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结构延性的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提高结构延性的措施有哪些?

答:根据震害以及近年来国内外试验研究资料,延性框架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强柱弱梁”设计原则—控制塑性铰的位置

在地震作用下,框架中塑性铰可能出现在梁上,也可能出现在柱上,但是不允许在梁的跨中出铰。梁的跨中出铰将导致局部破坏(图3)。在梁端和柱端的塑性铰,都必须具有延性,才能使结构在形成机构之前,结构可以抵抗外荷载并具有延性。

说明:图3为书上p153 10-3 图4 为书上p153 10-4

由图4可以看出,在框架结构中,塑性铰出现的位置或顺序不同,将使框架结构产生不同的破坏形式。图4(b )所示是一个强梁弱柱型结构,所以塑性铰首先出现在柱中,当某薄弱层柱的上下端均出现塑性铰时,该层就成为几何可变体系,而引起上部结构的倒塌。这种结构破坏时只跟最薄弱层柱的强度和延性性能有关,而与其它各层梁柱的承载能力和耗能能力均没有发挥作用。图4(a )是一个强柱弱梁型结构,塑性铰首先出现在梁中,当部分梁端甚至全部梁端均出现塑性铰时,结构仍能继续承受外荷载,而只有当柱子底部也出现塑性铰时,结构才达到破坏。由此可知,柱中出现塑性铰,不易修复而且容易引起结构倒塌;而塑性铰出现在梁端,却可以使结构在破坏前有较大的变形,吸收和耗散较多的地震能量,因而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震害调查发现:凡是具有现浇楼板的框架,由于现浇楼板大大加强了梁的强度和刚度,地震破坏都发生在柱中,破坏较严重;而没有楼板的构架式框架,裂缝出在梁中,破坏较轻,从而也证实强梁弱柱引起的结构震害比较严重。

此外,梁的延性远大于柱的延性。这是因为柱是压弯构件,较大的轴压比将使柱的延性下降,而梁是受弯构件,比较容易实现高延性比要求。

因此,较合理的框架破坏机制应是梁比柱的塑性屈服尽可能早发生和多发生,底层柱柱根的塑性铰较晚形成,各层柱子的屈服顺序应错开,不要集中在某一层。这种破坏机制的框架,就是强柱弱梁型框架。

(2)梁柱的延性设计

要使结构具有延性,就必需保证框架梁柱有足够的延性,而梁柱的延性是以其截面塑性铰的转动能力来度量的。因此框架结构抗震设计的关键是梁柱塑性铰设计。为此,应遵循:

1)“强剪弱弯”设计原则——控制构件的破坏形态

适筋梁或大偏压柱,在截面破坏时可以达到较好的延性,可以吸收和耗散地震能量,使内力重分布得以充分发展;而钢筋混凝土梁柱在受到较大剪力时,往往呈现脆性破坏。所以在进行框架梁、柱设计时,应使构件的受剪承载力大于其受弯承载力,使构件发生延性较好的弯曲破坏,避免发生延性较差的剪切破坏,而且保证构件在塑性铰出现之后也不过早剪坏,这就是“强剪弱弯”的设计原则,它实际上是控制构件的破坏形态。

2)梁、柱剪跨比限制

剪跨比反映了构件截面承受的弯矩与剪力的相对大小。它是影响梁、柱极限变形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对构件的破坏形态有很重要的影响。 比如,柱的剪跨比c Vh M =λ(M 、V 分别是截面承受的弯矩、剪力值,h c 为柱截面高度)。试验研究发现,剪跨比λ≥2的柱属于长柱,只要构造合理,通常发生延性好的弯曲破坏;当剪跨比1.5≤λ<2的柱为短柱,柱子将发生以剪切为主的破坏,当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或配有足够的箍筋时,也可能发生具有一定延性的剪压破坏;而当剪跨比λ<1.5时为极短柱,柱的破坏形态是脆性的剪切斜拉破坏,几乎没有延性,设计中应当避免。

在一般框架结构中,柱内弯矩以地震作用产生的弯矩为主,所以可近似假定反弯点在柱高的中点,从

而有柱端弯矩2n H V M ⋅=,即2n H V M =(H n 是柱的净高),代入c Vh M =λ中,得c

n h H 21=λ。因此框架柱的分类又可用长细比表示为:4≥c n h H 时为长柱;43<≤c n h H 时为短柱;3

n h H 时为极短柱。 因此,为保证柱子发生延性破坏,抗震设计时要求柱净高与截面长边尺寸之比宜大于4,若不满足,应在柱全高范围内加密箍筋。

类似地,对框架梁而言,则要求其净跨l n 与截面高度h b 之比不宜小于4。当梁的跨度较小而梁的设计内力较大时,宜首先考虑加大梁宽,这样虽然会增加梁的纵筋用量,但对提高梁的延性却是十分有利的。

3)梁、柱剪压比限制

当构件的截面尺寸太小或混凝土强度太低时,按抗剪承载力公式计算的箍筋数量会很多,则箍筋在充分发挥作用之前,构件将过早呈现脆性斜压破坏,这时再增加箍筋用量已没有意义。因此,设计中应限制剪压比(0bh f V c )即梁截面的平均剪应力,使箍筋数量不至于太多,同时,也可有效地防止斜裂缝过早

出现,减轻混凝土碎裂程度。这实质上也是对构件最小截面尺寸的要求。

4)柱轴压比限制及其它措施

轴压比μN 指柱有地震作用组合的柱轴压力设计值N 与柱的全截面面积A c 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 c 乘积的比值,c c c c c N h b f N A f N ==μ(b c 、h c 分别为柱截面的宽度和高度)。

框架柱在竖向荷载与地震作用下的轴压比宜满足表1的规定。若不满足,可加大截面尺寸或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表1 柱轴压比限值

在高层建筑中,底层柱往往承受很大的轴力,很难将轴压比限制在较低水平。为此,近年来,国内外对改进柱的延性性能做了大量试验研究。试验表明,在矩形柱或圆形柱内设置矩形核心柱(图6),不但可以提高柱的受压承载力,还可以提高柱的变形能力。在压、弯、剪作用下,当柱出现弯、剪裂缝,在大变形情况下芯柱可以有效地减小柱的压缩,保持柱的外形和截面承载力,特别对于承受高轴压的短柱,更有利于提高变形能力,延缓倒塌。

5)箍筋

震害表明,梁端、柱端震害严重,是框架梁、柱的薄弱部位。所以按照强剪弱弯原则设计的箍筋主要配置在梁端、柱端塑性铰区,称为箍筋加密区。

在塑性铰区配置足够的箍筋,可约束核心混凝土,显著提高塑性铰区混凝土的极限应变值,提高抗压强度,防止斜裂缝的开展,从而可充分发挥塑性铰的变形和耗能能力,提高梁、柱的延性;而且钢箍作为纵向钢筋的侧向支承,阻止纵筋压屈,使纵筋充分发挥抗压强度。所以规范规定,在框架梁端、柱端塑性铰区,箍筋必须加密。

此外,框架结构构件的延性与箍筋形式有关。例如,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和日本川铁株式会社的研究表明,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采用连续矩形复合螺旋箍比一般复合箍筋可提高柱的极限变形角25%。所以矩形截面柱采用连续矩形复合螺旋箍(图7),可大大提高其延性。

6)纵筋配筋率

试验表明:钢筋混凝土单筋梁的变形能力,随截面混凝土受压区相对高度x /h 0的减小而增大,而x /h 0随着配筋率的增大、钢筋屈服强度的提高和混凝土强度等级的降低而增大,延性性能降低。为此,规范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