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生物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生物科学基本理论和较系统的生物技术知识,具有较强的生物技术实验操作和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够在生物科学与技术的相关行业的企事业和行政部门,从事应用研究、技术开发、教学、生产管理等工作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
二、基本业务规格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2.具有较宽的知识面,一定的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3.系统掌握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的理论基础、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以及生物技术及其产品开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4.了解生物技术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状况;5.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6.具有较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能阅读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英文书刊,达到CET-4水平;7.计算机应用能力达到浙江省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二级水平。
三、基准学制四年四、授予学位理学学士五、主干学科生物学六、专业主干课程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生物学与细胞工程、发酵与酶工程。
七、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本专业毕业最低学分为160学分,其中,普通教育课程31学分,基础教学课程33学分,专业教学课程36学分,公共选修课程10学分,实践教学环节40学分,素质拓展环节10学分。
生物技术专业教学安排表有关说明:1.周学时一般不高于23学时,最后一学期一般不安排理论教学课程。
2.专业主干课程以★号表示。
3.打△号的课程再另外加一周实践教学环节。
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增加每周2课时的实践教学环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增加每周1课时的实践教学环节。
生物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健康的身体、心理素质及审美情趣,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实践能力和较强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受到严格科学思维训练,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并能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在国家各级检验检疫部门、农畜产品卫生监督机构以及各类生物高新技术企业和食品药品生产销售企业,从事监督执法、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经营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理化基础、生物学及相关方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接受生物技术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培养和基本技能训练,掌握扎实的科学理论基础知识,具有生物技术研发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素质和能力: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2.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及基本知识,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的学科基础、具有计算机及信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素质;3.掌握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以及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等基本技术;4.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技术及其相关领域产品研发的能力,以及开展创新实验的初步能力;5.熟悉生物技术及其产业的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6.了解生物技术的发展历史、现状、国内外研究前沿和最新技术动态,以及行业发展趋势;7.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判断性思维能力,具有适应社会需求继续深造的潜能,以及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8. 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初步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三、主干学科生物学、医学、农学。
四、核心课程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微生物学、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生物信息学、生物仪器分析。
五、实践环节(一)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事训练、工程训练、仿真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生物科技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生物科技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概述本文档旨在制定生物科技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满足社会对生物科技领域人才的需求。
通过系统化的培养方案,我们将为学生提供全面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
培养目标1. 培养具备生物科技领域基础理论知识的学生;2. 培养具备生物科技实践技能的学生;3. 培养具备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学生;4. 培养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的学生。
培养方案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 生物科学导论- 生物化学- 生物信息学2. 专业核心课程- 生物工程原理- 药物开发与生产技术- 生物技术与创新3. 实践课程- 实验技术与方法- 项目实践与创新- 实与交流4. 选修课程- 生物制药技术- 生物能源与环境保护- 微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实践教学1. 实验室培训- 提供实验室设施和仪器设备,开展实验教学;- 强调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与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力。
2. 项目实践- 指导学生参与生物科技领域相关项目,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鼓励学生进行创新研究,积极参与科技竞赛。
毕业要求1. 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2. 能够独立进行生物科技相关问题的研究和创新工作;3. 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4. 具备终身研究和自我发展的意识。
综合评价根据学生在课程研究、实验实践、项目实践等方面的表现,综合评价其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包括学术成绩、实验报告、项目成果、论文发表等。
参考资料1. 《生物科技教育实验教学指导纲要》(教育部)2. 《生物科技专业培养方案》(某大学生物科技学院)3. 《生物科技发展报告》(某研究机构)以上是生物科技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初步设想,具体细节和实施计划需要根据学校和专业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生物技术专业培养方案的基本内容

六、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制。 学位: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七、学分要求
本专业学生必须修满176.5学分,其中理论教学143学分(必修课 118.5学分,选修课24.5学分),实践教学环节33.5学分。
八、各类课程学时学分分配表
课程类别 课程性 学分 占总学分比 学时 占总学时比
质
例(%)
例(%)
通识教育 必修 43
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现代生命科学知识,掌握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 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生物信息及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基本技 能,能在理、工、农、医、环境等领域从事与生物技术相关的教学、研 究、管理、经贸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含毕业生应获取的知识和达到
的能力)
19.0
176.5 4
2550
九、课程配置流程图
生物制药技术 生物制品学 生物技术前沿知识讲座 药理与药剂学 药物分析 药事法规 生物工艺学
