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中国的国际重要湿地

合集下载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示范项目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示范项目
就业机会增加
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将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当 地居民收入水平。
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提升公众环保意识
通过湿地公园的示范项目,向公众普及湿地保护知识,提高环保 意识。
传承地方文化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注重挖掘和传承地方文化,让湿地公园成为展 示地方特色的窗口。
促进社区参与
鼓励当地居民参与湿地保护和管理工作,增强社区凝聚力。
重要性
湿地公园是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手段,对于维护生态平衡、调节气候、涵养 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湿地公园也是开展生态旅游 和宣传教育的重要场所,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地理位置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距离杭州市中 心约15公里。
加强与国际湿地保护组织的交流与合作, 引进国际先进理念和技术,提升西溪国家 湿地公园示范项目的国际影响力。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对未来发展的建议
加大资金投入
完善管理体制
政府应加大对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示范项目 的资金支持,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推 动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建立健全湿地公园管理体制,明确各部门 职责,加强协调配合,提高管理效率。
提升公众参与度
拓展国际合作
通过宣传教育、科普活动等方式提高公众 对湿地保护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形成全社 会共同参与湿地保护的良好氛围。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示范项目
汇报人: 2023-12-26
目录
• 项目背景 • 项目建设内容 • 实施方案与计划 • 预期成果与影响 • 风险评估与对策 • 结论与建议
01
项目背景
湿地公园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保护管理条例(2022修订)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保护管理条例(2022修订)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保护管理条例(2022修订)【发文字号】杭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号【发布部门】杭州市人大(含常委会)【公布日期】2022.04.06【实施日期】2022.06.0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杭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号)2021年12月30日杭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次会议修订通过的《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保护管理条例》,已经2022年3月18日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批准,现予公布,自2022年6月1日起施行。

杭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2年4月6日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保护管理条例(2011年6月30日杭州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通过 2011年9月30日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批准 2021年12月30日杭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次会议修订 2022年3月18日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批准)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与建设第三章保护第四章利用与管理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保护和管理,维护湿地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促进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宜居城市,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以下简称湿地公园)及其外围保护地带、周边景观控制区的保护、建设、利用和管理等活动,适用本条例。

湿地公园经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批准设立,东起紫金港路,西至绕城公路,南起沿山河,北至文二西路,其具体范围以及湿地公园外围保护地带、周边景观控制区范围由《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确定,并由市人民政府向社会公布,标界立碑。

第三条湿地公园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其保护和管理应当遵循保护第一、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以永续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和人文历史风貌资源、开展湿地宣传教育和科学研究为目的,保护修复湿地原生态,改善提升湿地水环境。

2023年度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培训班考试题库

2023年度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培训班考试题库

判断题: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国家治理领域上广泛而深刻的革命。

对2.我们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

对3.我国提出了2060年碳达峰、2030年碳中和的目标。

错4.实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必须完成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

对5.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22年10月16日至10月22日在北京胜利召开。

这次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对6.中游三江源地区是名副其实的“中华水塔”。

错7.黄河流域存在的问题,表象在流域,根子在黄河。

错8.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沿黄人民群众追求青山、碧水、蓝天、净土的愿望更加强烈。

对9.我们党现在已经从“革命党”转变成了“执政党”。

错10.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对11.我们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以坚定的意志品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对12.决议是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基层非领导班子也可以发布,且拥有重大决策权。

错13.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具有整体性。

对14.《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对15.党政机关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

对16.在资本主义社会所容纳的生产力没有完全释放之前,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社会革命还不能出现。

对17.我国成为一百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

对18.业务指导关系的特征为无行政性的管理关系和管理权力。

对19.2022年10月16日到22日,党的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举行,其中二十大报告作出了一个重大的理论判断,就是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

对20.共同富裕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错21.目前法治工作基本格局,应该从立法、普法、执法、司法、守法五个方面作出工作部署。

【环保部】201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自然生态环境)

【环保部】201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自然生态环境)

自然生态环境2014-06-05状况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生态环境质量2012年2,全国生态环境质量“一般”。

2461个县域中,“优”、“良”、“一般”、“较差”和“差”的县域分别有346个、1155个、846个、112个和2个。

生态环境质量以“良”和“一般”为主,约占国土面积的67.2%。

生态环境质量“优”和“良”的县域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及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一般”的县域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西部、内蒙古中部和青藏高原,“较差”和“差”的县域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2因遥感解译工作量大,且受数据收集时间所限,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较其他环境要素滞后一年。

)生物多样性在生态系统多样性方面,中国具有地球陆地生态系统的各种类型,其中森林类型212类、竹林36类、灌丛类型113类、草甸77类、荒漠52类。

中国淡水水域生态系统复杂,湿地有近海与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5类,近海有黄海、东海、南海和黑潮流域4个大海洋生态系统,近岸海域分布滨海湿地、红树林、珊瑚礁、河口、海湾、泻湖、岛屿、上升流、海草床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以及海底古森林、海蚀与海积地貌等自然景观和自然遗迹。

在人工生态系统方面,主要有农田生态系统、人工林生态系统、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人工草地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等。

