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山大学624中外哲学史基础知识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中山大学624中外哲学史基础知识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3年中山大学624中外哲学史基础知识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任选10题,每题8分,共80分)
1.与命与仁
答:与命与仁出自《论语》,“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孔子谈及“利”、“命”、“仁”三者的关系,集中表达了他的思想结构,即不太谈及“利”,而认可“命”与“仁”。
对“命”的认可是指在人之外的主宰力量,是盲目的、客观的和必然的,人人都要遵守。
承认“命”并不意味着消极等待、放弃努力,还要遵守仁道,主要表现为对人的道德要求与道德规范。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爱人,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提出“忠恕”之道,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宗法制度的礼制,并把仁爱的原则推广到政治之中。
2.齐物论
答:《齐物论》是庄子的一篇文章。
“齐物”是指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所有理论和道理,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一样的,不会因主观变化而变化。
庄子认为的“齐物”是世界万物包括人的品性和感情,表面上是千差万别,归根结底却又是齐一的;而“齐论”是人们的各种看法和观点,看起来也是千差万别的,但世间万物既是齐一的,言论归根结底也应是齐一的,没有所谓是非和不同。
“齐物”和“齐论”合在一起便是《齐物论》的主旨。
3.贵无论
答:“贵无论”是魏晋玄学的观点。
魏晋时期以“无”为天地之本。“贵无”语出裴頠《崇
有论》:“阐贵无之议,而建贱有之论。”王弼等人提出“以无为本”,遂为名士们广为谈论和传播,贵无之说风靡一时。贵无论的基本论点是把“无”当作世界的根本,当作世界统一性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现象与本质的关系,诠释了老子、道家“无形无象”的观点。
4.四法界
答:“四法界”是中国大乘佛教八大宗派之一的华严宗的观点。
该派认为全宇宙系统都在于人心,若由现象与本体观察之,可以把法界分为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四种。
这四种法界分别代表了不同的人对世界的不同层次的认识,事法界是指普遍的现象世界,这是凡夫的认识;后三种属于佛智,理法界是无差别的宇宙真理,理事无碍法界是说事理相互依存,而只有达到了事事无碍法界,即各种事物之间都互相包容而无妨碍,才是佛智的最高境界。
5.慧能
答:慧能是佛教禅宗祖师。
他俗姓卢氏,是唐代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县)人。
慧能得黄梅五祖弘忍传授衣钵,世称禅宗六祖,与孔子、老子并列为“东方三圣人”,慧能是中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佛教高僧之一,禅宗于此时为最盛。
他代表作品有《六祖坛经》、《金刚经义》,其思想包含的哲理和智慧,对中国哲学与佛教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6.知行合一
答:“知行合一”是明代王阳明提出的哲学观点。
“知”是指学识、思维认识;“行”是指人的实践活动。
王阳明的这一关于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侧重阐述了道德修养与道德实践关系。
他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
和“行”统一起来,才是真“圣人”。
但是“知行合一”并不是简单地把“知”与“行”简单的合并,而是强调要把认知运用到实践中去,来指导实践。
7.大同书
答:《大同书》是中国近代思想家康有为阐述理想的“大同”社会的著作。
“大同”意为“天下为公”,天下为大家所共有。
《大同书》以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等原则,描绘了“大同”社会的蓝图:无等级之分、无种族之别,人人平等,农、工、商皆归于公,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文化生活丰富,社会风气优良的“至平、至公、至仁、治之至”的社会。
8.理想国
答:《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最著名的代表作。
它以对话的形式,围绕中心问题“什么是正义”展开研究,广泛涉及经济学、政治学、哲学、伦理学等领域。
对话录里柏拉图以苏格拉底之口与他人对话,设计了一个真、善、美相统一的政体,这是可以达到公正的理想国,正义与善是柏拉图理想国的主题。
柏拉图认为统治者必须是哲学家,因为哲学家的本质就是具有知识、智慧、正义、善的美德。
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乌托邦。
9.四因说
