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实验法和追因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第四,严格按照实验程序进行。克服个人主见对实验结果 的影响。
• 3. 避免由于迁移影响而产生的实验误差 • • • • • 迁移影响有三种情况: 第一,前一个实验因子对后一个实验因子的影响。 第二,实验开始前的学习对实验因子发生的影响。 第三,先后测验的影响。 克服办法:等组法。
• 4. 消除因时间因素产生的实验误差。 • 在以学期或学年为时间单位的实验中,时间相同,但要考 虑实验对象在人数、能力等方面的变化。
• 2. 等组实验法
• 向两个或两个以上研究对象施加不同的实验因子,测量和 比较所发生变化的一种方法。 • 实施条件:各组要均等。除了实验因子外,其他影响实验 的因素都要相同。 • 为使各组相等,通常采取三种方法进行分组: • 第一,随机取样法:按自然呈现的机会进行分组。如抽签 法和排列法(按学生姓氏笔划或汉语拼音字母进行排序抽 取)。这种方法只能做到机会均等,而不能做到各组相等。 • 第二,测量选择法:先对实验对象进行一次测量,然后根 据测量的结果进行分组。如按分数分组(第一名1组;第 二名2组;第三名2组;第四名1组。) • 第三,逐个分配法:先对实验对象逐个进行考查,然后将 两个或两个以上情况相同的对象,分别分到两个或两个以 上的组中。
• • • • • • • •
步骤三,设置组别进行比较 两种途径: 一种是设置结果相同的若干组,通过研究去寻找其原因。 一种是设置结果相反的若干组,找出相反的因素证明其真 正原因。 两类组别: 追因组:明显具有某项结果的对象。 对比组:明显具有相反结果的对象。 进行对比研究。
• 第六章 • • • • • • •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实验法和追因法 教育实验法的意义和条件 教育实验的基本方法 实验情况的控制 实验结果准确性的检验 教育实验需要注意的事项 教育实验中常见的一些问题 追因法的应用
• 实验研究法最初用于自然科学,最古老的实验是古希腊阿 基米德的“揭开王冠之谜”的实验。 • 近代实验法才被用于社会科学研究。 • 1768年裴斯泰洛齐创办“新庄”实验学校后,教育家相继 创办实验学校。 • 我国20世纪20年代得到发展,1935年有各种教育实验区 190个。影响较大的有陶行知创办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和 上海工学团,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的定县实验区,梁 漱溟的“乡村建设”实验。 • 实验法是教育研究中最重要的实证性方法。在证明因果关 系上,被认为优于其他的研究方法。 • 但由于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实验法也有一定的局 限性。
• 第二节
教育实验的三种基本方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1. 单组实验法 • 向一个或一组研究对象施加一个或数个实验因子,测量所 发生的一种或数种变化,以确定实验因子效果的一种方法。 比如要检验两种教学方法(两个实验因子)的好坏,分别 将两种教学方法对一组实验对象施加影响,以比较两种教 学方法的优劣。 • 采用这种实验法必须具备的条件: • 第一,两组实验因子对一组实验对象施加影响时,必须防 止相互影响的问题。 • 第二,混杂因子所产生的影响在实验过程中要保持恒定。 • 第三,测验必须准确。测验分数所表示的难度要一致。防 止前后测验时实验对象的变化。如对某种技术由不熟悉到 比较熟悉等。
• 等组实验法和单组实验法比较 • 等组实验法实施过程虽然比较麻烦,但与单组实验法比较, 却有两个明显优点: • 第一,可以避免实验因子的迁移影响。因为不同的实验因 子是在不同的组内实施的。 • 第二,可以避免进步速率带来的影响。 • 在单组实验中,由于进步速率变化的影响,很难做到测量 的前后一致。 • 等组实验法实验因子是对不同组施加影响,不会因进步速 率变化而影响实验效果。
