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0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组解法举例

合集下载

第三章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组 第四讲 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组的解法(1)

第三章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组   第四讲 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组的解法(1)

第四讲 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组的解法(4课时)一、目的与要求: 理解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组的特征方程式, 特征根, 特征向量的概念, 掌握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组的基本解组的求法. 二、重点: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组的基本解组的求法.三、难点: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组的特征方程式, 特征根, 特征向量的概念. 四、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法、启发式与提问式相结合教学法. 五、教学手段:传统板书与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相结合. 六、教学过程:1 新课引入由定理3.6我们已知道,求线性齐次方程组(3.8)的通解问题,归结到求其基本解组. 但是对于一般的方程组(3.8),如何求出基本解组,至今尚无一般方法. 然而对于常系数线性齐次方程组dYAY dx= (3.20) 其中A 是n n ⨯实常数矩阵,借助于线性代数中的约当(Jordan)标准型理论或矩阵指数,可以使这一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本节将介绍前一种方法,因为它比较直观.由线性代数知识可知,对于任一n n ⨯矩阵A ,恒存在非奇异的n n ⨯矩阵T ,使矩阵1T AT -成为约当标准型. 为此,对方程组(3.20)引入非奇异线性变换Y TZ = (3.21)其中()(,1,2,,),ij T t i j n == det 0T ≠,将方程组(3.20)化为1dZT ATZ dx-= (3.22) 我们知道,约当标准型1T AT -的形式与矩阵A 的特征方程111212122212det()0n n n n nn a a a a a a A E a a a λλλλ---==-2的根的情况有关. 上述方程也称为常系数齐次方程组(3.20)的特征方程式.它的根称为矩阵A 的特征根.下面分两种情况讨论.(一) 矩阵A 的特征根均是单根的情形. 设特征根为12,,,,n λλλ这时12100n T AT λλλ-⎡⎤⎢⎥⎢⎥=⎢⎥⎢⎥⎣⎦方程组(3.20)变为11122200n n n dz dx z dz z dx z dz dx λλλ⎡⎤⎢⎥⎡⎤⎡⎤⎢⎥⎢⎥⎢⎥⎢⎥⎢⎥⎢⎥⎢⎥=⎢⎥⎢⎥⎢⎥⎢⎥⎢⎥⎢⎥⎣⎦⎣⎦⎢⎥⎢⎥⎣⎦(3.23)易见方程组(3.23)有n 个解1110(),00xZ x e λ⎡⎤⎢⎥⎢⎥⎢⎥=⎢⎥⎢⎥⎢⎥⎣⎦ 220010(),,()0001n x x n Z x e Z x e λλ⎡⎤⎡⎤⎢⎥⎢⎥⎢⎥⎢⎥⎢⎥⎢⎥==⎢⎥⎢⎥⎢⎥⎢⎥⎢⎥⎢⎥⎣⎦⎣⎦把这n 个解代回变换(3.21)之中,便得到方程组(3.20)的n 个解12()i i i i x x i i ni t t Y x e e T t λλ⎡⎤⎢⎥⎢⎥==⎢⎥⎢⎥⎣⎦(1,2,,)i n =陇东学院数学系常微分方程精品课程教案教案编写人:李相锋 李万军3这里i T 是矩阵T 第i 列向量,它恰好是矩阵A 关于特征根i λ的特征向量,并且由线性方程组()0i i A E T λ-=所确定. 容易看出,12(),(),,()n Y x Y x Y x 构成(3.20)的一个基本解组,因为它们的朗斯基行列式()W x 在0x =时为(0)det 0W T =≠. 于是我们得到定理3.11 如果方程组(3.20)的系数阵A 的n 个特征根12,,,,n λλλ彼此互异,且12,,,n T T T 分别是它们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则121122(),(),,()n x xxn n Y x e T Y x e T Y x e T λλλ===是方程组(3.20)的一个基本解组. 例1 试求方程组353dxx y z dt dyx y z dt dzx y z dt ⎧=-+⎪⎪⎪=-+-⎨⎪⎪=-+⎪⎩的通解.解 它的系数矩阵是311151313A -⎡⎤⎢⎥=--⎢⎥⎢⎥-⎣⎦特征方程是311det()1510313A E λλλλ---=---=--4即 321136360λλλ-+-=所以矩阵A 的特征根为1232,3,6λλλ===.先求12λ=对应的特征向量1a T b c ⎡⎤⎢⎥=⎢⎥⎢⎥⎣⎦,,a b c 满足方程1111()1310111a a A E b b c c λ-⎡⎤⎡⎤⎡⎤⎢⎥⎢⎥⎢⎥-=--=⎢⎥⎢⎥⎢⎥⎢⎥⎢⎥⎢⎥-⎣⎦⎣⎦⎣⎦即0300a b c a b c a b c -+=⎧⎪-+-=⎨⎪-+=⎩可得,0a c b =-=. 取一组非零解,例如令1c =-,就有1,0,1a b c ===-. 同样,可求出另两个特征根所对应的特征向量,这样,这三个特征根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分别是110,1T ⎡⎤⎢⎥=⎢⎥⎢⎥-⎣⎦ 211,1T ⎡⎤⎢⎥=⎢⎥⎢⎥⎣⎦ 3121T ⎡⎤⎢⎥=-⎢⎥⎢⎥⎣⎦故方程组的通解是236123()111()012()111t t t x t y t C e C e C e z t ⎡⎤⎡⎤⎡⎤⎡⎤⎢⎥⎢⎥⎢⎥⎢⎥=++-⎢⎥⎢⎥⎢⎥⎢⎥⎢⎥⎢⎥⎢⎥⎢⎥-⎣⎦⎣⎦⎣⎦⎣⎦(二) 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组的解法复特征根 从上一讲我们已经知道,求解方程组dYAY dx= (3.20) 归结为求矩阵A 的特征根和对应的特征向量问题.现在考虑复根情形.