生物化学及实验 遗传学及实验 微生物学及实验 细胞生物学及实验 分子生物学及实验 物理化学 生物物理学及实验植物生理学 动物生理学 人体解剖学 基因工程 细胞工程 酶工程 发酵工程 生化工程 生物技术专业实验 高等数学 大学物理及实验 线性代数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无机化学及实验 有机化学及实验 生物学基础及实验 计算机程序设计 计算机应用基础 生态学
生物能源方向:以生物科学为基础,以长春理工大学的光、机、 电、算、材为依托,坚持理工结合,重视基础理论,强调宽口径培养, 着眼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学生系统的掌握生物学的基本原 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达到对生物能源、生物能 源材料特性、生物能源开发与利用技术、生物能源利用中的环境问题等 了解和掌握。基于各类生物资源(资源遴选、资源培育),以工业生物 技术(微生物转化)为主线,开发生物基能源、生物基材料的产品、工 艺或技术,具备工业生物技术在能源、资源和环保中的研发与应用的能 力。
生物技术专业培养方案-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

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70402)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在工业、医药、食品、农、林、牧、渔、环保、园林等行业的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教学、研究、开发与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2.掌握生物技术、生物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试验技能;3.掌握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生化工程、基因工程、微生物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等基本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学术发展动态;具有从事发酵工艺、生物技术制药、环境生物技术等的基本技能。
4.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6.掌握一门外国语,熟练使用计算机。
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主干学科:生物学主要课程: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化工程、基因工程、微生物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等。
主要实践环节:生物技术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最低学分要求:最低修读288学分,其中课内学分不低于227学分,实践教学不低于58学分。
毕业标准及要求:1.达到德育培养目标;2.修满本方案规定的学分,总学分不少于288学分;3.达到国家教育部要求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学制与学位:标准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理学学士专业建制时间:1998年。
生物技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课程设置。
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1.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1.1 生物技术专业简介一、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现代生物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具有良好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从事教学或科研工作,在农业、医药、食品、环保等行业的企事业和管理单位从事与生物技术相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经营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二、专业培养要求毕业生应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素质方面:1.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公民意识,遵纪守法,诚信为人;2.具备良好的文化修养,掌握一定的人文社科知识,具有国际化和现代化的意识;3.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经过科学思维训练,培养求实与创新意识与精神;4.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具有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体魄健康,心理健全。
知识方面:1.具有文学、历史、思想道德、法学、心理学等通识性知识,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
2.掌握生物化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工程及基因工程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
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以及生物技术及其相关产品开发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
4.熟悉国家生物技术产业、知识产权及生物安全条例等相关政策和法规,了解生物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产业发展动态。
5.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6.掌握一门外国语,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说能力和初步的写作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技术。
三、主干学科生物学 四、主干课程有机化学、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遗传学、植(动)物生理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工程、基因工程。
五、主要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校内外教学实习、专业实习、科研训练、毕业论文、毕业实习、就业实习、创新实践、社会实践等环节,使学生具备独立开展研究工作、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及服务社会等方面的能力。
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生物技术专业(专升本)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代码专业名称:生物技术专业代码: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应用基础研究和科技开发研究的初步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能在生物技术产业、教学、科研及相关领域从事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人才培养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三、基本规格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有关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学习掌握生物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开发、研究、教学与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知识、能力与素质:.热爱祖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了解生物技术的理论前沿、现代生物技术领域的发展动态和应用前景。
.掌握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基础知识,特别掌握药理学、免疫学、生物制药技术、疫苗工程学、发酵工程、生物分离工程等生物技术专业知识。
.掌握生物制药技术,生物制品技术,生物药物与制品的分离、提取及检测技术,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具备从事生物药物、生物制品及分子生物学领域新产品与新品种开发、科学技术研究、产品生产、生产管理及生物制品安全与检验的基本能力。
.熟练应用计算机辅助科研,较好地运用一门外语进行交流与写作。
.掌握文献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及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创造性的设计实验,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研究论文,参与学术交流与科学研究的能力。
.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和科学锻炼的基本方法,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质健康标准。
四、学制与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年。
.修业年限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适当缩短或延长,学习年限最短为年,最长不得超过年。
五、毕业要求及授予学位条件毕业要求:本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本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学分方能毕业。
