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收入与报酬统计概述

合集下载

什么是劳动报酬劳动报酬包括哪些

什么是劳动报酬劳动报酬包括哪些

什么是劳动报酬劳动报酬包括哪些劳动报酬是劳动者付出体⼒或脑⼒劳动所得的对价,体现的是劳动者创造的社会价值。

1、对已做⼯作按计时⼯资标准⽀付的⼯资。

2、实⾏结构⼯资制的单位⽀付给职⼯的基础⼯资和职务(岗位)⼯资。

⼀、劳动报酬定义是什么?劳动报酬是劳动者付出体⼒或脑⼒劳动所得的对价,体现的是劳动者创造的社会价值。

《》中的是指⽤⼈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般包括计时⼯资、计件⼯资、奖⾦、津贴和补贴、延长⼯作时间的⼯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付的⼯资等。

⼯资是劳动者劳动收⼊的主要组成部分。

劳动者的以下劳动收⼊不属于⼯资范围:(1)单位⽀付给劳动者个⼈的福利费⽤,如丧葬抚恤救济费、⽣活困难补助费、计划⽣育补贴等;(2)劳动保护⽅⾯的费⽤,如⽤⼈单位⽀付给劳动者的⼯作服、解毒剂、清凉饮料费⽤等;(3)按规定未计⼈⼯资总额的各种劳动报酬及其他劳动收⼊,如国家根据规定发放的创造发明奖、国家星⽕奖、⾃然科学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中华技能⼤奖等,以及稿费、讲课费、翻译费等。

《劳动法》第四⼗六条⼯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同⼯同酬。

⼯资⽔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

国家对⼯资总量实⾏宏观调控。

⼆、劳动报酬内容有哪些?(1) 计时⼯资:计时⼯资是指按计时⼯资标准和⼯作时间⽀付给个⼈的劳动报酬。

包括对已做⼯作按计时⼯作标准⽀付的⼯资,实⾏结构⼯资制的单位⽀付给职⼯的基础⼯资和职务⼯资或.新参加⼯作职⼯的见习⼯资和运动员体育津贴。

根据计算⼯资的时间单位的不同,计时⼯资可分为⽉⼯资制、⽇⼯资制和⼩时⼯资制。

计时⼯资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易⾏,适⽤于任何企业和⼯种;缺点是以劳动时间作为计算⼯资报酬的依据,不能完全将⼯资报酬与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挂钩。

(2)计件⼯资:计件⼯资是指对已做⼯作按计件单价⽀付的劳动报酬。

包括实⾏超额累进计件、直接⽆限计件、限额计件、超额计件等⼯资制度下,按劳动部门或主管部门批准的定额和计件单价⽀付给个⼈的⼯资;按⼯作任务包⼲办法⽀付给个⼈的⼯资;按营⽀付给个⼈的⼯资。

劳动工资统计业务培训

劳动工资统计业务培训
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培训内容应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以便学员能够在实际工作中 运用所学知识。
强调数据分析和解读能力
学员应具备对统计数据的分析和解读能力,从而能够更好地利用数 据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持。
注重与其他管理系统的整合
劳动工资统计数据应与其他企业管理系统实现整合,以便实现信息 的共享和数据的互通。
劳动工资统计是国民经济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政府制定 劳动政策和民生保障政策提供依据,同时也为企业人力资源 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劳动工资统计的重要性
01
反映就业状况和劳动者权益保障情况
劳动工资统计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就业状况和劳动者权益保障情况,为
政府制定就业政策和民生保障政策提供依据。
02
监测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结构
04
劳动工资统计在企业管理 中的应用
劳动工资统计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员工绩效评估
劳动工资统计数据可用于评估员 工的绩效,帮助企业了解员工的 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从而制
定相应的激励措施。
薪酬制度设计
劳动工资统计数据可以提供对现 有薪酬制度的反馈,帮助企业根 据员工能力和市场行情调整薪酬
水平,以吸引和留住人才。
人力资源规划
通过对劳动工资数据的分析,企 业可以更好地预测未来的人力资 源需求,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规
划。
劳动工资统计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成本核算
劳动工资是企业的一项重要开支,通过劳动工资统计数据,企业 可以更准确地核算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预算编制
基于过去的劳动工资数据,企业可以编制人力资源预算,确保在满 足业务需求的同时,合理控制成本。
劳动工资统计业务 培训
2023-11-11
contents

