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算理

合集下载

小数的加法减法教案8篇

小数的加法减法教案8篇

小数的加法减法教案8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作文大全、心得体会、申请书、演讲稿、教案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essays, experiences, application forms, speeches,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article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小数的加法减法教案8篇我们的教案应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教案可以包括教育技术工具的使用,以增强教学效果,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小数的加法减法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四年级数学小数加法和减法说课稿(实用18篇)

四年级数学小数加法和减法说课稿(实用18篇)

四年级数学小数加法和减法说课稿(实用18篇)教学。

目标: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加、减及混合运算。

2、使学生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3、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小数加、减法计算能力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1、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以及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2、能根据数据特点正确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1、理解小数点对齐,即数位对齐的道理。

2、灵活选用方法使混合运算简便。

3、感受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和灵活性。

教学建议:1、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小数加减法知识。

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两者之间有着割不断的联系和相同之处。

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学生在三年级时就已经掌握了。

因此,让学生充分应用旧知来自主学习小数的加减法成为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要策略。

教学时,教师的.职责是:帮助学生激活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一已有知识经验,并尝试用它来计算小数加减法;让学生明确列竖式时应如何对齐数位,懂得道理何在;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主尝试的过程和结果。

通过自主学习本单元的知识,使学生懂得应用旧知来学习新知是获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

2、提倡解题策略的多样化。

为了使因材施教、让每一个人都得到充分发展的理念落到实处,教学时应注意关注不同学生解答问题的不同思路,积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解法。

如,教学例1中解答“第二轮动作完成后中国队领先多少分?”的问题时,教师不宜作任何提示,而应让学生根据自身经验找到适当的解题方法。

又如,教学例3、例4时,不需要将教材中出现的各种解题思路率先呈现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独立思考、自主解答的基础上,通过合作交流,领会多种不同的解题思路,感受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达到提高数学思考能力和计算能力的目的。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年级数学教案如果还不能满足你的要求,请在本站搜索更多其他《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年级数学教案范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课件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课件

探究计算方法 方法一:将小数转化成整数
0.8 + 0.6 = 1.4 (元)
0.8元
+
0.6元
=
(1.4)元
( 8 )角 + ( 6 )角
= (14)角
1元4角
探究计算方法 方法二:列竖式计算
0.8 + 0.6 = 1.4 (元)
元角
0.8
+ 0.6 1 14
1 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2 从末位加起,末位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 1 )。 3 在结果中点上小数点,要与加数中的小数点对齐。
2.李明带了20元去买玩具。买了一个玩具熊和一架 飞机,还剩多少元?
8.4元
9.7元
8.4 + 9.7 = 18.1(元) 20 - 18.1 = 1.9(元)
答:还剩1.9元。
3.小丽从儿童乐园上车,要到光明街站下车。如果 每两站间相距为1千米,小丽要付车费多少钱?
13-1=12(段) 12×1=12(千米) 12-10=2(千米)
7 小数的初步认识
第3课时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学习目标】
1.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2.初步掌握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学习重点】
掌握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
理解一位小数加、减的算理。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引入
1.笔算下面各式,并说一说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166 + 52 = 218
整数加、减法
小数加、减法
①相同数位对齐。
相同点 ②加法满十向前一位进1,减法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当10。
③都按从低位到高位的顺序进行计算。

小数加法和减以及乘除法

小数加法和减以及乘除法

小数加法和减法三、课堂小结计算小数加法时,应该注意什么?【检测反馈】1.用竖式计算。

0.63+1.5= 3.63+0.87=8+3.02=8.33-2.73= 5.46-0.6=7.81-4.5=2.⑴小冬家和小华家相距多少千米?(2)各自从家到学校,小华要比小冬多走多少千米?(3)小华从家到少年宫一共要走多少千米?教学反思w W w .X k b 1. c O m活动二:齐做基本练习,共同提高能力。

1.完成课本第48页“练一练”第1、2题。

2.小组内交流,互评作业。

3.全班交流。

计算小数加、减法,还应当注意什么?组交流。

活动三:大胆挑战自我,同登智慧舞台。

1.独立完成下面各题。

(1)口算,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0.7+0.3=0.65-0.25=6+3.4=1.6―0.4= 4.5+0.5=0.82―0.42=(2)小马虎在计算4.5减一个小数时,把减号看成了加号,得6.3。

