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松溪内家拳概述
传承与发展:南充市松溪内家拳的“本土化”方略
传承与发展:南充市松溪内家拳的“本土化”方略1. 引言1.1 背景介绍南充市松溪内家拳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武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迁,内家拳传统的传承与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南充市作为内家拳的发源地之一,松溪内家拳一直以来都承载着这一传统。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影响,传统内家拳在现代社会中显得有些“陈旧”和“过时”,亟需寻找新的发展路径。
本文将对南充市松溪内家拳的本土化进行深入探讨,探讨其中的意义和必要性。
通过本土化,可以更好地将传统内家拳与当地文化相结合,使其更具有现代性和时代性,从而推动这一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
本文还将分析松溪内家拳本土化的实践方略,并展望其未来发展的前景。
通过对这一传统武术的研究和探讨,可以更好地挖掘其内在价值,促进其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播和发展。
1.2 研究意义内家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中的重要流派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而南充市松溪地区的内家拳,作为南充武术文化的代表之一,一直以来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松溪内家拳的本土化方略,通过深入研究内家拳传承与发展现状,揭示松溪内家拳的历史渊源,探讨本土化的必要性与意义,提出松溪内家拳本土化的实践方略,并展望本土化的成果与前景。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首先可以促进内家拳的传承与发展。
通过将内家拳本土化,可以更好地融入当地文化,拓展传承渠道,激发年轻人对传统武术的兴趣,推动内家拳的传承与弘扬。
本研究可以助力南充市武术文化的繁荣。
松溪内家拳作为南充武术文化的一部分,其本土化将有助于提升南充武术文化的地方特色和文化软实力,推动南充市武术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本研究对于全面推动中国武术的复兴和传承具有积极意义。
通过松溪内家拳本土化的实践,可以为中国武术在国际舞台上树立更加自信的形象,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2. 正文2.1 内家拳传承与发展的现状内家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重要门派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自古以来,内家拳就以其独特的理念和内功训练而闻名于世。
松溪内家拳七星拳(上)
松溪内家拳七星拳(上)编前语;松溪内家拳是我国武术中的优秀拳种,在国内濒临失传。
此拳为浙江鄞县张松溪所独树,别有特点。
松溪派内家拳主张以静待动,后发先制,攻时走侧门,腿法多矮桩,跌法巧妙,不追求演练的造型,而求技击。
本刊过去曾介绍过松溪派内家拳入川及传人陈季康.受到读者的关注。
陈季康先生在古稀之年,将武术挖掘整理中总结编写的“问津”、“七星”两拳,和“白虹剑”、“六乘枪”两械的单练和对练传统套路,提供给本刊,公诸于世,我们表示衷心感谢!愿广大武术爱好者从中有较大的收益。
松溪内家拳基本知识一、掌型:1.锁掌:五指自然分开.指掌向外翻压,掌心斜向上,在翻掌时必须坐腕,使手腕有力。
其用法为,与敌交手,翻掌锁住对方之手,彼欲攻我,必须改变方向,彼变我随之变化,可起封闭作用,变化也极灵活。
2.箭手:四指伸直并拢,大指屈叠掌心,使指力聚而不散。
其用法以伤对方之目为主要目的。
3.擒拿手:五指卷屈,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并拢,如擒握敌腕状,腕向外旋。
二、拳型:1.人字拳:五指握拳,大指叠压于食、中指一、二节骨之间,大指一节骨与食指二节骨交叉成人字形,故名人字拳。
此拳要求拳背与小臂平,拳腕内扣。
其用法为,出拳时五指虚握,在发力的一瞬间,出阴落阳(拳心向上为阴,拳背向上为阳),此即骤然一发的螺旋爆发力。
切勿紧握拳头打出,因握紧拳头,其力便陷在自己的肩头上,落在敌人身上的力就小得多了。
2.和南拳:大指一节骨与其余四指二节骨切屈叠,使五指尖紧贴于掌,拳背平,拳腕外旋。
此种拳型用于打击穴位,变拳面为拳点,易入穴道。
佛教顶礼名和南。
顶礼时,头、背、臀成平面下地,此拳型与佛教顶礼极似,故名。
三、步型:1.屈膝八字步(与少林武功的马步相似):两手叉腰,两足左右分开,相距约八十厘米(宽度根据本人两腿的长短而定,不可拘泥)成八字形,屈膝,膝与胯成水平,胯不可低于膝,收臀竖脊,头顶平,目正视前方。
2.前弓后箭步:两手叉腰,两足前后分开,两足尖内扣,前膝与胯成水平,但胯不能低于膝,膝对足尖成垂直线,弯屈如弓,后膝挺直如箭,后胯下塌,腰脊竖直,目正视前方。
忆武当松溪内家拳
忆武当松溪内家拳王维慎师爷与黄建军先生07年4月在参加南武当武林大会时,有幸认识了丹江口市电视台的黄建军先生,与黄先生谈起武林旧事时,他说见过不少武术名家,但印象最深的还是王维慎老先生.在我的请求下黄先生执笔写下了这封信.在此感谢黄建军先生.相逢何必曾相识难得道缘在心中——应袁天沛大哥、何理真先生之约忆王惟慎老人91年金秋,由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丹江口市承办的首届武当文化武术节在丹江口市武当山镇举办。
