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音乐创新教学

浅析高中音乐创新教学

浅析高中音乐创新教学

发表时间:2020-01-15T10:50:02.83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18期作者:林振洲

[导读] 音乐是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是一个人甚至一个民族思维模式、气节、审美的集中体现摘要:音乐是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是一个人甚至一个民族思维模式、气节、审美的集中体现。我国音乐发展的历史大约有六千多年,音乐发展从古代到现代在音乐表现形式、音乐创作环境、音乐设备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在高中音乐的教学当中渗透爱国主义思想,可以激发高中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高中生的爱国意识。,对此,本文便《黄河大合唱》为例,对如何进行高中音乐创新教学展开

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音乐;声乐教学;学习兴趣;爱国情怀;《黄河大合唱》

音乐是一门重要的艺术课程,是人们表达情感,抒发志向的重要方式,在我国有着很长的历史。学习音乐一方面是学校教学的硬性要求,同样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手段。在教学当中教师一定要重视音乐教学的方法,提高音乐教学的课堂质量,不仅要让学生欣赏音乐,更要让学生参与到音乐当中,去体验去感受音乐的魅力。

一、感受音乐内涵,培养家国情怀

在教学当中要让学生对音乐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要让学生在美妙的歌声当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进行相关教学时,要注意对相关背景的讲解在教学当中可以结合多媒体,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听完以后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还要注意逐渐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此外在教学时,老师还要结合词曲,帮助学生领悟其中内涵。

例如在讲述《黄河大合唱》时,老师可以使学生知晓,该曲由八个乐章以及序曲构成,配合诗朗诵连成整体管弦乐队的序曲刻画了人民的意志以及力量。在讲述完序曲后,老师还要对相应乐章内容进行讲述,如《黄河颂》通过男高音或中音独唱,展现了热情与深切;《黄河之水天上来》歌颂了时代的英雄;《黄水谣》利用女生二部合唱痛诉民族的苦难;《河边对口曲》,结合山西民歌与铜锣伴奏讲述了悲惨遭遇,显示了抗争的决心;《黄河怨》女声独唱,诉说沦陷区女性的生活;《保卫黄河》利用卡农,表现了国民敢于抗争的英雄形象;《怒吼吧,黄河》采用混合方法,表现胜利的呐喊。同时其中的”黄河在怒吼,扬子江在怒吼等,以及最后不断重复用“战斗警号”表现了抗争到底的决心。通过讲述词曲内涵以及架构,使学生更易理解,提高教学效率。

二、进行声乐教学,重视发声练习

若想提高音乐教学效率,首先应该培养学生自信心,就必须进行歌唱联系,同时还需要使学生知晓唱法技巧。正确的发声是学习音乐技巧的基础,因此,要重视高中生的发声教学,以免在以后的音乐学习当中错误发声影响越来越大。正确的发声需要身体多方面的协调,坐姿和站姿都会影响学生的正确发音。在发音练习当中很多学生出现两肩高低不平,明显的呼吸声音,以及伸下巴等不良动作。经过长期的训练自然就会使得高中生养成正确的优美的姿势,为以后上台演出建立良好的舞台风范。音乐具有陶冶情操的作用,美妙的歌声可以约束人的行为,平息人的情绪,缓解人的压力,因此学好音乐能够提升个人素养,更好的适应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因此,高中音乐教师一定要注意学生的发声练习,让学生体验音乐的美好。同时为使学生循序渐进,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哼鸣练习,随后进行相应的母音练习,连音以及顿音练习,在这之后,老师可以选取《黄河大合唱》其中一段进行歌唱指导,检测学生对相应技巧的掌握情况,以便不断完善练习方法。

三、构建和谐课堂,提高教师素养

学生喜欢或者不喜欢一个教师的课程有许多因素决定,比如音乐教师的讲课风格、教师的日常行为、教师的谈吐举止等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最重要的还是要数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对学生影响,音乐教师需要逐渐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并且喜欢上音乐,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加深对音乐的理解,拥有广泛且扎实的乐理知识,充分发掘作品所包含的音乐美感,用自己的对音乐的见解逐渐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师在加强艺术修养,提高审美素质的同时,在教学当中巧妙的利用教学资源,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从而提高课堂质量,发挥教师育人的作用。另外,教师还要注重情感体验,提高审美情趣,在音乐教学当中,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验到音乐作品当中,老师可以适当进行歌唱以及演奏,使学生切实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同时老师还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用与《黄河大合唱》一样的旋律,写出另一种心境的歌词,培养学生作词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意,提高学生学习信心。

综上所述:高中阶段的音乐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激发学生的音乐天赋,陶冶高中生的情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高中音乐教师在教学当中还要注意利用合理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旋律优美的歌曲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教会学生正确的发声技巧和标准的音符;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结合其他学科来丰富音乐作品,引起学生共鸣,活跃课堂氛围,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周逸逸. 提高高中音乐欣赏教学效率的策略探析[A]. .教育理论研究(第十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

[2]王丽华. 音乐媒体与高中教学深度融合的方法[A]. .教育理论研究(第十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2.

