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外壳检验规范
塑胶机壳检验规范
![塑胶机壳检验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a7e2be9c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6b.png)
1. 检查原则定义
定义名词定义内容备注
1.1 检查方式1.1.1 照明(灯光):
目检检测应在工厂正常照明下进行,即1-2米远旳白色荧光(冷光)照明。
且四周不能反光。
1.1.2 位置:
a. 人眼与被测塑胶面旳距离为30cm。
b. 检测者应以正视即垂直于表面和45°两方向进行零组件目检检测。
1.2 表面等级面之定义1.
2.1 I级面:
I级面应定义为使用者随时可以看得见旳区域,是外观规定最严格之处。
如:机壳旳顶面及正前面;
1.2.2 II级面:
II级面定义为操作人员偶尔可见旳区域,其外观规定次于I级面旳规定。
如:机壳旳底面;
1.2.3 III级面:
III级面定义为操作人员很少看见旳区域,其外观规定次于II级面旳规定。
如:机壳旳背面;
1.2.4 IV级面:
IV级面定义为操作人员看不见旳区域,其外观规定最低。
如:机壳旳内表面。
1.2.5I,II,III等级面示意图:
注:塑胶件内表面为IV级面。
定义名词定义内容备注
1.3 不良项
定义1.3.1 披锋:在前后模分裂面及顶针处多余旳飞边。
1.3.2 缩水:由于物料构造厚度有差别,冷却不一致而导致成型后收缩处对先收缩
处产生拉应力,进而形成旳凹穴。
1.3.3 拖花:前模型腔有损导致前模退后时拖伤物件。
塑胶壳检验规范
![塑胶壳检验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382720ab84ae45c3b358cfe.png)
塑胶壳检验规范-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塑胶壳检验规范1.目的:使进料检验员依此规范进行塑胶壳之进料检验,以确保所购塑胶壳质量符合本公司要求。
2.范围:凡经本公司开发部设计、承认、由采购单位对外购入之各种塑胶壳适用之。
3.定义::缺陷分类:严重缺陷—CR DEFECT: 物料存在有尖点、利边、漏电、等凡是有影响或危及使用者生命安全的缺陷。
主要缺陷—MAJ DEFECT: 物料主要性能指标不合格,导致物料本身失去功能成不能使用的缺陷。
次要缺陷—MIN DEFECT: 该缺点或不符合项目不致影响材料本身功能或易于排除者。
:缺陷术语:1)异色点:与本身颜色不同的杂点或混入树脂中的杂点暴露在表面上。
2)气丝:由于种种原因,气体在产品表面留下的痕迹与底面颜色不同并发亮,带有流动样。
3)塌坑/缩水:由于材料收缩,使产品局部整体表面下陷。
4)熔接缝:产品在成型过程中,二股以上的融熔料相汇合的接线,目视及手感都有感觉。
5)缺料:产品某个部位不饱满。
6)白印:由于内应力,在产品表面产生与本色不同的白色痕迹。
7)批锋:由于种种原因,产品非结构部分产生多余的料8)封堵:应该通透的地方由于滋边造成不通。
9)断裂:塑料理局部断开后的缺陷。
10)拉毛:因摩擦而产生的细皮,附在塑料表面的现象。
11)油丝:油痕,油污(包括脱模式剂)在产品表面留下的痕迹,使该部位发亮,并带有流动样。
4. 检验方式与标准:检验条件:检验环境:将待验物品置于400-1000Lux光源下;检验距离:产品距两眼30-45cm;检验角度:产品与水平面呈45度角;检验速度: 10mm2/Sec;检验项目、方法标准、缺陷分类一览表:5.相关记录表格:《收货验收单》;《每周进料检验统计表》;。
塑胶外壳来料检验标准
![塑胶外壳来料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684c7a0c8d376eeafaa310b.png)
深圳市小樱桃实业有限公司塑料外壳来料检验标准文件编号:YXT-WI-QCD-23版本号:A1生效日期:2015年10月14日编制人:编制日期:审核人:审核日期:批准人:批准日期:文件修订目录表次序原版本新版本文件修改栏修订人生效日期1 A0 第一版本发放(ISO9001:2008版)郭华2014年5月15日2 A0 A1 更改测试项目4.4 黄瀚明2015年10月14日部门评审/发放管理栏:☐行政人事部☐业务部☐采购部☐生产部☐开发部☐品质部☐工程部☐财务部☐计划部☐仓库1. 目的本文件针对来料提供检验标准及判定依据,并为保证最终来料的外壳符合本公司品质要求和客户需求。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生产使用的塑胶来料。
3. 定义3.1 界面定义3.1.1 A 面:产品放置于桌面眼睛直接可以目视的面,一般为产品的正上面和LED 面 3.1.2 B 面:客户稍微3.2 缺陷定义3.2.1 异色点:出现与整体颜色不同的点状物,多出现白点、黑点、褐色点。
3.2.2 缩水:表面凹痕,常见于胶位厚的地方。
是由于射出压力胶量不足,射胶时间不够 ,模温过高所致3.2.3 气泡:制成品内中气影:塑胶件表面有雾状痕迹。
常出现在水口附近。
是由于压力小或速度快所造成。
空有空气。
夹气、排气不良所造成的3.2.4 多胶:塑胶件局部多一些胶,凸起。
是由于模具某处少一点、有凹陷或断针、爆裂所致。
3.2.5 变形:所啤的塑胶件平面不平或与所配的部件相装配不合适,常常是由于啤得太快,注塑速度太快、冷却时间太短所造成,或是啤工取下啤件时用力方向不当所致,或模具故障。
3.2.6 顶白 ,塑胶成品被顶出磨具造成的泛白或变形,通常发生在顶出梢的另一面4. 检验方法及条件4.1 准备工作:A 面A 面B 面B 面D 面C 面4.1.1.检验前戴好棉质手套;4.1.2.准备样品、承认书(IQC)、工作文件、DCN和相关工程资料;4.1.3.准备好不良标识的贴纸及检验记录表;4.1.4.准备好检验工具、。
某公司塑胶面壳检验规范
![某公司塑胶面壳检验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f7a7fecbba0d4a7302763a81.png)
A=0
R=1
变形翘起不得超过0.5mm
测试平板塞规
8.
