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和大树 公开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大树与小草的教案5篇

大树与小草的教案5篇

大树与小草的教案5篇大树与小草的教案篇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小草和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2、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植株的高矮、茎的粗细和质地。

3、大树和小草都有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过程与方法:用简图画出小草的主要形态特征,能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小草和大树一样,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具有爱护小草,不践踏不草的意识。

?教学重点】找大树和小草的相同点,体会陆生植物生命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几种常见的小草,最好有三叶草(黄花酢浆草)和狗尾草;一条樟树枝和它的果实、叶片。

【教学过程】一、认识常见的小草1、师生交流:在校园里不仅有高大的树木,还有低矮的小草。

我们认识这些小草吗?这些小草长在校园的哪些地方?2、教师指导:对不知名的小草怎么认识?提供认识的方法及资料。

3、关注:学生对小草认识的经验。

4、设计意图:对小草这一声命题有一个初步认识。

二、观察记录狗尾草1、教师引导:在校园、田野、路旁、果园中都能找到狗尾草,为什么叫狗尾草?是呀,它的果实串毛茸茸的,很像狗尾巴。

它是一年生杂草,各地都有分布。

2、观察记录要求:运用前面学过的观察顺序、观察方法、记录方法来观察记录一株狗尾草。

3、小组学生活动:观察狗尾草,我们用简图把它的样子画下来。

上台描述互相补充:这是我们观察的狗尾草。

(能把狗尾草的主要特征根茎叶果实大致画下来即可。

)4、组间活动:比较不同的草,找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

(启发引导:从植物器官及生存环境、生长年限、生长变化规律等方面比较)不同的小草千姿百态,各有差异,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很多共同特征,说说你对小草的想法,是呀,小草虽小,但也十分可爱,我们应当呵护它们。

5、关注:学生观察狗尾草的顺序和记录的方法。

6、设计意图:用观察的方法认识狗尾草。

三、比较樟树和狗尾草1、引导讨论:可以从哪些方面比较樟树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之处?2、比较樟树和狗尾草3、交流汇报:樟树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

《小草和大树》教案范文

《小草和大树》教案范文

《小草和大树》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小草和大树的特点,认识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小草和大树的兴趣。

(2)运用比较法,分析小草和大树的不同之处。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教育学生学会珍惜资源,懂得感恩。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小草和大树的故事。

2. 生字词学习:结合课文,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图片观察:展示小草和大树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4. 比较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分析小草和大树的不同之处。

5. 小组讨论:分组让学生讨论小草和大树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它们。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小草和大树的特点,认识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2)对小草和大树特点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

2. 比较教学法: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分析小草和大树的不同之处。

3. 小组讨论法: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小草和大树的图片。

3. 生字词卡片。

4. 小组讨论记录表。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通过展示小草和大树的图片,激发学生对课题的兴趣。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小草和大树的故事。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认读。

小学语文课文小草和大树的公开课教案

小学语文课文小草和大树的公开课教案

小学语文课文《小草和大树》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小草和大树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2)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精神。

(3)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培养坚定的意志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能力。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2. 教学难点:(1)理解小草和大树的象征意义。

(2)如何引导学生将课文中的情感态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小草和大树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4. 小组合作任务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小草和大树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小草和大树的认识。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错误。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补充。

(2)引导学生分析小草和大树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5. 小组合作:(1)分组讨论:请学生们谈谈他们对小草和大树精神的理解。

(2)小组展示: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分享,其他组员可补充。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小草和大树所象征的美好品质。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以“我心中的小草和大树”为主题,进行绘画或写作。

《小草和大树》精彩教案

《小草和大树》精彩教案

《小草和大树》精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体会小草和大树所象征的不同人生观。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3. 提高学生的朗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掌握文章中的生字词。

2. 理解文章的象征意义。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文章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2. 如何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汲取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深化理解文章主题。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小草和大树所象征的不同人生观。

3. 采用讨论交流法,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课文《小草和大树》文本。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3. 教学课件。

教案内容示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谜语导入:绿油油,地在头,头上戴朵花,地上铺层绿。