奉张三丰为祖师的武当内家功夫各门派健在的大师和传人齐聚武当,交流演艺。
其规模、其规格、其阵容、其内容、其质量,直至今日,同类活动无出其右。
当时,我在丹江口电视台任摄像记者、编辑,台里把采编摄录全套设备搬到了大会设在建行招待所内的宣传组,为大会作全程报道。
武当松溪派正宗传人王惟慎大师既是时任武当山道协金顶管委会主任、道协办公室副主任的游玄德道长的老师,又作为武术节特邀代表,在玄德和我的另一上海好友蔡甦先生、画家孔令文、杨海伦先生的陪同下于会前一日来到武当,下榻在电力宾馆。
同住的有两名江浙籍武术家,其中一位象是八卦名家黄万祥先生。
当晚,玄德、我等与王老欢聚一起。
这是我与王老初次缘见。
此前,玄德道长多次给我谈及王老的传奇经历和冶学求真不苟之精神,早已景仰在心。
次晚,前去看望老人家,一中年女性同道携礼拜会王老,王老十分认真地为她讲解了修真之要,同屋的另一位老武术家告诉我,王老讲的是《阴符经》要诀。
大会期间,因王老已年逾八旬,没有安排表演事宜,但当王老看到某团体的气功表演——圆木撞人节目时,向大会组委会表示愿意登台表演无技巧的同类内家绝技。
王老说,身不能动,要靠内功来对付巨大的惯性,甚至将人、木反弹出去。
组委会考虑王老年事已高,加之蔡甦强调:王师母临行前再三交待,王老是重病劫后余生之人,不要表演、注意饮食,故未能如愿。
三天大会结束后,圆满完成大会对外对内报道任务的我(其它同仁已先走),收拾好设备用一辆老式吉普将王老接到了70公里外丹江口城区的家中,蔡甦随行。
传承与发展:南充市松溪内家拳的“本土化”方略
传承与发展:南充市松溪内家拳的“本土化”方略内家拳是中国武术中的一大拳种,其中以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八极拳等最为著名。
而内家拳在中国各地都有不同的发展和传承方式,其中南充市的松溪内家拳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传承方式备受关注。
如何在传承经典的同时实现本土化发展,成为了松溪内家拳发展中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松溪内家拳的“本土化”方略,以期为南充市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启示。
一、松溪内家拳的传承和发展历程松溪内家拳源于中国武术内家拳的经典传承,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其拳法严谨踏实,注重内功修炼,融合了太极拳、形意拳和八卦掌的特点,深受当地武术爱好者的喜爱。
然而在松溪内家拳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首先是传承人口逐渐减少,传统技艺面临失传的危机;其次是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和新兴的健身方式给传统武术带来了冲击,导致部分年轻人对武术的兴趣不足。
为了使松溪内家拳得以传承和发展,我们需要探索“本土化”发展的新路径和策略。
二、本土化“内家”:弘扬地方文化特色松溪内家拳的“本土化”方略首先要在传统内家拳技艺的基础上,弘扬地方文化特色。
松溪是南充市的一个县级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传统民俗。
传承者可以将地方文化元素融入到内家拳的教学和表演中,打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拳术形式,使学习者更容易接受和传承。
也可以结合地方传统节日或活动,举办内家拳表演和比赛,提高内家拳在当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而吸引更多的学习者和爱好者加入到内家拳的行列。
三、本土化“拳谱”:创新技击结合当地实际应用在内家拳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创新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松溪内家拳传承者应该在保持传统技艺的加强与现代实际应用的结合,创新出更加实用和有效的拳法和技击方式。
通过研究当地特点和人们的生活习惯,结合现代防身技术和健身要求,创造出适合于当地人群的内家拳练习方法,使内家拳不仅是一种传统武术,更是一项现代健身活动和自我防护的技能。
内家拳、外家拳等拳种介绍
中华武术内家拳、外家拳等拳种介绍2008-11-1 7:23:49 来源:秦楚网-十堰日报进入【秦楚论坛】八极拳八极拳全称“开门八极拳”或称“岳山八极拳”。
称“开门”者,取其以六种开法(六大开)作为技法核心、破开对方门户(防守架子)之意。
称“八极”者,系沿用古代有“九州之外有八殥,八殥之外有八统,八统之外有八极”的说法,寓“八方极运”之意。
称“岳山”者,相传八极源自河南焦作岳山寺,故名冠“岳山”。
北方称武术为把式、八式。
八极的意义在于勉励门内弟子要将八(把)式练到极高的境界。
另外八极的训练讲求头、肩、肘、手、尾、胯、膝、足各部位的应用。
所以八极之名是要求本门弟子将这八个部位的功能发挥到极致。
这里八极代表了极远之处。
八极拳之名也是要本门弟子将八极拳的劲道练到极远之境。
八极拳历史悠久,经历代传人刻苦精研、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练法,别具一格,自成一家,不断发扬光大,经久不衰,代代涌现出诸多的武术名家,在武术界影响很大。
八极拳是非常讲求实战、打练结合的拳种之一,猛起硬落、硬开对方之门,连连进发是八极拳技击中的最大特色。
南拳南拳在广东、福建沿海一带形成独有的南方特色,尤其是清代以来,以“反清复明”始,以“行侠仗义”终,在武侠传奇小说和影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比如福建南少林,传说中是一个反清的大本营,在那里集结了洪门子弟和三山五岳的侠雄豪客。