• 1. 定义 • 教育实验法是为了解决某一教育问题,根据一定的教育理 论或设想,组织有计划的教育实践,并对实践效果进行比 较分析,得出科学结论的过程。 • 教育理论或设想:实验因子(实验因素)。 • 教育实验法的采用,就是根据实验因子来组织实验,并验 证实验因子的过程。
• 2. 实验法的优点 • 第一,可以扩大研究的范围。 • 观察到那些在自然条件下还没有发生的事物。 • 第二,可以排除无关因子的干扰。 • 最大优点是可以适当控制研究对象,观察到某些特定因子 的效果。 • 第三,可以对实验结果进行反复的验证。 • 能够多次重复验证。 • 第四,可以进行测量。 • 得到可信度比较高的研究成果。
• 三、教育实验法的几个条件 • 具有一定范围内的适用性,不能推广到所有方面。 • 1. 必须有关于解决某一问题的设想或初步待证的一个理 论(实验因子)。 • 2. 掌握前期研究状况。前人未能解决的问题。
• 3. 具备相应的客观条件。包括经费、仪器、设备、相关 人员配置等方面。
• 4. 要具备相应的主观条件。特指实验者对实验技术和实 验方法的掌握,以及相关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 2. 教育实验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四个方面) • 第一,缺少基本的实验控制。缺乏对无关变量的控制。 • 第二,实验变量不是非常明确。对实验变量的辨别比较模 糊。 • 第三,重复实验不是非常规范。生搬硬套,机械重复。 • 第四,统计分析方法失误。教育现象复杂、独特,出现使 用测量工具不当,误用、错用统计方法等问题。
• 3. 轮组实验法 • 将各个实验因子轮流施加于各组,根据实验因子所发生变 化的总和来决定实验结果的一种方法。具有如下优点: • 第一,可以有效减少无关因子的影响。 • 如对两种教学方法效果的实验:由于两种教学方法轮流对 各组产生影响,无关因子的影响由于轮流而被消除。 • 第二,轮流使实验因子的次数增多,增加了实验结果的可 靠性。 • 第三,轮组实验法不需要各组均等,省去了均等分组带来 的麻烦。
• 4. 注意实验法使用的范围。 • 教育实验的对象非常复杂,因此,实验法有一定的适用范 围。 • 5. 对实验结果推广采取慎重态度。 • 第一,鼓励教育工作者积极开展教育实验研究,以推动教 育理论发展和教育实践的深化。 • 第二,对教育实验成果的推广要慎重,采取逐步推广的办 法,促进实验成果进一步完善。
• 二、教育实验的基本因素
• 1. 自变量和因变量。
• 自变量:根据研究目的给实验对象施加的一种刺激。也称 刺激变量,是实验者主动操纵变化的一种变量。 • 因变量:对自变量的刺激做出的反应。也称结果变量或反 应变量。
• 实验研究就是考察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 无关变量:与实验无关,但与自变量交织在一起构成复合 自变量,在实验中要对无关变量加以控制。
• 3. 教育实验的特点 • 第一,预见性。这种预见性是以实验假设的形式来体现的。 • 实验假设是实验者在长期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对某一问题做 出的假定性推测。 • 实验就是检验实验假设的过程。 • 第二,控制性。在实验过程中要借助一定的方法和技术对 实验过程进行控制,以减少或消除干扰,减少误差(将误 差减小到最小范围内)。 • 第三,可重复性。在具备同样实验条件下,可以在不同地 区、不同研究者中产生同样的效果。
• 2. 实验组和控制组 • 实验组:是实验中接受实验刺激的一组对象。 • 控制组:是实验中不给予实验刺激的一组对象。 • 实验就是对实验组和控制组的观察结果进行比较。 • 3. 前测和后测 • • • • 实验要对因变量进行两次相同的测验。 第一次测验在实验刺激之前,称前测。 第二次测验在实验刺激之后,称后测。 实验就是通过比较前测和后测的结果,观察自变量对因变 量的影响。
公式:
优胜点:两个实验因子的平均进步数的差。那个实验因子的平均进步 数大,表示这个实验因子优胜。
平均进步数:每个受测者的增益数之和÷受测者数
求得每个实验因子的平均进步数后可求出平均进步数的平均标准差, 进而求出优胜点的标准差。