耐摩擦
测试
用施加约1.6kgf的橡胶类橡皮在检验机壳上以25.4mm的行程每分钟30次往返摩擦。
N=5
A=0
R=1
喷油部分65回数后底料不能看见,丝印部分35回数后文字能判读出来。
橡皮、
电子称
9.
硬度测试
用施加了1kgf荷重的2B铅笔芯以45度角在机壳喷油表体上移动10mm,共5次。
R=1
样品
实际装配
3.
功能键
各功能键、开关、旋钮连续按30∽40次,操作应灵活可靠反应正确。
N=5
A=0
R=1
说明书
实际操作
4.
尺寸
尺寸应与样板或规格书相符
N=5
A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
R=1
规格书或样品
卡尺
5.
破坏性
实验
常温下将被实验品以1m高度自由跌落后,其外观、尺寸应符合以上1、4点要求。
N=5
A=0
R=1
依检验
N=5
A=0
R=1
无剥离刮伤、割伤等现象
2B铅笔、
电子称
10.
耐酒精性测试
用施加了1kgf/CM2荷重并含有0.5ml消毒用乙醇酒精(76.9-81.4%)的圆棒形棉布或纱布以1秒往返1次的速度在机壳上移动。
N=5
A=0
R=1
喷油部分10回数往返后表面无不良,丝印部分10回数往返后文字能判读出来
酒精、棉布/纱布、电子称
注:针对面壳
塑胶外壳
(含装配机壳的上盖、中盖、后盖等系列)
适用范围:各种类型塑胶外壳
塑胶外壳检验规范
![塑胶外壳检验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5accf446f7ec4afe04a1df16.png)
进料检验规范 8、缺陷分类
序号 检验项目
缺陷内容 1)包装箱破烂不堪。
1
包装
2)包装标识错。 3)混入其它品名,规格物料。 1)重要尺寸不合格,影响装配和功能,外观。
2 3 4 5
结构尺寸
2)次要尺寸不合格,但不会引致最后制成品有功 能缺点或不良外观。
涂层附着力 酒精附着力测试NG 折断 、撞伤、碰 伤、跌伤等 折断不符合要求。 刮花(介伤 1)在30~40CM距离正面45度观察不易被察觉。 2)在30~40CM距离正面45度观察易被察觉。 1)长度小于10mm,数量只有一条。 2)长度小于10mm,数量不只有一条。
按HIL-STD-105E一般单次正常抽样检验
5、判定条件:
5.1目视距离约30~40cm,任何角度。 5.2扫视时间5秒1次左右。 5.3自然光或日光灯下。
6、缺陷定义:
6.1CR缺陷 对人体生命造成危害及致命的缺陷。 6.2 MAJ OR重缺陷: 不符合指示或图纸的规格,导致产品失效或降低产品使用功能,或生产装配中难以使用的 或客人不接受的缺陷。 6.3 MINOR轻微缺陷: 对产品功能无影响,客人能接受,属制造不精细的缺陷。 如有争议,当以 1)客户的标准或。 2)工程部的标准或。 3)QC的标准。
7 8
分层 破裂
9
污渍
10
批峰
11
顶白
2)装配后不能看到影响其装配功能。 3)装配后不能看到又不影响装配功能。
AITH 塑胶外壳 UCKY
第 2 页,共 4 页
浙江祥晖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AITH UCKY
作业指导书
(塑胶外壳)
缺陷内容
进料检验规范
序号 检验项目
编号 第1版 生效日期
塑胶壳检验标准
![塑胶壳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dcc4872be1e650e53ea9905.png)
5.6.2.1每批来料抽取2pcs做弯折测试,(180、120、度)后将完成试验后机壳保存。
5.6.3附着力测试:所使用的胶纸为3M 600#胶纸,橡皮,小方格脱漆面积<5%判为合格,小方格脱漆面积≥5%判为不合格;(在操作时用百格刀划大约为1mm的小方格100个左右,将3M 600#胶纸平滑粘于被测面,后用橡皮往反的擦一次,(透过胶粘带看到的表面油漆层全部与表面机壳接触到后)在接近120度方向。在0.5—1.0秒的速度成90度角平稳地撕离胶纸,检查胶纸上和机壳表面有无大于5%的油漆脱落(具体测试见后附页)
45°
45°45°25cm
具体检验判定标准以下标准中第一检查面为A面,第二检查面为B面,第三检查面为C面。
备注:a)第一检查面为正常使用时,第一眼可看到的面。
b)第二检查面为非直接可见范围,如打开翻面后出现的面和手机的侧面底面。
c)第三检查面为正常使用时,看不到的面,如取出电池后可见的面。(见附图:)
色差
检查时可以参照限度样板的不良缺陷
气纹
检查时可以参照限度样板的不良缺陷
