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课程设计说明书
数控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
![数控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df0e0a2daf45b307e8719776.png)
《数控编程》课程设计******系别:机电工程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12级机自专升本1班指导教师:***学号:***********数控技术课程说明书新乡学院2013年 12 月前言数控加工作为机械制造业中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经过十余年的引进与发展,已经在汽车、航空、航天、模具等行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它推动了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的增长。
数控编程是从零件图纸到获得数控加工程序的全过程,它的主要任务是计算加工走刀中的刀位点。
刀位点一般取为刀具轴线与刀具表面的交点,多轴加工中还要给出刀轴矢量。
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数控加工技术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IT、汽车、轻工、医疗等)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效率、质量是先进制造技术的主题。
高速、高精加工技术可极大地提高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缩短生产周期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而对于数控加工,无论是手工编程还是自动编程,在编程前都要对所加工的零件进行工艺分析,拟定加工方案,选择合适的刀具,确定切削用量,对一些工艺问题(如对刀点、加工路线等)也需要一些处理。
并在加工过程掌握控制精度的方法,才能加工出合格的产品。
数控编程课程设计是我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切削方向学生在学习完本科大纲要求的“数控编程”“工艺设计”后进行的一次综合性课程设计。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编程,并在数控加工仿真软件中进行仿真,使我们熟悉数控车床编程流程。
当然,由于水平有限,在设计中有很多纰漏,恳请老师指正。
目录1.课程设计任务书 (1)1.1、目的与要求 (1)1.2、课程设计内容 (1)1.3、课程设计步骤与方法 (1)1.4、课程设计说明书与图纸 (2)1.5、课程设计进度表 (2)2.零件的数控工艺分析 (3)2.1、工艺分析 (3)2.2、工件定位与装夹 (5)2.3、机床的合理选用 (6)2.4、选择刀具和确定切削用量 (6)2.5、确定走刀路线 (8)3.轨迹坐标的计算 (10)3.1、基点坐标计算 (10)4.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 (13)4.1、左半部分程序的编制 (13)4.2、右半部分程序的编制 (13)5.加工程序的调试及运行结果 (15)5.1、仿真软件简介 (15)5.2、加工仿真过程叙述 (15)5.3、加工仿真结果 (20)总结 (28)参考文献 (29)1.课程设计任务书1.1、目的与要求数控技术课程设计是学习数控技术课程后进行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可提高学生的数控编程能力,加深对数控原理及数控机床结构的理解,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数控机床知识及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f2e09f2f524ccbff121848f.png)
本科《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大气污染控制课程设计一、设计任务广东九江俊业家具厂生产时会进行喷漆流程,喷漆时,作业场所有大量的漆雾产生,而且苯浓度相当高,对喷漆工人危害极大,如果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对车间及厂区周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为了改善车间及周边区域大气环境状况,受实木家具厂委托,对喷漆车间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苯类有机废气进行整套废气净化系统的设计,使得上述车间排放含有VOC的气体经净化处理后达标排放,减少其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提高企业的环保形象。
二、公司资料•生产工艺家具喷漆工艺主要包括基材破坏处理、素材处理、整体着色、填充剂、底漆、吐纳、着色、修色、二度底漆、画漆、抛光打蜡等工艺。
主要采用的是水帘机喷漆方法。
而在喷漆工艺中,喷漆时涂料溶剂从涂料中挥发出来,形成油漆工艺最主要的污染物——“漆雾”的主要成分之一。
家具喷漆中一般采用含苯烃类溶剂,苯为剧毒溶剂,少量吸入也会对人体造成长期的损害。
•废气特点废气排放量:17640m³/h,废气组分为苯类有机物(苯、甲苯、二甲苯等)及少量醛类和醇类有机物,有机物浓度日平均值:2000 mg/m³,废气温度:当地气温•气象资料气温:年平均气温:22.2ºC冬季:13.5ºC夏季:29.1ºC大气压力:冬季740mmHg(98.6×103Pa)夏季718 mmHg(95.72×103Pa)•喷漆室布置图•三、设计原则(1)综合考虑采用先进工艺、技术、设备、材料、投资经济性等因素,以较少的投资,取得较大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2)采用技术成熟、先进可靠的工艺和处理效果好的设备,确保环保设施运行正常;(3)按现有场地条件考虑设计,整个工程做到布局合理、占地空间小、外形结构美观、投资小等几项特点;(4)以设备为主,工艺简单合理,设备使用寿命长,维护简单、方便;并且处理效果稳定,确保处理后废气达到国家环保标准排放。
液压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本模板】
![液压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本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d0609233a58da0116d17493d.png)