在物种多样性方面,中国拥有高等植物34792种,其中苔藓植物2572种、蕨类2273种、裸子植物244种、被子植物29703种。

此外,几乎拥有温带的全部木本属。

中国约有脊椎动物7516种,其中哺乳类562种、鸟类1269种、爬行类403种、两栖类346种、鱼类4936种。

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共420种,大熊猫、朱鹮、金丝猴、华南虎、扬子鳄等数百种动物为中国所特有。

已查明真菌种类10000多种。

在遗传资源多样性方面,中国有栽培作物528类1339个栽培种,经济树种达1000种以上,中国原产的观赏植物种类达7000种,家养动物576个品种。

word_西溪湿地国家公园

word_西溪湿地国家公园

西溪湿地国家公园,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

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2009年11月03日,浙江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中文名: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占地面积:10.08平方公里地理位置: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开放面积: 3.46平方公里景区简介西溪,古称河渚,“曲水弯环,群山四绕,名园古刹,前后踵接,又多芦汀沙溆”。

如今的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坐落于杭州市区西部,横跨西湖区与余杭区两区,占地面积10.08平方公里,分为东部湿地生态保护培育区、中部湿地生态旅游休闲区和西部湿地生态景观封育区。

在2012年1月10日,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荣升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历史文化对于西溪湿地的历史,概括地说,归纳为远古雏形、汉唐形成、宋元发展、明清昌盛、民国萎缩与现今新生的六个阶段。

在四五千年前,西溪的低湿之地,如受天目山春夏洪水的冲流,此处被淹没,便成了湖泊,而干旱之时,湿地也就出现。

湿地随隐随现的现象,因此可以把它称为雏形阶段。

从东汉熹平元年(172年)建造南湖算起,到唐末五代为止,大约有一千多年时间,是西溪湿地形成期。

三堤五景1.福堤“福堤”是一条南北向的长堤,全长2300米,宽7米,是西溪的一条文化堤,其意为杭州是“最具幸福感的城市”。

2.绿堤“绿堤”是一条东西向的长堤,全长1600米,宽7米,是西溪的一条生态堤,与杭州市打造生态城市相呼应。

3.寿堤“寿堤”位西溪湿地三期内,与五常港并行,南北走向,全长约3600米,宽4.5米,是西溪湿地中最长的一条堤。

其中五景是指:4.秋芦飞雪初名大圣庵,始建于宋。

“庵水周四隅,蒹葭弥望,花时如雪”,是西溪景区内唯一需舟楫才能到达的景点,也是西溪湿地的精华景点之一。

5.火柿映波柿子树,被誉为长寿树,七绝果。

中国七大湿地知识介绍

中国七大湿地知识介绍

中国七大湿地知识介绍地球上有三大生态系统,即:森林、海洋、湿地。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海洋被称为"地球之心"。

2020年2月2日是第24个“世界湿地日”,主题是“湿地与生物多样性:湿地滋润生命”。

湿地的概念与分类湿地: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分为人工湿地和自然湿地两大类。

中国湿地类型分布:我国拥有湿地面积6600多万公顷,约占世界湿地面积的10%,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中国是世界上湿地类型齐全、数量丰富的国家之一。

中国湿地按地域划分为东北湿地、黄河中下游湿地、长江中下游湿地、杭州湾北滨海湿地、杭州湾以南沿海湿地、云贵高原湿地、蒙新干旱/半干旱湿地和青藏高原高寒湿地。

中国七大国际重要湿地中国自1992年加入国际湿地公约,已指定国际重要湿地57处,其中内地56处,香港1处。

该年首批国际重要湿地分别是黑龙江扎龙国际湿地自然保护区、吉林向海国际湿地自然保护区、青海湖国际湿地自然保护区、江西鄱阳湖国际湿地自然保护区、国际湿地自然保护区、海南东寨港国际湿地自然保护区、香港米埔—后海湾国际湿地自然保护区。

近日,我国新提名指定了7处国际重要湿地,分别是天津北大港、内蒙古毕拉河、黑龙江哈东沿江、江西鄱阳湖南矶、河南民权黄河故道、西藏扎日南木错及甘肃黄河首曲国际重要湿地。

今天我们主要来了解首批国际重要湿地。

1、黑龙江扎龙国际湿地自然保护区扎龙湿地位于黑龙江省西部、齐齐哈尔市东南部松嫩平原、乌裕尔河下游,已无明显河道,与苇塘湖泊连成一体,然后流入龙虎泡、连环湖、南山湖,最后消失于杜蒙草原。

区内湖泊星罗棋布,河道纵横,水质清纯、苇草肥美,沼泽湿地生态保持良好,是中国北方同纬度地区中保留最完整、最原始、最开阔的湿地生态系统。

扎龙为我国建立第一个水禽自然保护区。

区内鸟类248种,主要保护的是鹤类,世界分布15种鹤,在扎龙可见到丹顶鹤、白枕鹤、白鹤、白头鹤、蓑羽鹤、灰鹤6种,故有“鹤乡”之称。

国家地理评选中国一生必去的50个地方名单

国家地理评选中国一生必去的50个地方名单

国家地理评选中国一生必去的50个地方名单-01-香格里拉香格里拉市历史文化悠久,自然风光绚丽,拥有普达措国家公园、独克宗古城、噶丹松赞林寺、虎跳峡等景点。

-02-西双版纳西双版纳,古代傣语为“勐巴拉那西”,意思是“理想而神奇的乐土”,这里以神奇的热带雨林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而闻名于世。