答:四因说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对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四大学派及随后思想发展的一种独到的概括和总结。
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中,讨论了事物运动的原因,他认为事物运动的原因有四个,它们分别是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
“质料因”是指产生事物并在其内部始终存在着的东西;“动力因”是指推动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因;“形
式因”是指事物原型所表达出的内在本质;“目的因”是指事物最好的结果。
其中目的因是终极的、最重要的。
他相信自然界的事物都有其目的。
10.我思故我在
答:“我思故我在”是法国哲学家笛卡尔的著名思想,是笛卡尔哲学认识论的起点,也是他“普遍怀疑”的终点。
其意为:当我怀疑一切事物的存在时,我却不用怀疑我本身的思想,因为此时我唯一可以确定的事就是我自己思想的存在。
笛卡尔反对经院哲学和神学,提出怀疑一切的“系统怀疑的方法”,然而他的怀疑不是对某些具体事物、具体原理的怀疑,而是对人类、对世界、对上帝的绝对怀疑。
该理论被认为是极端主观唯心主义的代表。
11.社会契约论
答:《社会契约论》是法国思想家卢梭的著作。
书中第一次提出了天赋人权和主权在民的思想,提倡的民主理论风靡全世界,并且引发了法国大革命。
卢梭认为,一个理想的社会,应该建立在人与人之间而非人与政府之间的契约关系中,政府的权力来自被统治者的认可,一个完美的社会是为人民的“公共意志”所控制的,建议由公民团体组成的代议机构作为立法者,通过讨论来产生公共意志。
《社会契约论》中主权在民的思想,是现代民主制度的基石,深刻影响了逐步废除欧洲君主绝对权力的运动,以及18世纪末北美殖民地摆脱英帝国统治、建立民主制度的斗争。
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宣言》及两国的宪法均体现了《社会契约论》的民主思想。
12.四假象说
答:“四假象说”是英国哲学家培根提出的哲学观点。
他为揭露了人类认识产生谬误的
根源,提出了著名的“四假相说”,认为人们之所以只能看到事物的假象,是受到错误观念的影响,而这种错误观念的产生根源是认知主体的幻觉。
培根把这些虚幻的假象分为四种:“种族假象”、“洞穴假象”、“市场假象”和“剧场假象”。
这个理论解决了认识论上的一个根本问题,我们要求得真知,根本就在于消除妨碍认识的因素,而培根所提出的四种假象正是人们通向真理的重大障碍。
二、简答(任选3题,每题15分,共45分)
1.简述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
答:“天人感应”是中国古代神学术语,是中国哲学中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唯心主义学说。
“天人感应”是指天意与人事的交感相应,认为天能干预人事,预示灾祥,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
(1)主要内容
“天人感应”是董仲舒思想的核心,其具体内容包括:
①“灾异谴告”说
“灾异谴告”说认为自然灾害和统治者的错误有因果联系。
天和人是相通的,人的作为能感应天,天则通过扬善罚恶来干预人事。
这个过程是双向的,一是“上传”,人用行为来向天感应;另一则是“下达”,天降下祥瑞或者灾祸,以示鼓励或者惩罚。
②“天人同类”说
“天人同类”说是人是效仿天的形象而产生的,人是天的副本,因此人与天是同类的。
而“同类”事物之间会出现相感相动的现象。
所以,天与人之间也存在相感相动关系,这就是他的“天人感应”。
(2)作用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是在封建统治的基础上产生的,其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的秩序,其实际达到的作用有两个:
①限制君权
董仲舒把“天”塑造成至上神,以“天人感应”来督促统治者时刻反省自己是否有违天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无限的君权。
②统治的理论基础
他鼓吹“君权神授”,假借天意把封建统治秩序神圣化、绝对化,也给君父的尊位及其统治找到了理论根据,为汉朝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2.简述朱熹的“性即理”论和王阳明的“心即理”论。
答:朱熹的理学与王阳明的心学是宋明理学中两座并列的高峰。
(1)朱熹的“性即理”论
“性”是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的结合。
“理”就是天,人接受了天理而形成天命之性;天命之性必然会受到污染就是气质之性。
天命之性是纯善的,而气质之性有善也有恶。
以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为基础,人心受到气质的污染,包含着欲望,而道心出于理,是合乎“理”的。
由此,朱熹认为通过“存天理去人欲”,把受到污染的气质之性去掉,人性就是理之性了。
(2)王阳明的“心即理”论
王阳明的“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心之本体,即本体论上的心;二是指个体发用流行之心,即修养论上的心。
天理是指伦理道德,它是人的至善之性,舍弃了性就无所谓天理,性是天理的载体。
本体论是修养论的前提和基础,修养论是本体论的现实和表现。
从本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