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刑法的类推解释
法律解释中的类推适用(2篇)
![法律解释中的类推适用(2篇)](https://img.taocdn.com/s3/m/a32c797a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6e.png)
第1篇一、引言法律解释是法律适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法律的理解和适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法律解释中,类推适用是一种常见的解释方法。
类推适用是指将一个案件的裁判理由或法律规则应用于另一个具有相似性但法律文书中未明确规定的情况。
本文将探讨法律解释中的类推适用,分析其理论依据、适用原则以及存在的问题。
二、类推适用的理论依据1. 法律的普遍性原则法律的普遍性原则要求法律对所有人平等适用,无论其身份、地位如何。
在法律解释中,类推适用体现了这一原则,将法律规则应用于相似情况,实现法律的平等适用。
2. 法律的发展性原则法律的发展性原则要求法律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
类推适用作为一种解释方法,有助于法律适应社会变化,解决法律滞后问题。
3. 法律的合理性原则法律的合理性原则要求法律具有合理性和可预测性。
类推适用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法律的合理性和可预测性,使法律更加贴近实际。
三、类推适用的适用原则1. 相似性原则类推适用的前提是两个案件具有相似性。
相似性包括案件事实、法律关系、法律规则等方面的相似。
在判断相似性时,应充分考虑案件的具体情况,避免主观臆断。
2. 适当性原则类推适用要求将法律规则应用于相似情况时,应保证法律规则的适当性。
即法律规则在相似情况下能够产生合理、公正的裁判结果。
3. 法律目的原则类推适用应遵循法律目的原则,即在解释法律时,要充分考虑立法目的和立法意图。
类推适用不能违背法律的基本原则和精神。
4. 法理依据原则类推适用应建立在法理依据之上,即类推适用必须符合法律的基本原理和法理逻辑。
四、类推适用存在的问题1. 类推适用的滥用在法律实践中,类推适用有时被滥用,导致法律适用不公。
例如,一些法官为了追求所谓的“公平”,不顾法律规定的限制,随意进行类推适用。
2. 类推适用的主观性类推适用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不同法官对相似性的判断可能存在差异,导致裁判结果不一致。
3. 类推适用的不确定性类推适用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不确定性,可能导致法律适用结果的波动。
刑法类推解释的例子
![刑法类推解释的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49d5734e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82.png)
刑法类推解释的例子
嘿,各位朋友,今儿咱来摆摆龙门阵,说说这刑法类推解释的事儿。
咱得用咱的四川话、陕西话、还有北京话,三合一,来讲讲这个例子,看能不能让大家都明白个中道理。
咱们先拿四川话来说说吧。
刑法类推解释,就像咱们四川人常说的“举一反三”,你晓得不?就是从一个事情上,推想到其他类似的事情上去。
比如说,咱们刑法里有个规定,说偷东西是犯法的,那要是有人偷了鸡、偷了鸭,咱们就能用这规定去治他的罪,这就是类推解释嘛。
再来说说陕西话。
在咱们陕西,有句老话叫“以此类推”,跟这刑法类推解释是差不离的。
就好比说,咱们刑法里规定了杀人要偿命,那如果有人故意伤人致残,虽然不是直接杀人,但跟杀人性质差不多,咱们就能用这规定去判他的罪。
这就是个类推解释的例子,懂了吧?
最后咱来用北京话给大家讲讲。
在北京,咱们说话得讲究个明白,这刑法类推解释,其实就像是“按图索骥”,你手里有张图,就能找到马。
在刑法里,咱们有了个规定,就能找到类似的情况去处理。
比如说,刑法里规定了诈骗是犯罪,那如果有人用类似的手法去骗钱,咱们就能用这规定去制裁他,这就是个类推解释的例子。
所以啊,这刑法类推解释,其实就是咱们在法律上的一种灵活应用,让法律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更好地保护咱们老百姓的权益。
不过啊,这类推解释也得有个限度,不能乱来,得按照法律的精神和原则来,这样才能让社会更公平、更和谐。
刑法中的类推解释例子
![刑法中的类推解释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6bac08a8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b5.png)
刑法中的类推解释例子
类推是一种推理方法,可以通过将一个情境或对象与另一个类似的情境或对象进行比较来推断它们可能具有相似的法律效果。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类推来解释刑法中的法律条款。
假设某个刑法条款规定,“任何人在公共场所持有携带刀具将被视为犯罪”。
我们可以从类似的情境中推断,如果某个人在私人场所持有携带刀具,可能也会被视为犯罪。
这里的类推是通过比较公共场所和私人场所的相似性,以及涉及刀具持有的行为,来推断在私人场所持有刀具也可能被视为犯罪。