课程设计课程名称机电液综合设计项目题目名称卧式半自动组合机床液压系统及其有关装置设计学生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班级08级机电(6)班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1年12 月18 日广东工业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卧式半自动组合机床液压系统及其有关装置题目名称设计学生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班级08机电6班姓名柳展雄学号3108000566一、课程设计的内容综合应用已学的课程,完成卧式半自动组合机床的液压系统的原理设计、液压系统的设计计算、液压系统元部件的选择、液压基本回路的实验验证、液压集成油路的设计、液压集成块的设计等。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与数据1.机床系统应实现的自动工作循环(手工上料)→(手动启动) →工件定位(插销)→夹紧工件→动力头(工作台)快进→慢速工进→快退→停止→工件拔销→松开工件→(手工卸料).要求工进完了动力头无速度前冲现象.工件的定位、夹紧应保证安全可靠,加工过程中及遇意外断电时工件不应松脱,工件夹紧压力、速度应可调,工件加工过程中夹紧压力稳定。
2.工件最大夹紧力为F j;工件插销定位只要求到位,负载力小可不予计算. 3.动力头快进、快退速度v1;工进速度为v2可调,加工过程中速度稳定;快进行程为L1,工进行程为L2;工件定位、夹紧行程为L3,夹紧时间t=1s。
4.运动部件总重力为G,最大切削进给力(轴向)为F t;5.动力头能在任意位置停止,其加速或减速时间为△t;;工作台采用水平放置的平导轨,静摩擦系数为f s,动摩擦系数为f d。
设计参数表三、课程设计应完成的工作(一)液压系统设计根据设备的用途、特点和要求,利用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进行工况分析,拟定合理、完善的液压系统原理图,需要写出详细的系统工作原理,给出电磁铁动作顺序表。
再经过必要的计算确定液压有关参数,然后按照所得参数选择液压元件、介质、相关设备的规格型号(或进行结构设计)、对系统有关参数进行验算等。
(二)系统基本回路的实验验证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验证回路,经老师确认后,由该组成员共同去液压实验室在实验台上进行实验验证。
制冷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样本)
![制冷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样本)](https://img.taocdn.com/s3/m/0e1f9522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fd.png)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制冷技术在食品冷藏、空调、数据 中心冷却等领域的需求不断增长,对制冷技术的性能、效率和环保性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目的和意义
培养学生掌握制冷技术的 基本原理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深入了解制冷技术的 基本原理,掌握制冷循环的工作过程以及各 部件的作用和性能要求。
系统效率
优化系统设计,提高制冷效率 ,降低能耗。
设计流程与步骤安排
需求分析
明确设计任务和要求,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
方案设计
根据需求分析,提出多种可行的设计方案,并进行初 步评估。
详细设计
对选定的方案进行详细设计,包括制冷循环设计、关 键部件选型、控制系统设计等。
设计流程与步骤安排
建模与仿真
利用专业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和仿真分析,验 证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在仿真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完善模型细节,提高仿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验证方面,可以增加更多对照组实验,以更全面地评估所设计制冷系 统的性能。
07
课程设计心得体会与建议
心得体会分享
理论与实践结合
通过课程设计,我深刻体会到制冷技术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才能更 好地理解和掌握制冷技术的核心原理。
对未来学习的展望和建议
深入学习制冷技术原理
在未来的学习中,我将更加深入地学习制冷技术的原理和 理论知识,以便更好地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关注新技术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制冷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我将关注 最新的制冷技术动态,学习并掌握新的技术和方法。
提高实践能力
通过参加实验课程、实习和项目实践等方式,提高自己的 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以便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 工作中。
化工原理冷凝器课程设计说明书
![化工原理冷凝器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3413fcdfad51f01dc281f179.png)
第一章列管换热器设计概述1.1.换热器系统方案的确定进行换热器的设计,首先应根据工艺要求确定换热系统的流程方案并选用适当类型的换热器,确定所选换热器中流体的流动空间及流速等参数,同时计算完成给定生产任务所在地需的传热面积,并确定换热器的工艺尺寸且根据实际流体的腐蚀性确定换热器的材料,根据换热器内的压力来确定其壁厚。
1.1.1全塔流程的确定从塔底出来的釜液一部分进入再沸器再沸后回到精馏塔内,一部分进入到冷却器中。
为了节约能源,提高热量的利用率,采用原料液冷却塔底釜液,这样不仅冷却了釜液又加热了原料液,既可以减少预热原料所需要的热量,又可减少冷却水的消耗。
从冷却器出来的釜液直接储存,从冷却器出来的原料液再通往原料预热器预热到所需的温度。
塔顶蒸出的乙醇蒸汽通入塔顶全凝器进行冷凝,冷凝完的液体进入液体再分派器,其中的2/3回流到精馏塔内,另1/3进入冷却器中进行冷却,流出冷却器的液体直接储存作为产品卖掉。
