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豆病及红细胞膜结构功能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G-6-PD 有保护 正常红细胞免遭氧化破 坏的作用,新鲜蚕豆是很强的氧化剂, 当 G-6-PD 缺乏时则红 细胞被破坏而致 病。
•磷酸糖旁路代谢提供的 NADPH是谷胱甘肽还原 酶的辅酶 •缺乏G6PD时,红细胞 NADPH生成↓ ,致使 GSSG还原为GSH ↓, 导致红细胞上GSH含量 降低。GSH过低,红细 胞易于破坏而发生溶血 性贫血。
膜糖分布
• 人体红细胞中谷胱甘肽的含量很多,这对保护红细胞膜上 蛋白质的巯基处于还原状态,防止溶血具有重要意义。
• 谷胱甘肽有还原型(G-SH)和氧化型(G-S-S-G)两种形式, 在生理条件下以还原型谷胱甘肽占绝大多数。
临床表现
早期有恶寒、微热、头昏、倦怠无力、食欲
缺乏、腹痛,继之出现黄疸、贫血、血红蛋 白尿,尿呈酱油色,此后体温升高,倦怠乏 力加重,可持续3日左右。与溶血性贫血出现 的同时,出现呕吐、腹泻和腹痛加剧,肝脏 肿大,肝功能异常,约50%患者脾大。严重病 例可见昏迷、惊厥和急性肾衰竭,若急救不 及时常于1~2日内死亡。
膜脂的不对称性表现在脂双层中分布的各类脂的 比例不同, 各种细胞的膜脂不对称性差异很大
膜脂的不对称分布
每种膜蛋白在膜中都有特定的排布方向,与其功能相适应
图 红细胞血型糖蛋白A在质膜中不对称分布
• 膜糖以糖蛋白或糖脂的形式存在,无论是糖 蛋白还是糖脂的糖基都是位于膜的外表面
磷脂与糖脂分布
•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
G6PD↓→磷酸戊糖途径生成的NADPH↓→高铁血 红蛋白还原成血红蛋白↓(>75%)
• 变性珠蛋白小体生成试验
G6PD缺乏→还原型谷光甘肽↓→高铁血红蛋 白↑→ 变性珠蛋白小体(含5个<30%) ↑
红细胞膜结构
• 红细胞(red blood cell, erythrocyte) 是结构最简单的细胞,特别是成熟的红 细胞没有细胞器,质膜是它的惟一结构。
诊断
☉有进食青蚕豆或吸入蚕豆花粉史。 ☉ 临床特点:
①潜伏期数小时至48小时。 ②中毒表现:早期有恶寒、微热、头昏、倦 怠无力、食欲缺乏、腹痛,继之出现黄疸、 贫血、血红蛋白尿,尿呈酱油色,此后体温 升高,倦怠乏力加重,可持续3日左右。 ③实验检查: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MHb) 正常人还原率>75%(比色法),蚕豆病患者MHb 还原率31%~74%(杂合子遗传者),还原率 <30%(纯合子型);血中含变性珠蛋白小体 (赫恩兹小体)可高于5%以上(正常为 0~0.28%)。
G6PD↓ → NADPH↓ →谷胱甘肽还原酶↓ →GSH↓
wenku.baidu.com
谷胱甘肽GSH
• 主要生理作用是做为体内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清除人体 内的自由基,保护许多蛋白质和酶等分子中的巯基不被氧 化。红细胞中部分血红蛋白在过氧化氢等氧化剂的作用下, 其中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使血红蛋白转变为高铁血红蛋 白,从而失去了带氧能力。还原型谷胱甘肽既能直接与过 氧化氢等氧化剂结合,生成水和氧化型谷胱甘肽,也能够 将高铁血红蛋白还原为血红蛋白。
蚕豆病
简介
• 蚕豆病是一种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 所导致的疾病,表现为在遗传性G-6-PD 缺陷的情况下,食用新鲜蚕豆后突然发 生的急性血管内溶血。 (G6PD) 有遗 传缺陷者在食用青鲜蚕豆或接触蚕豆花 粉后皆会发生急性溶血性贫血症 ——蚕 豆病
• 该病好发于每年的3-5月间蚕豆成熟季 节。40%患者有家族史
• 男性多于女性,成年人发病低于小儿
• 在食新鲜蚕豆后几个小时(最短2个小 时)至几天(一般1-2天,最长15天) 突然发作,呈现急性血管内溶血的临床 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其严重程度与 食蚕豆的量无关。从发作到尿隐血转阴, 溶血停止约7天,溶血呈自限性
发生机制
