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服装发展史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国服饰,之于欧陆的关系,其实犹如日本服饰之于亚陆的关系。英国的服饰本来就是欧洲服饰的一部分,但由于地理位置、政治策略的关系,受欧洲大陆服装风格的影响是渐进性质的,也就是说,是和而不同的。British clothing, the relationship in Europe, the relationship is like a Japanese clothing in Asia land. British clothing has always been part of European dress, but because of the geographical position and political strategy, influenced by the continental European style clothing is asymptotic properties, is to say what is harmony in diversity.

等级森严的漫漫中世纪

在欧洲那个漫长的中世纪里,基督教对整个欧洲的绝对统治,深深影响着文艺乃至服饰。由于基督教鄙视奢侈,整个中世纪的下层百姓的穿着,既简单又朴素。就连女性也不事打扮,更甚者将金银珠宝捐给教会。常服以肥大长衣和连袖外套为主,色彩素淡。我们可以从中世纪的绘画以及雕塑中看到,人物的形象冷漠而又呆板,穿着长袍色彩极其单一,颜色尚黑、灰、白三色.

在1066年丹麦开展了对英格兰的最后一次成功入侵。之后,诺曼底的威廉公爵在黑斯廷斯战役中击败了英国人,来自法国的诺曼人和其他人来岛定居。在随后的3个世纪中,法语以及法国的为代表的欧陆文化,以及法律结构等等,给不列颠以深远的影响。中世纪初期,服装简朴,平民贵族衣式相同。八、九世纪男式服装有内衣外衣,衣式颇似中国古代的袍,但较紧身。裤长可将脚套进,裆短,裤带系于脐下。脚穿长筒或短筒袜,有时脚到腿都裹上布条。这一时期的男装,现在看来颇有些媚气,显得男子腿部修长,肌肉明显。

贵族及上层人士上衣外披一件长方形或圆形斗篷,斗篷固定于一肩,或系于胸前。贵族腰间有宽大饰带,用以束紧衣服和佩戴宝剑,平民不准佩剑;衣料以麻布,毛织物为主。东方丝绸价格昂贵,以等量黄金计价,只有少数贵族能穿。在英国有位传奇式的人物,他在罗马帝国瓦解之后,率领圆桌骑士团统一了不列颠群岛,被后人尊称为亚瑟王,有一本描写他的书叫做《亚瑟王之死》,书里描写他的穿着打扮应属于中世纪贵族的样式。当然,我们也可以从电影《亚瑟王》中一窥中世纪英国贵族以及武士的服装样式。他们穿细麻布,穿意大利产的羊毛斗篷,冬天有貂皮等贵重毛皮;平民只穿粗麻、粗毛织物.这时女式服装宽大,衣袖肥而长,头发蒙在披巾里边,身体被斗篷蒙起来。她们的内衣很长,直拖到地面,外衣到膝盖。圆口衣袖,衣服装饰华丽,很受拜占庭的影响。她们的头发用一块面纱蒙起,其端点重于背后直拖至地面

2世纪中期,英国金雀花王朝在法国占有广阔领地,后来法国国王逐渐夺回部分被英王占领的土地。双方还争夺富庶的佛兰德地区,佛兰德毛纺业主要依赖英国的原料,英国则从羊毛贸易中获取巨利,在这一段时间内,英国纺织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13 世纪男女服装趋于一致,男服还有紧身衣及各式各样的外衣,圆饼头饰,帽式装饰衣袖,敞胸披肩。下面有长筒袜、靴鞋。男子戴一顶中亚式小帽。这时护身外衣流行,适合旅行穿用,这种外衣是一件敞胸大披肩,旁边有缝,手臂可以伸出来活动。另外这时期流行封闭式马甲式外衣,上身如马甲,下面可长至膝下,这种无袖长衫,肩部向两侧延伸加长,就成帽式装饰衣袖了。13 世纪劳动者的长衫长短不等。男子上衣至膝,衣袖短小,脚下有无跟鞋,裤子于脚跟处有一圆洞,以便穿脱。夏天穿宽敞麻裤,上身裸露,冬天穿短外衣和无袖套头衣。妇女穿长袍,中间有缝,可便于劳动,收获时裙子口袋可装农作物。当时禁止农民穿好料子及颜色华丽的衣服,在帕索里尼拍摄的电影《坎特伯雷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13、14世纪英国普通百姓的着装样式。

滞后的文艺复兴时代

16 世纪,由于新航路发现后海外贸易发达,英国国力逐渐充实,民族主义高涨,1588 年一举击败大陆强国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文化上也出现了一个活动频繁、佳作竞出的文艺复兴局面。

一如14 世纪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在英国也是以重新发现并注重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开始的。那个时代,托马斯•莫尔用拉丁文写了《乌托邦》,莎士比亚写出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戏剧和他的十四行诗。