1.1.2加热介质冷却介质的选择在换热过程中加热介质和冷却介质的选用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除应满足加热和冷却温度外,还应考虑来源方面,价格低廉,使用安全。
在化工生产中常用的加热剂有饱和水蒸气、导热油,冷却剂一般有水和盐水。
综合考虑,在本次设计中的换热器加热介质选择饱和水蒸气,冷却介质选择水。
1.1.3换热器类型的选择列管式换热器的结构简单、牢固,操作弹性大,应用材料广,历史悠久,设计资料完善,并已有系列化标准,特别是在高温、高压和大型换热设备中占绝对优势。
所以本次设计过程中的换热器都选用列管式换热器。
由于本次设计过程中所涉及的换热器的中冷热流体温差不大(小于70℃),各个换热器的工作压力在1.6MP以下,都属于低压容器,因固定管板式换热器两端管板与壳体连在一起,这类换热器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管子里面易清洗,所以可选择列管式换热器中的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1.1.4流体流动空间的选择哪一种流体流经换热器的管程,哪一种流体流经壳程,下列各点可供选择时参考(以固定管板式换热器为例)。
矿井通风课程设计
![矿井通风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8deec1b767f5acfa0c7cd1b.png)
河南理工大学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矿井通风课程设计说明书姓名:学号:学院:能源科学与工程班级:指导教师:王兵建职称:副教授二〇二二年四月《矿井通风》课程设计评阅参考标准摘要从2016年6月10日到2016年6月23日,进行课程设计。
本次的通风课程设计极大得锻炼了我对所学知识的运用,提高了我的学习能力。
和同学讨论问题,加深了对通风知识的理解。
此次课程设计的基本条件是单一煤层,倾角18°,煤层平均厚度3.5m,为Ⅲ级自燃煤层,相对瓦斯涌出量为 10m3/t,煤尘有爆炸危险。
此次课程设计的矿井开采设计基础参数是立井单水平上下山开拓,用竖井主要石门开拓,在底板岩层中开掘岩石大巷,双翼采区准备,按照“一井一面”布置生产,采掘比为1:2。
一个主井,一个副井,一个风井,都为立井。
分为8个采区。
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综合机械化采煤。
采场主要支护设备是单体液压支柱。
经过课程设计,通风容易时期矿井总风量为4063 m3/min,综采工作面风量通风困难时期矿井总风量为4250.5 m3/min。
综采工作面风量26.51m3/s,掘进工作面风量13m3/s。
主要通风机选型结果为BD No22型轴流式通风机。
主要问题是对课本知识掌握不熟练,尤其是通风机选型这里,经过很长时间才选好。
做到一些设计项目时,要翻阅很多资料,尤其是找课本或者是上网查找,因此也极大得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
此次课程设计可能还有一些设计的不完善的地方,还请老师指正。
建议就是老师可以多做一些指导和答疑,帮助同学们更好得完成课程设计;同学们上课要认真学习,尤其是通风机选型的内容,努力学好通风课程,做好课程设计。
目录第一章矿井概况 (3)1.1 煤层地质特征 (3)1.2井田范围 (3)1.3矿井生产任务 (3)1.4矿井开拓与开采 (3)1.5矿井通风方式 (3)1.6部分井巷尺寸及支护情况 (3)第二章通风系统的选取 (5)2.1矿井通风拟定原则和要求 (5)2.2矿井通风方式的选取 (6)2.3矿井通风方式的优缺点以及选取 (7)2.4矿井通风方法的选择 (8)2.5采区通风系统 (9)第三章矿井风量计算与分配 (11)3.1矿井通风计算原则 (11)3.2矿井需风量的计算 (11)3.3矿井风量的分配 (14)第四章矿井通风阻力计算 (15)4.1矿井通风阻力计算原则 (15)4.2矿井通风阻力的计算 (15)第五章矿井通风设备的选择 (20)5.1矿井通风设备的要求 (20)5.2主要通风机的选择 (20)第六章通风费用概算 (24)致谢 (25)参考文献 (26)第一章矿井概况1.1 煤层地质特征单一煤层,倾角18°,煤层平均厚度3.5m,为Ⅲ级自燃煤层,相对瓦斯涌出量10m3/t,煤尘有爆炸危险。
船舶设计原理课程设计
![船舶设计原理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8b489e6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2e.png)
本科课程设计说明书船舶设计原理课程设计学院专业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提交日期2011年6月26日课程设计任务书,内容如下:1.课程设计题目:一艘多用途工作船的船型方案主尺度的设计2.应完成的项目:1总体设计方案构思2船舶主尺度及排水量确定3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3.参考资料以及说明:1船舶设计原理顾敏童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20012船舶设计实用手册,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编,中国交通科技出版社,20074.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1在对设计技术任务书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对新船的设计方案必须有一个方案构思,提出设想和对各种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2对选用的母型船资料和各种估算方法应分析其合理性和适用性;3在选择新船主要要素过程中,除了考虑技术因素以外,必须考虑到新船的经济性,例如造价、营运成本等因素;本课程设计中,不要求对新船的经济性指标进行详细的计算和论证,但是在新船的主尺度选择中必须考虑经济性因素,并对此进行必要的分析和讨论;4应勾画总布置草图,区划主船体舱室等,以便能较为准确地校核布置地位和舱容;5空船重量和主要性能的估算或计算要求可靠和准确;初稳性计算至少应包括两种装载情况;6课程设计说明书应能反映设计思想和设计工作的全过程,每一部分都应有必要的说明和小结,应条理清楚,文字通顺,排版工整,要求用计算机打字成文;5.