• 致病机制尚未十分明了,已知有遗传缺 陷的敏感红细胞,因 G6PD 的缺 陷不能 提供足够的 NADPH 以维持还原型谷胱 甘肽(GSH)的还原性(抗氧化作用), 在遇到蚕豆种某种因子后更诱发了红细 胞膜被氧化,产生溶血反应。
•磷酸糖旁路代谢提供的 NADPH是谷胱甘肽还原 酶的辅酶 •缺乏G6PD时,红细胞 NADPH生成↓ ,致使 GSSG还原为GSH ↓, 导致红细胞上GSH含量 降低。GSH过低,红细 胞易于破坏而发生溶血 性贫血。
膜糖分布
• 人体红细胞中谷胱甘肽的含量很多,这对保护红细胞膜上 蛋白质的巯基处于还原状态,防止溶血具有重要意义。
• 谷胱甘肽有还原型(G-SH)和氧化型(G-S-S-G)两种形式, 在生理条件下以还原型谷胱甘肽占绝大多数。
临床表现
早期有恶寒、微热、头昏、倦怠无力、食欲
缺乏、腹痛,继之出现黄疸、贫血、血红蛋 白尿,尿呈酱油色,此后体温升高,倦怠乏 力加重,可持续3日左右。与溶血性贫血出现 的同时,出现呕吐、腹泻和腹痛加剧,肝脏 肿大,肝功能异常,约50%患者脾大。严重病 例可见昏迷、惊厥和急性肾衰竭,若急救不 及时常于1~2日内死亡。
膜脂的不对称性表现在脂双层中分布的各类脂的 比例不同, 各种细胞的膜脂不对称性差异很大
膜脂的不对称分布
每种膜蛋白在膜中都有特定的排布方向,与其功能相适应
图 红细胞血型糖蛋白A在质膜中不对称分布
• 膜糖以糖蛋白或糖脂的形式存在,无论是糖 蛋白还是糖脂的糖基都是位于膜的外表面
磷脂与糖脂分布
•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
G6PD↓→磷酸戊糖途径生成的NADPH↓→高铁血 红蛋白还原成血红蛋白↓(>75%)
• 变性珠蛋白小体生成试验
G6PD缺乏→还原型谷光甘肽↓→高铁血红蛋 白↑→ 变性珠蛋白小体(含5个<30%) ↑
红细胞膜结构
• 红细胞(red blood cell, erythrocyte) 是结构最简单的细胞,特别是成熟的红 细胞没有细胞器,质膜是它的惟一结构。
诊断
☉有进食青蚕豆或吸入蚕豆花粉史。 ☉ 临床特点:
①潜伏期数小时至48小时。 ②中毒表现:早期有恶寒、微热、头昏、倦 怠无力、食欲缺乏、腹痛,继之出现黄疸、 贫血、血红蛋白尿,尿呈酱油色,此后体温 升高,倦怠乏力加重,可持续3日左右。 ③实验检查: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MHb) 正常人还原率>75%(比色法),蚕豆病患者MHb 还原率31%~74%(杂合子遗传者),还原率 <30%(纯合子型);血中含变性珠蛋白小体 (赫恩兹小体)可高于5%以上(正常为 0~0.28%)。
G6PD↓ → NADPH↓ →谷胱甘肽还原酶↓ →GSH↓
wenku.baidu.com
谷胱甘肽GSH
• 主要生理作用是做为体内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清除人体 内的自由基,保护许多蛋白质和酶等分子中的巯基不被氧 化。红细胞中部分血红蛋白在过氧化氢等氧化剂的作用下, 其中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使血红蛋白转变为高铁血红蛋 白,从而失去了带氧能力。还原型谷胱甘肽既能直接与过 氧化氢等氧化剂结合,生成水和氧化型谷胱甘肽,也能够 将高铁血红蛋白还原为血红蛋白。
蚕豆病
简介
• 蚕豆病是一种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 所导致的疾病,表现为在遗传性G-6-PD 缺陷的情况下,食用新鲜蚕豆后突然发 生的急性血管内溶血。 (G6PD) 有遗 传缺陷者在食用青鲜蚕豆或接触蚕豆花 粉后皆会发生急性溶血性贫血症 ——蚕 豆病
• 该病好发于每年的3-5月间蚕豆成熟季 节。40%患者有家族史
• 男性多于女性,成年人发病低于小儿
• 在食新鲜蚕豆后几个小时(最短2个小 时)至几天(一般1-2天,最长15天) 突然发作,呈现急性血管内溶血的临床 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其严重程度与 食蚕豆的量无关。从发作到尿隐血转阴, 溶血停止约7天,溶血呈自限性
发生机制
• 致病机制尚未十分明了,已知有遗传缺 陷的敏感红细胞,因 G6PD 的缺 陷不能 提供足够的 NADPH 以维持还原型谷胱 甘肽(GSH)的还原性(抗氧化作用), 在遇到蚕豆种某种因子后更诱发了红细 胞膜被氧化,产生溶血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