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雨课堂”的美术史论智慧课堂构建与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教专区tougao3@

106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基于“雨课堂”的

美术史论智慧课堂构建与研究

满盈盈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2018年9月,《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明确提出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要大力推动大数据、互联网等现代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探索个性化、智能化的教育。智慧教学工具的使用已十分必要,逐渐成为教育工作者必备的基本素养。[1]新时代下高校教师如何应对现代信息技术变革带来的挑战,是一项重要课题。

●研究背景

新技术的发展与新教育变革的浪潮,催生出新的教学工具。清华大学于2016年推出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目的是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为教学提供数据化、智能化的支持。[2]“雨课堂”将PPT、MOOC、微信、弹幕等流行元素融

为一体,成为“互联网+黑板+移动

终端”的新时代学习工具,这势必在

教学工具层面推动教学法的持续创

新,助力教学改革的有效开展。

目前已经有一定数量的师生进

行了雨课堂教学活动实践,但在中

国知网上以“篇名”搜索,尚无美术

史论课程应用雨课堂的论文案例。

因此,构建基于雨课堂的智慧课

堂,尝试变革授课方式,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让课堂更加高效,让学

生能力更好地提高,是美术史论教

师面临的新任务、新挑战与新机遇。

顺应“互联网+教育”的大趋势,实

现大数据时代的智慧教学,最大限

度地释放教与学的能量,运用现代

信息技术推动本科教育质量提升,

是新时代高校教师责无旁贷的历史

使命。下面,笔者将和大家交流课堂

模型构建及应用效果,以期完善软

件功能,使更多师生受益。

●教学实践

基于雨课堂的翻转课堂教学

模型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

段,它具有用微信推送教学内容、实

时回答问题、便捷互动等功能,将

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全过程赋

予了全新的体验,[3]实现了课前、课

中、课后有机联系,全面提升了课堂

教学效率。

1.课前——推送教学资源

教师选择适宜的教学资源(视

频、文本、语音、PPT等),通过雨课

堂将学习任务快捷地推送到学生

手机端,学生可以便捷查看教师发

布的学习任务,进行异步的自主学

习。这一方面能督促学生养成预习

摘要:作者构建了基于雨课堂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并通过问卷调查及学习行为数据分析,得出使用雨课堂上课增加了学生回答问题的次数,学生更方便及时地向教师提问,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更加密切,提高了学习兴趣,提升了自主学习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结论。

关键词:雨课堂;美术史论;智慧课堂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9)19-0106-03

高教专区

tougao3@

107

OCT 2019 NO.19

的习惯,做到心中有数。例如,在进行希腊艺术的讲解时,会涉及到诸多的神像,如果不了解他们的身份,就难以感受到艺术作品的精妙之处。教师可以通过雨课堂推送国内第一档艺术类脱口秀《艺术很难吗》第三季《一口气读懂希腊神话》部分,使学生对课程的文化背景有相应的了解,其幽默的讲解也使学生期待将要进行的理论学习。另一方面雨课堂也为教师提供了许多有用的学生学习数据,教师针对这些数据,改进教学设计,调整课程讲解视角、重难点等,进而产生最优的教学效果。

2.课中——促进师生交互教师可以利用雨课堂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成果展示,利用弹幕集体讨论,组织课堂测验,促进师生交互,同时获取学生学习数据,及时改进和调整教学进程。

(1)PPT同步展示与及时反馈授课PPT与学生手机端同步,方便学生保存回看内容,避免了学生的听课思路因教师变换幻灯片而被打断。匿名反馈的“不懂”按钮,可以异步统计学生学习的真实状况,可以及时调整课堂节奏,针对重点问题重点讲解。授课过程中会涉及大量的视觉资料,学生的主观感受力、观察力及接受度都会有较大差别,这一功能对美术史论课程来说其作用不可小视。

(2)应答系统组织课堂测验利用雨课堂软件,可以在幻灯

片中添加题目,进行课堂测验,及时公布得分分布,以便学生了解自己的状况。通过习题应答功能,把学生拉回课堂,使其积极参与思考,师生之间的互动也更加频繁,教师也可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3)利用弹幕集体讨论弹幕的引入能促使学生更为活跃地表达观点,实现全班学生讨论,教师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想法。这种形式增加了课堂时尚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尤其在美术史论的教学过程中,会涉及到较多对艺术作品的主观感受,对于如何让学生充分展示这些感受,让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感受并进行科学引导,这是一个极为适宜的方式。

3.课后——数据采集与分析雨课堂工具可以在课内PPT 推送、实时测验、及时反馈、集体讨论等功能中收集学生学习行为数据,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成效,科学评估教学过程,精准调整教学策略。在中国古代画论部分,对于文言文的理解,对于“气韵”“虚实”“传神”等一些蕴含着古代文化与思想的词语,学生常常感到虚空而难以把握,教师可以通过课下进一步与学生交流探讨,引导他们明确认识、充分感悟,并能够在未来指导创作实践、弘扬传统文化。教师不再是知识讲授者,而是引导者;学生不再是知识接收者,而是积极的建构者,师生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实现知识

的内化。

● 效果分析

为了了解雨课堂在美术史论课程中的应用效果,笔者开展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满意度较高,同时学生也提出了一些有利于教学持续改进的建议。数据表明,最受学生欢迎的雨课堂功能分别为扫码签到(62%)、投票(60%)、投屏(42.5%)、弹幕互动(40%)这四项功能。97.5%的学生认为使用“雨课堂”上课增加了回答问题的次数;95%的学生认为使用雨课堂上课更方便及时向教师提问;95%的学生认为使用雨课堂上课收集课堂表现作为平时成绩更加客观;97.5%的学生认为使用雨课堂,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更加密切;97.5%的学生认为使用雨课堂,提高了学习兴趣,学习态度更加积极;100%的学生认为使用雨课堂,提高了自主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92.5%的学生表示愿意其他课程也使用雨课堂来支持学习。

通过分析可见,雨课堂的应用解决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解决了学生主体地位不凸显的问题,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探究转变,学生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探究和创新等多元能力。二是解决了教师经验驱动不靠谱的问题,教师可以分析大量的学生学习行为数据,看到以前无法看到的大数据,极大地促进了教学由“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