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管理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日益加剧的商业竞争,市场正在由卖方市场逐步转化为买方市场,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维持原有的市场占有率或扩大市场份额,除了依靠价格优势、产品质量、营销策略、完善的售后服务等手段之外,基于商业信用基础上的赊销方式逐步成为企业打开市场的重要手段。企业信用销售行为虽然为提高产品销售额和企业竞争能力提供了便利,但由此却给企业带来了大量的应收账款,增加了企业所面临的流动性风险,甚至会威胁到企业的正常经营。尤其是在商业信用基础还不够完善的中国,企业缺乏信用管理的相关经验,特别是对企业应收账款的周期、企业流动资金构成缺乏管理经验,一旦发生大规模的呆账坏账情况,企业的资金周转和正常的经营活动就会受到很大影响,从而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根据中国企业协会2013年的统计数据,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的平均账龄高达90天以上,应收账款的坏账比率更是高达5%-10%。面对这种情况,很多企业保守地选择减少赊销,致使丧失市场机会和盈利机会,使得公司陷入销售与回款的两难境地。“赊销找死,不赊销等死”已成为困扰我国企业的一个普遍难题。在西方发达的商业环境中,虽然赊销情况普遍,但是财务风险水平却远低于国内企业,这一方面得益于西方社会成熟的信用环境,另一方面企业在信用管理方面存在全面的应对体系也是维持企业良好财务状况、扩大销售的重要原因。因此,强化企业信用管理,逐步构建富有效率的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体系,已成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企业成功地和其他企业同台竞争、争夺国内国际市场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理论上,我国学术界在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方面的研究比较滞后,在中国知网文献检索中输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最早的文献只能追溯到1988年。无论从广度,还是从深度上来说,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的理论研究与西方学者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而且国内现有的对企业应收账款的研究多是定性分析,缺乏定量研究,理论研究的相关成果难以指导具体的企业财务实践。特别是有针对性地对制造型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进行研究,基本上还处于空白状态。一方面,制造业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具有规模大、周期长、资金回笼慢等特点,因而对现金流要求高;另一方面,制造业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资料显示2013年三季度我国制造型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增长率远高于企业营业收入的增长率,这反映了制造型企业面临着严峻的资金压力,使得应收账款管理对于制造型企业发展,乃至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都非常重要。因此,有针对性的对我国制造型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进行定量分析的理论研究亟待完善。
结合所从事的手机制造业企业的工作经历,笔者深切感受到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对于国产手机制造企业成功的重要性。中国手机制造企业开始于1996年,随
着智能手机的大量使用、普及以及更换频次加快,步入微利时代的国产二线手机制造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资金链是至关重要的,而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则是强化企业现金流量和资金链管理的重要措施。
基于此,本文结合笔者所在的奥克斯公司的财务数据,对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并结合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相关知识对优化本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提供建议,为企业的良性发展和财务结构优化提供有价值的改进意见,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学者对企业应收账款的研究与本文研究主题相关的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企业应收账款形成原因、影响因素及规模过大的危害;企业应收账款规模的衡量指标;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及优化的措施。