模印
检查时可以参照限度样板的不良缺陷
顶高
不允许有
走胶不齐
不允许有
脱漆
不允许有
变形
检查时可以参照限度样板的不良缺陷
漆裂
检查时可以参照限度样板的不良缺陷
备注:一级划痕为得硬物划伤,不转换角度都能看见严重的划痕;
二级划痕为轻硬物划伤,不转换角度都看见且轻微的划痕;
5.1.5核对样板:
塑胶壳料检验标准
![塑胶壳料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8b3c7b7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fb.png)
2.有明显的凹凸感。
目视
游标卡尺
点标
○
6.熔接线
1.在注塑件正面,熔接线不光滑且有裂痕。
2.熔接线有明显的刮手感。
3.熔接线存在影响塑胶件的机械强度与寿命现象。
目视
手动
○
7.合模线
1.在注塑件正面,合模线不光滑且有披锋。
3、检验基准
以GB2828--2003一般正常检查II级水平一次抽样方案为基准,允收水准为: CR=0,MA=0.4, MI=1.0 ,
另特别要求,以特别合同订货的相关要求为准,原则上用比客户高一个等级的AQL 值进行检验。
4、定义位置
A 面:组装完成后成品的正面(主、副LCD 所在面,键盘所在面)
响功能和设计外观为准,单位:mm)
主机面
主机底
翻盖面
翻盖底
电池盖
电池芯
镜片
主机面
—
0.1
—
—
—
—
—
主机底
0.1
—
—
—
0.10
—
—
翻盖面
—
—
—
0.05
—
—
0.05
翻盖底
—
—
0.05
—
—
—
0.05
电池盖
—
0.10
—
—
—
0.15
—
电池芯
—
—
—
—
0.15
—
—
镜片
—
—
0.05
0.05
—
—
—
美工线
塑胶机壳产品检验标准
![塑胶机壳产品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03e9456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72.png)
☆测试对象:UV、PU、橡胶漆、金属漆、电镀件、镜片、印刷产品、金属装饰件。
☆测试环境:35° C☆测试设备:盐雾实验机☆实验措施:溶液含量:5%旳氯化钠溶液。
将产品用绳子悬挂起来放在实验箱内,让实验水雾能均匀旳喷射到产品旳被测表面。
实验时间为48个小时,实验过程中产品不得被半途取出,如果急需取出测试,要严格记录测试时间,该实验需向后延迟相似时间。
取出产品,常温下放置48小时进行干燥,并对其进行外观检查。
☆检查原则:手机外壳表面及装饰件无明显腐蚀等异常现象为合格。
6.6.6温度冲击测试(Thermal shock)☆测试环境:低温箱:-30° C ;高温箱:+70° C。
☆测试设备:冷热冲击实验箱☆实验措施:将产品放置于高温箱内持续30分钟后,在15秒内迅速移入低温箱并持续30分钟,循环32次。
实验结束后将产品从温度冲击箱中取出,并恢复2小时后进行外观检查。
☆检查原则:产品测试表面无起皮、起泡、裂纹和脱落等异常现象为合格。
6.6.7湿热测试(Humidity Test)☆测试环境:+60° C ,90%RH。
☆实验设备:恒温恒湿箱☆实验措施:将产品旳测试表面朝上放置在温度实验箱内旳架子上,持续48个小时之后取出,常温下放置4小时后,然后进行外观、检查。
☆检查原则:产品测试表面无起皮、起泡、裂纹和脱落等异常现象为合格6.8.对供应商提出旳报告和样品规定6.8.1 1模全尺寸检测报告 (附样品) ;6.8.2 5模重点尺寸检测报告 (附样品) ;6.8.3 外观检查与实验报告 (附样品) ;6.8.4 实验、封样用样品:15模6.8.5 可靠性实验报告6.8.6 包装方式6.8.7 材质证明6.8.8 认定报告(Qualify)6.8.9 出货质量原则7. 附件无。
塑胶壳可靠性试验检测判定标准0[1].4
![塑胶壳可靠性试验检测判定标准0[1].4](https://img.taocdn.com/s3/m/dcc69f926bec0975f465e289.png)
2
硬度试验
1
3பைடு நூலகம்
附着力测试
1
4
耐酒精
用清洁棉布沾酒精对喷涂面施压来回擦拭,被测面不能变色及脱漆。酒精浓度 99.5%、压力标准500gf、1秒钟来回一次、擦拭次数200次。/橡胶漆需浸泡于无 被测面无变化为OK 水乙醇酒精中5分钟,检测表面是否有油漆脱落,起泡现象。
1
5
低温试验
