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林西县第三中学高中生物必修三: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专家、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的课题是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我将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教材分析):
考纲对本节的要求是: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调节过程和兴奋的传导、传递是理解和应用水平;人脑的高级功能是了解和认识水平。
本节内容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在学习过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之后,维持内环境稳定的第一种调节方式,它既是内环境与稳态的延续和拓展,同时又为学习体液调节奠定了基础。
本节内容有助于学生了解生命现象和理解生命活动规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
兴奋的传导和传递也是高考的热门考点,所以本节内容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说学情(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就已经学过反射和反射弧的知识,但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间的传递这些内容比较抽象,学生没有接触过,不容易理解,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
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但存在个体差异。
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电学知识,但解决学科交叉问题的能力欠缺。
三、说模式(学科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我所采取的是五步金字塔教学模式:
当堂检测,归纳总结
展示交流,精讲点拨学科模式:五步金字塔教学模式
自学探究,感知新知
导入新课,出示目标
知识升华、小组评价
鉴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本节教学设计如下:
四、说设计(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1知识目标
【1】描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2】理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以及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
【3】了解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高级功能。
1.2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反射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分析兴奋的传导和传递过程,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1.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科学发现,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究的科学精
神。
2.教学重点与难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3.教法和学法:
教法和学法的具体实施依赖于教学过程。
4.教学过程:
通过视频让学生回忆反射和反射弧的知识,并提出问题,当机体受到刺激后产生兴奋,兴奋是如何产生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如何传导的?在神经元之间又是如何传递的?通过设问,直奔主题。
把学生从感性认识
上引入到理性思维中来。
带着问题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完成,小组内可以准备展示。
(形式多样:可以讲解、可以模拟过程、可以借助挂图、也可以自创道具)。
如何突破兴奋的传导和传递这两大难点呢?我是这样设计的:学生带着问题串交流、小组展示(共设计两次展示)、电子白板动态展示传导和传递过程、最后组间合作展示使知识升华,加深理解。
合作探究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和传导
思考:1.静息时,电表为什么不发生偏转?
2.刺激后电表为什么发生偏转?
通过设问来探究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原理。
展示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产生的原理图,分析静息电位和动
作电位的形成机制。
(1)静息时,膜内外的电位表现?如何形成?
(2)受刺激后,膜内外的电位表现?如何形成?
(3)神经纤维上局部电流是如何形成的?
(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形式及方向?
学生汇报学习成果,其他学生补充点评,教师适时点拨。
小组展示完毕,给以评价。
总结出兴奋的传导过程:刺激---膜电位变化---电位差----局部电流,兴奋就是以电信号或者说是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导的。
播放传导的动态过程,整体感知,加深理解。
合作探究一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实现新知识的输入和建构;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和动脑思考实现信息的再加工。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能否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递呢?如果不能,是如何传递呢?引出合作探究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合作探究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 展示突触结构
2. 学生思考问题串并准备小组活动
①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式及方向如何?
②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是怎样的?
③神经递质怎样释放到突触间隙,与谁结合?引起怎样的效应?
小组展示完毕,给以评价。
设问: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方向如何?为什么?兴奋在整个反射弧中的传递方向呢?以何种形式传递呢?学生回答,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神经递质怎样释放到突触间隙,与谁结合?引起怎样的效应?最后总结出兴奋的传递过程:兴奋--轴突—突出小泡—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受体结合—突触后神经元兴奋。
学生疑问,能否使突触后神经元抑制?如果能?是何种离子内流所致?(知识升华)播放传递的动态过程,学生整体感知,加深理解。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合作探究二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实现了新信息的再加工和创新。
小组间合作展示——学生利用事先发放的道具,模拟
兴奋传导和传递的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兴奋传导和传递的过程,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根据考纲的要求,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如下处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高级功能
处理方式:学生自学,设置题目学生完成。
预设时间:10分钟
五、说板书(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以知识树的形式呈现,使学生对本节知识网络化、系统化。
六、说评价(课堂评价):
操作程序:课前下发评价表,共两份。
一份是学生评价表,评价标准十个,分自评和互评以及个人表现的亮点。
一份是小组评价表,评价标准五个;下课后利用1—2分钟评价收表。
下节课上课前表扬上节课的优秀小组和优秀个人。
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评分细则
小组合作学习评价表
日期:班级:教师:
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记录表
七、说开发(课程资源开发):
(一)充分开发利用学校的课程资源
学校提供的课程资源是除教科书以外的重要的课程资源,是完成生物课程的重要保障。
可利用的学校课程资源有:生物实验室、生物类图书生物教学软件、挂图、投影仪、音像资料等。
比如,在讲解神经元的结构;突触的结构;人类大脑皮层的言语区时可以利用挂图。
(二)网络资源
信息技术能向学生提供并展示多种类型的资料,包括文字、声音、图象等,并能灵活选择与呈现;可以创设、模拟多种与教学内容适应的情境。
如突破兴奋在神经元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两大难点时引入了视频资料,以动态的形式呈现,形象生动,学生易接受。
(三)生成性资源
生成性资源是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如师生互动及生生交流过程中产生的新情境、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新结果等。
比如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时,神经递质有兴奋性的,有学生提出是否有抑制性的。
合理的利用生成性资源有利于提高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