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县乡土历史调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澧县乡土历史调查

澧县历史

澧县,因澧水贯境而得名,素称“九澧门户”。澧之名首见于《禹贡》,春秋、战国均属楚。秦属慈姑县,隶黔中郡。两汉时期为孱陵、零阳县,属武陵郡。三国时,始属蜀,后属吴零阳、作唐县,分隶天门郡、南郡。西魏恭帝二年(555年)始置澧州。隋开皇九年(589年),改澧州为松州,不久复名澧州,新置澧阳县(澧县)。隋大业三年(607年),改澧州为澧阳郡,辖澧阳、石门、孱陵、安乡、崇义、慈利6县。唐武德四年(621年),复为澧州,仍辖6县。唐天宝元年(742年)改为澧州澧阳郡。唐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澧州。宋乾德元年(963年)又为澧州澧阳郡。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升为澧州路,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为澧州路总管府。明洪武九年(1644年)复为澧州,并裁澧阳县入州治,隶常德府。清康熙三年(1644年),澧州改隶岳常澧道。雍正七年(1729年)升澧州为直隶州,辖安乡、石门、慈利、安福4县。雍正十三年(1735年)增辖永定县(今张家界永定区)。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改直隶澧州为澧州行政厅。民国二年9月废州为县,始置澧县,隶岳常澧道。民国三年,隶武陵道。民国五年隶湘江道。民国十一年废道制,直隶于省。民国二十四年,省内设立行政督察区,澧县先后隶属湘西行政督察区、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和第四行政督察区。 1949年7月27日澧县解放后,一直隶属常德地区。1988年6月,常德地改市,澧县仍隶属常德市。县境内名胜古迹甚多,共发现文物 500 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 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 处,以城头山、彭头山、鸡叫城、八十当、十里岗、丁家岗为核心的澧阳平原史前文化遗址群已由国家向联合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特别是被评为中华二十世纪 100 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的城头山古文化遗址,发现了中国最早、距今 6000 年的古城址、古祭坛和古稻田,把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 1000 年。江泽民同志 1995 年视察澧县时亲笔题写了“城头山古文化遗址”,蒋纬国先生在台湾题词:“中华文明亿万载,澧州古城七千年”。

澧县文化遗迹

城头山古遗址位于澧县县城西北10公里的车溪乡南岳村,是中国南方史前大溪文化至石家河文化时期的距今约 4800至 6000年的原始社会文化遗址,也是迄今中国唯一发现时代最早、文物最丰富、保护最完整的古城遗址。古城略呈圆形,城垣外圆直径340米,内圆直径325米,围绕城垣的护城河宽35米,总计占地面积15万多平方米。城内已发掘出大片台基式的房屋建筑基础、设施齐全的制陶作坊、宽阔的城中大道、密集而重叠的氏族墓葬和保存完好的世界最早的水稻田(6500年前)。1992年和1997年两次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1995年3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视察澧县时,欣

然命题写了“城头山古文化遗址”八个大字。2001年该遗址评选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其考古发掘成果已载入北京中华世纪坛青铜甬道。城头山原始社会城址的发现,表明长江流域也是中国文明的摇篮,对研究人类文明的起源、早期城池的起源以及阶级、国家的产生具有重大意义,并将改写中国的史前史。该遗址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彭头山古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早期古文化遗址,遗址位于澧阳平原中部大坪乡孟坪村,东南距县城12公里,是一处高出四周地面约 4 米的圆形丘冈,面积约 1 万平方米,保存状况良好。该遗址最早于 1986 年全省文物普查中发现,并被认作一种新的文化,称之为“彭头山文化”,其年代距今约 9000~7500 年。 1998 年冬由省考古所对该遗址进行正式发掘,揭露面积 400 平方米。遗址中遗迹有:地面式和浅穴式建筑、灶坑、墓葬、灰坑等,出土陶器以夹炭红褐陶、夹砂红褐陶和泥质红陶为主,全部为原始的贴塑法制成,其纹饰有绳纹、刻划纹。器形有圜底罐,深腹钵、盆等。出土的石器以打制为主,另有少量石质装饰品。彭头山文化的独特文化面貌使之成为彭头山文化的代表地点,为这一类遗存识别提供了标尺。彭头山出土的陶器中夹杂了大量的稻谷、稻壳,充分展现了这里原始稻作农业的发展规模,成为我国乃至世界最早的人工栽培水稻遗迹,由此确立了长江中游地区在中国稻作农业起源与发展的历史地位。彭头山文化现已正式写入大学教科书,国务院还把彭头山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起源载入了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50 周年而建在北京的“中华世纪坛”。彭头山古遗址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八十垱古遗址位于澧阳平原东北梦溪镇五福村境内,海拔高度31米,坐落在河流冲击平原与湖泊、沼泽三者边缘的中介地带,濒临右河道,属新石器时代,距今9000~8000年。其考古发掘成果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已有记载。1997年该遗址获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首位提名奖。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余家牌坊位于澧县城西10公里的车溪乡牌楼村,为高15米、宽10米六柱三门十三殿式祁阳白石牌坊。据《直隶澧州志》,是为清代道光年间澧州籍官员余日为纪念其母罗氏守节养育之恩奏报皇帝批准后所建,牌坊于道光13年(1833年)始建,道光22年(1844年)竣工,达12年之久。节孝坊用祁阳石建成,坊上层刻有“圣旨”,二层刻有“湖南抚部院”请旨准建旌表全文。整个建筑结构严谨华重,雕工精巧细致,柱梁皆镂孔,人物浮雕与龙、凤、花、鸟等纹饰,栩栩如生,加之上部三层飞檐挑角,构成一具精湛的巨型石雕艺术珍品。是湖南省唯一保存完整的石刻牌坊,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澧州文庙初建于北宋乾德三年(965年),明初迁建于现址。文庙坐北朝南,在南北轴线上建有头门、状元桥、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六进。总占地约8000平方米,有殿、堂、廊、亭、庑、门、房130间,建筑面积近2000平方米,布局严谨,风格独特,是一处规模宏伟的古建筑群。现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花瓦塔位于澧县宜万乡花瓦岗(与湖北松滋县交界处),建于宋代,是一座古朴秀丽的