按GB2423.1-89中“试验Ab”方法进行试验,将恒温箱设定为-20± 3℃,然后将 检查试验后试料表面无凸凹,变形等现 样品放入恒温箱中,24小时后再拿出,样品在自然条件下(20±5℃)恢复1~ 象;喷油无脱落、变色等异常现象,机 10SETS 壳强度不受影响。 2小时后,进行功能外观检验。 按GB2423.2-89中“试验Bb”方法进行试验,将恒温箱设定为75± 5℃,然后将样 检查试验后试料表面无凸凹,变形等现 我司提出 品放入恒温箱中,24小时后再拿出,样品在自然条件下(20±5℃)恢复1~2 象;喷油无脱落、变色等异常现象,机 10SETS 设备暂不 壳强度不受影响。 小时后,进行功能外观检验。 允许,可不 按GB2423.3-93中方法进行试验,将恒温箱设定为20± 2℃,相对湿度90%~95% 喷涂面无手印及无脱漆、变色等则合 条件下存放48小时,试验结束后,样品在自然条件下(20±5℃)恢复1~2小 格;喷涂面有手印及脱漆、变色等则不 合格;达到GB9286-87中的0级要求。 时后,进行功能外观检验。 按GB2423.22中“试验NB”方法进行试验,关机状态下,在80~-40℃的温度条 检查试验后试料表面无凸凹,变形等现 件,相对湿度90%~95%条件下存放48小时,试验结束后,样品在自然条件下 象;喷油无脱落、变色等异常现象,机 壳强度不受影响。 (20± 5℃)恢复1~2小时后,进行功能外观检验。 2
塑胶壳料外观检验标准
![塑胶壳料外观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a5d8c47700abb68a882fb1e.png)
轻缺陷
可接收)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影响组装 功能及配合
重缺陷
时允许
17 污渍
不允许 不允许
D≤0.5 N≤2
不做要求
轻缺陷
DS≥50
18 烧焦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D≤0.5 N≤1
重缺陷
19 积油 漏喷油
20 喷错油
不允许
D≤0.5 N≤1
不允许 L≤0.2
不允许 L≤1.5
D≤1.0 N≤2 DS≥50
1.25 偏孔:产品上下壳合壳后,螺丝孔不能完全吻合称之为偏孔。
2、喷涂塑胶件不良缺陷术语及定义
2.1 积油:由于喷油时喷油过厚或油漆的流动性较好,在喷油件表面出现的油漆 堆积现象。
2.2 漏喷油/喷错油:《样品承认书》中要求喷油区域未喷油或遮喷区域被喷油或喷 油颜色与样品不相符。
2.3 毛絮:油漆本身带有的或油漆未干燥时落在油漆表面而形成的纤维状毛絮,也 称之为尘。
不允许
L≤3
轻缺陷
产品内表面有喷涂 重缺陷
时需参考《样品承认 书》的相关要求。
21 毛絮
W≤0.1 N≤1
W≤0.1 N≤2
W≤0.1 N≤3
轻缺陷
漏底材 22 油漆剥落 不允许
DS≥50 不允许
DS≥50 不允许
重缺陷
23 盲孔
不允许 不允许
桔皮纹阴
24 影雾状
参照限度样品
不允许
不允许
重缺陷 轻缺陷
不做要求
磨花的划痕均需为 轻缺陷
浅划痕
不做要求
有明显手感不可接 轻缺陷
收
不做要求
有 明 显 手 感 不 可 接 轻缺陷 收
ABS、PVC外壳检验规程
![ABS、PVC外壳检验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24032733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75.png)
ABS、PVC外壳进厂检验规程1.目的为保证公司外购加工的ABS、PVC外壳满足产品图纸、标准等的要求,避免不合格品流入生产过程影响产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特制定本规程。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范围内外协加工的ABS、PVC外壳的进厂抽样检验、质量评估工作。
3.职责3.1采购部3.1.1负责进货产品的送检工作,填写《进厂检验通知单》。
3.1.2负责对合格产品的登记入库工作。
3.1.3负责对不合格品的退换货。
3.2质检部3.2.1负责进行进货产品的检验和试验。
3.2.2质量检验员负责根据本规程进行产品的进厂检验,填写《ABS、PVC外壳进厂检验记录表》,并反馈《进厂检验通知单(回执)》采购部。
3.2.3对不合格品进行隔离和标识。
4. 检验依据产品企业标准、产品图纸等相关技术文件。
