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A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29-2课《明日歌》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今日歌明日歌》优质教案2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今日歌明日歌》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学习《今日歌明日歌》。
这首诗歌通过对比今日与明日不同态度,教育孩子们要珍惜时间,把握当下。
详细内容涉及:理解诗歌主题和背景,掌握生字词,分析诗句意义,体会作者情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朗读、背诵诗歌,理解诗歌主题,掌握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珍惜时间重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珍惜时间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深层含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背诵诗歌,掌握生字词,体会作者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挂图。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关于时间小故事,引发学生对时间珍惜思考,引入课题。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诗句意义,标记生字词。
3. 课堂讲解:a. 解析生字词,让学生朗读并组词。
b. 讲解诗句意义,对比今日与明日,引导学生认识到珍惜时间重要性。
c. 朗读示范,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背诵诗歌。
4. 实践活动:a. 学生分角色朗读诗句,体会作者情感。
b. 学生用自己话表达对时间珍惜理解。
5. 随堂练习:a. 根据板书提示,学生默写诗句。
b. 学生互相检查,老师点评。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今日歌明日歌》2. 板书内容:a. 生字词b. 诗句意义c. 诗歌主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生字词,并组词。
b. 朗读、背诵诗歌。
c. 写一篇关于“珍惜时间”短文。
2. 答案:a. 生字词组词答案:略。
b. 诗歌朗读、背诵答案:略。
c. 短文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对时间珍惜理解,以及诗歌朗读、背诵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a. 邀请家长参与,共同培养学生时间观念。
《明日歌》教案(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会《明日歌》中的生字词,能正确读写。
(2)能背诵《明日歌》,感受诗歌的韵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默读、讨论等方法,理解诗歌内容。
(2)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感受诗歌的意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珍惜时间的观念。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掌握。
(2)诗歌的背诵。
2. 教学难点:(1)理解诗歌的意境。
(2)感受诗歌的韵味。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明日歌》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味。
(2)提问:同学们,你们听到了什么?对这首诗歌有什么感受?2. 学习生字词(1)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生字词,并解释字词意思。
(2)学生跟读,教师纠正发音。
3. 理解诗歌内容(1)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诗歌,思考诗歌表达了什么意思。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
(3)教师总结诗歌的主旨:珍惜时间,努力奋斗。
4. 背诵诗歌(1)教师示范背诵,学生跟读。
(2)学生自选段落,进行背诵比赛。
(3)教师评选出背诵最流利的学生,给予表扬。
5. 感受诗歌韵味(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诗歌的韵律,感受诗歌的韵味。
(2)学生自由发挥,用动作、声音等形式表现诗歌的韵味。
6.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2)学生分享自己对于珍惜时间的感悟。
(3)教师布置作业:课后,将《明日歌》背诵给家人听,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韵味。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第2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背诵《明日歌》,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朗读感悟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明日歌》教学设计
《明日歌》教学设计《明日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诗歌的含义和主题。
学生能够背诵诗歌并进行简单的赏析。
学生能够掌握诗歌中的生字和生词。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讲解、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含义和主题。
通过背诵和赏析诗歌,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诗歌鉴赏能力。
通过学习诗歌中的生字和生词,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珍惜生命的意识。
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含义和主题。
背诵诗歌并进行简单的赏析。
掌握诗歌中的生字和生词。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中“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的深刻含义。
体会诗歌中所表达的珍惜时间、珍惜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诗歌的背景、作者、含义和主题。
分析诗歌的语言、结构和艺术特色。
朗读法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
学生自由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歌的含义和主题。
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赏析法引导学生赏析诗歌的语言、意象和艺术手法。
