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土地政策分析与评价及2015年土地政策基本走向

合集下载

地大《土地政策与土地法学》在线作业二答案

地大《土地政策与土地法学》在线作业二答案

地大《土地政策与土地法学》在线作业二答案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试卷得分:100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一、单选题(共7 道试题,共28 分。

)得分:28V 1.土地政策评估的一般标准是衡量土地政策的价值尺度,但评估不能只被理解是(),还必须坚持价值与事实的有机结合,将一般标准化为具体标准,运用现代评估技术与方法,对政策进行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

A. 发展潜力判断B. 价值判断C. 经济判断满分:4 分得分:42. 政策本身不能(),但可以改变要素配置的环境和相对价格,从而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自从产生了阶级和国家,政策就作为一种约束或引导机制而存在。

A. 增加资源B. 能保护资源满分:4 分得分:43. 土地法律关系,是在法律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A. 人们之间B. 人们与自然之间满分:4 分得分:44. 抵押人的义务:(),抵押人有保证抵押权人实现抵押权的义务。

A. 保证土地完整性的义务B. 保证抵押金按时到位的义务满分:4 分得分:45. 土地法的特征:法的普遍性、权威性、规范性和()A. 强制性B. 整体性满分:4 分得分:46.土地政策制定,即土地政策主体以一定的土地科学和决策科学等理论及价值取向为指导,依据()与国情状况,围绕着特定的经济社会利益所作出的调整人地关系的决策。

A. 社会发展B. 经常的增长C. 宏观控制满分:4 分得分:47. 土地用途管制的主体是国家,其主要的表现形式是()。

A. 土地行政管理部门B. 政府C. 村级组织满分:4 分得分:4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

)得分:40V 1. 土地法学是以土地法即调整()的()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

A. 人与自然B. 土地关系C. 法律规范满分:4 分得分:42.土地政策学是以土地政策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政策科学。

它研究土地政策()与修订过程中的一般规律,以及如何利用已有的知识与方法使土地政策的制定、分析与评价都更具科学性,以提高土地政策解决土地问题的效率,避免土地政策失误的代价,从而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正式发布版: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

正式发布版: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
第八章 土地整治资金与效益 ..............................................................52 第一节 资金供需 ........................................................................52 第二节 预期效益 ........................................................................53
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第一章土地整治面临的形势13第一节土地整治取得的成就13第二节十二五时期面临的形势16第二章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与目标任务20第一节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20第二节规划目标22第三节主要任务23第三章统筹推进土地整治26第一节推进全域土地整治26第二节统筹区域土地整治27第三节完善统筹推进土地整治机制30第四章大力推进农用地整治30第一节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31第二节切实加强耕地质量建设33第三节适度开发宜耕后备土地36第四节积极推进其他农用地整治38第五章规范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治40第一节统筹规划乡村土地利用40第二节稳妥推进村庄土地整治41第三节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43ii第六章有序开展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治44第一节积极开展旧城镇改造45第二节积极开展旧工矿改造46第三节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
——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格局,奠定了土地整治持续发展的基 础。探索完善土地整治组织方式,形成了“政府主导、国土搭台、 部门联动、群众参与、整合资源、整体推进”的工作机制;加强土 地整治规范和标准建设,先后颁布《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规程》、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 准》等技术规范;部署开展农村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并依托土 地利用“一张图”工程建立了土地整治监管平台,全面加强耕地数 量、质量、权属管理和动态监管;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完善 土地整治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加强了队伍建设,截至 2010 年,31 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县级以上土地整治机构 2060 个。土地整治工作基本形成了规划体系比较完善、资金使用 比较规范、科技支撑有力、全面全程监管的工作格局,为持续深 入推进土地整治奠定了坚实基础。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2014年度试行)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2014年度试行)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2014年度试行)国土资源部二〇一四年四月目次前言 (I)引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总则 (1)5 工作准备 (3)6 开发区土地利用状况调查 (3)7 开发区评价类型划分 (5)8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 (5)9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测算 (8)10 成果编制 (10)11 成果验收与公示 (11)12 成果应用与更新 (12)附录 A (规范性附录)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流程 (13)附录 B (规范性附录)开发区土地利用状况分类及定义 (14)附录 C (规范性附录)开发区土地利用状况调查程序与数据处理 (19)附录 D (规范性附录)工业主导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及定义 (21)附录 E (规范性附录)产城融合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及定义 (23)附录 F (规范性附录)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工作用表 (25)附录G (规范性附录)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测算工作用表 (36)附录H (规范性附录)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权重区间 (39)附录I (规范性附录)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成果报告编制要求 (40)前言本规程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附录I均为规范性的附录。

本规程由国土资源部提出并归口。

本规程由国土资源部解释。

本规程起草单位: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略)本规程其他起草人员:(略)引言为规范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促进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高开发区土地管理水平,为开发区扩区升级和区位调整审核、实施动态监管、建立相关评价考核制度提供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程。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1 范围本规程规定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技术方法、成果要求等。