5.术语与定义5.1塑料件不良缺陷定义①点缺陷:具有点形状的缺陷,测量尺寸时以其最大直径为准。
②硬划痕(有感划痕):由于硬物摩擦而造成样品表面有深度的划痕。
③细划痕(无感划痕):指样品表面没有深度的划痕。
④批锋(毛刺):由于注塑参数或模具的原因,造成在塑料件的边缘、分型面、顶针孔、镶件等处溢出的多余胶料,摸上去有刮手感觉。
⑤缩水:当塑料熔体通过一个较薄的截面后,其压力损失很大,很难继续保持很高的压力来填充在较厚截面而形成的凹坑。
⑥熔接线:塑料熔体在型腔中流动时,遇到阻物(型芯等物体)时,熔体在绕过阻碍物后不能很好的融合,于是在塑料件的表面形成一条明显的结合线。
⑦气纹:因气体干扰使塑料件表面形成一种雾状发暗痕迹。
⑧流纹:因冷料被挤入,在塑料件表面形成的雾色或亮色的痕迹。
⑨银纹:在塑料件表面沿树脂流动方向所呈现出的银白色条纹。
⑩烧焦:指局部温度过高而在塑料件表面留下的发黄或碳化痕迹。
11 顶白/顶凸:由于塑料件的包紧力大,顶杆区域受到强大的顶出力所产生的白印或凸起。
12 拖花/拉伤:因注射压力过大或型腔不平滑,脱模时所造成边缘的擦伤。
塑胶外壳外观检验标准-超详细
![塑胶外壳外观检验标准-超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86d0b43e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17.png)
一、目旳1.为规范操作,以便IQC检料有据可依,物料检查有原则参照所制定。
.二、范畴合用于我司所有旳数码产品来料、成品旳检查。
三、职责1、IQC员对来料进行检查、鉴定、标记、记录。
2、IQC组长对异常状况旳鉴定、分析、反馈。
3、品质主管、IQC组长、QC组长对不良品旳鉴定、分析、协同采购规定供应商改善,提高产品品质。
四、抽样计划按GB2828-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外观抽样根据MIL-STD-105E 一般Ⅱ级随机抽样AQL :CR=0MAJOR: 0.4MINOR: 1.0五、规范内容:5.1缺陷分类5.1.1严重缺陷(CRITICAC 简为CR)会导致使用人员或财产受到伤害、违背法律法规、产品完全失去应有能力,会严重伤害到公司旳信誉.属安全面旳缺陷。
5.1.2重要缺陷(MAJOR 简为MA)产品失去商品价值或功能不全,及外观不良严重影响使用者感受,及也许导至客户退货或投诉;5.1.3次要缺陷(MINOR 简为MI)不会减少产品旳使用效果、只是存在外观方面旳轻微缺陷。
.5.2检查条件及参数5.2.1检查环境:700~900Lux灯光下(二支30W日光灯照明)5.2.2检查角度:机体与水平桌面成45度视角。
5.2.3检查距离:人眼与被检测物业25~35cm,灯与被测物旳距离为0.5~1.5m检查时间:各面目视检查时间约为3秒针5.3外观检查面设定:外观检查面设定为ABCD四个面5.3.1:A面:消费者常常看到旳面,一般为产品旳正面或顶部分5.3.2:B面:一般为产品旳左右两侧面5.3.3:C面:一般为产品旳底部或背部5.3..4:D面:一般为产品旳内部5.4代号H—变形度(mm)W—宽度(mm)S—制件表面积(mm2)ø—缺陷直径(mm)L—长度(mm)D—间距(mm)C面(塑材)L≤5mm , D≥50mm,允收≤2条。
W > 0.10mm 不允收明显手感不良不允收点状缺陷异色点杂点凹点0 .2mm≤ø≤0.25mmD≥30mmA面可允收N≤2(4.3寸机型如下限度原则)目测,菲林尺0 .25mm≤ø≤0.35mm D≥30mmA面不允收B面可允收N≤2C面可允收N≤3检查项目检查内容缺陷定义允收原则检查措施及工具外观其他不良缩水,变形不允收;(注:部份不可抗拒变形,如模具自身因素,具体以产品部签样品为根据)目测脏污①点状可擦拭允收;片状脏污小于材料旳1/5区域,且不良数量低于5%;②不可擦拭,不允收;间隙缝隙≤0.2mm(同根据产品定义)塞规断差同材质(塑材对塑材)≤0.15mm菲林尺不同材质(塑材对五金)≤0.25mm毛屑①同色: L ≤1.0 mm W ≤ 0.05mm②异色,参照点状不良原则卡尺,菲林尺批锋突出部份≤0.15mm 不影响装配或外观破损不允收,边沿破损缺口,可允收≤0.2mm,D≥50mm,N≤2菲林尺其他:以上外观不良现象在D面不影响构造,装配可接受功能5寸及小于5寸下显示屏TP点状不良中央(A见左图)1/4处可允收ø≤0.1mm旳点状不良(亮点,白点)N≤1PCS目视菲林尺B其他:暂无。
塑胶外壳检验规范