(打一植物)2. 揭示谜底:小草。

3. 引导学生思考:小草和大树有什么不同?它们分别象征什么?二、初读课文1.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 教师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三、理解课文1. 提问:课文为什么说小草是“平凡而不起眼”的,大树是“引人注目”的?2.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小草和大树的象征意义。

3. 教师总结:小草象征平凡、谦逊、坚韧的人生观;大树象征自信、骄傲、张扬的人生观。

四、品读课文1.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情感的把握。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你更欣赏哪种人生观?为什么?五、课堂小结1.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2. 教师强调:每个人都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热爱生活,积极向上。

六、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小草和大树的感悟。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我们如何做一颗小草或一棵大树?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点评并总结。

七、课堂练习1.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题:(1)小草是____的,大树是____的。

《小草与大树》教学设计(精选11篇)

《小草与大树》教学设计(精选11篇)

《小草与大树》教学设计《小草与大树》教学设计(精选11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草与大树》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草与大树》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小草与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它们不同之处在于植株高矮、茎的粗细和质地软硬,相同之处在于都生长在土壤里,都有绿色的叶,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2、过程与方法:亲历观察比较狗尾草与樟树的过程,用简图画出小草形态,会使用维恩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孩子爱护小草、不践踏小草的意识。

二、教材重点与难点:1、重点:揭示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特征,体会小草也是有生命的。

2、难点:通过观察的过程来发现大树与小草的异同点。

三、教学准备:每小组一株狗尾草,一条香樟枝,PPT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1、一棵小草生长在一棵大树旁。

一天,小草对大树讲:“你知道吗?原来我也是一棵大树,后来我嫌树大招风,就改做小草了。

”“是这样吗?”大树有些不信。

“谁骗你呀!过去我做大树的时候,树上的鸟儿可多了,每天唧唧喳喳的真心烦,也有些孩子太顽皮,净往我身上爬,唉,真没办法。

”小草说着,还叹了口气,好像真有那么回事似的。

大树听了,心里觉得好笑,便打趣道:“唉,其实我原来也是一颗小草,后来怕人踩,才不得已做了一棵大树。

”2、听完这个故事,哪么同学们说说做大树和做小草那一个更好更重要啊?(学生反馈)3、其实啊,不论是大树还是小草,它们都为大地增添了绿色,正因为它们的共同努力,才使我们周围的世界如此欣欣向荣、绿意盎然。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大树和小草”。

(板书:大树和小草)(二)认识常见的小草1、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小草呢?(学生反馈)(PPT展示常见的小草:狗尾巴草、三叶草、蒲公英、车前草)你知道这叫什么草吗?能说说这种草的主要特征吗?2、小结:各种各样的草展示自己的身姿,构成千姿百态的小草世界。

小草和大树教案(精选7篇)

小草和大树教案(精选7篇)

小草和大树教案(精选7篇)小草和大树教案篇1教学目标:1、正确理解感悟课文,学会用情用心朗读。

2、理解部分词语的色彩及含义,把握作者情感倾向,定位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领悟在逆境中只有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热爱学习不甘命运驱使、富有理想的人才可能拥有精彩人生,并结合实际例子对学生进行教育。

教学重点:1、学会用情朗读文本。

2、结合家庭不幸、艰难谋生的情节,理解感悟主人翁的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热爱学习、要强好胜、不甘命运驱使、富有理想的性格。

3、学会通过阅读文本掌握写作的技巧。

教学难点:抓住生活“再艰苦再劳累,……跟父亲读书”等细节体会主人公热爱学习、要强好胜的性格。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由课题质疑导入课文1、读课题2、这是一篇写植物的文章吗?3、题目中的“小草”“大树”分别指谁?“小草”怎样变成“大树”的?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自由读课文。