南拳的基本特点是门户严密,动作紧凑,手法灵巧,重心较低,体现出以小打大、以巧打拙、以多打少、以快打慢的技击特色。
闽粤一带人体形较为瘦小,力气也相当弱些,因此特别重视下盘的稳定性,讲究步法的灵活多变,多有扭拐动作(如骑龙步、拐步、盖步等),使身体可以灵活转向。
武当内家太极拳简介
17、斜行 18、野马抖鬃 19、小擒合手 20、右踢腿
21、左打虎式 22、右打虎式 23、弹腿 24、双擦掌
25、双峰贯耳 26、左挂面腿 27、金鸡独立 28、上步搬拦拳
13、独立格档 14、上步搬拦捶 15、如封似闭 16、十字手
17、抱虎归山 18、收势
太极拳二十八式
第一节
1、预备 2、起势 3、退步崩式 4、揽雀尾
5、正单鞭
第二节
27、斜飞式 28、虚步推掌 29、提手上式 30、白鹤亮翅
31、左搂膝拗步 32、海底针 33、闪身搬拦捶 34、推窗望月
35、揽雀尾 36、正单鞭 37、云手 38、正单鞭
三路
76、独立锁喉捶 77、倒搓肱 78、斜飞式 79、虚步推掌
80、提手上式 81、白鹤亮翅 82、左搂膝拗步 83、海底针
84、闪通背 85、迎面捶 86、上步搬拦捶 87、揽雀尾
88、正单鞭
100、单鞭下式 101、上步七星 102、退步跨虎 103、双摆莲
104、弯弓射虎 105、上步搬拦捶 106、如封似闭 107、十字手
108、抱虎归山
综合太极拳谱
1、预备式 2、起势 3、金刚 4、拦扎衣
三丰太极拳
是第二代太极拳法,有108式。相传乃为三丰祖师门下弟子,根据十三势演化而来,虽五步八法,功防精要,五脏八脉,养身特点,没有明显表现,但尽含其中。其它动作特点
要领,内修功法,练习要求,尽与十三势相同。三丰太极拳,亦能通经活络,益寿延年,历为门下弟子普修之法。
3、无极
39、高探马 40、狮子右蹬脚 41、狮子左蹬脚 42、转身临其境
43、右搂膝拗步 44、上步伏虎捶 45、闪通背 46、上步搬拦捶
四明松溪派内家拳的传承脉络(上)
r【 明I~家拳的存在 最近又发现 了僧耳 、僧尾 的传承人汗 波 (释 源修)先生支脉 的存在 汗波先生6岁(1937年)出家为僧 拜奉化袁家岙登岱寺慧 良和尚(1846—1952年)为师学习 内家拳
功 法 、敞手拆 擎法 108式 、格手 对练法 3f1式 、内家 云行 拳
一挖整一 c )式 新中 成立后曾任上海市公安局的武术教官 ,参JJU r 理 公安部组织的擒敌拳套路的审编工作 .一生中到过4}{个I玉i家
‘ I ̄lu,i,还发掘了夏枝溪 支派的传承夏宝峰 .单思南支派 的传承人 费华胜 以及四明陆伤科 与四叫松溪派 内家拳的 天
联 至此 .四明松溪 家拳的脉络如下I奎{所 列
lJ_ulJJlJ松溪派 lJ、J家擎脉络 :
二、汪波 (释源 修) 四明松溪 内家拳 的 傣 譬躁
jf波先生一九三二年九月十四 日生于上海 ,住 J=海市南 市区机厂街 时逢战乱 .随 父母丢家逃难至四名iII区,寄养 于奉化萧 庙镇 袁家岙的外祖母 处 外祖母袁汀 氏虔诚佛 教 .将 他送 入 登岱寺 (时年 六 岁)从师慧 良和 尚 ,皈依 佛 门 .并 赐 法 号 “源 修 ” (此 名使 用至 1963年 始 改现 名 汪波 ) 汪波先生跟随师 父慧良和尚共居于登岱寺 ,后迁往鄞县木坑 岙冷水寺及奉化 县III苓村摩i叮庵 (蒋介 石元朝祖 宗蒋摩诃 宗 庙)先后8年 ,直至 1945年抗战结柬 从师8年中 ,汗波先生 修爿了四明松溪派I~家擎之基本功 、轻功 、身不受击之功 、 点穴 、散手 lf){=}式 (类似形意拳单练方法 ,连起 来便是整套的 拳术)、格手 6种动作由两人对练)、云形拳 式.. 卜四岁后 学 外家拳 .■十一 岁改学形意 、八卦 、太极.但仍坚持 不懈 地 爿练 叫松溪派 家擎,七十年L}I,通过 不IJJ形式在 l~ 各 省 、市 传教 他 人近 千 人 “文化 人革 命 ”后 ,被 闰 外邀 清 传艺 ,教授武技 为丰,兼教 书画 .有 弟子 、学生数千之众 , 但对 1人J家拳法始终秘而不传 .更不在公开场合显露 ,唯尊师 嘱 : “有始必有 终 ,始即是终 .此 擎至此终 矣 !”故不敢 违 师之命 ,即使教 弟子实 招法 ,也仅零碎数招而 已
专访松溪内家拳传人李建平:苦心修炼40年终成一代武术大师
专访松溪内家拳传人李建平:苦心修炼40年终成一代武术大师李建平介绍兵器扎根南充打造本土武术文化“名片”据《宁波府志?张松溪传》记载,张松溪是张三丰的武当弟子,宁波人,得张三丰真传后游历四方,博采众家,创内家拳,世称“松溪内家拳”。
清朝光绪年间,松溪内家拳创始人张松溪第九代传人张午亭在南充与当时川北武术名家陈晓东进行了武艺的交流切磋。
陈晓东与张午亭交手后连跌数跤,深知对方功力深厚,于是真心求教。
张午亭感其诚,同意传授武艺。
陈晓东于是拜张午亭为师,系统学习松溪内家拳。
数月后,张午亭离开南充,而陈晓东已将张午亭所授熟记于心,并在此基础上发扬光大,最终形成了如今的南充松溪内家拳法。
2012年,李建平返回家乡四川南充。
同年10月,拜中国武术九段、中国十大武术名教授夏柏华为师。
以自身在国外的体会并结合国内武术的发展情况,以实践经验为基础,潜心研究更深层次的武术文化,进一步探索蕴含深奥的中华武术的内在精神与外在表现。
在夏柏华教授的指导下,李建平先后练习了查拳、太极、形意、八卦等武术,技术、技艺进一步完善。
通过对武术的领悟和大胆创新,李建平先后编创了松溪云中鹤、追风剑、追风刀等武术套路,在全省、全国和世界传统武术大赛中得到好评。
李建平的女儿李丹,受父亲的影响,5岁开始习武,从传统武术套路到松溪内家拳,从软器械到硬气功,她都有所涉猎,15岁便进入中国女子特警队。
今年31岁的李丹已经参加大大小小的比赛20余项,得过10多项奖牌。
在近10年,松溪内家拳迎来了发展高峰。
李建平带领国内外弟子一起参加了国际、国内武术比赛数十场场,共获得金牌52枚、银牌55枚、铜牌44枚。
其弟子中有3个武术六段、1个武术五段、2个武术四段。