土地政策的影响和应对措施

土地政策的影响和应对措施

土地政策的影响和应对措施土地是衡量一个国家自然资源质量的重要指标,而土地政策是国家在土地利用和管理方面的重要手段。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的土地政策经历了多次调整和变化,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土地政策的影响和应对措施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土地政策的影响1. 对农村地区的影响土地是农村地区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土地政策的实施对农村地区的农民和农业生产产生着重要影响。

在过去的土地政策中,农民的土地产权往往是不稳定的,他们无法安心种田,降低了他们的生产热情和生产效率。

而如今的土地政策中出现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和“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有效保障了农民的土地产权,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提高了农村地区的粮食产量,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 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土地政策对于城市化进程的推动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在过去,资源整合不够,土地利用率偏低,在城市化进程中制约了城市的发展。

而现在的土地政策中出现了“土地储备制度”,通过规划规模化地储备土地,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土地利用税、土地增值税等税收政策的出现,进一步推动土地资源高效利用,促进城市化进程。

3. 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影响土地是自然资源之一,而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是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

土地政策的实施对于生态环境保护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在土地改革的过程中,发生过挖山填海、毁林开荒等大规模破坏自然资源的事件。

但随着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政策的不断完善,如今的土地政策中注重保护生态资源,例如《土地管理法》、《环境保护法》的出台,有效保障了土地的环境可持续性,保障了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平衡。

二、应对措施1.加强法律法规法制建设土地政策的推行离不开法律、法规等的保障。

应当加强土地政策领域的法律法规法制建设,促进土地管理制度的健康发展。

在制定土地政策的同时,应当规范土地利用的行为,加强对于土地资源的保护,促进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土地的利用效率是评价土地政策实施成效的重要指标。

2014年最新土地政策

2014年最新土地政策

2014年最新土地政策(中央一号文件)核心内容:2014年土地新政策,通过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体现出来,文件提出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政策;引导和规范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和加快推进征地制度改革。

下面法律快车编辑为您整理相关内容,仅供参考。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即《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原文)四、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17.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政策。

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

在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基础上,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允许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向金融机构抵押融资。

有关部门要抓紧研究提出规范的实施办法,建立配套的抵押资产处置机制,推动修订相关法律法规。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抓紧抓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充分依靠农民群众自主协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可以确权确地,也可以确权确股不确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中央财政给予补助。

稳定和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2015年基本完成草原确权承包和基本草原划定工作。

切实维护妇女的土地承包权益。

加强农村经营管理体系建设。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健全国有林区经营管理体制,继续推进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

法律快车编辑亮点解读:对于土地承包,一号文件首次允许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向金融机构抵押融资。

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离”。

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时,可以确权确地,也可以确权确股不确地。

18.引导和规范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加快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产权流转和增值收益分配制度。

有关部门要尽快提出具体指导意见,并推动修订相关法律法规。

2015年国家土地政策概述

2015年国家土地政策概述

2015年国家土地政策概述2015年土地政策在继续强化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的前提下,更加注重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稳增长、调结构的用地政策。

经梳理,供各位参考。

一、支持产业和经济发展的用地政策(一)出台支持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用地政策。

9月,国土资源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商务部下发《关于支持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用地的意见》(国土资规〔2015〕5号),主要内容为:1、积极保障新产业发展用地。

一是明确保障范围。

重点保障当前国家鼓励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新产业用地。

二是优先安排新产业用地供应。

以“先存量、后增量”的原则,优先安排新产业用地供应。

三是明确新产业、新业态的用地类型。

2、多种方式供应新产业用地。

一是鼓励以租赁方式或先租后让、租让结合方式供应土地,减轻中小企业一次性缴纳土地出让价款的资金压力。

租赁期满可以协议方式办理出让手续。

二是允许在不排除多个市场主体竞争的前提下,将产业类型、生产技术、产业标准、产品品质要求作为土地供应前置条件。

3、差别化保障新业态用地。

依据相关法律和国务院规定,引导光伏、风力发电等产业项目使用未利用土地;对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移动通信基站等用地面积小、需多点分布的新产业配套基础设施用地,除支持采取配建方式落实用地外,依法设立地役权作为一种重要的用地方式予以推行。

4、鼓励盘活利用现有用地。

对传统工业转为先进制造业或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工业企业和科研机构整体或部分转型为生产性服务业、兴办创客空间、发展“互联网+”业务的,给予其使用的现有土地用途和权利一定的转换过渡期。

对依托国家实验室等现有科研设施构建创新平台的,允许其继续保持土地原用途和权利类型不变。

(二)出台支持快递业发展用地政策。

10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快递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5〕61号)。

文件第十一条规定,“有关方面要将发展快递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中合理安排快递基础设施的布局建设。

2014年度土地市场分析

2014年度土地市场分析

2014年度土地市场分析【摘要】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土地市场交易越发活跃,土地交易额不断攀升,本文以西安市2014年度土地市场交易情况为例进行分析,阐述地价与房地产开发成本的关系,为房企控制成本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字】西安市;土地交易;成交金额;成本控制1、引言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土地市场也越发活跃,通过跟踪“西安市国土资源交易网”的土地交易动态数据,针对各项指标分析后整理得出本文结论。

2014年度(截止2014年12月18日),西安市共挂牌交易217宗土地,其中成功交易191宗,中止挂牌0宗,流拍26宗,成功挂牌率达88%,供地面积为12520.90亩,成交面积为10707.50亩[1]。