本课程设计任务书于2011年6月20日发出,应于2011年6月26日前完成目录第一章绪论5概述5研究意义 5 国内外多用途工作船的发展 6 课程设计技术任务书 6课程设计的主要工作内容和基本要求 7方案构思 8母型船资料 8第二章船舶主尺度及排水量的初步估算10确定主尺度应考虑的因素10主尺度选择的一般步骤 11主尺度的确定方法 11根据统计资料和近似计算公式来确定船长范围 11船宽的初步估算 12型深D和吃水d的确定 12方形系数的估算 12其它船型系数的确定 12船舶重量估算及载重量的估算 13船舶重量估算 13 小结 13第三章性能平衡及校核14舱容及重力与浮力平衡校核 14舱容校核 14重力与浮力平衡校核 15初稳性校核 16初稳性高度及横摇周期估算16自由航速校核 17 计算有效马力曲线 17总推进系数计算 18干舷校核 20本章小结 21第四章主尺度方案的确定22结束语 22 参考文献22第一章绪论概述本课程设计是与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主干课程船舶设计原理课程配套的实践性课程;它的任务是通过课程设计来加深对船舶设计原理理论知识的理解,重点是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本课程设计要求按照技术任务书,完成一艘多用途工作船的船型方案主尺度的设计;本课程设计是在船舶设计原理的基础上,结合一学期所学内容,综合分析计算出所要求的船只;因为知识和时间的限制,本计算是较粗略的,在excel表格中计算只是大体满足了基本的要求;主尺度计算主要是通过母型船的公式,估算和校核基本依照书本所给的公式;通过最后调试和校核,最后得到是满足所给主机功率的各项数值;因为学识所限,感觉纯在着许多漏洞,希望老师在批改的时候能指正;研究意义随着海上石油和天然气开发工程的迅速发展, 为海上工程提供各种服务的特种工作船舶,已成为海上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和开采工程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主要用途是:1作为钻井、采油、修井作业等各类平台或海上其他大型漂浮物远距离拖航的主拖船,执行拖带等作业任务;2执行钻井、采油、修井等各类平台或海上其他大型构筑物的安全守护、抢险救助任务;3执行钻井、采油、修井等各类平台供应燃油、淡水、钻井水、钻采器具、液态泥浆、水泥等物资;4为钻井、采油、修井等各类平台、浮吊进行起抛锚、移位、就位等生产施工作业;简单的说,就是物资载运、拖带、供油、供水、供水泥、消防等;这要求船舶有较好的操纵性,能够适合在各种风浪、流条件下靠离平台,适合在复杂海况下拖带平台就位;该类船上除了具备通用的拖轮设备外,安装的专用设备主要有:导管式或喷水式推进器、全回转螺旋浆、首侧推装置、大功率的消防炮、泡沫消防系统等;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多用途工作船具有很多的功能,并要求具有处理海上突发性事故的能力;国内外多用途工作船的发展趋势多用途工作船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不成熟到逐渐成熟的发展过程;以胜利石油管理局的多用途工作船为例,船总长米,型宽米,型深米,总吨 496吨,净吨149 吨,吃水米,主机功率 370KW×2,仅具有一定的物资供应能力和小型拖带能力,不具备拖带现有平台的能力;对钻井平台一口井位的物资供应需要多个航次,且拉运水泥需要装载水泥的专用车辆,不具备对外消防能力;而 10000HP多用途工作船是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十五”期间海洋石油生产的重要工程之一,它的建造是为提高油田应对海域及周边海区突发性事件的紧急救助能力,减少因恶劣天气和海况对财产和生命安全造成的损失;该船具有拖力大、功能强、用途多、设备先进的特点,是目前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大马力、具有动力定位功能和强大消防功能的多用途工作船;随着能源产业和海洋工程事业的迅速发展,多用途工作船也根据海上作业需要不断发展,船舶性能逐渐改善,船舶功能逐步完善,能够满足多种海上作业需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多用途工作船;课程设计技术任务书1船型及用途本船为双机、双桨海洋多用途拖轮,主要用于拖带、消防、港口作业等多种用途,航行于近海海域;2船级及规范本船入中国船级社,设计建造应满足中国船级社现行规范、规则及有关公约的要求; 3稳性与干舷本船稳性与干舷应满足中国海事局 2004 年颁布的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技术规则·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中对近海航区拖轮的要求;4船体结构本船为全焊接钢质拖轮,骨架形式按结构设计要求选用横骨架式,结构构件的尺寸按中国船级社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 2006进行设计;5船员本船定员为14 人;6航速、拖力航速:在风力不超过蒲氏风标 3 级、主机以额定转速运转时,拖轮在满载状态静水中航行时的自由航速大于节,拖带航速 6 节;系柱拖力:~400kN;7主机、齿轮箱主机:型号 6320ZCd-6型柴油机或自选额定功率 1470kW×2额定转速 525 转/分齿轮箱:型号 GWC45·49转速范围:400~900 转/分减速比::18续航力本船续航力为 3000 浬,能携带燃料油~500 吨,轻柴油~35 吨,滑油~9 吨,淡水~320吨;9自持力本船自持力为30 天;课程设计的主要工作内容和基本要求课程设计的主要工作内容1总体设计方案构思;2船舶主尺度及排水量确定;3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1在对设计技术任务书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对新船的设计方案必须有一个方案构思,提出设想和对各种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2对选用的母型船资料和各种估算方法应分析其合理性和适用性;3在选择新船主要要素过程中,除了考虑技术因素以外,必须考虑到新船的经济性,例如造价、营运成本等因素;本课程设计中,不要求对新船的经济性指标进行详细的计算和论证,但是在新船的主尺度选择中必须考虑经济性因素,并对此进行必要的分析和讨论;4应勾画总布置草图,区划主船体舱室等,以便能较为准确地校核布置地位和舱容;5空船重量和主要性能的估算或计算要求可靠和准确;初稳性计算至少应包括两种装载情况;6课程设计说明书应能反映设计思想和设计工作的全过程,每一部分都应有必要的说明和小结,应条理清楚,文字通顺,排版工整,要求用计算机打字成文;方案构思按设计任务书要求,本船为海洋多用途拖轮,应具备以下特点:1较高的自由航速;2保证优良的操纵性;3具备较大的系柱拖力;4足够的稳性和适航性;5海洋多用途拖轮应有的其他性能和设备;根据以上的特点,本船设计应做到以下几点:1本船采用双机双桨,以获得较高的自由航速,快速到达作业海域;2为保证本船优良的操纵性,应力求减小船长;3为提高本船的推进效率,增加拖力,应加大尾吃水,以增大螺旋桨的直径;4在保证足够稳性和适航性的情况下,型深不应过大,以免引起重心升高和受风面积的增大;5本船应需配备以下主要设备:大功率的自动拖缆机,相应能力的起吊设备和对外消防设备等;母型船资料一、概述本船是航行于沿海航区的2940KW 的海洋多用途拖轮;钢质结构,单连续甲板,长首楼,双机,双桨,双舵船舶,主要任务是营救遇难船舶,拖带搁浅、触礁以及失去机动能力的船舶返回安全地区;二、主尺度及主要要素船长LOA垂线间长LPP型宽B型深 