因为A 是实的矩阵,所以复特征根是共轭出现的,设1,2i λαβ=±是一对共轭根,由定理3.11,对应解是陇东学院数学系常微分方程精品课程教案教案编写人:李相锋 李万军5111(),x Y x e T λ= 222()x Y x e T λ=其中12,T T 是特征向量,这是实变量的复值解,通常我们希望求出方程组(3.20)的实值解,这可由下述方法实现.定理3.12 如果实系数线性齐次方程组()dYA x Y dx= 有复值解()()()Y x U x iV x =+其中()U x 与()V x 都是实向量函数,则其实部和虚部12()()(),()n u x u x U x u x ⎡⎤⎢⎥⎢⎥=⎢⎥⎢⎥⎣⎦ 12()()()()n v x v x V x v x ⎡⎤⎢⎥⎢⎥=⎢⎥⎢⎥⎣⎦证明 因为()()()Y x U x iV x =+是方程组(3.8)的解,所以[]()()()()d dU x dV x U x iV x i dx dx dx+≡+ ()[()()]()()()()A x U x iV x A x U x iA x V x ≡+≡+由于两个复数表达式恒等相当于实部及虚部恒等,所以上述恒等式表明:()()()dU x A x U x dx = , ()()()dV x A x V x dx= 即()U x ,()V x 都是方程组(3.8)的解.证毕.定理3.13 如果12(),(),,()n Y x Y x Y x 是区间(,)a b 上的n 个线性无关的向量函数,12,b b 是两个不等于零的常数,则向量函数组112[()()],b Y x Y x + 212[()()],b Y x Y x - 3(),,()n Y x Y x (3.24)在区间(a, b )上仍是线性无关的.6证明 (反证法) 如果(3.24)线性相关,那么依定义3.1存在n 个不全为零的常数12,,,n C C C ,使得对区间(,)a b 上的所有x 皆有1112221233[()()][()()]()()0n n C b Y x Y x C b Y x Y x C Y x C Y x ++-+++≡所以112211122233()()()()()()0n n C b C b Y x C b C b Y x C Y x C Y x ++-+++≡因为12(),(),,()n Y x Y x Y x 线性无关,从而11220,C b C b += 11220,C b C b -= 30,,0n C C ==从上式可知,11220C b C b ==, 因为12,0b b ≠, 故120C C ==. 即所有常数12,,,n C C C 都等于零,矛盾. 证毕.由代数知识知, 实矩阵A 的复特征根一定共轭成对地出现.即,如果a ib λ=+是特征根,则其共轭a ib λ=-也是特征根. 由定理3.11,方程组(3.20)对应于a ib λ=+的复值解形式是1111222122()()()112()a ib x a ib x a ib x n n n t t it t t it x e T e e t t it ++++⎡⎤⎡⎤⎢⎥⎢⎥+⎢⎥⎢⎥===⎢⎥⎢⎥⎢⎥⎢⎥+⎣⎦⎣⎦1Y1112212212(cos sin )axn n t it t it e bx i bx t it +⎡⎤⎢⎥+⎢⎥=+⎢⎥⎢⎥+⎣⎦11121211212222211221cos sin cos sin cos sin cos sin cos sin cos sin ax ax n n n n t bx t bx t bx t bx t bx t bx t bx t bx eie t bx t bx t bx t bx -+⎡⎤⎡⎤⎢⎥⎢⎥-+⎢⎥⎢⎥=+⎢⎥⎢⎥⎢⎥⎢⎥-+⎣⎦⎣⎦陇东学院数学系常微分方程精品课程教案教案编写人:李相锋 李万军7这里1T 是对应于a ib λ=+的特征向量.由于矩阵A 是实的,所以上述向量的共轭向量是方程组(3.20)对应于特征根a ib λ=-的解,记作()2(),a ib x x e -=2Y T =21T T . 现将上述两个复值解,按下述方法分别取其实部和虚部为1112212212cos sin cos sin 1[()()]2cos sin ax n n t bx t bx t bx t bx x x e t bx t bx -⎡⎤⎢⎥-⎢⎥+=⎢⎥⎢⎥-⎣⎦12YY 1211222121cos sin cos sin 1[()()]2cos sin ax n n t bx t bx t bx t bx x x e it bx t bx +⎡⎤⎢⎥+⎢⎥-=⎢⎥⎢⎥+⎣⎦12YY由定理3.12和定理3.13,它们分别是方程组(3.20)的解, 并且由此得到的n 个解仍组成基本解组.例2 求解方程组3dxx y z dt dyx y dt dzx z dt ⎧=--⎪⎪⎪=+⎨⎪⎪=+⎪⎩解 它的系数矩阵为111110301--⎡⎤⎢⎥=⎢⎥⎢⎥⎣⎦A特征方程是8111det()110301λλλλ----=--A E 即2(1)(25)0λλλ--+=特征根为11,λ= 2,312i λ=±先求11λ=对应的特征向量为1011⎡⎤⎢⎥=⎢⎥⎢⎥-⎣⎦T再求212i λ=+所对应的特征向量2T . 它应满足方程组2211((12))120302i a i i b i c ---⎡⎤⎡⎤⎢⎥⎢⎥-+=-=⎢⎥⎢⎥⎢⎥⎢⎥-⎣⎦⎣⎦A E T 0即2020320ia b c a bi a ci ⎧---=⎪⎪-=⎨⎪-=⎪⎩ 用2i 乘上述第一个方程两端,得422020320a bi ci a bi a ci ⎧--=⎪⎪-=⎨⎪-=⎪⎩陇东学院数学系常微分方程精品课程教案教案编写人:李相锋 李万军9显见,第一个方程等于第二与第三个方程之和. 故上述方程组中仅有两个方程是独立的,即20320a bi a ci -=⎧⎨-=⎩求它的一个非零解.不妨令2,a i = 则1,3b c ==. 于是212i λ=+对应的解是(12)222sin 22cos 21(cos 2sin 2)1cos 2sin 2333cos 23sin 2i t t t t i i t t e e t i t e t ie t t t +-⎡⎤⎡⎤⎡⎤⎡⎤⎢⎥⎢⎥⎢⎥⎢⎥=+=+⎢⎥⎢⎥⎢⎥⎢⎥⎢⎥⎢⎥⎢⎥⎢⎥⎣⎦⎣⎦⎣⎦⎣⎦故原方程组的通解为123()02sin 22cos 2()1cos 2sin 2()13cos 23sin 2t t t x t t t y x C e C e t C e t z x t t -⎡⎤⎡⎤⎡⎤⎡⎤⎢⎥⎢⎥⎢⎥⎢⎥=++⎢⎥⎢⎥⎢⎥⎢⎥⎢⎥⎢⎥⎢⎥⎢⎥-⎣⎦⎣⎦⎣⎦⎣⎦(三) 矩阵A 的特征根有重根的情形由定理3.11,我们已经知道,当方程组(3.20)的系数矩阵A 的特征根均是单根时,其基本解组的求解问题,归结到求这些特征根所对应的特征向量. 