这种类推解释使得该刑法条款适用于类似情境,以确保公共安全和防止潜在的危险行为。
总之,类推在刑法中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法律条款适用范围的扩大或具体行为的定义,以保护社会秩序和公众利益。
刑法中类推解释与扩大解释的区别
![刑法中类推解释与扩大解释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6b824324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8c.png)
刑法中类推解释与扩大解释的区别
类推解释与扩大解释均是刑法学中的概念。
类推解释,是指将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推导解释为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
例如,将强奸罪中的“妇女”解释为包括男子,即男子被强奸也视为法律规定的强奸罪,这就属于类推解释。
类推解释在刑法中被禁止。
扩大解释,又称扩张解释,是指对法律用语解释后的含义大于其字面含义,但该含义处于该用语的可能含义范围内。
例如,将“自动取款机”解释为“金融机构”,这就是对条文中的“金融机构”的扩大解释。
扩大解释在刑法中被允许。
两者的区分标准通常有以下几点:
1、类推解释得出的结论,明显超出了普通人的预测可能性;而扩大解释得出的结论没有超出普通大众的预测可能性;
2、类推解释得出的结论,在用语可能包括的含义范围之外(即词语文义的“射程”之外);而扩大解释得出的结论,在用语可能包括的含义范围之内(即词语文义的“射程”之内);
3、类推解释提升了概念的位阶,而扩大解释没有提升概念的位阶;
4、类推解释是对类似事实的类比,而扩大解释是对规范的逻辑解释;
5、类推解释为刑法所禁止,而扩大解释为刑法所允许。
简论罪刑法定视野下的类推解释
![简论罪刑法定视野下的类推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7adfb90bc5da50e2524d7f9b.png)
简论罪刑法定视野下的类推解释【摘要】:经过了发展的罪刑法定原则已经不再教条式、机械式地禁止类推解释,要在正确认定类推解释的内涵和外延的前提下结合罪刑法定的新的理论基础,理解这样的松动,这种放宽应当是合理的、理性的、有条件的。
立足于我国的现实,只有允许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的做法是合理的。
但是在禁止不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前提下,对于那些含有类推解释的立法和司法解释,我们应当理智分析。
【关键词】:罪刑法定; 类推解释; 法律解释形式的罪行法定原则自从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法国正式被法律确定以后,经过了两百多年的演变,不仅其理论基础发生了变化,而且其内容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被极大地丰富,演化成了实质的罪行法定原则。
形式的罪行法定排除类推,然而根据我国的通说,实质的罪行法定已经在这方面有所松动,即允许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
然而,对类推的宽容是不是到此就为止了呢?正如有些学者所批评的那样,我国的司法解释当中有相当部分的内容是类推解释的结果,怎么看待这种现象?它是不是与实质的罪行法定相抵触呢?如果相抵触的话,应该怎么处理这些问题?如果不相抵触的话,怎么将类推解释限制在实质的罪行法定的容忍限度之内?一、实质罪刑法定原则下的类推解释罪行法定原则在确立之初,是以自然法理论、三权分立思想和心理强制说为思想渊源[1],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不仅形式的罪行法定原则不能再满足现今各国刑事立法、司法的需要,而且这些思想渊源本身也受到了严厉的批判,因此学者们不得不在这些过时的思想渊源之外寻找罪行法定原则的理论支撑,同时丰富完善其内容。
改造后的罪行法定原则仍旧是现代刑法的根本,其思想基础是民主主义与尊重人权[2],相应地,其内容同时包含了四个形式侧面的内容和两个实质侧面的内容[3]。
而这些内容中最具争议的一项就是”禁止类推解释”。
在这个问题上学者们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两个关键点上:一是类推解释含义之争,二是对类推解释的禁止界限之争。
刑法司法解释中的类推解释
![刑法司法解释中的类推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6177f0d276eeaeaad1f3308e.png)
刑法司法解释中的类推解释类推解释扩大法律规定的事项推及于类似的事项上, 即对刑法条文做出超出可能具有的最大含义的解释。
在中外刑法学界, 在是否允许类推解释的问题上存在较大的分歧, 存在否定说和肯定说两种针锋相对的主张。
实践中的刑法司法解释确实存在类推解释的想象,对于填补法律漏洞具有一定的优势,而在理论上其存在具有一定正当性和合理性。
关键字:概念类推解释刑法正当性刑法司法解释是指法定的司法机关对刑法规范的含义进行进一步阐明的活动, 或者进行阐明所形成的规范性文件。
刑法规范事关公民的财产、名誉、自由乃至生命权利的得失, 因此, 国家有权机关解释刑法规范的活动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才能保证这种重要的刑事法律活动健康、顺利地进行。