D设计吃水d满载排水量Δ方形系数CB棱形系数CP舯剖面系数CM水线面系数CW浮心纵向位置XB自由航速V12kn三、主机型号6320ZCd-6型柴油机额定功率1470kW×2额定转速525 转/分齿轮箱减速比:1四、螺旋桨采用四叶外旋定螺距螺旋桨 2 个,材料为镍铝青铜;第二章船舶主尺度及排水量的初步估算确定主尺度应考虑的因素1、船长对于各类不同用途的拖轮,其船长的选择是不同的,如对于内河浅水拖轮,由于吃水过小,为了得到一定的排水量不得不加大船长,对于港作拖轮则应尽量减小船长以得到港内自身回转的灵活性,而对于长途航行的拖轮及海洋拖轮,要考虑到减小阻力以及对风浪的抵抗能力,则应适当的增加船长;本船的基本考虑因素有以下几点:1满足布置要求;主甲板以下要布置机舱、淡水舱、重油舱及首尾尖舱等,这些舱室应分布合理,使拖轮在满载和空载情况下尾部吃水变化较小,以保持车叶和舵的良好性能,必要时需考虑设置压载舱,船长应能满足以上布置的要求;2航道限制;内河拖轮,特别是运河和浅水急流航道的拖轮要考虑航道的最小曲率半径对船长的限制;3考虑阻力;拖轮在自航时,对应的速长比约为~,所以增加船长可以降低速长比,即减少了拖轮的剩余阻力;求某些要求自由航速较高的拖轮,可考虑选取较大的船长,但要注意避“峰”求“谷”,即避开阻力的峰值,请结合任务书的要求来考虑;4造价考虑;拖轮船长愈大则重量愈大,造价愈高;2、船宽拖轮船宽主要决定于稳性以及必要的甲板面积,需要考虑的因素有:1稳性要求;2航道限制;3布置要求;3、型深型深对纵向强度、剩余稳性均有很大的影响;由于型深=设计吃水+最小干舷,故吃水为一定时, 根据最小干舷就可以决定最小型深;4、干舷干舷直接关系到船舶的剩余阻力和大倾角稳性;拖轮的干舷较一般的船舶高, 一般多在~之间,视船舶大小及航区而定;主尺度选择的一般步骤船舶主尺度的选取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① 满足承受重量所需要的浮力,即空船重量加载重量应等于船在设计吃水时的浮力; ② 满足新船所需要的布置地位舱容及甲板面积;③ 满足对新船的各项技术性能快速性、稳性、操纵性、耐波性和强度等的要求; ④ 考虑航线环境、建造与修理厂设备条件对新船主尺度的限制; ⑤ 满足用船部门对新船的有关使用要求; ⑥ 经济性好;具体步骤和方法如下: 1确定主尺度的选择范围首先根据新船的船型、布置地位、航速等和主尺度的限制条件,参考母型船资料,初步确定一个主尺度的选择范围;具体方法是:采用一些主尺度估算公式,对主尺度进行估算,大致确定新船的主尺度范围;2主尺度的第一次近似计算主尺度的初始值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估算:①采用母型船换算法:采用适当的换算方法粗估新船的主尺度初始值; ②应用统计公式或经验公式:对常规船型,在选用统计公式或经验公式粗估主尺度时,特别要注意公式的适用范围,如果对这些公式的适用范围不清楚,可以用母型船资料来试算,从而了解这些公式的适用范围;3重力与浮力的平衡、舱容和布置地位的初步校核对于布置地位型船:首先校核布置地位与舱容,然后校核浮力与重力的平衡;当吃水允许改变时,用调整吃水的办法来平衡重力与浮力是比较容易的,也可以采用调整方形系数的方法;主尺度的确定方法根据统计资料和近似计算公式来确定船长范围可参考船舶设计手册,根据所给统计资料,进行选择,我选择的是4由船长和主机功率的统计公式来粗略估算:其中:14702 1.4B P KWm =⨯=,结合母型船资料船长LPP 为50m 到60m 之间;结合后面的各种校核可知LPP 为58m;船长对船造价是影响最大的,所以在可能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去减小船长;由于要达到相应的马力,所以在无耐之下增加船长从而使其达到相应的要求;船宽的初步估算对于船宽,由于拖轮在工作过程中往往受到被拖船舶的急牵,其稳性要求较高,所以船宽通常按稳性要求结合布置的情况来确定;根据统计资料和母型船来确定船宽范围由母型船换算得到型宽算的船宽为14m型深D 和吃水d 的确定拖船吃水一般由螺旋桨所需的浸沉深度、港口航道条件及对稳性影响较大的B/d 值来选定;本船一般在深水港区和近海海域,因此其吃水不受限制,故吃水的选择主要应从提高推进效率及要求一定的尾吃水和稳性角度来考虑;在一定吃水条件下,型深的大小对稳性、储备浮力等均有影响,因此型深的确定要考虑干舷的要求和型深吃水比的影响以及设计建造的方便;均采用母型船换算公式根据母型船资料, 2.86Bd= 中部吃水取 d 为根据母型船资料,L/D= 型深D 可以取为方形系数的估算沿海船舶方形系数推荐用下式计算:根据 1.08/2B C V L =-但当 1.0V L =时,B C 应减 其中:V 为自由航速,为14kn ; L 为垂线间长英尺初步算的为其它船型系数的确定1. 棱形系数P C沿海船舶的棱形系数和速长比关系采用蒋慰昌公式:1.10/2P C V L =-上式适用于/V L 以下;2. 中剖面系数M C/M B P C C C ==3. 水线面系数W C沿海船舶的水线面系数W C 和方形系数的关系可以用以下表示:0.730.30W B C C =+=4. 浮心纵向坐标B X5.56.5B X V =-拖轮的浮心位置一般在船舯之后,可取在2%--3%LPP 处; 这些均为初步估算,具体校核下面会提及;船舶重量估算及载重量的估算根据同类型船的情况,分别找出各部分的重量系数;1、船体钢料重量H H W C LBD =,系数H C 取自母型船; 为2、舾装重量2/30()O W C LBD =,系数0C 取自母型船; 为3、机电设备重量0.5(/0.7355)M M D W C P =,系数M C 取自母型船;为360t4、排水量裕度取空船重量LW 的5%,综上所述,空船重量LW=105%W H +Wo +W M =1372t1、人员及行李:每人平均重65kg,船员行李50kg; 共2、食品及淡水:食品每人每天4kg,淡水每人每天200kg;可算出食品重量,另外,任务书给出携带淡水~320t; 共353t 3、燃料油+轻柴油:任务书给出携带燃油~535 t; 共535t 4 滑油:任务书给出携带滑油~9t 共9t 5、备品及供应品:该部分通常取为%~1%LW ; 共11t 综合以上,可求出载重量DW ; DW= LW+DW =船舶重量估算根据浮性方程式kLBd B C ρ∆=,由初步选取的主尺度参数计算新船的排水量;Δ=小结由这一章可以大体算出主要尺寸和相关系数以及船体重量;但是这些数据是不可靠的,换需要从新去校核换算;Lpp =58m B =14m d = D =C B = C P = C M = C W = X B =第三章 性能平衡及校核舱容及重力与浮力平衡校核舱容校核一、新船所能提供的舱容的估算主船体总容积的估算,据主尺度包括方形系数,可粗估垂线间长范围内的主船体的型容积1H BD PP V C L BD ==^3BD C 为计算到型深的方形系数,11d d BD B B C C C =+-()(D-)/(C ),其中1C 取4;1D 为计入舷弧和梁拱的相当型深,10.7C M D D S =++=; 二、分项舱容的校核1、机舱容积V M机舱所需容积实际上由机电设备布置地位所需的机舱长度L M 