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1. ◦ ◦ ◦2. ◦ ◦ ◦3. ◦ ◦ ◦ 1. ◦ ◦ ◦ 2. ◦ ◦ 1. ◦ ◦ 2. ◦ ◦ 3. ◦ ◦4. ◦ ◦练习法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时间的视频或音频,引起学生对时间的思考。
提问学生:你们觉得时间重要吗?为什么?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关于时间的诗歌——《明日歌》。
讲授新课介绍诗歌的背景和作者。
讲解诗歌的含义和主题。
分析诗歌的语言、结构和艺术特色。
朗读诗歌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
学生自由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请学生朗读诗歌,其他学生评价。
讨论诗歌组织学生讨论诗歌的含义和主题。
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请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赏析诗歌引导学生赏析诗歌的语言、意象和艺术手法。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8单元29古诗两首第2课时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8单元29古诗两首第2课时人教新课标第课时1.识记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 借助注释,明白得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4.了解诗中包蕴着的民间传奇,并情愿讲给别人听。
【重点】1.指导学生读明白古诗内容,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2.了解神话故事,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难点】指导学生读明白古诗内容,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方法一[来源:学_科_网Z_X_X_K]故事导入,激发爱好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大伙儿讲一个神话故事。
你们可要认真听哟,待会儿老师有问题。
(师讲述“嫦娥奔月”故事或者课件播放“嫦娥奔月”的故事。
播放《月光曲》或《月夜》)相传,后羿是一位射箭的能手,常常关心人们做好事。
王母奖赏了他一颗仙丹。
他的徒弟逄蒙心术不正,想抢仙丹。
嫦娥情急之下,就吃了仙丹,成了仙。
后羿专门难过,在香案上,摆放嫦娥喜爱吃的东西,供奉她。
师:谁来说一说老师讲的是什么故事?你觉得故事的主人公嫦娥是一个如何样的人?(生:温柔、善良、漂亮)师:老师今天把这位温柔、善良、漂亮的神仙姐姐请到了我们课堂,让我们一起去向她问声好吧!师:嫦娥的故事千古流传。
那么,在诗人的笔下,嫦娥又是如何样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晚唐诗人李商隐的名诗《嫦娥》。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和求知欲望,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
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有利于文本的有效解读,有利于课堂主体的顺利切入。
方法二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了解节日习俗导入。
师: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什么节日?(中秋节) 中秋节有什么风俗适应呢?(吃月饼,赏月,拜月)师:中秋节,我们观赏着明亮的月亮,相信都被一个与月亮有关的漂亮的神话故事所吸引着,是什么故事?(嫦娥奔月)2.了解“嫦娥奔月”的故事。
师:谁明白“嫦娥奔月”那个故事?学生说。
师:哪位同学情愿上来把那个故事讲得更清晰些?(学生上台,师生合作把故事说完整)3.揭题。
古诗明日歌教案
古诗明日歌教案教案:古诗《明日歌》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自《古诗十九首》中的《明日歌》。
该诗通过描绘明日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明日歌》。
2. 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3. 学会欣赏古诗,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明日歌》。
难点: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 学具:学生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a.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过的古诗,巩固记忆。
b. 提问:同学们,你们对未来有什么期待和憧憬呢?2. 新课导入:a. 介绍《明日歌》的作者和背景。
b. 展示《明日歌》的全文,引导学生朗读。
3. 诗文讲解:a. 逐句讲解诗文,解释生僻字词。
b. 分析诗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
4. 随堂练习:a. 请学生回答诗文中的重点字词。
b. 请学生简要描述诗文内容。
5. 课堂互动:a.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诗文的理解和感悟。
b. 邀请学生上台演示诗文内容,加深对诗文的理解。
a.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b. 强调诗文中的美好情感,引导学生学会欣赏。
六、板书设计1. 《明日歌》2. 作者:X3. 背景:X4. 诗文内容:X5. 诗人的情感:X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明日歌》。
2.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简要描述诗文内容。
3. 请学生分析诗文中的美好情感,写一段感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b.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a. 引导学生学习更多类似的古诗,提高文学素养。
b. 组织古诗朗诵比赛,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c.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培养学生的文学爱好。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解析:本课教材选自《古诗十九首》中的《明日歌》。
该诗通过描绘明日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对生活的热爱。
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八组 29古诗两首教案1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作
业
设
计
填写诗句。
1、七夕今宵看碧霄,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穿尽红丝几万条。
3、嫦娥应悔偷灵药 ,_________________。
板
书
设
计
读古诗 乞巧嫦 娥
明确:孤独寂寞;嫦娥应悔偷灵药
五、品读感味,体会主题
1、一首诗要读出意味,必须把握全诗的情感核心,此诗借助环境的渲染,嫦娥的孤寂,可以揣度作者李商隐作此诗的心境是怎样的?