浅谈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策略六要素

浅谈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策略六要素 发表时间:2019-06-24T14:50:18.307Z 来源:《成功》2019年第4期作者:肖莉莎 [导读]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音乐课堂教学中, 只有不断改善教学技巧、教学手段,才能真正发挥音乐价值,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它不仅教学生学习唱歌,还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表现力,它能够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的理想,激励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真、善、美。 苍南县桥墩镇第一中学浙江温州 325806 【摘要】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音乐课堂教学中, 只有不断改善教学技巧、教学手段,才能真正发挥音乐价值,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它不仅教学生学习唱歌,还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表现力,它能够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的理想,激励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真、善、美。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感触;教学方式 一、创设课堂氛围,培养兴趣 创设课堂氛围与教师的自身艺术修养、教育理论水平、知识结构能力甚至言谈举止都有一定的关系。首先,教师要想主动地驾驭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维和讨论,就必须认真备课。在教学中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猝然提出的问题往往是教者始料不及的,这时如果教师知识面广,备课充分,就能圆满回答学生的问题,那么学生就会在心理上得到满足,课堂气氛就会变得热烈。我在上“半音与全音”时讲到十二平均律,有学生提问是谁发现的?我就给他们介绍了朱载育,并向他们介绍国外相同律学的发现比我国要晚好几百年。这样一来,同学们都觉得很自豪,而且对律学产生了兴趣;其次,重视学生个性,启发学生智能,激发其学习兴趣。学生一旦对所学科目产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烈的兴趣往往成为学生乐于刻苦钻研、勇于攻克难关的动力;再则,创设情绪场,制造一种能够使学生情绪受感染、心理有体验的环境氛围,让学生尽快进入课堂学习角色。 二、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 (一)运用学生感兴趣的语言、方法来传授音乐知识 例如,我采用绕口令进行节奏教学。见例:“老爷堂上一面鼓,鼓上一只皮老虎。皮老虎抓破了鼓,就拿块破布往上补。只见过破布补破裤,哪见过破布补破鼓。”几遍下来,不光绕口令学会了,节奏的难点——后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型也迎刃而解了。 (二)把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 音乐源于生活,表现生活。音乐对于学生来说,首先不是表演,不是“艺术”,而是自我流露。因此,音乐教育,不应将学生在狭小的由音符组成的抽象、枯燥的世界里,束缚在课堂书本里,而应展现音乐与生活的有机联系。例如,《国歌》一课中的三连音这一节奏,如果教师结合学生生活中 “机关枪”引入,那么一下子,整个教室就活跃起来了。“哒哒哒哒哒哒”的机关枪声从教室的每个角落响起,慢慢地,绝大多数的枪声也都成了“哒哒哒哒哒哒(三连音)……”的节奏了,学生不仅轻而易举地念准了三连音,而且体验到了三连音像密集的炮火,联想到了爱国将士们冒着枪林弹雨,奋勇杀敌的场面。 三、开展多种音乐活动课 音乐活动课是音乐课的延伸,音乐活动课这种特殊的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创造思维的空间更为广阔。活动课除了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外,更多的是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上器乐课时,教师除了讲课辅导外,可与学生一起齐奏、合奏。如需要配打击乐时,教师除了引导学生设计相关的锣鼓点外,还可以和学生一起演奏各种打击乐器,甚至与学生演唱的歌曲作伴奏。此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设计合适的伴奏音型,让他们用自己的乐器为教师演奏的乐曲进行伴奏……这种做法不但使课堂变得生机勃勃,颇有兴趣,而且还达到了师生营造和谐、愉快的良好教学氛围的目的。 四、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由于科技的进步,现在我们的音乐教学可以多样化的进行了,我们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多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辅助工具进行现代化的教学,我们现代化辅助教学工具主要有:多媒体设备、录像片段、微型电脑等。音乐课程中的欣赏课是以欣赏优秀音乐作品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水平,陶冶学生情操的必不可少的课型,其中所选取的音乐作品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颇为重要,作品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欣赏水平,那么学生自然很容易接受。但我认为还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能否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同一作曲家的其他作品,才能符合大多数学生的欣赏口味和水平,而大多数学校里的这方面资料根本无法满足这一需要,而网络资源可以极大地弥补这一不足。教师通过网络搜集各类作品,分类整理让学生欣赏,可以有效起到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兴趣,发展学生审美能力的作用。很多时候,老师的个人演讲或者知识能力是有限的,多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的进行深刻的认识。 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辅助学生 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主要有:多媒体设备、录像片段、微型电脑、打印机等。音乐课程中的欣赏课是以欣赏优秀音乐作品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水平,同时也是陶冶学生情操的必不可少的课型。其中所选取的音乐作品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颇为重要,作品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欣赏水平,那么学生自然很容易接受。教师通过网络搜集各类作品,分类整理让学生欣赏,可以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兴趣,发展学生审美能力。 六、进行有效的教学评价与反思 反思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思考,反思与评价是创新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率与课堂质量的重要形式。在新音乐课程标准中,要求对课堂教学开展多元性评价,尤其注重过程评价,让学生更注重自己的课堂表现,以此作为课堂考核内容。反思教学是督促教师不断改进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在新课程标准中获得全新实践高度。通过反思,可让教师获得成长经验。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的成长公式为:经验+反思。因此,如果缺乏有效的教学反思,教师的教学就可能停滞不前,无法发挥创造性。