然而,当矩阵A 的特征方程有重根时,定理3.11不一定完全适用,这是因为,若i λ是A 的i k 重特征根,则由齐次线性方程组()i i λ-=A E T 0所决定的线性无关特征向量的个数i γ, 一般将小于或等于特征根i λ的重数i k . 若i γ=i k ,那么矩阵A 对应的约当标准型将呈现对角阵,其求解方法与3.5.1情形相同.若i γ<i k ,由线性代数的知识,此时也可以求出i k 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通常称为广义特征向量,以这些特征向量作为满秩矩阵T 的列向量,可将矩阵A 化成若当标准型10121m ⎡⎤⎢⎥⎢⎥=⎢⎥⎢⎥⎣⎦-J J T AT J 其中未标出符号的部分均为零无素,而1010i ii i λλλ⎡⎤⎢⎥⎢⎥=⎢⎥⎢⎥⎣⎦J (1,2,,)i m =是i k 阶约当块,12,m k k k n +++= 12,,,m λλλ是(3.20)的特征根,它们当中可能有的彼此相同.于是,在变换(3.21)下方程组(3.20)化成12m d dx ⎡⎤⎢⎥⎢⎥=⎢⎥⎢⎥⎣⎦J J Z Z J (3.25) 根据(3.25)的形式,它可以分解成为m 个可以求解的小方程组.为了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通过一个具体重根的例子,说明在重根情形下方程组(3.20)的基本解组所应具有的结构.对于一般情形,其推导是相似的.设方程组d Dx=YAY (3.26) 中A 是5.5矩阵,经非奇异线性变换=Y TZ 其中()(,1,2,,5)ij t i j ==T 且det 0≠T ,将方程组(3.26)化为d dx=ZJZ (3.27) 我们假定陇东学院数学系常微分方程精品课程教案1112210000100000000010000λλλλλ⎡⎤⎢⎥⎢⎥⎢⎥=⎢⎥⎢⎥⎢⎥⎣⎦J 这时,方程组(3.27)可以分裂为两个独立的小方程组 1112212313dz z z dx dz z dxdz z dx λλλ⎧=+⎪⎪⎪=⎨⎪⎪=⎪⎩(3.28)4245525dz z z dx dz z dxλλ⎧=+⎪⎪⎨⎪=⎪⎩ (3.29) 在(3.28)中自下而上逐次用初等积分法可解得11123121232332!()xxxC z x C x C e z C x C e z C e λλλ⎛⎫=++ ⎪⎝⎭=+= 同样对(3.29)可解得2245455()xx z C x C e z C eλλ=+= 这里125,,,C C C 是任意常数.由于在方程(3.28)中不出现45,,z z 在(3.29)中不出现123,,z z z .我们依次取12345123451234512345123451,00,1,00,1,00,1,00,1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可以得到方程组(3.27)的五个解如下11111121232!0,,00000000x xx x x x x e xe e e xe e λλλλλλ⎡⎤⎡⎤⎡⎤⎢⎥⎢⎥⎢⎥⎢⎥⎢⎥⎢⎥⎢⎥⎢⎥⎢⎥===⎢⎥⎢⎥⎢⎥⎢⎥⎢⎥⎢⎥⎢⎥⎢⎥⎢⎥⎢⎥⎣⎦⎣⎦⎣⎦Z Z Z , 222450000,000x x x e xe e λλλ⎡⎤⎡⎤⎢⎥⎢⎥⎢⎥⎢⎥⎢⎥⎢⎥==⎢⎥⎢⎥⎢⎥⎢⎥⎢⎥⎢⎥⎣⎦⎣⎦Z Z 从而1111112222002!000()00000000000x x x x x x x x x x exe e e xe x e e xe e λλλλλλλλλ⎡⎤⎢⎥⎢⎥⎢⎥=⎢⎥⎢⎥⎢⎥⎢⎥⎣⎦Z (3.31) 是方程组(3.27)的一个解矩阵. 又det (0)10=≠Z ,所以(3.31)是方程组(3.27)的一个基本解矩阵.而(3.30)是(3.27)的一个基本解组.现在把(3.30)的每个解分别代入到线性变换Y =TZ 中可得原方程组(3.26)的五个解,1111111211314151,x x x x x t e t e t e t e t e λλλλλ⎡⎤⎢⎥⎢⎥⎢⎥=⎢⎥⎢⎥⎢⎥⎣⎦Y 11111111221222313241425152()(),()()()x x x x x t x t e t x te t x t e t x te t x t e λλλλλ⎡⎤+⎢⎥+⎢⎥⎢⎥=+⎢⎥+⎢⎥⎢⎥+⎣⎦Y陇东学院数学系常微分方程精品课程教案11111211121322122232313323324142432515253()2!()2!()2!()2!()2!x x x x x t x t x t e t x t x t e t x t x t e t x t x t e t x t x t e λλλλλ⎡⎤++⎢⎥⎢⎥⎢⎥++⎢⎥⎢⎥⎢⎥=++⎢⎥⎢⎥⎢⎥++⎢⎥⎢⎥++⎢⎥⎣⎦Y ,222222222214141524242545343435444445545455()(),()()()x x x x x x x x x x t e t x t e t e t x t e t e t x t e t e t x t e t e t x t e λλλλλλλλλλ⎡⎤⎡⎤+⎢⎥⎢⎥+⎢⎥⎢⎥⎢⎥⎢⎥==+⎢⎥⎢⎥+⎢⎥⎢⎥⎢⎥⎢⎥+⎣⎦⎣⎦Y Y而且这五个解构成方程组的一个基本解组.这是因为,若把上面五个解写成矩阵形式12345()[(),(),(),(),()]x x x x x x =Y Y Y Y Y Y 则显然有det (0)0=≠Y T .至此我们已清楚地看到,若J 中有一个三阶若当块,1λ是(3.26)的三重特证根,则(3.26)有三个如下形式的线性无关解,12345()()()(),1,2,3()()i i i x i i i i p x p x x p x e i p x p x λ⎡⎤⎢⎥⎢⎥⎢⎥==⎢⎥⎢⎥⎢⎥⎣⎦Y (3.32) 其中每个()(1,2,3,1,2,3,4,5)ki p x i k ==是x 的至多二次多项式.因此(3.32)也可以写成如下形式12012()x x x e λ++R R R其中012,,R R R 都是五维常向量.而对于J 中的二阶若当块,2λ是(3.26)的二重根,它 所对应的(3.26)的两个线性无关解应是如下形式234()x x e λ+R R其中34,R R 也都是五维常向量.最后,我们还应指出,对于方程组(3.20),若i λ是A 的一个i k 重特征根,则i λ所对应的若当块可能不是一块而是几块,但是它们每一块的阶数都小于或等于i k ,而且这些阶数的和恰好等于i k . 这样,由以上分析我们得到定理3.14 设12,,,m λλλ是矩阵A 的m 个不同的特征根,它们的重数分别为12,,,m k k k . 那么,对于每一个i λ,方程组(3.20)有i k 个形如1122()(),()(),,()()i i i i i x x x k k x x e x x e x x e λλλ===Y P Y P Y P 的线性无关解,这里向量()(1,2,,)i i x i k =P 的每一个分量为x 的次数不高于1i k -的多项式. 