这个减数是多少?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整数减小数的小数减法小数加、减法的练习活动二:你出我做,共同进步。

要求:每人出4道小数加、减法的题目,两道竖式计算、两道解决问题。

小数位数不得超过两位,每题10分。

出题时间5分钟,答题时间10分钟。

三、课堂小结【检测反馈】要求:小组内分工合作,互相提问,共同解答。

完成时间10分钟,做对1题加10分。

1.38.5元10.5元22.8元15元(1)热水瓶比铁锅贵多少元?保温杯比水壶便宜多少元?(2)买一个保温杯和一口铁锅,需要多少元?妈妈付出40元,应找回多少元?(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2.小力用竖式计算5.1加上一个两位小数时,把加号看成了减号,得2.76。

你能帮他算出准确的结果吗?教学反思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笔算小数加减法和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的练习小数乘整数3、要求学生在课本上完成练习十第1题。

4、完成练习十第2题指名板演,其他学生在作业本上完成。

5、完成练习十第3题。

提问:这道题中雷声在空气中传播了几秒钟?每秒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想一想,要求打闪的地方离小华有多远,就是求什么?6、完成练习十第4题。

第13讲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13讲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13讲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知识盘点1. 主要内容小数加、减法的口算、笔算。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一级小数加、减法的简单计算。

2. 主要目标(1)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理解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3. 知识要点(1)笔算小数加、减法时小数点要对齐。

(2)整数的运算方法对小数同样适用。

(3)整数的运算定律对小数也同样适用。

例题解析【例1】水果市场运进西瓜39.594吨,运进苹果25.342吨。

水果市场一共运进多少吨水果?【分析】小数加减法的算理算法与整数加减法基本相同,都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应相加,特别注意要把小数点对齐。

【解答】 39.594+25.342=64.93639.594+ 25.34264.936答:水果市场共运进64.934吨水果。

【评注】小数加法笔算时要把小数点对齐。

【备选例题】红星厂计划全年生产童鞋22.12万双,实际生产了31.45万双,超过计划多少万吨?【例2】计算:35.5-(6.24+9.36)【分析】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先乘除后加减,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一次进行计算。

【解答】 35.5-(6.24+9.36)=35.5-15.6=19.9【评注】运用整数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备选例题】计算:2.8-(3.1-0.3)【例3】计算:4.36+8.865+5.64+1.135【分析】运用加法交换律,把4.36和5.64先相加,得10;再把8.865和1.135相加,得10,10加10得20.【解答】 4.36+8.865+5.64+1.135=(4.36+5.64)+(8.865+1.135)=10+10=20【评注】加法交换律在小数加法中同样适用。

【备选例题】计算:6.327+2.584+7.416+3.673【例4】计算:18.587-5.52-6.48【分析】因为5.52+6.48得12,根据减法的运算性质,先把5.52和6.48相加,再从18.587减去12得6.587。

新人教版四下数学第1课时 小数加减法(1)

新人教版四下数学第1课时  小数加减法(1)
方法二: 转化为元、角、分进行计算。 16.45元=16元4角5分 14.29元=14元2角9分 16元4角5分+14元2角9分=30元7角4分 30元7角4分=30.74元
计算:16.45+14.29 = ?
有没有更简便,且更有普遍性 的计算方法呢?
方法三: 用竖式计算。
元 角分
16 . 4 5 + 14 . 2 9
1.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
7.2-0.8= 6.4
15.62-7.46= 8.16
.
7.2
- 0.8 6.4
验算:
6.4 + 01. 8
7.2
验算:
..
15.62 8.16 - 7 . 4 6 + 7 . 416
8.1 6 15.6 2
教材第69页“做一做”第1题
2.下面是小明的体重统计表。
(1)小明从7岁到10岁,体重增加了多少千克?
相同数位要对齐。
从个位加起,满十 向前一位进1。
图书馆新购买科技类图书645本,故事类图书
429本。
(2)科技类图书比故事类多多少本?
645-429 = 216(本)
. 645 -4 2 9
2 16
相同数位要对齐。
怎减样法计的算竖 小式 数计位算数需相要 同注
从个位减起,不够 的意加什减么呢法?呢?
38.8-26.7= 12.1(千克)
年龄 7岁 8岁 9岁 10岁
体重/kg 26.7 30.6 34.5 38.8
38.8 -2 6 . 7
12.1
答:体重增加了12.1千克。
教材第69页“做一做”第2题
2.下面是小明的体重统计表。
(2)哪一年比上一年增加得最多?增加了多少?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第2课时 小数加减法(2)【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第2课时 小数加减法(2)【教案】