每年的泼水节于4月中旬举行,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的游客参与。

-03-阳朔阳朔,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独特秀美的山水风光得到了"阳朔山水甲桂林"的美誉(出自吴迈诗《桂林山水》)-04-腾冲腾冲市是著名的侨乡、文献之邦和翡翠集散地,也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主要旅游景区有火山群国家公园、叠水河瀑布、北海湿地保护区、国殇墓园、艾思奇故居等。

-05-婺源婺源代表文化是徽文化,素有"书乡"、"茶乡"之称,是全国著名的文化与生态旅游县,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乡村"。

-06-伊犁伊犁被誉为"塞外江南"、"中亚湿岛","花城",伊宁市是伊犁州的首府。

全州总面积35万平方公里,因雨量较充沛被称为中亚湿岛或塞外江南。

-07-阿里阿里地区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的屋脊”。

全区山脉纵横,雪峰林立。

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等山脉都在阿里。

-08-丽江古城丽江古城依山而建,街巷依水流而设,古城内木楼青瓦,古街石巷,小桥流水,站在古城东大街上,举头即可遥望玉龙雪山,景色十分秀丽。

-09-乌镇乌镇地处桐乡市北端,作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十大魅力名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国家5A级景区,乌镇素有“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之誉。

-10-平遥古城平遥古城街道、店铺和民居依旧保持着传统的布局和风貌,是我国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城之一,也是目前我国以整座古城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县城。

-11-周庄周庄,是一座江南小镇,有"中国第一水乡"之誉,历史悠久,是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有独特的人文景观,是中国水乡文化和吴地汉文化的瑰宝。

中国国际重要湿地监测的指标与方法_张明祥

中国国际重要湿地监测的指标与方法_张明祥
图 1 中国国际重要湿地监测技术流程 F ig. 1 A fram ework for des igning an Inte rnational
ImportantW etland mon itoring prog ramm e 注: 图 1 引自文献 [ 3] 和 [ 4] 。
3 中国国际重要湿地监测指标
在野外进行湿地植物及其群落监测时, 为了获 取准确的定性和定量数据, 进而对整个群落特征做 出判断, 必须进行样方调查。首先, 选取一定面积 的地段, 即样地; 然后通过一定的样地调查和描述, 在样地内取样, 对植物种类和群落特征进行监测。 湿地植物监测还应设有长期样带。湿地植物及其 群落的监测指标主要包括: 湿地植被的类型、面积 与分布、盖度、多样性 ( 物种多度、丰度 ) 、生物量; 挺水植物、沉水植物和漂浮植物的种类与分布; 指 示种; 藻类的种类及生物量 [ 13, 14 ] 。 3. 7 湿地野生动物监测
从国际湿地 保护与研究趋势 看, 3S( 遥 感、地 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 ) 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 已越来越多的应用到湿地保护、监测、管理、模拟、 创建与恢复方 面, 特别是 湿地监测方面 [ 2] 。湿地 是生物多样性丰富、土 地利用方式较 多的生态系 统, 但它的地形、地势往往变化幅度较小、景观结构 相对简单, 因此利用 3S技术对大范围的湿地资源及 其生态环境进行动态监测和分析具有很大的优势。
第 5卷 第 1 期 2 0 0 7年 3月
湿地科学
W ETLAN D SC IEN CE
V o l. 5 N o. 1 M a r. , 2 0 0 7
中国国际重要湿地监测的指标与方法
张明祥 1, 2, 张建军2
( 1.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北京 100875; 2. 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 北京 100714)

2022-2024北京高二(上)期末地理汇编: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章节综合

2022-2024北京高二(上)期末地理汇编: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章节综合

2022-2024北京高二(上)期末地理汇编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章节综合一、单选题1.(2024北京石景山高二上期末)华北某国家级新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于2017年启动“千年秀林”工程,营造异龄、复层、混交林2.9万公顷,并为每棵苗木发放专属二维码(下图),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打造数字森林。

“千年秀林”工程营造异龄、复层、混交林,主要是为了()A.提升森林生态功能B.提高林地利用率C.提升苗木成活比例D.提高植被覆盖度(2023北京十一学校高二上期末)自然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人地关系不协调导致的环境问题是当今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

下图“我国某地区地理要素关联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下列叙述符合图中所示地区景观的是()A.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B.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C.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D.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3.该区域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人口多,增长快B.不合理利用资源C.片面追求经济效益D.工业化快速发展(2023北京十一学校高二上期末)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