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Cultivation Plan for Biotechnology Major一、培养目标1. Cultivation Goal:本专业培养具备生命科学、生物工艺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能在生物技术领域从事生物细胞培养与选育、工艺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The major responsibility of the department is to educate and train students in the area of biotechnology so that they could meet the need and challenge of biotech industry. The task of the department is to cultivate the biological science experts who are good at researching cell culture, technics design, product development et al, and who can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theories and experimental skills of bio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and can solve the problems in practice.二、基本规格2. Basic Requirements: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基础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微生物工程、生物化工工程等方面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3)具备生物细胞培养与选育、制定一般生产工艺规程、选择和设计工艺设备、进行工程设计的初步能力;(4)具备在生物产品生产过程中进行质量检测控制、经济分析、生产组织管理与生物动态工程综合管理的初步能力;(5)熟悉国家生物技术产业政策、知识产权及生物工程安全条理等有关政策和法规;(6)了解生物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概况;(7)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8)具备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生物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健全人格;具有成为高素质人才所具备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和人文修养;具备生命科学基础知识,较系统掌握生物技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并能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在生物、医药、食品、农林牧渔、环保等行业的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从事生物技术相关的教育教学、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1、知识结构:(1)较系统地掌握生命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2)掌握本专业所需的数学、物理学、化学、信息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掌握一定的生物工程相关原理的基础知识;(3)具备一定的人文、艺术、科技等方面的基本知识;(4)熟练掌握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与酶工程、生化分离与分析等生物科学和技术试验的基本技能;(5)熟悉生物技术及其产业的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2、能力结构:(1)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较强的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2)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技术领域产品研发的能力;(3)具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初步开展创新实验和科学研究的能力;(4)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资料查询、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具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5)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及撰写论文的能力;(6)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流与合作能力;(7)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批判性思维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3、素质要求:(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2)具有实践意识与实践能力;(3)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4)具有健全的人格和个性;(5)具有良好体魄和健康心理。
三、主干学科: 生物学、医学、农学四、主干课程: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普通生态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生物制药技术、现代仪器分析、生物统计学等。
生物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及专业设置

课参认课生毕军考毕毕毕机假
进堂观识程产业训试业业业动期
程教实实实实实
基因组学概论 科技论文写作
神经生物学 专业外语 生物统计
蛋白质组分析技术 发育生物学 合成生物学 生物安全
生命科学与技术前沿
文
文
文献检索与利用 生物信息学概论
实践 教学 体系
社会实践 公益劳动
植物学野外实习 动物学野外实习 军事技能训练
生物技术综合实习
毕业实习
生物技术专业教学进程
第26周 第25周 第24周 第23周 第22周 第21周 第20周 第19周 第18周 第17周 第16周 第15周 第14周 第13周 第12周 第11周 第10周 第9周 第8周 第7周 第6周 第5周 第4周 第3周 第2周 第1周
学、植物生物技术方面基础知识
普通遗传学、细胞生物
专业基础 掌握基因工程原理、动物胚胎工程、发酵工程、生物 学、分子生物学、基因
2
知识
物质分离工程方面基础知识、
工程原理、动物胚胎工
掌握生物技术专业外语方面基础知识
程、发酵工程、生物物
质分离工程、植物生物
技术、专业外语。
掌握动物学实验、植物学实验、微生物学实验方面基
实验、基因工程原理实 验、动物胚胎工程实 验、发酵工程实验、生
掌握植物生物技术实验方面基础知识
物物质分离工程实验、
植物生物技术实验、生
物标本制作、生物显微
技术等
专业拓展 掌握了解生物工程及原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4
知识
具有有初步的经济学、管理;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二)能力结构与要求
序号 1
能力结构 基础能力
生物技术 Biotechnology
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生物技术是一门应用生物科学和工程原理,利用生物体系生产物质、改良物种和研发新产品的技术。
医药领域
利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技术研发新药、诊断试剂和治疗手段。
农业领域
通过转基因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等手段改良作物,提高产量和抗性,同时发展新型农业生物技术。
工业领域
利用微生物工程、酶工程等技术进行发酵、酶催化等生产过程,生产食品、饲料、燃料等产品。
02
培养的人才应具备在生物技术领域从事研究、开发、教学和管理的能力。
03
培养的人才应具备国际化视野,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
01
掌握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等方面的知识。
02
掌握生物技术在医药、农业、环保等领域的应用原理和方法。
03
前瞻性
关注生物技术领域的前沿动态,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以适应行业发展需求。
01
生物技术原理
介绍生物技术的核心原理和技术方法,如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酶工程等。
02
生物制药技术
涉及药物发现、药物制备、药物分析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药物研发能力。
03
生物信息学
介绍生物信息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分析生物学数据的能力。
教学方法的分类
根据教学方法的外部形态和学生的认知活动,可以将教学方法分为五类,包括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方法和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
选择教学方法时应遵循科学性、教育性、启发性、技术性等原则,同时考虑学生的年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等因素。
浙江大学农学院培养计划

应用生物科学专业培养方案(09级)培养目标着重培养学生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外语综合能力以及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挖掘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功能,解决生物资源利用、食品、医药、环境保护等相关产业问题的能力。
培养现代农业、食品、医药、环境等行业从事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经营与开发等工作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培养要求在学习现代农业与生物技术等方面理论和方法的同时,综合掌握生命科学、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等基本知识,着力培养优异的科学素养、创新能力,以及决策和管理的能力。