从都铎王朝的第五位也是最后一位君主伊丽莎白一世(Elizabeth I)的画像来看,此时英国皇室的着装不仅富贵华丽,而且透露出享乐主义的萌芽。天鹅绒的外套上镶嵌珍珠,头饰华美,衣领处的蕾丝花边与头饰相得益彰,袖口精巧的蕾丝花边叫人叹为观止。事实上,整个16世纪的英国君主和贵族都是极其偏爱蕾丝的。

另外,在整个16世纪,英国人服饰最有特色的帽子可以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时候。英国人注重帽饰的传统由来已久,在公元1423年动笔、1430年才完稿的一部《大事年表》插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那些头饰与服装大胆配合在一起的色彩强烈的效果。有一位男人头戴苹果绿色的小罩帽,身披天蓝色斗篷,还有朱红色上衣穿在深蓝色夹衣的外面,他的同伴身穿红色上衣,下身则是蓝、白两色的长筒袜,第三个人的装束是一顶玫瑰色高筒小帽,上身是天蓝色过膝长衣,下身是朱红色长筒袜。

英国妇女也将着装热情较大地倾注于头饰之上,例如心形的、洞穴式的应有尽有。其中最有特色的是用自己的头发在两鬓上方各缠成一个发誓,然后分别用发网罩住,再用一条美丽的缎带系牢。于是,有人曾恰当地称其为鬓发球。发球有大有小,最初是根据自己头发的多少而定,后来有了罩在发球上的金属网,发球大小就可以随意而定了。15世纪初叶,阿兰德伯爵夫人,还在鬓发球上侧配装弯曲向上的金属丝,一方面用以支撑大面纱,另一方面又构成两个触角状的外轮廓。后来,半圆球状的鬓发球演变为盒式,再以后又从盒式演变为贝壳形状,上面罩以华丽的围巾。鬓发球和围巾都可以按照个人意愿和经济实力,装点上各式珍宝。到了16世纪,由于英国人潜心学习古希腊的文明,文学、艺术有了长足的进步,英国贵族的头饰也极尽富贵、夸张和繁复,加入了大量文学、戏剧化得色彩。

十七世纪的集大成时代

17世纪的欧陆,艺术史上标明当属于巴洛克时代,巴洛克——这个耳熟能详的词汇,源自西班牙语及葡萄牙语,意指有瑕疵的珍珠(barroco)。当时欧洲文艺,寻求着打破文艺复兴时期的严肃、含蓄和均衡,崇尚豪华和气派。在服装上,亦有“巴洛克风格”一说,专指17世纪欧洲的服装款式。巴洛克在富丽堂皇中代表了路易十四的精神。它的气势雄伟、生气勃勃、色彩艳丽、线条优美、富丽豪华的风格,使其在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国的宫廷贵族中得到大力提倡。唯独英国,受到巴洛克影响很小,那边,是另一种情况。

17世纪的英国的服饰,虚心向法国和意大利乃至西班牙学习,尽管“巴洛克风格”也波及到英国,但这个时代总的来说,英国处于将欧陆各国优点集大成的时代。这一时期,女服也像男服那样盛行缎带和花边。但是,与男子不同的是她们并没有以缎带取替珠宝。相反,当时最时髦的佩饰品和衣服上的装饰,仍以珍珠为最。而且,初期女子不尚戴帽时,高高的头饰上仍然戴着宝石。女裙的最大变化是,以往撑箍裙都需要撑箍和套环等固定物,而这时有些妇女已经免除过多的硬质物的支撑,这是一百年来第一次形成布料从腰部自然下垂到边缘。在从肥大形向正常形过渡的过程中,妇女们常把外裙拽起,偶尔系牢于臀部周围,这样其实比以前显得更肥大。可是由于故意把衬裙露在了外面,因此又给下裳的艺术效果增添了情趣与色彩。这些衬裙都是用锦缎或其他丝织品做成的,上面衬有各种不同的颜色,有的还镶着金边,自然值得炫耀一番。这种风尚的流行,使得女性们将精力投入到衬裙上,以衬裙的各种质料或颜色(有时穿两套精美衬裙)来显示自己不落俗套。当然,尽管这样,裙子的外形还是相当大的,有很多裙形开始向两侧延伸,事实上这是受到西班牙宫廷服饰的影响。除此以外英国妇女对佩饰品和服装随件的兴趣,可以说和男子相比不相上下。首先是头饰;其次是领口显露出来的项链,凡没有穿轮状大皱领的妇女,颈间没有不戴项链的;再者手套也格外讲究,而且无论男女都把手套戴在手上或拿在手里。现今可以在几个大博物馆里看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