《劳动工资统计》课件

《劳动工资统计》课件

利用时间序列数据,分析数据随时间变化 的趋势和周期性变化规律,预测未来趋势 。
统计分析实例
劳动工资水平分析
通过对不同地区、行业、企业类型的劳动工资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劳 动工资水平的差异和影响因素。
劳动生产率分析
通过对劳动生产率进行比较和评价,分析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和方 法。
就业结构分析
通过对就业结构进行分析,研究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的影响和就业结 构的变化趋势。
管理
工资总额的管理应当遵循 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确保职工的合法权益得
到保障。
工资增长指数
工资增长指数
指报告期内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的 比率,用于衡量职工工资增长的
水平。
计算方法
工资增长指数可以通过计算报告期 平均工资与基期平均工资的比值得 到,也可以通过比较不同时期平均 工资的增长率来计算。
经济意义
案例二
某市人社局劳动工资统计 应用
案例三
某县劳动保障局劳动工资 统计应用
研究机构劳动工资统计研究
案例一
某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劳动工资统计研究
案例二
某研究所劳动工资统计研究
案例三
某独立研究机构劳动工资统计研究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确定分析目的和主题
在撰写统计分析报告前,需要 明确分析的目的和主题,确定 分析的重点和方向。
数据分析方法选择
根据分析目的选择合适的数据 分析方法,并确定相应的统计 指标和数学模型。
结论和建议
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结论和建议 ,为决策提供依据和建议。
05
劳动工资统计的挑战与展望
数据质量与准确性问题
数据收集困难
劳动工资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通过分析劳动工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经济增长对劳动工资的影 响和劳动工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人力资源统计知识点第九第十章

人力资源统计知识点第九第十章

第九章人力资源报酬与收入第一节人力资源报酬与收入统计的意义一、对宏观经济的意义更加强调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二、对微观企业的重要意义第一,对正确处理劳动者利益与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关系有重要作用;第二,是研究“按劳分配”原则在企业内具体实现的重要手段;第三,是检查和分析企业工资计划执行情况的重要依据;第四,是研究企业内部工资关系与其他企业工资关系的重要依据。

三、为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第二节工资总额的核算和分析工资总额是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

职工工资总额反映了一定时期职工从单位得到的全部工资,是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基础性指标,也是研究劳动者收入状况和居民购买力的主要依据。

一、工资总额的构成工资总额从结构构成上看,可分为基本工资和辅助工资两部分。

(一)基本工资(二)辅助工资:辅助工资通常包括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和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1)奖金包括生产奖、节约奖、劳动竞赛奖、机关事业单位的奖励工资及其他奖金等。

(2)津贴和补贴是指为了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给职工的津贴,以及为了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影响支付给职工的物价补贴。

二、工资总额不包括的项目:(1)创造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2)有关劳动保险和职工福利方面的费用,如:职工生活困难补助、探亲路费、独生子女费(3)劳动保护的各种支出(4)有关离休、退休、退职人员待遇的各项支出。

(5)支付给外单位人员的稿费、讲课费及其他专门工作报酬。

(6)出差补助、误餐补助(7)一些单位职工集资入股或购买企业证券后发给职工的姑息分红(8)由单位负担并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三、对工资总额统计的要求:统计的时间应该遵循“全部职工”原则。

四、工资总额的动态变动研究第三节收入水平分析职工平均工资是以城镇单位为基本统计元素进行的,统计范围为城镇集体以及国有、集体和外资等其他经济类型的职工。

第2章 企业劳动工资统计PPT课件

第2章 企业劳动工资统计PPT课件
1.劳动力 2.生产设备 3.原材料 (二)劳动生产率动态分析 1.劳动生产率总指数 2.劳动生产率固定构成指数 3.劳动生产率结构影响指数
40
例7:某企业资料:分析企业工人劳动生产率的总 变动,说明各分厂工人劳动率变动、人员结构变 动对企业劳动生产率影响。
分厂 一 二 三 四
合计
工业产值(万元)
计算以工日和工时表示的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和实际工作时间30?二劳动时间利用情况统计?一出勤率?二出勤工时利用率作业率?三制度工时利用率三一二制度内出勤时间制度时间100100制度内出勤时间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制度时间10031?三劳动时间利用情况分析?一分析劳动时间未充分利用的原因?二分析劳动时间未被充分利用的损失由于工时未能充分利用而损失的劳动力由于工时未能充分利用而减少的产量产值?三加班情况加班加点强度指标?四分析劳动时间未被利用的潜力32?四劳动时间统计的目的?一为合理安排作业计划和定岗定员提供依据?二为企业产品成本核算提供依据?三为合理发放劳动报酬考核奖励晋升提供依据?四为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依据33第3节企业劳动生产率统计?一劳动生产率统计指标?一劳动生产率1
3
学习目的:
了解企业从业人员统计的范围 掌握从业人员数量、构成及变动统计 掌握企业劳动时间统计 熟悉企业劳动生产率指标及统计分析 掌握企业劳动报酬统计
4
学习内容:
企业从业人员统计范围、原则 企业从业人员数量、构成及变动统计 企业劳动时间核算 企业劳动时间利用情况统计 企业劳动生产率统计指标及统计分析 企业生产定额统计及其分析 企业工资和福利 企业职工工资构成及分析 企业保险福利费用统计
29
5.29号全厂开大会2小时; 6.30号接上级通知,抽5名党员植树; 7.病假850工时,停工未被利用的1050工时, 加班380工时。

劳动收入统计的主要内容

劳动收入统计的主要内容

劳动收入统计的主要内容
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劳动收入已成为人们生命周期中不可
或缺的一部分。

劳动收入统计是一个用以描述劳动力市场情况的重要
指标,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了工作时长、劳动报酬和收入分配等多个方面。