思考:“小草”怎样变成“大树”的?她们经历了哪些困难?2、检查读生字新词,正音。

3、检查课文朗读。

4、说说她们经历了哪些困难?5、哪些写的是生活中的困难?哪里写的是事业上的困难?按“概括——生活中的困难——事业上的困难——总结”给课文分段。

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三、作业书写生字、生词。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导语:这是一颗矮小、柔弱的小草,它随地而生,往往遭人践踏、蹂躏,它历经了生命的艰辛。

而这棵大树却根深蒂固,枝繁叶茂,充满活力,它的生命如此灿烂壮丽。

与大树相比,小草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可是啊,小草却是能够长成大树的!二、导读第一自然段。

出示仙人掌花的图片师:你们瞧,这是什么?它生活在怎样的环境里呢?指名交流。

师:为什么作者把夏洛蒂比作是仙人掌花呢?师:那么,她的生命是如何的艰辛而又壮丽呢?三、学习课文第二段,体会生活的艰辛。

1、出示要求:(1)自读课文第二大段,找一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夏洛蒂生活中经历的困难?先画出有关的句子,然后圈出关键的词语,再与同桌交流一下你的体会。

小草与大树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小草与大树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小草与大树教案一、教案背景与目标:小草与大树是一堂针对幼儿的绘本教材讲解课,通过讲解绘本内容,引导幼儿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通过本课,幼儿将能够:1.识别并了解绘本中的植物元素;2.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3.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绘本《小草与大树》,并引导幼儿回忆或猜测绘本的内容,并讨论为什么植物对我们来说很重要。

2.识别与描述(10分钟):教师带领幼儿翻阅绘本,引导他们识别书中的植物元素,并请他们描述这些植物的外观特征和生长状态。

3.讲解与互动(15分钟):教师以简单的语言讲解绘本中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发芽、幼苗生长、长出叶子和花朵等。

在讲解过程中,教师与幼儿进行互动,提问幼儿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以及它们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

4.实践操作(20分钟):教师准备一些实际的植物种子和花盆,让幼儿亲自体验植物的生长过程。

教师指导幼儿在花盆中种植种子,并告诉他们如何进行浇水和照料,以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

5.情感体验(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一起观察种子在不同时间段内的生长过程,并引导他们表达对植物生长的喜爱与关注之情。

6.总结与延伸(5分钟):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并让幼儿总结他们对植物生长的认识。

最后,教师鼓励幼儿在家中养护小植物,将学到的知识延伸到日常生活中。

三、教学资源与评价:教学资源:- 绘本《小草与大树》;- 实际植物种子和花盆;- 浇水工具。

教学评价:- 观察幼儿是否能准确识别绘本中的植物元素;- 判断幼儿是否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收集幼儿的书面绘画作业,观察幼儿对植物生长的理解程度。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案,幼儿们能够通过绘本《小草与大树》的学习,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并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在实践操作环节,幼儿参与种植植物的过程中,不仅能够通过观察和实践来加深对植物生长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责任心。

小学语文课文小草和大树的公开课教案

小学语文课文小草和大树的公开课教案

小学语文课文《小草和大树》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小草和大树》。

(2)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概括小草和大树的特点。

(3)学习生字词,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运用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小草和大树》,感受课文的韵律和情感。

2. 生字词学习:学习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如“小草”、“大树”、“茁壮”等,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课文理解: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讨论并概括小草和大树的特点,如生长环境、外貌特征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展示小草和大树的真实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小草和大树的认识和感受。

2. 课文朗读:(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的把握。

(2)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朗读技巧。

3. 生字词学习:(1)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朗读并记忆。

(2)通过游戏、练习等方式,巩固生字词的学习。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复述小草和大树的特点。

2. 强调生字词的学习,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分享课文《小草和大树》的内容,并讲述他们学习生字词的收获。

2.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朗读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指导,可以采用更生动有趣的方式进行朗读练习。

在生字词学习环节,可以增加更多的互动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词汇运用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为学生创设情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年级语文《小草和大树》公开课教案

六年级语文《小草和大树》公开课教案

六年级语文《小草和大树》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小草和大树的特点,理解它们所象征的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内容。

(2)学会对比分析,找出课文中小草和大树的不同之处。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2)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3)培养学生懂得感恩、关爱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小草和大树的特点,理解它们所象征的意义。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小草和大树的不同之处。