实验系数越大,实验结果越可靠。 实验系数为1或接近1的时候,表明实验结果可靠。 实验系数在0.5以下,表明实验结果不可靠。
• 3. 用重复实验进行检验。 • 在实验因子保持不变情况下,另行抽样,改变实验对象, 进行重复实验。 • 一般来说,可靠的实验结果,必须进行反复实验来检验。 • 4. 与其他有关已确立的定理定论对照进行检验。 • 各门科学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的特性,使这种方法具有可行 性。 • • • • 5. 准确地为实验结果下结论。 实验结论要引人关注。 结论要恰当、准确。 防止结论超出抽样所代表的范围。
• 第六节
教育实验中常见的一些问题
• 1. 教育实验有局限性(三个方面) • 第一,高度控制的实验会带来环境“失真”。条件控制越 严,离真实的教育活动就越远,重复验证可能就越低。 • 第二,无法消除实验中情感效应。教师、学生情感投入影 响实验结果。
• 第三,样本不足和选择的误差。 • 一般是进行群体研究,样本大或小,难以掌握。 • 只能在特定班级或学校进行,研究结论较难代表总体。
• 第一节
教育实验法的意义和条件
• 在教育理论发展史上,实验法占有重要地位,许多学说都 是建立在长期、反复实验基础之上的。 • 一、实验法的意义和特点
• 观察法和调查法都是在自然状态下使用的,具有被动性。 表现为:第一,两种方法只能考查已经出现和发生的事情, 不能对没有发生和出现的事物进行考查。第二,两种方法 都无法摆脱无关因素的干扰,难以确定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 为了克服这种被动性,能够主动控制客观事物,需要使用 实验法。
• 2. 消除实验参与者的偏向
• 实验过程中,实验组织者和实验对象都不能带有任何偏向, 以保证实验结果误差最小。 • 要做到这一点,有四个方面要求: • 第一,防止带有某些倾向的人参与实验工作。 • 第二,让有偏向的人意识到自己的偏向,并设法避免这种 偏向对实验结果的不利影响。
• 第三,使用均衡方法来平衡实验参加者的偏向。如使用等 组法或轮组法。
• 第三节
实验情况的控制
• 目的:将实验因子与无关因子发生的效果进行分离。 • 有两个要求: • 第一,消除无关因子的影响。 • 第二,使无关因子对实验因子产生的影响保持相等。
• 实验控制要注意五个方面问题: • 1. 区分恒性无关因子与变性无关因子 • 恒性无关因子的影响:固定不变。是固定有害和固定有利。 应设法予以控制。 • 变性无关因子的影响:具有偶然性。表现为有利或者有害 两个方面。 • 如在实验过程中,实验对象受情绪的影响,可能会对实验 结果造成差别。变性无关因子,目前没有绝对有效的方法 进行控制。 • 实验过程中,要将两种无关因子的影响做区分。
• 5. 要逐日记载实验的详细情况。 • 第一,便于查阅。 • 第二,便于发现新的问题。 • 第三,使实验具有连续性。
• 第四节 实验结果准确性的检验 • 教育实验结果不能像自然科学实验一样精确。 • 除采用抽样、分组等控制手段外,有必要通过检验来提高 教育实验结果可信度。 • 如何提高可信度(五点): • 1. 通过实验效度(准确度)和信度(可靠度)进行检验。 • 2. 用实验系数进行检验。 • 不同实验因子测验得出的数据的差异是有区别的,表现为 差异明显、差异不明显两种情况。 • 差异反映的是实验结果的可靠程度。 • 实验结果的可靠程度可以用实验系数进行检验。
• 第七节
追因法的应用
• 与实验法比较,形式上相同,程序上相反。 • 实验法:先确定原因,根据原因寻求结果。 • 追因法:先确定结果,再根据结果寻求发生这种结果的原 因。也称准实验法。
• 六个步骤: • 步骤一,确定结果和研究的问题 • 如某校升学率高,需要去找寻其原因。
• 步骤二,提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假设 • 要全面、合理,是关键环节。
• 第五节
• • • •
教育实验需要注意的事项(五点)
1. 不要滥用教育实验。 教育实验有明确目的、工作程序。 要防止随意性。 教育实验必须具备:实验因子、实验方法、实验对象、实 验计划、实验报告等。
• 2. 实验的价值要突出。 • 不要刻意追求实验形式,忽视实验内容。
• • • •