第2课时小数加减法(2)▷教学内容教科书P70例2,完成P70“做一做”,P71~72“练习十七”第5、6、7、9题。

▷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探索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通过解决有关小数的实际问题,体会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探究并掌握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对小数部分位数不同的小数减法的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活经验,导入新课1.复习小数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师:前面我们探究了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请大家动手算一算,想一想:你是怎样算的?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课件出示习题)(1)请4名学生上台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

(2)集体汇报交流。

【学情预设】预设1:先把小数点对齐,然后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预设2:计算时要将小数点对齐,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如果有“0”,可以根据小数的性质将“0”去掉。

2.导入新课。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小数加减法的问题。

[板书课题:小数加减法(2)]【设计意图】通过计算,既复习了旧知,激活了经验,又为学习新知奠定了基础。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1.观察发现,提出问题。

师:上节课我们解决了小丽买书的问题,今天我们再来解决小林买书的问题。

看,小林也买了两本书。

(课件出示)◎教学笔记【教学提示】可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从而理解“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这一本质,突出小数点对齐的必要性。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情预设】预设1:《数学家的故事》的单价是16.45元,《神奇的大自然》的单价是18.3元。

预设2:提出的问题有:小林买《数学家的故事》和《神奇的大自然》一共花了多少钱?《数学家的故事》比《神奇的大自然》便宜多少钱?【设计意图】通过先引导学生收集信息,再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经历“从头到尾”思考问题的过程。

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加减法》教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加减法》教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加减法》教课设计教课目的:1、知识与技术:联系生活实质,创建情境。

让学生自主研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解决实质问题。

2、过程与方法:合作沟通,总结小数加减法笔算的一般方法,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3、感情态度价值观:感觉新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

教课要点: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教课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教课过程:一、复习旧知先计算,后验算246+48=347-39=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例1、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起相加减。

2、哪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 1,哪位不够减,要以前一位退 1 再减。

二、教授新课1、激情导入,提出问题。

师:请看大屏幕: 2004 年雅典奥运会中国队选手劳丽诗、李婷获女子 10 米跳台双人决赛冠军的场景。

课件显现决赛成绩表。

师:你从中认识到哪些信息?学生沟通后发问:依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些用加减法计算的问题吗?依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相应的问题算式:(1)在第一轮竞赛中,中国队当先多少分?53.4-49.8=(2)在第二轮竞赛中,中国队当先多少分?58.2-49.2=(3)中国队两轮总成绩是多少分?53.4+58.2=(4)加拿大队两轮总成绩是多少分?49.8+49.2=(5)中国队两轮总成绩当先多少分?2、揭露课题。

师:请认真察看,这些加减法算式,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特色吗?( 算式中都有小数 )如何计算小数的加减法呢?这就是我们今日要研究的问题。

( 板书课题:小数加法和减法 )3、研究( 一) 小数减法 ( 研究问题 1)(1)、算一算师:中国队第一轮终究当先多少分 (53.4-49.8) ,你能算吗?请先试一试。

(2)、说一说师:你是怎么算的?把你的算法与同桌沟通一下,比一比,是相同的吗?师: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沟通。

(3)、议一议。

师:你们组有几种算法,哪一种更适合?全班沟通一下,如何算既合理又简易?( 环绕学生采纳的算法进行比较。

要修业生详细解说思虑过程。

整数乘除法运算法则

整数乘除法运算法则

整数乘除法运算法则是什么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除数*商=被除数整数加、减计算法则:1)要把相同数位对齐,再把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相加或相减;2)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