(所有基础数据均来源于西安市国土资源交易网)2、各片区土地交易情况2.1土地交易面积西安市行政辖区包括莲湖、新城、碑林、雁塔、长安、未央、灞桥、阎良、临潼9区,户县、周至、高陵、蓝田4县。

在现有行政区划内,另设经开、高新、曲江、?哄薄⒑娇铡⒑教臁⒏畚袂?、西咸新区等多个开发区或新城市组团。

本文以此作为数据统计与分析的归口单元。

2014年度各辖区交易分布情况为:灞河新区3宗、灞桥区4宗、碑林区3宗、?哄鼻?26宗、大兴新区7宗、沣东区25宗、高新区14宗、国际港务区11宗、航空区1宗、航天区11宗、经开区16宗、莲湖区10宗、临潼区8宗、曲江区28宗、未央区17宗、新城区3宗、阎良区9宗、雁塔区9宗、长安区12宗;按用途分布情况是:商住用地94宗、商业用地13宗、住宅用地37宗、商服用地73宗。

按成交面积统计,西安市2014年度总成交面积为10707.50亩,其中灞河区129.04 亩、灞桥区60.73亩、碑林区35.08亩、?哄鼻?1242.07亩、大兴区272.83 亩、航空区8.04亩、沣东新城925.65亩、高新区588.63亩、航天区924.81亩、经开区803.97亩、莲湖区114.73亩、临潼区494.93 亩、曲江区1333.16 亩、未央区637.00 亩、新城区41.03 亩、阎良区136.25 亩、雁塔区939.77 亩、长安区763.12亩、国际港区1256.06亩。

2014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八大走向

2014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八大走向

2014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八大走向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主要经济职能部门年度会议基本已召开完毕,2014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也已浮出水面,综合各方面的信息,我们对2014年宏观经济政策走向分析判断如下。

一、深化改革:经济政策的总纲当前我国改革的难点在于利益调整,改革涉及面宽,触及利益层次深,风险比较大,改革难度越来越大。

为在改革中防止改革设计的“碎片化”,防止改革目标“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应急化”,防止推动主体的“部门化”。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

在强化顶层设计的背景下,可以预计2014年的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将紧紧围绕制度建设、体制改革,即将短期政策融入长期改革之中,注重短期宏观调控与重大制度建设相结合。

2014年,为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政府部门将进一步转变职能尤其是下放权力落实好“三个一律”:凡是市场能够调节的经济活动,政府一律不再审批;凡是企业投资项目,除了关系国家安全、生态安全、涉及重大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资源开发和重大公共利益的一律由企业依法依规自主决策,不再审批;对必须保留的审批项目,凡是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经济社会事项,一律交由地方和基层管理。

二、稳中求进:宏观调控政策的主基调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7%,高于7.5%的预期目标,国民经济企稳住并逐步向好,说明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科学和中央推动改革、调整结构来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增长的举措是及时和有效的。

因此,可以预计2014年的宏观调控仍将保持稳中求进的基调,即“明确区间,稳定政策,重在改调,长短结合”。

“明确区间”是指中央仍可能会明确要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守住防通胀的上限,以增强社会信心,稳定社会预期。

为改善民生,确保人民的就业、收入能够增长,为改革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

2014年宏观经济政策八大走向

2014年宏观经济政策八大走向

2014年宏观经济政策八大走向来源:中国证券报发布时间:2014-01-27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主要经济职能部门年度会议基本已召开完毕,2014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也已浮出水面,综合各方面的信息,我们对2014年宏观经济政策走向分析判断如下。

一、深化改革:经济政策的总纲当前我国改革的难点在于利益调整,改革涉及面宽,触及利益层次深,风险比较大,改革难度越来越大。

为在改革中防止改革设计的“碎片化”,防止改革目标“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应急化”,防止推动主体的“部门化”。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

在强化顶层设计的背景下,可以预计2014年的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将紧紧围绕制度建设、体制改革,即将短期政策融入长期改革之中,注重短期宏观调控与重大制度建设相结合。

2014年,为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政府部门将进一步转变职能尤其是下放权力落实好“三个一律”:凡是市场能够调节的经济活动,政府一律不再审批;凡是企业投资项目,除了关系国家安全、生态安全、涉及重大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资源开发和重大公共利益的一律由企业依法依规自主决策,不再审批;对必须保留的审批项目,凡是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经济社会事项,一律交由地方和基层管理。

二、稳中求进:宏观调控政策的主基调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7%,高于7.5%的预期目标,国民经济企稳住并逐步向好,说明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科学和中央推动改革、调整结构来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增长的举措是及时和有效的。

因此,可以预计2014年的宏观调控仍将保持稳中求进的基调,即“明确区间,稳定政策,重在改调,长短结合”。

“明确区间”是指中央仍可能会明确要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守住防通胀的上限,以增强社会信心,稳定社会预期。

为改善民生,确保人民的就业、收入能够增长,为改革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

土地资源的调查与评价分析

土地资源的调查与评价分析

土地资源的调查与评价分析土地是人类生存、发展和繁荣的基础资源,是农业生产、工业发展、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物质基础。