和机舱位置所决定;拖轮机舱位置布置在船长中部;已知机舱所需长度L M 和位置时可按下式估算机舱容积:V M =K M L M B D-h DM式中:K M 为机舱体积丰满度系数,取K M =1;h DM 为机舱双层底高度,取h DM = ;机舱长度:L M= l m + C式中:l m =,系数C= ;求得:V M =658m 3 ;2、压载水舱容积V B 压载平均吃水d B =+已知要求的压载航行平均吃水d B 后,可按下式计算压载排水量ΔB,d d BWC C B B =∆∆() 2-6-4求得: ΔB=<LW= ,即暂时无需压载水舱;求得:V B =0m 33、油水舱容积V OW船上油水舱包括燃油舱、淡水舱、轻柴油和滑油舱等;这些舱所需容积可按储存量来计算:OW i V V =∑ i ci·k ii W V ρ= 2-6-3 式中:i W 为油、水等储存量t ;i ρ为油水的密度t/m 3ci k 为容积折扣系数,对于水舱可取结构折扣系数,对油舱再考虑膨胀系数,重油最后可知道V OW =4、其他舱室容积V A主船体其他舱室还有首尖舱、尾尖舱等等,此范围内上述舱室的容积约占总容积的5%;另外,防污染公约规定,污油、污水舱的舱容不得小于油水舱容积的3%;即可知道V A 占总舱容5%三、全船舱容的校核综上所述需要的总容积为1724m^3小于所能提供的垂线间型容积2908m^3;重力与浮力平衡校核根据初步估算的空船重量LW 和载重量DW 计算出船舶的重力;根据初步选取的L 、B 、D 、d 及B C计算出新船的排水量;比较重力与浮力,采用诺曼系数法进行平衡,最终浮力应略大于重力,并应满足平衡条件的要求;由于排水浮力太过大于船重,不满足要求;因此要进行重力与浮力的平衡校核,采用诺曼系数法进行平衡;采用修正B C来平衡,则诺曼系数: 式中:α= ,β=0 ,γ=0 ;求得:N = ;则δΔ=N ·DW δ= ;再次平衡可知浮力Δ=2281t,略大于LW+DW =,满足条件; 并且从新估算了航速(1.08)B V C =-⨯=此时圆圈P=F R /处在有利“干扰区”初稳性校核拖船的稳性对其安全性和使用效能均有重要的影响,且受稳性规范的约束,是设计中要很好处理的一项重要技术性能;在开始确定主要尺度及船型系数时,就必须给予重视;在此仅考虑初稳性的校核;初稳性高度及横摇周期估算1、满载出港根据船舶静力学,初稳性高 GM=KB+BM-KG亦可化为:212g GM=a d a dB Z +- 式中:g Z =KG 表示重心高度,并且求得:1a =,2a =;最后估算出初稳性高是GM= 横摇周期估算:我国法规的完整稳性规则非国际航行船舶中,横摇周期按下式估算:2240.58f B KG T GM φ+= 3-1-3式中:f=1+B/=,因为B/d>;0GM 为未计及自由液面修正的初稳性高;可求得:T φ=>9s 故,船舶满载时能满足规范对初稳性和横摇性能要求; 2、压载到港`∆≈1789t,/1'('/)0.53w B C C B B C C d d -== ;/1'('/)0.67w B C C W W C C d d -==11 2.53BW C a C ⎛⎫=- ⎪⎝⎭= ;22(0.170.13)W W B C C a C +== 符合法规对我国沿海船只的初稳性高的要求对于3a ,参考相近的船型得出30.78a =,故此时初稳性高有2212314'0.571 4.040.0760.78 5.9 1.37'4B GM a d a a D m d =+-=⨯+⨯-⨯=符合法规对我国沿海船只的初稳性高的要求f= 则横摇周期有:22224144 4.040.580.5818.811.37O B KG T fs GM φ++⨯==⨯=满载和压载都大于8s,符合我国法规自由航速校核计算有效马力曲线Lpp 58 B 14 T Δ B/T Cb xcL/Δ^1/3 Δ^速度13 14 15 Vs/√gLC0 265 220 195 CbcCb%Cb 修正Cb修正数Δ1已修正Cb之C1B/T修正%=-10CbB/T-2%B/T修正数量,Δ2已修正B/T之C2标准xc,%L,船中前或后实际xc,%L,船中前或后相差%L,船中前或后xc修正%xc修正数量,Δ3已修正xc之C3长度修正%=/Lwl长度修正数量,Δ4已修正长度C4Vs^3 2197 2744 3375 Pe可知道,当V=的时候,其有效马力为1501kw总推进系数计算推进系数为:0.H R S P C ηηηη=以上各项效率分别为:船身效率ηH ;敞水效率η0;相对旋转效率ηR ;轴系传送效率S η1螺旋桨敞水效率:22340(75.880.8450.827100.32510)/100P P P B B B η--=-+⨯-⨯1/21/22.52.5525(2940/0.7457)(/0.7457)2.467124.34(14.46(10.145))P a N P B V ⨯===⨯-P —螺旋桨收到功率 N —螺旋桨a V =V1-w即敞水效率: 00.57η=2船身效率(1)(1)H t w η-=- 由海克休公式有0.70.30.70.5760.30.153p w C =-=⨯-=0.500.180.500.5760.180.108P t C =-=⨯-=(1)10.1081.05(1)10.153H t w η--===--3 相对旋转效率ηR :取4轴系传送效率S η:取,有减速箱;故估算推进系数: 0. 1.050.5970.980.93120.57H R S P C ηηηη==⨯⨯⨯= 而由有效功率曲线知:Pe=则: 1501.0.5112940Pe P C P === 两者相近,符合要求干舷校核按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04进行计算校核 1、 基本干舷0f 按下式计算:查B 型船舶的基本干舷 得0f =544mm<100m 的B 型船舶干舷修正值1f取封闭上层建筑有效长度E 为 所以1f =03. 方形系数对干舷的修正2f当实船的方形系数CB<=时,取2f =0所以本船2f =04.型深对干舷的修正值3f 当D1>L/15时31(/15)f D L R =- mm R=L/ 可以求得3f =5. 有效上层建筑和凸形甲板对干舷的修正值4f 4f =K 4f K= 可求得4f =6.舷弧对干舷的修正值5f50.7522F A S S l f S L +⎛⎫⎛⎫=-+- ⎪ ⎪⎝⎭⎝⎭ mm S=SF,SA 的求值如下表50.7522F A S S l f S L +⎛⎫⎛⎫=-+- ⎪ ⎪⎝⎭⎝⎭=综上所述知最小干弦:012354400263.580.6877.8804.6F F f f f mm =+++=+++-+=而本船干弦:590049001000f D B mm =-=-= 大于最小干弦,是符合规定的;本章小结经过重力与浮力调整,舱容校核与调整后,新船的有关参数如下: 排水量∆=2281m 3,空船重量LW=1372t ,载重量DW=机舱容积V M =653m 3,油水舱容积V OW =984m 3,其他舱室容积V A = C B = C P = C M = C W = D 1=第四章 主尺度方案的确定本船的主要要素:58PP L m = 14B m = 5.9D m = 4.9d m = 0.556B C = 0.576P C = 0.706w C = 0.965M C = 2.26%b PP X L =- 2280.98t ∆= 14.46V kn =结束语:本课程设计是在船舶设计原理的基础上,结合一学期所学内容,综合分析计算出所要求的船只;因为知识和时间的限制,本计算是较粗略的,在excel 表格中计算只是大体满足了基本的要求;主尺度计算主要是通过母型船的公式,估算和校核基本依照书本所给的公式;通过最后调试和校核,最后得到是满足所给主机功率的各项数值;因为学识所限,感觉纯在着许多漏洞,希望老师在批改的时候能指正;参考文献:船舶原理上下册盛振邦、刘应中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2003;船舶设计原理顾敏童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2001;船舶设计实用手册,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编,中国交通科技出版社,2007;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 2004 ;。