2、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1)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2)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3、分数加、减计算法则:1)分母相同时,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2)分母不相同时,要先通分成同分母分数再相加、减。

4、整数乘法法则:1)从右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到哪一位,得数的末尾就和第二个因数的哪一位对个因数的哪一位对齐;2)然后把几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整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各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5、小数乘法法则:1)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2)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得数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3)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6、分数乘法法则:把各个分数的分子乘起来作为分子,各个分数的分母相乘起来作为分母,(即乘上这个分数的倒数),然后再约分。

7、整数的除法法则1)从被除数的商位起,先看除数有几位,再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多一位数;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上商;3)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8、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法则:1)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2)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补零,再继续除。

9、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法则:1)先看除数中有几位小数,就把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数位不够的用零补足;2)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来除10、分数的除法法则:1)用被除数的分子与除数的分母相乘作为分子;2)用被除数的分母与除数的分子相乘作为分母。

苏教版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教案 第四单元 小数加法和减法

苏教版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教案 第四单元 小数加法和减法
2.同上学习。
3.谈话:这里还有两道计算题,你能用刚才学到的计算方法来检查下自己的预习作业。再说一说是怎样算的。然后把计算结果化简。
4.谈话: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学会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你能说一说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点吗?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些什么?
【板块三】
检查预习作业有问题改正。
②填上一个数,使计算简便。
32.54+2.75+()
7.58-2.66-()
【板块一】
谈话揭题:小数加法和减法的简便计算。
【板块二】
1.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注意选不同方法的学生板演。
2.比较。
两种算法的结果相同,说明了什么?哪种算法简便些?
小结:整数加法的运算律,对小数加法也同样适用。应用加法运算律也可以使一些小数加法计算简便。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
一、揭示课题,认定目标
交流预习作业1、2、3题。
谈话揭题。
二、自主学习,建构模型
1.学生根据下列提纲自学例3
出示例3
这里的四种文具,小华各买一件,他一共用多少元?
可以怎样列式?
你会计算这道题吗?先算一算,再把你的方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2.比较。
两种算法的结果相同,说明了什么?(小数连加,也可以交换加数的位置,也可以把加数结合相加,计算结果不会改变。说明小数加法同样有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存在。)
二、自主学习,建构模型
1.根据上面问题列出的算式要求学生用竖式计算。
问题1:
(1)小组交流预习时怎样用竖式计算的?
(2)展示学生不同的算法。
要求学生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2.同上学习。
问题2:
思考:用竖式计算小数减法时,为什么要把被减数和减数的小数点对齐?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小数加减法(2)》课件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小数加减法(2)》课件

位数不同的小数减法
求6.45比8.3少多少。
(2)《数学家的故事》比《神奇的大自然》便宜多少钱?
我喜欢这两本书。 我要买这本词典!
6.45元
8.3元
自己动手列竖式计算。
8.3 - 6.45 = ?
探究8.3-6.45的笔算方法
8.3 – 6.45 = 1.85(元)
一位小数 两位小数
.. 相同数位对齐 8 . 3 ?0
我喜欢这两本书。 我要买这本词典!
合作交流 探索新知
位数不同的小数加法
(1)小林买了下面两本书,一共花了多少钱? 求和
我喜欢这两本书。 我要买这本词典!
6.45元
8.3元
6.45 + 8.3 = ?
探究6.45+8.3的笔算方法
6.45 + 8.3 = 14.75(元)
两位小数
一位小数
小数位数不同,怎样 列竖式计算呢?
跳高 跳远 铅球 铁饼 标枪 100 m跑 中国纪录 1.97m 7.01m 21.76 m 71.68 m 63.92 m 10.79秒 中国纪录 2.09m 7.52 m 22.63 m 76.80 m 72.28 m 10.49秒
相差 0.12 m 0.51 m 0.87 m 5.12 m 8.36 m 0.3秒
1.03 + 0.98 = 2.01(t) 10 - 4.8 = 5.2(kg)
6 km – 2 km 860 m
6 - 2.86 = 3.14(km)
随堂练习 巩固新知
1.算一算,连一连。 6 - 0.8 = 5.2 3.5 – 3 = 0.5 10 - 2.5 = 7.5
5 + 2.5 = 7.5 4 + 1.2 = 5.2 10 - 9.5 = 0.5