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略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位于半湿润区B.乙地发展种植业C.丙地省会城市是包头D.丁地发展山地畜牧业5.关于东北地区地理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盛产大米,耕地多为集中连片的水田B.季风气候为主,山环水绕、沃野千里C.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D.石油、煤炭、铁矿等矿产资源较丰富(2023北京石景山高二上期末)表为我国某地区农事时间安排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准噶尔盆地B.三江平原C.珠江三角洲D.华北平原7.作物甲最有可能是()A.甘蔗B.甜菜C.棉花D.油菜(2023北京通州高二上期末)下图为全球局部热带雨林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甲区域热带雨林面积不断减少会导致()A.亚马孙河的泥沙含量减少B.亚马孙地区水循环更活跃C.亚马孙地区生物多样性减少D.亚马孙河流量季节变化减小9.影响乙处热带雨林的形成因素有()①暖流①东南信风①寒流①东北信风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2023北京通州高二上期末)毛里求斯岛地处印度洋西南部,易受热带气旋影响。

中国十大国家公园

中国十大国家公园

6.湖南南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位于湖南省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试点区 整合了原南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金童山国 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江峡谷国家森林公园、 白云湖国家湿地公园4个国家级保护地,新 增非保护地但资源价值较高的地区,总面积 635.94平方公里。 这里植物区系起源古老,是生物物种遗传基 因资源的天然博物馆,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 还是东亚—澳大利亚鸟类迁徙通道。
试点区整合了湖南省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 原南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金童山国家级自 然保护区、两江峡谷国家森林公园、白云湖 国家湿地公园4个国家级保护地,新增非保 护地但资源价值较高的地区,总面积635.94 平方公里,占城步全县面积的24.02%,集 中分布在该县南部山区。该国家公园旨在有 效保护当地的候鸟种群和其他生态景观。
9.云南普达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试点区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 市境内,试点区域总面积为602.1平方公里。 普达措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拥有地质地貌、 湖泊湿地、森林草甸、河谷溪流、珍稀动植 物等,原始生态环境保存完好。试点区分为 严格保护区、生态保育区、游憩展示区和传 统利用区,各区分界线尽可能采用山脊、河 流、沟谷等自然界线。
三江源国家公园以自然修复为主,保护冰川 雪山、江源河流、湖泊湿地、高寒草甸等源 头地区的生态系统,维护和提升水源涵养功 能。国家公园涉及治多、曲麻莱、玛多、杂 多四县和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管辖区域,共 12个乡镇、53个行政村。区域内有著名的昆 仑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等山脉,逶迤 纵横,冰川耸立。这里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 雪原广袤,河流、沼泽与湖泊众多,面积大 于1平方公里的湖泊有167个。
大熊猫国家公园试点区将四川、陕西、甘肃 的野生大熊猫种群高密度区、大熊猫主要栖 息地、大熊猫局域种群遗传交流廊道合计80 多个保护地有机整合划入国家公园,总面积 达27134平方公里。试点区将加强大熊猫栖 息地廊道建设,连通相互隔离的栖息地,实 现隔离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通过建设空中 廊道、地下隧道等方式,为大熊猫及其他动 物通行提供方便。

乌梁素海

乌梁素海
乌梁素海现代乌梁素海主要靠乌加河和长济渠、民复渠等灌溉的尾水补给。水深0.5~1.5米,最大水深约4 米,蓄水量2.5亿~3亿立方米。水的矿化度呈上升趋势,70年代初为4克/升。70年代后期,矿化度上升到6克/升。 湖中饵料充足,鱼类资源丰富,除盛产鲤鱼外,还有鲫、草、鲢等20多个鱼种。芦苇、蒲草资源亦很丰富。乌梁 素海,古时是黄河的一部分。黄河改道后形成了河迹湖。
当地特产
当地特产
乌梁素海乌梁素海附近盛产甘草、枸杞、贺兰石、滩羊皮等;乌梁素海是后套地区排泄农田退水和山洪水的 唯一容泄区,也是巴彦淖尔市鱼、苇生产的重要基地,而且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淡水湖,地球同一纬度(北纬41°) 最大的湿地,并被列为自治区湿地自然水禽保护区。湖区苇蒲茂密,鱼类丰富,盛产鲤、草、鲫、鲢、乌鳢等20 多个鱼种,尤以黄河鲤鱼最为有名。年产芦苇12万吨;年产鱼1500多吨,最高年产4000吨,被誉为“塞外明珠”。 春、夏、秋三季这里有140多种水禽在栖息、繁衍,其中黑鹳、玉带海雕、疣鼻天鹅、斑嘴鹈鹕为国家重点保护 鸟类。
但目前的乌梁素海大量黄苔滋生,大量垃圾飘浮水面,多处可见死鱼。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
乌梁素海现状:黄苔滋生严重污染(2012)乌梁素海地处后套平原东端,明安川和阿拉奔草原西缘,北靠狼 山山前洪积扇,南邻乌拉山山后洪积阶地;北纬41°,东经108°54′,距乌拉山镇22千米。此外,乌梁素海距 西王公路4公里,距哈磴高速公路乌拉山出口15公里。
由于遭到严重污染,导致湖区面积急剧减少,生态功能严重退化,湖泊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沼泽化进程加快。 专家预测,再不进行抢救性的保护或者治理,乌梁素海10到20年内可能就将消失。
乌梁素海“营养过剩”
200多年前因黄河改道而形成的乌梁素海,处于我国三大特大型灌区之一的河套灌区。而河套灌区90%以上 的农田排水都进入到乌梁素海,这给这个地处干旱地区的湖泊补水的同时也过度补充了氮、磷等“营养”元素。

