哈佛大学对在校学生的修课规定
每个申请获得学士学位的学生必须修 32门学期课程(half-course), 16门是有关专业的; 8门是通识教育的(必须从哈佛核心课程 中选学);其余 8 门则可依据个人兴趣自 由选修。
哈佛核心课程 包括6个领域内的若干课程 • 外国文化 • 历史研究 • 文学艺术 • 道 德 • 自然科学 • 社会分析 要求学生用本科学习时间的四分之一左 右来学习上述6个领域的8至10门课程,每个 领域至少应选修一门。否则,将不能获得学位。
结论:新一轮人才培养计划制订重点
1、量大面广的英语、计算机、数学等基础课要压 缩课时,增加课外学习时间,提高实效。 2、重新构建通识教育体系。文理渗透。 3、专业课要综合,增加难度,设置学位课程, “考虎课”。 4、提供辅修系列、第二学位、第二专业等。 5、增加选修课程比例,课程总量要增加。 6、处理宽口径、厚基础、精方向之间的关系,课 程模块化。学科基础课要宽一些。 7、重视创新创业、实践能力课程。
它是学生进行任何专业学习的准备”这是通识教育最初被
赋予的涵义。
2
Liberal education
vocational education
早在希腊罗马时代已出现,它是 针对职业教育而提出,重点是培 养统一的人格、自由的精神。
Gener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education or special education
批判性思维的含义
能够识别偏见、陈见和价值观对 思维的影响 认识到一个问题的有多种解决方法 能够识别、去除不相关的信息 能够识别逻辑推理和思维过程上的错误 能够辨别事物变化的模式
科南特3大类: • 人文学科类 • 社会科学类 • 自然科学类
博克时代5大类: • “文学与艺术”类 • “科学与数学”类 • “历史研究”类 • “社会与哲学分析” 类 • “外国语言与文化” 类
学分制与导师制
我国高校针对本科生推出导师制早在2000年 前后就开始,也曾经让人以为学起牛津大学来了, 但发现只是个“美丽的误会”。“导师制维持的 是一种朋友或家人一般的学习关系,它不是单独 存在的,而必须与草地、河边、茶馆、咖啡厅、 饭桌、酒吧、书店或彻夜长谈等相随,这种结合 构成了学生生活的全部。”林语堂曾经说:“牛 津大学的学生所以好,是导师坐在那里喷烟,喷 得你天天冒火,得益于导师制度。”
J A
传统 人文
C
H
T
现代 人文
人文
英文字母为国家或 地区名第一个字母
东西方大学通识课程内容差异的patten
复旦大学的通识课程改革
六大模块:
1、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 2、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 3、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 4、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 5、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 6、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
课程举例
中国现代文学名著选讲 庄子导读 《荀子》导读 《论法的精神》导读
20世纪50年 代以来普遍 采用学年制 。改革开放 以后又开始 采取学分制 。
我国的历程
学年学 分制 学分制
学分制的四大特征
尊重个性化,强调 学生的个性发展
弹性 学制 特征 目标 管理
一般3-6年 自主 选课
自主选择专业、课程、 任课教师、授课时间、 修读方式、学期修课门 数等
发展 个性
以考试来衡量教学 结果和进行学籍管 理
学年制
重过程管理 教学计划较为固定 知识结构较为单一 强调共同性
学分制
重目标管理 教学计划弹性较大
比较
知识结构较为广博
强调个体性 导师制 绩点制
班主任的管理
实分制
学年制三大优缺点
规模 效益 缺乏 弹性 不利 因材 施教
计划 管理
优点
学年制优缺点
缺点
不利 个性 发展
集体 活动
学分制下的教学计划
要留下较多的选课学分与选课自由 学分制作为西方高校教学制度,其核心 精神就是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深深根植于 西方的个性化人文精神的文化土壤之中。 没有这种文化精神,学分制就无法得到实 施,这种土壤是学分制的文化之“根”。 否则,就是无“魂”之躯。
杭州师范大学2013版修订重点
• 1、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必须明确清晰。这次新专业目录 中,已经很少提“高级专门人才”,而是提“复合型人才、 应用型人才、高素质人才”等等,定位不准,后面的课程 设置就摇摆不定。地方本科高校一般定位“高素质应用型 人才”。 • 2、要把课外学时落到实处。基础课程、学位课程都1比2 课时安排课外学习。 • 3、专业主干课程门数不宜太多。要设计几门综合性的老 虎课,学分量可以大一点,难度也要大一点。课程不要支 离破碎,降低课程难度。 • 4、提出专业准入与专业准出概念,进一步加大学生自主 选择的机会。 • 5、重构通识课程体系,建设核心通识课程;加强课程国 际化,采用英文原版教材,提倡双语教学。
三、要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 系,维持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的平衡。
结论: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难点
目标定位:学术型或应用型;精英教育或大众教育 专门人才或复合人才; 考研导向或就业导向; 宽口径还是精方向; 鼓励出国还是鼓励考证 大量的地方本科院校面临着如何定位的难题。我的基本 观点有二:一是满足学生个性化、多元化的需要,分层分 类培养;二是在保证本科规格的基础上,强调就业能力的 提升。在以“学生为本、以社会为本、以学科为本”中, 向以社会为本倾斜。
