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庆一中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
生物学科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基因突变的随机性表现在一个基因可以突变成多个等位基因
B. 有性生殖的个体,基因突变不一定遗传给子代
C. 由于细菌的数量多,繁殖周期短,因此其基因突变率高
D. 自然状态下的突变是不定向的,而人工诱变的突变是定向的
【答案】B
【解析】
【分析】
基因突变是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基因虽然十分稳定,能在细胞分裂时精确地复制自己,但这种稳定性是相对的。
在一定的条件下基因也可以从原来的存在形式突然改变成另一种新的存在形式,就是在一个位点上,突然出现了一个新基因,代替了原有基因,这个基因叫做突变基因。
【详解】A、随机性表现为基因突变可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可以发生在细胞内的不同DNA分子上、可以发生在同一DNA分子的不同部位等等,A错误;
B、如果基因突变发生在体细胞中,不是发生在生殖细胞中,将不会遗传给子代,B正确;
C、在自然条件下,基因发生突变的频率很低,C错误;
D、不管自发诱变还是人工诱变,都具有不定向性,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相关知识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周期性共济失调症是一种因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病,该突变基因转录成的mRNA长度不变,但合成的肽链缩短,从而使细胞膜上钙离子通道蛋白结构异常。
下列有关该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翻译的肽链缩短说明编码的基因一定发生了碱基对的缺失
B. 突变导致基因转录和翻译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发生改变
C. 该病例说明了基因能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
D. 该病可能是由于碱基对的替换而导致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
【答案】D
【解析】
【分析】
1、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①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如白化病、豌豆的粒形;②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如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囊性纤维病。
2、分析题文:“其mRNA 的
长度不变,但合成的肽链缩短”说明翻译的肽链缩短是由于编码的基因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导致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
【详解】A 、由分析可知,翻译的肽链缩短说明编码的基因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A 错误;
B 、基因突变不会导致基因转录和翻译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发生改变,B 错误;
C 、该病例说明了基因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控制生物的性状,C 错误;
D 、由分析可知,该病可能是由于碱基对的替换而导致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D 正确。
故选D 。
【点睛】本题以周期性共济失调为素材,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基因突变等相关知识,需要考生认真审题并从中获取有用信息。
3.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
B. 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
C. 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
D. 一般情况下,水稻花药内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则不能
【答案】B
【解析】
【分析】
1、基因重组的概念: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
2、基因重组的类型:
(1)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
(2)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
叉互换而发生重组。
【详解】A、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A正确;
B、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B 错误;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C正确;
D、一般情况下,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水稻花药内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可发生基因重组,但根尖细胞只能进行有丝分裂,不会发生基因重组,D 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重组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重组的概念,掌握基因重组的两种类型,明确一般情况下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再对各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4.某开红花豌豆植株的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且多了一条染色体,研究发现无正常染色体的花粉不育(无活性),在减数分裂时,三条染色体可以随机两两联会,剩余的一条随机移向一极,基因B控制红花,b控制白花。
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变异可以通过该植物根尖分生区临时装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B. 该植株减数分裂能产生BB、Bb、B、b四种配子且比例为1∶2∶2∶1
C. 该植株为父本,正常植株为母本,则杂交后代 2/5植株含缺失染色体
D. 如果该植株自交,其后代的性状表现一般是红花∶白花=35∶1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在减数分裂时,三条染色体可以随机两两联会,剩余的一条随机移向一极” ,可知BBb 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为:BB:Bb:B:b=1:2:2:1,又根据“无正常染色体的花粉不育(无活性)”,故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为BB:Bb:B:b=1:2:1:1,据此答题。
【详解】由图可知,图中的染色体多了一条,同时还存在一条短一段的染色体,变异类型为染色体数目变异和结构变异,无论是染色体数目变异还是结构变异均可用显微镜观察的到,A