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取得的成就

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取得的成就
污水处理技术
我国在污水处理技术方面不断创新,研发出多种高效、低耗、易处理的污水处理工艺,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效率和稳定 性。
资源回收利用技术
我国在资源回收利用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包括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能源回收利用等,有效减少了 废弃物的排放,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环保产业规模的扩大
环保企业数量增长
随着国家对环保产业的重视和支 持力度不断加大,我国环保企业 数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形成了 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我国将环保教育纳入中小学和高等教育体系,开展环保课程和实践活动,培养年轻一代 的环保意识。
环保培训与科研机构的发展
我国建立了一批环保科研机构和培训机构,为企业和政府提供专业化的环保培训和科研 支持。
社会组织和公众的积极参与
环保组织的兴起
我国涌现出许多环保组织,它们积极参与环 保宣传、监督和公益诉讼等活动,推动环境 问题的解决。
完善了环境监督机制,鼓励公众对环境违法 行为进行举报和监督,加强了对环境违法行 为的曝光和舆论监督,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
与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

我国环境保护的实践成果
大气污染治理的成效
空气质量改善
通过实施严格的排放标准和治理 措施,我国的大气污染状况得到 显著改善,许多城市的空气质量 达到优良水平。
饮用水安全保障
我国加强了饮用水源地保护,提高了饮用水处理和 监管水平,保障了居民饮用水安全。
应对水危机
针对水资源的短缺和水危机问题,我国采取 了多项措施,如节水灌溉、海水淡化等,提 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
土壤污染治理的成效
土壤修复工程
我国实施了大量土壤修复工程,针对不同类型和程度 的土壤污染,采取了相应的修复技术和措施。

水杉是重点保护植物

水杉是重点保护植物
日期:
水杉是重点保护植物
汇报人:
contents
目录
• 水杉简介 • 水杉的价值 • 水杉的保护现状 • 水杉的生存威胁及原因分析 • 水杉的保护策略与建议 • 水杉的未来展望与规划
01
水杉简介
水杉的分布
中国分布
水杉原产于中国,主要分布在长 江流域,以及湖北、湖南、陕西 、甘肃、四川等省份。
世界分布
科学研究支持
加大对水杉生态学、生物学、遗传学等方面的研究力度, 为制定有效的保护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公众教育和意识提升
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公众对水杉保护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公 众的保护意识和参与度。
合理利用和开发
在保护的前提下,对水杉进行合理利用和开发,如木材利 用、观赏植物种植等,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水杉保护的 双赢。
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水杉的生存 环境,如极端气候事件频繁发 生,使水杉难以适应。
病虫害
水杉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 如叶枯病、根腐病等,对其生
长和繁殖造成威胁。
原因分析
人类活动影响
环境污染影响
人类活动是导致水杉生存威胁的主要原因 之一,包括森林砍伐、开垦等,破坏了水 杉的生境和自然繁殖条件。
环境污染也是导致水杉生存威胁的重要原 因之一,如水污染、空气污染等,对水杉 的生长和繁殖造成不利影响。
06
水杉的未来展望与规划
发展生态旅游
建立生态保护区
01
为了保护水杉,可以建立生态保护区,限制人类活动,避免对
水杉的破坏。
开展生态旅游活动
02
在保护区内开展生态旅游活动,让游客了解和欣赏水杉的美丽
和价值。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03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赣府厅发[2006]1号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赣府厅发[2006]1号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正文:----------------------------------------------------------------------------------------------------------------------------------------------------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赣府厅发[2006]1号2006年1月6日)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我省湿地资源十分丰富,既有全国最大的淡水湖泊、国家重要湿地鄱阳湖,又有赣江、抚河、信江、饶河和修河五大江河及其支流形成的遍及全省的完整的水系,湿地面积达365.17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21.87%。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4]50号),推进绿色生态江西建设,切实加强全省湿地的保护管理,经省政府同意,现通知如下:一、进一步提高对加强湿地保护重要性的认识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

保护好湿地,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各地要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湿地在生态建设和促进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增强湿地保护管理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正确处理好湿地保护与开发利用、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绝不能以破坏湿地资源、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短期的经济利益。

要广泛开展湿地保护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全民生态保护意识,增强保护湿地的自觉性。

二、切实加强对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湿地保护既是一项重要的生态公益事业,又是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做好湿地保护管理工作是各级政府的职能。