首先,工作时长是劳动收入统计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统计每位
劳动力的工作时长,可以分析出不同产业的工作时长以及进一步反映
出劳动市场的稳定性和生产效率的高低。

此外,长时间劳动会带来身
体和心理上的疲劳,需合理规划工作时间,并保障劳动力的合法权益。

其次,劳动报酬也是劳动收入统计的重要内容之一。

统计数据分
析工资水平不仅是对劳动力的社会安置作用,同时也能反映出现有市
场规模、劳动力需求及社会利益。

劳动报酬与社会平等和公正密切相关,政府和企业应该致力于建立公开、透明、有质量的报酬体系;而
劳动力应该注重专业技能提升,提升自身竞争力。

最后,收入分配也是劳动收入统计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

收入分
配是一个重要的社会政策问题,影响市场秩序和社会稳定。

巨大而不
公的收入差距,可能会引发社会上的贫富悬殊,冲突和不安定的因素。

因此,促进合理的收入分配,不仅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和和谐,也能提
高整个经济系统的效率。

总之,劳动收入统计是社会经济的重要指标之一,反映了市场经济、劳动力市场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状况,可以帮助决策者制定相应
政策,引导市场化改革和经济发展,也为劳动力提供帮助和保障。

同时,我们也希望劳动力能够注重专业技能的提升,提高工资水平和社会地位,共同推动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繁荣发展。

劳动收入与报酬统计概述

劳动收入与报酬统计概述

(二)工资总额的核算原则
1. 属于劳动报酬性质的费用,才计入工资总额。
生活困难补助费、差旅费等,不能计入工 资总额。
2. 只有支付给职工的,才应计入工资总额。
支付给实习学生的生活补助费等,不能计 入工资总额。
3. 凡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不论资金来源、形式,都 应计入工资总额。
(9)商业部门实行的柜组承包,交通运输部门实行 的车队承包、司机个人承包等,这部分人员一般 只需定期上交一定的所得,其余部分归己。对这 些人员的缴费基数原则上采取全部收入扣除各项 (一定)费用支出后计算[国家统计局《关于印 发劳动统计问题解答的通知》(制司字[1992]39 号)];
(10)使用劳务输出机构提供的劳务工,其人数和 工资按照“谁发工资谁统计”的原则,如果劳务工 的使用方不直接支付劳务工的工资,而是向劳务输 出方支付劳务费,再由劳务输出方向劳务工支付工 资,应由劳务输出方统计工资 和人数;如果劳务
• 工资总额构成的内容,还可以分为两部分:标准工资(基 本工资)、非标准工资(辅助工资)。
1.计时工资,是指按计时工资标准(包括地区生活费 补贴)和工作时间支付给个人的劳动报酬。包括:
(1)对已完成工作按计时工资标准支付的工资,即基 本工资部分;
(2)新参加工作职工的见习工资(学徒的生活费); (3)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因病、工伤、
4. 按一定时期内实际支付给全部职工的工资数 额计算。
• 根据《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国家统 计局令[1990]1号)和《关于规范社会保险缴 费基数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险中心函 [2006]60号)规定:各单位支付给职工的劳动 报酬以及其他根据有关规定支付的工资,不 论是计入成本的还是不计入成本的,不论是 按国家规定列入计征奖金税项目的还是未列 入计征奖金税项目的,均应列入工资总额的 计算范围 。

工资统计数据分析报告(3篇)

工资统计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资水平逐年提高,工资统计数据成为衡量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状况的重要指标。

本报告通过对工资统计数据的分析,旨在揭示我国工资水平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为政策制定者、企业和劳动者提供参考。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1. 数据来源本报告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国工资统计年报》以及各地区统计局发布的《地区工资统计年报》。

数据时间范围为2010年至2020年。

2. 数据处理(1)数据清洗:对原始数据进行筛选,剔除异常值和缺失值,确保数据准确性。

(2)数据整理:对工资统计数据按照地区、行业、企业性质等进行分类整理。

(3)统计分析:运用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工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三、工资水平现状分析1. 全国工资水平总体情况(1)工资水平逐年提高:2010年至2020年,我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从37747元增长到90347元,增长了1.4倍;城镇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从22761元增长到53746元,增长了1.4倍。

(2)地区差异明显:东部地区工资水平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

2010年至2020年,东部地区工资水平年均增长率为10.7%,中部地区为10.1%,西部地区为9.8%。

2. 行业工资水平差异(1)高收入行业: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行业工资水平较高,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1.2%、10.8%、10.7%。

(2)低收入行业:住宿和餐饮业、制造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等行业工资水平较低,年均增长率分别为8.9%、9.2%、9.5%。

3. 企业性质工资水平差异(1)国有单位工资水平较高: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96792元,年均增长率为9.8%。

(2)私营单位工资水平次之: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53746元,年均增长率为10.1%。

(3)外商投资单位工资水平最低:外商投资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67814元,年均增长率为8.7%。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为了规范企业内部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确保员工工资发放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制定并实施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下文将详细介绍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的内容和实施方法。