明确:孤独寂寞月 2、齐声背诵。
3、小结:孤独无伴的嫦娥,清高而孤独的诗人,一个是仙,一个是人,但他们高洁而寂寞的情感是相通的,本文借环境、人物嫦娥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孤独凄凉的心境。
1.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
2.还知道有哪些描写传统节日的古诗吗?能背给大家听听吗?咱们共同来背背吧。〔教师预设:<清明><元日><九月九日忆兄弟>〕
3.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一首也是描写传统节日的古诗——<乞巧>。咱们共同来看看课后资料袋。
4.谁能说说从资料袋中了解到内容?
5.让我们一起和诗人林杰过一个乞巧节吧。来齐读课题——乞巧。
1.人们除了乞取心灵手巧,还有什么别的愿望吗?
2.〔课件出示:古诗<乞巧歌>〕自己读读,说说人们还乞取什么?
3.如果你在乞巧节上,你想乞取什么?
4.大家都有着美好的愿望,那能带着美好的愿望读读这首诗吗?想乞取智慧的咱们来读读。想乞取健康的咱们来读读。
5.老师也想读读。〔课件出示:<高山流水>古筝乐曲〕老师配乐读诗。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8单元29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29古诗两首1.会认8个生字。
2.背诵两首诗,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3.能用自己的话讲讲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
1.会认8个生字。
2.背诵两首诗,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3.能用自己的话讲讲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
3课时第一课时一、读本单元导语,了解本单元学习内容。
(板书: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二、了解“乞巧节”,学“乞”。
1.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学习29课古诗两首的第一首,齐读“乞巧”(“乞”三声,区别乞——气) 2.通过课前搜集的信息,你了解“乞巧”吗?(四人小组交流、抽说、补充。
见124页)三、读诗(学“霄”),讲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1.自读,齐读诗。
2.学“霄”(上“雨”字头,下“肖”)3.诗中讲了一个什么神话故事?(板书:牛郎织女)4.生用课前搜集的资料讲故事。
①四人小组交流、补充(可用图书),教师参与交流补充。
②抽讲,其他学生可补充。
③出示课件牛郎织女神话故事画面,师说白。
④每位学生自己讲讲故事(再出示故事课件)。
5.出示简笔画天上的星星是不是真有这样的故事?(板书:古人的丰富想象)四、读诗,理解大意。
1.根据故事和信息自读理解诗意,小声说话。
2.四人小组交流,师参加。
3.抽说,其余补充。
4.读诗、背诗。
五、拓展。
你还知道什么神话故事,讲给同学听听。
第二课时一、引入课题,讲嫦娥故事,体会丰富的想象。
二、学诗及生字。
1.读诗(注意生字读音)。
2.自学生字、抽说音形义。
“烛”(翘音,生活中见到的蜡烛,所以“火”字旁,右“虫”。
)“晓”(天快亮时,左“日”旁,右“尧”右上没一点)3.学诗。
①根据课前预习自学诗意,四人小组讨论(讨论交流不懂的地方),教师参与。
②抽说,师生一起根据上下诗意和信息理解诗意。
(启发:第一句“长河渐落晓星沉”可知是人间。
“云母屏风烛影深”屏风上映着烛影,说明是夜晚。
)诗意:烛影映在云母屏风上,快天亮了,主人公都没入睡。
不由想到,嫦娥眼望着碧海青天,夜夜心情孤独,猜想嫦娥应该后悔吃了不死仙药。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29课古诗两首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29课古诗两首教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29课《古诗两首》课文中要求会认4个生字,老师可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
为三年级语文老师整理了《古诗两首》教案,希望大家有所收获!更多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9课古诗两首课文请点击三年级下册语文第29课《古诗两首》教案1 【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
2、背诵两首诗,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3、能用自己的话讲讲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
【教学重点】目标1、2、3。
【教学难点】目标2、3。
【教学准备】1、学生:收集牛郎织女(包括乞巧节)和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及其它神话故事。
2、教师: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神话故事的课件(展示故事主要情节,并教师配说对白。
见后)【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读本单元导语了解本单元学习内容。
(板书: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二、了解乞巧节,学乞1、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学习29课古诗两首的第一首,齐读乞巧( 乞三声,区别乞──气)2、通过课前搜集的信息,你了解乞巧吗?(四人小组交流、抽说、补充。
见124页)三、读诗,(学霄),讲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1、自读,齐读诗。
2、学霄( 霄夜。
上雨字头,下肖)3、诗中讲了一个什么神话故事?(板书:牛郎织女)4、生用课前搜集的资料讲故事。
⑴四人小组交流、补充(可用图书),教师参与交流补充。
⑵抽讲,其他学生可补充。
⑶出示课件牛郎织女神话故事画面,师说白。
见后⑷每位学生自己讲讲故事:(再出示故事课件)出示简笔画,天上的星星是不是真有这样的故事?(板书:古人的丰富想象)四、读诗,理解大意1、根据故事和信息自读理解诗意,小声说话。
2、四人小组交流,师参加。