五年级数学苏教版上册第四单元第1课《小数加、减法计算》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苏教版上册第四单元第1课《小数加、减法计算》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苏教版上册第四单元第1课《小数加、减法计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小数加、减法计算》是五年级数学苏教版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要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能够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并能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对运算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运算规则上有很大的不同,学生可能对小数点的位置和小数位的对齐等方面存在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并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能够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

2.能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能够正确地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小数点的位置和小数位的对齐。

2.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小数加减法的意义;通过游戏教学法,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2.小数加减法的练习题3.小数点和小数位的模型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如:“小明有3.5元,他又买了一支铅笔,铅笔的价格是2.5元,请问小明还剩下多少钱?”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感受小数加减法的意义。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课件呈现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引导学生注意小数点的位置和小数位的对齐。

同时,教师可以使用小数点和小数位的模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练习。

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点评。

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巩固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小数加减法》说课稿11篇

《小数加减法》说课稿11篇

《小数加减法》说课稿11篇《小数加减法》说课稿1一、说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小数加减法这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是在学生近期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前面非常熟悉的整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安排学习的,是学生日常生活的需要和进一步学习、研究的需要,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是小学生基本的而且是必备的数学知识、技能与方法。

这一教学内容与老教材相比,突出了计算不在是枯燥乏味,而是选择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素材,作为计算教学的背景。

让学生感到计算学习同样是生动、有趣的,使学生在解答用小数计算的实际问题时,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小数运算的基本方法。

再说,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是相通的。

对于小数加减法,学生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教材紧紧抓住学生的这一认知特点,有意不给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不概括小数的加减法法则,而是刻意引导学生利用已掌握的整数加减法的旧知迁移到小数加减法这一新知中。

使学生懂得应用旧知来学习新知是获得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

二、说教学设想小数加减法的教学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合作交流获得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

在教学设计上主要体现以下三点:第一、紧密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借助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盛会奥运会设置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与兴趣。

让学生提出雅典奥运会中女子10米跳台双人决赛中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小数加减法的兴趣。

顺理成章地引入小数加减法,使学生以最佳状态进入解决问题的活动,主动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

在巩固提高环节设置买体育用品的问题情境。

体现数学________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基本理念。

在这样的背景下学习,学生更能体会出学习小数加减法计算的意义,感受数学的价值。

第二、教师大胆放手,学生自主探索由于学生已有整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知识经验,由学生自己收集有用信息。

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在这一系列学习活动中,教师不给学生任何提示,促使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去解决问题,尝试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在探索中感悟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第14讲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与错题专练(北师大版)

第14讲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与错题专练(北师大版)

第14讲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与错题专练(易错梳理+易错举例+易错题演练)【易错梳理】1、小数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最后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在得数中点上小数点。

2、小数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哪一位上不够减就要向前一位借1当10,最后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在得数中点上小数点。

3、计算小数加法时,应该把加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然后从末位开始加起。

4、列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得数里的小数点要与加数的小数点对齐。

5、两个小数相减,差的整数部分是0时,0必须落下来写在小数点的前面。

6、在计算小数加法时,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千万不要忘记满十进一,也不要忘记下一位进上来的1。

7、在估计带钱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到估多不估少,否则所带的钱可能不够。

【易错举例】易错点1:计算小数加法时,相同数位没有对齐。

小利买一个笔记本花了6.5元,买一把尺子花了2元。

她一共花了多少元? 【错误答案】6.5+2=6.7(元)答:她一共花了6.7元。

【错解分析】错误解答错在没有掌握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把数的末尾对齐了。

应该把2与6.5整数部分的6对齐并相加。

【正确解答】6.5+2=8.5(元)答:她一共花了8.5元。

易错点2:用竖式计算小数加法时,哪一位相加满十,没有向前一位进一。

计算。

【错误答案】【错解分析】错误解答错在计算8元加2元时,没有加进上来的“1”。

计算小数加法与计算整数加法一样,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正确解答】易错点3:某一位被借走“1”,计算时没有减去退位的""1”。

