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看药理重点总结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托品(M胆碱受体阻断药)

药理作用:1、腺体,通过对M胆碱受体的阻断作用抑制腺体分泌,对唾液腺和汗腺的作用最敏感2、眼,阻断M胆碱受体,使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松弛,出现扩瞳、眼内压升高和调节麻痹3、平滑肌,对多种内脏平滑肌有松弛作用,尤其对过度活动或痉挛的平滑肌作用显著,可抑制胃肠道平滑肌痉挛,降低蠕动的幅度和频率,缓解胃肠绞痛4、心脏、加快心率、增加房颤或房扑患者的心室率5、血管与血压,大剂量的阿托品可以引起皮肤血管扩张6、中枢神经系统,适度可引起兴奋。

临床应用:1、解除平滑肌痉挛2、抑制腺体分泌3、眼科应用于虹膜睫状体炎和验光、检查眼底4、缓慢型心率失常5、抗休克

不良反应:有口干、视力模糊、心率加快、瞳孔扩大及皮肤潮红等,随剂量增大,不良反应加重,甚至出现中枢中毒症状。

琥珀胆碱(除极化型肌松药)

药理作用:1、作用快而短暂,静脉注射10~30mg后,起效时间1-1,5min,2min达作用高峰,持续时间为5-8min 2、肌松作用从颈部肌肉开始,逐渐波及肩胛、腹部和四肢,恢复循序相反3、肌束先颤后松弛4、快速耐受性5、一旦过量累及呼吸肌,新斯的明不能用来解救,用之后症状加剧(原因:新斯的明抑制甲型胆碱酯酶,使琥珀胆碱不能被水解使之持续极化,所以加重)不良反应:1、窒息2、眼内压升高3、肌束颤动4、血钾升高

筒箭毒碱(非除极化型肌松药)----直接松弛,不颤

作用特点:1、季铵类化合物口服不吸收,只能静脉注射2、2min 起效,5min达高峰,40min恢复正常3、肌松顺序,眼、头部、颈部、四肢躯干、呼吸肌,恢复相反4、组胺成分增加,神经节阻断,血压下降5、过量可用新斯的明解救

去甲肾上腺素(a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去甲肾上腺素:只宜静滴(原因:进入胃中使胃收缩不能吸收,进入肠内,碱性失活)

药理作用:1、血管,激动血管的a1受体,使血管收缩,主要使小动脉和小静脉收缩。皮肤黏膜收缩最明显,其次是肾脏血管,血压升高推高冠状血管的灌注压,故冠脉流量增加。激动血管壁的去甲肾上腺素能使神经末梢突触前膜a2受体,抑制去甲肾上腺素释放。2、心脏,较弱激动心脏的受体,使心肌收缩性加强,心率加快传导加速,心排出量增加3、血压,收缩压上升同时舒张压也明显上升,脉压下降。

临床应用:仅限早期神经元性休克及嗜铬细胞瘤,切除后或药物中毒实的低血压。

不良反应:1、局部组织缺血坏死2、急性肾衰竭肾上腺素(a、β肾上腺素受体激

动药)

药理作用:1、心脏,提高心肌兴

奋性2、血管,小动脉及毛细血

管收缩明显、骨骼肌和肝脏的血

管舒张,冠状血管也舒张,3、

血压,双向反应,血压先升后降,

降压持续时间长4、平滑肌,取

决于器官组织上肾上腺素受体

类型5、代谢:升高血糖加速脂

肪分解6、中枢神经系统:不易

通过血脑屏障,无明显中枢兴奋

临床应用:1、心脏骤停2、过敏性

疾病3、与局部麻药配伍及局部

止血4、治疗青光眼

不良反应及禁忌症:剂量过大时,

a受体过度兴奋使血压骤升,有

发生脑出血危险。当兴奋过度

时,可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引起

心肌缺血和心率失常,甚至心室

纤颤,禁用于高血压、脑动脉硬

化,器质性心脏病、糖尿病和甲

状腺功能亢进症。

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药理作用;1、β受体阻断作用A

心血管系统,对心脏有抑制作

用,延续心房和房室结传导B支

气管平滑肌:收缩支气管平滑肌

而增加呼吸道阻力C脂肪代谢:

能增加血浆中vldl,降低HDL而

LDL浓度无变化,增加冠状动脉

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危险性。糖

代谢:升高血糖,抑制肾素释放。

2、内在拟交感活性

3、膜稳定作

临床应用:1、心律失常2、心绞痛

和心肌梗死3、高血压

不良反应:1、心血管反应,加重

病情2、诱发或加重支气管哮喘

3、反跳现象

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

作用特点:迅速,依赖性、耐受性

产生慢,治疗指数比较高,延长

非快动眼睡眠的第2期对快动眼

睡眠影响小,过量没麻醉,对肝

药酶诱导作用小副反应轻

药理作用:1、抗焦虑作用2、镇静

催眠作用3、抗惊厥、抗癫痫作

用4、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

不良反应:嗜睡、头昏、乏力和记

忆力下降,久服发生依赖成瘾,

停用可出现反跳现和戒断症状。

氯丙嗪抗精神失常药

药理作用:1、对中枢神经系统A

抗精神病作用B镇吐作用:小剂

量是即可对抗多巴胺受体激动

剂阿扑吗啡引起的呕吐反应,大

剂量氯丙嗪直接抑制呕吐中枢。

氯丙嗪不能对抗前庭刺激引起

的呕吐,对顽固性呃逆有效C对

体温调节的作用:不但能降低发

热机体的体温还能降低正常机

体的体温,环境温度越低降温越

明显,在炎热天气,体温可升高

2、对自主神经系统作用:血管

扩张,血压下降3、对内分泌系

统的影响:增加催乳素分泌,抑

制促性腺激素和糖皮质激素分

泌,也可抑制垂体生长激素分泌

临床应用:1、精神分裂症{主要用

于一型精神分裂症治疗2、呕吐

和顽固性呃逆3、低温麻醉和人

工冬眠

不良反应:1、常见不良反应;中枢

抑制症状,M受体阻断症状和a

受体阻断症状2、锥体外系反应,

帕金森综合症,静坐不能,急性

肌张力阻碍3、精神异常4、惊

厥与癫痫5、过敏反应6、心血

管和内分泌系统反应:直立性低

血压、心律失常、内分泌紊乱7、

急性中毒

吗啡镇痛药

药理作用:1、中枢神经系统A镇

痛作用B镇静、致欣快作用C抑

制呼吸(呼吸抑制是吗啡急性中

毒致死的主因)D镇咳E缩瞳F

改变体温调定点,使体温略有降

低,长期应用体温反而升高,抑

制下丘脑释放促性腺激素释放

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

2、平滑肌A胃肠道平滑肌:减

慢胃蠕动,使胃排空延迟B胆道

平滑肌:痉挛性收缩C降低子宫

张力、收缩频率和收缩幅度延长

产妇分娩过程3、心血管系统:

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4、对

免疫系统有抑制作用

临床应用:1、镇痛2、心源性哮喘

3、止泻

不良反应:1、呼吸抑制、胆绞痛、

免疫抑制、偶见烦躁不安等情绪

改变2、耐受性及依赖性3、急

性中毒

吗啡治疗心源性哮喘机制 1、吗啡

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阻力,

减轻心脏前、后负荷,有利于肺

水肿的消除。2、吗啡降低呼吸

中枢神经对CO2的敏感性,减弱

过度反射性呼吸兴奋。3、吗啡

的镇静作用有利于消除患者的

焦虑、恐惧情绪。

阿司匹林(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

剂)解热镇痛抗炎药

临床应用(药理作用):1、解热镇

痛剂抗风湿2、影响血小板功能:

小剂量抗血栓,大剂量可能促进

血栓形成3、儿童用于皮肤黏膜

淋巴结综合征(川崎病)的治疗

不良反应:1、胃肠道反应{口服直

接刺激胃黏膜引起上腹不适,恶

心,呕吐,较大剂量可引起胃溃

疡及无痛性胃出血2、加重出血

倾向3、水杨酸反应4过敏反应

5、瑞夷综合征

6、对正常肾功能

并无明显影响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药

药理作用:1阻止AngⅡ的生成2

保存缓激肽的活性3保护血管内

皮细胞4抗心肌缺血与心肌保护

作用5能增加糖尿病与高血压患

者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临床应用:1、治疗高血压:2、治

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与心肌梗死

3、治疗糖尿病性肾病和其他肾

不良反应:①首剂低血压②咳嗽③

高血钾④低血糖⑤肾功能损伤⑥

妊娠与哺乳:ACE抑制剂用于妊娠

的第二期与第三期时,可引起胎儿

畸形,胎儿发育不良甚至死胎。妊

娠、哺乳妇女忌服。⑦血管神经性

水肿8含SH化学结构的ACE抑制

剂的不良反应:含有SH基团的卡

托普利有味觉障碍,皮疹与白细胞

缺乏

利尿药的分类

1、袢利尿药(高效能利尿药),作

用于髓袢升支粗段,利尿作用强,

呋塞米。

2、噻嗪类(中效能利尿药),作用

于远曲小管近端,氢氯噻嗪。

3、碳酸酐酶抑制药(低效能利尿

药),作用于近曲小管,低效、利

尿作用弱,乙酰唑胺。

4、保钾利尿药(低效能利尿药),

作用于远曲小管远端和集合管,利

尿作用弱,减少钾排出,螺内酯。

5、渗透性利尿药(脱水药),作用

于髓袢及肾小管其他部位,甘露

醇。

抗高血压药根据各种药物的作用

和作用部位可分为下列几类:

1.利尿降压药如氢氯噻嗪等。

2.交感神经抑制药(1)中枢

性降压药:如可乐定、利美尼定等。

(2)神经节阻断药:如樟磺咪芬

等。(3)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

阻断药:如利血平、胍乙啶等。(4)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如普萘洛尔

等。

3.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

(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

药:如卡托普利等。(2)血管紧张

素Ⅱ受体阻断药:如氯沙坦等。(3)

肾素抑制药:如雷米克林等。

4.钙拮抗药如硝苯地平等。

5.血管扩张药如肼屈嗪和硝普

钠等。

强心苷

药理作用:1、对心脏作用A发挥

正性肌力作用,加强衰竭心脏的收

缩力(特点1、加快心肌纤维缩短

速度使心肌收缩敏捷,因此舒张期

相对延长)2、加强衰竭心肌收缩

力,增加心搏出量的同时,并不增

加心肌耗氧量,甚至使心肌耗氧量

有所降低)B减慢心率作用C对传

导组织和心肌生理特性的影响2、

对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作用。中毒

剂量的强心苷可兴奋延脑及后区

催吐化学感受区而引起呕吐3、利

尿作用4、对血管的作用,直接收

缩血管平滑肌,使外周阻力上升。

不良反应:心脏反应,快速型心律

失常,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

缓胃肠道反应早期中毒症状中枢

神经系统反应:视觉障碍可作为停

药指征

强心苷的正性肌力作用及机理?

强心苷的正性肌力作用有以下特

点:1、加强心肌纤维缩短速度,

使心肌收缩敏捷,因此舒张期相对

延长2、加强衰竭心肌收缩力,增

加心搏出量的同时,并不增加心肌

耗氧量,甚至使心肌耗氧量,甚至

使心肌耗氧量有所降低。

强心苷正性肌力作用机制:目前认

为强心苷与心肌细胞膜上的强心

苷受体Na-K-ATP酶结合并抑制其

活性,导致钠泵失灵,使细胞内Na

量增加,K离子减少,细胞内Na

量增多后,又通过Na-Ca双向交换

机制,或使Na内流减少,Ca外流

减少,或使Na外流增加,Ca内流

增加,最终导致心肌细胞内Ca增

加,心肌收缩加强。

硝酸甘油【药理作用】硝酸甘

油的基本作用是松弛平滑肌,以对

血管平滑肌的作用最显著。

扩张了体循环血管及冠状血管,具

有如下作用:①降低心肌耗氧量;