2011年5月,松溪内家拳联合总会吉尔吉斯斯坦分会受邀参加首届中国?新疆国际武术邀请赛,在为期两天的赛程中,李建平及吉尔吉斯斯坦的松溪内家拳弟子们共获得10金9银8铜,总成绩居16个国家和地区39个参赛队中第一名。
武当内家拳三大名拳八卦掌的介绍
武当内家拳三大名拳八卦掌的介绍八卦掌是我国流传很广的拳种,是武当内家拳三大名拳之一,也是道家养生、健身、防身阴阳掌的一个体现。
下面是店铺为专门您整理好的:武当内家拳三大名拳八卦掌的介绍。
武当内家拳三大名拳八卦掌的介绍武当内家拳三大名拳之一游身八卦掌游身八卦掌又称八卦掌﹑八卦连环掌﹐是一种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为主的拳术。
由于它运动时纵横交错﹐分为四正四隅八个方位﹐与“周易”八卦图中的卦象相似﹐故名八卦掌。
有些八卦掌老拳谱常以卦理解释拳理﹐以八个卦位代表基本八掌。
八卦掌是我国流传很广的拳种,是武当内家拳三大名拳之一,也是道家养生、健身、防身阴阳掌的一个体现。
它以八大桩法为转掌功,又集八大圈手于一体,下配一至八步的摆、扣、顺步法为基础,以绕圈走转为基本运动路线,以掌法为核心,在走转中全身一至,步似行云流水,身法要求:拧转、旋翻协调完整,走如游龙,翻转似鹰。
手法主要有:穿、插、劈、撩、横、撞、扣、翻、托等。
关于八卦掌的起源据考证为清代河北文安县人董海川(约1813~1882)在江南游历时得到道家修炼的启示﹐结合武术加以整理而成。
董海川曾在清朝肃王府作拳师﹐故八卦掌首先在北京一带流传开来﹐近百年来遍及全国﹐并传播到国外(如东南亚地区)。
八卦掌的特点是身捷步灵﹐随走随变﹐与对方交手时身体起伏拧转﹐敏捷多变。
拳谚说它“形如游龙﹐视若猿守﹐坐如虎踞﹐转似鹰盘”。
其基本功以桩步﹑行步为基础。
身型要求顶头竖项﹐立腰溜臀﹐松肩垂肘﹐实腹畅胸﹐吸胯提裆。
步法要求起落平稳﹐摆扣清楚﹐虚实分明﹐行步如蹚泥﹐前行如坐轿﹐出脚要摩胫(两脚踝关节相贴而过)。
走圈时﹐内脚直进﹐外脚内扣﹐两膝相抱﹐不可敞裆。
身法讲究拧﹑旋﹑转﹑翻﹐圆活不滞。
手型有龙爪掌﹑牛舌掌两种。
主要手法有推﹑托﹑带﹑领﹑搬﹑拦﹑截﹑扣﹑捉﹑拿﹑勾﹑打﹑封﹑闭﹑闪﹑展16法。
要求能进能退﹐能化能生﹐虚实结合﹐变化无穷。
每掌发出﹐皆要以腰作轴﹐周身一体﹐内外相合﹐外重手眼身法步﹐内修心神意气力。
武当松溪内家童子功
武当松溪内家童子功*童子功又名桶子功,它是武当松溪内家拳的内壮功法之一。
此功法它动作简单,易学易练,对于固肾壮阳,强身健体,增强内气,特别是丹田之气,以及抗击外力,都有着十分显著的效果。
练功月余即可进入排打训练。
动作说明:预备式,两脚开立成马步,全身放松,两手握拳(拳心向内,拳眼向上,拳面相对)贴于丹田(小腹脐下)处.1.两拳贴腹缓缓上提至胸高,同时小腹内收,内气上提(吸气)。
2.上动不停,两拳由上贴身猛然下沉至丹田处,同时以鼻喷气(即由鼻腔骤然向外呼气),小腹放松,内气由上猛然下沉于丹田处。
以上一呼一吸为一次,如此往复四十九次。
要点:吸气宜缓慢深长,呼气宜快速短促。
3. 上体稍向左侧倾斜,身体重心偏于右脚,两手握拳(拳心向内,拳眼向上,拳面相对)贴于左髋侧,目视双拳。
4.两拳贴身沿左肋缓缓上提至左腋处,同时小腹内收;内气上提。
5.上动不停,两拳贴身由左腋沿左肋猛然下沉至左髋侧,同时以鼻喷气,内气由上猛然下沉至左髋侧。
以上动作一上一下为一次,如此往复四十九次,而后再换右侧作四十九次。
6.接上式,身体重心移至两脚间,成马步,两拳(拳眼向上,拳心向内)贴身,在小腹前顺时针方向由小到大作圈状搓揉,如此四十九圈,而后再逆时针方向由大到小反搓四十九圈。
要点:动作与呼吸应自然配合,不宜过快,手向上提时气应上提,手向下行时气应下沉,内气随动作作圈状运转.7.接上式,两脚依然开立成马步.全身放松,呼吸自然,两拳变掌贴于胸腹部,作反向交叉搓揉,如此四十九次即可。
8.接上式,两脚依然成马步开立,两手握拳反贴于腰后肾俞穴处,反复搓揉四十九次。
9.接上式,两拳变掌由腰后在两腰侧内旋成掌心的上,指尖向前。
10.上动不停,两掌继续内屈成掌背相向,指尖朝上,由腹侧经胸侧擦两耳向头顶上方作直臂上穿,同时小腹内收,内气上提。
11.上动不停,两掌内屈成指尖向下,掌心向外,沿两耳经胸侧向两胯侧插按,同时内气下沉,两脚随下按之势起踵震地,目视百会穴。
传承与发展:南充市松溪内家拳的“本土化”方略
传承与发展:南充市松溪内家拳的“本土化”方略南充市松溪内家拳源于中国武术之乡,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一种,内家拳注重身体内在力量的运用,融合了中华民族的传统哲学、医学和民间艺术,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武术价值。
而在南充市松溪地区,内家拳的传承和发展一直备受关注,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内家拳文化,南充市松溪内家拳的“本土化”方略应运而生。
一、传承内家拳的历史与发展现状内家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一支,包括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心意拳和太祖拳五种。
内家拳的特点是注重内功的修炼,以及身体的柔韧、气质的质朴和意识的集中。
“太极拳”是内家拳中最为知名和广为传播的一种。
南充市松溪地区是内家拳的重要传承地之一。
在这里,有着众多的内家拳传承者和爱好者,他们将传统的内家拳文化代代相传,使得松溪地区成为了内家拳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内家拳的传承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一方面,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和多元化的文化冲击,使得传统的内家拳文化遭遇了一些挑战;内家拳的传承者和爱好者老龄化严重,年轻人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不高,导致内家拳的传承和发展面临一定的困境。