计算。

【错误答案】【错解分析】计算小数减法与计算整数减法一样,不够减时,向前一位借1。

但要注意从前一位借1,计算时要在前一位上减掉l。

最好的提醒办法是使用退位点标记。

凸显本质核心疏通运算脉络——《小数加减法》单元整体教学思考

凸显本质核心疏通运算脉络——《小数加减法》单元整体教学思考

凸显本质核心疏通运算脉络——《小数加减法》单元整体教学思考一、纵横梳理——析教材。

单元整合课不是简单地做“加法”或“减法”,我们将《小数加减法》这一知识置于这一单元、这一学段甚至整个知识体系中来整体审视和研读,有利于教师站在学科体系的高度审视单元学习的作用和价值。

1.基于知识体系纵向梳理。

基于运算的算理与算法思考,可以将数的(加减法)运算划分出三部分,即:“整数加减运算”、“小数加减运算”和“分数加减运算”。

因为整数和小数的计算单位都是十进制的位值制,因此两者的核心本质是一脉相承的,即“十进制单位的累加或减少”。

再以“算理、算法”为核心深入研究,会发现整数加减法的“个位对齐”、小数加减法的“小数点对齐”,分数加减法的“先通分再加减”,三者看似不同,但背后的本质都是“相同计数单位的数相加减”,以这一本质为核心,整数、小数和分数的运算就有了紧密的内在联系,所有的加减法运算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

2.基于单元视角纵向梳理。

学生是在经历整数加减法学习后开始学习小数加减法,而小数加减法的学习又分为两次:一次是三年级上册初步认识小数后,以元、角、分作为模型支撑的一位小数加减法;第二次是四年级下册学习了小数的意义之后,学习位数不同的小数不进位、不退位、进位和退位加减法。

二、整体规划——理路径。

在整体把握教材编排、纵横梳理学习内容及学生学情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北师大教材安排“买菜”和“比身高”现实情境,均是以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为切入点开展教学,虽然降低了学生的理解和计算难度,但容易被整数加减法末位对齐的影响,难以引发认知冲突,难以让学生将关注点放到“小数点对齐”上,不利于理解“小数点对齐”的本质。

因此,笔者尝试整合改造“小数加减法”,将四年级下册小数加减法的第一第二课时整合为一节算理算法课,定为小数加减法单元核心课,从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入手,更能启发学生的深层次思考。

具体课时安排如下:基于以上分析,将第一课时算法算理核心概念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1.在具体情境中融合估算、口算、笔算,通过操作、思考、交流,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苏教最新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四 小数加法和减法 2.小数加、减法计算(2)》_1

苏教最新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四 小数加法和减法 2.小数加、减法计算(2)》_1

小数加减法(2)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营造自主的探究空间,使学生在试做与探寻计算方法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法计算的算理和方法,并从中感受迁移、对比等思考问题的方法。

3.鼓励学生探寻新情况,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探索意识与求新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能够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

教学难点:学生主动探寻新情况,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感受迁移、对比等思考问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ppt 、数字卡片、跳绳(竖式的横线)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出示题目:在一艘船上,有水手75人,羊32只,请问船长的年龄有多大?同学们,这是一位外国专家给中国小学生出的一道数学题。

学生思考片刻后,让学生试着说说。

教师揭示:这是一道著名而沉重的数学题目,它的著名之处不是它的难度,而是有90%的中国小学生得到了船长是43岁这一荒诞的答案,它的沉重之处就是说明我们中国的小学生缺少一种敢于质疑,勇于提问的精神。

而我们数学学习就是从疑问开始的,今天我们就带着敢于质疑,勇于提问的学习精神进入我们的课堂。

凭你们的经验,75人可以与32只相减吗?追问:你的经验告诉我们:要想直接相加减必须怎么样?(明确算理)【设计说明:利用船长的年龄问题引入本节课,主要想从这个著名问题中衍生两个方面:一方面衍生本节课的探索主线——敢于质疑,勇于提问。

