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万向集团案例 市场营销案例 国际市场营销案例

合集下载

浙江万向集团案例 市场营销案例 国际市场营销案例分解

浙江万向集团案例  市场营销案例 国际市场营销案例分解

企业简介 成功关键 及发展
大纲
万向美国
1994年,万向美国公司(Wanxiang America Corporation)经中国外贸部批 准正式成立,注册资本50万美元,是万 向集团的全资海外公司,负责万象国际 市场体系的建设与相关品牌的创立和管 理。目前,公司总部位于美国芝加哥西北 部工业园区内。 成立之初,因紧缺外汇,倪频怀揣着2 万美金的启动资金,在芝加哥西北郊找了 一个最便宜的地方建立了万向美国公司。 尽管创业是艰难的,但万向美国却没有像 许多中国公司一样,一头栽进唐人街,依 赖美国当地的华人圈子开展在美国的业 务,而是以“向美国主流社会开拓”为导向 开展一系列的业务活动,致力于将集团业 务在美国这块土地上做大做强。
(1)经营目标:奋斗十年添个零。
1970年代,实现日创利润10,000元 员工最高收入突破10,000元;
1980年代,实现日创利润100,000元 员工最高收入突破100,000元;
1990年代,实现日创利润1,000,000元 员工最高收入突破1,000,000元; 2010年代,实现日创利润10,000,000元 员工最高收入突破1营本土化
3 4
核心技术收购 产业国际化
1
资源外部化
面对加入世贸组织和经济一体化的挑战,万向集 团采取了“思考全球化,行动本土化”的经营战略。 市场营销本土化。及利用当地的资源,建立自己 的市场体系。例如,在美国万向节销售借用洛克威尔 公司的力量,轴承则合并使用了日本NTN公司与美国 通用轴承公司的销售系统;在南美,他们吸纳了舍勒 公司的整个销售网;在欧洲,则启用原GKN系统的人 员。 管理体系本土化。聘用当地的优秀人力资源,按 当地最严格的标准管理公司,公司财务账目、法律事 务等,都由当地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来承担, 取得客户的信任,用最短的时间,进入角色。倪频本 人在美国读博,并且经常与美国政界、商界、传媒界 要人打交道,核心人物的“美国化”让很多并购的成 功有更大把握。 资本运作本土化。万向海外公司的经营效益和发 展速度,很快就引起了当地银行的注意。他们不仅从 资金上支持,受信额度从500万美元增至8000万美元。 目前,万向美国利用当地银行贷款的投资,是母公司 投资的五倍。

从万向集团视角看中国企业国际化模式

从万向集团视角看中国企业国际化模式

目录一、公司概况 (3)(一)公司简介(二)对万向集团的SWOT分析二、万向集团“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6)三、万向模式——反向OEM模式 (8)(一)收购国外知名品牌汽车配件供应商(二)把产品转移到国内生产(三)打上原来的品牌返销国际市场四、其他模式 (10)五、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12)参考文献 (15)从万向集团视角看中国企业国际化模式【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跨国购并再次成为社会的一大热点。

中国企业在实施“走出去”的跨国购并战略中,除了中石化、中石油、宝钢等大型骨干企业表现突出外,中海油、海尔集团、万向集团、华立集团等一批正在崛起的企业也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成为中国“走出去”战略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本文通过对万向集团竞争优势的分析和国际化模式的探索,综合比较了中国各大企业国际化的战略模式,并提出对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建议。

【关键词】万向集团“走出去”战略国际化模式在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一种大趋势、大潮流的背景下,加入WTO则进一步加快了中国市场和世界市场的融合,国内市场已不再是中国企业的避风港,即使不走出国门也面临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

与此同时,国际市场也将对中国企业敞开更大的门户。

面对这样的形势,我国企业只有主动“走出去”,积极开展国际化经营,更好地利用国际市场和国外资源,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下面我们将通过对万向集团进行简单的介绍,并通过其“走出去”的经历展现其国际化历程。

一、企业概况(一)公司简介万向集团(工业)公司始创于1969年,创始人鲁冠球,以“管理信息化、服务网络化、发展品牌化、合作全球化、资本市场化”为目标,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国家级实验室、10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集团主要产品有减震器、等速驱动轴、万向节十字轴总成、轴承、传动轴、汽车橡胶密封件、制动器等。

同时,培育发展贸易、流通业、投资与投资银行业及跨国经营,现运营万向电动汽车、万向研究院、万向钱潮、万向美国、万向资源、万向财务、顺发恒业等15家主营公司。

战略管理案例-万向集团国际化进程

战略管理案例-万向集团国际化进程
"四高"政策,即"高起点投入、高精尖设备、高层次 人才、高档次产品"。 万向目前的优势还是低成本、性能稳定,虽然产品工 艺较复杂但技术含量不高。随着汽车技术的进步,万 向一些产品因技术含量低而在国外受到贬低,海外竞 争对手对其是否能够迅速脱离低端产品表示怀疑。 向的国际化征途还很长,能否培养出一大批国际化经 营和技术人才,固化已经形成的良好企业文化和经营 风格,不断提升战略策划和执行能力,在已取得专利 技术的基础上培生出自主创新能力,是万向基业长青 之根。

