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药浓度监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药浓度监测

一、血药浓度监测工作制度

1)每日工作应及时准确完成当日的标本测定工作,并及时将结果通知临床。(加急样品随到随做)

2)化验单及时输机,及时送回化验单。

3)检验记录需完整无误。(姓名、性别、床号、病例号、病情诊断、待检测项、

结果、报告人等)

4)及时定购试剂等消耗品,并保持记录完整。

5)有外送检品时及时联系临检中心测定,登记回馈临床测定结果。每季度结算测定样本

二、职责

临床药师负责对检验科的检验结果报告单进行记录,并配合医师根据检查结果进行患者的用药指导。

三、治疗药物监测操作规范

治疗药物监测(TDM)就是临床药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实现药动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一门新兴学科。为了准确、灵敏的检测血药浓度,实现给药方案个体化,提高药物疗效与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特制定血药浓度测定、结果解释及个体化用药方案设计等的工作规范。

1.方法学的开发:根据我院临床的需要及检测仪器设备(HPLC、TDX等)的情况,对部分有必要进行TDM的药物建立体内药物浓度测定方法,方便临床常规检测。同时结合国内外最新的药物分析进展,不断开发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简便

的体内药物测定方法学。

2.通过院刊或其她途径向临床宣传TDM开展的必要性及能开展的项目,以使临床对该工作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对开展监测的药物的峰、谷浓度采血时间、血样采集量、采血所用的试管、药物的半衰期等资料汇总,并向临床介绍。

3.设计TDM申请表,其内容应包括:

3、1 患者的基本情况:性别、年龄、体重、原发疾病、肝肾功能及临床症状等。

3、2 患者的用药情况:用药剂量、间隔时间、用药途径、方法、疗程及合并

用药等。

3、3 标本采集情况:标本种类、采集时间。

4.临床TDM的申请及标本采集

4、1 对本实验室能监测的药物,临床根据患者的症状、疗效或毒副反应的情况,决定就是否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并填写TDM申请表。

4、2 采集时间

4、2、1 在患者用药5~7个半衰期后(血药浓度达稳态)根据临床的初步判断及测定目的进行标本采集。

4、2、2 对怀疑用量不足、疗效不好或观察疗效者一般应测定谷浓度,采血时间为早上用药前。

4、2、3 对超量使用或怀疑出现毒副反应者一般应测定峰浓度,采血时间根据测定的药物的达峰时间进行采集(有不明者及时向实验室咨询)。

4、2、4 患者处于无发作也无中毒表现的稳定状态时,采血时间可为随机的,但间隔一定时间复查时应与前一次测定时采血时间相一致。

4、2、5 监测服缓(控)释剂型者的血药浓度可在达稳态后任何时间测定,但最好测定服药前的空腹血药浓度。

4、3标本采集后应连同TDM申请表立即送实验室测定。

5.测定后,应及时填写血药浓度检测报告单(当天完成),临床药师对结果进行记录。

6.结果解释及个体化用药方案设计

6、1 要求:对实验室开展的TDM项目,收集群体参数值(Ka、K、Vd、Cl、T1/2及有效血药浓度范围等),列成表,方便查找,并及时参考国内外相关资料及时

更新。熟悉掌握测定药物的使用、相互作用、患者临床症状及毒副反应的表现等,并及时收集最新的资料。

6、2 接到TDM申请后,实验室立刻通知负责结果解释及个体化用药方案设

计人员或相关专科的临床药师,由其到相应临床查瞧患者病历,了解患者用药情况及临床疗效或毒副反应。

6、3 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肝肾功能情况、实际临床疗效、就是否出现

毒副反应等,结合血药浓度测定的结果进行解释。

6、4 对需调整个体化用药方案者,可根据测定结果、期望浓度及群体药动学

参数,按照药动学的理论及计算方法,计算最大维持剂量、负荷剂量、给药速率、

给药间隔等(条件许可时购进药动学参数计算软件),然后根据患者的情况及药物

剂量拟定给药方案。

6、5 将解释的结果及需调整剂量而拟定的给药方案写到血药浓度报告单上,并与医生探讨。

6、6 如临床调整给药方案,则在给药后一面观察临床疗效,达稳态后测定血药浓度,若实测血药浓度在治疗范围内,且临床有效,表明用药方案合适;若实测血药浓度小于最低有效浓度,且临床效果不佳,则需修改用药方案,而如临床仍有效,则不必修改用药方案;若实测血药浓度大于治疗浓度,应特别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而如临床仍无效,则必须修改用药方案,并再测血药浓度,直至摸索出安全、有效的用药方案。

6、7 就是否调整用药方案,应以临床实际疗效及就是否出现毒副反应为准,血药浓度测定结果只就是一个相对概念,仅仅提供可能产生治疗效应与毒副反应

的参考范围,因此分析血药浓度的量效关系时首先应当重视的就是患者的实际临

床效应。

7.临床药师参与相关临床科室的工作过程中,对重点病例提醒医生及时进行

血药浓度监测,并配合实验室对结果进行解释,追踪重点病例临床效应。

8.实验室要对调整用药方案及其她重点病例进行追踪监测。对测定的TDM 建立相关的数据库,每年对其进行分析,评价。

9.结合临床,开展相关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生物利用度、生物等效性等方面的研究。

【TDM历程如下:

治疗决策(医师/临床药师)→处方剂量(医师/临床药师)→初剂量设计(医师/临床药师)→调剂(药师)→投药(护师/药师)→观察(医师/临床药师/护师)→抽血(医师/临床药师/护师/检验师)→血药浓度监测(临床药师/检验师)→药动学处理(临床药师/医师)→调整给药方案(医师/临床药师)。】

四、检查指标:血中药物浓度。

五、各项指标的意义:通过测定血液中药物的浓度,并利用药代动力学的原理与公

式使给药方案个体化,以提高疗效,避免或减少毒性反应,同时也可为药物过量中毒的诊断与处理提供有价值的实验室依据。

六、危急值设置:地高辛>2、4ng/ml。

治疗药物监测(TDM)结果记录

送检科室病历号床号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

临床诊断

采血样本送检时间

监测药物监测方法

测定目的:

1、血中药物浓度

2、怀疑中毒

3、确定给药方案

测定结果:

1、血中药物浓度ug/ml

2、调整给药剂量mg/次, mg/日

3、调整剂量后血药浓度ug/ml

提示:

1、达到治疗浓度。

2未达到治疗浓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