地理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地理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详细描述
由于环境污染、过度开发和气候变化等原因,三江源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出现了减少现象。同时,由于生态系统遭 到破坏,生态平衡也受到了影响。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也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气候变化对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结词
气候变化对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
详细描述
气候变化导致三江源地区的气候异常,如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频发。这些自然灾害不仅直接影响了 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生产,也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重大破坏。同时,气候变化还导致了冰川退缩、 冻土消融等现象,进而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系统和水资源分布。
01
02
03
04
三江源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 源,如水资源、草地资源、野
生动植物资源等。
经济以畜牧业为主,产业结构 单一,发展水平较低。
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基础 设施和公共服务有待改善。
三江源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生态 安全屏障,具有特殊的生态地
位和价值。
03
三江源地区的湿地资源
三江源地区湿地的类型与分布
湿地特点
湿地是一种自然生态系统,具有 生态功能、生产功能、调节功能 和栖息功能,对环境变化和气候 变化具有高度敏感性。
地理高原湿地的分布与类型
分布
地理高原湿地主要分布在我国青藏高 原、云贵高原和蒙新高原等地区。
类型
地理高原湿地主要包括河流湿地、湖 泊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等类型 。
地理高原湿地的生态环境与保护意义
地理高原湿地三江源地 区
汇报人: 2023-11-25
目录
• 地理高原湿地概述 • 三江源地区概述 • 三江源地区的湿地资源 • 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与挑战 • 三江源地区的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策略 • 三江源地区的案例研究

陕西省湿地保护条例

陕西省湿地保护条例

陕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50号)《陕西省湿地保护条例》已于2006年4月2日经陕西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现予以公布,自2006年6月1日起施行。

陕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06年4月3日陕西省湿地保护条例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湿地保护规划第三章湿地自然保护区第四章监督管理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湿地保护,维护湿地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保障湿地资源永续利用,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湿地保护、利用和管理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湿地是指具有一定面积和重要生态功能的常年或者季节性的沼泽地、湿原或者水域地带。

湿地分为天然湿地以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和野生植物集中分布的人工湿地。

具体的湿地名录及其范围由省人民政府公布。

第四条湿地保护应当遵循保护优先、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

第五条省人民政府林业行政部门主管全省湿地保护工作。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林业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湿地保护工作。

水利、农业、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发展和改革、建设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湿地保护工作。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发放土地使用权证、林权证、草原证时,含有湿地的应当注明湿地类型、面积、四至以及其他需要注明的内容。

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开展湿地保护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民的湿地保护意识。

鼓励单位和个人开展湿地保护科学研究,推广应用湿地保护的先进技术。

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湿地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保障用于湿地保护的资金投入。

