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网络技术迅速发展,为高校的学生管理创造了新的管理模式,即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学生管理,不断提高高校学生管理的水平,但在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中还存在很多不足,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给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各高校开始将电子技术引入到教学、管理和信息处理等学校日常工作的各个环节中,以到达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效果和节约成本的目的。

其中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推进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有益于整个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进而提高高校综合管理水平。

1 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的内涵
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就是指高校通过现代电子技术和网络技术,采用现代的管理方法对学生进行科学、高效的管理。

电子信息技术为高校学生管理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平台,适应了当代高校对降低运行成本和高效率工作的要求。

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使学生得到更多的公共信息,使他们不在只是管理中的服从和接受者,变成直接的参与,实现实时交互性,这是双赢的途径,不仅提高高校的工作效率,而且还使学生享受到了学校提供的更优质的服务。

2 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的特点
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主要是通过电子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这种新的技术环境和新的管理手段使高校学生管理有了鲜明的特点。

2.1 先进性
高校工作人员在学生管理中完全采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作为操作平台,如学生的学籍管理、学生信息反馈、学生考试信息管理等,都是在互联网的环境下操作,这种先进性体现出完全摆脱了以往的手工操作方法。

2.2 实时性
传统的学生管理时间是按工作人员的作息时间所定,公休日是不工作的,而信息化的学生管理可以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进行,学生可以通过网络随时查询自己的信息。

2.3 空间性
空间性主要体现在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不用使教师和学生同处一空间,可以不受空间地点的限制,节省了很多麻烦,提高了各自的效率。

2.4 多样性
学生管理信息化可以实现双向、互动、多样化的管理模式。

通过网络,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直接对话,进行互动,交流的方法也是多样的,如电子邮件、电话、传真等。

2.5 高效性
学生管理信息化可以简化工作流程,提高高校的工作效率,并且可以支持多人同时向学校提出不同的需求申请,也使学生的办事效率提高了。

信息化的学生管理特点表明,信息化建设是必然的,是提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水平、促进高校管理工作高效运行的趋势。

3 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已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在对学生管理工作的不断改进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信息化建设还面临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3.1 观念、认识不到位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高校很多学生管理者对学生管理信息化的认识不到位,在理解上存在偏差。

如把学生管理信息化和办公自动化的概念混淆,把学生管理信息化简单理解为就是学生信息上网等误区。

致使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缓慢,实施效果不明显。

另外,学生管理各部门的决策者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一致,重视程度不同,造成各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也参差不同,出现资源浪费、信息失调等现象,进而影响整个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施。

3.2 软硬件建设不到位
由于在实施信息化建设之初缺乏统筹与长远规划,随着信息量的不断增大,使得计算机软件水平跟不上需求,导致信息处理效率低,工作停滞。

再者,在网络布局上没有结合校园的建筑设计,使得后期添加节点变得复杂化,无形中增加了信息化建设成本。

3.3 学生管理信息化的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在实现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参与的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这也是最关键的因素。

实施学生管理信息化,不仅需要学生管理者具备较高的学生管理能力,还应具备熟练掌握各种信息技术的能力,这就对学生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在当下,众多学生管理者还依赖传统的管理方式,如采用传统的手工信息处理方式。

在应用计算机技术上,也只是停留在简单的文字操作上,并没有真正应用网络技术,更谈不上将先进的管理知识融入到网络技术中,这种既懂计算机技术、又精通学生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严重短缺,也使得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缓慢。

3.4 学生管理信息化实施不规范
在具体实施学生管理信息化进程中,还存在众多不规范之处,一方面,实施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没有配套的规章制度,导致实施中无章可循,各个管理层次权限不清,管理流程混乱,效率降低;另一方面,不同层次的信息在设计系统时没有统一的格式,导致信息资源无法共享。

4 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策略思考
针对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提出解决的策略,以帮助高校顺利进行信息化建设。

4.1 转变学生管理人员的观念,提高思想认识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高校学生管理人员要与时俱进,充分意识到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与紧迫感,要尽快转变观念,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方法,不断加强对网络信息技术的学习,适应网络信息时代的发展趋势,将互联网技术融入到对学生的日常管理中,推进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4.2 软硬件建设应符合校园长期规划
校园计算机网络平台及分布是在不同物理位置的数字化设备,是推行学生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

高校必须建设一个符合校园长期规划的高效互联网环境,即实现高速、可靠、安全,有线和无线高效结合。

网络节点要遍布校园各个角落,以充分满足全校学生管理的需
求。

同时,高校还要积极开发适应本校实情的学生管理系统。

学生管理系统的建设将会大大提高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体现更先进的学生管理知识,使高校的学生管理和信息管理更上一个台阶。

4.3 组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是信息化建设关键。

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学生管理中,需要复合型人才,他们不仅要能熟练地运用相关管理知识、而且还要熟练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

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的先进性与先进的管理知识是并行的,缺一不可。

因此,要加大对学生管理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通过典型培训、学术交流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管理人员的教育与培训,强化他们的信息化意识,明确信息化的流程,提高他们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优化人才结构,真正使学生管理人员成为既精通学生管理、又精通互联网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4.4 完善学生管理信息化的各项规章制度
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要配有完善的规章制度,使之在实施过程中可以有章可循,各个管理层级也能明确信息化建设的真正目的、意义以及具体的实施细则。

另外,通过互联网技术可以完善学生管理队伍的评价体系,实现管理者在实际的工作中有参照标准,以不断纠正和完善工作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