类推解释是指扩大法律规定的事项推及于类似的事项上, 即对刑法条文做出超出可能具有的最大含义的解释。
一、关于刑法中类推解释之争在中外刑法学界, 在是否允许类推解释的问题上存在较大的分歧, 存在否定说和肯定说两种针锋相对的主张:(1)否定说。
持这种主张的论者反对类推解释的存在。
否定说是现在日本刑法学界的通说:我国大多数学者也持否定说。
否定说的主要理由在于, 类推是一种将刑法规范适用于法无明文规定的情况, 是一种从根本上破坏刑法保障公民自由功能的刑法解释方法。
具体说来主要有三个弊端:1.有司法权侵入立法权之嫌。
类推解释允许法官将刑法规范适用于超越法条文字规定的范围,实际上是允许法官在立法者用文字设定的法律适用以外擅自创立犯罪与刑罚规范, 这种由法官代行立法职能的做法已经跨越了司法的范围, 是法官造法, 是司法干涉立法的表现。
2.有破坏刑法确定性之嫌。
刑法规范是立法者的命令, 其内容的确定性为刑法规范的生命, 允许类推解释必然会带来法官个人的素质、修养、经验不同而赋予刑法规范不同的内容的后果, 从而使刑法规范不再具有主权者的命令的性质, 破坏刑法内容的确定性, 破坏国家的法治的统一。
3.有损害刑法人权保障机能之嫌。
刑法的类推解释与扩张解释
![刑法的类推解释与扩张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f6988714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c9.png)
刑法的类推解释与扩张解释哎呀呀,咱今儿个就来好好唠唠刑法的类推解释和扩张解释。
你说这刑法啊,那可真是像一把双刃剑,用得好能维护正义,用不好可就麻烦啦!先来说说类推解释。
这就好比是在一个大拼图里,硬要把一块不合适的拼图塞进去,还非说它合适。
比如说,本来法律规定了不能偷苹果,那有人就类推说,那偷梨也不行啊,这就有点牵强了吧!就像有个人说,猫和老虎都是猫科动物,那我养只猫就等于养了只老虎,这不是瞎扯嘛!这种类推解释很容易就越过了法律原本的界限,搞不好就会冤枉好人呐!再讲讲扩张解释。
这就像是给一个气球吹气,让它适当变大一点,但又不能吹爆了。
比如法律说不能伤害别人身体,那把推搡也算进去,这就比较合理嘛。
这就好像说,汽车能在路上跑,那给汽车加个漂亮的外壳,它还是能在路上跑呀,这就是合理的扩张。
但要是说汽车能在路上跑,所以飞机也能在路上跑,那可就太离谱啦!咱在生活中可得小心这俩家伙。
要是法官乱用类推解释,那可就乱套啦,说不定哪天咱正常做个啥事就被抓起来了呢!但要是合理运用扩张解释,就能让法律更适应各种复杂的情况,更好地保护咱大家。
咱得明白,刑法可不是闹着玩的,它得严谨,得合理。
不能随随便便就类推,也不能过度扩张。
就像走钢丝,得把握好那个度。
不然,这社会不就乱了套嘛!咱都希望生活在一个有秩序、公平的环境里,而刑法的类推解释和扩张解释就是维护这个环境的重要工具。
咱要尊重法律,同时也得监督法律的执行,让它真正为咱老百姓服务,而不是反过来伤害咱呀!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我的观点就是,刑法的类推解释要谨慎使用,不能滥用,而扩张解释要在合理范围内进行,这样才能让刑法更好地发挥作用,保障社会的安定和公平。
刑法重点、难点辨析(六)缩小解释、扩大解释和类推解释
![刑法重点、难点辨析(六)缩小解释、扩大解释和类推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eb4ec790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48.png)
(1)以⽂理解释得出的条⽂含义为基准,如果得出较⼩(较窄)含义的,是缩⼩解释,也称限缩解释;得出较⼤(较⼴)含义的,是扩⼤解释,也称扩张解释。
例:根据《刑法》第111条的规定,为境外的机构、组织、⼈员⾮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的,构成犯罪。
司法解释将其中的“情报”解释为“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尚未公开或者依照有关规定不应公开的事项”。
这⼀解释属于下列何种解释?A.补正解释B.当然解释C.反对解释D.缩⼩解释 ——答案:D。
因为“情报”含义宽泛,有公开不公开的、重要和不重要的等等,给该条之“情报”加上“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未公开”等限制,缩⼩了其范围,所以是缩⼩解释。
类似如:“对累犯以及因杀⼈、爆炸、抢劫、强*、绑架等暴⼒性犯罪中的⼀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期徒刑的犯罪分⼦,不得假释”。
该解释将因“暴⼒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不得假释,限定为“⼀罪”被判10年以上,也属于缩⼩解释。
(2)扩⼤解释是相对于条⽂的字⾯含义⽽⾔,其真实的含义应该⼤⼀点。
例:破坏交通⼯具罪的对象是“⽕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解释其中的“汽车”包括⼤型的拖拉机,就有所扩⼤,但仍是汽车可以包含的范围。
(3)类推解释,是指把刑法条⽂字⾯含义扩⼤解释到包含“相类似”的事物。
⽆论对字⾯含义作扩⼤或缩⼩的解释,仍然能与字⾯含义保持同⼀性质,没有脱离字⾯含义。