3. 实验研究要量力而行。 要克服两种倾向: 第一,防止将实验看得难度过大,不敢去做教育实验。 第二,防止将实验看得过于简单,盲目去进行教育实验。
• 3. 避免由于迁移影响而产生的实验误差 • • • • • 迁移影响有三种情况: 第一,前一个实验因子对后一个实验因子的影响。 第二,实验开始前的学习对实验因子发生的影响。 第三,先后测验的影响。 克服办法:等组法。
• 4. 消除因时间因素产生的实验误差。 • 在以学期或学年为时间单位的实验中,时间相同,但要考 虑实验对象在人数、能力等方面的变化。
• 2. 等组实验法
• 向两个或两个以上研究对象施加不同的实验因子,测量和 比较所发生变化的一种方法。 • 实施条件:各组要均等。除了实验因子外,其他影响实验 的因素都要相同。 • 为使各组相等,通常采取三种方法进行分组: • 第一,随机取样法:按自然呈现的机会进行分组。如抽签 法和排列法(按学生姓氏笔划或汉语拼音字母进行排序抽 取)。这种方法只能做到机会均等,而不能做到各组相等。 • 第二,测量选择法:先对实验对象进行一次测量,然后根 据测量的结果进行分组。如按分数分组(第一名1组;第 二名2组;第三名2组;第四名1组。) • 第三,逐个分配法:先对实验对象逐个进行考查,然后将 两个或两个以上情况相同的对象,分别分到两个或两个以 上的组中。
• • • • • • • •
步骤三,设置组别进行比较 两种途径: 一种是设置结果相同的若干组,通过研究去寻找其原因。 一种是设置结果相反的若干组,找出相反的因素证明其真 正原因。 两类组别: 追因组:明显具有某项结果的对象。 对比组:明显具有相反结果的对象。 进行对比研究。
• 第六章 • • • • • • •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实验法和追因法 教育实验法的意义和条件 教育实验的基本方法 实验情况的控制 实验结果准确性的检验 教育实验需要注意的事项 教育实验中常见的一些问题 追因法的应用
• 实验研究法最初用于自然科学,最古老的实验是古希腊阿 基米德的“揭开王冠之谜”的实验。 • 近代实验法才被用于社会科学研究。 • 1768年裴斯泰洛齐创办“新庄”实验学校后,教育家相继 创办实验学校。 • 我国20世纪20年代得到发展,1935年有各种教育实验区 190个。影响较大的有陶行知创办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和 上海工学团,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的定县实验区,梁 漱溟的“乡村建设”实验。 • 实验法是教育研究中最重要的实证性方法。在证明因果关 系上,被认为优于其他的研究方法。 • 但由于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实验法也有一定的局 限性。
• 第二节
教育实验的三种基本方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1. 单组实验法 • 向一个或一组研究对象施加一个或数个实验因子,测量所 发生的一种或数种变化,以确定实验因子效果的一种方法。 比如要检验两种教学方法(两个实验因子)的好坏,分别 将两种教学方法对一组实验对象施加影响,以比较两种教 学方法的优劣。 • 采用这种实验法必须具备的条件: • 第一,两组实验因子对一组实验对象施加影响时,必须防 止相互影响的问题。 • 第二,混杂因子所产生的影响在实验过程中要保持恒定。 • 第三,测验必须准确。测验分数所表示的难度要一致。防 止前后测验时实验对象的变化。如对某种技术由不熟悉到 比较熟悉等。
• 等组实验法和单组实验法比较 • 等组实验法实施过程虽然比较麻烦,但与单组实验法比较, 却有两个明显优点: • 第一,可以避免实验因子的迁移影响。因为不同的实验因 子是在不同的组内实施的。 • 第二,可以避免进步速率带来的影响。 • 在单组实验中,由于进步速率变化的影响,很难做到测量 的前后一致。 • 等组实验法实验因子是对不同组施加影响,不会因进步速 率变化而影响实验效果。
• 1. 定义 • 教育实验法是为了解决某一教育问题,根据一定的教育理 论或设想,组织有计划的教育实践,并对实践效果进行比 较分析,得出科学结论的过程。 • 教育理论或设想:实验因子(实验因素)。 • 教育实验法的采用,就是根据实验因子来组织实验,并验 证实验因子的过程。