一、劳动工资统计报表的内容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应包含以下内容:1. 员工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部门、职位等;2. 薪酬项目: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加班工资、奖金、福利、扣款等;3. 工资计算公式:明确各项薪酬的计算方式和标准;4. 统计周期:报表的统计周期通常为月度,也可根据需要调整为其他周期;5. 统计结果:汇总各项薪酬的实际发放情况,包括应发金额、实发金额等。

二、劳动工资统计报表的制度1. 确定统计标准:企业应明确各项薪酬的标准和计算公式,确保统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2. 制定统计流程:规定劳动工资统计报表的填写、审核、核对、汇总等流程,明确各岗位职责和权限;3. 定期报表汇总:按照统计周期,定期汇总各部门和员工的工资数据,形成统计报表;4. 报表审核核对:报表应由专人负责审核核对,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5. 报表存档备查:统计报表应按照规定的存档期限保存,方便随时查阅和核对。

三、劳动工资统计报表的实施方法1. 培训员工:企业应定期对相关员工进行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的培训,提高员工的意识和技能;2. 使用专业软件:采用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或劳动工资统计软件,提高统计效率和准确性;3. 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严格执行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防范数据造假和误差;4. 定期检查评估:定期对劳动工资统计报表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5. 不断优化完善:根据实际情况和反馈意见,不断优化和完善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总之,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维护员工权益和保障企业正常运营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建立健全的制度和流程,可有效规范和优化工资统计工作,提高管理水平和运作效率。

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第七章劳动报酬统计

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第七章劳动报酬统计

销售工作通用科技风格模板
单击添加副标题
1
劳动报酬统计的意义:
2
是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特征的重要途径。在按劳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为补充,兼顾效率和公平。
3
是研究国民生产总值的构成和国民收入分配状况的重要方面。
4
是研究各地区、各行业及各类职工分配关系的重要依据。
5
是反映和研究按劳分配具体实现形式的重要手段。
3
职工平均工资的增长,应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
4
职工平均工资是购买力的
两者增长关系的微观分析
7
第四节 工资效益统计 一、工资效益的含义 是企业或经济实体工资支付活动而取得的经济效益。它是一定时期内工资投入总额与产出总收益的比值。 二、工资效益的核算 (一)、分析工资效益的原则 (二)工资效益的产量成果指标: 1、每支付百元工资生产的实物产量:将支付的工资与生产出的实物结合起来观察,生产出的产品实物产量越多,表明工资支付的经济效益越好。 计算公式: 报告期产品实物产量 百元工资的产品实物量=----------------------------------------- 报告期支付工资总额(百元) 工资产量效益的逆指标,是每生产单位产品支付的工资额。计算公式是: 报告期支付工资总额 单位产品工资额=-------------------------------- 报告期产品实物产量
工资总额的构成:
1
计时工资
2
是按小时工资标准(包括地区生活费补贴)和工作时间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包括:
3
对按已做工作的时间和小时工资标准支付的工资。
4
实行结构工资制的单位支付给职工的基础工资、职务工资、等级工资或岗位工资。

浅析如何做好劳动工资统计工作

浅析如何做好劳动工资统计工作

浅析如何做好劳动工资统计工作摘要:劳动工资统计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工作,对于有效管理和合理分配劳动力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劳动工资统计的意义、统计要素、统计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论述,旨在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劳动工资统计;统计要素;统计方法正文:一、劳动工资统计的意义劳动工资统计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员工工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可以从统计角度上评价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劳动工资统计也是保障员工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为员工提供公正的评价和奖励,鼓励其积极参与生产和创新,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

二、统计要素劳动工资统计的要素包括:工资总额、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加班工资、奖金、补贴、扣除项目等。

其中,工资总额是统计的基本指标,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加班工资的统计考核主要依据员工在生产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创造的价值,奖金和补贴的统计则主要基于员工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

同时,也需要统计一些支出性项目,如社保、公积金等,以明确企业对员工的投入。

三、统计方法劳动工资统计的方法包括手工统计和电子统计。

手工统计虽然容易出现错误,但是能够根据所需数据进行快速分析,适用于数据简单的小型企业。

而对于数据复杂的大型企业,电子统计则是一个更科学合理的方法,既快速高效,同时能够自动计算各种统计指标,还可以根据需求定制各种图表及报表,并能有效地避免数据误差。

同时,在进行劳动工资统计时,也要注意加强对数据安全性的保护,确保数据不受外部干扰和泄露。

结论:劳动工资统计是企业管理中的必要环节,通过对工资的统计与分析,能够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能保障员工的利益,提高企业竞争力。

在进行劳动工资统计时,需要关注统计要素和统计方法的选择,制定全面完善的统计计划,同时加强数据安全性保障。

此外,劳动工资统计也是监督和管理员工的有效手段。

通过工资数据的统计和分析,企业可以了解员工的工作表现和绩效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善,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企业的整体生产效率。