![塑胶外壳检验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9d1bf3158fb770bf78a55b1.png)
1目的规定塑胶外壳检验的评价准则,确保合格产品流入下一工序,确保产品满足客户的要求。
2范围本品适用于塑胶外壳的检验3职责质量部IQC负责按照本准则对塑胶制品进行检验4缺陷定义4.1 缺陷分类重缺陷(MAJOR):不能接受的,发现后立即冻结轻缺陷(MINOR):根据具体要求确实是否接受塑胶外观缺陷定义拉伤——开模时分模面或皮纹拖拉制件表面造成的划痕划伤——制件从模具顶出后,非磨具造成的划痕变形——制件出现的弯曲、扭曲、拉伸现象色差——实际颜色与标准颜色的差异5外观区域等级划分使用英文字母编码指示塑胶制品不同等级的表面区域:5.1A类:重要的外部表面。
包括:外壳之间的产品正面、上面或指定的表面,或其它制件与外壳组装后露在产品正面、上面或制定面的表面。
5.2B类:组装后偶尔会看到的表面,如外壳制件底面、由不经常拆卸的活动间覆盖的表面。
5.3C类:很少会看到的表面,如由特殊工具或特殊工具才能看到的表面。
5.4D类:内部表面,最终使用者看不到的表面。
6抽样计划抽样方案根据《产品抽样管理制度》进行7检验工具样品、卡尺、规格书,酒精,无尘布8 检验方法8.1先核对来料数量,供应商信息、有无确认书。
(无确认书或不是合格供应商一律拒收)来料包装符合出货要求,将来料与样品进行比对,来料必须附带供应商出货检验报告8.2来料外观:表面无污痕,无划伤。
如有丝印,使用无尘布、酒精对丝印进行擦拭,来回擦拭100次(来回为一次),丝印不可变色及脱漆8.3 对于来料结构,参考来料出货检验报告,根据图纸要求进行测量及实际装配,测量相关的重要尺寸及关键尺寸(并记录好相关数据)重要尺寸——图纸图面有公差要求的尺寸,结果要符合图纸的要求,尺寸装配检验符合产品装配工艺要求实际装配——配套的外壳,配件,要求配合良好,无明显错位、缝隙。
装配检验满足产品装配要求9实装测试9.1实装抽样数9.1.1如来料有2个穴号(或2个以下),则实装数每穴需抽检5pcs9.1.2如来料有3个穴号(或3个以上),则实装数每穴需抽取2pcs9.2要求塑胶外壳结构功能按图纸要求和《产品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及实验方法进行检验,通过实验结果来判定接收或拒收10 色差规定依ID或市场、研发所认可之颜色样品作为Golden Sampie:△E≤1.0Q求11合格品处理对于在检验过程中判定为不合格的,依据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和进料检验规范相关条款执行12相关文件和记录《产品抽样管理制度》EC/MA019《不合格品控制程序》EC/CX0204-2005《进料检验规范》EC/IQC002《IQC进料检验规范》MD*TF-002。
塑胶外壳类检验规范
![塑胶外壳类检验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7c4df7a31b765ce050814dd.png)
附表一、外觀缺點檢查標準
NO 缺點種類
限度與規格值
A面
2 直徑 0.2mm 點間距 75mm 以上
檢驗工 B 面 C 面 D 面 具 判定
3 57
雜點 直徑 0.2—0.254mm 點間距 75mm 以上 1
1
異色點 >0.010"(0.254mm)---<=0.015"(0.381mm)
白點
點間距 75mm 以上
3
樣品比對不可比承認樣品嚴重,GATE必須修平。
毛邊: 修剪時不可傷及材質,否則不允收。 檢 (5) 黑紋、起瘡,在正常光線不可明顯看出。
(6) 變形、彎曲、扭曲(撓曲),不可有明顯的不良現象,
或以承認樣品比對不可比承認樣品嚴重。
驗
(7) 油污、靜電污痕,位於成品表面之部份不可有,產 品經組裝位於成品內部或結構內側者允許輕微油污。
制訂日期: 2004 年 04 月 15 日
版本:1.1 頁號: 4/7
5.1 印刷之附著性
MAJ
5
無
取待檢品在印刷或噴漆表面以3M膠布壓緊平貼,靜置一
分鐘後用手垂直快速拉起,其膠布上不能沾附有印刷或
噴漆之物質。
判定工具:目視檢驗。
5.2 產品色澤(外觀處理)
MAJ
5
無
取待檢品以承認書指定之色板、色票或樣品比對產品各
C區表面(後視圖)(背 部)
A區表面(前視圖)
A區表面(底座全區)前 視圖)
B區表面(側視圖)(左右兩 側)
C區表面(底視圖)(底部及內 部)
達裕科枝
塑膠外殼類檢驗規範