(论文)浅谈中学音乐课教学法

浅谈中学音乐课教学法 -------启发式提问艺术 【内容摘要】启发式提问教学,我认为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式或教学技巧,形象的比喻:启发式提问教学就是让学生学会自己拿着钥匙去开门。是引导学生在迷宫之中,通过自己的智慧,和我们留给他们的光线,走向胜利之门。我想那样的心情是幸福的和富有成就感的。 课堂提问的诱导启发艺术就是启发式教学的手段之一。一节音乐课的优劣成败,与教师能否成功地诱导学生问题并创设情境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的审美情趣,鉴赏能力,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在我们音乐学科。我认为,是在艺术课的课堂讲艺术,因此,教师的课堂提问艺术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有效课堂;课堂提问艺术;启发式提问; 新课程理念,不仅对传统音乐教育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更是给学校的音乐课程带来了全新的变化。同时,也给我们战斗在一线课堂的音乐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新的冲击。我们不得不思考,怎么上音乐课?怎么上好音乐课?怎样的音乐课是高效的课堂?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是恰当的,是科学的,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是遵循教学规律的等等。我针对课改理念的学习和教学实践,对当前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现象和问题进行剖析,反思了在日常教学和公开课教学中经常会出现的几种教学现象的疑惑。我认为在音乐教学法中启发式提问教学,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式或教学技巧,形象的比喻:启发式提问教学就是让学生学会自己拿着钥匙去开门。是引导学生在迷宫之中,通过自己的智慧,和我们留给他们的光线,走向胜利之门。我想那样的心情是幸福的和富有成就感的。 课堂提问的诱导启发艺术就是启发式教学的手段之一。一节音乐课的优劣成败,与教师能否成功地诱导学生问题并创设情境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的审美情趣,鉴赏能力,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在我们音乐学科。我认为,是在艺术课的课堂讲艺术,因此,教师的课堂提问艺术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问题为纽带。它不仅是学生学习动力的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也是联系师生双边活动的最佳纽带。 在课堂提问中,教师与学生是互动关系,要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取决于双方的和谐。教师必须提高提问的技巧,把握提问的时机,掌握提问的分寸,考虑提问的层次,优化提问的方法,多提问一些开放性问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提问,敢于提问。学生要以问为荣,学以致用。学生要以问为荣,学以致用。使教师的问题起到抛砖引玉,画龙点睛的效果。问题就是能够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并能够使学生主动地建构新知识,运用已有的知识,通过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等或通过设计实践活动探索完成的任务。课堂从教师问问题,提升到学生思考,而后由学生提出问提。巴尔扎克曾经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疑问地是问号。”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苏霍姆林斯基也强调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面临问题”。因此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探究的开端。有了问题,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意识。他们的思维活跃了,探究问题的热情才会爆发出来。问题是思维的核心,一切探究和创新都是围绕问题展开的 一次在某音乐老师的公开课上,觉得教师在刻意创设活跃的课堂气氛,表面上看课堂很活跃,但仔细审视教师设计的问题就会发现,或过于简单,或过于浅薄,或提问的并不恰当。并不能引起学生深层次的思考,教师在刻意创设活跃的课堂气氛。然实际效果,学生们目光呆滞,注意力已不集中。更难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而我们的学科,是最需要学生有想象有学生的感受的学科。很难想象这样的课堂竟然是一堂音乐课!而事实上这就是一堂放着音乐的音乐课!无从谈起孩子的音乐审美,孩子的情趣。 我想启发式教学并不是简单的提问。那种“机械式”的提问,只能答“是”与“不是”

浅析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浅析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发表时间:2014-06-17T10:57:35.31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4年5月总第119期供稿作者:李长民[导读] 音乐的海洋是无际的,对音乐的鉴赏可以激发人的活力、陶冶人的情操,催人奋进。 ◆李长民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第一中学256200 摘要:音乐课堂教学最核心的目标是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在音乐的学习过程中,心灵得到净化,情操得到陶冶,智慧得到启迪,从而激发了学生对美的追求,激发了学生创造美的热情,使学生逐步养成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关键词:音乐课堂审美意识培养 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音乐课属于美育范畴,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其特质是情感审美,其教育方式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音乐课程最核心的目标是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这是第一位的。那么,如何在音乐课堂中让学生体验音乐的审美情趣? 一、在新课标下,音乐课堂教学应优化课堂中的审美情趣 新课标下的音乐理念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知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基础。 音乐的审美情趣,就是喜欢和爱好什么音乐的问题。一个学生为什么喜欢这种音乐,不喜欢那种音乐,和学生的家庭、经历、性格、文化修养等方面有关系。首先我们应尊重学生的个人趣味,进而更深一层地通过音乐教学,把健康、纯正、明确、自然、对人类社会有益的音乐展现出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培养他们高尚的审美情趣。 二、新课标下,音乐课堂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音乐教育教学中进行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最首要的目的和任务。 1.转换教学角色,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原来上欣赏课,先由教师介绍曲名、作者、表现内容等,还没听到音乐,就先把学生限制在一个框框里,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代替了学生的亲身体验,把音乐的多解性变成了单解性,使得学生对音乐本身失去了兴趣,不注意倾听,放弃了思考与联想。现在上欣赏课,教师应该让学生根据自身对音乐的体验,去理解音乐内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用多种思维方式去探索美、发现美、领略到美的情趣。如在学习《卡门序曲》时,教师在放音乐之前,先不要给学生讲教材上的内容,而是让学生自己讲一讲他们知道的有关歌剧《卡门》的内容,比一比谁的故事更精彩,然后对评选出的几个故事分组由学生为《序曲》配乐,再比一比哪组配得最好。最后教师再完整地讲述内容,引出教材,并播放《卡门序曲》的音乐,让学生在乐曲声中更深刻地享受到美。 2.突破教学模式,拓展学生美的想象空间。如在欣赏民乐《百鸟朝凤》时,笔者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可以用画画、表演、讲故事的方式表现自己对这部音乐作品的理解,结果有的学生画了一幅百鸟争鸣的热闹场面;有的学生走到讲台前,把黑板擦当作惊堂木,绘声绘色地讲起森林里两只鸟儿“吵嘴”的故事……这些都是通过学生的创造性想象,情不自禁地表现出来的,自然而又富有创意。 三、新课标下,借助多媒体让学生领略音乐中的美 新课标下的中学音乐课堂,可以以多媒体手段辅助音乐教学,达到活跃课堂气氛、愉悦学生身心、开发学生智力、陶冶学生情操的目的。 1.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欣赏课《春江花月夜》的乐器简介教学环节中,为了让学生能更快地认识并熟悉四种西洋木管乐器的音色和形状结构特点,我通过电脑分别播放了每一种乐器演奏的MIDI音乐片断,然后利用电脑将每种乐器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看,学生对每种乐器从音色到形状都有了一定的感受和认识。这样,学生在欣赏乐曲的过程当中就能自然分辨出不同乐器的音色,从而更进一步地去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意境和情绪。在欣赏课《春江花月夜》的教学中,我曾经对不同的班级作过这样的尝试:听磁带录音的班级注意力集中的学生占百分之七十,教学效果一般;而通过多媒体欣赏乐曲的班级注意力集中的学生占百分之九十以上,教学效果很好。由此可见,学生对于MIDI音乐、文字、图片、动画、动态视频等多媒体综合信息更感兴趣,能更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运用多媒体创设动态情境,突破重难点。音乐课不同于绘画课可以用色彩线条来展示作品,也不同于语文课可通过语言文字来叙述,而是一种由抽象听觉到形象感受的过程,因此,学生在学习中常常会遇到困难,思维受到阻碍。这时利用多媒体课件适时巧妙演示,把抽象的乐理知识进行形象化处理,变得直观、有吸引力,能更好地突破难点。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各种乐器一览无余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利用声画同步技术,让学生感受每一件乐器的发音特点和效果,视觉能力和听觉能力互补结合,增加了学生的分辨和记忆能力,教学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总之,音乐的海洋是无际的,对音乐的鉴赏可以激发人的活力、陶冶人的情操,催人奋进,在音乐的海洋中遨游,去摘取那一朵朵艳丽的艺术奇葩。学生在大量的音乐实践中得到情感的体验,不但能使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得到提高,还能使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创造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途径探析