取遍所有的(1,2,,)i i m λ=就得到(3.20)的基本解组.上面的定理既告诉了我们当A 的特征根有重根时,线性方程组(3.20)的基本解组的形式,同时也告诉了我们一种求解方法,但这种求解方法是很繁的.在实际求解时,常用下面的待定系数法求解. 为此,我们需要线性代数中的一个重要结论.引理3.1 设n 阶矩阵互不相同的特征根为(1,2,,)i i m λ=,其重数分别是,1212,,,()m m k k k k k k n +++=, 记n 维常数列向量所组成的线性空间为V ,则(1) V 的子集合 {()0,}j kj j λ=-=∈V R A E R R V 是矩阵A 的(1,2,,)j k j m =维不变子空间,并且(2) V 有直和分解 12m =⊕⊕⊕V V V V ;现在,在定理3.14相同的假设下,我们可以按下述方法求其基本解组.陇东学院数学系常微分方程精品课程教案定理3.15 如果j λ是(3.20)的j k 重特征根,则方程组(3.20)有个j k 形如1011()()j j j k x k x x x e λ--=+++Y R R R (3.33) 的线性无关解,其中向量011,,,j k -R R R 由矩阵方程0112210()()2()(1)()0j j j j j j k j k k j k λλλλ--⎧-=⎪⎪-=⎪⎨⎪-=-⎪⎪-=⎩A E R R A E R R A E R R A ER (3.34)所确定.取遍所有的(1,2,,)j j m λ=,则得到(3.20)的一个基本解组.证明 由定理3.14知,若j λ是(3.20)的j k 重特征根,则对应解有(3.30)的形式.将(3.33)代入方程组(3.20)有21121011[2(1)]()j j j j j j k x k x j k j k x k xe x x e λλλ----+++-++++R R R R R R 1011()j j j k x k A x x e λ--=+++R R R消去j x e λ,比较等式两端x 的同次幂的系数(向量),有0112211()()2()(1)()0j j j j j j k j k j k k λλλλ---⎧-=⎪⎪-=⎪⎨⎪-=-⎪⎪-=⎩A E R R A E R R A E R R A ER (3.35)注意到方程组(3.35)与(3.34)是等价的.事实上,两个方程组只有最后一个方程不同,其余都相同.(3.35)与(3.34)同解的证明请见教材.这样,在方程组(3.31)中,首先由最下面的方程解出0R ,再依次利用矩阵乘法求出121,,,j k -R R R . 由引理3.1得知,线性空间V 可分解成相应不变子空间的直和,取遍所有的(1,2,,)j j m λ=,就可以由(3.34)最下面的方程求出n 个线性无关常向量,再由(3.31)逐次求出其余常向量,就得到(3.20)的n 个解. 记这n 个解构成的解矩阵为()x Y ,显然,(0)Y 是由(3.34)最下面的方程求出的n 个线性无关常向量构成,由引理3.1的2)矩阵(0)Y 中的各列构成了n 维线性空间V 的一组基,因此det (0)0≠Y ,于是()x Y 是方程组(3.20)的一个基本解组.例3 求解方程组123213312dy y y dx dy y y dxdy y y dx ⎧=+⎪⎪⎪=+⎨⎪⎪=+⎪⎩解 系数矩阵为011101110⎡⎤⎢⎥=⎢⎥⎢⎥⎣⎦A 特征方程为2(2)(1)0λλ-+=特征根为 1232, 1.λλλ===-其中12λ=对应的解是211()11x x e ⎡⎤⎢⎥=⎢⎥⎢⎥⎣⎦Y 下面求231λλ==-所对应的两个线性无关解.由定理3.15,其解形如陇东学院数学系常微分方程精品课程教案01()()x x x e -=+Y R R并且01,R R 满足0120()()0=⎧⎨=⎩A +E R R A +E R 由于111()111,111⎡⎤⎢⎥=⎢⎥⎢⎥⎣⎦A +E 2333()333333⎡⎤⎢⎥=⎢⎥⎢⎥⎣⎦A +E 那么由20()0=A +E R 可解出两个线性无关向量11,0-⎡⎤⎢⎥⎢⎥⎢⎥⎣⎦ 101-⎡⎤⎢⎥⎢⎥⎢⎥⎣⎦将上述两个向量分别代入01()=A +E R R 中,均得到1R 为零向量.于是231λλ==-对应的两个线性无关解是21()1,0x x e --⎡⎤⎢⎥=⎢⎥⎢⎥⎣⎦Y 31()01x x e --⎡⎤⎢⎥=⎢⎥⎢⎥⎣⎦Y 最后得到通解2123111()110101x x x x C e C e C e ----⎡⎤⎡⎤⎡⎤⎢⎥⎢⎥⎢⎥=++⎢⎥⎢⎥⎢⎥⎢⎥⎢⎥⎢⎥⎣⎦⎣⎦⎣⎦Y 例4 求解方程组11232123312332dy y y y dx dy y y y dxdy y y y dx⎧=+-⎪⎪⎪=-++⎨⎪⎪=++⎪⎩ 解 系数矩阵是311121111-⎡⎤⎢⎥=-⎢⎥⎢⎥⎣⎦A特征方程为3(2)0λ-= , 有三重特征根1,2,32λ=由定理3.15,可设其解形如22012()()xx x x e =++Y R R R012,,R R R 满足方程组0121230(2)(2)(2)-=⎧⎪-=⎨⎪-=⎩A E R R A E RR A E R 0由于23111101000(2)101,(2)000,(2)000111101000--⎡⎤⎡⎤⎡⎤⎢⎥⎢⎥⎢⎥-=--=-=⎢⎥⎢⎥⎢⎥⎢⎥⎢⎥⎢⎥--⎣⎦⎣⎦⎣⎦A E A E A E 故0R 可分别取10,0⎡⎤⎢⎥⎢⎥⎢⎥⎣⎦ 01,0⎡⎤⎢⎥⎢⎥⎢⎥⎣⎦ 001⎡⎤⎢⎥⎢⎥⎢⎥⎣⎦陇东学院数学系常微分方程精品课程教案再将它们依次代入上面的方程,相应地求得1R 为11,1⎡⎤⎢⎥-⎢⎥⎢⎥⎣⎦ 10,1⎡⎤⎢⎥⎢⎥⎢⎥⎣⎦ 111-⎡⎤⎢⎥⎢⎥⎢⎥-⎣⎦2R 为120,12⎡⎤-⎢⎥⎢⎥⎢⎥⎢⎥-⎢⎥⎣⎦ 00,0⎡⎤⎢⎥⎢⎥⎢⎥⎣⎦ 12012⎡⎤⎢⎥⎢⎥⎢⎥⎢⎥⎢⎥⎣⎦于是,可得原方程组三个线性无关解 22212111012()010,()10,011012x x Y x x x e Y x x e ⎡⎤⎡⎤-⎢⎥⎢⎥⎡⎤⎡⎤⎡⎤⎡⎤⎡⎤⎢⎥⎢⎥⎢⎥⎢⎥⎢⎥⎢⎥⎢⎥=+-+=+⎢⎥⎢⎥⎢⎥⎢⎥⎢⎥⎢⎥⎢⎥⎢⎥⎢⎥⎢⎥⎢⎥⎢⎥⎢⎥⎢⎥⎣⎦⎣⎦⎣⎦⎣⎦⎣⎦⎢⎥-⎢⎥⎣⎦⎣⎦2231012()0101112xY x x x e ⎡⎤⎡⎤⎢⎥⎢⎥-⎡⎤⎡⎤⎢⎥⎢⎥⎢⎥⎢⎥=++⎢⎥⎢⎥⎢⎥⎢⎥⎢⎥⎢⎥⎢⎥⎢⎥-⎣⎦⎣⎦⎢⎥⎢⎥⎣⎦⎣⎦最后方程的通解可写成22112222233111()22()1()11122x x x x x x y x C y x e x x C y x C x x x x x ⎡⎤+--+⎢⎥⎡⎤⎡⎤⎢⎥⎢⎥⎢⎥=-⎢⎥⎢⎥⎢⎥⎢⎥⎢⎥⎢⎥⎣⎦⎣⎦--+⎢⎥⎣⎦本讲要点:1 . 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组的解法归结为求出系数阵A的特征根和特征向量。