第九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湿地的义务,对破坏、侵占湿地的行为有检举的权利。

第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在湿地保护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湿地保护规划第十一条省林业行政部门应当会同水利、农业、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发展和改革、建设等有关部门,提出湿地名录及其范围,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福建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福建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历史沿革
2001年福州市长乐区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鳝鱼滩自然保护小区。
2003年进行扩区,经长乐区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长乐闽江河口湿地县级自然保护区。
2006年福州市长乐区和马尾区人民政府作出决定,以长乐闽江河口湿地县级自然保护区为基础进行重新规划, 共同申报。
2007年,经福建省政府闽政文 426号批准正式建立福建长乐闽江河口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129公 顷。
生态价值
福建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以河口浅滩为主,由鳝鱼滩和周边潮间带、河 口水域组成,是闽江流域多年沉积形成的大片潮间沙滩和泥滩。是福建省最优良的河口三角洲湿地,最具典型性 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是亚热带地区典型的河口湿地,在东洋界华南区具有重要的代表性。闽江河口湿地自然环 境优越、生物多样性丰富、稀有物种众多,有5项指标达到国际重要湿地的标准,自然综合体具有很高的保护和科 学研究价值,同时也具有巨大的生态旅游潜力。
福建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河口浅滩为主,由鳝鱼滩和周边潮间带、河口水域组成,是闽江河流 自上游搬运来的泥沙在梅花水道中淤积而形成的河口浅滩。
福建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几乎无冬。鳝鱼滩及附近浅 滩分布区是福建省“十大浪区”之一,终年多为大风,大部分时间刮“向岸风”(北东向风和北北东向风)。鳝鱼 滩所在地区的闽江河口呈喇叭状,具备了风暴潮增水的良好条件。潮汐基本上为正规半日潮,涨落潮历时基本相 等,比值为1:1.15。
开发利用
旅游
科学研究
福建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观光园位于保护区西北部,其标志性植被为大片芦苇,这是公园生 态旅游的精华所在。观光园将设置一条2550米长的观光栈道,游人可经栈道进入湿地深处探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国际重要湿地湿地——地球之肾,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的三大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水质、涵养水源、调蓄洪水、控制土壤侵蚀、补充地下水、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维持碳循环和保护海岸等极为重要的生态功能,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因此也被誉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湿地还是许多珍稀野生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基础,对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特殊的意义联合国环境署2002年:1 hm2湿地生态系统每年创造的价值高达1.4万美元,是热带雨林的7倍,是农田生态系统的160倍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湿地至2008年6月底,全世界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达1755块博茨瓦纳的奥卡万高三角洲(Okavango Deltal System)面积最大,6,864,000 hm2澳大利亚圣诞岛的霍斯尼泉(Hosnie’s Spring) 最小,不到1 hm2目前我国已有36个湿地分四批列入了该名录,总面积380万hm2,占全国自然湿地总面积的约10.4%第一批6个,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时列入第7个,香港米埔-后海湾,1997年第二批14个,2002年第三批9个,2005年第四批6个,2008年首批被列入的7块国际重要湿地1.扎龙自然保护区2.向海自然保护区3.东寨港自然保护区4.青海鸟岛自然保护区5.湖南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6.鄱阳湖自然保护区7.米埔和后海湾国际重要湿地第二批被列入的14个国际重要湿地1.上海市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2.大连国家级斑海豹自然保护区3.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4.内蒙达赉湖自然保护区5.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黑龙江洪河自然保护区7.广东惠东港口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鄂尔多斯遗鸥自然保护区9.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广西山口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11.湖南南洞庭湖湿地和水禽自然保护区12.湖南汉寿西洞庭湖(目平湖)自然保护区13.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4.江苏盐城保护区(盐城沿海滩涂湿地)第三批被列入的9个国际重要湿地1. 辽宁双台河口湿地2. 云南大山包湿地3. 云南碧塔海湿地4. 云南纳帕海湿地5. 云南拉什海湿地6. 青海鄂凌湖湿地7. 青海扎凌湖湿地8. 西藏麦地卡湿地9. 西藏玛旁雍错湿地第四批被列入的6个国际重要湿地1. 上海长江口中华鲟湿地自然保护区2. 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 福建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 湖北洪湖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5. 广东海丰公平大湖省级自然保护区6. 四川若尔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中国湿地——基本情况介绍1. 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丹顶鹤之乡齐齐哈尔市以东、林甸县西北(124˚00’-124˚30’ E ,46˚55’-47˚35’ N )芦苇沼泽和湖泡,最大水深沼泽地0.75m,湖泊5m水草茂密,鱼虾众多,是鹤类等水禽良好的繁殖场所和重要停歇地已记录鸟类260多种,包括丹顶鹤、东方白鹳等保护鸟类35种全球15种鹤,本区有6种:丹顶鹤、白头鹤、白枕鹤、蓑羽鹤、白鹤和灰鹤1979年扎龙省级自然保护区1987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国际重要湿地,申报面积为2100 km22001年8~10月,重大火灾,过火面积400 km2,保护区核心区内50%的芦苇被烧2005年3月19-27日,又发生重大火灾,620km2,核心区大部分芦苇被烧湿地成火场,缺水是关键:乌裕尔河中上游修建了60多座水库,使扎龙湿地的进水量由6.8亿m3/a锐减到0.4亿m3/a生态补水,综合治理,全民保护2. 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吉林省通榆县境内,面积约105,467hm2,区内有3条河流、22个湖泊以及数以百计的泡沼和大面积沼泽,湖泊、沼泽、草原和沙丘纵横交错共记录600多种植物,37种兽类,8种两栖爬行动物,29种鱼类和253种鸟类丹顶鹤、白鹤、蓑羽鹤、东方白鹳、大鸨等52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本区内有6种鹤,其中3种在此繁殖;东方白鹳在区内营巢繁殖向海湿地的退化问题保护区内的湿地面积:415 km2 / 1954年→270 km2 / 2004年耕地面积:100 km2 / 1986年→160 km2 / 2004年人口数量:2000人/ 50年代末→7000人/ 2004年中央电视台2007年拍摄《曾经美丽的湿地》霍林河中上游建坝、过量收割芦苇、过度放牧和垦殖曾经美丽的科尔沁大草原,今天的名字是“科尔沁沙地”!向海湿地,科尔沁大草原的一部分,年降雨量为400毫米而蒸发量为1900毫米,向海湿地还能支撑多久呢?3.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南岛东北部(110˚35’E,20˚0’ N),距海口市约30 km,面积3337.6 hm2红树林植物26种,半红树林和红树林伴生植物40种,占中国红树林植物种类的90%东寨港是许多国际性迁徙水禽的重要停歇地和连接不同生物区界鸟类的重要环节主要保护对象是以红树林为主的北热带边缘河口港湾和海岸滩涂生态系统及越冬鸟类栖息地,鸟类有159种,其中:中澳保护候鸟协定的鸟类有35种(名录共有81种)中日保护候鸟协定的有75种1980年省级保护区1992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际重要湿地形成、变迁和保护问题1605年大地震而沉陷, 72个村庄被海水淹没,此后下沉形成港湾式湖泊:东、西、南三面都是陆地,仅北部与琼州海峡相连;四条河流每年7亿m2的水量汇入东寨港,泥沙沉积形成广阔的滩涂沼泽;生长于滩涂沼泽绵延数十公里的红树林,是东寨港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围海造田和“万亩椰林”建设等,使红树林面积从32 km2 (1959年)降为16 km2 (2002年)4. 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平均水深19m,盐度6‰,孕育了高原特色鱼类——青海湖裸鲤,濒危动物——普氏原羚的惟一栖息地鸟岛(1978年后成半岛),位于湖西北畔,面积不足1 km2,每年有斑头雁、鱼鸥、鸬鹚、大天鹅、赤麻鸭等190种、近10万只鸟儿在此云集1975年建立鸟岛自然保护区1992年国际重要湿地,以鸟岛为核心的面积536 km2区域(97˚53’-101˚13’ E,36˚28’-38˚25’N)1997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952 km2青海湖的形成与变迁2000多万年前汪洋大海约200万年前青藏高原隆升,而青海湖地区因断层陷落而成湖——淡水,湖水从东面倾入黄河约13万年前湖东部日月山强烈抬升,入黄河流阻断,河水回流于青海——闭塞湖湖水蒸发量大于补给量,面积日益减小,湖水逐渐变咸面临的问题湖水位下降,鸟岛成为半岛,湖面不断萎缩,湖泊分裂为“一大数小”的湖泊群近百年来青海湖水位:1908年3205 m1959年3196.55 m1999年3193.18 m(湖面积4259 km2)目前,平均每年下降12.1cm(2000年达21 cm)原因:气候变暖、人类活动加剧以及降雨量减少等,特别是盲目开荒,破坏了注水河流的水源,目前青海湖50%的注水河流已经干涸,与20年前相比,入湖水量减少了60%5. 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洞庭湖区分为东、南、西三部分,均已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A. 东洞庭湖保护区:112˚43’~113˚15’E,28˚59’~ 29˚38’N,总面积19万hm2,有维管束植物1186种、鱼类114种、鸟类306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32种。