• 2. 实验法的优点 • 第一,可以扩大研究的范围。 • 观察到那些在自然条件下还没有发生的事物。 • 第二,可以排除无关因子的干扰。 • 最大优点是可以适当控制研究对象,观察到某些特定因子 的效果。 • 第三,可以对实验结果进行反复的验证。 • 能够多次重复验证。 • 第四,可以进行测量。 • 得到可信度比较高的研究成果。
• 三、教育实验法的几个条件 • 具有一定范围内的适用性,不能推广到所有方面。 • 1. 必须有关于解决某一问题的设想或初步待证的一个理 论(实验因子)。 • 2. 掌握前期研究状况。前人未能解决的问题。
• 3. 具备相应的客观条件。包括经费、仪器、设备、相关 人员配置等方面。
• 4. 要具备相应的主观条件。特指实验者对实验技术和实 验方法的掌握,以及相关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 2. 教育实验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四个方面) • 第一,缺少基本的实验控制。缺乏对无关变量的控制。 • 第二,实验变量不是非常明确。对实验变量的辨别比较模 糊。 • 第三,重复实验不是非常规范。生搬硬套,机械重复。 • 第四,统计分析方法失误。教育现象复杂、独特,出现使 用测量工具不当,误用、错用统计方法等问题。
• 3. 轮组实验法 • 将各个实验因子轮流施加于各组,根据实验因子所发生变 化的总和来决定实验结果的一种方法。具有如下优点: • 第一,可以有效减少无关因子的影响。 • 如对两种教学方法效果的实验:由于两种教学方法轮流对 各组产生影响,无关因子的影响由于轮流而被消除。 • 第二,轮流使实验因子的次数增多,增加了实验结果的可 靠性。 • 第三,轮组实验法不需要各组均等,省去了均等分组带来 的麻烦。
• 4. 注意实验法使用的范围。 • 教育实验的对象非常复杂,因此,实验法有一定的适用范 围。 • 5. 对实验结果推广采取慎重态度。 • 第一,鼓励教育工作者积极开展教育实验研究,以推动教 育理论发展和教育实践的深化。 • 第二,对教育实验成果的推广要慎重,采取逐步推广的办 法,促进实验成果进一步完善。
• 二、教育实验的基本因素
• 1. 自变量和因变量。
• 自变量:根据研究目的给实验对象施加的一种刺激。也称 刺激变量,是实验者主动操纵变化的一种变量。 • 因变量:对自变量的刺激做出的反应。也称结果变量或反 应变量。
• 实验研究就是考察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 无关变量:与实验无关,但与自变量交织在一起构成复合 自变量,在实验中要对无关变量加以控制。
• 3. 教育实验的特点 • 第一,预见性。这种预见性是以实验假设的形式来体现的。 • 实验假设是实验者在长期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对某一问题做 出的假定性推测。 • 实验就是检验实验假设的过程。 • 第二,控制性。在实验过程中要借助一定的方法和技术对 实验过程进行控制,以减少或消除干扰,减少误差(将误 差减小到最小范围内)。 • 第三,可重复性。在具备同样实验条件下,可以在不同地 区、不同研究者中产生同样的效果。
• 2. 实验组和控制组 • 实验组:是实验中接受实验刺激的一组对象。 • 控制组:是实验中不给予实验刺激的一组对象。 • 实验就是对实验组和控制组的观察结果进行比较。 • 3. 前测和后测 • • • • 实验要对因变量进行两次相同的测验。 第一次测验在实验刺激之前,称前测。 第二次测验在实验刺激之后,称后测。 实验就是通过比较前测和后测的结果,观察自变量对因变 量的影响。
公式:
优胜点:两个实验因子的平均进步数的差。那个实验因子的平均进步 数大,表示这个实验因子优胜。
平均进步数:每个受测者的增益数之和÷受测者数
求得每个实验因子的平均进步数后可求出平均进步数的平均标准差, 进而求出优胜点的标准差。
实验系数越大,实验结果越可靠。 实验系数为1或接近1的时候,表明实验结果可靠。 实验系数在0.5以下,表明实验结果不可靠。