页数 25
第二章 战略形成与实施

万向集团战略设计路线图 万向集团企战略实践 竞争战略分析-波特五力模型


页数 26
竞争战略分析-波特五力模型
众多汽车零配件小 工厂,通过高技术、 高起点构建壁垒 潜在的 进入者
买方讨 价还价 的能力
汽车制造商 强势 替代品 的威胁
波特 五种力
供应商 讨价还 价能力
很容易
比较容易
比较困难
页数 10
市场需求分析-市场需求的决定因素
产品价格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相关产品的价格 消费者的偏好 消费者对产品价格的预期
► ► ► ► ►
页数 11
市场需求分析-需求价格弹性分析
产品的可替代程度 商品对于购买者的重要程度 购买者在某一商品上的支出在其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购买者转换到替代品的转换成本 购买者对商品的认知程度 购买者对产品互补品的使用情况
PEST分析图
页数 6
第一章 内外部环境分析

内部环境分析(SWOT分析) 外部环境分析-宏观环境分析 外部环境分析-行业环境分析


页数 7

国际投资学案例分析—万象并购美国A123

国际投资学案例分析—万象并购美国A123

Click to add title in here
Click to add title in here
“收购师傅”鲁冠球与万向的并购之路
1990年代末期,万向就开始收购一些濒临破产的中小美国汽 配企业。 2000年4月,收购美国舍勒公司,10月,收购美国LT公司35% 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 2003年9月,收购美国洛克福特公司33.5%的股权
Title in here 技术的压力 A123美国专业开发,现有技术至少领先国内市场五六年时间
市场的考验 究竟哪种电池更加安全高效还没有定论
Thank You!
万向收购美国A123公司的讽刺
因锂电池技术具有军民通用特性,A123系 统公司董事会担心美国军方、美国政府及美 Text in
here 国国会的政客们从中作梗,2012年楞是将万
向集团的“美意”拒之门外,濒临破产。 2013年中兴、华卫、三一重工收购美国资 有所犹豫。
产所遭遇的种种“美式阻拦”,万向集团也
收购后的经营协同与效果
中美协同占领全球市场
美国A123系统公司简介
A123于2001年在麻省公司 简介理工学院(MIT)成立,总 员工数只有5人,资金来源于 美国能源部的科技项目经费 feature 10万美元。 A123锂离子电池一直以高 功率,高性能,当然还有高 价格占据着汽车,军事,政 merit 府项目大半市场份额。 也同时与GM汽车和奇异共 同开发汽车与公交车用的磷 酸锂铁电池模块。 necessity
2005年,收购美国PS公司60%的股权
2007年,并购全球最大的传动系统零件制造商DANA虽然业务 与万向并不直接相关,但是接手后通过整合之后出售给私募资
本,获得溢价。
万向美国公司并购的共性与个性

万向集团跨国经营之路

万向集团跨国经营之路

于 资金 打不 出去 .在 美 国的^ 员 只能 靠 向朋 友借 的 4 0 0美 元维持 生活 和 80 J 展工 作 , 品大都 是通 过 中间 商 , F 产 打
美 国舍勒 公 司 是万 向的 同行 . 创
势互 补 , 使资 源得到 再生 和发 展 。
建 于 l2 9 3年 . 世 界 E万 向节 专利最 是
经 理 人 语
造增 量 资产的 基础
之 上 ,我 们 把 它 称
发, 到合 作 开 发 【 ) 才培 养 “ 步 5人 三 走 ” 从 国 内派 人 , l土 化用人 , 国 。 到奉 到 内外 一体 化培养 人 。( ) 6 效益 增 长“ 三 步走 ” 从别人 赚钱 , 。 到低 于 内销 利润 , 自己赚 小 钱 , 到与 主机 厂合作 , 高于 内 销利 润联 合赚 大钱 ( ) 7 资金 来 源” 三 步走 ” 。从 向朋友借 钱 , 国 内批准 投 到 钱, 到用 国外银行 的钱 。 ( ) 略延 伸 8战 “ 三步 走 。从 国际营 销 . 国际 生产 , 到
多 的企 业 . 乜是 1 8 9 3年第 一个来 万 同 考察 的外商 企 业 18 9 4年开 始经 销获
的是 他们 的品牌 , 的 只是维 修 市场 . 进
价格 也让到 了无利 可 图的程 度 。 但是 . 我 们坚 信 , 这条路 走 的是对的 : 个时 这 期 . 向组 合 的是中 间商的渠 道资源 万
19 年 . 经 国 家 外 经 贸 部 批 准 , 94
经 营 本 土 化
面对 WT O和经济 一体 化的挑 战 , 万 向采取 了 思 考全球 化,行 动本 土 化 的经 营 战 略 , 市场 营销 、 理 体 从 管 系 、 本运作 等方 面 . 资 实施 “ 本土 化” 战