企业应收账款危机形成的原因及危害
Ben J. Sopranzetti (2003)认为宏观经济环境和企业的信贷政策是影响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主要因素。Palia和Sopranzetti(2004)提出应收账款管理中由于卖方和买方信息不对称,存在道德风险,而且信息获取的成本比较高,买卖双方难以利用全面信息进行评估,所以导致了企业应收账款的坏账情况。Horen(2007)通过国际比较研究,解释了发达国家中小企业赊销比例低于大企业而发展中国家正好相反的现象,他认为由于发展中国家法律制度不完善,大企业在与中小企业的交易中,以赊销作为谈判条件,使得中小企业不得不迫于对方强大的市场力量而进行赊销。Douglas A.Doetsch和Denis Petkovic(2013)认为企业若存在大量不良的应收账款,就会使营业周期延长,影响企业资金循环,使大量的流动资金沉淀在非生产环节上,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陈关亭(2005)、常华兵(2006)、池国华(2009)等认为企业应收账款呆坏账形成的原因有(1)商业环境缺乏信用基础,企业为了扩大市场份额扩大赊销,而购买企业缺乏诚信,故意拖欠贷款;(2)企业决策者缺乏应收账款管理意识和经验,重销售轻管理;(3)销售和收款的时间差,特别是对大型批发和生产企业来说,这个时间差往往比较长,给应收账款呆坏账提供了足够的孕育时间;(4)缺乏完善的信用销售程序,这一点主要是源于信息不对称。我国大部分企业或由于不具备能力或实施成本太高而没有进行过合作企业的信用调查,同时第三方咨询评估机构也缺乏可信度,导致企业相互之间缺乏了解,为应收账款危机埋下了隐患;(5)企业销售竞争。随着买方市场逐渐形成,卖方为了争夺市场往往会在支付方式上给予买方更大的自由度,这会给不诚信的买家提供更多可乘之机。张迪(2010)和苗润生、吕斌(2006)认为应收账款规模过大会虚增企业经营利润,夸大企业经营成果,企业运营资金风险和财务风险也会随之加大,容易导致企业
陷入“账面利润多多,账户资金空空”的虚假繁荣,不利于企业管理者及时、准确地做出有利于公司发展的决策。
企业应收账款规模的衡量指标
西方国家企业普遍采用的一种应收账款衡量指标是收回应收账款所使用的时间(DSO),还有一些企业采用二维象限图来分析应收账款账龄。Garry Bartecki(2004)用企业应收账款的周期与社会应收账款的平均周期进行比较,通过这种对比可以发现该企业相对于行业内其他企业具有哪些优点和不足,从而为企业制定更为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政策提供参考。于富生等(2008)根据应收账款的质量进行评价,运用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增长率和呆账率等指标,全面分析企业应收账款的安全性并提出降低应收账款坏账率的管理措施。张继德、郑丽娜(2012)认为应收账款大致的评价方法主要可分为三种:资产负债表及利润表法、资产质量评价法、应收账款信用风险评价法。我国制造型企业应收账款具有以下特点:应收账款总体规模大、应收账款回收周期长、应收账款周转效率低。针对制造型企业的特点,王竹泉、路万忠(2005),程新生等(2007),杨玲(2013)提出了衡量全面衡量制造型企业应收账款的指标:(1)风险性指标:应收账款年或月周转率、逾期应收账款比重(2)增长性指标:应收账款增长率以及营业收入增长率与应收账款增长率之差(3)规模性评价指标:应收账款与流动资产以及营业收入的比值。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方法
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必定首先是源于企业内部自身的风险防范与控制制度。Kirschbaum(2006)和Mian(2008)指出企业无论大小,都应重视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除了加强内部监督之外,还应建立客户信用档案,针对习惯性经常延期付款的客户采用特定的收款政策,另外,对于那些延期付款的客户,收款企业还应注意判断是由于客户的暂时困难还是客户陷入了财务危机才导致延期付款。Hong(2010)分析了国内企业目前的应收账款管理现状,认为减少应收账款不良率首先应在源头予以控制,即企业在制定赊销决策时应根据客户不同的信用状况给予不同的赊销额度,并在应收账款形成后密切关注对方的经营情况,及时收回借款。袁秀兰(2005)认为应采用“5C”(品德、能力、资本、担保和条件系统),对购买方的信用水平做出全面的评价和判断,这是加强应收账款事前控制的重要措施。张文科(2014)和张继勋等(2005)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入手,强调有效控制应收账款风险应该努力构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信息系统:即建立决策、预警、衡量、监控、评估、补救和辅助系统七个子系统,全面系统检测企业应收账款风险,从应收账款的事前、事中、事后三方面进行全过程管理。
通过以上的文献回顾,可以发现国内外对企业应收账款的研究多是从定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