3、抽说,其余补充(一年一度的七夕(即乞巧节)又到了,这天夜晚,家家户户的人们抬头望无际的夜空,只见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见了。
家家好在乞巧节时望着秋月,穿针,向织女乞取智巧。
)4、读诗、背诗:⑴齐读;⑵比赛朗读;(男女生)⑶同桌互读;⑷齐读;⑸背:(提示:根据第1、2句意)①自背;②互相抽背;③齐背。
《明日歌》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明日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明日歌》的背景和主要内容;2. 学习和掌握《明日歌》的歌曲曲谱;3. 学会演唱《明日歌》。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明日歌》的歌词;2. 学习《明日歌》的歌曲曲谱;3. 学会演唱《明日歌》。
三、教学准备:1. 课本《明日歌》;2. 投影仪、电脑;3. 乐器(如吉他、钢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明日歌》的原版录音或者演示歌曲的部分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激发学习的欲望。
2. 歌曲背景介绍(10分钟)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明日歌》的背景,包括歌曲创作的时间、创作者以及歌曲所表达的情感等。
通过背景介绍,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 学习歌曲歌词(20分钟)教师逐句教唱歌词,并解释其中的一些生词或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歌词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并引导学生反思歌词所传递的正能量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4. 学习歌曲曲谱(3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歌曲的曲谱,并解释其中的乐符和指法。
如果学生中有会弹乐器的同学,可以让他们演示并指导其他学生。
对于不会弹乐器的学生,可以根据教学条件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教学。
5. 合唱练习(30分钟)教师带领全班学生进行合唱练习,注重整体协调和声部分工。
通过多次练习,让学生熟悉歌曲的节奏和和谐。
并借助乐器的伴奏,增加演唱的效果。
6. 创作自己的歌词(15分钟)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感受,创作一些与《明日歌》主题相符的歌词。
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创作,并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7. 歌曲表演(10分钟)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歌曲表演。
通过表演,让学生将学到的歌曲和自己的创作充分结合,并展示出他们的才艺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和演唱其他的歌曲,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表现能力。
2. 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比赛,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才艺和创造力。
3. 开展歌曲鉴赏活动,让学生学习欣赏各种不同类型的歌曲,并探索不同歌曲背后的文化内涵。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今日歌明日歌》教案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今日歌明日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具体章节为《今日歌明日歌》。
该章节详细内容包括:今日歌与明日歌的歌词学习,理解歌词中的时间观念,通过歌词体会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今日歌明日歌的歌词,并能熟练朗读。
2. 使学生理解歌词中的时间观念,认识到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今日歌明日歌歌词中的时间观念,学会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掌握今日歌明日歌的歌词,熟练朗读,体会歌词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实践情景引入:邀请一位同学扮演“时间老人”,描述时间流逝的过程,引导学生思考时间的重要性。
2. 学习今日歌(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今日歌歌词,指导发音、节奏。
(2)解释歌词中的生僻字词,帮助学生理解歌词意义。
(3)分析歌词中的时间观念,引导学生认识到珍惜今天的重要性。
3. 学习明日歌(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明日歌歌词,指导发音、节奏。
(2)解释歌词中的生僻字词,帮助学生理解歌词意义。
(3)分析歌词中的时间观念,使学生明白不能把事情推到明天,要把握当下。
4. 例题讲解(1)出示例题:“请用今天、明天造句。
”(2)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5. 随堂练习(1)请学生用今天、明天造句,并分享给大家。
(2)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合理安排学习、生活。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今日歌明日歌》2. 板书内容:(1)今日歌歌词(2)明日歌歌词(3)时间观念:珍惜时间,合理安排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今日歌、明日歌,背诵其中一首。
(2)用今天、明天造句,体现时间观念。