市场营销的案例分析共16页文档

市场营销的案例分析共16页文档

启发?
市场营销
明智:
这么做拓宽了产品组合的
市 场 营
广度,可使资源得使企业
在更大的市场领域中发挥作用,
并且分散企业投资的风险.
2 原理
①.奉行现代营销观念 ②.市场细分原理
市 场 营 销
每年的7月份是日本的河鳗节,即 购使买再行穷为的家庭都会买上几次。鲁冠球把 (购小买点动的机河) 鳗放到各超市销售,大些的直 接送往高档酒店。他说:“我国有丰富 的资源,出口鳗苗,实在太可惜了。现 在国家需要外汇,号召增加成鳗出口, 可一般农民又没有实力去发展这一养殖 业,我们地处钱塘江口,有这个条件何 不选择这个项目呢?”
消费者购买决策 过程,搜集资料
在日本,鲁冠球在河鳗大
量上市前积极宣传,让越来越 多的日本人知道了鲁冠球的河 鳗。在日本市场获得市成场开功发后, 鲁冠球开始向其他的东南亚国 家进军。
思 考
1. 你认为鲁冠球的这一决策
是否明智?
2.鲁冠球的这种做法运用了
市场营销中的哪些原理?
市 场

3.你从这个案例中受到哪些 销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就想到以向销定大产自然要资源,他听说河鳗 销路好就想到人工饲养。多少企业在
产品供不应求时一哄多而样起化,经多营(少集人在 原材料紧缺时一筹莫展团,多而样他化),鲁冠 球却大胆地去开辟新的天地。
市场营销调研
鲁冠球和助手们了解市场信
息 利,用选(择竞分他目争析们标优了处市势场 )自 于己 钱的 塘各 江种 口关的系有,利 地理环境,勇敢地实现着自己 的战略选择:投资500万元,建 起了一个河鳗养殖场,将宝贵 的鳗苗留住,养大后再出口日 本。

万向集团的6起跨国并购

万向集团的6起跨国并购

脱中入美:万向集团的6起跨国并购(1997~2007年)(1)自明治维新开始,日本奉行“脱亚入欧”的基本国策,全面学习、吸收欧美文明成果,成功地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转型。

今?,在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案例研究中,我们发现了一个特殊的个案——万向集团。

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都是以中国本土的公司为收购方(在具体操作时,可能会注册一些特殊目的的公司作为名义收购方),收购交易及其后续经营管理都是以中国本土公司为主体进行。

万向集团并不是这样,它1994年在美国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万向美国公司(总经理倪频),其后的并购活动都是以万向美国公司及其伙伴为主体进行的。

这些并购,对万向集团而言是跨国并购,但对万向美国公司而言,美国境内的并购只是国内并购,而美国境外的并购才是跨国并购。

作为万向集团的海外??,万向美国公司在欧美收购、新设了20多家公司,并采取了多重的“经营本土化”,也就是“美国化”策略,取得了较好的发展,这是万向集团“脱中入美”思路的积极成果。

本书选择万向美国公司在美国的6起收购案为研究对象(1997年,万向集团收购英国AS公司60%的股份,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万向欧洲轴承公司。

该公司主要从事欧洲市场的轴承营销业务,不列入本次研究范围。

)通过并购对象、双方交易与整合的归纳性描述,进而讨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万向模式”。

案例正文:万向美国公司的6起收购从1997年到2007年,万向美国公司在美国、欧洲?成了6起收购:(1) 2000年4月,收购美国舍勒公司的专用设备、品牌、技术专利及全球市场网络,从事万向节的营销业务;(2) 2000年10月,收购美国LT公司35%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从事汽车轮毂的制造与营销业务;(3) 2001年8月,收购美国上市的UAI公司200万股可立即转换的优先股,获取21%的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从事汽车制动器的制造与营销业务;(4) 2003年9月,收购美国洛克福特公司33.5%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主要从事汽车传动零部件的制造与营销业务;(5) 2005年,收购美国PS公司60%的股权,主要从事汽车?接零部件的制造与营销业务;(6) 2007年7月,收购美国AI公司30%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从事模块装配及物流管理业务。

万向集团国际化经营

万向集团国际化经营

万向集团国际化经营•第15小组•组员:xxx xxx xxx目录•集团简介•环境分析•国际化进程•国际化体会环境分析-宏观环境分析社会文化环境(scoial & cultural )1、美洲市场文化差异2、经营理念差异政治环境(political )1、加入WTO 前后2、各国政府的支持技术环境(technological )1、人员技术能力2、产品制造能力万向集团经济环境(economic )经济署期、经济指标、经济基础设施等PEST 分析图万向集团国际化进程战略环境的简要分析•外部: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化挑战越来越严峻;•内部:乡镇企业起家,汽车零部件生产厂家,综合规模为汽车行业第8位,汽车零部件第1位;在国内做的很好,想要更好的发展,处于于企业转型期。

•机会:制造规模大,成本低廉,工业基础设施,广阔的市场,有合作意向的国际同行多,产品质量好,信誉高。

•风险:国际化竞争激烈,地方保护主义(通用),欧美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国际化战略的具体目标•两个基地: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最有优势的中国制造业基地。

•三级跳:省内10强—国家100强—国际1000强;省级集团—国家级集团—跨国集团。

•三步走:汽车零部件世界制造中心;零部件集成模块化供应商;整体国际化接轨。

万向集团战略设计路线图"生存型多元化“"发展型专业化“"上台阶型相关多元化“"做强做大,非相关多元化"。

万向集团,反OEM 的模式反向OEM 模式Text in here产品转移到国内生产收购国外知名品牌汽配供应商Text in here 打上原来的品牌返销国际市场前提是具有低成本对制造技术快速消化吸收能力,加上并购获得的主流市场稳定的客户关系和销售渠道,就可高价格销售带来的高额利润空间。