⽽类推解释则过分超出了字⾯含义,仅具有“类似性”⽽不具有“同⼀性”。
例:强制猥亵、侮辱妇⼥罪的对象是“妇⼥”,如果根据男⼈与妇⼥都属于“⼈类”的类似性,解释为包括“男⼈”就属于类推解释,将该条适⽤于对男⼈的性侵犯就是类推适⽤,不符合罪刑法定原则。
例:将故意杀⼈罪中的“⼈”解释为“精神正常的⼈”,属于缩⼩解释,且属于不适当的缩⼩解释。
论刑法中扩张解释与类推解释的界限——以张某致住宿学生死伤案为例
![论刑法中扩张解释与类推解释的界限——以张某致住宿学生死伤案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c8bb6fe5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8a.png)
论刑法中扩张解释与类推解释的界限——以张某致住宿学生死伤案为例刑法是国家力量的一种表现形式,其宗旨是保护社会秩序和公民权益。
在刑法的适用中,解释界限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在实际操作中,扩张解释和类推解释是常见的两种方法。
本文将以张某致住宿学生死伤案为例,探讨这两种方法的界限和限制。
2019年9月22日,湖南宁远县某宾馆发生了一起特别重大刑事案件。
当时,宾馆中的一批准备参加学术研讨会的学生在休息时,被前来行凶的张某所袭击,造成28名学生受伤,其中8人死亡。
案发后,公安机关很快将行凶嫌疑人张某抓获。
针对这样的刑事案件,刑法的适用非常重要。
在使用刑法时,扩张解释和类推解释是两种常见的方法,但也需要注重它们的明确界限和限制。
首先,扩张解释的作用是将规定的适用范围扩大。
例如,如果法律规定“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应当依法负刑事责任。
”那么,扩张解释可能是指这种损害不仅包括直接的攻击行为,也包括可能导致身体损害的行为。
在张某案中,扩张解释可以是指,除了袭击行为造成的死亡和伤害,还包括后期可能导致学生死亡和伤害的因果关系。
然而,扩张解释不能跨越法律条文的明确边界。
例如,在张某案中,即使这种行为导致后期的死亡和伤害,由于这种行为与法律规定的犯罪类型不匹配,因此也不能被刑事法律所规制。
其次,类推解释是指在同一类行为中推广和适用结构和原则。
例如,在一个案件中,如果被告人的行为与法律规定的行为相似或类似,那么法官可以推广类似的法律规定,并用于这个案件。
在张某案中,类推解释可以是指将张某的袭击行为与伤害交通案件相似的罪行相联系。
例如,王某驾驶车辆肇事致人死亡,如果将这两种行为进行比较,可以将张某的袭击行为当作交通事故中的肇事行为进行处理。
但是,类推解释仍然受到一些限制。
在实际操作中,类比行为必须结合不同的行为标准和具体法律条款。
例如,如果一审法院仅是因为判决张某袭击行为与肇事交通案件相似而将其判处了死刑,那么这种行为就是违反法律原则的行为。
扩大解释和类推解释
![扩大解释和类推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a552bc96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f5.png)
扩大解释和类推解释
类推解释与扩大解释均是刑法学中的概念
扩大解释:对法律用语解释处于该用语可能涵摄范围内,对法律“条文上的词义”作扩大解释以后,其与日常用语的含义虽然有一定的差距,但一般人从该用语中仍然能够预测行为的妥当与否,这种解释,是属于”扩大解释“。
例如:将宠物解释为财物,宠物除陪伴人类,还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从这个层面来将其解释为“财物”是属于扩大解释。
类推解释:如果解释突破日常用语的含义,解释结论在一般人看来极其意外和难以接受,难以由此预测自己行为的,属于”类推解释“。
例如:将强奸罪中的“妇女”一词解释为包括男性在内,这属于类推解释。
扩大解释是对用语通常含义的扩张,不能超出用语可能具有的含义。
如果完全超出用语可能具有的含义,则是类推解释。
扩大解释方法是允许的解释方法,而类推解释是刑法禁止解释方法:但为了更好地保障国民的自由和人权,只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类推解释,而允许有利于行为人的类推解释。
刑法中的类推解释是什么
![刑法中的类推解释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c78453fd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8b.png)
刑法中的类推解释是什么
刑法中的类推解释是什么?不少朋友对此并不了解,接下来店铺⼩编将给⼤家简单介绍下。
欢迎⼤家阅读,希望通过这种⽅式传播法律意识,让⼈们更了解法律。
刑法中的类推解释是什么
⼀、类推解释是指对于相类似的案件应作相同处理,其法理基础在于平等原则,也是正义的要求。
⽬前理论界⽀持的⼴义说认为,类推解释是指在⼀个具体事实与法律规定情况相似,但根本不可能为该法条的字⾯含义所包容的前提下,以其相似性作为援引某⼀法律规定为依据的解释⽅法。
⼆、我国刑法暂不适⽤类推解释,刑法中有⽂理(义)解释、扩充解释、限制解释、当然解释、体系解释、法意解释、⽬的解释以及补正解释,但是根据刑法中“罪刑法定原则”,刑法不适⽤类推解释,但类推解释有利于被告⼈的除外。
三、但是⼀般认为类推解释是指对刑法条⽂没有明确规定的除⾏为之外的事项,⽐照最相类似的刑法条⽂规定的相关事项,作超出该规定含义范围⽽推论适⽤的解释。
罪刑法定原则要求禁⽌类推解释,新刑法已经废除了类推制度.