探究活动的中心是问题,而学生的问题意识与质疑精神并不强,通过课前的渲染,让学生带着这样的学习品质进入课堂。

另一方面通过对其中条件的改变,唤醒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单位相同才可以直接相加减,为明析算理提供感知基础。

】二、主动探索,自主迁移方法。

1.让我们来看一条数学信息。

一本《数学家的故事》5元,一本《神奇的大自然》18元,启发思考: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课件:两本书一共多少钱?《数学家的故事》比《神奇的大自然》便宜多少钱?师:那我们先来研究第一个问题,谁来说说看怎么解决呢?追问: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横式:5+18让学生板书出竖式,追问:你为什么这样写呢?引导学生说出末位对齐或相同数位对齐,(适时追问:为什么要相同数位对齐?)2.同学们前段时间我们认识了小数,现在这两本书的价格有一点变化,一本《数学家的故事》5.47元,一本《神奇的大自然》18.3元,现在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板书:5.47+18.3, 提问:这成了一道什么算式?揭题并板书: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在计算上的联系

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在计算上的联系

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在计算上的联系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在算理上是相通的。

计算小数加减法就是按照整数加减法的算法来计算的,都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算起;满十进一等等。

加减法的运算法则
1、整数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算起;
(3)加法中满几十就向高一位进几;减法中不够减时,就从高一位退1当10和本数位相加后再减。

2、小数
(1)小数点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
(2)按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3)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优秀6篇)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优秀6篇)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优秀6篇)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如下是美丽的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优秀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篇一重点难点1、通过对家庭生活中日常支出项目的调查和了解,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2、让学生通过计算有关项目的合计数,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本单元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并产生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3、通过此次教学,使学生能积极关注家庭收入情况,体贴父母工作的艰辛,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

教学重点难点:支出和收入在计算时采取的方法教学准备(含资料辑录或图表绘制)让学生提前收集:上月的电子话缴费单,水电燃气三个月的缴费数据一、导入二、新授1、拿出你家上个月的电子话缴费单,看看每个月的电子话费包含哪几个部分。

1、上月余额、本月消费、本月余额之间有什么样的关联,你能写出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式吗?本月消费有很多,你怎样算本月消费的合计数。

计算一下是不是存在这样的关系呢?上月余额-本月消费=本月余额xx的爸爸中途又充了100元话费,那么又有什么样的数量关系呢,我们一起来帮他算算。

2、把你收集到的你家近三个月的水电气消费的数据填在书上,然后自己算一下合计数,看看谁家的哪项费用较少?①家庭支出较低者:②家庭支出中等者:③家庭支出较高者:再与你家庭的收入情况结合起来考虑,哪些同学的家庭储蓄额较多,支出较多的同学考虑一下能不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开支呢?通过这次的记帐你有什么样的体会?3、统计一下自己上周的收入、支出和结余情况。

你的收入是从哪儿来?你的支出合理吗?必要吗?你结余多少?你准备怎样处置你结余的钱?4、我们应当如何合理安排收入与支出?小组交流,分组汇报小组交流一下谁家的电子话费较多,各自的余额又是多少呢?自由讨论发言教和学的过程五、课堂作业回去收集你家一周内生活费用的支出情况,并用计算器算出合计数。

第六单元 小数的加法减法

第六单元 小数的加法减法

单元主题教学设计课时教学设计(四年级下册数学)总第51 课时主备教师: 拟定日期:年月日课时教学设计(四年级下册数学)总第52 课时主备教师:拟定日期:年月日课题小数加减法(二)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课型新授教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位数不同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

2.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导入、合作探究、巩固练习、小结)二次复备一、引入新课1.算一算4.85+1.95= 7.85-5.68= 7.32+2.45= 5.92-4.39=二、自主探究1.(1)小林买了下面两本书,一共花了多少钱?提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根据学生讨论,列出问题。

(1)一共花了多少钱?(2)《数学家的故事》比《神奇的大自然》便宜多少钱(3)《神奇的大自然》比《数学家的故事》贵多少钱?提问:怎样列式,如何计算呢?(1)6.45+8.3=14.75(元) (2)(3)8.3-6.45=1.85(元)想一想: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有什么不同?学生分组讨论,汇报结果。

