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列与组合教学设计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排列与组合教学设计

【课题】3.1排列与组合(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排列的定义,掌握排列数的计算公式.

能力目标:

学生的数学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重点】

排列数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排列数计算公式.

【教学设计】

复习两个计数原理,一方面它是复习回顾,另一方面是做好衔接,为下面的问题及排列数的计算奠定基础.一个排列元素是不可重复的.也就是说,利用排列研究问题时,元素是不可以重复选取.对于元素可以重复选取的问题是直接应用两个计数原理计算的问题.排列的概念中有两个要素.一个是不同的元素,另一个是一定的顺序.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不同元素的所有排列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不同元素的排列数,用符号P m n表示.采用这个符号是执行国家的新规定.有些教材中使用符合A m n表示.例2是巩固排列数公式的题目.例3与例4是排列的实际应用题.其中例3是基础题,解题关键是搞清原来不同元素的个数、取出不同元素的个数、是否有序.例4是综合利用计数原理与排列知识的题目.讲解时要注意进行数学方法的渗透.首先考虑特殊元素或特殊位置,然后再考虑一般元素或位置,分步骤来研究问题,这种研究方法是本章中经常使用的方法.排列数的计算一般的数

字都是比较大,比较麻烦,采用计算器来完成计算非常便捷.教材介绍了利用计算器计算排列数的方法.

【教学备品】

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过程】

【教师教学后记】

【课题】3.1排列与组合(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组合的定义,掌握组合数的计算公式.

能力目标:

学生的数学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重点】

组合数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组合数计算公式.

【教学设计】

组合与排列的区别是,组合与顺序无关.因此判断是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的关键是看元素是否有序.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m(m≤n)个不同元素的所有组合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不同元素的组合数,用符号C m n表示.组合数的计算公式及组合数的性质中,教学重点是组合数计算公式和性质

1.利用它们可以方便地计算组合数.例5是组合数计算问题.例6 是组合的实际应用.与排列数的计算一样,教材介绍了利用计算器计算组合数.

【教学备品】

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过程】

【教师教学后记】

【课题】3.1排列与组合(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利用排列数组合数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

能力目标:

学生的数学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重点】

排列与组合的综合应用.

【教学难点】

排列与组合的综合应用.

【教学设计】

实际应用过程中,要注意区分以下3点:(1)元素是否允许重复.元素不允许重复的是排列与组合问题;元素允许重复的是直接应用计数原理的问题.(2)元素是否有序.有序是排列问题,无序是组合问题.(3)是否需要分类或分步骤来进行研究.例7是简单的排列与组合训练题.要注意分清是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例8是产品检验的抽样计算问题,是组合应用的典型问题.在题目的说明中,介绍了对立事件.例9是照相排队问题,是排列应用的典型问题.要注意“先考虑特殊元素或特殊位置,再考虑一般元素或位置”这种分步骤研究方法的使用.例10是排列组合综合应用问题.“先取出元素,然后

再安排”是这类问题的典型方法.例11元素可以重复,不是排列与组合问题,直接应用分步计数原理计算.

【教学备品】

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过程】

【教师教学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