以上就是店铺⼩编对本问题的回答,您有其他疑问欢迎移步店铺咨询。
罪刑法定视野下的刑法类推解释
![罪刑法定视野下的刑法类推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3e4b9e9476c66137ef061956.png)
罪刑法定视野下的刑法类推解释罪刑法定视野下的刑法类推解释一、类推解释的概念界定(一)类推解释的基本含义类推是指依据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某一事物的道理同样适用于其他事物。
当“类推”一词应用到法律领域时,具有了特殊内涵。
对于类推解释,我国许多学者都给出了自己的理解。
例如,陈兴良教授认为,“类推解释是指对于法律无明文规定的事项,就刑法中最相类似的事项加以解释的方法。
类推解释是以法律无明文规定为前提。
如果法律有明文规定,尽管是一种概括规定,也不得视为类推解释。
”①张明楷教授认为,“类推解释是指,需要判断的具体事实与法律规定的构成要件基本相似时,将后者的法律效果适用于前者。
”②这些刑法学的大家对类推解释的定义大同小异,阐述的本质内容并无很大差别。
举个比较经典的关于类推解释的例子,我国《刑法》第116条规定: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本条规定了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这五种交通工具,那么问题来了,能否将拖拉机归入这些行为对象范畴呢?有人认为,拖拉机和汽车都为动力驱动,外部结构也都有四个以上轮子支撑,都能够载人,在遭到破坏后都会产生一定的危险性,所以,既然汽车能成为该条文要求的行为对象,那么和汽车类似的拖拉机亦可成为对象。
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一方面,拖拉机不在该条文确切列举的表现形式当中,违背了罪刑法定原则的内容。
另一方面,将拖拉机当做是汽车,也超出了一般国民对日常生活中的汽车的理解范围。
这属于法律所禁止的类推解释。
(二)类推解释与扩张解释1.扩张解释的基本含义扩张解释,这是由于法律用词失于狭窄,不能够准确表达法律真意时,于是扩张其意义使合于法律真意的解释方式。
通俗来说,扩张解释就是扩大有关含义,将未明文规定的内容囊括进去,这是为法律所允许的法律解释方法。
刑法类推解释举例
![刑法类推解释举例](https://img.taocdn.com/s3/m/39bf03ff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7e.png)
刑法类推解释举例刑法类推解释,这可不是个能随便对付的事儿!就好像走在一条充满规则和边界的路上,一不小心踏错了,那可就麻烦啦!比如说,有个小偷,他总是趁着夜深人静的时候,潜入别人家里偷东西。
这明显是盗窃行为,对吧?但是,如果有人说,那在街上悄悄拿走别人遗忘在自行车筐里的东西,是不是也能类推成盗窃呢?这就得好好琢磨琢磨啦!再举个例子,有人故意纵火焚烧了别人家的房子,这肯定是犯罪。
那要是有人在森林里不小心丢了个未熄灭的烟头,引发了大火,能类推成故意纵火吗?还有啊,假如有人拿刀在街上无缘无故刺伤了路人,这毫无疑问是故意伤害。
那要是在打架的时候,不小心把对方推倒,对方摔得头破血流,这能类推成故意伤害吗?你看,刑法类推解释可不是那么简单的。
它就像一个精细的天平,需要我们小心翼翼地去衡量。
稍微偏一点,可能就不公平啦!比如说,在一个小镇上,有个人偷了邻居家一只鸡。
按照正常的法律规定,这可能就是个小偷小摸的行为。
但如果类推说,他偷鸡就等于偷了人家的重要财产,要重判,这合理吗?鸡和贵重财产能一样吗?又比如,有人在开车的时候不小心撞到了人,造成了重伤。
这是交通意外。
可要是类推说,这就等于故意伤人,这不是冤枉人嘛!刑法类推解释就像是在走钢丝,得谨慎再谨慎。
要是随意类推,那法律不就乱套了吗?大家都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到底会有啥后果,那多可怕!就好比下棋,每个棋子都有自己的规则和走法。
刑法也是一样,啥行为对应啥处罚,都得清清楚楚,不能随便类推。
不然,今天这样判,明天那样判,法律还有啥权威性呢?所以说啊,刑法类推解释可不能乱来,得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和精神,公正、公平地去判断。
只有这样,才能让法律真正保护我们大家的权益,让社会更有秩序,更安定!。
论刑法学中的类推解释(一)
![论刑法学中的类推解释(一)](https://img.taocdn.com/s3/m/b2ece91ea32d7375a41780f0.png)
论刑法学中的类推解释(一)关键词:禁止/类推/类推解释/扩张解释Forbid/analogy/analogicalinterpretation/extensiveinterpretation内容提要:类推解释在刑法学中有几种不同的含义。
类推解释的概念现在仍有存在的余地。
目前有关禁止类推解释与允许类推解释之争,源于对类推解释的理解不一,论说的角度不同,存在各说各话的现象。
类推解释与扩张解释的区分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有必要采取“词语可能含义说”,但还要综合运用其他相关学说提出的方法来做区分。
Theanalogicalinterpretationhasafewdifferentmeaningsincriminaldogmatic.Theconceptofanalogica linterpretationstillhasanecessaryposition.Becausescholarshavedifferentcomprehensionsonit,theyl ayclaimtodenyanalogicalinterpretationorallowit.Howtotellthedifferencebetweenanalogicalinterpr etationandextensiveinterpretationisaworldwidequestion,soitisnecessarytoadoptthetheoryof"the possiblemeaningofword",whilethemethodsofotherrelativetheoriesarealsoinneedtoapply.类推解释与类推是否具有相同含义?法律解释方法中是否存在类推解释?类推解释是否应予以禁止?类推解释与扩张解释有无必要区分、以及如何区分?如此等等,在刑法学界尚有争议。
