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兰州市区安宁勘察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奇正实业集团公司安宁项目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工程概况
1.1任务来源
受甘肃奇正实业集团公司的委托,由兰州市城市建设设计院承担了该公司拟建安宁项目的详细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1.2工程简述
拟建项目位于兰州市安宁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南侧为规划道路,北侧道路正在建设中,东临已建532#路。
勘察项目包括行政办公楼(18F)、宿舍(6F)、食堂(2F)、研发中心(2F)、多功能厅(3F)及成品库房、标准车间、原料库房等,均为1层(详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其他资料和数据不详。
1.3任务要求
1.3.1查明场地地层结构、分布、厚度及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并对地基的稳定性及承载力作出评价;
1.3.2判明场地有无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
1.3.3提供地区抗震设防烈度,划分场地土类型和建筑场地类别;
1.3.4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并对水、土进行腐蚀性评价;
1.3.5对地基与基础方案提出建议等。
1.4勘察依据
1.4.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1.4.2《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
1.4.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1.4.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
1.4.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1.4.6《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
1.4.7《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1.4.8《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J50025-2004);
1.4.9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等有关规程规范。
1.5勘察工作量
根据上述规范规程的有关规定及本工程的具体任务要求,本次勘察布置并完成如下工作量:
1.5.1勘探孔40个,深度9.70~34.50 m,总计进尺683.10 m米;
1.5.2采取颗粒分析试样34件,击实试验3件,地下水样2件,易溶盐分析试样6件;
1.5.3重型动力触探试验9孔8.20 m,标准贯入试验12孔65次;
1.5.4波速试验2孔共计35个测点;
本次勘察基本沿拟建建筑物周界进行布孔,外业钻探工作于2010年10月1~16日完成,完成勘探孔40个(详见附件:勘探点一览表和地层统计表),于2010年10月末提供全部成果资料。
2.场地岩土工程条件
2.1自然地理概况
兰州地区的地形以黄土丘陵为主,次为黄土梁峁,基岩山区和黄河阶地。阶地与干沟发育,本区黄土广布,基岩多沿沟出露。
兰州地区地处中纬度大陆内部,为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兰州市海拔高度一般为1500~2000米左右,总的气候特点是:日照充足,光能富裕,气候差异明显,降水量少,地域差异大,四季分明。据兰州
中心气象台,本区年平均气温为9.8℃,最冷月为一月份,月平均气温为-6.4℃,最热月为七月份,月平均气温为22.2℃,极端最高气温为39.8℃,极端最低气温为-19.7℃,气温年较差为29.1℃,年平均日较差为13.4℃,这样高的年较差和日较差,突出地反应了本区大陆气候的特点。地面平均冻结日期为11月29日,解冻日期2月5日,最大冻土深度以一月份为最高,达103厘米。
夏季的东南风是本区水汽的主要来源,但到达本区已是强弩之末,因此年降水量仅311.7毫米。且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并常以暴雨的形式出现,地表组成又有利于水份渗透,沟谷多为暂时性流水,特别是发生大雨、暴雨时,常形成山洪。虽有黄河过境,但年蒸发量达1446.4毫米,干燥度达1.78。
2.2地形地貌
勘察场区位于兰州市安宁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南侧为规划路,北侧道路正在建设中,东临已建532#路。地貌单元属黄河北(左)岸Ⅱ级阶地,地面标高介于1544.98~1549.64 m之间,整体地形南低北高,场区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施工条件较好。
2.3地层特征
根据现场钻探揭示表明,场区地层结构较为简单,钻探所达深度范围内,上部为第四纪全新统(Q4)冲洪积碎屑沉积物,以素填土、粉细砂、粉质粘土及卵石组成,下部为第三系基岩(泥岩)。其地层岩性分述如下:
2.3.1素填土(Q4ml):层厚0.50~2.50m,以黄褐色粉土为主,含有角砾及少量植物根须等,结构松散,人工回填而成,稍密,稍湿。
2.3.2粉细砂(Q4al+pl):揭示层厚1.80~15.40m,褐黄色,粉细砂粒为
主,砂质不纯,夹有个别圆砾,局部夹有薄层粉质粘土,稍密,稍湿。
2.3.3粉质粘土(Q4al+pl):层厚1.50~6.40m,黄褐色,粘粒为主,粉粒次之,具微弱水平层理,局部与粉细砂呈交互状产出,稍密,稍湿~湿。该层厚薄不均,含砂量、含水量较大,建议按Ⅰ级非自重湿陷性考虑。
2.3.4卵石(Q4al):顶板埋深11.40~16.40m,顶板标高介于1532.56~1534.17m。青灰色~杂色,亚圆形,石质坚硬,主要成份为变质岩、花岗岩、石英岩等,骨架颗粒含量约占55%以上,余为混砂充填;初见时粒径较小,含砂量较大,随深度粒径增大,密实度提高,夹有细砂薄层,含大漂石。稍密~中密,稍湿~湿~含水。
2.3.5泥岩(N):仅在15、25号勘探孔中揭示出,褐红色,顶板埋深21.80~22.60m,标高变化于1525.39~1525.47m之间,泥质结构,上部呈强风化,遇水易软化,半成岩状,形成于干旱气候下的氧化环境中,结构致密。
2.4地下水
勘察期间场区内存在地下水,水位埋藏深度为19.60~20.10 m,标高介于1527.59~1527.97 m,属黄河阶地潜水类型,含水层为下部卵石层,由西北向东南方向流动,汇入黄河。补给来源主要为黄河水、大气降水及上游地下水等,地下水水位变化幅度约为±2 m,卵石层的渗透系数可按100m/d考虑。
3.岩土工程试验与测试分析
3.1击实试验
对采取的砂试样进行重型击实试验表明,粉细砂层的最大干密度介于1.88~1.89g/cm3,平均值为1.88g/cm3,最优含水量介于8.5~8.7%,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