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途径探析 发表时间:2016-06-06T14:44:47.000Z 来源:《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年第9期(上)作者:王荐平[导读] 音乐学科作为一门高中的基础性学科,对学生素质的提高以及学生能力的培养都有着积极地作用和意义。 (四川省乐至中学乐至 6415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及新课程的改革,音乐教学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音乐学科作为一门高中的基础性学科,对学生素质的提高以及学生能力的培养都有着积极地作用和意义。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音乐的重视程度在逐步的提高,对音乐的认识也在进一步的加强,同时对音乐的教学方法也在逐步的创新和发展。文章就是结合音乐教学的实际情况,从两个方面对新时代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的途径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对音乐教学的发展以及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积极地现实意义和作用。【关键词】:新时代;背景;高中;音乐教学;创新途径,探析 所谓的新时代是指素质教育发展的今天在教育方面,越来越提倡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21实际的全面新型实战人才。当今社会是一个要求高素质的社会,注重学生学习音乐的质量也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高中教学体系改变的重要体现。因此,要进一步的加强对高中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高中音乐课存在的价值 音乐的学习,对学生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高中音乐课的学习有其存在的重要价值和独特作用。高中音乐课的存在,能够加强对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使得学生增加更多的人格魅力,甚至还能够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或者说是综合素养。音乐作为人的一种精神享受,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由于音乐具有审美教育的功能,学生在一首优美的曲子之中,能够让自己的情感得到释放,感受到音乐的意境之美,在音乐不断地潜移默化的影像之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提升自己的生没情趣,从而进一步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再者,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还能够学会释放压力,通过对音乐的学习,让自己的学习压力转化为一种精神上的放松以及精神上的洗礼,接受音乐的美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帮助高中学生缓解紧张的学习状态。使得学生经过放松之后,能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获得效率。因此说,高中音乐学习的存在是具有其独特的价值的,对学生的发展也是有积极地作用的。 二、新时代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途径 (一)创新和改变高中音乐传统教学理念 新时代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途径,首先就表现在创新和改变高中音乐传统教学理念。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越来越注重精神享受。音乐作为一种精神享受,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乐趣。音乐在传统的教学中一直是不受重视的,其教学方式或者是教学理念也是比较落后的,无法满足现代学生对音乐的需求。因此,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高中音乐老师,首先就应该改革传统的教学理念或者是观念,应该去思考如何运用新时代的思维方式或者是科技手段去创新教学方法,应该如何去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所以,音乐老师应该认识到这种大环境的改变,应该摒弃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模式。高中音乐老师应该更加注重学生思维的变化,注重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学活动。还应该注重音乐学科与其他的学科之间的联系,注重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这样的高中音乐教学理念才是一种正确的,符合时代背景的教学理念。(二)创新音乐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新时代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途径,其次还表现在创新音乐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新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学生在接触音乐方面的方法或者是途径则是更加的广泛,其方式也是更加的复杂。面对这样的复杂环境,作为一名高中音乐老师在学生进行音乐教学的时候,应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更多的途径去接触音乐,与多媒体充分的结合在一起,感受音乐的美妙以及音乐的韵律。我作为一名高中音乐老师,在教学生欣赏《雪绒花》的时候,我会利用多媒体为学生营造一个冬天的氛围,然后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这首曲子,这样,在学生面前就会出现一个非常有意境的画面,通过听钢琴弹奏去,学生不仅感受到了美景,而且感受到了音乐的美,让学生在无形中欣赏了音乐。 (三)适当的引进音乐评价体系 此外,新时代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途径,最后还表现在适当的引进音乐评价体系。 在高中音乐的学习当中,适当的引进音乐评价体系,不仅可以让学生更有积极性的参与到课堂之中来,还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生的热情,甚至可以间接地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在高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我作为一名高中音乐老师,在欣赏一首曲子的时候,我会让学生自己来进行创作,然后挑选几位学生对其创作进行评价,通过评价,学生来不断地提升自己,让自己欣赏音乐的水平逐步的提高。例如,我作为一名高中音乐老师,我会组织学生举办一个小型的演唱会,设置有评委,还有选手,各位选手在表演之后,会接受评委的评价,这样不仅可以给选手一个提升的空间,又能够加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激发学生的潜能。 三、结语 在当今素质教育的要求下以及新课程的改革之中,高中音乐教学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步伐,应该顺应社会的潮流,一切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加强对高中音乐教学的重视。特别是作为一名高中音乐老师,更应该改革和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或者是教学方式,认识到高中音乐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或者是学生学习音乐的独特作用,指导学生更好地去面对音乐学习。在音乐学习中,增强自己的审美情趣,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教会学生在音乐学习中释放压力,放松自我。高中音乐老师还应该在高中音乐学科教学中,学会借助现代化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教学工具,创新高中音乐教学的方式或者是方法,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从而进一步提高高中音乐学习的质量和音乐学习的效率,提高学生的自我修养和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林山新;关于新时代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途径探析[J]科技风,2012.01.25.