劳动工资统计

劳动工资统计

05
劳动工资统计的挑战与展 望
数据隐私保护的挑战
01
02
03
数据收集
在收集劳动工资数据时, 需要确保个人隐私得到保 护,避免泄露个人信息。
数据存储
存储劳动工资数据时,应 采取加密等安全措施,防 止数据被非法访问和利用。
数据共享
在共享劳动工资数据时, 应明确数据的共享范围和 使用权限,避免数据滥用 和泄露。
工资水平与劳动力市场的相关性
工资水平是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重要反映,劳动工资统计数据能够揭示 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和变化趋势。
工资水平的变动对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有调节作用,高工资水平可能吸 引更多劳动力进入市场,反之则减少。
劳动工资统计数据对于分析劳动力市场的运行规律和制定劳动力市场政策 具有重要意义。
政策制定
劳动工资统计数据可以为政策制 定提供科学依据,帮助政府制定 更加合理的劳动政策。
企业决策
企业可以利用劳动工资统计数据 来制定人力资源战略,提高企业 的竞争力和效益。
社会研究
劳动工资统计数据可以为社会研 究提供丰富的素材,帮助学者和 研究机构深入了解社会经济发展 状况。劳动工资统计的未来发展趋势
影响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行业特点、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等。
工资总额
作用
是计算平均工资、工资增长率等指标的基础数据,也是政府制定劳动政策的重要依据。
统计方法
按月、季、年统计。
工资增长率
要点一
计算方法
工资增长率 = (本期工资总额 - 上期工资总额) / 上期工资总 额 × 100%
要点二
影响因素
经济发展速度、物价水平、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等。
劳动工资统计数据对于预测消 费市场趋势和制定消费政策具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主要内容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主要内容

国家常规统计调查制度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主要内容(2022年统计年报和2023年定期统计报表)一、调查目的及时、准确地搜集、整理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人数及工资总额等方面的资料,为政府监测、调控工资分配格局、进行宏观决策提供数据,为国民经济核算和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依据。

二、调查对象和范围统计调查对象是法人单位,包括统计上认定的视同法人单位的产业活动单位。

调查对象不包括一套人马多块牌子、寺庙、宗教场所、协会、学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虽然有人员但没有工资发放行为的单位。

统计范围为全部地域的一套表法人单位和非一套表法人单位。

三,调查内容统计调查内容是调查对象单位中的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等情况。

本制度以“谁发工资谁统计(劳务派遣人员除外)”为基本原则,劳务派遣人员按照“谁用工谁统计”的原则统计。

调查单位在本地区以外的产业活动单位,其人员和工资应包含在法人单位中。

四,调查方法一套表法人单位采用全面调查方法,非一套表法人单位采用抽样调查方法。

五、调查组织方式调查单位可以直接通过国家统计联网直报门户的一套表企业登录入口和劳动工资非一套表调查单位登录入口报送数据。

没有联网直报条件的非一套表调查单位可以通过其他形式报送报表,由统计机构按规定流程代录数据。

国家铁路运输业法人单位要按照《一套表统计调查制度》报送数据,劳动工资专业数据由国家统计局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取得后反馈各省。

六、统计资料的报送和公布本制度各报表的报送时间、报送方式、填报方法、各级验收截止时间及其他有关事项,请按照制度中各项具体说明和规定执行。

本制度取得的主要统计数据,将于次年通过国家统计局网站、《中国统计年鉴》等方式公布。

薪酬数据统计分析

薪酬数据统计分析

薪酬数据统计分析一、引言薪酬数据统计分析是一项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它能够匡助企业了解员工的薪酬状况,为薪酬制定和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对薪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薪资总体情况、薪资结构、薪酬差异等方面的内容。

二、薪资总体情况1. 薪资水平分析根据企业提供的薪资数据,我们对员工薪资进行了整体分析。

结果显示,公司的平均薪资水平为X元/月,最低薪资为Y元/月,最高薪资为Z元/月。

薪资水平主要受到员工的职位、工作年限、学历等因素的影响。

2. 薪资分布情况通过对薪资数据进行分布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员工薪资的分布情况。

根据我们的统计结果,公司薪资分布呈正态分布,大部份员工的薪资集中在平均薪资附近,符合正常的薪资分布规律。

三、薪资结构分析1. 薪资构成比例薪资结构分析主要关注薪资构成的比例情况,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奖金、津贴等各项薪资构成的比例。

根据我们的统计数据,公司的薪资结构主要由基本工资占比为X%、绩效奖金占比为Y%、津贴占比为Z%等构成。

2. 薪资构成差异薪资构成差异分析主要关注不同职位、不同部门之间薪资构成的差异情况。

根据我们的统计结果,不同职位之间的薪资构成存在一定的差异,高层管理人员的薪资构成更多地依赖于绩效奖金,而普通员工的薪资构成主要由基本工资构成。

四、薪酬差异分析1. 总体薪酬差异薪酬差异分析主要关注不同员工之间薪酬的差异情况。

根据我们的统计数据,公司薪酬差异程度为X,表明公司内部薪酬差异较小。

2. 薪酬差异原因薪酬差异的原因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包括职位层级、工作年限、绩效水平等因素。

根据我们的统计结果,薪酬差异主要受到员工职位层级和绩效水平的影响,高层管理人员和绩效优秀的员工相对获得更高的薪酬。

五、薪酬调整建议基于对薪酬数据的统计分析,我们提出以下薪酬调整建议:1. 薪资结构优化:根据不同职位的薪资构成差异,可以适当调整薪资结构,使其更加符合不同职位的需求。