国际化进程的实施:产品走出去—人员走出去—企业走出去•打开国际市场:1983年起出口,策略是“高起点,高档次”•收购跨国公司整合国外资源: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从给外国企业打工做起,虚心学习,从“配角”—“主角”;•与跨国公司合作中提高国际竞争力:加入WTO,不是狼来了,而是合作伙伴来了;认为合作不是简单的1+1,而是把双方鲜明的优劣势在更宽更深的层次进行战略的对接,把自己融入到全球经济体系之中,与他们同步发展。

案例:万向集团跨国并购

案例:万向集团跨国并购

案例:万向集团跨国并购案例8:万向集团跨国并购近年来,跨国经营、外向型发展成为国内很多企业的经营战略。

今年8月28日,万向集团设在美国的万向美国公司成功收购了美国上市公司,,,,成为中国乡镇企业收购海外上市公司的第一案。

一、并购战略与企业经营战略相结合公司兼并是一项风险极大的企业行为,巨大的损失往往产生于战略决策的失误。

兼并的成败不在于是否完成并购交易,而在于并购完成后的经营业绩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因此,并购必须符合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并购与企业战略的整合是并购成败的关键。

(一)出口导向引出外向型发展思路万向集团将跨国经营确定为发展战略,是从出口产品开始的。

万向是一家乡镇企业。

80年代初,乡镇企业进不了国家计划。

对于汽车及其零部件行业而言,进不了计划就意味着没有市场。

与此同时,国营大厂对乡镇企业的产品也不屑一顾。

这几乎把当初的万向逼上了绝路。

要想绝处逢生就只有出口。

1984年,鲁冠球把万向节卖到了美国,这是中国汽车零部件首次进入"汽车王国"。

此事引起了极大轰动,国内外媒体纷纷报道,而鲁冠球的跨国买卖更是一发不可收拾。

1986年,杭州万向节厂被国务院确定为万向节出口基地,拥有自营进出口权。

这以后,鲁冠球开始大批派人出国考察学习培训。

骨干员工几乎全都经历?quot;欧风美雨"的洗礼。

1992年前后,鲁冠球开始筹划在美国建立营销公司。

前期准备工作用了近两年,1994年,外经贸部正式批准成立万向美国公司。

作为万向集团海外拓展的支点,万向美国公司的发展是跳跃式的。

1995年销售额350万美元、1997年突破2000万美元,1999年突破4500万。

除美国之外,公司的营销网络还遍及加拿大、南美、欧洲等50多个国家。

至此,"杭州万向节厂"的外向型发展之路已经铺就。

(二)形成跨国经营战略鲁冠球有一个形象的"二眼"理论:围棋对局,判断一块棋是否安全,有一个很简单的标准:是否有两个"真眼"。

全球化战略案例(李元旭)

全球化战略案例(李元旭)

全球化战略案例(李元旭)案例1:海尔电器进军卡罗来纳州2003年,当很多美国公司总裁看中了中国的廉价劳动力,试图将制造业转向中国时,中国最知名的企业之——海尔却对此此实施了有效的反击。

海尔将其一部分冰箱制造转到南卡罗来纳州哥伦比亚东北部的一些小城镇,由美国工人生产,目的是想让海尔像惠而浦和美泰克一样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品牌,并且这样做也可以节约运输费用。

对于一个年收入85亿美元的公司,这个新分厂是海尔开拓在美国的前景所迈出的重要一步。

分厂于2000年建成,造价4000万美元,目的是为了灵敏地回应美国零售商的需求。

海尔公司的一位资深副总经理戴维.帕克斯说,零售商们的存货量小,但现货售完后,他们希望可以及时补充,而从亚洲船运需要长达6星期的时间。

帕克斯说:“分厂的建立非常合理,当你使用船运时,你同时也做了一些无用之功。

”在国外建立分公司不仅可以节约金钱,而且是国家和民族的骄傲。

中国政府的目标是使中国有至少50家公司进入全球500强,但根据目前的官方数据,仅有11家公司在500强之列。

2003年,海尔公司使其总裁张瑞敏先生备受媒体关注。

张先生常说自己是中国的杰克.韦尔奇,他将缺乏生机的国有企业转变成生机勃勃的家用产品巨人的事迹已经被制作成电影。

许多中国人崇拜的对象已由革命家转向主管人员,所以张瑞敏先生从某种意义上说成了中国的英雄。

海尔美国分厂的成立是经济和文化双方面的胜利。

但是,想从惠而浦和美泰公司手中赢得市场并不容易。

贸易杂志Appliance的编辑黛安娜.里奇说:“人们倾向于购买他们熟知的品牌,在美国,每个人都知道惠而浦、美泰克和Frigidaire,亲人们是购买他们的母亲或祖母购买的品牌。

”“有些人甚至不能正确说出他们所购买的产品(海尔)的名字,”海尔的里奇女士说,“在自已的家中捅有一个连品牌也说不清楚的商品,也不是件坏事。

”很多情况下,人们将Haier(海尔)读成Higer(更高)。

海尔这个来自于中国青岛品牌已经在美国的货架上取得了一定的位置。

市场营销知识案例大全(doc 16页)

市场营销知识案例大全(doc 16页)