2. 答案:(1)今日歌、明日歌歌词(略)(2)例句:今天我要努力学习,明天才能取得好成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今日歌、明日歌的歌词,对时间观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但在课堂上,部分学生对歌词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课后加强辅导。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今日歌明日歌》教案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今日歌明日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具体章节为《今日歌明日歌》。
本课详细内容主要包括两首诗歌《今日歌》和《明日歌》的学习。
通过这两首诗歌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时间的重要性,学会珍惜时间,勤奋学习。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背诵两首诗歌,掌握生字、生词,理解诗句的含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诗歌,培养学生对时间观念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节奏与韵律。
2.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生词,朗读、背诵诗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作业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时间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时间重要性的思考,从而引出课题。
2. 新课内容学习:(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今日歌》,讲解生字、生词,理解诗句含义。
(2)学生自主阅读《明日歌》,交流讨论诗句含义。
(3)教师引导学生对比两首诗歌,体会时间观念。
3. 例题讲解:分析诗句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句。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珍惜时间,进行口语表达练习。
六、板书设计1. 《今日歌》生字、生词:今日、努力、进取、成功诗句含义:今天的事情今天做,努力进取才能成功。
2. 《明日歌》生字、生词:明日、拖延、懒惰、失败诗句含义:明天的事情不要拖到后天,懒惰会导致失败。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并背诵《今日歌》和《明日歌》。
(2)用诗歌中的生字、生词造句。
(3)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珍惜时间。
2. 答案:(1)见课本附录。
(2)示例:今天我一定要把作业做完,不能拖延到明天。
(3)开放性答案,合理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时间观念的认识。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其他关于时间珍惜的诗歌、文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024年幼儿古诗明日歌的教案
2024年幼儿古诗明日歌的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古诗教材第四章《明日歌》。
详细内容包括:明日歌的全文朗诵、生字词解释、诗歌意境体会、节奏韵律感知以及创意绘画表达。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明日歌的全文,并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诵。
2. 使学生理解生字词,感受古诗的意境,培养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提高音乐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明日歌的全文朗诵和生字词解释。
难点:诗歌意境的体会和节奏韵律的感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古诗挂图、生字卡片、音乐器材。
学具:绘画材料、彩色笔、纸张。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古诗挂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 朗诵明日歌(5分钟)老师带领学生朗诵明日歌,注意语气、节奏和韵律,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 生字词解释(10分钟)利用生字卡片,逐个解释生字词,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4.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讲解诗歌意境,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古诗的含义。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朗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6. 节奏韵律感知(10分钟)利用音乐器材,让学生感知古诗的节奏和韵律,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7. 创意绘画表达(10分钟)学生根据明日歌的意境,发挥想象,进行绘画创作。
六、板书设计1. 明日歌全文2. 生字词解释3. 诗歌意境4. 节奏韵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明日歌绘画创作。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对明日歌的理解,发挥想象,创作一幅绘画作品。
2. 作业题目:明日歌朗诵录音。
答案:学生录制一段自己朗诵明日歌的视频,注意语气、节奏和韵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参加古诗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