笔者拟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此做初步探究。
论刑法中类推解释与扩张解释的界限(一)
![论刑法中类推解释与扩张解释的界限(一)](https://img.taocdn.com/s3/m/2e78e4294a7302768e9939b6.png)
论刑法中类推解释与扩张解释的界限(一)关键词:类推解释;扩张解释;综合标准说;刑法解释内容提要:刑法中类推解释与扩张解释的界限问题,历来有否定说与肯定说之争;肯定说中又有单一标准说、双重标准说和综合标准说之别。
类推解释与扩张解释界限的复杂性,决定了其区分标准的综合性。
因此,宜采综合标准说,并应将其构建成一种层次分明、内容科学,各种标准或角度之间具有内在联系的结构体系。
一、分歧:类推解释与扩张解释界限之讼争聚焦刑法中类推解释与扩张解释的界限问题,是刑法理论尚待解决的难题。
一般认为,“刑法当中,尽管从罪刑法定原则的立场出发,禁止类推解释而要求严格解释,但是,刑法解释也是法律解释,并不是只允许文理解释和论理解释,合目的的目的解释也是可以的,其中不仅包括从立法宗旨、目的出发,缩小法条内容的限定(缩小)解释,也包括扩大用语意义的内容的扩张解释在内”。
{1}然而,由于扩张解释扩大了刑法条文字面的含义,使条文未明确规定的内容包含在该条文之中,这一解释方法与类推解释的类比推理方法有相似之处,于是,被禁止的类推解释与被允许的扩张解释的关系问题,遂成为刑法学界颇具争议性的话题。
否定说认为,类推解释与扩张解释仅存在论理形式上的差异,既然刑法解释论容许扩张解释,那么也应容许类推解释。
因此,解决两者的界限问题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解决与否以及如何解决均无关紧要。
日本刑法学者木村龟二也曾认为,“类推解释与扩张解释的区别是毫厘之差,其区别的标准也就是想法的不同”,{2}因而应当在一定限度上允许类推解释,“根据注重刑法整体目的的目的论解释,合理确定类推解释的范围”。
{3}但是,由于否定说缺乏严谨的科学态度,且易被人利用成为践踏人权的帮凶,因此,一直并无多大的市场。
即使是否定说的有力倡导者木村龟二教授,在经历了二战的洗礼之后,也改变了其在罪刑法定原则与刑法解释上的基本立场,转而认为“类推解释则超出了法律的明文规定,甚至在法律未明文规定的领域扩充法律的精神”,因此主张禁止类推解释,但对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则持保留的态度。
刑法中的类推解释
![刑法中的类推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71d93b38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aa.png)
刑法中的类推解释
类推是一种推理方法,根据已知的情况和规则,在相似的情况下推断其他情况的合理性与结果。
在刑法中,类推解释常用于对类似情况进行判断和处理。
类推解释在刑法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定性和量刑。
在定性方面,类推解释可以通过将已经明确规定的犯罪行为和情节类比到相似的情况下,对涉嫌违法行为的性质进行判断。
例如,根据刑法确定的盗窃罪,若某个行为符合盗窃罪的主要特征,包括非法占有他人财物、具有明显的违法目的等,即使行为形式与盗窃罪不完全相同,也可以推导为盗窃罪或其他类似的犯罪行为。
在量刑方面,类推解释可以根据已经确定的刑事法益保护和犯罪行为的危害程度,对相似的情况进行刑罚的决定。
例如,对于涉及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行为,如破坏交通设施、放火等,法院类似的类推解释可以参考同类案件的量刑情况,综合考虑相关因素,判处相应的刑罚。
总之,类推解释在刑法中是一种重要的推理方法,用于对类似情况进行定性和量刑的合理推断和判决。
浅析刑法中扩张解释与类推解释的区别
![浅析刑法中扩张解释与类推解释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53a579e5b8f67c1cfad6b859.png)
被牢牢限定在பைடு நூலகம்文用语 可能 具有 的含义之 内。扩张解 释并 未创设新 的规则 , 只是 明确 了行 为概念 的真实含 义 , 纳 入处
罚对象 的案例事实原本就包含 于行 为概念之 中。 虽然成文刑法是正义的文字表 述 , 但并不 意味着仅仅根 据文字就可 以发现刑法 的全 部真实 含义_ 2 l 5 。 文字 或语言 的
济 的 回流 。 参考 文献 :
贷 担保创新模式 , 规范 了整个担 保业 务流程 , 全程监 控对 资 金的使用及 回收情况 , 使投 资人获得安 全、 稳定、 较 高收益 。
同时必 须建立相 应的管理 制度 , 明确 担保公 司的法律 责任 , 控制担保公 司风险。 3 . 4 建立政府为主导的实体 经济促进制度 政府应从产业 升级 和产业结构调整 的角度去合理 引导 、
定 性 与 合 目的性 。 对 刑 法 进 行 符 合 目 的 的 解 释 必 须 运 用 正 确 的 方 法 。然
息, 临行 时将 其手 提包 ( 内有 手机 和千元 现金 ) 遗 落在长 凳
上, 觊觎 已久 的 乙 ( 男) 趁 机拾包而 去。甲走 出 2 0米 远 后 发
现忘记拿手提包遂转身跑 向长凳 , 包 已不见 。碰 巧此时 甲的
2 0 1 3年 7月
黑龙江生态工程 职业学 院学报
J o u na r l o f H e i l o n g j i a n g V o c a t i o n a l I n s t i t u t e o f E c o l o g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手机铃音响起来 , 甲循声望去见 乙拿着 自己的包从 草丛 中迅 速跑 出, 甲立 即追上乙夺 回手提包。本案 中乙的行 为是 盗窃