• 3. 用重复实验进行检验。 • 在实验因子保持不变情况下,另行抽样,改变实验对象, 进行重复实验。 • 一般来说,可靠的实验结果,必须进行反复实验来检验。 • 4. 与其他有关已确立的定理定论对照进行检验。 • 各门科学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的特性,使这种方法具有可行 性。 • • • • 5. 准确地为实验结果下结论。 实验结论要引人关注。 结论要恰当、准确。 防止结论超出抽样所代表的范围。
• 第六节
教育实验中常见的一些问题
• 1. 教育实验有局限性(三个方面) • 第一,高度控制的实验会带来环境“失真”。条件控制越 严,离真实的教育活动就越远,重复验证可能就越低。 • 第二,无法消除实验中情感效应。教师、学生情感投入影 响实验结果。
• 第三,样本不足和选择的误差。 • 一般是进行群体研究,样本大或小,难以掌握。 • 只能在特定班级或学校进行,研究结论较难代表总体。
• 第一节
教育实验法的意义和条件
• 在教育理论发展史上,实验法占有重要地位,许多学说都 是建立在长期、反复实验基础之上的。 • 一、实验法的意义和特点
• 观察法和调查法都是在自然状态下使用的,具有被动性。 表现为:第一,两种方法只能考查已经出现和发生的事情, 不能对没有发生和出现的事物进行考查。第二,两种方法 都无法摆脱无关因素的干扰,难以确定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 为了克服这种被动性,能够主动控制客观事物,需要使用 实验法。
• 2. 消除实验参与者的偏向
• 实验过程中,实验组织者和实验对象都不能带有任何偏向, 以保证实验结果误差最小。 • 要做到这一点,有四个方面要求: • 第一,防止带有某些倾向的人参与实验工作。 • 第二,让有偏向的人意识到自己的偏向,并设法避免这种 偏向对实验结果的不利影响。
• 第三,使用均衡方法来平衡实验参加者的偏向。如使用等 组法或轮组法。
• 第三节
实验情况的控制
• 目的:将实验因子与无关因子发生的效果进行分离。 • 有两个要求: • 第一,消除无关因子的影响。 • 第二,使无关因子对实验因子产生的影响保持相等。
• 实验控制要注意五个方面问题: • 1. 区分恒性无关因子与变性无关因子 • 恒性无关因子的影响:固定不变。是固定有害和固定有利。 应设法予以控制。 • 变性无关因子的影响:具有偶然性。表现为有利或者有害 两个方面。 • 如在实验过程中,实验对象受情绪的影响,可能会对实验 结果造成差别。变性无关因子,目前没有绝对有效的方法 进行控制。 • 实验过程中,要将两种无关因子的影响做区分。
• 5. 要逐日记载实验的详细情况。 • 第一,便于查阅。 • 第二,便于发现新的问题。 • 第三,使实验具有连续性。
• 第四节 实验结果准确性的检验 • 教育实验结果不能像自然科学实验一样精确。 • 除采用抽样、分组等控制手段外,有必要通过检验来提高 教育实验结果可信度。 • 如何提高可信度(五点): • 1. 通过实验效度(准确度)和信度(可靠度)进行检验。 • 2. 用实验系数进行检验。 • 不同实验因子测验得出的数据的差异是有区别的,表现为 差异明显、差异不明显两种情况。 • 差异反映的是实验结果的可靠程度。 • 实验结果的可靠程度可以用实验系数进行检验。
• 第七节
追因法的应用
• 与实验法比较,形式上相同,程序上相反。 • 实验法:先确定原因,根据原因寻求结果。 • 追因法:先确定结果,再根据结果寻求发生这种结果的原 因。也称准实验法。
• 六个步骤: • 步骤一,确定结果和研究的问题 • 如某校升学率高,需要去找寻其原因。
• 步骤二,提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假设 • 要全面、合理,是关键环节。
• 第五节
• • • •
教育实验需要注意的事项(五点)
1. 不要滥用教育实验。 教育实验有明确目的、工作程序。 要防止随意性。 教育实验必须具备:实验因子、实验方法、实验对象、实 验计划、实验报告等。
• 2. 实验的价值要突出。 • 不要刻意追求实验形式,忽视实验内容。
• • • •
3. 实验研究要量力而行。 要克服两种倾向: 第一,防止将实验看得难度过大,不敢去做教育实验。 第二,防止将实验看得过于简单,盲目去进行教育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