正确;根据上述分析可知,该植株减数分裂能产生BB、Bb、B、b四种配子且比例为1∶2∶2∶1,B正确;由于无正常染色体的花粉不育(无活性),则以该植株为父本,产生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为:BB:Bb:B:b=1:2:1:1,正常植株为母本(产生的配子只含有该对染色体中的一条),则与雄配子BB结合的子代一定含有缺失染色体,与雄配子Bb结合的子代一半含有缺失染色体,故杂交后代 2/5植株含缺失染色体,C正确;如果该植株自交,雌配子种类和比例为BB:Bb:B:b=1:2:2:1,雄配子种类和比例为:BB:Bb:B:b=1:2:1:1,后代开白花的为1/6×1/5=1/30,所以后代的性状表现一般是红花∶白花=29∶1,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的难点是正确理解BBb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尤其是正确理解无正常染色体的花粉不育(无活性)这一条件的应用。
5.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实验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后需用清水漂洗
B. 该实验原理为低温抑制纺锤体形成和着丝点分裂
C. 选用分裂中期的图像进行观察,染色体形态最清晰
D. 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染色体加倍过程
【答案】C
【解析】
【分析】
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
1、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的原理:低温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2、该实验的步骤为选材→固定→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3、该实验采用的试剂有卡诺氏液(固定)、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体积分数为15%的盐酸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
【详解】A、该实验中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后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2次,A错误;
B、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的原理是低温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不影响着丝点的分裂,B错误;
C、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较清晰,适合观察,C正确;
D、解离时已将细胞杀死,细胞将固定在某一时期,所以不可能在高倍镜的视野中通过一个细
胞看到染色体加倍的过程,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选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及分析、结果等,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6.脂质体是以磷脂等物质制备的中空膜泡状结构的人工膜。
转基因技术中的做法是将磷脂、胆固醇或其他脂质的乙醚溶液加入到DNA溶液中,经特殊处理面得到单层或双层的带DNA的脂质体小泡,其可被受体细胞内吞而实现基因转移。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脂质体介导基因转移的原理是膜的流动性
B. 动物对导入的脂质体小泡会产生免疫反应
C. 脂质体在介导基因转移的过程中作为运载体
D. 转移前对植物受体细胞去壁可提高转移效率
【答案】B
【解析】
【分析】
大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胞吞或胞吐,需要消耗能量,但不需要载体蛋白;膜融合的原理是膜的流动性,结合题干和所学知识分析回答。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经特殊处理面得到单层或双层的带DNA的脂质体小泡,其可被受体细胞内吞面实现基因转移,而细胞內吞的原理是膜的流动性,A正确;根据题意可知,该脂质体的表面不含糖蛋白,因此动物不会对导入的脂质体小泡会产生免疫反应,B错误;脂质体在介导基因转移的过程中起到了运载体的作用,可以将目的基因(DNA)携带进入受体细胞,C 正确;转移前对植物受体细胞去壁有利于脂质体小泡与植物细胞膜的融合,可提高转移效率,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细胞膜的內吞与外排作用,明确脂质体携带了DNA进入受体细胞,相当于基因工程中的运载体。
7.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了“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的实践活动,以下调查方法或结论不合理的是()
A. 调查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多基因遗传病
B. 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需要在患病家系中进行调查
C. 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要在人群中随机取样调查,且调查群体要足够大
D. 若调查结果是男女患者比例相近,且发病率较高,则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答案】A
【解析】
【分析】
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色盲、白化病等;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发病率,则应在人群中抽样调查,选取的样本要足够大,且要随机取样;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则应以患者家系为单位进行调查,然后画出系谱图,再判断其遗传方式。
【详解】A、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A错误;
B、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则应以患者家系为单位进行调查,然后画出系谱图,再判断其遗传方式,B正确;
C、为了更加科学、准确调查该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应特别注意随机取样,且调查群体要足够大,C正确;
D、若该病男女患病比例相近,且发病率较高,说明可能和性别无关,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D正确。
故选A。
8.调查人员对患有某种单基因遗传病女性的家系成员进行调查后,记录在表(“+”代表患者,“-”代表正常)中。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该遗传病属于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 该女性患者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祖父和外祖父
C. 该女性与其祖父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4/9