类推解释和扩大解释的区别
![类推解释和扩大解释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07ba6362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73.png)
类推解释和扩大解释的区别类推解释和扩大解释是刑法解释学中的两种重要方法,它们在解释法律文本时有着显著的区别。
类推解释是指在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将类似的法律条文或原则应用于当前案件,以解决法律争议。
这种方法在实践中常被用于填补法律漏洞,或是在法律原则性规定过于抽象或模糊时,通过比较类似的法律条文或原则,以更准确地解释和适用法律。
类推解释的主要特点是“类似情况类似处理”。
它在应用中要求:(1)存在类似情况的案件;(2)类推解释所得出的结论与原案件的处理结果相同。
类推解释本质上是一种解释方法,它通过对相似情况的比较和分析,为法律原则性规定提供更具体的解释和应用。
扩大解释是指将法律条文的含义扩大到超出其字面含义的解释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基于对法律条文背后的立法目的和法律原则的理解,以扩展法律条文的适用范围。
扩大解释在实践中常被用于填补法律条文的漏洞,或是将新的案件类型纳入法律条文的适用范围。
扩大解释的主要特点是“扩展法律条文的含义”。
它在应用中要求:(1)对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扩大;(2)扩展后的含义不超出立法原意。
扩大解释的本质是一种对法律条文含义的扩展和延伸,它通过对法律原则和立法目的的理解,以扩展法律条文的适用范围。
类推解释和扩大解释都是刑法解释学中的重要方法,它们在解决法律争议和填补法律漏洞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它们在解释法律文本时有着显著的区别。
类推解释强调“类似情况类似处理”,通过比较类似的情况来解释和适用法律;而扩大解释则强调“扩展法律条文的含义”,通过理解法律原则和立法目的来扩展法律条文的适用范围。
在实践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解释方法,以达到准确解释和适用法律的目的。
同时,无论是类推解释还是扩大解释,都应当遵循合宪性、合法性、合理性等原则。
在进行类推解释时,应当确保类推的结论与原案件的处理结果相同,不违反类似情况类似处理的公正原则。
在进行扩大解释时,应当确保扩展后的含义不超出立法原意,符合法律原则和立法目的的要求。
浅谈刑法的类推解释
![浅谈刑法的类推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8320c2c752d380eb63946d1a.png)
浅谈刑法的类推解释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都需要相关的方法来进行指导,学习刑法的关键方法是对其进行正确的解释。
刑法的解释方法多种多样,但是不能信手拈来即可利用。
对刑法的解释事关生死,不可随意解释,对被告人不利的类推解释应当予以禁止,而有利的解释实施允许的。
标签:禁止;类推解释;罪刑法定一、类推解释的含义类推解释,是指将刑法并未明文规定为犯罪的某种行为,根据其具有的人身危险性和社会危害性的特点比照刑法分则相似的条文解释为犯罪,对其进行定罪量刑。
我国刑法明确规定罪行法定原则禁止对不利于被告人的有罪类推,所以类推解释违反了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的原则因而被禁止。
概言之,所谓禁止类推解释,实际上禁止的是“法无明文规定也处罚”的思维观念与做法。
在理论与实践中,虽然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类推解释,可是不禁止对行为人的有利类推解释,哪些解释被刑法允许,哪些解释呗刑法禁止,尚不能准确界定。
此外,类推解释与扩大解释也经常被混淆,因此笔者对于这两个问题进行粗浅的分析。
二、类推解释与扩大解释的区分类推解释与扩大解释之间其实并不存在实质的区别,只是在程度上有所差异,扩大解释是为刑法所允许的一种解释方法,但是不利于被告人的類推解释为刑法禁止。
当然容许做扩大解释,类推解释也就无存在之必要。
其实,类推解释也是弥补法律漏洞而出现的,有时类推解释的结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却也不被采纳。
类推解释有其合理性,扩大解释也有并未完美无缺,能否认为错误的扩大解释就是类推解释,二则往往含糊不清。
因此,有必要对扩大解释与类推解释作出区分。
类推解释与扩大解释的界限是相对的,一般而言,违反罪刑法定原则的扩大解释,实际上是类推解释。
关于二者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区分:第一,从形式上看,扩大解释所得出的结论,并未超出刑法一般用语可能具有的含义范围;而类推解释所得出的结论则超出了用语可能具有的含义。
第二,从概念的关系上看,扩大解释不存在上位概念的位阶;类推解释则需要将所要解释的概念提升到上位概念中去做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刑法的类推解释
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都需要相关的方法来进行指导,学习刑法的关键方法是对其进行正确的解释。
刑法的解释方法多种多样,但是不能信手拈来即可利用。
对刑法的解释事关生死,不可随意解释,对被告人不利的类推解释应当予以禁止,而有利的解释实施允许的。
标签:禁止;类推解释;罪刑法定
一、类推解释的含义