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组解法

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组解法

dy (1) dx = 3 y 2 z , 例1 解微分方程组 dz = 2 y z . ( 2) dx 解 设法消去未知函数 y , 由(2)式得 式得
1 dz y = + z ( 3) 2 dx dy 1 d 2 z dz = 2 + , 两边求导得, 两边求导得, dx 2 dx dx
原方程组的通解为
1 y = ( 2C1 + C 2 + 2C 2 x )e x 2 , z = ( C + C x )e x 1 2
d 用 D 表示对自变量 x求导的运算 , dx
例如, 例如, y
(n)
+ a1 y ( n 1 ) + L + a n 1 y ′ + a n y = f ( x )
类似解代数方程组消去一个未知数,消去 类似解代数方程组消去一个未知数 消去 x
(1) ( 2) × D :
x D3 y = et , ( D 4 + D 2 + 1) y = De t .
4 2 t
(3) 3 (4) 4 (5) 5
( 2) ( 3) × D :

( D + D + 1) y = e
二、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组的解法
步骤: 步骤: 1. 从方程组中消去一些未知函数及其各阶导 数,得到只含有一个未知函数的高阶常系数线性 微分方程. 微分方程. 2.解此高阶微分方程,求出满足该方程的未知 解此高阶微分方程, 函数. 函数. 3.把已求得的函数带入原方程组,一般说来, 把已求得的函数带入原方程组,一般说来, 不必经过积分就可求出其余的未知函数. 不必经过积分就可求出其余的未知函数.
代入(1)式并化简 把(3), (4)代入 式并化简 得 代入 式并化简,

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

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


e ,te , ..., t e ,te , ..., t .................. e ,te
m t m t 2 t 2 t
1 t
1 t
k1 1 1 t
e , e , e ,
k2 1 2 t
, ..., t
km 1 m t
为L[ x] 0的一个基本解组。
dnx d n 1 x a1 ( t ) n1 n dt dt dx an1 ( t ) an ( t ) x u( t ) dt

dnx d n 1 x a1 ( t ) n1 n dt dt dx an 1 ( t ) a n ( t ) x v ( t ) dt
K ( K 1) ( K n 1) a1 K ( K 1) ( K n 2) an 0

求欧拉方程
x 3 y x 2 y 4 xy 0 的通解.
解 作变量变换
x e t 或 t ln x,
原方程的特征方程为
k 2k 3k 0,
2
作业 : P164 2(3),(5),(7);3(2),(4);4(2)
' n n 1
及2l ( k1 + 2l n)个互异复根
i 1 1 i 1 , i 1 1 i 1 , ..., il l i l , il l i l
重次分别为s1 , s2 ,..., sr .显然
k1 k2 ... kr 2( s1 s2 ... sr ) n, 则
练 习 题
求下列欧拉方程的通解 : 1.x y xy y 0;
2

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组的解法

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组的解法


A k ck ,
t c,
k!
k!

而数项级数
A k ck
k 1 k !
收敛 .
常系数线性方程组
2 矩阵指数的性质
(1) 若AB BA,则eAB eAeB. (2) 对任何矩阵A, (exp A)1存在,且
(exp A)1=exp(-A). (3) 若T是非奇异的,则
exp(T-1AT ) T-1(exp A)T.
,

0.
常系数线性方程组
例4
试求矩阵A=
2 1
1 4
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解 特征方程为
det(
E

A)



1
2
1
4

2
6
9

0
因此 3为两重特征根, 为求其对应的特征向量
考虑方程组
1
(E A)c 1
1 1
c1 c2
例3
试求矩阵A=
3 5
5 3
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解 A的特征值就是特征方程
det( E

A)



5
3
5
3

2

6

34

0
的根, 1 3 5i, 2 3 5i.
常系数线性方程组
对特征根1 3 5i的特征向量u (u1,u2 )T 满足
§4.3 常系数线性方程组
常系数线性方程组
一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组:
dx Ax f (t), dt
这里系数矩阵A为n n常数矩阵, f (t)在

常微分方程常见形式及解法

常微分方程常见形式及解法

常微分方程常见形式及解法在数学的广袤领域中,常微分方程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分支,它在物理学、工程学、经济学等众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简单来说,常微分方程就是含有一个自变量和未知函数及其导数的方程。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常微分方程的常见形式以及相应的解法。

一、常微分方程的常见形式1、一阶常微分方程可分离变量方程:形如$dy/dx = f(x)g(y)$的方程,通过将变量分离,将其化为$\frac{dy}{g(y)}=f(x)dx$,然后两边分别积分求解。

齐次方程:形如$dy/dx = F(y/x)$的方程,通过令$u = y/x$,将其转化为可分离变量的方程进行求解。

一阶线性方程:形如$dy/dx + P(x)y = Q(x)$的方程,使用积分因子法求解。

2、二阶常微分方程二阶线性常微分方程:形如$y''+ p(x)y' + q(x)y = f(x)$的方程。

当$f(x) = 0$时,称为二阶线性齐次方程;当$f(x) ≠ 0$时,称为二阶线性非齐次方程。

常系数线性方程:当$p(x)$和$q(x)$都是常数时,即$y''+ py'+ qy = f(x)$,这种方程的解法相对较为固定。

二、常微分方程的解法1、变量分离法这是求解一阶常微分方程的一种基本方法。

对于可分离变量的方程,我们将变量分别放在等式的两边,然后对两边进行积分。

例如,对于方程$dy/dx = x/y$,可以变形为$ydy = xdx$,然后积分得到$\frac{1}{2}y^2 =\frac{1}{2}x^2 + C$,从而解得$y =\pm \sqrt{x^2 +2C}$。