进行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分析可以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区域发展提供准确的信息支持,助力政府制定合理的土地政策和规划,促进合理利用、保护和管理土地资源。

本文将从调查与评价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土地资源调查土地资源调查的目的是为了准确评估土地资源的现状,掌握土地资源分布、利用、质量、生产潜力和存在的问题。

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土地面积和分布通过调查土地面积和分布情况,可以了解区域土地资源的总量和分布状况,为制定土地开发和管理政策提供基础数据。

2.土地利用状况调查土地利用状况可以了解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情况及其面积,同时还可以了解土地利用方式、生产力、土地的保护状况等问题。

此外,还可以通过对农田的调查,了解农业生产的基本情况,包括农产品产量、种植结构、土地肥力状态等内容。

3.土地质量调查土地质量可以了解土壤类型、性质、肥力、水分状况等,为土地利用方式、开发和保护提供基础数据。

通过土地利用效益调查可以了解土地所创造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比如粮食产量、生态效益等。

此外,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利用方式进行成本和收益分析,为土地的高效利用提供支持。

土地资源的评价分析是为了全面了解土地资源的价值、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管理建议。

一般分为四个方面进行评价:评价土地质量的好坏,是全面了解土地资源情况的重要内容。

评价指标包括生产能力、耕作能力、肥力、土地贫瘠度、水分条件、土壤的成分和性质等。

通过评价可以了解土地的潜力和发展前景,提出科学有效的土地利用计划和管理建议。

对不同类型的土地进行利用评价,评价土地利用的适宜性、效益情况和问题存在的原因等。

通过评价可以了解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优势和不足,为制定土地利用政策提供依据。

3.土地生态评价对生态环境进行评价,了解土地在维护环境、保护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效果。

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分析评价

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分析评价

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分析评价导言:农村经济是国家经济的基础,保障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是一个国家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任务。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评价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

一、宏观政策环境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建立在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之上。

国家对农村经济的政策支持不断加大,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手段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

同时,国家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农村通讯、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的改善程度,进一步提升农村经济的发展潜力。

二、土地政策环境土地是农村经济的根本基础,土地政策环境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国家对土地的政策法规不断完善,土地流转、土地承包等政策逐渐放开,农村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同时,国家对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的推进,进一步保障了农民的土地权益,促进了农民的脱贫致富。

三、财政政策环境财政政策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

国家通过财政资金的投入,增加对农村的扶持力度,支持发展现代农业、农村产业和农民合作经济。

同时,国家鼓励金融机构向农村提供金融服务,为农民提供贷款和金融支持,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市场政策环境市场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市场政策环境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国家通过扩大农产品市场的对外开放,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措施,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同时,国家加大农村消费者信心建设,鼓励城市居民消费农村特色产品,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五、科技政策环境科技创新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科技政策环境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国家通过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村经济的升级换代。

同时,国家鼓励农民参与科技创新,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提升农村经济的竞争力。

六、环保政策环境环保政策环境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国家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推动农村污染治理和农村生态建设。

同时,国家鼓励农民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推广生态农业模式,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可持续的资源保障。

2014下半年房地产走势及政策建议

2014下半年房地产走势及政策建议

2014下半年房地产走势及政策建议第一篇:2014下半年房地产走势及政策建议2014下半年房地产走势及政策建议2014年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形势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房地产投资增速持续回落,新开工面积和销售面积均低于上年同期,一些城市的个别房地产项目还下调了销售价格。

如何看待上半年房地产市场形势的一些新变化?这种变化是趋势性的还是阶段性的?房地产市场是否还具备平稳发展的条件?如何进一步完善房地产相关政策?本文将就这些问题展开讨论。

上半年房地产市场主要运行指标明显回落1-5月份,房地产市场主要运行指标明显回落。

其中,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30739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4.7%,增速比一季度回落2.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5.9个百分点;房屋新开工面积5991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8.6%,降幅较一季度收窄6.6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3607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8.5%,降幅较一季度扩大3.8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23674亿元,同比下降8.5%,降幅较1-3月扩大3.3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46728亿元,同比增长3.6%,增速比一季度回落3个百分点。

从价格变化情况看,5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有35个,持平的城市有20个,上涨的城市有15个。

环比价格变动中,最高涨幅为0.3%,最低为下降1.4%。

与去年同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1个,上涨的城市有69个。

5月份,同比价格变动中,最高涨幅为11.3%,最低为下降4.8%。

总体来看,4月份以来,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开始增多,5月份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开始显著增加。

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形势变化的主要原因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主要运行指标的明显回落既有发展阶段的原因,也有市场自身调整的因素,还有受政策影响的原因。

从发展阶段看,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近几年住房竣工等数据推算,2013年全国城镇户均住房在1.0套左右,即目前中国房地产市场供求状况已由供不应求转为供求基本平衡。

全国城市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情况通报【模板】

全国城市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情况通报【模板】

全国城市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情况通报为贯彻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全面掌握城市土地利用状况,切实提高城市节约集约用地水平,部连续三年组织开展了城市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状况调查评价工作,现已形成包括2015年度区域初始评价、2016年度区域更新评价、2017年度区域更新评价在内的3轮评价成果,评价时点为评价年度上一年年底。