• 要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时数 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2007年 “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 高教学质量若干意见”:实践教学环节在 人文社科类专业一般不应少于总学时(学 分)的15%,在理工家医类中不少于总学 分的25%。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 见 (2012年)(俗称:高教30条)
• 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 活动、科技发明、勤工助学和挂职锻炼等社会实 践活动。 • 新增生均拨款优先投入实践育人工作,新增教学 经费优先用于实践教学。 • 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确保各类专业实践教学必要 的学分(学时)。配齐配强实验室人员,提升实 验教学水平。组织编写一批优秀实验教材。加强 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建设, 重点建设一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大 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高职实训基地。
1、课程大纲的含义
2、课程大纲的内容
中国课程大纲的含义
课程大纲原称“教学大纲”,我国教 育学词条一般对“教学大纲”的解释是: 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 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根据学生的 特点、水平以及需要,具体规定教学内容 的范围、目的、任务、深度、体系和结构、 教学时间以及教学法上的具体要求。
三、人才培养方案制订
通识教育还是专业教育? 学分制还是学年制? 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
1
最初的含义
第一个把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的是美国博德因学院
的帕卡德(A.S.Packard)教授。他在19世纪初批评大学的
自由选课制,为大学本科课程应该设置共同部分 (commom elements)进行辩护,他在文中提到:“我们 学院预计给青年一种general education,一种古典的、文学 的和科学的,一种尽可能综合的(comprehensive)教育,
6个领域的课程组成(《哈佛2007-2008核心课程目录》) • • • • • • 外国文化课有27门, 历史研究课有29门(A类11门,B类18门), 文化艺术课有48门(A类17门,B类17门,C类14门) 道德课有12门 科学课有26门(A类14门,B类12门), 社会分析课有11门 共151门
人才培养方案修订 ——学分制与学年制
学分制是用学分来反映课程的地位、要 求和计算学习量的一种教学制度,它规定 了学生达到毕业、取得学位应修满的学分 总数。
学分制的历史
18世纪末,在欧美一些大学里冲破 了固有的统一课程设置模式,即学校 根据社会各方面的不同需求,开设了 许多课程。但是学生在短短的大学期 间不可能学习所有的课程,于是,产 生了选课制。德国最早提出了“选课 自由”的思想,而选课制的发展和完 善是在美国。
人才培养方案的管理
1、修订过程中要吸收企业行业的参与,了解 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不能因人设课,不能 简单模仿。国家在新专业目录颁布后,制 定各专业类质量标准,相关行业部门制定 有关的专业建设标准。 2、要确保培养方案的严肃性与权威性。按培 养方案进行教学活动。一般四年大修一次, 每年微调一些课程。
四、课程大纲的制订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 意见》(2012、2)
每个本科生在学期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的时间累计应不少于4周。 每个本科生在学期间必须参加一次社会 调查,撰写一篇调查报告。
从三个关系中得出如下观点:
一、要处理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 系,维持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平衡。 二、要处理好学年制与学分制的关系, 维持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平衡。
学分制性 不足;课程更新慢,缺乏机制。 学生选择权不足的问题:专业选择、课 程选择、教师选择、学习方式选择。 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30人才能开课、 小教室较少、缺乏导师制辅助。
人才培养方案修订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
1、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作用。
哈佛通识课程新方案
2007 “外国文化”类 “历史研究”类 “文学艺术”类 “道德”类 “自然科学”类 “社会分析”类
2009实施 艺术和诠释 文化和信仰 实证推理 伦理推理 生命科学 物质科学 世界各社会 世界中的美国
科学
传统人文:语言、写作能力、 伦理道德说教(忍让、谦虚、 集体主义)。课程:阅读、 写作、文法、中国经典、政 治理论、中国历史知识学习 现代人文:自由、平等、正 义。课程:伦理分析、中西 方经典、历史分析比较
从自由选课到限制选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