浅谈高中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高中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发表时间:2016-01-22T11:12:03.84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5年12月总第176期供稿作者:刘玲张金梅 [导读]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第一职业高中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的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意义就在于为学生和教师展现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尊重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第一职业高中251700 摘要: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的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意义就在于为学生和教师展现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尊重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音乐学习需求。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高中音乐教学有效性 随着我国音乐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音乐课程的改革正在进行之中,广大音乐教师对音乐新课程展开了积极的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时也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就这四个方面进行了现状分析: 一、现状分析 1.对教学目标的现状分析。我国高中课堂教学对学生情感世界的熏陶不够,缺乏对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音乐作品脱离实际,教学目标不明确;而且,音乐教学没有升学考试的外界动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便成为他们学习音乐的主要动力。没有兴趣的音乐课,则形同虚设。 2.对教学内容的现状分析。我国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内容繁、难、多、旧,有些教学内容出现过杂、太乱、知识无序的情况,没有突出音乐的艺术特点;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科之间缺乏综合性。 3.对教学方法的现状分析。在我国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音乐教师单纯地灌输音乐知识,学生被动接受,教学方法与形式过于外在和花哨,与教学内容相脱节。而音乐的学习过程则是一种对音乐的感受、体验、探究和创造的过程,这些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人们往往采用没有突出音乐艺术特点、与其他学科相同的教学方法来进行音乐教学,教学过分知识化、理性化,重视教师的讲授,轻视学生的参与体验;重视教学的结果,轻视教学的愉悦过程;重视知识技能的教学,轻视音乐实践活动的开展;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好。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音乐,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喜欢上音乐课。 4.对教学评价的现状分析。我国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评价与其他学科教学的评价相一致,都是由于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重分数、轻素质,不仅教学效率低下,而且也增加了课业负担,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妨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评价单一,基本以书本知识为核心,忽视了对过程的评价,多“以智商式思维”为理论依据,以纸笔测验为唯一方法。 二、以多元智能为指导的高中音乐教学对策 1.在教学目标方面。高中音乐课程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目前我国素质教育的本质意义也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高中音乐课程的性质是:促进学生全面地、有个性地发展。 2.在教学内容方面。普通高中音乐课的内容应该体现多样化及可能性的特点,应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和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课堂教学突出音乐的艺术特点。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和理解——为理解而教,因为教学内容可以促进多种智能的发展,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可以发展某种特定的智能。高中生具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较广的知识面,学校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自觉地选择相关的学习内容,参与各项音乐活动,为学生提供基础性的、丰富多彩的内容和信息,拓展艺术视野,使音乐学习更有趣、更容易,充分体现课堂教学多元化,培养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3.在教学方法方面。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途径和手段。它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随着教学理论的发展和新的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方法还将不断出现。多元智能课程的方法就是一种努力发展每个学生的智力强项的方法。“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使学生获得审美愉悦,做到以美育人、以美感人。”多元智能理论进行的“艺术推进项目”认为:“当我们把音乐当作一种智能来看的时候,我们所进行的音乐教育就和音乐教育课或音乐技能训练有所不同了。我们应该本着全面发展的原则,通过表演、欣赏、创作及思考等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积极态度,并理解音乐和学习的关系,促进学生音乐能力的发展。”多元智能教学是通过尽可能丰富的教学方法以开启学生的多种智能,达成有效乃至高效的教学目的。 4.在教学评价方面。课堂教学评价是指依据教育方针、一定的教学目标,利用可能的评价技术,对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等做出价值上的判断,以期改进教学工作。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的重要一环,它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起着日益显著的作用。在多元智能的评价中非常重视真实测验。 三、结束语 多元智能理论是我国近年来关注的国外教育思潮之一,加德纳把智能定位为我们今天素质教育所强调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为我国今天的教育改革特别是课程改革提供了一个理论上的新支点;同时提出了智能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我们的教育观应该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呼唤我们的教育改革尤其是课程改革跟上时代的步伐,根据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区域而随之变化。 总之,借鉴多元智能理论指导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应该立足于我国的教育改革尤其是课程改革,与我们自己的教育教学融合,创造出适合我国国情、符合我们学生的教学实际、突出音乐学科特点而服务于我们的音乐教育改革。

浅谈中学音乐教学方法

浅谈中学音乐教学方法 纵观中学音乐课教法,几乎是一个模式,即是以教师、教材为中心,口传心授式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在语文、数学等知识的学习后,以是筋疲力尽,每周一节的音乐课又上得这么认真、严肃。我通过听专家的精彩讲座,观看音乐优质课等,将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尝试归纳如下。 一、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尽早地建立起师生之间的好感。例如在给新生上课时,可以巧妙地用音乐的形式做自我介绍,也可以鼓励学生模仿老师的形式,能很快让学生消除陌生感,为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做好铺垫,同时,学生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节奏、旋律等音乐知识。在课堂上,老师要总是提醒自己要面带微笑,语言诙谐幽默,不要把太专业的内容带进课堂。在学生走进教室时,可以播放柔和、优美的曲子,或与课堂内容相关的音乐;学生因无意而破坏了课堂纪律时,也要以宽容、理解、对话的态度来解决;对于个别学生的故意行为也绝不手软,对话与批评相结合,但这种情况是极少数。相信这样的努力会得到学生的认可,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音乐的兴趣 常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上学生能不能集中注意力,专心地听老师讲授,能否乐意地去接受新的知识,并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开展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自觉地用脑、用耳、动嘴、动手去完成老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关键在于教师能否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采取以情感为主线的感染教学法,用音乐本身的感染力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这要求教师从教学的氛围到教师的范唱、范奏,从对学生演唱的指导,到每首歌曲的艺术处理,挖掘出音乐的情感美,给学生以高度的艺术享受使其感情升华。把乐曲中最闪光的部分,用最生动诱人的导语,用最美妙的音响,用最有感情的手势及形态,来诱使学生学习唱歌的兴趣。 2、强化教学过程的吸引力。这要求教师善于利用新的学习方法,巧妙地将这些方法安排在教学过程之中,使之产生较大的吸引力,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例如:在学生初学五线谱时,开始学生记不清每一条线和每个间的名称,在学习时感到困难。为了帮助学生尽快地掌握五线谱谱表上的音名和唱名,我是这样做的:我说每个人的一只手,就可以当作五线谱来看,我抬起左手,手心朝外,拇指在下,小手指在上,边指边念这样的顺口溜:拇指E食指G,三指四指B和D;五指F记心里,下加一线是中央C;指间便是F、A、C加上E,三间开始高音区、牢记音名CDEF 一GA氏然后把“指”换成“线”,即成一线E,二线G等等。这样每个同学可以随时熟悉五线谱上的音名。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学习五线谱的《识谱歌》,木家很快便记住了五线谱高音谱表上的音名和唱名位置,所以学习五线谱也就不觉得难了。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始终都是兴致勃勃地自觉学习。