②扩张冠状动脉增加缺血区血液

灌注;③降低左室充盈压,增加心

内膜供血,改善左室顺应性;④保

护缺血的心肌细胞减轻缺血损伤。

【临床应用】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能迅速缓解各种类型心绞痛。在预

计可能发作前用药也可预防发作。

对急性心肌梗死者,多静脉给药,

不仅能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缺血

区供血,还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和粘

附,从而缩小梗死范围。

【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多数不

良反应是由其血管舒张作用所引

起。大剂量可出现直立性低血压及

晕厥。超剂量时还会引起高铁血红

蛋白血症,表现为呕吐、紫绀等。

用药剂量大或反复应用过频易产

生耐受性。

糖皮质激素(GCs)

药理作用及其机制

1.对代谢的影响①蛋白质代谢

②糖代谢③脂质代谢:④核酸代谢

⑤水和电解质代谢2.允许作用

对有些组织细胞无直接效应,但可

给其他激素发挥作用创造有利条

件,称为允许作用。3.抗炎作用

及机制抗炎机制:(1)基因效应:

(2)快速效应4.抑制免疫与抗过

敏作用5.抗休克作用常用于

严重休克,特别是中毒性休克的治

疗。其机理为:(1)稳定溶酶体膜,

减少心肌抑制因子的形成。(2)抑

制某些炎性因子的产生,改善休克

状态;(3)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

的耐受力;(4)兴奋心脏、加强心

脏收缩力和扩张痉挛收缩的血管。

6.其他作用(1)退热作用:(2)

中枢神经系统:可使中枢的兴奋性

提高。(3)血液与造血系统:大剂

量可使血小板、红细胞及中性白细

胞数增多;但却降低中性白细胞功

能。(4)骨骼:大剂量长期应用可

出现骨质疏松

临床应用:1.严重感染或炎症2.自

身免疫性疾病、器官移植排斥反应

和过敏性疾病3.抗休克治疗

4.血液病对急性淋巴细胞性白

血病、有一定疗效。5.局部应用

6.替代疗法适用于急、慢性肾

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者。

不良反应:1.大剂量长期应用引

起的不良反应(1)医源性肾上腺

皮质功能亢进(2)其他:如诱发

或加重感染、诱发或加剧胃、十二

指肠溃疡、可致动脉粥样硬化和高

血压以及骨质疏松、伤口愈合迟

缓、肌肉萎缩等。2.停药反应(1)

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2)

反跳现象:

禁忌证严重的精神病(过去或现

在)和癫痫、角膜溃疡、活动性消

化性溃疡病、新近胃肠吻合术、骨

折、创伤修复期、肾上腺皮质机能

亢进症、糖尿病、严重高血压、孕

妇、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感染如麻

疹、水痘、霉菌感染等。

抗微生物药主要包括:抗菌药、抗

真菌药、抗病毒药

各类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及主要

作用的药物(1)干扰细菌细胞壁

的合成:β-内酰胺类抗生素。(2)

损伤细菌细胞膜及其功能:多肽类

抗生素中的多黏菌素B、多黏菌素

E,多烯类抗生素的两性霉素B、制

霉菌素。(3)影响细菌蛋白质的合

成:①影响核糖体循环多个环节:

氨基苷类抗生素;②抑制核糖体

30s亚基功能:四环素类抗生素;

③抑制核糖体50s亚基功能:氯霉

素、林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抗生

素。4)影响细菌体内叶酸和核酸

的代谢合成:①影响细菌的叶酸代

谢:磺胺类药物;②抑制细菌的核

酸合成:喹诺酮类抗菌药,利福平。

抗菌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

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时,最佳用药

方案的确定取决于正确的诊断、详

尽的药理学知识和患者因素三方

面的资料,即周密考虑病原菌、药

物和患者三方面的因素。

1.根据致病菌和药物的特点选用

抗菌药,病原菌鉴定和药敏试验。

2.抗菌药的预防性应用仅限于

经临床实践证明确实有效的少数

情况。

3.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目的:

发挥协同抗菌作用以提高疗效;扩

大抗菌范围;降低药物的毒副反

应;延缓或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

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