(2)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中所描述的景象。

2. 对比分析法: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小草和大树的特点,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小草和大树的认识。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小草和大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结合注释,自学生字词。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内容,分析小草和大树的特点。

(2)讲解课文中所运用的象征手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意图。

4. 对比分析:(1)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小草和大树的不同之处。

(2)让学生举例说明小草和大树在现实生活中所象征的意义。

5. 小组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2)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分享小组讨论成果。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小草和大树所象征的意义。

小学语文公开课教案《小草和大树》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语文公开课教案《小草和大树》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小草和大树》,使学生了解文章主要内容,掌握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运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中所蕴含的哲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图片展示小草和大树,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导入新课《小草和大树》。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画出生字词,并组内交流。

3. 讲解课文:教师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小草和大树的特点,分析文章中所蕴含的哲理。

4.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小草和大树精神的理解。

5. 情感体验:组织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或绘画,表达对大自然、生命的热爱。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小草和大树的精神品质。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写一篇关于小草和大树精神的作文。

3. 家长签字确认作业完成情况。

五、教学反思:1. 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但部分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教师讲解时间略长,今后应更加注重课堂时间的分配。

3. 学生对小草和大树精神的理解有所收获,但在情感体验方面尚有不足,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

4.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在教学方法、课堂组织方面仍有待提高。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 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小草和大树的精神品质。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年级语文《小草和大树》公开课教案

六年级语文《小草和大树》公开课教案

六年级语文《小草和大树》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小草和大树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抓关键词、句子的方法来理解课文。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3)培养学生学会珍惜生命、珍惜资源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小草和大树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深层含义。

(2)运用课文中的知识点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小草和大树。

(2)通过提问方式,让学生思考小草和大树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生字词及课文内容。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所涉及的生字词。

(2)分析小草和大树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3)引导学生思考课文所传达的价值观。

4.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小草和大树的象征意义。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分享和交流。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点,进行相关的练习。

(2)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纠正错误。

四、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小草和大树的小作文。

2. 拓展作业:(1)观察身边的小草和大树,记录它们的特点和生长状况。

(2)调查身边的人对小草和大树的看法,了解他们对环境保护的态度。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及对问题的思考深度。

小学语文课文小草和大树的公开课教案

小学语文课文小草和大树的公开课教案

小学语文课文《小草和大树》的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小草和大树的特点,理解它们所象征的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想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懂得珍惜自己,发挥自己的优点,做一个有价值的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小草和大树的特点,理解它们所象征的意义。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2)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推理。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小草和大树。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小草和大树的了解和感受。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学生互相讨论,分享对小草和大树特点的认识。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朗读并记忆。

(2)学生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运用生字词。

4. 理解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小草和大树的特点,理解它们所象征的意义。

(2)学生通过讨论、思考,推理出课文所要传达的主题。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概括小草和大树的特点及意义。

(2)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如何做一个有价值的人。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家长协助孩子用生字词造句,加强运用能力。

3. 思考课后问题,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短文,谈谈如何做一个有价值的人。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合作态度。

小学语文公开课教案《小草和大树》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语文公开课教案《小草和大树》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语文公开课教案《小草和大树》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涉及到的自然、人文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学会通过课后资料,了解课文背后的故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2)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3)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分享、互助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了解小草和大树的特点及价值。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涉及的自然科学知识。

(2)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表达自己对小草和大树的看法。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字词卡片。

(3)相关自然科学资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大意。

(2)收集有关小草和大树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知识。

(2)引导学生谈论对小草和大树的了解。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感受课文节奏。

(2)教师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引导学生探讨小草和大树的特点及价值。

3.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进行情景对话。

(2)课后资料分享,了解课文背后的故事。

五、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1)是否全面讲解了生字词。

(2)是否让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

(3)课后作业的布置是否具有针对性。

2. 反思教学方法:(1)教学过程中是否注重了学生的参与。

(2)合作学习是否真正发挥了作用。

(3)教学手段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反思教学效果:(1)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六年级语文《小草和大树》公开课教案