本科生课程设计(实践
![本科生课程设计(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c757e718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2f.png)
本科生课程设计(实践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课程核心概念,理解相关理论知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境中;2. 学生能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对课程相关领域的知识有广泛的认知;3. 学生能通过课程学习,对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有深入的理解。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2. 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3. 学生能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收集、处理和展示相关信息,具备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积极关注社会现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2. 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对学科的兴趣和热爱,增强专业认同感;3. 学生能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课程性质:本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特点:本科生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但实践经验相对不足。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学习成果,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章节进行选择和组织,保证科学性和系统性。
1. 理论知识:- 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教材第一章至第三章,掌握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论;- 结合教材第四章,介绍学科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 分析教材第五章,对学科领域的实际问题进行探讨。
2. 实践操作:- 安排教材第六章至第八章的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结合实际案例,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完成课程项目,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教学大纲:- 第一周:回顾基本概念,学习原理和方法论;- 第二周:探讨学科前沿动态,分析发展趋势;- 第三周:研究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周:实践操作,提高动手能力;- 第五周:课程项目,锻炼团队协作能力;- 第六周:总结与评价,巩固所学知识。
本科生教学课程设计
![本科生教学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6ebf87e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91.png)
本科生教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课程核心概念与原理,理解学科基础知识体系;2. 学生能了解并回顾相关前置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链;3. 学生能通过案例学习,结合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实际案例分析,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2. 学生能在小组合作中,有效沟通与协作,提高团队解决问题的效率;3. 学生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收集、整理、分析相关信息,为课程学习提供支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增强对学科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2. 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尊重学术规范,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3.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尊重他人,培养同理心,增强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提高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