提高初中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提高初中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摘要:合唱作为初中音乐课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使学生体验多声部的音乐感觉,也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合作意识以及良好的协调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演唱兴趣,增强学生个人自信心,令学生的演唱以及表演潜能得到更好的发掘。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堂教学;问题;策略 合唱作为一门需要群体合作的艺术表现形式,如今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在课堂教学让学生接触合唱,并使其形成一定的合唱意识,培养学生一定的合唱能力。但是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合唱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关于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提高课堂效率等方面,本文做了一些探讨。 一、初中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老套,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初中的合唱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与以往并没有什么改变。在针对合唱训练中对于气息的控制、音准的掌握以及多声部之间的协调配合问题,因循守旧,沿袭以往单一枯燥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与无限重复循环的教学策略。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难以让学生掌握合唱的能力与技巧,同时也会使学生感到枯燥烦闷,产生厌学心理,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学生缺乏自信,有畏难情绪 合唱课堂与其他音乐课堂相比,对于学生而言更加难以掌握。因为合唱不仅对每一个音节的音准、节奏有着严格的要求,同时也需要各个不同声部之间的协调统一。只有每个环节都完整准确才能够合唱出一首完美的歌曲。对于缺乏音乐基础的初中生而言,本就相对困难,而单调的重复练习就更容易打击学生自信心,使其产生畏难情绪。 3.音乐教师的水平能力参差不齐 由于合唱教学是音乐教学中较为困难复杂的部分,因此对于学生以及音乐教师的音乐素质要求都比较高,从而加大了教学的难度。在初中任教的音乐老师自身能力有高有低参差不齐,加之部分初中学校中的音乐老师往往由非专业的其他科目老师兼任,没有经过系统的音乐训练。从而出现了一些初中音乐教师不愿意教授合唱歌曲的情况,即便是课堂教授,也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二、提高合唱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1.激发学生对合唱的热情与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如果能够激发学生对合唱的兴趣与热情,那么课堂效率就会大大提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与学生一同观看一些优秀精彩的合唱作品,并加以点评与解释分析。以简单浅显、旋律优美动听、脍炙人口的作品为佳。如果有条件的话,也可以将自己学校

高中音乐教学论文 浅谈高中音乐教育中的欣赏教学

浅谈高中音乐教育中的欣赏教学 摘要音乐欣赏是用音乐本身的力量,使欣赏者置身于音响天地,通过欣赏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高中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欣赏作为一种音乐教学的重要手段也就在教学中占据了不可忽视的地位。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投入,在日常学习中积累知识,利用针对式欣赏教学的方法,让学生成为真正能听得懂音乐的人,做音乐的“主人”。 关键词高中音乐音乐欣赏音乐教育 高中音乐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多年来一直在不断的发展与改进,但是仍然存在诸多不适应时代要求的问题。面对高考大关,高中生承受着沉重的压力,在这样的环境下,音乐则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压力,在此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文化修养。高中生的音乐认识还处在发展阶段,虽然他们比小学生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由于生活环境、生活阅历限制,他们的认识具有片面性。所以,高中音乐教育中,侧重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力。其实学会欣赏也正是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正如美国音乐家莫塞尔所说:“音乐欣赏在一定意义上是音乐活动的基本形式,是作曲家和演奏家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①而我们的音乐课堂教育,就是为了让学生能成为音乐的“享用者”,即“音乐欣赏是一切音乐教育的中心动力和真正目的。”②也就是说音乐欣赏在音乐教育中起着其他教育形式所不能取代的重要作用。在这时,老师就要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承担起引导的责任,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一、引导学生成为欣赏的主体 现在的课堂已经不是“老师教,学生学;老师讲,学生听”的陈旧模式,而 是注重于师生间的互动。特别是在高中教育上,面对一群已经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并且有自己观点的高中生,他们刚升入高中,有一种强烈的“成人感”,更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具体我门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 (一)“听” 在对一个作品了解之前,“听”是关键的一步。老师可以利用预先提问法提出问题,例如,这部作品的速度怎么样?它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绪?听后有什么感觉?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聆听,使学生能全神贯注地听,思维变得积极主动。 (二)“唱” 音乐欣赏是以听为主的,但是唱主题也是欣赏作品中必要的阶段。因为音乐主题是作品的核心,引导学生唱主题,有利于学生把握作品的主题形象,把学生的自主思维充分调动起来。例如,《音乐鉴赏》第一章的第一节《音乐人生》,欣赏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中的《草原放牧》,学生在听完一遍后对这段音乐的第一主题印象较为深刻,那么就可以指导学生哼唱这一主旋律,帮助学生了解这部作品。 (三)“想” “想”是指在欣赏作品的是后所产生的联想和想象。这也是音乐欣赏中不可缺少的一步。通过音乐欣赏过程中“想”的参与,能开阔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力,拓展视野,这也是我们欣赏教学的最终目的。例如,第一节中的歌曲《长江之歌》,学生对这首歌已经教为熟悉,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在欣赏时闭上双眼,用心聆听,并且展开想象,这样就培养了学生想象的广阔性、新颖性和创造性。 (四)“说” 从音乐欣赏的心理分析理论上来说,音乐欣赏的理性认识并不是表现在欣赏者对乐曲做出的某种抽象之结论上面,而是表现在把这种理性认识融注于对乐曲的音响感知、情感体验和联想想象之中,使得这些心理要素在理性认识的指导下,达到更深更高级的阶段。一堂课上既