为了更好地推动内家拳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南充市松溪内家拳的“本土化”方略应运而生,通过将内家拳与本地文化相结合,激发年轻人的学习热情,从而推动内家拳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本土化的内家拳传承方式本土化的内家拳传承方式,是指将内家拳与当地的地域文化及生活方式相融合,使得内家拳更加贴近当地人的生活和兴趣,从而激发当地人对内家拳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具体而言,本土化的内家拳传承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内家拳文化下乡将内家拳文化下乡,通过举办各类内家拳文化活动和展示,如太极拳演练、内家拳传统技艺表演等,吸引当地居民的参与,使他们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内家拳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对内家拳的学习热情。
将内家拳文化引入学校,在校园内举办内家拳文化体验活动和讲座,开设内家拳文化课程,吸引学生和教师的参与,从小培养学生对内家拳文化的兴趣和了解,为内家拳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培养新的接班人。
传承与发展南充市松溪内家拳的“本土化”方略
传承与发展南充市松溪内家拳的“本土化”方略南充市是位于四川盆地东南边缘的一个重要城市,地处川渝交界,自古以来被誉为“川东门户”,是中国优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南充市是一个有着深厚武术传统的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武术的发源地之一,尤以拳术流派众多而著名。
其中,松溪内家拳作为南充市独有的一种武术形式,自然也成为了当地武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松溪内家拳源于清朝中期,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传说其创始人是南充市松溪县(今属于嘉陵区)人士,故得名“松溪内家拳”。
该拳派以内家拳为主,融合了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等多种武术技法,以柔克刚,以静制动的特点而著称。
松溪内家拳注重功力的积累和内功的修炼,注重气贯全身、运气于掌,力量渗透到肢体各处,以达到极致的攻击效果。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松溪内家拳的传承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一方面,现代社会的生活压力大、工作忙碌,年轻人对武术的兴趣逐渐减少,传统武术的传承面临着断代的危机;另一方面,传统武术的教学模式滞后,无法满足现代人的学习需求,如何让松溪内家拳在当代社会中焕发新的活力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重要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南充市松溪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推动松溪内家拳的“本土化”发展。
首先,松溪县政府加大对松溪内家拳的扶持力度,设立了专门的项目资金用于拳馆建设、教练培训等方面;同时,开展了系列的武术培训班和比赛活动,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其中,提高了武术传承的积极性和热情。
其次,松溪县对松溪内家拳进行了现代化的与创新。
在传统武术的基础上,引入了现代化的训练设备和教学方法,采用视频录制、网络直播等技术手段,拓宽了教学渠道,增加了武术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吸引了更多的学生加入到武术的行列中来。
再次,松溪县注重培养松溪内家拳的优秀传承人和教练队伍。
通过邀请国内一流的武术大师来指导教学,举办专业培训班和讲座,提高教练队伍的素质和水平,带动整个松溪内家拳的传承水平和质量。
传承与发展:南充市松溪内家拳的“本土化”方略
传承与发展:南充市松溪内家拳的“本土化”方略作者:程远龙李龙飞李煦郭娜娜来源:《当代体育科技》2020年第02期摘; 要:近现代以来,在西方体育、全球化、国际化的影响下,中国传统武术开始出现“本土化”缺失的现象。
南充市松溪内家拳是中国传统武术在本土地域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武术拳种之一。
作为地方拳种,在西方体育和竞技武术的影响下,其生存空间逐渐萎缩,传承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基于“本土化”视角下研究南充松溪内家拳有助于地域拳种的传承与发展。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方法对南充市松溪内家拳从传入到本土化发展过程进行系统总结。
研究认为:中国传统武术的“本土化”发展是武术传承和发展的生命力;中国武术的“本土化”发展更能凸显地域和民族特色,培养地域民族认同感;中国传统武术的“本土化”发展更符合传统武术发展的特点。
关键词:本土化; 传统武术; 地域武术; 松溪内家拳中图分类号:G80;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1(b)-0202-04中国武术历史悠久,植根于中华上下五千多年的文化沃土。