整数加减法要求末尾对齐,而小数加减法要小数点对齐(3)被减数位数不够时,末尾添“0”,更容易计算;(4)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的,一般要把末尾的0去掉拓展延伸想一想,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2 □ . 4 5 □3 □ . 9− 8 . □ 9 + 4 □7 . □□ 5 . 0 □ 8 1 6 . 4作业布置 1.算一算,填一填加数 3.86 5.4加数 2.47 12.7和8.66 18.83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练习。

被减数20.49 6.5减数12.87 0.96差 4.12 1.34板书设计第2课时小数加减法(2)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例2 小林买了两本书,《数学家的故事》6.45元,《神奇的大自然》8.3元6.45+8.3=14.75(元)8.3-6.45=1.85(元)小数加减法计算时,小数点要对齐,不够时从高位借“1”当“10”再减,末尾有0要去掉。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作业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作业设计)

第1课时位数相同的小数加法作业内容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评价设计课前预学课前预学部分的作业设计主要落实以下目标:1、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的算理是相同的,通过对整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复习,向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进行迁移。

2、通过单位换算将小数加减法转化成整数加减法,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联系。

3、初步感知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评价标准:书写工整内容正确按时完成创意表达自我评价_________生生评价—————教师评价__________一、回顾:列竖式计算126+79= 56+172= 873-366=列竖式计算整数加减法时,对齐,从位算起。

二、导学:阅读教材69页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一本《数学家的故事》售价为元,一本《童话选》售价为元,小丽买了两本书,一共花了多少钱?本题可以先换算单位,把元化成分来计算,16.45元= 分,14.29元= 分,一共多少钱列式为 = (分)= 元2、《数学家的故事》比《童话选》贵多少钱,也可以先把元化成分来计算,列式为,也就是元。

课中助学一、自主探究任务一:小丽买了两本书,一共花了多少钱?已知《数学家的故事》的单价为,《童话选》的单价为,一共多少钱,列式为尝试列竖式计算:16.45+ =16.45 注意:要将对齐,也+ 就是对齐。

任务二:《数学家的故事》比《童话选》贵多少钱?16.45- =总结:小数的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先把各数的对齐(也就是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点上小数点。

二、过关练习1、口算。

2.5+0.8= 7.12+2.33= 14.6-5.8=2、列式计算,并验算。

19.63+7.48= 38.71-17.48=课中助学部分的作业设计主要落实以下目标:1、经历探索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计算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

2、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通过练习提高计算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算理、算法的异同
今天QQ群里安徽的老师提出这样一道判断题,与大家探讨交流:“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完全相同。

”对还是错?大家讨论激烈,各执一词。

这是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下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教师教学用书中有:“小数点对齐后,计算方法与整数一样”这样的说法,那么这样的判断题究竟是对还是错呢?
先抛开计算方法不说,如果此题改为“小数加减与整数加减的计算算理完全相同”,我想就应该毫无争议了。

因为无论是整数加减还是小数加减,算理都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尽管在表像上我们看到的是,整数加减法是末位对齐,而小数加减法是小数点对齐,但究其实质是相同的,小数点对齐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保证数位对齐。

这也是我们进行小数加减法教学的关键点所在。

计算教学重点在于理解算理,达到算法自动化。

再回过头来解决算法的问题:整数加减法的算法是数位对齐,从低位(个位)算起;小数加减法是小数点(数位)对齐,从低位(末位)算起,被减数数位不够,用零补齐。

如果硬要说二者的不同,也确有不同,尤其是当“被减数数位不够用零补齐”,这一点在整数加减法中是万万不会出现的。

我想出题人的本意应该是在考察学生关于末位对齐和小数点对齐说法的不同,借此巩固学生对小数加减法算法的掌握,但我认为这样的考查是舍本逐末的做法。

关于计算教学的算理与算法的问题,还是那个观点,计算教学的重点是理解算理,因为只有理解算理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算法自动化。

忽视加深对学生算理理解、片面强调算法巩固训练的计算教学很容易落入算法机械化的误区,得不偿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