高中音乐教学论文:浅谈高中音乐教学

高中音乐教学论文:浅谈高中音乐教学 九五年人音版高中音乐教材出版以来,全国高中普遍开设了音乐欣赏课。对欣赏教学的研究也日益深化,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在逐步提高。这里,我们就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有无抽象思维的必要 音乐欣赏是否需要给抽象思维留有位置?对这个问题,有些中学音乐教师的认识是不确切或不明确的。他们通常把学生失去欣赏音乐的兴趣归咎于用抽象思维的方式思考音乐,认为欣赏音乐只是感性体验的事,中学生年龄段不适宜讲抽象的理论知识。教学应突出直观性。他们讲述音乐喜欢从标题着眼,把想象中的视觉形象描绘得有声有色,或者讲一个天花乱坠的故事,让学生按图索骥。 苏联教育学专家、心理学家赞科夫认为,现代心理科学并没有为“儿童思维要具体”的结论提供任何根据。他并不否定直观在小学生思维中的巨大作用,但他认为不能把直观形象的表象看作是学龄初期儿童思维的主导成分。相反,他指出只有抽象和概括方面的进步,才能首先表明学龄初期儿童的思维里所发生的变化。小学生尚且需要克服思维中固有的片面性,高中生为何就该在音乐科学中轻视理论知识的主导作用呢?

诚然,形象思维是音乐欣赏的重要思维方式,人们欣赏音乐时往往不很明确但却敏锐地感到音乐形象中有某种东西、某种意义打动和吸引自己,这是一种美感的直觉能力。但这不等于说音乐欣赏只需要单一的思维方式。思维科学告诉我们,抽象与形象两种思维方式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结合为用的,扬长避短,各显其能。其生理依据是人类左右脑半球之间有两亿条排列得很规则的神经纤维,每秒钟之内可以在两半球之间往返传输四十亿个神经冲动,共同完成思维活动。 二、如何看待审美的主观性 俗话说,趣味无争辩。一位中学音乐教师在黑板上抄了一个公式:审美逻辑=有1000个读者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另一位老师给中学生听各种管弦乐器演奏的音乐后让他们 描述音色感受,结果如其文章所写:“由于听觉上的差别,形成了千差万别的‘主观评定’。”这一切似乎告诉了我们,审美感受是纯主观的,欣赏音乐本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认识到审美个性的存在,这丝毫没错。问题在于,如果音乐欣赏中根本不存在审美评价的客观标准,唯个人对个别音乐作品的体验为是,那么,音乐欣赏教学岂非在浪费时间? 音乐作为审美对象,并不是一种清晰可辨的物体,也不像理论文章中的概念、范畴那样具有逻辑的严格规定性,它

当前中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

当前中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 某中学做过一次问卷调查。其结果是:在音乐、体育、电脑、文学、美术等并列项目中,表示喜欢音乐的得票最高,占被调查人数的33.69%。而在这些喜欢音乐的学生中却只有42.05%的学生表示喜欢现在学校开设的音乐课。有将近一半的学生承认最喜欢港台、欧美流行音乐并盼望当歌星。而喜欢古典音乐、民族音乐、轻音乐等的分别只占10%左右。以上调查虽不能说完全精确,但也有一定的代表性。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学生不喜欢我们中学目前的音乐教育呢?有什么解决的方法呢?下面,是我对这两个问题的一些思考。 一、当前中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材导向与学生审美需求之间存在矛盾 大多数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不喜欢音乐课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课堂上的经典作品和德育内容提不起他们的兴趣,现行的中学音乐教材,绝大部分内容都是以中外经典作品作为选编对象的,几乎很难找到较通俗的音乐作品。其中一部分音乐作品政治色彩过分浓重,艺术技巧过分深奥,学究气强,学生味弱。这就必然影响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造成课上得不到课外补的现象。他们更愿意欣赏的是流行音乐(包括声乐、器乐)。这些音乐往往以通俗易懂的曲调,直接明了的歌词,亲切自然的歌唱,轻而易举地抓住了学生的心。 2、家庭、社会对少儿音乐学习的两极取向 目前家庭、社会对学生学习音乐的态度有两种较为极端的价值取向:一种是过分重视。有些家长自己年轻时喜爱音乐但从事音乐工作的梦想未能实现,就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这些家长对孩子抱有很高的期望,不管孩子的自身条件如何,一厢情愿地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为音乐家。他们更多的是从自己的主观意愿出发,强迫孩子学习音乐。在儿童时期,由于孩子缺少自我意识,因此对家长的选择被动顺应。而到了中学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逐渐成熟,他们渴望独立自主,反权威意识很强,从本能上更愿意自己去选择,而不愿意听家长和老师的说教。另一种是不太重视。认为音乐课不是考试科目,不把音乐课作为一门重要课程来看待,仅仅把音乐课当成繁忙课程中间的休息和放松。学校也缺乏行之有效的考核与评价手段,无法像其它文理科课程考试一样,督促学生学习。所以,学生就更不把音乐课放在心上了。 3、对音乐功能的认识缺乏科学性、全面性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的美育、德育、智育及许多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功能正在被人们逐渐接受。音乐教学首先表现为一种美育教育,它的可感知性是其它美育教育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同时,它还会起到辅助德育、智育的作用,对于青少年慧敏能力、感受力和永恒心的培养,特别对联想力、创造力的培养是其它学科所不可取代的。但是长期以来社会对音乐课就是唱唱跳跳的娱乐课的观点还是深深地影响着今天的学生和家长。在他们看来,音乐课上通过经典作品学习音乐文化与人文知识未免有点勉为其难与小题大做。所以始终把音乐课看成“小三门”之一,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 4、社会需求与教学目标之间不协调甚至相距甚远 在现行的教材中,贴近现实生活,适应青少年身心特点、旋律又新又美的歌曲、乐曲较少,教材的编排有的还不够生动、活泼,教材中政治说教的目的太明显,使得学生对它兴趣不浓。而在社会上,学生们所接触和接受的绝大多数是大陆、港台与欧美流行音乐。由于流行音乐的传播无所不至,演唱技巧没有约束,音像商品铺天盖地,包装制作华丽耀眼,导致学生深深迷恋流行音乐,盲目崇拜大牌明星,对学校音乐教育产生排斥心理。 5、在升学考试课程缝隙中艰难生存的音乐教育