本专业分农学、园艺学、植物保护学、茶学和农业生物技术5个专业方向,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学习能力,选择其中一个方向修读课程。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和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与管理科学基础,能熟练运用外语和信息技术;2.了解现代农业科学和生命科学前沿及发展动态,掌握生物技术与生物信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3.掌握农业生物遗传与发育规律、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与育种方法、农产品生产全程控制技术;熟悉种质资源的创新、保存与利用,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本知识;4.具备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探究动植物和微生物功能的技能,解决农业生产、生物资源综合利用等相关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5.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科学决策、技术推广、行政管理等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植物学 植物生理学 生物化学 遗传学 育种学 栽培学 植物保护学 生物技术生物统计学与试验设计特色课程双语教学课程: 作物生长发育与调控、设施园艺学、植物检验检疫学、茶叶贸易学原版外文教材课程:生物信息学计划学制4年毕业最低学分160+4+5授予学位 农学学士学科专业类别 植物生产类 所依托的主干学科 作物学 园艺学 植物保护学 生物学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⒈通识课程 47.5+5学分见应用生物科学类培养方案中的通识课程。
⒉ 大类课程 43学分⑴大类必修课程23学分见应用生物科学类培养方案中的大类必修课程。
(高考生物)生物技术专业培养方案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生物科技行业)生物技术专业培育方案生物技术专业人材培育方案生物技术专业人材培育方案(专业代码: 070402 )业务培育目标:本专业培育具备系统的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术,能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课工作,能在工业、医药、食品、农、林、牧、渔、环保、园林等行业的公司、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技术相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特意人材。
业务培育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遇到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的科学思想和科学实验训练,拥有较好的科学修养及初步的教课、研究、开发与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取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拥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2.掌握生物技术、生物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试验技术;3.掌握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习生化工程、基因工程、微生物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等基本知识;认识本学科的学术发展动向;拥有从事发酵工艺、生物技术制药、环境生物技术等的基本技术。
4.有较强的检查研究与决议,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拥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办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5.掌握文件检索、资料查问的基本方法,拥有必定的科学研究和实质工作能力。
6.掌握一门外国语,娴熟使用计算机。
骨干学科和主要课程:骨干学科:生物学主要课程: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化工程、基因工程、微生物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等。
主要实践环节:生物技术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最低学分要求:最低修读 288 学分,此中课内学分不低于227 学分,实践教课不低于58 学分。
毕业标准及要求:1.达到德育培育目标;2.修满本方案规定的学分,总学分许多于288 学分;3.达到国家教育部要求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学制与学位:标准学制 4 年,修业年限3-6年,理学学士专业建制时间: 1998年。
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生物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旨在培养掌握生物学基本理论和实践技术,具备生物工程、生物医学、农业生物技术等方面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为了培养优秀的生物技术专业人才,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1.专业知识能力:掌握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术,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
2.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物技术领域的实际问题。
3.创新能力: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在生物技术领域开展创新研究,提出新的理论和方法。
4.团队合作能力: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能够有效地与他人合作完成各种任务。
5.职业道德素养:具备职业道德素养,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和社会责任感。
二、培养方案1.课程设置:a)基础课程:包括生物学、化学、物理学、数学等基础理论课程,为后续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
b)专业课程:包括生物技术基础、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工程、生物医学等专业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c)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发展方向,设置一定数量的选修课程,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
2.实践环节:a)实验环节:加强实验教学,设置一定数量的实验课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b)实习环节:安排一定时间的实习环节,使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学习和实践,提升实际应用能力。
c)实践项目:组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或实际应用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创新教育:a)科研训练:为学生提供科研训练的机会,指导学生进行创新研究,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b)创业教育: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创业就业提供支持。
4.实践能力培养:a)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开设专门的实践能力培养课程,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科研能力,鼓励参与科研项目和实际应用项目。
生物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生物技术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合格的生物技术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具备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的技能,能在医药、食品、环保、农、林、牧、渔、园林、轻化等行业的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与行政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科技人才。
二、培养规格与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现代生物技术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得到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质、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具有从事教学、科研、开发与管理的基本能力。
掌握一门外语,能顺利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能熟练操作计算机。
具体要求如下。
1、掌握化学、数学、物理等方面的理论和基础知识。
2、掌握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及酶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以及生物技术及产品开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3、具有较好的英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查询资料获取信息与知识的能力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4、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分析与整理实验结果、撰写科技论文、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