评价以城市为单元,以各参评城市行政辖区范围内的全部建设用地为评价对象,评价范围覆盖了全国___个省(区、市)及______生产建设兵团的___余个城市。

近期,部对各地上报的评价成果进行了汇总分析。

现将评价结果通报如下。

一、评价工作基本情况根据《关于部署开展全国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工作的通知》(______〔2014〕___号)的要求,部决定用5年时间开展全国80%地级以XX市和60%县级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工作。

2015、2016、2017年,分别有___个、___个和___个城市参与评价①,占全国城市总数(___个)的85.2%、87.1%和86.4%,覆盖面符合文件要求。

其中,2017年度地级以上参评城市___个,占全国地级以XX市总数(___个)的93.8%,县级参评城市___个,占全国县级市总数(___个)的80.4%②。

2017年度各省(区、市)参与汇总城市个数见附件1。

二、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基本情况评价选取国土开发强度、城乡建设用地人口密度、建设用地地均___(以下简称“地均___”)、建设用地地均固定资产投资(以下简称“地均固投”)、单位___增长消耗新增建设用地量(以下简称“单位___地耗”)、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消耗新增建设用地量(以下简称“单位固投地耗”)等__项关键指标进行统计测算,以反映各城市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水平。

同时还根据多项指标综合计算各城市的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指数值,对各城市情况进行了综合比较(各指标解释详见附件5)。

某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更新评价技术方案

某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更新评价技术方案
(1)按照《规程》附录B表B.1的要求,依建设状况分类,对更新评价工 作底图标示的调整变化地块进行调查
明确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的位置、范围、 面积、用途、建筑基底面积、建筑面积以及 工矿仓储用地的建筑物构筑物基底、露天堆 场和露天操作场地的总面积等
明确已建成农村建设用地的位置、范围、 面积、用途等;明确其他未建成城镇建设用 地的位置、范围、面积、权属、开发状况等
通过图、数、表等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 成果进行综合表达,实现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
• 成果应用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成果十分丰富,
值得深入挖掘。
可以分析典型企业的用地模式;
对开发区土地利用进行监测与跟踪;
开发区土地挖潜分析等。
开发区新建工业项目平均容积率不低于1.0、建筑系数 不低于40%、所需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 不得超过7%。(见省政府文件《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 大力推进开发区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意 见》
开展数据汇总,填写表 F.4和表F.9
(二四)、开年展度土更地新利评用价状技况术更步新调骤查与方法
(3)按照附录B表B.2的要求,依供应状况分类和土地供应资料, 对更新评价工作底图标示的调整变化地块进行调查
明确已供应土地的位置、范围、面积、 用途、供应时间、供应方式、招标拍卖 挂牌情况、使用年限、土地使用者、规 划用途等
(二)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报告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报告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技术报告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专题报告
(三)开发区评价图件成果
对开发区土地利用土地利用情况形势展示 发区范围示意图、潜力状况、典型企业情况等
(四)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数据表格
实质上是对图件有关成果的数据详细表达 算过程与结果。

改革开放40年土地政策的演变【中考改革的政策演变与思考】

改革开放40年土地政策的演变【中考改革的政策演变与思考】

改革开放40年土地政策的演变【中考改革的政策演变与思考】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中考改革目前已成为制约我国教育改革的瓶颈。

历数我国考试改革,均决心大,力度强,问题准,措施多,政策明确,但效果甚微。

中考屡改不效的原因何在,经验教训又有哪些,长期以来缺乏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本文在梳理、分析建国后教育、考试改革的政策规定基础上,认为国家虽在政策层面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学生全面素质方面做了种种努力,但效果并不显著,主要原因是评价制度改革尚不到位。

具体如下:课改的核心与灵魂是什么?――绕不开考试这个中心。

我们正轰轰烈烈进行的新课程改革,已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八次:1952-1956年:教育部公布《小学暂行规程》、《中学暂行规程》,明确了中小学的性质、任务及培养目标,规定了学校的课程设置、组织管理体制、教学计划、教学原则、教材、升留级制度等等。

1956-1959年:自1956年秋季起,全国统一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确定基础教育学制为12年。

从1953年至1958年,教育部几乎每年都要颁发一个新学年的教学计划,根据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对课程做一些调整。

1959-1963年:教育部党组颁布《关于编写普通中小学和师范学校教材的意见》,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中央缩短学制、提高程度的指示,编写10年制中小学教材,随之10年制试点学校产生。

1964-1966年:中共中央颁布《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

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草案)》,确立了以“双基”(基础知识与基本训练)为重点的课程模式,对文化课、政治课和生产知识、劳动、假期等都作了必要的安排。

1978-1981年:教育部颁布《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小学五年、中学五年,吸收国际中小学课改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教学内容现代化的改革。

1981-1986年:1981年,教育部修订《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中的小学部分,调整了教学时间和课程设置,将“政治课”改为“思想品德课”,恢复地理和历史课,增设劳动课,外语课从四、五年级起开设(有条件的),1986年,教育部:《全日制六年制城市小学教学计划(草案)》、《全日制六年制农村小学教学计划(草案)》;对城市小学和农村小学的数学、外语、自然常识、劳动课程分别提出了不同的要求,1981年,教育部颁行《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