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信息化、科技化使西方强势体育文化占据优势,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空间逐渐萎缩,“本土化”与“西方化”、“民族化”与“全球化”的碰撞和融合中本土化缺失的现象在所难免。
中国武术为适应全球化时代的发展,民国以来开始借鉴西方现代体育理念,从模仿中向竞技化方向发展,出现了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的发展趋势。
中国武术的典型特点是其地域性特征,不同民族,不同地区根据本民族、本地区的地理特点、人文环境发展出了内容不同、形式各异武术运动形式,如“少林武术” “峨嵋武术”“武当武术”“闽南武术”“沧州武术”等。
从以上不同地域武术文化的发展来看,“本土化”是中国武术发展的基本规律,任何拳种的发展都是基于一定的本土化特征进行的传播,本土化的实质是突出拳种自身的特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南充市松溪内家拳的传承与发展
163民族传统体育基金项目: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西华师范大学体育文化研究基地《基于“本土化”回归对南充市松溪内家拳发展的研究》(课题编号:18TB012)。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南充市松溪内家拳的传承与发展程远龙 西华师范大学 郭娜娜 西山外国语实验学校摘要:中国传统武术将长期面临传承与发展的面临诸多挑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研究传统武术为其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以南充市松溪内家拳的发展为例,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调研法对南充市松溪内家拳传承与发展的现状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视角重新审视南充市松溪内家拳的传承与发展。
研究认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南充市松溪内家拳应该向建立实体传播载体、助力市民健身、转变观念,大胆创新、立足本土发展等方面发展。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武术;松溪内家拳中国武术发源于农耕自然经济时代,在明清时期成熟之前,中国武术按照自己的方式满足于人们健身、娱乐、战争、宗教崇拜等价值需要。
中国传统武术起源于农耕文明,在传承方式上以宗亲血缘或近似血缘传播为主,“师徒传承”、“口传身授”为主,由于传承人的年岁已高,自然就出现了“人亡艺绝”的现象。
中国武术成熟于明清时期,由于武术生存环境、生存空间的改变,在中西方体育文化的交融中,来不及适应新的生存环境,有些武术技艺不断出现消亡,近现代关于武术的传承与发展不容乐观。
我们不得不思考中国传统武术去向何方的问题。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无疑为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思路,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重新审视传统武术的传承与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南充市松溪内家拳是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的典型代表,作为传统武术项目同样与其他传统武术项目一样面临着各种生存危机。
2018年南充市松溪内家拳被列入第五批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南充市松溪内家拳的进一步传承与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王维慎武当松溪派内家功(关注我后续更精彩)
王维慎武当松溪派内家功(关注我后续更精彩)松溪派内家功,是一套完整的功法体系。
内丹功法是其中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
每门武功(指功法本身)有相对的独立性,而且各自的锻炼目的和效果不同,但它们之间有一定的依赖性,是相辅相成的。
按传统的要求(出于锻炼效果考虑),在修习内丹功法之前,首先必须经过筋骨锻炼(包括各种基本功法),其目的在于舒展骨络,筋络、关节并拉长韧带,从外及里,否则练习静功时,难免腰酸腿痛,骨软肉僵,盘坐不起、体力不支。
然后经过经络锻炼(引气归元功法),其目的在于畅通经络,收集耗散之气,调整全身气血平衡。
再经过经脉锻炼(坠手、含机桩等功法),其目的在于练气修脉,旺盛气血,充盈骨髓。
经过这些层次的锻练,修练内丹功法才能较快地取得奇效,并且消除一切可能出现偏差之虞。
反之,内丹功的锻练,也能助长其它功夫,如前所述,它能促进排打功夫的锻炼,又有“功拳结合”之能。
入门功法1.基本打坐姿式(结印)①宽衣松带,面南端坐在平坦舒适的坐褥上,使睾丸垂悬不触外物。
将腿盘曲,足心朝天,足跟抵在会阴穴前面,右腿盘曲压在左腿之上(单盘)。
要求右脚的“昆仑穴”(在足外踝后)压在左脚的“三阴交穴”(在足内踝上三寸上)。
妇女相反,用左脚的“昆仑穴”压右脚的“三阴交穴”,左脚在上,右脚在下。
两足心尽力朝上翻,大腿、小腿膝须放平,不能翘起。
注:“昆仑穴”是足太阳膀胱经要穴“三阴交”,是足太阳脾经要穴,又是足三阴经脉的交会。
故此,“昆仑穴”压在“三阴穴”上,符合“阳穴扣阴穴”、“阳脉冲阴脉”,“阳阴相接”之理。