市场营销知识案例大全(doc 16页)浙江省中职高考单考单招市场营销知识案例集高考市场营销案例集宁海职教中心朱明案例库> 第一章绪论>[案例一]“以诚感人者,人亦以诚而应”。

万向集团80年代初,通过经销商开拓了出口市场,近些年,随着海外公司的建立,很多客户找到我们要求直接供货,我们都没有答应。

因为我们和经销商有约定,他们开拓的客户,由他们经营。

并且,给经营商和我们自己的营销公司同样的价格,以确保他们的利益。

现在,我们已经在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等7个国家,建立了11家公司,海外营销体系日益完善,但是,我们和经销商的关系与合作仍然十分密切。

在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一位东南亚客户请求我们帮助,在旧货款付不回来的情况下,要求我们发新货,时间还特别急。

我们不仅加班加点,按时为他们发去了产品,还让利给他们,他们很受感动。

现在,他们的形势好了,不仅还清了货款,还把原来在其他国家采购的产品,也到我们这里采购,两家的合作非常愉快。

从某种意义上说,以“信誉”为基础的合作,比以资金为基础的合作,更为高级,更为持久,更为深入,也更为有效益。

企业内部也是一样,比如,我们要执行一项决策,首先要让员工相信,这个决策有利于大家的共同利益,同时,经营者也要相信员工所采取的行动,对决策的执行是最佳的或是有益的,双方互相信任,行动的速度才可以加快,速度加快了,执行的成本也就降低了。

我们在80年代作出规定,每月16日发工资,遇到节假日要提前发,一天也不可以推后。

直到现在,我们的每一家企业,都在不折不扣地皮尔斯堡公司的营销发生转变(2)、市场营销观念的转变经历了:生产观念: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一生产为中心,生产什么,就卖什么。

推销观念:企业应大力推销现有产品,消费者才会购买产品。

市场营销观念: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以顾客为中心,在满足消费者需要和欲望的同时,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社会市场营销观念: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以顾客为中心,在满足消费者需要和欲望的同时,兼顾企业和社会的长期利益。

万向集团国际化的渐进之路

万向集团国际化的渐进之路

万向集团国际化的渐进之路万向,一家出身于田间由农民经营的“铁匠铺”,30多年后发展成了中国汽配业的NO.1,拥有近120亿元资产。

万向被誉为“在洋人的地方,用洋人的资源,做洋人的老板,赚洋人的钞票”的中国跨国公司典范。

万向成立于1969年7月。

20世纪70年代末,鲁冠球将公司主业锁定在汽车零件万向节上。

1984年,美国汽车维修市场三大零部件供应商之一舍勒以代工的方式向万向集团定购了3万套万向节总成,万向借助舍勒渠道进入北美市场。

1986年,万向产品出口到澳大利亚、泰国、菲律宾等国家,1987年,产品进入日本、意大利、法国、德国等18个国家的市场。

1992年,万向派人筹划在美国建立营销公司。

1996年,万向美国公司的销售收入突破1000万美元。

同年,万向欧洲公司和万向南美公司也先后成立。

1997年8月,万向正式获得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生产订单,成为第一家进入美国一流主机配套市场的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

2年之后,万向又进入了福特的配套体系。

经过数年的努力,万向产品在美国市场基本上站稳了脚跟。

1997年,万向的国际化历程从以海外销售为主向海外并购转变,希望在海外市场从产业链下游为他人做OEM转向往产业上游渗透。

1997年的7月,万向收购了英国AS公司60%的股份。

为了开拓欧洲轴承市场,收购之后,万向将AS公司改造为向拓展欧洲轴承市场的根据地。

当年,万向在海外销售收入达到2000万美元以上。

在国内行业市场地位上,万向集团的万向节自20世纪90年代一直居于首位,市场占有率高达50%以上。

美国舍勒是将万向带入国际市场的第一家企业。

美国舍勒是世界上拥有万向节技术专利最多的企业,在万向节市场具有强势的品牌和销售渠道,万向曾为其贴牌生产长达14年。

后来舍勒公司的经营状况越来越差,1998年被万向以42万美元——难以想象的低价收购了品牌、专利技术、专用设备和市场网络。

之后,万向将舍勒公司的所有产品全部拿到国内工厂来生产,在美国仍以舍勒的品牌销售,实现了以国内低成本生产,以国外高价格销售。

海尔集团的国际化经营的成功案例

海尔集团的国际化经营的成功案例

案例海尔集团的国际化经营一.海尔集团概况海尔集团是以电冰箱、冷柜、空调、洗衣机、电视机、电热水器等为主流产品,兼营房地产、信息产品、金融投资、生物工程等业务的产品多元化、经营规模化、市场国际化的大型企业。

1999年海尔集团实现销售收入268亿元,其中工业收入212亿元。

目前集团下设企业100多家,产品包括42大门类8600多个品种。

电冰箱、冷柜、空调、洗衣机、电热水器、吸尘器等产品市场占有率均居全国首位。

在国际化战略的指导下,目前海尔出口国家和地区达87个,1999年出口创汇1.38亿美元。

除出口业务以外,海尔的对外直接投资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先后在南斯拉夫、菲律宾、印度、马来西亚、美国等地投资建立海外生产基地,在东京、阿姆斯特丹、洛杉矶、硅谷、里昂、蒙特利尔建立海外设计分部,专门开发适合海外消费特点的家电产品。