谈如何创新高中音乐教学

谈如何创新高中音乐教学 发表时间:2015-05-08T15:55:35.940Z 来源:《素质教育》2015年4月总第175期供稿作者:陈贵华[导读]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课堂教学要以情贯穿始终,以音响的形式引起学生共鸣,达到其审美目的。 陈贵华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求是高级中学546100 一、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环境 音乐教学具有愉悦性,音乐教学活动可以给学生带来快乐情绪,这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在音乐教学中,如何使一切活动变得生动活泼,使学生从中得到愉悦的感觉?笔者认为应构建生动有趣的音乐学习环境,教师的一切活动都应从一个“趣”字入手,兴趣是人积极探求事物的意识及行为倾向。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教学产生深厚而稳定的兴趣时,才会积极主动的去学习,思考、探索、创新。在此基础上,教师因势利导,就可以使学生主动感知艺术要素,丰富艺术情感,从而感受艺术教育带来的快乐。教师应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做到宏观调控,把握环节,重视细节,在实施教学方案时,也注重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趣味性的生动性,给学生构建一个生动、有趣、快乐的学习环境。 二、建立和拓展立体型的教学体系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课堂教学要以情贯穿始终,以音响的形式引起学生共鸣,达到其审美目的。利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可以拓展音乐教学空间,创设情景教学,增强音乐的视听效果。在教学中,通过流动式的画面勾勒出逼真的色彩形象,来体现教学意图,创设出绚丽多姿,声情并茂的情景,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美的熏陶和享受。美妙的音画效果,把静止的事物变成活动的教学内容,以其生动、形象、丰富多彩的形式,给课堂教学带来生机与活力,激发学生对艺术的渴求,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中情趣盎然地学习,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学为主动学,使学生自觉参与,从而产生美的兴趣,美的感受,美的想象,美的创造。此外,在有些音乐课件中还可以自然地把歌唱、舞蹈、朗诵有机地结合起来,启发、引导学生把这些舞蹈动作及朗诵技巧,编成一套完整的歌、舞、诗相吻合的节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在音乐教育中精心布局,合理巧妙地运用电教手段,构建现代电化教学体系,不但能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而且对强化学生的素质教育也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打造具有创新精神的信息化教育群体 新《音乐课标》要求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新教育观,重视学生合作与共处意识的培养,它提出了教育的核心是“做人”的教育。因此,必须造就有创新精神的音乐教育群体。即加强对音乐教师队伍的建设。作为音乐教师,应抓住这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契机,不断提高自身音乐专业水平及文化素养,音乐教师应能够综合运用专业特长,搞一些教学改革与研究来促进音乐教育的发展,并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渊博知识将学生吸引过来,使他们对音乐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热爱音乐课,在音乐课中逐步提高感受、理解、欣赏音乐的能力,真正做到“全面发展”。新型的音乐教师,应有高尚的师德,为人师表,用自己的爱心真诚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用音乐来陶冶学生情操。用音乐语言来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做情操高尚的人。总之,做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应该知识广博并长期不断地学习、探索新教法,不断地积累和总结教学经验,才能提高音乐教育教学质量。只有教师的“素质”提高了,才能谈得上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四、搭建音乐教学及艺术活动实践的平台 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课外活动,是音乐课的延伸和补充,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音乐才能,能陶冶情操、养成活泼开朗的性格,为其素质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就是说,教师不但要在课内激发和维持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而且还要将课中迸发出的参与热情有效地延伸到课后,从而构建一个音乐教学实践的空间,以促使学生在课内外积极主动、自觉参加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学校可组建各种学生乐队,聘请有经验的专业教师任教。鼓励学生学习各种乐器。除器乐教学外,学校还可组织演唱、创作、舞蹈等课外兴趣小组及合唱队,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使课堂艺术教育与课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和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五、全面树立新型人才的培养观 随着时代的发展,培养具有创造型才能的人已成为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的动力,发明和创造、发展和创新都是人类社会变革永恒不变的主题。因此,必须树立一个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观。艺术活动本身就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培养提供宽松、自由的创造环境与机会,在实践中培养其主动创新的意识、积极探索的精神、坚定的自信心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校定期举办大型艺术节和各类艺术竞赛,让师生共同参与。让学生将自己置身于自编的音乐或舞蹈中去感觉音乐,表现音乐,陶醉在欢乐的气氛中,从而达到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目的。目前我国的教育已走入改革深水区,素质教育全面开展。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在音乐教学及艺术活动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成为新时期音乐教学改革创新和发展的主要目标和方向,也是全面提高音乐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证。参考文献 [1]菅若囡从音乐综合实践课入手提高音乐教育水平[J].音乐时空,2014,(15)。 [2]廖兴国试论高中音乐教育对素质教育的影响及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4,(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