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方法例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方法
顿号
例1:中国共产党是光荣、伟大、正确的党。
例2:周恩来是民族英雄、党的领袖、开国元勋、人民公仆、世界伟人。
例3:我刚要跨过大门,被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子捉住了。
七八个人/三四个月/
高一四、五班的同学都来了。
(不表概数,表确数)
例4:别不分青红皂白,见人就埋怨。
/工农业/指战员/科学技术/调查研究/教职员工/男女老少/父母/师生
例5:孩子们给在地里劳动的父母送来了开水、地瓜和煎饼。
所谓同时使用是指用于一处,起相同作用。
例如:开水、地瓜、和煎饼。
例6: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很熟悉的。
例7: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例2:(略)例8:他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例9: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鲜艳的山花,使年轻人深深地陶醉了。
并列的主语、宾语被同一修饰语修饰时一般用顿号。
例10:年仅三十岁、无儿无女、重病在身的老王,是个老红军。
例11:他也跟着大摇大摆、若无其事地走进会场。
后置的并列定语间用逗号。
/并列的介宾短语作状语,之间一般用逗号。
例12:我走后,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例13:这个故事讲得真实,感人。
分号
例16: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例17:这样的人往往经验很多,这是很可宝贵的;但是,如果他们就以自己的经验为满足,那也很危险。
多重复句辨别第一层次位置是关键,也是难点。
例18: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只要有一个分句内用了逗号,分句间就可以用分号。
例19:农民对一个好的农村干部的要求是:一、办事公道;二、自己不要吃得太饱;三、有经济头脑。
冒号
例20:今天晚上有如下节目:舞蹈、独唱、二重唱、相声和杂技。
(提示下文)
例21: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想和做是紧密联结在一起的。
(总结上文)
例22:老师说,他今天不舒服,不能来上课了。
/我们要牢记毛主席:“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教导,争当三好生。
(冒号错误,去掉)
例23:事实证明:我们应该坚持我们的基本路线:一个“方针”、两个“基本点”。
(错误)
例24:农民对一个好的农村干部的要求是:一、办事公道。
二、自己不要吃得太饱。
三、有经济头脑。
例25:本市的三位女杰: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在一起谈笑风生。
(冒号错误)
例26:林则徐宣称:“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表示决心禁绝鸦片。
(冒号错误)
写作中只引用别人的一部分话,引文前不用冒号,亦即冒号后一般是完全引用。
例27:他环视了一下会场说:“大桥就要通车了,请大家咬紧牙关,做最后冲刺。
”
例28:“大桥就要通车了,”他环视了一下会场说,“请大家咬紧牙关,做最后冲刺。
”
例29:“大桥就要通车了,请大家咬紧牙关,做最后冲刺。
”他环视了一下会场说。
叹号
例31:我们的祖先多么伟大啊!
例32:祥林嫂,你放着吧!
例33:我哪里比得上他呀!
例34:“啊,啊!”伊又吃了惊……也有两个叹词后都用的,如:“救命啊!救命啊!”一个声音在呼喊。
例35:啊,这赠品是多么丰饶啊!/出来吧,你们!/多么美丽,这一朵朵鲜花!
问号
例36:你见过金丝猴吗?
例37:难道你还不了解我吗?
例38:你同意呢,还是不同意呢?
注意区分连续问。
除了他能去,谁还能去呢?你吗?你能去吗?
例39:活着还是死去,是一个问题。
例40:你问他还来不来。
/我也不知道他在哪里。
例41:文件下达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个艰巨的任务到底交给你,还是交给他。
主谓倒装的句子只在句末用一个句末点号。
例42:怎么了,你?
例43:出来吧,你们!
例44:真好看,这只猫。
引号
例45: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重要。
”/ 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杜甫写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例46: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人所评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 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杜甫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名句。
引文完整且独立成句,为完全引用;引文不完整或完整不独立,为不完全引用。
例47:小姑娘告诉我:“她的家就在附近,每天她都会看到月亮湾的珠玑,看到无数采珠宝的客人们。
”
例48:他站起来问:“老师,…有条不紊‟的…紊‟是什么意思?”
4、引文的范围要准确。
例49: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怕人笑话,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反
单引号打在“怪”后)
例50:墙上写有“只生一个好!”的标语。
括号
例51:中国猿人(全名“中国猿人北京种”,或简称“北京人”)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大发现。
例52:这就是中国猿人(全名“中国猿人北京种”,或简称“北京人”)。
例53:我们在田间,可以看到有些瓜果、蔬菜的叶子(如丝瓜、番茄)是平伸的,有些作物的叶子(如水稻、小麦)是直立的。
注释句中某一部分的用句内括号。
(括号位置错误)
例5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篇》)
省略号
例55:新中国的历史上无法抹去这些名字:焦裕禄、王进喜、吴吉昌、杨立伟……等。
列举各项和省略部分共作某词的修饰限制成分时,只能用“等”。
/“等”除表省略还可在列举尽后煞尾。
例56:在广州的花市上,牡丹、水仙……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在一起啦。
“等”前的列举不能少于两项。
破折号
例57:假如我有一首诗——不敢奢望一首以上——能像《唐诗三百首》的任何一首那样,为后世所认可,为子孙所传播,我也就死而无憾了。
例58:每个汉字都凝结着先人对已知世界的渐悟(它积淀着几经迷失的文化传统及富有民族个性的道德伦理尺度)和对未来世界的哲思。
如注释内容较重要,需与正文一起读出来,就用破折号;如注释内容不重要,不需与正文一起读出,就用括号。
例59:我国的四大发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伟大的贡献。
例20:今天晚会上有如下节目:舞蹈、独唱、二重唱、杂技和相声。
用破折号注释,中间没有停顿或停顿很短,删去注释部分,句子仍完整;冒号表总分时,分说部分不能去掉,且冒号停顿时间较长。
例60:我就是我——一名普通的幼儿教师。
例: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
破折号比逗号停顿时间长,强调作用强;破折号多强调以后成分,而逗号多强调以前成分。
例61:我的母亲——是一个普通劳动妇女,含辛茹苦却毫无怨言。
书名号
例62:《红楼梦》/《语文报》/《读者》/《序言》/《小兵张嘎》/《懂你》/<<标点符号用法》/“东方时空”/“理想”主题班会要区分引号和书名号。
/封面、书脊、书刊版权页、正文标题等都不用书名号。
例63:《<宽容>序言》/《读〈石钟山记〉有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念奴娇·赤壁怀古》要分清书名范围。
如:“《求是》杂志”/“《同学》编辑部”/《琵琶行(并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