2、齐次方程的解法对于齐次方程$dy/dx = F(y/x)$,令$u = y/x$,则$y = ux$,$dy/dx = u + x(du/dx)$。

原方程可化为$u + x(du/dx) = F(u)$,这就变成了一个可分离变量的方程,从而可以求解。

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的一般解法

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的一般解法

初始条件法
根据微分方程和初始条件 ,确定通解中的任意常数 ,从而得到满足初始条件 的特解。
积分因式法
通过对方程进行适当的变 换,使其成为易于积分的 形式,然后求解通解。
05 微分方程的特解
特解的定义与性质
总结词
特解是满足微分方程的特定函数,具有 与原方程不同的形式。
VS
详细描述
特解是微分方程的一个解,它具有与原方 程不同的形式,但满足原方程的约束条件 。特解通常用于求解微分方程时,通过将 特解代入原方程来求解未知数。
二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
总结词
二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是形如 (y'' + p(t)y' + q(t)y = r(t)) 的方程,其中 (p(t))、(q(t)) 和 (r(t)) 是关于时间 (t) 的已知函数。
详细描述
二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的一般形式为 (y'' + p(t)y' + q(t)y = r(t)),其中 (p(t))、(q(t)) 和 (r(t)) 是关于时间 (t) 的已知函数。解这个方程可以得到 (y(t)) 的通解。
间的变化性微分方程在机械振动分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分 析弹簧振荡器、单摆等的振动规律。
电路分析
在电路分析中,微分方程被用来描述电流、电压随时间的变化规 律,以及电路元件的响应特性。
控制工程
在控制工程中,微分方程被用来描述系统的动态特性,以及系统 对输入信号的响应。
在经济中的应用
供需模型
微分方程可以用来描述商品价格 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供需关 系对价格的影响。
投资回报分析
在投资领域,微分方程可以用来 描述投资回报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以及风险因素对投资回报的影响。

同济高数第七版上册考研数学考纲

同济高数第七版上册考研数学考纲
习题5-3:
1(4)(7)(10)(18)
(19)(21)(25)(26)
2,5,6,7(10)(11)(13)
5.4反常积分
无穷限的反常积分
了解概念,会计算反常积分
例1~7
习题5-4:
1(4)(8)(10)
2,3(记住结论),4
无界函数的反常积分
5.5反常积分的审敛法
不作要求
总习题五
总结归纳本章的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基本公式、基本方法
P120习题2-5:
1,3(3)(6),
4(4)(6)(7)
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方程
掌握
微分运算的法则
(微分形式不变性)
了解(会求
函数的微分)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不作要求
总习题二
总结归纳本章的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基本公式、基本方法
P122中习题二:
2,3,6(1),7,11
12(1),13,14
数三不做12,13
掌握
章节
教材内容
考纲要求
必做例题
必做习题
1.6极限存在准则,两个重要极限
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夹逼准则、单调有界数列必有极限)
掌握(数一数二)
了解(数三)
P52习题1-6:
1(4)(6),2,4
利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的方法
掌握【重点】
例1~4
柯西审敛原理
不作要求
1.7无穷小的比较
无穷小阶的定义及无穷小量的比较方法
习题5-2:
3,5(2),6,7,8(3)
(8)(11)(12),
11(2),12,13,14,15,16
牛顿-莱布尼茨共识
掌握【重点】
(定理会证明)

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组的解法举例

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组的解法举例
数学表达
给定一个n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组,其一般形式为y' = Ay,其中y是一个n维向量,A是一个n×n的常数 矩阵。
线性微分方程组的分类
按照矩阵A的特征值分类
根据矩阵A的特征值,可以将线性微分方 程组分为稳定、不稳定和临界稳定三种 类型。
VS
按照解的形态分类
根据解的形态,可以将线性微分方程组分 为周期解、极限环解和全局解等类型。
总结解法技巧与注意事项
• 分离变量法:将多变量问题转化 为单变量问题,通过分别求解每 个变量的微分方程来找到整个系 统的解。
总结解法技巧与注意事项
初始条件
在求解微分方程时,必须明确初始条件,以便确定解 的唯一性。
稳定性
对于某些微分方程,解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散或 振荡,因此需要考虑解的稳定性。
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组的 解法举例
• 引言 • 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组的定义与性质 • 举例说明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组的解
法 • 实际应用举例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微分方程组及其重要性
微分方程组是描述物理现象、工程问 题、经济模型等动态系统的重要工具。
通过解微分方程组,我们可以了解系 统的变化规律、预测未来的状态,并 优化系统的性能。
04
实际应用举例
物理问题中的应用
电路分析
在电路分析中,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组可以用来描述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通过解方程组,可以确定电 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振动分析
在振动分析中,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组可以用来描述物体的振动行为。通过解方程组,可以预测物体的振动模式 和频率。
经济问题中的应用
供需关系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初始条件是微分方程组中描述系统在初始时刻状态的约束 条件。它们对微分方程组的解具有重要影响,决定了解的 初始状态和行为。在求解微分方程组时,必须考虑初始条 件的影响,以确保得到的解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不同的初 始条件可能导致完全不同的解,因此在求解微分方程组时 ,需要仔细选择和确定初始条件。

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常微分方程课件高教社王高雄教材配套

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常微分方程课件高教社王高雄教材配套
收敛速度:数值解法的误差随着计算步长的减小而减小的速度,决定了数值解法的精度和计算 效率
汇报人:
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特征值:线性变 换的特征值是线 性变换矩阵的特 征多项式的根
特征向量:线性 变换的特征向量 是线性变换矩阵 的特征多项式的 解
特征值和特征向 量的关系:特征 值和特征向量是 线性变换矩阵的 特征多项式的解 和根
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的应用:特征值和 特征向量在常系数 线性微分方程的解 法中有广泛的应用, 如求解线性微分方 程的解、求解线性 微分方程组的解等
积分因子法
积分因子法的定义:通过求解积分因子,将微分方程转化为积分方程,从而求解微分方程的方法。 积分因子法的步骤:首先,求解积分因子;然后,将微分方程转化为积分方程;最后,求解积分方程。
积分因子法的应用:适用于求解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如二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
积分因子法的优缺点:优点是简单易行,缺点是适用范围有限,仅适用于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
,
汇报人:
目录
定义和形式
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含有未知函数及其导数的方程,其系数为常数
一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形如y' + py = q(t)的方程,其中p和q(t)为常数
二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形如y'' + py' + qy = r(t)的方程,其中p、q和r(t)为 常数
高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形如y(n) + p(n-1)y(n-1) + ... + qy = r(t)的方程,其中p(n-1)、q和r(t)为常 数
描述物体运动:如自由落体、弹簧 振子等
在物理中的应用
描述热传导:如热传导方程、热扩 散方程等

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组

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组

dx (t ) du (t ) dv (t ) i A(t ) u (t ) iv (t ) dt dt dt A(t )u (t ) iA(t )v (t )
由于两个复数表达式相等等价于实部和虚部相等,
常系数线性方程组
所以有
du (t ) dv (t ) A(t )u (t ), A(t )v (t ) dt dt 即 u (t ) 和 v (t ) 是方程组(2)的解.
X (t ) X (t ) X 1 (0)
常系数线性方程组
1 0 0 3 3 t e cos 2t sin 2t cos 2t sin 2t . 2 2 3 1 sin 2t cos 2t sin 2t cos 2t 2
0
(1)矩阵A具有n个互不相同的特征值时 由线代知识知道A一定有对应的n个线性无关 的特征向量。
常系数线性方程组
5 28 18 dx x 的通解. 1 5 3 例1 求方程组 dt 3 16 10
解 系数矩阵A的特征方程为
det( E A) 3 (1 2 ) 0
§7.3 常系数线性方程组
常系数线性方程组
一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组:
dx Ax f (t ), dt
( 1)
这里系数矩阵A为n n常数矩阵, f (t )在 a t b上连续的向量函数;
若f (t ) 0, 则对应齐线性微分方程组为
dx Ax (2) dt
本节先讨论(2)的基解矩阵的求法.
t
3e 0 et
t
故通解为
2 2et x (t ) (t )C 1 et 1 2et

