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村金融服务关系到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加强和改进农村金融服务,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笔者对运城市农村金融服务状况进行了专题调查,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一、主要问题

(一)银行业金融机构撤并,支农服务体系不健全。近年来,银行业金融机构县及县以下网点撤并力度较大,金融网点的大量撤并,在使银行业机构取得减少成本和降低风险的同时,也带来农村金融服务的弱化,特别是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体制改革的深入,这种弱化影响日益显现。据统计,2007年6月末,全市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共有580个,比2000年减少了319个,减少了55.0%,其中农业银行6年间共撤并分支机构201个,机构总数由2000年的244个下降为现在的43个。在一些偏远山区,由于没有金融机构,当地农户无法得到便捷的金融服务,办理业务要到十几公里以外的乡镇或县城,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和融资困难。

(二)农村资金外流严重,“三农”资金供求矛盾加剧。

目前,农村资金外流现象严重,大量农村资金流入其它领域,加剧了农村资金供求紧张趋势。农村资金外流的渠道主要有:一是国有商业银行资金上存。由于基层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权限缩小,难以发放贷款,大量存款因闲置上存。截至2007年6月末,全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上存资金达15.8亿元;二是邮政储蓄“抽水”。截至2007年6月末,全市邮政储蓄共流出68.2亿元,占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流出总量的47.1%,其所吸收的存款有近60%属农村存款,加剧了农村资金的供求矛盾;三是支农资金“农转非”。由于以上原因,导致当地中小企业贷款压力全部转嫁到农村信用社身上。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7年6月末,全市农村信用社共发放农业贷款93.1亿元,有近15%的资金用于中小企业贷款,形成事实上的支农资金外流,导致“三农”信贷资金的萎缩。

(三)贷款利率定价固化,不利于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据调查,运城市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由县联社统一确定,基层信用社只能严格执行县联社制定的利率,没有利率定价的权限。这种简单的浮动利率式定价方法虽方便操作,但忽视了农村信贷市场对利率定价的需求,限制了农村金融服务的开展。同时,在利率定价过程中,出现了持续攀高或一浮到顶的趋势,利率的高位浮动虽然可以给信用社带来更大利润,但同时却使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加重了贷款农户负担,不利于支持“三农”发展。

农村贷款需求多为生产性需求,具有收益低、不稳定的特点,高额利率往往会让农户对贷款望而却步,转而缩减经济投入或适当缩小生产规模,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进而会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四)金融服务手段单一,难以满足“三农”需求。目前,农村信用社经营的贷款业务主要包括短期农户贷款、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普遍存在期限短、金额小的特点,难以满足新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调查表明,当前农村有五个方面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一是大额农户贷款;二是一些涉农业企业贷款;三是小城镇建设资金;四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五是助学贷款。

二、建议

(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增强金融支农力度。农村信用社应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切实转换经营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发挥地处农村、与农民联系紧密的优势,加强对“三农”的信贷支持,实现农村经济和农村信用社发展的良性互动。邮政储蓄机构应利用自己网络的优势,积极开办多种形式的贷款业务,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农发行和各商业银行要适当调整和转换经营策略,下放贷款审批权限,做到责、权、利相结合,充分调动基层行开拓市场积极性。

(二)多渠道增加农村信贷资金投入,缓解农村资金供求矛盾。增加农村信贷资金供给是解决我国农村信贷资金不足问题的关键。一是应鼓励、引导、支持农村金融机构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积极发展小额信贷,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业和农村;二是农村信用社应进一步加大支农力度,突破传统信贷支农观念,创新信贷支农品种,进一步调整信贷结构,积极满足规模种养殖业、农业深加工业、个体工商业、微小企业等的资金有效需求,提高农业生产贷款比重;三是应完善邮储资金回流农村制度,拓展贷款业务品种和金额,支持新农村建设。

(三)实行差别化利率,促进社农“双赢”。农村信用社应在做好支农工作的前提下,实现自身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坚持让利于农、减轻农民利息负担的原则,科学、合理、灵活地进行利率定价,在信贷资金安排和贷款利率档次上实施支农优惠政策;合理细分农户贷款,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对象的信用等级、期限长短、发展潜力及贷款项目的风险状况确定贷款利率浮动幅度,制订多种农户贷款的利率定价,特别是对农村弱势产业和弱势群体的贷款如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等,实行不浮或少浮政策,尤其在助学贷款上,政府应给农村信用社更多优惠政策,以满足更多大学生家庭贷款需求,实现更大的社会效益,促进“三农”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