2. 绩效考核制度完善:通过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提高绩效考核的科学性和公正性,进一步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3篇)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3篇)

第1篇一、总则为了全面、准确地反映我国劳动工资状况,加强劳动工资统计工作,为政府制定劳动工资政策、企业经营管理和社会各界了解劳动工资信息提供依据,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

三、统计指标体系(一)劳动者基本情况1.劳动者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技术等级等;2.劳动者所在行业、所属地区、单位性质等;3.劳动者用工形式(全日制、非全日制、临时工等)。

(二)工资水平1.职工工资总额;2.职工平均工资;3.职工工资增长率;4.职工最低工资标准;5.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性质的单位工资水平差异。

(三)工资支付情况1.工资支付形式(货币、实物等);2.工资支付周期(月、周、日等);3.工资支付保障情况;4.工资拖欠情况。

(四)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1.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缴费比例、缴费金额等;2.企业年金、补充医疗保险等福利待遇。

四、统计报表编制(一)报表格式1.根据国家统计部门规定,编制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包括表格、文字说明和附表;2.报表格式应规范、统一,便于汇总和分析。

(二)报表内容1.报表内容应真实、准确、完整,反映劳动者基本情况、工资水平、工资支付情况、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等;2.报表内容应按照国家统计部门规定的时间节点进行报送。

五、统计报表报送(一)报送时间1.月度报表:每月10日前报送上月统计报表;2.季度报表:每季度后10日内报送本季度统计报表;3.年度报表:次年1月10日前报送上年统计报表。

(二)报送方式1.纸质报表:将报表打印成纸质版,报送至当地统计部门;2.电子报表:将报表录入电子表格,通过电子邮件、网络等方式报送。

六、统计报表审核(一)审核内容1.报表格式是否符合规定;2.报表内容是否真实、准确、完整;3.报表报送时间是否符合要求。

(二)审核方式1.统计部门对报送的报表进行审核,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报送单位;2.报送单位根据审核意见进行修改,重新报送。