文件編號:SIP-001-044 制訂日期: 2004 年 04 月 15 日 版本:1.1 頁號: 8/7
塑胶外壳类检验规范
![塑胶外壳类检验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7c4df7a31b765ce050814dd.png)
卡尺 MA
直徑 0.25mm 以下
0
12
卡尺 MI
直徑 0.30mm 以下
0
12
3 毛邊
1. 有影響結構組裝與功能問題不允許毛邊 2. L5T 之 LCD BEZEL 內邊框不允許有毛邊. 3. 按實際需求:以不影響組裝,及比對樣品另訂之
卡尺 MI
目視 比對樣 MI
品
達裕科枝
塑膠外殼類檢驗規範
文件編號:SIP-001-044 制訂日期: 2004 年 04 月 15 日 版本:1.1 頁號: 6/7
無
8
分解 檢驗
無
無
無
無
9.1 進料附件確認
CR
無
無
9
其 確認物料於進料時,供應商是否依承認書內之要求隨貨 他 附“出廠檢驗測試報告”或“材質證明書”。
判定工具:目視檢驗。
達裕科枝
塑膠外殼類檢驗規範
文件編號:SIP-001-044 制訂日期: 2004 年 04 月 15 日 版本:1.1 頁號: 5/7
手感 MA
刮傷
長 5mm 以下,寬 0.1mm 以下,間距 100mm 以上(無感傷痕)
1
2 擦傷
磨傷 長 10mm 以下,寬 0.1mm 以下,距 100mm 以上(無感傷痕)
0
23 12
卡尺 MA 卡尺 MA
長 10--20mm 以上,寬 0.1mm 以下,間距 150mm 以上(無感傷痕)
0
01
b. 有上述不良現象,但不影響產品之性能、作業性、儲 MIN 存性與再運輸性。
判定工具:目視檢驗。
3.1 產品標示、印刷(字體圖樣)
AQL 無
檢查產品之內、外標示或符號是否與承認書、樣品要求 外 (字體大小、粗細、字距、字型、位置)相符合,另其標
塑胶壳外观检验标准
![塑胶壳外观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ee921413186bceb19e8bbc1.png)
不允许
可(不明显)
编制
注塑件
审核
图样标记
共6页
第2页
批准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字
日期
日期
检验规程
S
A
B
配套塑胶件检验规范
文件编号
修 改 号
生效日期
页 次
3/6
1.3.9污迹检验
检测工具:目测 洒精 橡皮 标准如下:
污迹
Ⅰ级面Ⅱ级面
Ⅲ级面
不允许(用酒精、橡皮无法除掉作为黑点判定)
可(不明显)
1.3.10粘合检验
--目视时间:3-5秒/面
--照明环境:日光灯或北侧太阳光照射下 >500LUX照明度的场所
1.3.2一致性检查
检测工具:目测
标准:同批来料外观、颜色、表面光洁度须保持一致,不同批次而用于同一机器的来料与前几批来料及其它配件基本一致,颜色、光洁度与样板无明显差别. 来料产品结构与样板或图纸一致
1.3.3颜色检验
检测工具:目测(色差分析仪)
标准:以目视检验为主,产品表面不得有明显色差.比对颜色板,以一致或极度接近为合格,在有色差分析仪及目视有异常时,用色差仪检测△a≤0.5 △b≤0.5 △E ≤1.0三者绝对值必须同时满足
1.3.4破裂/破损检验
检测工具:目测
标准:不允许存在破裂/破损
1.3.5镶件检验
检测工具:目测 卡尺 手指 相对应螺丝
水口
Ⅰ级面Ⅱ级面
Ⅲ级面
水口应修平整,不刮手为原则
水口应修平整
1.3.15毛刺、披锋检验
检测工具:目测、卡尺、手指 标准如下:
毛刺
披锋
Ⅰ级面Ⅱ级面
Ⅲ级面
手机塑胶壳检验标准
![手机塑胶壳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8b088ab168884868662d679.png)
1.目的统一本公司的手机塑胶壳检验标准,亦可用于对操作工及质检员的培训。
2.适用范围适用于对本公司生产的以及来料加工或外发加工的手机塑胶壳的检验。
3.产品表面划分:3.1A面:整机装配后,正常使用时,第一眼可看到的表面,如正面、打开翻盖后出现的面。
也称第一检查面。
3.2B面:整机装配后,正常使用时,非直视区域但通过变换角度可看到的面,如手机的侧面、电池面。
也称第二检查面。
3.3C面:整机装配后,正常使用时看不到的面,如取出电池后才看到的表面。
也称第三检查面。
3.4D面:需拆开整机后才能看见的部位,如手机内部。
也称第四检查面。
4.检验条件:4.1 环境光度:600~800LUX或40W两盏冷白荧光灯;4.2 观察距离:人眼距被测面25~35cm;4.3 观察角度:测物被检测面与视线成45度,上下左右转动被测物15度以内。