中国城市土地市场发育程度评价及其时空特征分析

中国城市土地市场发育程度评价及其时空特征分析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College of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Henan 475004)
Abstract: An evaluation model to development of urban land market in five aspects is established, which consist of the urban land marketization, supply and demand balance, intensity of urban land use, perfection of the support mechanisms, input-output analysis. At the same time, we evaluate the degree of the urban market development and analyze differentiation of spatial and temporal pattern of them with data of 30 provinces (municipalities directly under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utonomous regions) from 2003 to 2014. Main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the degree of urban land market development is relatively mature in southern coast and the land use efficiency is higher than any other areas. 2)The stage of growth to urban land market in the central part of our country is speeding up. 3)The urban land market in western inland areas is still at a nascent stage. 4)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ime series, the urban land market of our country becomes better each passing day depending on longitudinal propulsion of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Key Words: urban land market; spatial and temporal pattern; system of evaluation indication; AHP theory

土地改革政策与“和平土改”问题评析

土地改革政策与“和平土改”问题评析

土地改革政策与“和平土改”问题评析土地改革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伟大运动。

早在第一次、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在革命根据地实施了打土豪分田地、减租减息等各种土地政策,但大规模根本改变土地制度是抗战胜利后在各解放区开始的。

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初期分别在拥有1.6亿人口的老解放区及拥有2.6亿多农民的新解放区进行了土改运动。

由于建国后新区的土地改革涉及的农业人口和土地面积都占全国总数的2/3以上,因此这次改革成为评价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土地改革的主要标志。

学界的共识是:新中国土地改革的完成使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最终在中国土地上结束,是一个历史性的胜利。

但是最近却出现了一些不同说法,何之光《<土地改革法> 的夭折》一文(以下简称何文),通过对湖南省邵阳地区土地改革的描述,认为新中国新区土地改革开始后“党中央突然下达了‘反对和平土改’的指示”,“并说这是毛主席亲自提出来的”,从此“‘和平土改’变成了暴力土改”,使得新区土改乱打乱杀成风,土改运动成为“一段血淋淋的历史”。

“1950年反对和平土改”“是在反民主法制、反人道、反科学的极左道路上,跨出了严重的一步。

这是把新中国历史车轮推向倒退的第一步!”本文就这一时期新区的土地改革政策以及“和平土改”等问题做出分析与评价,与何文商榷。

</土地改革法>一、土地改革有着严密完备的政策、法规以及审慎的步骤近代以来,落后的农业大国的现状使得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对农民和土地问题有所认识,并且初步提出解决农民和土地问题的政策。

在随后几十年的革命斗争中,中共积累了丰富的农民运动的经验,其间虽然也出现过“左”的错误,有着深刻教训,但是经过纠正各种土地政策的偏向和错误后,中共在各个时期的土地政策也在不断完善。

各地区相继解放后,各地党政机关根据中央指示立即着手研究本地区的农村问题和土地问题,为制定各项有关政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土地政策模拟与效果分析考核试卷

土地政策模拟与效果分析考核试卷
13. 在土地收购储备制度中,以下哪些是政府收购土地的条件?( )
A. 土地使用权到期
B. 土地闲置
C. 城市规划需要
D. 土地使用权人自愿出售
14. 以下哪些是土地政策调整的依据?( )
A. 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B. 土地市场变化
C. 法律法规变动
D. 国际土地政策趋势
15. 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 )
A. 土地政策
B. 经济发展水平
C. 人口增长
D. 城市化进程
11. 土地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
A. 土地供应量
B. 房地产价格
C. 房地产开发投资
D. 住房需求
12. 以下哪些是土地政策效果分析中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 )
A. 专家访谈
B. 案例分析
C. 逻辑框架分析
D. 数学模型分析
A. 完善土地市场机制
B. 加强土地用途管制
C. 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D. 提高土地出让底价
16. 以下哪些情况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流转?( )
A. 土地承包经营权到期
B. 农民自愿放弃经营权
C. 农民外出打工
D. 集体经济组织决定
17. 以下哪些是土地政策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 )
A. 保护耕地
B. 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C. 限制土地市场供应
D. 推动房地产市场发展
7. 以下哪种情况下,政府可以采取土地收购储备制度?( )
A. 土地闲置
B. 土地使用权到期
C. 土地市场价格波动
D. 城市规划需要
8. 我国土地政策中,以下哪种土地用途不得改变?( )
A. 城市居住用地

