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战争题材电影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俄战争题材电影透析
最近对俄罗斯战争片有了兴趣,看了不长时间的俄罗斯电影,中国电影也连续看了十几年了,感觉两者之间有一丝联系。而中国电影受前苏联电影影响之深也是众所周之的,但感觉两国电影终究存在的巨大的差异。可能是因为两国的文化底蕴不同。从电影中同样可以反映出两国特有的文化特点和一些最基本的问题。
比如说《风暴之门》这部片子是取材自2000年2月28日-3月1日间对车臣战争中的一个真实战例,故事发生在切克尼亚(Chechnya)叛乱时期,由陆军上尉多洛宁(Doronin)带领的战斗连,被派到一个四面环绕巨岩的狭窄山区,他们的首要任务看似很简单,即阻止一伙叛军匪徒通过这个峡谷。士兵们希望这次任务一切都能顺利,他们当中的一些人被解除职务,一些作着随时离开的打算,另一些人则期盼着爱人的来信……没料到由泰姆拉兹率领的叛军达到1000人,并很快地进入了他们所在的阵地,冲突迅速变成了一场血腥的肉搏战。《风暴之门》的故事背景取材于车臣战争中的真实战役。车臣叛军与俄罗斯政府军的常年战争一直是神秘和遥远的,而这部电影就将这个局部战争的细节平铺直述的摆在了观众眼前,即使是用于历史参考都有眉有眼。片中车臣叛军的组织性、对战争的专业性和哈萨克军人的凶残本性确实让人佩服当时普京总统对待车臣叛军绝决的魄力。更令人兴奋的是,片中前苏联常规军备的集体亮相是军事爱好者难得一见的诱人场面。以前从美片中看到了苏联制式武器不仅单一而且缺乏认真的描写,这对军事迷来说是一种遗憾。但本片可谓是苏式常规武器的集
体检阅,从制式步枪AK74到米24雌鹿武装直升机,这些闻名世界的经典武器被无限度全方位的予以展现。
俄罗斯人牢记列宁同志的“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的训导,从《第九突击队》(阿富汗战争)到《炼狱》再到《风暴之门》,俄罗斯对所经历的战争能够以电影的方式再现,中国对历来的战争,如中日、朝鲜、中苏、中印、中越等战争都表现得很少,尤其是中苏和中印,从不提起,努力回避敏感主题。
战争的残酷性与真实性。这几年,俄罗斯的战争电影都在力图复原战争的真实面貌,这在前面所提到的几部影片中都有很好的表现。中国电影则似乎从严没有表现过这方面的问题。总是主题先行,我方是如何善战,对方是如何的不堪一击或是一触即溃,甚至不用看电影,只看了片名就知道结果了。战争没有单一的模式,谁在开战前也不结局如何,没有谁比谁更英勇。战争更不是打游戏机,拿着机关枪一阵狂扫,还觉得特过瘾。战争是你在开枪过瘾时,对面有几千支枪在开火,说不定被哪飞来一颗流弹击中了,直接面对的就是死亡。对中弹人员的表现手法,俄罗斯电影中被打中即倒,没有神仙。身体给打烂的,躯体给炸碎的,尸体给烧焦的,这些在电影中都直接的表现出来了,让我们看到了真实的战争场面。中国电影则不然,我军在枪林弹雨之中冲锋,如入无弹之境,即使炮弹在身边落下也毫发无伤。即使中弹,也只是一个小窟窿,无障英勇冲锋。那怕是牺牲了,演员也要找一个舒适的姿势倒下,以免身体碰到地上的石头或其它物件。演员们都披着“主角光环”,似乎毫不顾忌自己的安危但还是可以把握自
己的安全。还有在道具上,俄罗斯人还是比较客观与真实的,从《炼狱》到《风暴之门》,我们都看到了较完整的俄制武器。中国电影不知是哪请来的顾问,拿是武器都不是同时代的,真要是这样,对敌方的不堪一击还是可以理解的。中国电影好多细节的地方都是本着能简则简的原则,象征意义的表现一下,需要人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才能感受到电影本应表达的意境。
在结局这一点上,两国电影大致相同。《风暴之门》中当两名新兵在在阻击敌方无望之际,拿出手榴弹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时,大部队出现了。看着倒下的战友,同志们英勇冲锋,终于打败了敌人。整个电影有着自己的主旋律,但却不像中国电影出现教条化的表现手法,在口号与厚重的背景音乐中来个剧中,带上浓重的政治色彩。
《风暴之门》在整个过程中穿插了不少回忆,表现手法挺像前苏联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感觉整个片子给拖长了,但还不错。不像中国电影,回忆总是以完整篇章叙述,如单独提出,可以另成为一部短片。而且中国电影的表现流程多为起因——发展——高潮——结局,没有看到其它的表现形式,或者说是没有更好的讲故事的能力。总而言之,俄罗斯电影大多以战争片为主,且大多都拥有华丽而真实的场景,看的时候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最大可能的复制当时真正的场景,没有任何的制约,完全是为了造就完美的电影。而中国电影,尤其是战争片,其中的战争场景只是表现出来主要的东西,让观众知道这是一个战场,忽略了很多的细节。同时,其中的不真实性让观众很是费解,受了重伤还可以从剧头一直演到剧中。可见,“主角光环”
起了很大的作用的。
中国电影不应该只是准求差不多就行,其中的细节正式反映一部电影还坏的重要依据,这一点,我们应该像俄罗斯电影的风格学习,期待着中国电影的发展。同样,不应该因为种种原因种种约束而逃避某些可以有大作的素材话题,这需要有开明的政府支持,应该面对现实,反映现实,只有现实才是呈现给观众的最好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