二.海尔集团的国际化发展过程海尔从最初的引进国外技术设备开始,逐步发展到产品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其国际化程度在不断提高。

其国际化发展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1.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实施名牌战略(1984-1991年)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家电行业冰箱厂蜂拥而起,海尔集团的前身青岛电冰箱总厂濒临倒闭,管理混乱,缺乏竞争优势。

为摆脱亏损,取得有利的竞争地位,青岛电冰箱总厂决定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电冰箱生产技术,生产世界一流的冰箱,创冰箱业的中国名牌。

1985年,青岛电冰箱厂与原西德利勃海尔工程有限公司签订合同引进利勃海尔电冰箱散件,生产琴岛—利勃海尔电冰箱。

这一阶段,海尔狠抓质量管理,1988年获得了中国冰箱行业历史上第一枚国家级质量金牌,标志着名牌战略初步成功。

1992年,海尔获得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成为中国家电行业第一个通过此项认证的企业。

2.相关多元化发展战略(1992-1998年)所谓“相关多元化”发展战略,是指企业进入成本链相关的多个业务。

相关多元化使企业在各业务之间保持了一定的统一,技能转移和成本分担使多元化企业获得比独立运作时更多的利润,产生协同效应,从而节约成本、提高效率、促进技术转移,并成为竞争优势的基础。

国际营销-反倾销案例分析

国际营销-反倾销案例分析

美国汽车弹簧座垫反倾销案例与分析内容摘要:对我国遭遇美国汽车弹簧座垫反倾销案例的原因的探究与浅析。

关键词: 反倾销分析原因倾销与反倾销定义:倾销,是指一国(地区)的生产商或出口商以低于其国内市场价格或低于成本价格。

将其商品抛售到另一国(地区)市场,目的在于击败竞争对手,夺取市场,并因此给进口国相同或类似产品的生产商及产业带来损害的行为。

反倾销,指对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倾销所采取的抵制措施。

案例:1992年,美国最大的弹簧垫圈生产商I·T·W 公司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起诉,指控中国的11家外贸进出口公司和生产企业“以低于成本价在美国倾销,给美国工业造成了实质性损害”。

11家涉案企业中,只有一家决定应诉,也是首起应诉,洋官司足足了10年。

这就是一家由农民自发办起来的乡镇企业一一杭州弹簧垫圈厂。

美国视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美方以印度为替代国指控该厂弹簧的价格之所以那么低,是因为企业职工的工资有一部分是国家支付的;购进的钢材等原材料里面有国家的补贴成分;要调查厂长是不是政府任命的,工人是不是政府安排就业等。

杭州弹簧垫圈厂用8万美元聘请一位美国律师,进行应诉准备,针对美方的指控逐项进行了反驳。

并按美国商务部的要提供了各种证明材料,证明该厂是自发成立的,生产经营中没有得到政府的任何补贴,各项原材料均按市场价格购入,企业的人事该厂自己决定,工人工资也按当地劳动力市场水平来确定,并高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经过13个月的抗争,美方承认杭州弹簧垫圈厂的体制具有市场经济成分。

1993年10月,美商务的反倾销税虽然有了很大降低,但仍然使美国客商望而却步。

以后年间,该厂连续提出行政复审要求。

其结果,美方裁定的反倾销税率逐年下降,1994年为26.08%,1995年为38.27%,1996年为14.15%,1997年为3.83%,1998年为0,1999年为2.16%,2000年和2001年均为0。

当1994年该厂的反倾销税率降到26.08%时,进口商即已回复对该厂的信心,订单也开始回升。

万向集团

万向集团

万向集团国际业务的开拓——万向集团一、前言浙江万向集团创建于1969年,是以跨国经营作为发展战略的跨国集团。

2012年,万向实现营收1165亿元,创利76亿元,出口创汇26亿美元。

至今,1/3为海外员工的万向集团全球员工总数已超过3万人。

万向集团主业为汽车零部件开发制造,列入国务院120家试点企业集团和国家520户重点企业行列。

在国内,与一汽、二汽、上汽、广汽等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主导产品市场占有60%以上。

在国外,在美国、英国、德国等10个国家拥有22家公司,40多家工厂,是通用、大众、福特、克莱斯勒等国际主流汽车厂配套合作伙伴,主导产品市场占有12%。

万向集团一直致力于新型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管理信息化、服务网络化、发展品牌化、合作全球化、资本市场化”为目标,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国家级实验室、10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现运营万向电动汽车、万向钱潮、万向美国、万向资源、万向财务、万向德农、承德露露、远洋渔业、德华木业等15家主营公司,为全国创新型企业;荣获“中国世界名牌”、首届“中国工业大奖”。