(2)开展古诗创意绘画展览,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作能力。
(3)推荐相关古诗书籍,鼓励学生在课后自主阅读,丰富知识储备。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生字词解释3. 节奏韵律感知4. 创意绘画表达5. 作业设计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1. 选择与明日歌意境相符的挂图,如描绘山水、日出等自然景观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初步感受古诗的意境。
小学语文A版三年级下册:古诗二首今日歌明日歌教案
小学语文A版三年级下册:《古诗二首(今日歌明日歌)》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预习熟悉本课的4个生字,学写8个字。
2.朗诵课文,明白得诗句的意思,知道珍爱时刻的重要性。
3.背诵课文,积存与时刻有关的古诗或名言,做一个合理支配时刻的人。
[教学重点与难点]1.自主识字写字。
2.通过明白得古诗,结合生活实际,知道珍爱时刻的重要性。
[教学预备]课前搜集有关惜时的名言警语。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初读诗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自由轻读诗文。
2.师范读诗文。
1.拼读生字。
2.生字正音。
二、检查识字情形: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出示生字。
1.学习小组开火车识字。
2.“小教师”带读。
3.生字开花。
三、指导书写: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认一认。
2.记一记。
3.说一说。
4.看一看:教师范写。
5.写一写。
6.评一评。
1.读准会写字的音。
2.记清会写字的形。
3.观看后:你有什么要提示大伙儿注意的。
4.难点字指导:昏、滚、坠。
5.独立练写,教师巡视。
6.师生一路评议。
四、分层作业:1.读一读会写字,漂漂亮亮地写一写会写字。
2.正确、流畅地读一读诗文。
3.调查一分钟能够做什么。
第二课时一、初读感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推荐关于惜时的古诗或名言警语。
2.同桌互读古诗。
3.听读古诗。
1.能够小组为单位上台汇报、朗诵。
2.相互正音。
3.读准读通。
二、朗诵感悟: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默读两首古诗。
2.标志自身不睬解的地址。
3.全班推荐。
4.教师指引。
5.引导彼此读好感叹句和问句。
6.朗诵竞赛。
背诵诗文。
1.考虑两首诗诗意。
2.小组合作解疑。
3.针对全班解决不了的问题。
4.把相对应的句子结合起来明白得。
5.将读文和看图结合,想象图中人物对话、语言。
6.鼓舞学生读出自身的感受和体验。
小组比;男女生比……三、拓展延伸:1.推荐前人惜时的故事或让学生朗诵其他惜时的名言警语。
2.联系自身的时刻观谈一谈学课文的感受。
四、实践活动:1.为自身设计一张合理支配时刻的学习打算。
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八组 29 古诗两首教案2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教材分析<古诗两首>是第六册第八组的起头课文。
这组教材围绕民间故事和HY传说这一主题来编排。
再一次把学生带回儿时倾听大人们讲故事的快乐中去,感受古人的想象是多么丰富。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古诗。
也是一首想象丰富,流传很广的古诗,浅显易懂,并且涉及到家喻户晓的HY传说故事<牛郎织女>。
<嫦娥>这首古诗情感绵长幽怨,学生在情感上很难跟进,共鸣。
因此,本课目标定位为感受而非感悟,力图借助本诗和嫦娥奔月的传说让学生感受到古文化的瑰丽和神奇。
教学目标1、通过比较、释义、书空等方法认识“乞、霄、烛、晓〞等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注意乞不能多横,晓右上部不要多点,霄雨字头要扁。
2、通过配乐、赛读、引读等途径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情感地朗读古诗,体会两首诗中欢乐和孤独的情感,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3、通过预习、拓展,结合资料袋等手段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4、阅读课前准备的民间故事,能用自己的话讲讲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
教学重难点重点:朗读古诗,有感情背诵古诗。
难点:领会诗中抒发的情感。
课前准备收集<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民间故事。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片断:师:同学们,当我们理解了古诗的大意后,心里一定为嫦娥那孤寂的心灵微微叹息着。
而当你再次穿透语言文字,你将会被深深震撼!生再次认真读古诗,体会从哪里感受到嫦娥的孤寂之情。
5分钟后交流。
生:嫦娥现在年年夜夜,幽居月宫,面对碧海青天,寂寞之情难以排遣,懊悔当初偷吃了不死药,一个“悔〞字表现了嫦娥的孤寂。
师:好一个应“悔〞而孤寂!读出那一份孤寂。
生:室内,烛光越来越黯淡,云母屏风上笼罩着一层深深的暗影,越发显出居室的空寂清冷,透露出主人公在长夜独坐中黯然的心境。
师:是啊,月宫内豪华无比,却只有嫦娥黯然神伤。
孤独哪!读出此时的孤独。
生:室外,银河逐渐西移垂地,启明星渐渐升起又落下,嫦娥孤独地面对银河晓星,又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最新三年级下语文29 古诗两首(教案)
29 古诗两首1.会认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并讲给别人听。
把学生带入想象的情境和画面,有滋有味地朗读,体会书中丰富的想象。
感受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1.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古典音乐。
2.收集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