常系数线性常微分方程

常系数线性常微分方程
微分方程转化为可分离变量的形式。
03 线性微分方程组的解法
矩阵表示法
矩阵表示法是一种将线性微分方程组 转换为矩阵形式的方法,通过矩阵运 算来求解微分方程组。
矩阵表示法可以简化计算过程,提高 求解效率,尤其适用于高阶线性微分 方程组。
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是线性微分方程组解的重要性质,它们描述了微分方程 组的解的特性。
投资回报
在金融领域,常系数线性常微分方程可以用来描述投资回报率随时 间的变化,为投资者提供决策依据。
经济增长模型
通过建立常系数线性常微分方程,可以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 增长趋势,预测未来的经济状况。
在生物中的应用
1 2 3
生态模型
常系数线性常微分方程在生态学中广泛应用于描 述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如种群增长、竞争等。
积分因子法
总结词
通过寻找一个积分因子,将微分方程转化为 积分方程,从而求解。
详细描述
积分因子法是一种求解常系数线性常微分方 程的方法。通过寻找一个积分因子,可以将 微分方程转化为积分方程,然后通过求解积 分方程得到原微分方程的解。这种方法在求 解某些特定类型的微分方程时非常有效,例 如通过寻找适当的积分因子可以将一阶线性
热传导问题
在热传导过程中,常系数线性常 微分方程可以用来描述温度随时 间的变化,从而分析热量传递的 规律。
波动方程
在声学和电磁学中,常系数线性 常微分方程可以用来描述波动现 象,如声波和电磁波的传播。
在经济中的应用
供需模型
常系数线性常微分方程可以用来描述市场的供需关系,分析价格 随时间的变化,预测市场趋势。
02
线性微分方程组的解还具有唯 一性和存在性,即对于给定的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存在唯 一的解。

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PPT课件

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PPT课件
第6页/共63页
2、复值函数在点有导数的定义
如果 lim z(t) z(t0 )
t t0
t t0
极限存在,就称z(t)在t 0
微),且记此极限dz为(t0 ) dt
z或(者t0 )

点有导数(可
显然z(t) 在t 0 处有导数相当于(t) ,(t) 在t 0 处有导数,且
dz(t0 ) d(t0 ) i d(t0 )
x 化 为ye第一1t 种情况。
再构成线性无关的函数组:
e1 t , te1 t , t e2 1 t , , t k1 e 1 1 t
第22页/共63页
特征根 2 , 3 ,,的重m数分别为:
k2 , k3,, km ; ki 1
则有线性无关的函数组:
e1 t , te1 t , t 2e1 t , e2t , te2t , t e2 2t , emt , temt , t 2emt ,
(n a1n1 an1 an )et F ()et
要(4.20)是方程(4.2)的解的充要条件为:
F () n a1 n1 an1 an 0 (4.21)
称(4.21)是方程(4.19)的特征方程,它的根称为特征根。
第16页/共63页
于是有
求解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问题
L[ x]
dt
dt
dt
第7页/共63页
3、复值函数的微分运算性质
dz dt
[ z1 (t )
z2
(t)]
dz1(t) dt
dz2 (t) dt
线性性
dz dt
[c
z1
(t
)]
c
dz1(t dt
)
乘积性

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组)和积分方程的积分变换解法

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组)和积分方程的积分变换解法
科 教 创 新
2 1 第o期I 0 年 4 轻一工一设一计 1
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 和积分方程的积分变换解法 组)
牛 春 霞
( 南京 化 工 职 业技 术 学 院基 础部 , 苏 南 京 2 0 4 ) 江 10 8
摘 要: 拉普拉斯 变换是一种特殊 的积分变换 , 它能把常微分方程或积分方程化为容 易求解的代数方程来处理 , 文章 简单介绍拉 普拉斯变换 , 阐述 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 和三种积分方程的一种 简便的方法 , 组) 即拉普拉斯 变换法 , 并指 出其方法在解决初始 问


寺由 + 。 得l志— P 一志l P 1 l—。 解 i ) P+ , P t p

~ { [筹 变 J 专【J 一 】 击 —+ = 石 +
、 * 插
y =L- '
就 到 所 初值 件的 程的 解为l 1 t 得 满足 给 条 方 特 y 两个 例 子可 以看 出 ,用 拉 氏变换 求 常系 数线 性微 分 方程
() 生质: U( 3卷积f 设 f I )
利 用这两个 I质 , 生 可将 f的积分方程 转化为 F 9 f 1 ) f的代数 方程 。 2常微分方 程隍 彻 值 问题 的拉氏变换解 法 且 拉 普拉 斯变 换法求 解微 分方 程 ( )主要 是应 用拉 普拉 斯变 换 的 组 , 性质 , 使求解微分方程转变为求解代数方程 , 再对求得的结果进行拉普 拉斯逆 变换从而 得到原微 分方程( 的解 。 2 1常系数线性 微分方 程的初值 问题 的拉 氏变 换解法 下 面举例说 明常微分 方程 中的拉 氏变换在解 法 。只讨 论象 函数可 展开 为简单 函数 部分分 式的情况 。 例 1求微分方程 Y’ y 2= e满足初值条件 Y(_ , 0 的 '3' y2- 一 +  ̄ o 2Y ) ) (一1

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

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

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的简介
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是微分方程的一种形式,其特点是方程中的未知函数和其导数都是一次的,且系 数是常数。
这种类型的微分方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非常有用,因为它们能够描述许多自然现象和系统的动态行为 。
解法的历史背景和发展
早期解法
在17世纪,数学家开始研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如牛顿 和莱布尼茨等。
经济学问题
根据经济学原理和经济数据,建立微分方程 描述经济系统的变化趋势。
几何问题
通过几何图形和空间关系,建立微分方程描 述物体的运动轨迹。
生物学问题
根据生物学原理和实验数据,建立微分方程 描述生物种群的增长规律。
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的一般形式
y'' + p*y' + q*y = f(x)
其中,y''表示y的二阶导数,p和q是常数,f(x)是x的函数。
变量代换法
总结词
通过引入新的变量代换,将微分方程转化为 更容易求解的形式。
详细描述
首先,选择一个新的变量代换,将微分方程 中的未知函数表示为这个新变量的函数。然 后,将这个新变量的函数代入微分方程,得 到一个更容易求解的方程。最后,对方程进 行求解,得到未知函数的通解。
积分因子法
总结词
通过寻找一个积分因子,将微分方程转化为 一个更简单的方程,从而求解。
数值解法
对于难以解析求解的方程,可以采 用数值方法进行近似求解,如欧拉
法、龙格-库塔法等。
A
B
C
D
人工智能算法
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如神经网络、遗传算 法等,可以提供新的求解思路和方法。
自适应算法
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采用自适应算法可 以更好地控制求解精度和计算量。