4.4 观察时间:10S±5S;4.5 视力要求:裸视或矫正视力在1.0以上且无色盲。
4.6抽样方案:依《产品抽检作业指导书》规定或客户要求.5.缺陷描述及判定:5.1 外观缺陷:(注:N—数量;D—直径;L—长度;W—宽度;A—面积;S—距离)代码缺陷名称描述判定标准A面B面C面D面001 色斑产品表面出现不同颜色的点,也称“混色点”。
按客户要求,客户无要求时按以下要求:D≤0.25mm(色差强)或D≤0.30mm(色差弱)N≤3S≥25mm按客户要求。
客户无要求时按以下要求:D≤0.30mm(色差强)或D≤0.35mm(色差弱)N≤3S≥15mm按客户要求。
客户无要求时按以下要求:D≤0.35mm(色差强)或D≤0.40mm(色差弱)N≤3S≥10mm不限002 喷油漆点油漆未开散或油漆中杂质,在产品喷油表面形成小凸点。
003 喷油尘点素壳表面灰尘或空气中的灰尘在油膜未干时沾在油膜上。
004 银点不含银粉的涂层表面有银色的点。
005 喷油凹点因产品表面油污造成不粘油漆而形成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检
/
1.3 装箱应摆放整齐,无散乱、堆叠和混
放,有一定运输防护措施。
全检
MAJ
2.1参照样品或承认书,检查有无混料,错料
色差及材质与样品不符。
2.2 外壳表面不应有明显划痕、杂点、混色
2
外观检查
、及明显变形和脏污等。 2.3 外壳不能有由于成型工艺或模具问题造
目检
成的各种缺陷,如批锋、缩水、顶白、拉模
塑胶外壳
抽样计划
依据MIL-STD-105E,具体抽样方式参照《抽样计划》
允收水准
AQL CRI=0 MAJ=0.15 MIN=1.5
项次 检查项目
验收标准
检验方法
关键元件 依据/工具
是■否□ 抽样水准 缺陷类别
1.1标签内容填写应清晰、完整、易识别,不
可遗漏、缺损,否则不给予接受。
1
包装检查
1.2 根据送检单核对外包装标识及实物是否 一致,无错料、混料。
试验 20N球压治具
Hale Waihona Puke n=1MAJ应不大于2MM
卡尺
1
ROHS检测
1.1 核对绿色环保供应商名录要求供应商提 供的RoHS检测报告在有效期内
1.2 取1PCS样品送RoHS实验室检测害物质 含量不能超标(我司标准)
查对 检测
《绿色环保供应 商名录》/ X-R光谱仪
n=1
CRI
备注 来料检验报告文件编号:FO-IQC13-07 A/0版
、水口、烧焦、流痕、熔接线、缺料、亮斑
等。*具体限度参照《材料外观检验标准》
3
结构尺寸
3.1 依据承认书、图纸测试其各部位尺寸需 在要求范围内
测量
4.1 与其它料件实际组合,不应有干涉、孔
4
实配
位不符或过松、过紧等现象。4.2与配套外壳 目检 进行超声后超声线熔接正常,跌落后无开裂 试装
。
5
冲击试验
检验环境: 1.光线明亮(单支40w光管1m范围内),距离30cm 2.室温环境(25±5℃ ≤75%RH)
制订/日期
袁伟国 2013.3.16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5.1 用1Kg钢球落地冲击后不允许有破裂现 象
试验
样品
承认书 图纸 卡尺 /
钢球
LEVER Ⅱ
MAJ
n=10
MAJ
S-1
MAJ
S-1
MAJ
6 防止等级 6.1 应达到94V-0标准
试验
燃烧试验机
n=5
MAJ
7.1 105℃高温烘烤并以球加注20N压力,时
烤箱
7
球压试验 间1H后,样品浸入水中10S,量测凹痕直径
文件类别:
作业指导书
制定部门 制定人 制定日期 页次
品质部 袁伟国 2013.3.16
1/2
塑胶外壳检验规范
批准记录
拟 订
吴光志
审 核
唐银春
批 准
华文永
修改 修改 次数 时间
1
2010.8.14
版本 记录
A/0
修改 项目
新版发行
修改 内容
新版发行
2 2010.12.22 A/1
NO.2
增加材料外观限度标准
3
2013.3.16
A/2
NO.3
NO.3项目抽样水准由S-1改为 n=10
4
修订人
吴光志 吴光志 袁伟国
5
6
7
8
9
10
审核
唐银春 唐银春
批准
华文永 华文永
深圳欧陆通电子有限公司
作业文件
IQC物料检验规范
文件编号 版本 生效日期 页次
IQC-WI-100917 A/2
2013.3.18 2/2
材料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