土地政策

土地政策

作者最新文章赵农 : 茅于轼先生之人与文赵农 : 土地资源应由市场配置赵农 : 进口粮食无需过多担忧赵农 : 遵守专利制度对中国长期有利赵农 : 一种被吹胖的国家赢利模式赵农 : 国有企业两权分离是一个伪命题赵农 : 别让“学术学”泛滥赵农 : 城市管理不能为眼前利益而损害根本利益谢作诗 等 : 科斯定理与经济分析张曙光 等 : 迈向公正规则下的竞争性经济:WTO、入世及其应对方略>>> 更多赵农的文章本文相本文相关专题关专题2009年每周话题:“18亿亩耕地红线”大讨论本站推荐袁伟时 : 袁伟时教授谈辛亥革命吴敬琏 : 中国模式,还是过渡性体制?盛洪 : 通货膨胀与战略选择雷颐 : 辛亥革命产生的历史逻辑何兵 : 陪审制度的意义许章润 : 中国需要赶紧迈向“训政中期”盛洪 : 贸易理论与自由迁徙(上)陈有西 : 当前刑诉的若干热点问题童之童之伟伟 : 刑诉法修改中“公安”的宪法定位秦晖 : “演员”越来越清晰,“剧本”越来越模糊本周本周热热点范似范似栋栋 : 1976年北京宫廷政变的真相中国的土地政策及其的土地政策及其实实施赵 农一、二元二元经济结经济结经济结构构与土地土地产权产权产权制度制度中国迄今为止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其主要特征之一便是二元经济结构——传统生产方式的农业部门与现代化的工业部门并存;城乡之间在生产率、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结构、公共设施和公共品的提供、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中国还是一个人口大国,其人口占全球总人口的22%,而耕地却只占全球耕地的7%左右。

因此,人地矛盾将在很长时期内伴随着中国的变革与发展。

解决二元经济结构问题的主要途径无疑是工业化与城市化。

一般说来,通过城市中现代工业的发展,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发生转移,从而普遍提高一国的生产率,通常成为克服二元结构矛盾行之有效的方法。

当然,工业化往往伴随并推动城市化,即城市人口的增加与城市地域的扩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土地政策分析与评价及2015年土地政策基本走向2014-12-29 | 来源:国土资源部2014年12月29日,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在京发布《2014年中国土地政策蓝皮书》。

该书系统回顾了2014年出台的主要土地政策,对全年土地政策作了分析与评价,并预判2015年土地政策的基本走向。

一、2014年主要土地政策回顾2014年土地政策仍然延续以往保发展、保红线、保权益的方向。

国土资源部发布了《关于强化管控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通知》、《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和《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性文件,进一步强化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按照四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市县“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的通知》,部署开展了市县“多规合一”试点工作。

同时,还部署开展了城市开发边界划定试点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正式颁布,将于2015年3月1日起施行,农房被纳入不动产统一登记范畴;适时调整房地产调控政策,限购、限贷等行政调控手段逐步退出,更加注重完善住房、土地、财税、金融等各方面政策,着手建立促进房地产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大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力度,推进法制建设,颁布了《国土资源行政处罚办法》,不断提高国土资源管理依法行政和科学化水平;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方案设计研究工作,进一步细化完善养老用地、铁路用地等方面差别化的土地政策。

二、对2014年主要土地政策的评价总的来看,2014年的土地政策继续坚持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守住了耕地红线,确保了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了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同时,按照中央关于改革的总体安排,积极稳妥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发挥好市场和政府作用,确保群众利益不受损害。

三、2015年土地政策展望2015的土地政策,将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在保证经济稳定增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前提下积极推进各项制度建设和改革。

(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将向前推进国土资源部上报中央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方案获批后,按照改革方案设计,征地制度、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等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将持续重点推进。

2015 年会选择若干试点,进行土地制度改革试验。

在试点过程中,针对出现的问题,不断完善改革总体设计,总结出可复制、能推广、利修法的改革经验。

(二)耕地保护政策将会更加严格2015年将会继续加大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保护和建设的力度;充分运用经济手段,提高非农建设用地成本;探索建立经济补偿与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基层政府和农民集体保护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的主动性、自觉性;进一步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

(三)节约集约用地、增量存量并举成为常态存量土地再开发将成为破解城市建设用地“瓶颈”的抓手;增减挂钩工作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将成为一项常规性工作;低效用地再开发和工矿废弃地复垦也已经纳入国家土地利用计划,今后也将扩大实施范围,从试点转为常规性工作。

(四)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机制将更加完善2015年,将继续深入推进土地出让制度改革,推广形式多样的出让方式,促进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房地产调控基调不会改变,将继续坚持市场自发调节为主,政府适时调控为辅。

同时,将进一步完善市场主体多元化格局,充分发挥财税等经济手段的调控作用,推动长效机制落到实处。

2014年土地政策是什么?土地改革征地补偿成为热点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发布的“2013年中国土地政策蓝皮书”预测,明年继续坚持最严格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蓝皮书并做出判断:2014年中国将缩小征地范围,深化征地制度改革。

2014年将深化征地制度改革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发布的“2013年中国土地政策蓝皮书”预测,明年继续坚持最严格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蓝皮书并做出判断:2014年中国将缩小征地范围,深化征地制度改革。

国土资源部网站刊登的相关新闻稿称,明年国土资源部将会全面推行节约集约用地政策,用地规模实施总量控制和减量供应,加大存量建设用地供应,减少新增建设用地。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副院长周建春称,该院判断深化征地制度改革将是明年国土资源部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

目前,安徽省已开展试点改革征地制度,推进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探索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并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

2014年,国土资源部将会研究起草《不动产登记条例》、《不动产登记办法》等规章制度,整合建立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做好国家层面有关不动产登记衔接工作。

蓝皮书指出,2014年将会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在全面总结各地征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现行征地制度,缩小征地范围,进一步规范征地程序,着力于建立完善多元保障机制。