2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师:同学们,我们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
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有什么习俗?(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七月初七的夜晚,人们遥望星空,穿红丝线,你知道这是什么节吗?这是七夕节,也叫乞巧节,是古人非常喜欢的一个节日。
唐代诗人林杰写的古诗《乞巧》讲的就是这个节日。
(板书课题:乞巧节)2齐读课题,并质疑。
预设:什么叫“乞巧”?古人怎样过乞巧节?七夕节为什么又叫乞巧节?(乞巧节是古代人们非常喜欢的一个节日,你们想知道古人是怎样过乞巧节的吗?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吧。
)3教师简介诗人。
二、多种形式读古诗,整体感知一读:读准确———自由读古诗、指名读。
读后学生评议是否字正腔圆。
二读:读得有节奏。
让学生读出自己喜欢的合理停顿。
师生合作读出节奏。
三读:读出味道。
(整体感知)三、体会古诗意境(一)“七夕今宵看碧霄”1理解“宵———霄”“宵”(今宵、宵夜)是晚上之意,“霄”(云霄、九霄)指天空。
2把这两个字放回诗句中再细细品味。
3齐读:七夕今宵看碧霄。
(二)“牵牛织女渡河桥”1简介牵牛星和织女星。
2利用插图,慢慢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淳朴的牛郎和善良的织女被这无情的天河阻隔,然而却阻隔不了他们追求人间真爱的决心,王母见此情此景,也被他们所感动,最终便同意让牛郎织女在每年农历的七月七日渡河桥。
喜鹊们在七月初七这一天纷纷飞来给牛郎和织女搭桥,好让他们相会。
3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把感受带进诗句中读。
(个别指导→齐读)4诗词剪辑:《牛郎织女》这个美丽的传说故事感动了许多人,七夕也成了一个温馨美丽而又凄婉惆怅的节日,引得无数文人墨客为之挥毫提咏,寄情抒怀,留下了许多诗篇。
部编语文三年级下册 29 古诗两首 教案2
29 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
2.背诵两首诗,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3.能用自己的话讲讲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
教学重点:1、2、3教学难点:2、3教学准备:学生:收集牛郎织女(包括乞巧节)和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及其它神话故事。
教师: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神话故事的课件(展示故事主要情节,并教师配说对白。
见后)第一节教学过程:一、读本单元导语,了解本单元学习内容。
(板书: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二、了解“乞巧节”,学“乞”。
1.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学习29课古诗两首的第一首,齐读“乞巧”(“乞”三声,区别乞——气)2.通过课前搜集的信息,你了解“乞巧”吗?(四人小组交流、抽说、补充。
见124页)三、读诗,(学“霄”),讲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1.自读,齐读诗。
2.学“霄”(“霄”夜。
上“雨”字头,下“肖”)3.诗中讲了一个什么神话故事?(板书:牛郎织女)4.生用课前搜集的资料讲故事。
①四人小组交流、补充(可用图书),教师参与交流补充。
②抽讲,其他学生可补充。
③出示课件牛郎织女神话故事画面,师说白。
见后④每位学生自己讲讲故事(再出示故事课件)5.出示简笔画天上的星星是不是真有这样的故事?(板书:古人的丰富想象)四、读诗,理解大意。
1.根据故事和信息自读理解诗意,小声说话。
2.四人小组交流,师参加。
3.抽说,其余补充(一年一度的七夕(即乞巧节)又到了,这天夜晚,家家户户的人们抬头望无际的夜空,只见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见了。
家家好在乞巧节时望着秋月,穿针,向织女乞取智巧。
)4.读诗、背诗①齐读②比赛朗读(男女生)③同桌互读④齐读⑤背(提示:根据第1、2句意)a.自背b.互相抽背c齐背五、拓展你还知道什么神话故事,讲给同学听听。
资料:织女是天帝的孙女,她心灵手巧,能织出五彩的云锦。
织女和牛郎结为夫妻后,织女再也不给天帝织云锦了,天帝用天河将她们夫妻隔开,只准每年农历七月七日在鹊桥相会一次。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今日歌明日歌》教案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今日歌明日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具体章节为《今日歌明日歌》。
详细内容包括今日歌和明日歌的全文学习,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掌握生字词,领会作者的表达技巧,并学会运用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朗读今日歌和明日歌,正确书写和理解生字词,掌握诗歌的基本节奏和韵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朗读感悟,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理解今日事今日毕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培养勤奋好学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
教学重点:熟练朗读诗歌,培养时间管理能力和勤奋好学的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生字词卡片。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时间的小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进而引入本课《今日歌明日歌》。
2. 课堂朗读:学生全体起立,跟随老师一起朗读今日歌和明日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 生字词学习:老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通过组词、造句等形式巩固记忆。