类推解释,是指将刑法并未明文规定为犯罪的某种行为,根据其具有的人身危险性和社会危害性的特点比照刑法分则相似的条文解释为犯罪,对其进行定罪量刑。
我国刑法明确规定罪行法定原则禁止对不利于被告人的有罪类推,所以类推解释违反了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的原则因而被禁止。
概言之,所谓禁止类推解释,实际上禁止的是“法无明文规定也处罚”的思维观念与做法。
在理论与实践中,虽然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类推解释,可是不禁止对行为人的有利类推解释,哪些解释被刑法允许,哪些解释呗刑法禁止,尚不能准确界定。
此外,类推解释与扩大解释也经常被混淆,因此笔者对于这两个问题进行粗浅的分析。
二、类推解释与扩大解释的区分
类推解释与扩大解释之间其实并不存在实质的区别,只是在程度上有所差异,扩大解释是为刑法所允许的一种解释方法,但是不利于被告人的類推解释为刑法禁止。
当然容许做扩大解释,类推解释也就无存在之必要。
其实,类推解释也是弥补法律漏洞而出现的,有时类推解释的结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却也不被采纳。
类推解释有其合理性,扩大解释也有并未完美无缺,能否认为错误的扩大解释就是类推解释,二则往往含糊不清。
因此,有必要对扩大解释与类推解释作出区分。
类推解释与扩大解释的界限是相对的,一般而言,违反罪刑法定原则的扩大解释,实际上是类推解释。
关于二者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区分:第一,从形式上看,扩大解释所得出的结论,并未超出刑法一般用语可能具有的含义范围;而类推解释所得出的结论则超出了用语可能具有的含义。
第二,从概念的关系上看,扩大解释不存在上位概念的位阶;类推解释则需要将所要解释的概念提升到上位概念中去做解释。
第三,从解释逻辑上看,二者的逻辑起点不同。
扩大解释是在刑法规范进行解释,不可能超出规范容忍的范围;类推解释实际上是解释者造法,将刑法规范以外的概念强行解释道刑法规范以内。
第四,从实质上看,扩大解释没有超出一般公民预测可能性的范围;而类推解释则超出了公民预测可能性的范围。
尽管二者的界限模糊,我们依然要作出区分,这也是十分必要的。
三、允许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
禁止不利类推对限制司法权起着重要作用,而允许有利类推则起到了实现公平、正义的作用。
因此,禁止不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但是允许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
这是我们多数人孜孜以求的,也是当前司法实践所坚持不懈的做法。
从我国刑法理论与司法实践对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进行的研究中,确定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的范围一般存在三种情形:一是关于刑法适用范围规定的类推解释;二是关于消极的构成要件要素的规定的类推解释;三是关于从宽量刑情节的规定的类推解释。
但是,允许有利类推这种观点及做法真的应当追求吗?有学者对允许对被告人有力的类推解释提出了批判,认为刑法一方面禁止类推解释,另一方面又允许有利类推,本身就有矛盾。
认为刑法严格罪刑法定,禁止类推解释,就应当禁止一切类推解释。
无罪类推也是错误的,是否构罪是由犯罪构成决定的,在刑法上应当是明确的,而非模糊不清、模棱两可。
即便规定了疑罪从无,通过类推解释为无罪,也有损犯罪构成的机能。
此外,允许此种类推解释,加重了刑法规范或者说是犯罪构成的不确定性,也是为刑事法治所不能容忍的。
综上,笔者认为,即便类推解释具有不确定性,其也是在刑法规范相对确定的范围内对被告人进行有利解释的。
禁止对行为人的不利类推解释,允许有利的类推解释,但是亦不能矫枉过正,放纵犯罪行为。
提出以下方法和建议:1.判断某种解释是否合理,是否属于类推解释,除了从用语可能具有的含义上考虑之外,还应考虑行为是否具有可罚的必要性,一个行为的处罚必要性越高被解释为犯罪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若行为背离刑法用语的核心含义,解释为犯罪的可能性就越小。
若是上述二者存在分歧时,就要做出有利于行为人的解释,不得对该行为定罪处罚。
2.从公民预测可能性这一角度处罚,考虑一般人对解释的接受程度。
若果解释为一般人所接受,就说明并未超出一般人的预测可能性范围。
反之,则超出了一般人的预测范围,应予禁止。
3.从解释结论上分析,判断解释结论是否与刑法条文内容以及刑法的精神保持一致。
当解释结论与刑法条文内容不一致或者背离的刑法的基本精神,就属于类推解释,当然扩大解释与相关条文产生冲突时很容易被认为是类推解释。
此时应判断刑法用语的发展是否符合社会生活变化的趋势,若是符合,则不应认为是类推解释。
此外,还可以借助外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得出结论,进而判断是类推解释还是扩大解释。
参考文献
[1] 张明楷:《罪刑法定与刑法解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 刘浩:《刑法解释方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3] 王瑞君:《罪刑法定的实现:法律方法论角度的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 李国如:《罪刑法定原则视野中的刑法解释》,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年版。
作者简介:王俊芳(1991—),女,河北邯郸人,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2015级刑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