D. 该女性的父母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1/4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该患病女性的父母均患病,但他们却有一个正常的儿子,即“有中生无为显性”,说明该病是显性遗传病;根据祖父患病,姑姑不患病,可知控制该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所以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详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该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错误;
B、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弟弟不患病,父母患病,则父母均为杂合子,该女性患者可能为纯合子也可能为杂合子,若为纯合子,致病基因来自祖父和外祖父,若为杂合子,致病基因来自祖父或外祖父,B错误;
C、由以上分析可知,父母均为杂合子,该女性患者是杂合子的概率为2/3,是纯合子的概率为1/3,祖父为患者,其后代有正常个体(姑姑正常),故祖父为杂合子,所以该女性与其祖父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C错误;
D、由以上分析可知,该女性的父母均为杂合子,他们再生一个正常小孩的概率是1/4,D正确。
故选D。
9.人类目前所食用的香蕉均来自三倍体香蕉植株,如图是三倍体香蕉的培育过程。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无子香蕉的培育过程主要运用了染色体变异的原理
B. 四倍体有子香蕉若花药离体培养出来的植株是二倍体
C. 二倍体与四倍体杂交能产生三倍体,二者不存在生殖隔离
D. 四倍体有子香蕉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单倍体不可育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用秋水仙素处理野生芭蕉,可抑制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四倍体有子香蕉。
二倍体有子香蕉经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中含一个染色体组,四倍体有子香蕉经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中含二个染色体组,所以杂交后形成的个体含三
个染色体组,其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所以不能产生种子,为无子香蕉。
【详解】A、无子香蕉培育的方法为多倍体育种,其原理是染色体变异,A正确;
B、四倍体有子香蕉经花药离体培养出来的植株是单倍体,B错误;
C、二倍体与四倍体虽然杂交能产生三倍体,但三倍体不育,所以它们之间仍然存在生殖隔离,C错误;
D、四倍体有子香蕉花药离体培养产生的单倍体中含两个染色体组,有同源染色体,可以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是可育的,D错误。
故选A。
10.人类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生物育种技术的发展。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青霉素高产菌株的选育原理和培育太空椒、杂交水稻的原理相同
B. 通过杂交育种技术选育的小麦既能结合双亲的优点,又能大幅度改良性状
C. 六倍体普通小麦和二倍体黑麦杂交后,选择子代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就能得到八倍体小黑麦
D. 基因工程可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按照人类的意愿培育生物新品种
【答案】D
【解析】
【分析】
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
【详解】A、青霉素高产菌株的选育原理和培育太空椒的原理相同,都是基因突变,而培育杂交水稻的原理是基因重组,A错误;
B、通过杂交育种技术选育的小麦能结合双亲的优点,但不能大幅度改良性状,诱变育种可大幅度改良生物的性状,B错误;
C、六倍体普通小麦和二倍体黑麦杂交后,选择子代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就能得到单倍体,再通
过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才可获得八倍体小黑麦,C错误;
D、基因工程可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按照人类的意愿培育生物新品种,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生物变异的应用,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常见育种方法的原理、方法、优缺点及实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1.1937年,人们把原产丹麦和德国的白三叶草移到瑞典栽培,这里的气候比较寒冷。
最初白三叶草茎、叶的单位面积产量很低,但经过若干年后,产量显著提高。
人们对这一事实做出以下几点解释,正确的是()
A. 白三叶草因为寒冷产生了定向变异
B. 白三叶草在生长过程中逐渐适应了新的环境
C. 寒冷对白三叶草抗性进行了定向的选择
D. 种群的基因库没有改变没有发生进化
【答案】C
【解析】
【分析】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1)过度繁殖——选择的基础
生物体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产生很多后代,不同个体间有一定的差异。
(2)生存斗争——进化的动力、外因、条件
大量的个体由于资源空间的限制而进行生存斗争,在生存斗争中大量个体死亡,只有少数的个体生存下来。
生存斗争包括三方面:①生物与无机环境的斗争;②种内斗争;③种间斗争。
生存斗争对某些个体的生存不利,但对物种的生存是有利的,并推动生物的进化。
(3)遗传变异——进化的内因
在生物繁殖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遗传变异现象,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有的变异是有利的,有的是不利的,其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就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个体就容易被淘汰。
(4)适者生存——选择的结果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是自然选择结果。
自然选择只选择适应环境的变异类型,
通过多次选择,使生物的微小有利变异通过繁殖遗产给后代,得以积累和加强,使生物更好的适应环境,逐渐产生了新类型。
在生存斗争中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对环境能适应的,被淘汰的生物是对环境不适应的,所以说变异不是定向的,但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决定着进化的方向。
【详解】A、变异是不定向的,A错误;
B、在适应环境过程中,适应环境的白叶草生存下来,不适应环境的白叶草被淘汰,如果白三叶草在生长过程中逐渐适应了新的环境,那是环境的影响,不会导致基因的改变,这种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是不符合题干的,B错误;
C、寒冷的环境对白三叶草抗性进行了定向的选择,C正确;
D、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导致生物发生了进化,D错误。
故选C。