在国际化历程中,万向集团从初级阶段的出口、第二阶段的设立海外分公司一直发展到现在第三阶段的海外并购。

为加强中美产业融合、全面加速推行国际化,万向集团相继于2013年收购美国A123系统公司和美国BPI公司,并于2014年收购菲斯科。

作为成熟的跨国集团,万向集团已是国内民营企业发展的楷模。

本研究将逐步深入剖析万向集团的国际业务开拓模式。

二、案例背景公司介绍万向是以万向集团公司为主体的企业集团,万向主业为汽车零部件业,经历了从零件到部件,再到系统模块供应的发展轨迹。

现有专业制造企业32家,在国内形成了4平方公里制造基地,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国家级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万向集团在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发布的2006年度中国企业500强排名中名列第一百一十九,2007年度中国企业500强排名中名列第一百二十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简介 成功关键 及发展
大纲
万向美国
1994年,万向美国公司(Wanxiang America Corporation)经中国外贸部批 准正式成立,注册资本50万美元,是万 向集团的全资海外公司,负责万象国际 市场体系的建设与相关品牌的创立和管 理。目前,公司总部位于美国芝加哥西北 部工业园区内。 成立之初,因紧缺外汇,倪频怀揣着2 万美金的启动资金,在芝加哥西北郊找了 一个最便宜的地方建立了万向美国公司。 尽管创业是艰难的,但万向美国却没有像 许多中国公司一样,一头栽进唐人街,依 赖美国当地的华人圈子开展在美国的业 务,而是以“向美国主流社会开拓”为导向 开展一系列的业务活动,致力于将集团业 务在美国这块土地上做大做强。
2008
时间节点:
(1) 2000年4月,收购美国舍勒公司的专用设备、品牌、技术专利及全球市场网络, 从事万向节的营销业务; (2) 2000年10月,收购美国LT公司35%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从事汽车轮毂的制 造与营销业务; (3) 2001年8月,收购美国上市的UAI公司200万股可立即转换的优先股,获取21%的 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从事汽车制动器的制造与营销业务; (4) 2003年9月,收购美国洛克福特公司33.5%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主要从事汽 车传动零部件的制造与营销业务; (5) 2005年,收购美国PS公司60%的股权,主要从事汽车零部件的制造与营销业务; (6) 2007年7月,收购美国AI公司30%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从事模块装配及物流 管理业务。
中间为万向美国公司总经理、鲁冠球的 女婿倪频。初期战略制定者是鲁冠球,后期倪 频也是战略制定者之一。
由于万向的成功,美国前总统 克林顿、副总统戈尔等政要,曾先 后接见并宴请万向美国公司的负责 人;朱总理访美期间,也接见了万 向美国公司负责人。 外交部副部长李肇星视察万向 美国公司后说:“万向美国公司的 成功,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及美国的 经济做出了贡献,而且对中美两国 经贸合作的发展及两国人民的友好 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的评语 是:“万向美国公司所取得的杰出 成就在中国海外公司中是极少见的, 为国内企业海外发展探索出了一条 成功之路”。
计划经济时期,乡镇企业进不了国家计划,万向只 好“以外销促内销”,开始国际化之路。 美国汽车维修市场三大零部件供应商之一舍勒以代 工的方式向万向集团定购3万套万向节总成,双方又签订 了五年的出口意向书。万向借助舍勒渠道进入北美市场。
产品大量出口 1986
万象被批准拥有自营进出口权。万向产品出口到澳 大利亚、泰国、菲律宾等国家。1987年,产品进入日 本、意大利、法国、德国等18个国家的市场。
2
万向美国 发展战略
经营本土化
3 4
核心技术收购 产业国际化
万向美国在芝加 哥最有名的银行开户, 聘请全城最著名的律 师做公司法律顾问,在 美国主要新闻媒体上 去刊登广告。
在公司治理上,万向 美国请来美国当地的银 行、会计师事务所、律 师事务所,规范、监督和 保障公司在符合美国当 地的法律法规制度的情 况下顺利运营。
(2)管理目标:人尽其才、物尽其用、钱尽其值、各尽其能。
(3)岗位目标:一天做一件实事,一月做一件新事,一年做一件大事, 一生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创始人、领导人鲁冠球
他是民营企业家中的常青树,他的故 事续写了20多年。把一个小作坊发展成通 用、福特汽车的合作伙伴,一举开创民营 企业收购海外上市公司的先河,人们从他 身上见证了乡镇企业的过去,也看到了乡 镇企业的未来,他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乡镇 企业家与时俱进的真实传奇。 ——2001年中国CCTV经济年度人物
2
万向美国 发展战略
经营本土化
3 4
核心技术收购 产业国际化
1
资源外部化
面对加入世贸组织和经济一体化的挑战,万向集 团采取了“思考全球化,行动本土化”的经营战略。 市场营销本土化。及利用当地的资源,建立自己 的市场体系。例如,在美国万向节销售借用洛克威尔 公司的力量,轴承则合并使用了日本NTN公司与美国 通用轴承公司的销售系统;在南美,他们吸纳了舍勒 公司的整个销售网;在欧洲,则启用原GKN系统的人 员。 管理体系本土化。聘用当地的优秀人力资源,按 当地最严格的标准管理公司,公司财务账目、法律事 务等,都由当地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来承担, 取得客户的信任,用最短的时间,进入角色。倪频本 人在美国读博,并且经常与美国政界、商界、传媒界 要人打交道,核心人物的“美国化”让很多并购的成 功有更大把握。 资本运作本土化。万向海外公司的经营效益和发 展速度,很快就引起了当地银行的注意。他们不仅从 资金上支持,受信额度从500万美元增至8000万美元。 目前,万向美国利用当地银行贷款的投资,是母公司 投资的五倍。