如坐双盘,则先将左脚心向上翻起,放在右大腿上,然后再将右脚盘压于左脚之上,足心向上,仍然是右脚之“昆仑穴”压左脚之“三阴交穴。
”妇女左右脚相反。
②身子前倾,向前拜扑于地,然后向后微仰,如此三次(目的是使胯骨松开,背脊骨直),然后端身正坐,立背脊,身体微向前倾。
③上下松肩(肩关节上下、左右抽动),使肩骨松正。
④右手掌(阴面)握左手掌背(阳面),右手中指尖的“中冲穴”扣压左手掌心的“劳官穴”,右手四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并拢贴在左手掌心上;右手的拇指按压在左手的虎口处的“合谷穴”上(左手虎口要撑圆),然后将左掌心翻向外。
武当龙门派内家拳秘诀 武当内家拳
武当龙门派内家拳秘诀武当内家拳一、拳崇五德曰敬道,曰从愿,曰敛性,曰凝真,曰虚涵。
二、无极诀凝虚浑穆衔无缝,气敛神放罡摄魂。
三、两仪诀虚实破万论,只此动静生。
七星纳两仪,身手步法纯。
正顺背逆择,先天后天分。
往来无重弊,触接落下乘。
万变不出此,诀祭捆仙绳。
四、三才诀三田悬一剑,三盘莫失偏。
天盘云虚缭,地盘鱼窜旋。
人盘风摆柳,三盘如鸢线。
三才若在梢,三节九催连。
三才四门搏,九宫十字见。
五、五行攒内五行,外五行,内外相生又五行。
能将生克设彼我,始知此言异凡品。
六、十二合内三合,外三合,内外不合奉人捉。
一窍髓藏顺契间,何苦枉自硬相磨。
七、七星十三峰头手肘肩胯膝足,顶圆坠沉松关溜。
耽身攒步簇息至,纵是大罗一把收。
头手肘肩胯膝足,顶打刺撞挤冲蹴。
夺居中铉判少正,沾身撒出千只手。
八、九宫图脚下七星走八门,八爻中有一宫门。
关守放纵任急徐,上下八方金钱囵。
九、三相觉眸神赖从丹炉提,水木齐发惊彼魂。
耸耳怒目顾八风,此为初觉应思神。
次觉玄玑心胄验,三万八千毫端问。
卷涡搜煞火土逸,内外循轨上下挣。
十、真息诀一来一往谓命生,绝纳去息养天真。
引月载火照玄斗,庚甲谴自土釜烹。
气散于力皆缘口,神散于气因心分。
松导紧扎百骸窜,浩宏一令八万身。
十一、气形神御人先藏形,现形安打人。
识清神光驰,气正浩然浑。
充吸蓄形力,劲催放神问。
内提外示逸,拘魂捉魄阵。
十二、合衣诀软如绫,滑似锦,吃劲周身胄黄金。
拳行千趟气血往,开合导纳索松紧。
上要叩,下得收,十趾抓地如金钩。
腾注领泻凭心愿,龟甲著体抵冷揍。
内宜实,外须弛,皮肉筋骨经脉咨。
虚盈一嚏见表里,逐气鼓荡溢躯肢。
十三、劲力诀劲圆驱曲直,八方胀力撑。
搭手隐流意,八方均掀人。
源从根底起,劲由枢脊生。
鼓动丹炉火,浪气撼堤城。
旋善解百愁,松蓄灵空纯。
宾主三七着,粘触顷俄更。
力贵短沉迅,劲须整冷浑。
发化机在控,捉失千斤腾。
乘感而能应,一点牵牛绳。
有窍指何处,脚间腰胯问。
力不卷不紧,劲不炸不混。
力不催断节,劲不饱失魂。
松溪太极拳(上)——张文
松溪太极拳(上)——张文文/张文2014年松溪太极拳又称武当南派太极拳,它是一种十分古老的内家拳术,是明代技击高手张松溪及其传人在继承武当内家拳的基础上,吸收了长江流域僧、岳、杜、赵、洪、慧、智、化八门精华创编而成的一种风格独特的内家拳术。
其动作古朴无华,积极性极强,打中有拿,拿中有跌,一招一式极重攻防。
此拳术深蕴擒跌闭穴和反筋背骨之术,许多技法都可以在明代抗倭英雄戚继光所著《纪效新书·拳经三十二势》中得到印证,因此习练此拳术对于正确领悟以及探究原始的内家拳理都会有所帮助。
此拳系武当松溪派第十二代传人游明生老师传于我的。
谨以此文,向已故的游明生老师表示深深的追忆与怀念。
松溪太极拳套路短小、结构精妙,势势相承,环环相扣,演练起来松柔圆活,如行云流水,其动作刚柔相济,缓急相兼,时而缓似行云,时而快如闪电,许多动作都是在腰身的吞吐拧裹、肩臂的抖弹缠绕和丹田的内转鼓荡中完成的,具有太极腰、八卦步、形意劲的显著特点。
此套路既可快演,亦可慢练;既可单演,亦可套路,特别适宜于不同层次的爱好者研习。
第一段起势(1)两脚并立成立正姿势,面向正南,两掌自然下垂于体侧,全身放松。
目视正前方(图1)。
(2)左脚略提起向左侧缓缓出步,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脚尖朝前,目视正前方(图2)。
要点左脚向左侧出步要缓慢,落步要轻灵,目光内敛,气沉丹田,全身放松。
1、两手托天(1)两腕外旋成手心朝上,两臂由体侧缓缓直臂上举,同时内气上提,头微仰。
目上视(图3)。
(2)上动不停,两臂内屈,两掌经体前缓缓下按,手心朝下,指尖相对。
目平视,气沉丹田(图4)。
要点两臂上举及下按均要松缓圆活,内气要随两臂的举按升降沉浮,身心要尽量放松,好像处于一种似睡非睡的状态。
2、中守势(1)接上势,右脚略向右侧方挪移,左脚上提。
同时,左手由左往下向体右上绕转;右手按护于左肘弯内侧,手心朝下。
目视左侧方(图5)。
(2)上动不停,左脚向左前方下落,脚尖点地,右腿屈膝下蹲成左虚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当松溪内家拳概述
有关内家拳提法,最早见载于明末清初的史学家黄宗羲(1610年――1695年于康熙8年(1669年)所撰的《王征南墓志铭》:
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搏于人,人亦得而乘之。
有所谓者,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扑,故别少林为内家。
又据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出版的《宁波府治?张松溪传》记述:盖拳勇之术有二:一为外家,一为内家,外家以少林为盛,其法于人,而跳踉奋跃,或失之竦,故往往为人所乘。
内家则松溪之传,其法主于御敌,非遭困厄则不发,发则所当必靡,无隙可乘,故之术尤善。
由此可见,内家之称谓是别于少林主搏于人,以动为主,先发制强于进攻的特点而言,主张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后发先至,防御极其精妙的一种拳法。
内家拳源于武当,相传为宋元之际的武当丹士张三丰所创。