六年级语文《小草和大树》公开课教案

六年级语文《小草和大树》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小草和大树》,使学生了解作者冰心的背景及作品特点,掌握生字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感受作品的情感内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奋发向上的精神品质,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正确识记并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

2. 掌握课文的大意,体会作者冰心的写作特点。

3.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品的情感内涵。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2. 引导学生深入剖析课文,理解小草和大树的象征意义。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

2. 运用情感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3. 采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作者冰心的背景及作品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初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认读,理解课文大意。

3. 精讲细读: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讲解重点词语、句子的含义,剖析小草和大树的象征意义。

4. 情感体验:学生讨论课文中的情感内涵,分享自己的感受。

5. 朗读展示: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作品的情感。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读后感,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情感体验。

2. 在课后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对课文的学习兴趣和收获。

3.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评估他们的合作交流能力和思考问题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小草和大树的自然观察,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生长环境,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2.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与学生一起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增进家校互动。

八、教学资源1. 课文《小草和大树》原文。

2. 作者冰心的简介。

小学语文课文小草和大树的公开课教案

小学语文课文小草和大树的公开课教案

小学语文课文《小草和大树》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课文《小草和大树》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培养学生对语文课文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并理解其中的意思。

培养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和分析,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培养对小草和大树这两种植物的认知和兴趣。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课文《小草和大树》是一篇描写自然环境中小草和大树的故事。

故事中,小草和大树相互竞争,大树因为不适应环境变化而倒下,小草则顽强地生长。

2.2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的情节和角色,分析小草和大树的特点和竞争关系。

理解课文中的寓意,思考小草和大树的命运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朗读法让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并理解课文内容。

3.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小草和大树的特点和竞争关系,促进思考和交流。

3.3 案例分析法提供一些现实生活中的环境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小草和大树的角色,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小草和大树的图片,引起学生对课文主题的兴趣。

4.2 朗读课文让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理解课文内容。

4.3 分析课文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小草和大树的特点和竞争关系,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寓意。

4.4 案例分析提供一些现实生活中的环境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小草和大树的角色,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朗读、讨论和案例分析中的参与程度,评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2 阅读理解评价通过提问和讨论,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检查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小草和大树的竞争关系和寓意。

5.3 小组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考问题的深度和交流表达能力。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相关故事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其他有关自然环境和植物的故事,如《小树苗与风暴》、《沙漠里的生命》等,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扩展视野。

9 小草和大树教案

9 小草和大树教案

9 小草和大树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了解小草和大树的特点和价值。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情感。

3.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启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小草和大树的特点和价值。

2. 故事中的启示。

三、教学重点:1. 小草和大树的特点和价值。

2. 故事中的启示。

四、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启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五、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相关图片或实物。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窗外的草地,提问:你们知道草地上生长的是什么吗?2. 学生回答:小草。

3. 教师展示小草的图片,简要介绍小草的特点和价值。

二、新课阅读(10分钟)1. 教师分发课文《小草和大树》,学生自主阅读。

2. 教师提问:谁来说说小草和大树的特点和价值。

3.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故事讨论(10分钟)1. 教师提问:你们觉得小草和大树谁更重要呢?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总结:小草和大树各有特点和价值,我们不能单纯地比较谁更重要。

3. 教师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启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实践环节(5分钟)1. 教师提出任务: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如何保护校园里的草树。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保护措施。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小草和大树的特点和价值,以及故事中的启示。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回家后,观察家里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价值,并与家人分享。

2. 结合本节课的学习,思考如何保护身边的草树,制定一个保护计划。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校园里的草树,阅读相关故事,讨论保护草树的方法,使学生了解小草和大树的特点和价值,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大树和小草教案范文

大树和小草教案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大树和小草》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年级:大班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大树和小草,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2. 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教育幼儿关爱大自然,保护植物。

教学内容:1. 认识大树和小草。

2. 了解大树和小草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3. 培养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4. 教育幼儿关爱大自然,保护植物。