在人员管理上,万 向美国按照美国当地 的标准和国际惯例来 管理员工,待遇沿用美 国当地的薪酬水平,并 给予员工充分的信任。
此外,万向美国 于1998年通过了由 美国三大汽车公司 供应质量要求小组 编制的,代表美国同 行最高管理体系标 准的QS9000标准。
1
在管理中渗透 了美国商业的规范 体系,以增强万向美 国的本土化程度,从 而更好地融入美国 体系。
2
3
4
5
6
7
在人员聘任方面,万向美国的绝大 多数员工都是直接在美国当地招聘。 1999年,万向美国的56名员工中 50名是外国人,国内万向集团派往万向 美国的人员(包括总经理倪频在内)只 有3人,部门经理等要职也都由外国人 担任。仅在2007—2009年间,万向 美国为超过3500美国人保住了工作。
从田野走向世界的传奇史 ——万向集团
企业简介 成功关键 及发展
大纲
万向美国
企业简介
成功关键 及发展
大纲
万向美国
万向,一家出身于田间由农民经营的“铁匠铺”,始创于1969 年,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乡镇企业,不断发展,入选120家国家级 试点企业集团,名列福布斯中国顶尖企业百强榜单。 万向主业为汽车零部件,现有专业制造企业32家,拥有国家级 技术中心、国家级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产品进入大众、福 特、通用、现代等国际汽车公司的全球采购网络,竞争实力居中国 汽车零部件行业第一。万向被誉为“在洋人的地方,用洋人的资源, 做洋人的老板,赚洋人的钞票”的中国跨国公司典范。 万向是第一家上市的乡镇企业,第一家进入国务院试点企业集 团的乡镇企业,第一家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的乡镇企业,第一家产 品进入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配套生产成的中国汽车零部件生产商。
1
资源外部化
万向通过近20年步步为营的收购,拿到了专利 技术,提升了制造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借助被收购 公司原有的品牌和销售渠道,进入西方主流市场,并 逐步推广“万向”品牌。
2
万向美国 发展战略
经营本土化
万向通过本土化的运营、步步为营的并购,逐 步获取汽车零配件产业链中重要专利和核心技术的优 势,得以打入了附加值更高的市场渠道,这一点在全 球化的竞争中显得尤为重要。 2012年收购A123 系统公司的大背景是,在我 国锂电池生产制造商几乎没有自有核心技术。这也是 我们众多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长期处在“代工”的初级 阶段的重要原因。因此,万向集团这次收购得到了 A123 锂电池生产的核心技术,它的市场价值不言而 喻。万向美国的总裁倪频在成功并购之后,在给 A123 公司员工的一封信中说,A123以其优秀的工程 能力和世界一流的研发团队,在获得万向的财务支持 和全球市场后,将成为全球首屈一指的锂电池制造商。
1988
企业成为私营
鲁冠球以1500万元向政府买断了万向节厂股权,使 企业成为当时颇受争议的私营企业。 1990年,鲁冠球的万向集团成立。1993年,鲁冠球 旗下的万向钱潮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万 向节
万向节即万向接头,是实 现变角度动力传递的机件,用 于需要改变传动轴线方向的位 置,它是汽车驱动系统的万向 传动装置的 “关节”部件。
1997
2000
万向开始传奇的并购之路。在2000年至2007年间,万 向美国公司在美国、欧洲促成了6其收购,分别是美国舍勒 公司、LT公司、美国UAI公司、美国洛克福特公司、美国PS 公司以及美国AI公司。并建立起涵盖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国际营销网络。
外界曾有人分析,2007年之后随着从全球化公司到资 产整合平台再到投资机构的运作,万向才成为真正意义上 的跨国公司。2008-2009年,万向频繁进入汽车零部件行业 进行收购;2010-2011年,万向的身影则每每出现在房地产 市场;2012年后,新能源领域哀鸿遍野,资产价格便宜, 万向便又进入该领域进行收购。
中间为万向美国公司总经理、鲁冠球的 女婿倪频。初期战略制定者是鲁冠球,后期倪 频也是战略制定者之一。
1
资源外部化 万向集团不仅打破了资源的区域限制,利用了 国内低成本制造优势和国外技术服务与市场控制等优 势,而且通过股权互换等形式,与国外主机厂建立了 战略合作关系,使双方资源形成优势互补、再生和发 展。 整合中间商的渠道资源。他们的产品,最初 (1992年)是通过中间商出口的,打的是美国人的 品牌,进的只是维修市场,价格也让到了无利可图的 程度。 整合国内外资源。万向美国公司成立后,直接 利用当地的资源,以最直接、最快捷的方式,将最准 确的技术、质量、价格等国际市场信息,源源不断地 传递给国内,国内再根据这些信息有针对性地组织开 发产品,以最快的速度提供给客户。 整合多种占领市场方式。万向美国公司还以 “股权换市场”、“设备换市场”、“让利换市场” 等灵活的方式,获得了大量的订单,使企业的出口产 品,摆脱了被动等订单和单一的价格竞争的局面,有 力地拉动了母公司主导产业的扩张。
在资本运作方面,万向美国 主要与美国当地的银行和金融机 构合作。由于公司在业绩和发展 潜力上的优异表现,美国花旗银行 作为其长期合作伙伴,多次提高对 万向美国的信用额度。美林公司 也出动提出与万向美国合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