三丰祖师在武当山修道时,见蛇鹊相斗,历久不止,遂而悟通玄机,创立斯术。
其术后传至张松溪,据《宁波府志?张松溪传》载:
松溪,鄞人,善搏,师孙十三老,其法自言起于宋之张三丰……张松溪为明代嘉靖时期著名的技击家,与当时抗倭
名将戚继光交往甚厚。
松溪之徒三四人,而四明叶继美、近泉为之魁,由是流传于四明。
然而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曾经盛极一时的内家拳,销声匿迹数百年,令世人只闻其名,难以得见。
清取代明以后,为了镇压人民的反抗,多次颁布禁令,不许民间习武。
如雍正五年十一月的上谕就规定:着各省督抚转饬地方官,将拳棒一事严予禁止,如仍有自号教师及投师学习者,即行拿究。
如此严厉的禁令对武术的发展无疑是灭顶之灾。
如黄宗羲之子黄百家早年从王征南习内家拳,后也不得不弃武从文,他在所著的《内家拳法》中说:当此之时,技即成而何所用,亦遂自悔其所为。
因降心抑志,一意乎经生业。
先生之术所受者惟余,余既负先生之知,则此术以成广陵散矣,余宁忍哉:而身为临山把总的王征南,后也罢事家居,避而不露。
黄宗羲在抗清失败后也隐遁山林,潜心著学,后成一代史学大师。
不过内家隐踪的另外一些原因也与自身含而不露,谦恭自守以及授徒的严格和保守有关。
内家拳有五不传:心险者,好斗者,狂酒者,轻露者,骨柔质钝者。
相对苛刻的要求,致使许多人无缘从学。
近代,松溪内家拳传入四川,是在清朝末年,天津兴顺镖局镖师张午亭护送府官戚年入川上任,抵达顺庆一今四川南充一后,拜访当地武术名流陈晓东(天津静海人,其父曾学艺于杨建侯,清光绪年问携家入川),陈见午亭瘦小不武,
暗忖如此之人自身难保焉能保人?午亭亦察觉陈有轻渺之意,则求一试,陈欣然应诺。
交手未几,连跌数跤,方知午亭技艺神妙,遂求其术,张感其诚,与陈结为莫逆之交,尽传其松溪内家拳械9路。
数年后,陈复遇四川酉阳人何铁庚一据王维慎先生考证,松溪晚年曾云游川黔、川湘一带,四川秀山人何氏得其真传一,知其精于内家拳法,遂与之应证,其功法套路甚为吻合,始信其实。
继陈晓东先生之后,精于此技者不乏其人,主要有陈伯庸――陈晓东之长子、陈季康――陈晓东之三子、陈瑞丰――陈伯庸之子、吴兴贵、苏有为、李良鹄等人,而真正将松溪内家拳整理成系统文字,付梓出版,公之于众,当推先师爷游明生。
游明生先师爷自幼习武,深得吴兴贵、陈季康、李良鹄等数位内家高手的倾心传授,数十年如一日的精研苦练,多次游历武当仙山,参访宫观庙内的隐士高道,或切磋于各门各派的衣钵传人,甘受清贫,淡泊名利,呕心沥血,先后写出了《跌法入门》、《擒摔秘技》、《秘传内家拳法》、《武当秘传剑术精华》、《武当秘传短兵绝技》、《武当秘传短打绝技》、《三十二势绝命拳》、《拳经启悟》等十多部武术专著和VcD武术专辑。
许多论文发表在国内外武术刊物上,影响很大,学员遍及海内外,对弘扬武当松溪内家拳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松溪内家拳经历代前辈的修炼和整理,具备了系统而完整的功法理论和训练程序。
它作为一门古老而稀有的拳种,
因其严密的传衍方式,封闭的地理环境和社会历史原因,历尽沧桑,时至今日仍旧保持古朴无华的特点。
入门套路有启蒙拳、六步拳、光明拳、咫尺拳、问津拳等,由刚至柔,演练层次和难度逐渐升高,以松溪内家拳中之天盘、地盘为最。
其神韵与气势如长江大河,绵绵不绝,动静相问,开合鼓荡,刚柔并济,吞吐拧裹。
松柔圆活的行功走架,浓郁地体现了道家法天则地,清静无为的思想。
长久研炼,自然神清气爽,筋骨强壮,气血和畅,身体柔软。
达到祛病健身,延年益寿是自然而然的事。
在器械方面,松溪内家拳有六乘枪、百虹剑、蛇行剑、一苇棍、虎尾鞭等,其风格甚为独特,重粘击,忌舞花,讲究长短相依,应敌时多为粘接伤手,一触即发。
而其问又每每夹杂擒拿、镖箭等诸多妙法。
功法上注重内外兼修,主张内能强体,外能御敌。
有童子功、大鹏顺气功、通臂功、引气归元法、引手、明日功等多种功法:另有阴阳五行八卦太极手,八卦靠臂功及28双演手法、28双演跌法。
松溪内家拳的运用特点,可引用,《王征南墓志铭》中的一句话、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扑。
所谓“以静制动”即兵家所讲的“安守待机”。
这是内家拳在战术上的总体特点。
应敌时沉着冷静,临危不惧,以逸待劳,乘势借力,后人发而先人至。
其突然迅猛,冷脆无形的击打技巧往往会给对手造成较大的伤害和心理上的恐惧。
真正的内家高手,都是十分擅长跌法的,这是一种非常高深的技击方法,它不仅适用于徒手搏击,而且对于制服那些手持器械的敌人也是十分有效的,这一点是其它技法所不能比拟的。
跌法的主要特点是在应敌时不主张拼劲斗狠,硬拿死抓,而是乘势借力,避实击虚,多运用反关节动作和支撑性技法使敌方失去平衡。
往往在一抖肩、一拧腰、一转髋、一坠肘、落膝之际使敌跌扑于地,其作用近似于物理学中的杠杆原理。
当然,要做到“犯者应手即扑”的境界,那还是要下一番功夫的。
必须经过长期艰苦的训练,方能得心应手,出神入化。
内家拳除以跌为主外,也长于击打。
多为反筋背骨,拿穴扣脉,点戳要害。
其搏人必以其穴,有晕穴、哑穴、死穴,相其穴而轻重击之,所以内家主子御敌,非遇困厄则不发,发则所当必靡,无隙可乘。
内家拳的打法主要有探手、阴阳手、五行手、八卦手、太极手等诸多手法。
这些手法皆各有妙用,应敌时多为攻守一手,最忌双手齐出,护卫严密,能攻易守,疾如闪电,势不可挡,故习者不可不精于此技。
凡学内家拳者须知敬、紧、径、劲、切五字。
此虽非拳术,然学者离此,五字则不为功。
盖拳术为我之国粹,苟学而不敬则遗漏兹多,万难窥其奥妙。
如轻得轻用,尤非所宜。
故学拳术者首先必敬,敬始能专,专俾察微,始可以语拳术。
敬继以紧,则其敬也始终不渝,敬不渝则万事可举。
故紧之
一字亦学拳术者所必知也。
敬紧功夫既到,若学习不依门径,则次序颠倒,学犹未学,故必须依次而行,既不感平困难,收效亦快。
学能循序渐进,然后继之以功,则成功迅速。
劲而能切其要,则学必精。
此敬紧外所以又贵乎径劲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