教学资源:1. 图片:大树、小草、植物生长环境等。

2. 视频:大树和小草的生长过程。

3. 教具:大树和小草的手工材料。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大树和小草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2. 基本概念:教师讲解大树和小草的特点和生长环境,帮助幼儿了解它们的不同之处。

3. 观察与表达:教师播放大树和小草的生长过程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它们的变化。

4. 手工制作:教师发放大树和小草的手工材料,指导幼儿动手制作,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幼儿谈谈对大树和小草的认识,教育幼儿关爱大自然,保护植物。

三、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大树和小草的认识程度。

2. 评价幼儿在手工制作环节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搜集幼儿在课堂上的表达和观察心得,评估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延伸1. 开展“大自然探索”主题活动,让幼儿深入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 组织幼儿进行户外观察,让他们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美妙。

3. 开展“保护植物”教育活动,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个别幼儿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活动名称:《大树和小草的生态环境》2. 活动目标:a. 让幼儿了解大树和小草的生长环境。

b. 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c. 教育幼儿关爱大自然,保护植物。

《小草和大树》教案

《小草和大树》教案

《小草和大树》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小草和大树的特点和差异。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3. 引导学生尊重和保护植物,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1. 小草和大树的特点和差异。

2. 保护植物,尊重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1. 小草和大树的生长环境和适应能力。

2. 学生如何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准备1. 图片或实物展示小草和大树的特点。

2. 教学PPT或黑板,用于展示知识点。

3. 学生分组活动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小草和大树的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教学小草和大树的特点:讲解小草和大树的外貌、生长环境、适应能力等方面的知识。

3.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小草和大树的差异,并展示自己的小组成果。

4. 保护植物的教育:引导学生思考保护植物的重要性,提出具体的保护措施。

5. 总结和反思: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小组讨论等。

2. 小组活动成果:评估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和成果。

3. 学生提问和回答:记录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回答的正确性。

七、教学延伸1. 组织一次户外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自观察小草和大树的自然环境。

2. 开展一次植树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种植树木的过程,增强环保意识。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反思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3. 思考如何更好地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九、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

2.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中的学习情况和环保行为。

十、教学改进1.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估结果,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使之更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2. 改进教学方法,尝试引入更多的互动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小学语文公开课教案《小草和大树》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语文公开课教案《小草和大树》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草和大树》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生能够分析小草和大树的特点,理解它们象征的意义。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小草和大树的象征意义,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学生通过课文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小草和大树所象征的平凡与伟大的区别,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学生能够激发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分析小草和大树的特点。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技巧。

教学准备:课文《小草和大树》的相关资料和教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小草和大树,引起学生对课文兴趣。

2.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阅读理解(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2.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析小草和大树的特点,探讨它们的象征意义。

三、写作技巧(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讲解其作用和效果。

2. 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尝试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四、价值观教育(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小草和大树所象征的平凡与伟大的区别,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进行互动交流。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小草和大树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2. 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体现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课文《小草和大树》,引导学生理解小草和大树的象征意义,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和写作练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

通过价值观教育,学生能够理解平凡与伟大的区别,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小学语文课文小草和大树的公开课教案

小学语文课文小草和大树的公开课教案

小学语文课文《小草和大树》的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彼此的团队协作能力。

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推理等方法,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小草和大树的特点,培养自己像大树一样坚强的品质。

学生能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小草和大树的特点,以及课文所传达的保护环境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小草和大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小草和大树的特点,为进入课文学习做铺垫。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3. 合作学习: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中的重点问题。

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推理等方法,解决课文中的难点问题。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课文内容讲解。

教师着重讲解小草和大树的特点,以及课文所传达的保护环境的意义。

5. 课堂练习:教师设计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学生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6. 课堂小结: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四、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阅读课文,巩固学习内容。