常系数微分方程组的解法

常系数微分方程组的解法
幂级数法
将高阶线性微分方程转化为幂级数形式,然后通过幂 级数的性质求解方程。
高阶非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
分离变量法
将非线性微分方程转化为多个一阶微分方程 ,然后分别求解。
迭代法
通过迭代公式逐步逼近非线性微分方程的解。
数值解法
利用数值计算方法求解非线性微分方程的近 似解,如欧拉法、龙格-库塔法等。
05
解决微分方程组对于理解复杂系统的 行为和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 义。
常系数微分方程组的定义
常系数微分方程组是指方程中的系数 为常数的一类微分方程组。
常系数微分方程组的一般形式为 dy/dx = f(x, y),其中 f(x, y) 是已知 的函数。
02
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组的解法
特征根法
总结词
神经传导
在神经传导过程中,微分方程组可以用来描述神 经信号的传递速度和传导通路的建立。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微分方程组可以用来分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如 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生态平衡的维持。
THANKS
感谢观看
特征根法是一种通过解方程的特征方程来求解线性常系数微 分方程组的方法。
详细描述
特征根法的基本思想是,对于形如$y'' + py' + qy = 0$的一阶 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通过求解其特征方程$lambda^2 + plambda + q = 0$,得到其特征根$lambda_1$和 $lambda_2$,然后利用这些特征根来求解原微分方程。
线性微分方程的方法。
02
通过将多个变量分离,可以将一个复杂的微分方程组
分解为多个简单的微分方程,从而简化求解过程。
03

《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课件

《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课件
则方程(4.19)有两个复值解
e( i ) t e t (cos t i sin t) e( i ) t e t (cos t i sin t)
对应两个实值解 e t cos t, e t sin t
14
例1 求方程
d4x dt 4
x
0
的通解。
解 第一步:求特征根
F () 4 1 0
1,2 1, 3,4 i
类似地
1 k1
2 k2
m km
e1t , te1t , t 2e1t ,, t k11e1t
e2t , te2t , t 2e2t ,, t k2 1e2t
emt , temt , t 2emt ,, t km 1emt
基 本 解 组
(4.26)
k1 k2 km n, ki 1
21
证明 假若这些函数线性相关,则存在不全为零的数A(jr)使得
L[ ye1t ]
e1t ( y(n) b1 y(n1) b2 y(n2) bn1 y bn y) 0
L1[ y] y(n) b1 y(n1) b2 y(n2) bn1 y bn y 0
…….(4.23)
L[ ye1t ] e1t L1[ y]
特征方程 G() n b1 n1 bn1 bn 0(4.24)
都是实值函数,而 x z(t) (t) i (t) 是方程的复数解,
则 z(t) 的实部 (t),虚部 (t) 和共轭复数函数 z(t)
也是方程4.2的解。
9
定理9
若方程
dnx
d n1x
dx
dtn a1(t) dtn1 an1(t) dt an (t)x u(t) iv(t)
2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求下列微分方程组 满足所给初始条件的通 解: d 2 x dy 2 x 0, x t 0 1, 2 dt dt 1. dx y 0, y 0; t 0 dt dy 3 dx t 2 4 x y e , x , t 0 dt dt 2 2. dx 3 x y 0, y 0. t 0 dt
类似解代数方程组消去一个未知数,消去 x
(1) ( 2) D : ( 2) ( 3) D :
x D3 y e t ,
( D4 D2 1) y De t .
4 2 t
(3 )
(4 )
(5 )

( D D 1) y e
非齐线性方程
其特征方程为 r 4 r 2 1 0
练习题答案
x 3 C1 cos t C 2 sin t , 一、 1. y C1 sin t C 2 cos t ; C1 3C 2 3C1 C 2 2 x sin t cos t t t 3, 5 5 2. 2 y C cos t C sin t 2 t 3 t 4. 1 2
(1) ( 2)
解 设法消去未知函数 y , 由(2)式得
1 dz y z ( 3) 2 dx dy 1 d 2 z dz , 两边求导得, 2 dx 2 dx dx
把(3), (4)代入(1)式并化简, 得
( 4)
d 2z dz 2 z0 2 dx dx
解之得通解 z (C1 C2 x )e x ,
(5)
1 x y ( 2 C C 2 C x ) e . ( 6) 再把(5)代入(3)式, 得 1 2 2 2
原方程组的通解为
1 x y ( 2 C C 2 C x ) e 1 2 2 2 , x z ( C C x ) e 1 2
二、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组的解法
步骤:
1. 从方程组中消去一些未知函数及其各阶导 数,得到只含有一个未知函数的高阶常系数线性 微分方程. 2.解此高阶微分方程,求出满足该方程的未知 函数. 3.把已求得的函数带入原方程组,一般说来, 不必经过积分就可求出其余的未知函数.
例1
dy dx 3 y 2 z , 解微分方程组 dz 2 y z . dx
d 用 D 表示对自变量 x 求导的运算 , dx
例如, y
(n)
a1 y ( n1) an1 y an y f ( x )
n 1
用记号 D 可表示为
( D a1 D
n
a n 1 D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 n ) y f ( x )
注意:
D n a1 D n1 an1 D an 是 D 的多项式
方程组通解为
x 3C1e t 3C 2e t 3C 3 cos t 3 t C4 sin t 2e t t t y C1e C 2e C 3 cos t C4 sin t e
注意:在求得一个未知函数的通解以后,再求另 一个未知函数的通解时,一般不再积分.
可进行相加和相乘的运算.
d 2 x dy t x e dt 2 dt 例2 解微分方程组 2 d y dx y 0. dt 2 dt d 解 用记号D 表示 ,则方程组可记作 dt 2 t (1 ) ( D 1) x Dy e 2 (2 ) Dx ( D 1) y 0
解得特征根为
r1, 2
1 5 , r3,4 i 2
5 1 , 2
易求一个特解 y e t , 于是通解为
y C1e t C2e t C3 cos t C4 sint e t .
将(6)代入(3)得
(6 )
x 3C1e t 3C2e t 3C3 cos t 3C4 sint 2e t .
x cos t , 二、 1. y sin t ; 1 t x 2 cos t 4 sin t e, 2. 2 t y 14 sin t 2 cos t 2e .
三、小结
1.注意微分算子D的使用;
2.注意求出其中一个解,再求另一个解时, 宜用代数法,不要用积分法.避免处理两次 积分后出现的任意常数间的关系.
练 习 题
一、求下列微分方程组 的通解: dx dy x y 3, dt dt 1. dx dy x y 3; dt dt dy dx 2x y t, dt dt 2. 5 x dy 3 y t 2 . dt
*第十节
第七章
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组 解法举例
解方程组
消元
代入法
算子法
高阶方程求解
一、微分方程组
微分方程组 由几个微分方程联立而成的方程组 称为微分方程组.
注意:这几个微分方程联立起来共同确定了几 个具有同一自变量的函数. 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组 微分方程组中的每一个 微分方程都是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叫做常系数线 性微分方程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