掌握薪酬统计的基础知识

掌握薪酬统计的基础知识
1.固定薪酬 固定薪酬是指针对一定时期规定的固定金额的薪酬,它 又分为年薪和月薪。年薪一般用于高层管理人员,月薪一般 用于普通管理人员。一般来说,固定薪酬的计算依据是出勤 情况和工作职责的履薪酬总额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采用固定 薪酬形式,另一部门采用浮动薪酬形式;固定薪酬部门的计算 依据是出勤情况和基本职责的履行情况,浮动薪酬部分的计算 依据是工作绩效。 比如,有的企业对业务人员采用底薪加业务提成的薪酬形 式,对生产人员采用基本工资加奖金的薪酬形式。 3.浮动薪酬 浮动薪酬是指完全根据工作绩效计算薪酬,比如,有的企 业对销售人员完全以一定时期内的销售业绩计算薪酬。
统计实务
平均工资是指一定时期内企业全部人员的每人平均工资, 其公式为:
平均工资包括整个企业的平均工资和各个部门或车间的 平均工资。
(三)工资变动
工资变动包括工资总额的变动值和变动率、平均工资的变 动值和变动率。它们都是以本期指标与对比期指标进行比较的 结果。
例如,某生产企业有三个生产车间,拥有生产人员、管理 人员和服务人员共计900多人。以2010年10月为对比期,本期 企业人员的工资水平和工资变动情况如下表所示。
统计实务
掌握薪酬统计的基础知识
一、人员薪酬
人员薪酬是指企业人员凭借向企业提供一定数量和质量 的劳动,从企业获得的劳动报酬,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工资:是人员薪酬中的基本部分,其计算依据是人员提 供的劳动质量和数量。
奖金:指企业对人员的奖励,其计算依据是人员提供的 超额劳动。
津贴:指按照劳动法规的规定向特殊情况下工作的人员 发放的补助费,比如,夜班津贴、野外津贴、井下津贴、防 寒津贴、防暑降温津贴等,其计算依据是特殊情况下工作的 出勤时间。
企业为人员缴纳的社会保险金:指根据劳动法规的规定, 按照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为人员向社会保险机构缴纳的社 会保险金,包括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工 伤保险金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计件工资,是指对已做工作按计件单价支 付的劳动报酬。包括:
(1)实行超额累进计件、直接无限计件、限 额计件、超定额计件等工资制,按劳动部门 或主管部门批准的定额和计件单价支付给个 人的工资。
(2)按工作任务包干方法支付给个人的பைடு நூலகம்资。
(3)按营业额提成或利润提成办法支付给个 人的工资。
3.奖金,是指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 节支的劳动报酬。包括:
(1)在岗职工工资总额; (2)不在岗职工生活费; (3)聘用、留用的离退休人员的劳动报酬; (4)外籍及港澳台方人员劳动报酬; (5)聘用其他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如民办教师;兼职
人员、借用的外单位人员和从事第二职业人员 )。
2.职工工资总额:是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 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
(9)商业部门实行的柜组承包,交通运输部门实行 的车队承包、司机个人承包等,这部分人员一般 只需定期上交一定的所得,其余部分归己。对这 些人员的缴费基数原则上采取全部收入扣除各项 (一定)费用支出后计算[国家统计局《关于印 发劳动统计问题解答的通知》(制司字[1992]39 号)];
(10)使用劳务输出机构提供的劳务工,其人数和 工资按照“谁发工资谁统计”的原则,如果劳务工 的使用方不直接支付劳务工的工资,而是向劳务输 出方支付劳务费,再由劳务输出方向劳务工支付工 资,应由劳务输出方统计工资 和人数;如果劳务
(1)生产(业务)奖包括超产奖、质量奖、安全(无 事故)奖、考核各项经济指标的综合奖、提前竣 工奖、外轮速遣奖、年终奖(劳动分红)等。
(2)节约奖包括各种动力、燃料、原材料等节约 奖。
(3)劳动竞赛奖包括发给劳动模范、先进个人的 各种奖金。
(4)机关、事业单位各类人员的年终一次性奖金、 机关工人的奖金、体育运动员的平时训练奖。
• 机关工作人员岗位津贴。包括:公安干警值勤津贴、警衔津 贴、交通民警保健津贴、海关工作人员岗位津贴、审计人员 外勤工作补贴、税务人员的税务征收津贴(包括农业税收)、 工商行政管理人员外勤津贴、人民法院干警岗位津贴、人民 检察院干警岗位津贴、司法助理员岗位津贴、监察、纪检部 门办案人员补贴、人民武装部工作人员津贴、监狱劳教所干 警健康补贴等。
• 工资总额构成的内容,还可以分为两部分:标准工资(基 本工资)、非标准工资(辅助工资)。
1.计时工资,是指按计时工资标准(包括地区生活费 补贴)和工作时间支付给个人的劳动报酬。包括:
(1)对已完成工作按计时工资标准支付的工资,即基 本工资部分;
(2)新参加工作职工的见习工资(学徒的生活费); (3)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因病、工伤、
发放到个人,可自行支配的计入工资总额内;如补贴为专 款专用存入专门的帐户,不计入工资总额统计[国家统计 局《关于房改补贴统计方法的通知》(统制字[1992]80 号文)];
(3)单位发放的住房提租补贴、通信工具补助、住宅电 话补助[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1998年年报劳动统计新增 指标解释及问题解答的通知》(国统办字[1998]120 号)];
产假、计划生育假、婚丧假、事假、探亲假、定期休 假、停工学习、执行国家或社会义务等原因按计时工 资标准或计时工资标准的一定比例支付的工资; (4)实行岗位技能工资制的单位支付给职工的技能工 资及岗位(职务)工资; (5)职工个人按规定比例缴纳的社会保险费、职工受 处分期间的工资、浮动升级的工资等。 (6)机关工作人员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 工人的岗位工资、技术等级(职务)工资。
(二)工资总额的核算原则
1. 属于劳动报酬性质的费用,才计入工资总额。
生活困难补助费、差旅费等,不能计入工 资总额。
2. 只有支付给职工的,才应计入工资总额。
支付给实习学生的生活补助费等,不能计 入工资总额。
3. 凡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不论资金来源、形式,都 应计入工资总额。机关单位和实行绩效工资的事 业单位的阳光工资及绩效工资,应全额计入工资 总额。
三、工资总额的构成
• 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加班加点工资、特殊 情况下支付的工资、津贴和补贴等。