千年宝塔。花瓦塔为密檐式砖塔,高22米,塔身7层,平面呈八角形,全塔用青砖砌成,倚柱、莲瓣、翘角及佛像均系陶土烧制,清同治《直隶澧州志》记载了宋代建塔的史实。花瓦塔历尽沧桑,年久失修,塔身已向北倾斜5度,近年对宝塔进行了加固、修补和粉刷。现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遇仙楼该楼建于南宋乾道年间(1165-1173年),位于澧州古城东南城垣之上,俗称八方楼,又名澧浦楼、奎星阁。史传为太守乔逊梦遇吕洞宾,建楼以志其事。遇仙楼为三层木架结构建筑,平面呈八方形,径五丈,高七丈,柱廿四,檐三重,盔顶式。翼角高翘,遍挂风铃,琉璃绿瓦,葫芦宝项。整个建筑无一颗铁载体钉,全为榫卯结构。前有水池名沧堰。现在城关中学校园内。

思王祠位于澧水南岸、澧州城西五公里彭山顶峰,初建于唐代,为纪念唐代澧州刺史李元则有德政而建。

多安桥位于澧县县城栗河之上(原属澧水河道)。建于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全桥长六十六丈( 198 米),宽二丈四尺( 8.7 米),共十一孔。中间石拱跨径五丈( 15 )米,高三丈二尺( 10 米有余)。其余两边孔跨径与高度递减。拱桥石墩砌成舟形,并从下往上呈台阶内收,形成梯型尖状。为纪念组织桥梁工程建设的两位政府官员多赉和安佩莲,题名“多安桥”。多安桥雄伟、古朴,建筑风格独特,已有近200年历史。已录入《中国古桥录》。现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蜚云塔位于澧县县城东南方澧水河畔的二圣滩上。该塔全部使用方形石料和石灰浆叠砌而成,八方七级,高33米,底层直径13米,高6米;塔顶3.2米,直径7米;除底层仅开一门供出入外,其余6层都有4个门,塔内有旋转石阶直至顶层。塔的各方底层、门楣、门道均雕刻有大小各异的佛像,共133座,如八大力士、八洞神仙等,至今姿态各异,栩栩如生。该塔始建于明代天启初年(1621年),竣工于清代嘉庆二十三年(1817年),历时近200年。澧县俗传有“要得澧州风水转,宝塔雄立河中间”的民谚。

澧州古城墙位于县城。明代洪武五年(1372年)初筑,为土墙;明永乐二年(1404年)更土城为砖城,高5米,面宽6-10米,加上女墙,全长九里十三步(约4505米),置东、西、南、北、金牛五门。后多次损毁、增修。现遗存东南城墙,东起敌楼拐,西至澧县一中,约2000米。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松竹桥座落在湘鄂边界的火连坡松竹村涔河上,是一座全长37米的单孔石拱桥,为清代乾隆年间当地孙氏兄弟孙承松、孙承竹募资所建,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现已收入《中国古桥录》。

嘉山寺位于澧县县城东南约1 5公里处的嘉山之颠。宗教胜地,建寺一千多年以来,以其厚重的宗教文化底蕴,独特的姜女文化特色,众多的历史人物典故,秀美神奇的水光山色,吸引着荆楚大地的远近游客前来观光、朝拜。现为湖南省政府批准开放的省级重点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