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铃薯机械化生产

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青海省农牧机械推广站许振林

2015.5.11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农村劳动力结构和农民劳动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民对农机作业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农业生产对农机应用的依赖越来越明显。机械化程度的高低已直接影响农民的农业生产意愿。近年来我省农业机械化得到快速发展,2014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4%,农业生产方式呈现以人畜力为主到机械化为主的历史性转变。但必须清醒地看到,我省农机化发展仍然存在较多薄弱环节,如:马铃薯播种、收获等环节的机械化水平在近两年出现大幅度提高的前提下也仅为16%,田间管理环节仍以人工为主。机械化问题如不尽快予以重视和解决,我省马铃薯的生产前景不容乐观。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造成马铃薯机械化生产发展较慢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问题:一是农机农艺脱节。主要表现在:农机与农艺的联合研发机制尚未建立,一些作物品种培育、耕作制度、栽植方式不适应或不考虑农机作业的要求,农民种植养殖习惯差异大,种植标准化程度偏低等。

我省马铃薯种植区域多处浅脑山干旱区,自然条件差异大,马铃薯栽培模式多达十余种,技术参数差异较大,难以开展标准化和机械化作业;再如我省大面积推广的全膜双垄集雨栽培技术,其农艺创新

设计之初就完全抛弃了农机作业基本要求,土地全覆膜后,农机根本无法进地作业,点播、压土保苗等完全依赖人工,后期的收获也因和市场上的拖拉机轮距、马铃薯收获机收获宽度不相匹配,收获作业还得依靠人工去完成,丰产不丰收现象较为普遍。农艺农机各行其道,机械化水平上不去也就理所当然。

二是土地流转缓慢,规模化生产水平低下。农机作业需要一定的空间发挥。高低不平、布局凌乱的土地无法发挥农机的作用,也难以推行土地流转。一家一户搞生产不仅使种植技术模式五花八门,而且导致低质低效的小型机具广泛应用,机具利用率低,效益差,同时也限制了高质高效的大中型农机具和农机作业服务组织的发展空间。只有集约化、规模化才是有效催生农机专业服务组织的可持续发展,也才能真正提高农机化水平。就目前而言,我省规模化的马铃薯生产专业合作组织或大户仅有二三十家,年种植面积还不足四万亩,其机械化水平除田间管理阶段外的种植、收获环节非常高,基本实现机械化作业,和农民自种自收形成巨大反差。

国内外实践表明,农机农艺融合,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积极有效的推动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

当前,我省农牧业发展进入“新常态”,农机化已经到了转型发展、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农机农艺有机融合与土地规模化经营,不仅关系到先进适用农业技术的推广普及应用,关系到薄弱环节机械化的突破,影响农机化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实现农机农艺的融合,广泛

开展土地规模化经营,对促进农业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发展对策建议

根据马铃薯机械化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两大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

一是切实加强农机农艺融合

农艺是农机的服务方向,农机是农艺的实现载体,两者只有高度融合才能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和种植技术的潜力,实现农业增产增效的目的。要切实把农机农艺融合作为农业生产中大事情看待,再好的农艺技术如果缺乏农机化手段的支撑,那么它就是温室里的花朵,不具备大面积生产应用的条件。就农机农艺融合,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高度重视,积极行动起来,研究制定分阶段、分地区农机农艺融合目标和推进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任务,落实措施,分类指导,梯度推进。

2. 建立农机和农艺科研单位协作攻关机制,组织农机和农业科研推广单位、生产企业联合攻关。抓紧完善适应机械化作业的标准化种植技术体系,将农艺技术的机械适应性作为科研育种、栽培和生产经营模式推广的重要指标,加强农机农艺技术集成,制定和完善区域性农机化技术路线、模式和作业规范,适时推出《青海省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指导意见》。有针对性地示范推广马铃薯生产全程(包括在多功能点播、中耕、灭秧、联合收获、马铃薯捡拾及残膜回收等)

机械化技术。

3.加强试验示范与推广工作。充分利用重点农机化技术推广、农作物高产创建示范、现代农业示范、农业标准化生产等项目,切实加强试验示范与推广工作,加大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力度,不断扩大示范推广面积。

我站经过两年的技术创新与科研攻关,初步形成适合我省马铃薯产区的中小型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集成,关键机具相继研发成功。其技术核心是:确立平作栽培、垄作种植和起垄播种铺膜一体化三种主要栽培模式;平作与垄作的技术参数完全统一,只有先平种后起垄和一次完成起垄播种之分,垄底宽700mm,手扶拖拉机与中马力四轮拖拉机在播种和田间管理环节完全通用,机具适用性和利用率较高;起垄播种铺膜一体化是指一次性完成施肥播种起垄铺膜等作业,地膜厚度≥0.01mm,垄底宽700-1000mm;所有栽培模式均为单垄双行,种薯呈三角形布局;田间管理中的起垄扶垄及除草追肥等作业环节,设计有多功能中耕机,可一次性完成中耕、除草、追肥、扶垄及喷药等作业;起垄播种铺膜一体化配套膜上起土机械化作业,可免除人工放苗及烧苗;收获前7-10天可实施机械化灭秧,为机械化收获创造有利条件;机械化收获时的收获机具一律采用振动式马铃薯收获机,减轻收获阻力,提高收获效率;收获后的残膜采用残膜回收机进行残膜回收机械化作业,残膜回收率≥80%。马铃薯生产全程全部实现机械化,除收获后的马铃薯捡拾装袋,做到了生产全程无人工作业,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比较效益突出。

采用平作或垄作栽培模式,在和当地种植户施肥量一致的前提下,亩产达到2000kg左右;起垄播种铺膜一体化栽培模式,在和当地种植户施肥量一致的前提下,亩产超过3200kg;所有研发的机具均已在本省属地化生产,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已具备大面积推广条件,推广前景广阔。

二是积极推进土地经营规模化

抓住中央关于开展农村土地确权、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及《关于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等有利政策,一是有针对性和选择性的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把零乱分散的土地连片整治,为土地流转创造有利条件;二是在条件较好的土地上鼓励开展规模化农业生产经营,在经营组织的创建、政策、资金、技术、管理及信息化等方面,切实有效的加大扶持力度,全面推行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三是大力开展农机农艺知识和技术培训,向经营组织传授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和农艺技术;四是努力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积极扶持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提高农机服务组织化、专业化程度,积极培育农机服务市场,以市场为导向,组织开展社会化服务,提高机手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