12.如图所示为某种群迁入新环境后一对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变化情况,分析这些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
A. 1950~1980年该种群始终没有发生进化
B. 1990年该生物已经进化成了两个物种
C. 1960年该种群Aa基因型的频率为48%
D. A基因控制的性状更适应新环境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曲线:从1930年至1970年,种群基因频率A在不断下降,a不断上升;从1970年至1990年,种群基因频率a在不断下降,A不断上升。
【详解】A、1950~1980年间该种群基因频率不断发生着变化,说明种群发生了进化,A错误;
B、1990年不一定产生生殖隔离,因此不一定产生新物种,B错误;
C、1960年该种群Aa基因型的频率为2×0.4×0.6=48%,但如果个体间不能自由交配则Aa基因型的频率不一定为48%,C错误;
D、1970年以后,A基因频率逐渐升高,说明A基因控制的性状更有利于适应新的环境,D正确。
故选D。
13.在进行常规体检时,通常要做血液生化六项的检查,以了解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是否正常,下表是某人血液生化六项的检查化验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表中所测的各种化学物质,都只能存在于人体的内环境中
B. 人体内环境稳态是指表中这些化学物质在内环境中的含量处于参考范围内
C. 表中物质含量的相对稳定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共同协调维持的
D. 被检查者甘油三酯的含量略有偏高,且表现为高血糖症状,故平时要控制糖类和脂肪的摄入量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表格:表中是某人的血液检查结果。
其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酐、尿素氮、总胆固醇
的含量在正常参考范围内,而葡萄糖、甘油三酯超过了参考范围。
据此分析结合题目相关问题进行判断。
【详解】A、正常人的尿液中不含葡萄糖,而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会含葡萄糖,A错误;
B、内环境的稳态就是指在正常生理情况下机体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只在很小的范围内发生变动,如体温的相对恒定也是内环境稳态的体现,B错误;
C、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稳态的调节不是只有神经调节,C错误;
D、饮食不当是甘油三酯升高的主要原因。
当进食大量脂肪类,尤其是动物脂肪食物后,体内甘油三酯水平明显升高;当摄入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尤其是加工精细的粮食进入体内后,会引起血糖升高,合成更多的甘油三酯,D正确。
故选D。
14.图中c为肌肉,②为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为“神经一肌肉接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有4个神经元,c部分既有感受器又有效应器
B. a为传入神经,人体内兴奋在a上双向传导
C. 刺激b引起肌肉收缩也属于反射
D. ②处能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
【答案】D
【解析】
【分析】
人体神经调节的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构成。
兴奋在反射弧上单向传递,兴奋在突触处产生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的转变。
【详解】A、图中有3个神经元,肌肉c既是感受器也是效应器,A错误;
B、由神经节的位置可判断,a为传入神经,人体内兴奋的传导,只能从感受器到效应器,因此兴奋在a上单向传导,B错误;
C、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完整的反射弧,刺激b发生的肌肉收缩未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C错误;
D、分析题干信息可知,②类似于突触,因此能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D正确。
故选D。
15.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对其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B. 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选择透过性
C. 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D. ①中内容物使③兴奋时,兴奋处外表面分布着负电荷
【答案】B
【解析】
【分析】
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形成突触小体,突触小体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树突等形成突触。
①是突触小泡,②是突触间隙,③是突触后膜。
【详解】A、a属于突触小体,在突触小体上会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这个过程会释放神经递质,属于胞吐,消耗能量,A正确;
B、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属于胞吐,体现了突触前膜的流动性,B错误;
C、突触间隙的实质是组织液,含有神经递质,可以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C正确;
D、当突触后膜兴奋,会产生动作电位,膜外表现为负电位,D正确;
故选B。
16.图甲是动作电位产生过程示意图,图乙表示动作电位传导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若将离体神经纤维放在高于正常海水Na+浓度的溶液中,图甲的c点将升高
B. 图甲c点、图乙③点时,细胞膜外侧Na+浓度高于细胞膜内侧
C. 图甲b点、图乙②点时,神经元细胞膜处Na+内流消耗能量
D. 恢复静息电位过程中,K+外流不需要消耗能量,需要膜蛋白
【答案】C
【解析】
【分析】
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
1、静息电位静息状态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产生原因:K+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
2、动作电位受到刺激后,细胞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产生原因:Na+内流,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
3、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了局部电流.将兴奋向前传导,后方又恢复为静息电位。
【详解】A、c点表示产生的动作电位最大值,所以若将离体神经纤维放在高于正常海水Na+浓度的溶液中,则Na+内流量增多,甲图的c点将提高,A正确;
B、图甲c点、图乙③点均表示产生的动作电位最大值,此时细胞膜外侧Na+浓度高于细胞膜内侧,B正确;
C、图甲b点、图乙②点均表示0电位,此时神经元细胞膜处Na+没有内流,之后Na+内流,C错误;
D、恢复静息电位过程中,K+外流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不需要消耗能量,需要载体膜蛋白,D 正确。
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