5、具有较好的普通话水平,通过普通话等级考试。
6、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及较强的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三、主要课程主要学习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植物生物学、微生物学、动物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生物统计、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等课程。
四、学制与学位1、学制:4年2、学位:理学学士五、毕业资格与学位授予要求1、本专业学生必须修满173学分方可毕业,其中公共必修课56学分,专业必修课71学分,实践教学环节24学分,公共艺术限选课2学分,专业任选课12学分,公共任选课8学分(自修2学分)2、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规定者可授予学士学位。
生物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生物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健全的人格;具有成为高素质人才所具备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和人文修养;具有较强的自然科学基础;受到严格科学思维的训练、掌握生物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生物技术产品开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状况;并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技术及其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管理及教学等方面的工作,或者进一步深造攻读研究生学位。
(二)培养规格本专业培养应用研究型或技术型人才.培养规格一般应具备以下要求:1。
素质结构要求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包括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诚信为人,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健全的人格;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掌握一定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修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现代意识和健康的人际交往意识;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有求实创新的意识和革新精神;在生物技术研究与开发领域具有较好的综合分析素养和价值效益观念;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包括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生活习惯;能够科学合理地进行体育锻炼、形成健康生活理念。
2.能力结构要求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有较好的表达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应用知识能力: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技术及其相关领域产品研发的能力、具有生物技术下游工程实践和技术革新的能力。
创新能力:具有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开展创新实验和科技开发能力;3。
知识结构要求工具性知识:能较熟练地运用外语阅读专业期刊和进行文献检索,有初步的外语交流和科技写作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技术;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文学、历史、哲学、生物伦理学、思想道德、政治学、艺术、法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数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工程技术知识:具有一定的生物工程原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经济管理知识:有初步的经济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专业知识包括:掌握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训练;二、学制与修业年限标准学制4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9生物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生命科学基本理论和较系统的生物技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较好地掌握生物技术、生物科学实验操作技术,受到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科技管理的初步训练;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强社会竞争能力和进一步自主学习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能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在工业、医药、食品、农、林、牧、渔、环保、园林等行业的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同时能够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二、基本要求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养:
1、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方面:有稳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教育事业的思想。
基本形成一个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
有较强的民主法制意识。
有良好的、稳定的道德习惯(特别是职业道德习惯)。
2、专业方面: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质及初步的教学、研究、开发与管理的基本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化学、数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基础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基因工程、发酵工程及细胞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以及生物技术及其产品开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熟悉国家生物技术产业政策、知识产权及生物工程安全条例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5)了解生物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状况;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试验结果,撰写学术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7)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并具有一定的应用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能较好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
(8)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3、体格方面: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有一定的审美意识和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个人修养。
三、学制、毕业学分及授予学位
学制:标准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
毕业学分:课堂教学145学分;专业实习6学分;毕业论文6学分;顶岗实习8学分。
总计165学分。
授予学位:达到学位授予条例相关规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四、主要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有机化学、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发酵工程、生化工程、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发酵工程设备
五、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1)实验教学:包括在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中。
(2)实习:专业实习8周,安排在第七学期进行,6学分。
顶岗实习14周,安排在第八学期1-14周进行,8学分。
(3)科学训练:毕业论文撰写及答辩,安排在第七和八学期周进行,6学分。
鼓励学生积极争取学院大学生科研立项、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等形式,取得成果的按有关规定计算“创新学分”,计入任选课学分。
(4)社会实践,利用假期完成。
(5)军事训练与理论2周,安排在第一学期,1学分。
六、教学时间分配表
注:①▲表示考试,△表示考查;②通识选修课程分人文类、艺体、自然三类,主要在第1-6学期完成,共12学分,其中人文、艺体专业的学生必须选自然科学类课程2门、艺体类课程1门;理工科专业的学生须选人文科学类课程2门、艺体类课程1门;所有专业学生必须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类课程2学分。
表4 生物技术专业选修课教学计划进程表
注:专业限选课总计21学分,选修14学分,专业任选课总计30学分,选修10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