同时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改革的方向是进一步扩大权能,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切实保障宅基地的用益物权,针对现在农村宅基地在使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完善好宅基地管理制度,同时要探索宅基地上的农民住房的财产性收益的路子。

中新社撰文称,作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行动纲领,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有分析指,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推进征地制度改革,重点是做好集体土地入市。

2014年或将出台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条例近日,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为新一轮土地制度改革勾勒了方向。

《决定》明确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同权同价、完善土地二级市场等改革措施。

新一轮土地制度改革的大幕已经开启。

改革开放以来,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拍卖制度等为代表的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城镇化的发展。

然而,我国目前的二元化土地管理结构弊端不断凸显,难以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

而且,农民并没有充分享受到土地转让和升值带来的权益,土地财政问题也日益突出。

如何打破土地二元结构限制,推动新型城镇化,释放新一轮制度红利,成为这一轮土改的关键所在。

对于《决定》提出的土地改革相关举措与目标,应如何解读、如何落实?新一轮土地改革将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怎样的红利?为回答以上问题,本报采访了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成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中国农村金融论坛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张晓山,是为北京圆桌第394期,以飨读者。

现行土地制度的症结:城乡二元分割《21世纪》: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这是新一轮土地制度改革的题中之义,是直面现行土地制度中城乡二元分割格局的重要举措。

那么,城乡二元分割格局存在哪些问题?对我国经济转型和城镇化建设有哪些影响?巴曙松:中国的现行土地制度在世界上是最为独特、最为复杂的制度。

这套体系的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三点:二元分割、政府垄断和非市场化配置。

所谓二元分割是指城市和农村是完全分离的,采取了完全不同的两种所有制制度。

城市土地属于国有,地方政府享有建设用地的处置权、出让权和收益权。

农村土地则是农民集体拥有农地农用时的土地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但是在农地转为非农用时,农民的土地权利在获得原用途的若干倍数补偿后即告丧失。

所谓政府垄断是指城市土地市场的供给是由地方政府通过征收农地而独家垄断。

并依据不同的土地使用用途,采取不同的土地出让方式:经营性用地是实行“招拍挂”的形式入市;政府以公共目的使用的土地通过“划拨”的形式入市;工业用地在2004年之后名义上是采取“招拍挂”的形式出让,但事实上还基本是根据成本价格出让。

所谓非市场化配置是指耕地占用实行审批制度,为确保粮食安全,中国实施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通过计划手段保护18亿亩耕地红线。

建设用地的供给则实施严格的指标控制。

中国土地所有权和产权制度的二元分离,使得中国的土地市场也是分离的。

农用地市场和城市建设用地市场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农地的市场是只限于农地农用的市场,而农地转非农用地则受到所有制的管制,必须要经过政府征收,农地不能自然变成建设用地。

这种城乡二元分割格局是中国土地制度的核心症结,也是一系列问题的根源。

这些问题日益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转型和实现人口城镇化的突出矛盾,这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城中村的法外不集约利用。

中国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土地是当前土地使用效率最为低下,但面临法律冲突最为剧烈的地段。

按目前的制度安排,城市土地是国有的,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但是在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广大土地,是在城市范围内,而又属于集体所有。

这些土地按照宪法规定,应该收回国有,但政府又拿不出那么多钱来征地。

据统计,在全国大小不同的城市中,拥有将近5万个城中村,有2.6亿人全部住在农村宅基地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上盖的小产权房屋。

工业用地的利用效率低下。

目前,中国城市中工业用地占比过高,既未实现集约利用,又挤占城市宜居空间。

工矿仓储用地占建设用地供应的比重多年连续超过40%。

城市内部工业用地占比也过高,一般在20%以上,有些甚至超过30%,远远高于国外15%的水平。

过度依赖土地财政所带来的金融风险。

中国地方政府进行的城市建设的融资是依靠于土地抵押和政府信用。

2013-2015年是政府土地抵押贷款的还款高峰期,土地出让金的收入甚至成为了地方政府偿债的资金来源,宏观经济波动所造成的地价下降和购地减少会造成政府偿债能力的迅速降低。

因此,考虑到这些突出的问题,某种程度上,中国现行的土地制度的可持续性已经变弱,处于不改不行的地步,需要在改革上给予优先的考虑和安排。

彭文生:我国现有的土地所有制具有城乡二元分割特点。

宪法第十条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

现有土地制度下,土地在农村和城市、农业和工业、商业及住宅之间的配置,通过地方政府而不是市场来完成。

城镇化过程不可避免地涉及农村土地转化为城镇住宅、工业及商业用地。

现行模式,意味着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从农村征地,之后土地通过“招拍挂”出让,然后对失地农民进行非市场化补偿。

现行土地制度对效率和公平的阻碍,首先是建设用地在城市和农村之间的配置不平衡。

以城市化率每年上升1%的速度预计,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城镇人口约8.5亿,比2012年底增加1.4亿,需要更多的城市基础设施和住房。

即使按照人均100平米的低标准为新增城镇人口提供工矿用地(2010年城市人均用地已达到142平米),2020年城镇用地总量也将突破11万平方公里,与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10.65万平方公里的控制目标存在缺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