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是候鸟重要的越冬地,每年约有1000万只候鸟在此越冬1982年建保护区1992年国际重要湿地1994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B. 西洞庭湖(目平湖):是洞庭湖区西南部分,面积3.5万hm2 ,区内洲滩密布、江湖交错,是东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停歇地和越冬地。

共记录鸟类198种,其中国家保护鸟类25种1998年西洞庭湖保护区2002年国际重要湿地C. 南洞庭湖:洞庭湖西南,是东洞庭湖和西洞庭湖的连接通道,面积16.8万hm21997年南洞庭湖自然保护区2002年国际重要湿地洞庭湖的变迁第三纪末期地层断裂下沉+江河冲积物淤积《山海经》:“洞庭乃沅澧之交,潇湘之渊。

夏秋水涨,方九百里。

”三国以前,整体,夏秋时节,波涛万顷,方圆八百里南北朝时期,一分为三:东洞庭湖,南洞庭湖(青草湖),西洞庭湖(赤沙湖),夏秋涨水时仍连成一片唐宋文献载:东洞庭湖方圆360里,青草湖方圆265里,赤沙湖方圆170里,夏秋三湖合一时,方圆七八百里——八百里洞庭明清时期,方圆仅五百里,除东、南、西三洞庭之外,又形成了黄驿湖、安南湖、大通湖等。

枯水时,湖面大部分干涸变成沙洲曾经的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清朝初年水面积超过6000 km2建造堤垸,围湖造田,使湖面急剧萎缩,调蓄洪水功能削弱1949年4350 km21997年2691 km21998年的洪涝灾害,“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十年来,洞庭湖区域退田还湖面积达800 km26. 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西省北部(115˚49’-116˚46’E,28˚24’-29˚46’N),南北长173km,东西最宽处74km,枯水期水落滩出,形成草洲河滩与9个独立的湖泊;丰水期9个湖泊融为一体,湖面可达4000 km2;枯水季大面积的湖滩、草洲、沼泽和浅水湖泊,吸引了白鹤、白琵鹭、白额雁、小天鹅等几十种候鸟数十万只个体来此越冬鸟类近250种,其中水禽108种,主要水禽有白鹤、白鹳、天鹅和多种雁鸭类;鱼类122种1983年鄱阳湖自然保护区1988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国际重要湿地7. 香港米埔-后海湾国际重要湿地香港西北端,总面积1500 hm2,包括3种类型湿地:鱼/虾池塘、潮间带滩涂和红树林滩涂;区内高等植物约190种、鱼类约40种、鸟类约280种。

主要保护对象为鸟类及其栖息地,重要种类有黑脸琵鹭、卷羽鹈鹕、黑尾塍鹬等濒危种1976年阻止了房地产开发项目,建立保护区1995年国际重要湿地1997年香港回归,成为中国第七个国际重要湿地8. 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崇明岛东端(121˚50’-122˚05’E,31˚25’-31˚38’N),面积32,600 hm2,典型的河口型潮汐滩涂湿地,集河口、海湾、盐沼潮沟和潮间带滩涂等多种生态系统于一体,沼生植被繁茂,底栖动物丰富,是候鸟迁徙极好的停歇地和重要越冬地,每年经停中转或越冬的候鸟有近百万只;鱼类94种,两栖、爬行动物共16种,鸟类284种1998年建鸟类自然保护区2002年国际重要湿地2005年国家级保护区崇明岛的形成崇明岛位于长江口,大约1300年前的唐代,逐渐淤积的泥沙形成两个沙洲,史称“东沙”和“西沙”;唐神龙元年(705年),始建立崇明镇于西沙下涨上坍,不断下移,许多沙岛依次北靠或被冲坍消失,旧去新来,现在崇明岛的前身为宋代是形成的长沙岛;沙洲是不稳定的,就连其县城亦是一再迁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