2. 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观察身边的自然环境,思考如何保护大自然。

3. 学生以小草和大树为主题,发挥想象,创作一幅画或一篇短文。

五、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课堂表现、练习题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2. 教师关注学生在团队合作、讨论中的表现,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教师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草和大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古营集镇中心小学张俊荣
教材分析
《小草和大树》讲述的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在逆境中奋发努力、脱颖而出的艰辛历程,歌颂了逆境成才的奋斗精神,展现了主人公敢于冲破旧势力的勇气与胆识。

她用自己和两个妹妹的成功证明了无论是“小草”还是“大树”,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一样可以有自己的事业,一样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一样有自己的人格和尊严。

只要努力奋斗,在逆境中也能创造奇迹。

这篇课文与本单元另两篇课文一起,共同表达了“奋斗与生存”的教育主题。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义。

难点:理清文章脉络,把握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图片(小草和大树)图片上是什么?那么你对小草和大树有什么了解?
小草:普通平凡渺小默默无闻大树:高大挺拔被人重视视为桥梁
是啊,小草如此渺小、平凡,它能长成参天大树吗?在自然界里确实不能。

但是在文学的世界里,就有这样的三姐妹硬是用汗水和心血把“小草”浇灌成了“大树”。

2.今天,我们就跟随着作者谈雨山一起去感受一下夏洛蒂创作《简。

爱》的艰辛历程。

(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3.通过预习我们知道本文的主人公师夏洛蒂.勃朗特。

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主人公。

(课件)
4.作者在本文主要写的就是夏洛蒂如何在逆境中走向成功的,那为什么要把课题定为“小草和大树”呢?要想把这个问题解决,把文章读好,我们先要翻过三座大山。

二、自学
请同学们自由大声朗读课文完成朗读要求
1、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不理解的的字词,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词义,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3、检查出示:
第一座大山
堪称逆境撇下前辈
狭窄权衡铅笔钢铁
(1)指名读赛读齐读
(2)有些字不太好写,你有什么想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吗?
(3)这些词语对于同学们来说很简单,读得非常棒。

那英国人的名字可不好读了。

你有信心把它读好吗?出示
夏洛蒂.勃朗特罗伯特.骚塞艾格尼斯.格雷艾米莉.安恩
同学们读得很好,还有几个词语你也来试一试,看看有没有什么发现。

出示
嗷嗷待哺节衣缩食惴惴不安寥寥无几(夏洛蒂的逆境)
要强好胜孜孜不倦脱颖而出大名鼎鼎(夏洛蒂的成功)
(3)你发现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
(4)这些词语你都理解了吗?
第二座大山
课件出示上面八个词语的意思。

第三座大山
(5)读好长句子(课件出示)
4、同学们翻过了三座大山,现在再来读读课文,相信同学们读的更好。

接下来请同学们给课文分分段,提示你,可以把夏洛蒂姐妹经历逆境作为一部分。

(省自由朗读完成任务,然后同桌交流)
一(1)概述了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是一位在逆境中成才的典范。

二(2-4)讲述了生活在极其贫困家庭的夏洛蒂勃朗特坚持学习、写作,不断遭受打特姐妹经过慎重思考,从写诗改为写小说击与失败。

三(5-7)讲述了夏洛蒂。

勃朗特姐妹经慎重思考,从写诗改为写小说,争分夺秒,孜孜不倦,终获成功。

5、看来同学们是很用心的分析课文了。

那么现在就让老师听听你读的如何,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一听?(学生评价读的如何)
6、同学们读得太棒了,那么本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自己想一想然后小组讨论一下。

本课讲述了出生于贫困家庭的夏洛蒂。

勃朗特在沉重的生活压力下,坚持学习,尝试写作。

当她满怀希望地想得到大诗人指点师,却遭受了巨大打击。

但她没有失去信心,而是与两个妹妹更加发奋努力,最终脱颖而出,成为震动英国乃至世界文坛的作家的故事。

三、小结
在自然界中,小草是永远不会长成大树的,但是在文字界里,夏洛蒂却创造了生命的奇迹,硬是把“小草”浇灌成了“大树”。

这其中经历了哪些艰辛,又克服了哪些困难?我们下一节课,再去进一步学习。

四、课堂检测课件出示
五、布置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