4. 课文解析:详细讲解今日歌和明日歌的内容,分析作者的表达技巧,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
5.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诗歌给自己带来的启示,分享时间管理的心得。
6. 随堂练习:老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现场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写上课题《今日歌明日歌》。
2. 右侧列出本节课的生字词,并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标注重点。
3. 中间部分书写诗歌的原文,并用红色粉笔标出关键句。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写一篇关于时间管理的心得体会。
2. 答案要求:不少于200字,要求结构清晰,观点明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关注学生对时间观念的理解。
2024年古诗明日歌标准教案
2024年古诗明日歌标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古诗明日歌》教材,具体内容包括:1. 熟读并背诵《明日歌》全文;2. 分析《明日歌》的韵律、修辞手法及诗意;3. 探讨《明日歌》中所表达的哲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明日歌》的字词、句式、韵律等基础知识;2. 培养学生欣赏古诗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3. 引导学生从《明日歌》中领悟到珍惜时间、奋发向前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明日歌》的韵律、修辞手法及诗意。
难点:理解并领悟《明日歌》中所表达的哲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明日歌》课件、古诗解析资料、板书设计;2. 学生准备:课本、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a.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已学的古诗,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美;b.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这句诗吗?这句诗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2. 诗词朗读与解析(10分钟)a. 学生齐读《明日歌》;b. 教师逐句解析诗句,分析韵律、修辞手法;c.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分析诗意,感受古诗的美。
3. 例题讲解(15分钟)a. 教师出示例题,分析题目考查的知识点;b. 教师示范解答,讲解解题思路;c.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随堂练习(10分钟)a. 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b.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答案进行讲解,点评优缺点;c. 学生针对自己的错误进行改正。
5. 课堂小结(5分钟)b.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明日歌》2. 内容:a. 《明日歌》全文;b. 韵律、修辞手法及诗意分析;c. 珍惜时间、奋发向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背诵《明日歌》;b. 运用本节课所学的古诗分析方法,分析另一首古诗,并写出心得体会。
2. 答案:a. 背诵《明日歌》的全文;b. 学生根据所学分析方法,自行选择一首古诗进行解析,写出心得体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教学方法的适用性等;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阅读其他古诗,提高古诗鉴赏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A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29-2课《明日歌》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能够流利并有感情地朗读整首诗;
2、能够理解整首诗的意思,从中懂得要珍惜时间。
2重点难点
1、能够流利并有感情地朗读整首诗;
2、能够理解整首诗的意思,从中懂得要珍惜时间。
3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一、复习珍惜时间名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从呱呱坠地到现在,时间过得可真快。
我们知道我们要节约粮食和水电,其实我们最应珍惜的还有时间。
2、齐读名言
出示课件:古书《淮南子》: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
汉乐府《长歌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晋代陶渊明《杂诗》: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唐代颜真卿《劝学》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宋代岳飞《满江红》: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明代文嘉《今日歌》: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
清代朱经:勿谓寸阴短,既过难再获。
现代董必武《惜时》:古云此日足可惜,吾辈更应惜秒阴。
3、导入:虽然,这些句子并非出自同一朝代,同一人物,但古人也好,今人也罢,我们不难读出他们共同的心声,你们说是什么?指名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