• 包括基础工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工龄工资、计件工 资、奖金、各种津贴和补贴、过节费、交通费、洗理费、 书报费、伙食补助等以及由单位为职工代扣代缴的个人所 得税、住房公积金、失业保险基金、养老保险基金、大病 统筹基金、房租水电费等。
• 企业:核算人工成本的需要。
• 国家制定政策:个人所得税征收依据、最低 生活保障标准、最低工资标准、退休金等。
第二节 工资总额统计
一、工资总额的概念
(一)定义
1.劳动报酬总额:指在报告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 使用的全部劳动力的报酬总额。
• 劳动保障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关于规范社 会保险缴费基数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险中心 函[2006]60号)规定,劳动报酬总额包括:
(5)其他奖金包括从兼课酬金和业余医疗卫生服 务收入提成中支付的奖金,运输系统的堵漏保收 奖,学校教师的教学工作量超额酬金,从各项收 入中以提成的名义发给职工的奖金等。
4. 津贴,是指为了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他特 殊原因支付给职工的津贴。包括: (1)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劳动消耗的津贴及岗位性津 贴。包括:高空津贴、井下津贴、流动施工津贴、高温作业 临时补贴、艰苦气象台(站)津贴、微波站津贴、冷库低温津 贴、邮电人员外勤津贴、夜班津贴、中班津贴、班(组)长津 贴、环卫人员岗位津贴、广播电视天线工岗位津贴、盐业岗 位津贴、废品回收人员岗位津贴、殡葬特殊行业津贴、城市 社会福利事业岗位津贴、环境监测津贴、课时津贴、班主任 津贴、科研辅助津贴、卫生临床津贴和防检津贴、农业技术 推广服务津贴、护林津贴、林业技术推广服务津贴、野生动 物保护工作津贴、水利防汛津贴、气象服务津贴、地震预测 预防津贴、技术监督工作津贴、口岸鉴定检验津贴、环境污 染监控津贴、社会服务津贴、特殊岗位津贴、会计岗位津贴、 岗位津贴、野外津贴、水上作业津贴、艺术表演档次津贴、 演出场次津贴、艺术人员工种补贴、运动队班(队)干部驻队 津贴、教练员培训津贴、运动员成绩津贴、运动员突出贡献 津贴、责任目标津贴、领导职务津贴、岗位目标管理津贴、 专业技术职务津贴、专业技术岗位津贴、技术等级岗位津贴、 技术工人岗位津贴、普通工人作业津贴及其他为特殊行业和 苦脏累险等特殊岗位设立的津贴。
5.补贴,是指为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 上涨或变动影响而支付的各种补贴。
• 如副食品价格补贴、粮、油、蔬菜等价格补 贴,煤价补贴、水电补贴、住房补贴、房改 补贴等。(房贴:指在城镇住房改革中,对 提高公房租金后发给个人的房改补贴。不包 括发给个人的住房维修费,亦不包括单位发 给个人的住房公积金。)
动要素参与分配获得的回报。
二、合理协调劳动收入与报酬的关系
1.劳动付出和所得要平衡,体现公平,即 劳动收入与报酬的差别要和劳动的差别 相适应。
2.制定好报酬等级和标准。 3.处理好各类人员总收入的比例关系。
三、劳动收入与报酬统计的意义
• 个人:调查统计总额与构成情况,分析劳动 者收入高低及其增长变化程度,对于安排劳 动者的经济生活提供依据。
(2)保健性津贴。包括:卫生防疫津贴、医疗 卫生津贴、科技保健津贴、农业事业单位发 放的有毒有害保健津贴以及其他行业职工的 特殊保健津贴等。
(3)技术性津贴。包括:特级教师津贴、科研 课题津贴、研究生导师津贴、工人技师津贴、 中药老药工技术津贴、特殊教育津贴、高级 知识分子特殊津贴(政府特殊津贴)等。
工的使用方直接向劳务工支付工资,则应由劳务使 用方统计工资和人数。输出和使用劳务工单位的缴 费基数以谁发工资谁计算缴费基数的原则执行[国 家统计局《关于印发2004年劳动统计年报新增指标 解释及问题解答的通知》(国统办字[2004]48 号)];
(11)企业销售人员、商业保险推销人员等实行特 殊分配形式参保人员的缴费基数原则上由各地依据 国家统计局有关规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4. 按一定时期内实际支付给全部职工的工资数 额计算。
• 根据《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国家统 计局令[1990]1号)和《关于规范社会保险缴 费基数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险中心函 [2006]60号)规定:各单位支付给职工的劳动 报酬以及其他根据有关规定支付的工资,不 论是计入成本的还是不计入成本的,不论是 按国家规定列入计征奖金税项目的还是未列 入计征奖金税项目的,均应列入工资总额的 计算范围 。
(4)年功性津贴。包括:工龄工资、工龄津 贴、教龄津贴和护士护龄津贴等。
(5)地区津贴。包括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和地 区附加津贴等。
(6)其他津贴。例如:支付给个人的伙食津 贴(火车司机和乘务员的乘务津贴、航行和空 勤人员伙食津贴、水产捕捞人员伙食津贴补 贴、汽车司机行车津贴、体育运动员和教练 员伙食补助费、少数民族伙食津贴、小伙食 单位补贴、单位按月发放的伙食补贴、补助 或提供的工作餐等)、上下班交通补贴、洗理 卫生费、书报费、工种粮补贴、过节费、干 部行车补贴、私车补贴等。
• 包括节假日的一次性补贴和“过节费”。 ( 过节费:指遇节假日各单位自筹资金支 付给本单位全部人员的过节费用。 )
6.加班加点工资。是指按规定支付的加班工资和加点工资。
7.其他工资。如附加工资、保留工资以及调整工资补发的上 年工资等。
8.特殊项目构成的工资: (1)发放给本单位职工的“技术交易奖酬金”; (2)住房补贴或房改补贴。房改一次性补贴款,如补贴
三、工资总额不包括的项目
(一)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有关规定发放的创造发明奖、 国家星火奖、自然科学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和支付的 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以及支付给运动员在重大体 育比赛中的重奖。
(二)有关劳动保险和职工福利方面的费用。职工保险 福利费用包括医疗卫生费、职工死亡丧葬费及抚恤费、 职工生活困难补助、文体宣传费、集体福利事业设施 费和集体福利事业补贴、探亲路费、计划生育补贴、 冬季取暖补贴、防暑降温费、婴幼儿补贴(即托儿补 助)、独生子女牛奶补贴、独生子女费、“六一”儿 童节给职工的独生子女补贴、工作服洗补费、献血员 营养补助及其他保险福利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