学生特点:本科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但需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学生特点,采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同时,注重过程性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学生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理论知识学习:依据课程目标,选取教材相关章节,涵盖学科基础概念、原理及最新研究成果。
具体包括:a. 基本概念与原理:回顾并深化对学科核心概念的理解;b. 理论框架:介绍学科理论体系,为学生提供分析问题的工具;c. 研究动态:介绍当前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2. 案例分析与讨论:结合理论知识,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分析实际问题。
包括:a. 案例选取:挑选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案例,涵盖不同类型的问题;b. 案例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c. 案例总结:总结案例分析的共性与规律,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
电大土木工程课程设计
![电大土木工程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f18d8320c22590103029d0f.png)
兵团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本科)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姓名: 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教育层次:本科专业:土木工程分校:___________ 指导教师: ________________201 年5月15 日第一章工程概况1.11.2建筑耐概况:本工程为单层热处理车间,建筑高度9m。
室内地坪标高±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26.00 m,室内外高差0.3 m。
4#生产厂房为预制混凝土排架结构,跨度为9 m,柱距为6 m;建筑物总长72.44m。
总宽为15.74。
该厂房平面形状与尺寸详见平面图(第5页)。
4#生产厂房采用混凝土地面。
4#生产厂房墙体采用370mm厚实心砖,用M5水泥混合砂浆砌筑。
4#生产厂房所有外窗采用85系列塑钢窗5厚白净玻璃单框双坡,外门采用成品轻钢彩板推拉门(白灰色),。
4#生产厂房剖面图如下所示:2.3结构设计概况:2.4水暖专业设计概况: 2.4.1暖卫系统:-6 -2.5电气专业设计概况:2.6建设单位提供施工用地、水、电等条件施工现场场地能满足施工需要,现场不设生活区。
水、电按建设单位指定地点引入。
第三章施工部署3・1工程目标:3.1.1质录目标:实现对业主的质量承诺,以领先行业水平为目标,严格按照合同条款要求与现行规范标准组织施工,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100%,分部工程优良率达到80%以上。
观感质量得分率90%以上。
单位工程创大连市星海杯工程。
3.1.2安全目标:(1)无因工死亡、重伤和重大机械设备事故;(2)无火灾事故;(3)无严重污染扰民;(4)无重大交通行车事故。
3.1.3工期目标:(1)2006 年6 月11 日-—2006 年11 月30 日(2)施工总工期172天3.1.4现场營理:(1)管理目标:创建新建市文明安全工地。
(2)管理办法:本工程采用计算机应用与信息技术管理:1)业主、监理、施工单位之间计算机局域联网信息共享技术:微机成本分析、网络计划、资料管理等,将技术交底、施工日志等技术、施工资料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发布,便之传递迅速、与时。
300吨转炉设计0000
![300吨转炉设计0000](https://img.taocdn.com/s3/m/36e5bc11227916888486d740.png)
课程设计说明书题 目:300吨顶底复吹转炉设计说明书 学生姓名:学 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 系 别: 材料与冶金工程 班 级: 指导教师:二〇一二年十二月300t 顶底复吹转炉炉型设计转炉的设计包括炉型设计、转炉中心及倾动力矩的计算、转炉机构的设计计算。
炉型设计包括确定所设计炉子的公称容量、选择炉型、确定炉型主要设计参数、计算熔池尺寸、整个炉型尺寸。
1 炉型选择结合中国已建成的转炉的设计经验,在选择炉型时,250-300t 的转炉,采用筒球形炉型,所以本设计采用筒球形[1]。
2转炉主要尺寸参数的确定及计算2.1 熔池形状及尺寸计算① 熔池直径:D=K 式中:G — 新炉子金属装入量t — 吹氧时间(取18min )K — 比例系数(取1.5) 确定初期装入量G :取B=10﹪ 08.1=η ==ηη1金0.925B —老炉比新炉多产钢系数η—金属消耗系数η金—金属收得率t 57.308G B2T2=⨯=+ηD = 1.5×1857.308 =6.211 m② 熔池深度h :23D79.0D046.0+=金V h取37m kg =金ρ 3m 08.44757.308G===金金ρVm h 816.1= 校核:29.0=D h 符合要求[2]。
2.2 炉帽尺寸的计算① 炉口直径0d取m6.30=d [3]② 帽锥角θ取 ︒=60θ③ 炉帽高度 帽H400~300H =口mm (本设计取400mm ) ()m261.2t a n d D21H 0=-=θ锥m 661.2469.24.0H H H =+=+=锥口帽 ④ 炉帽容积帽V炉帽体积约为炉熔体积的30%[4]。
m 90%30300V =⨯=帽2.3 炉身尺寸的确定① 炉膛直径 D =膛D (炉衬无加厚段的转炉) ② 选取炉容比为 t m /13炉膛体积 3300m V = ③ 炉身高度m D V V V D H 479.5/)(4/V 422=--==ππ池帽身身④ 炉型内高m 688.10H h =++=身帽内H H2.4 出钢口尺寸的确定① 出钢口中心线与水平倾角取 018=β ② 出钢口直径 mT d T 242.030075.16375.163=⨯+=+=③ 出钢口衬砖外径 m d d T st 455.1243.066=⨯== ④ 出钢口长度 md L T T 819.1243.05.75.7=⨯==[5]3 炉衬的组成、材质选择及厚度确定炉衬一般由永久层和工作层组成。
锅炉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锅炉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f09d6ff381c758f5f61f6764.png)
课程设计课程名称电厂锅炉原理题目名称锅炉原理课程设计学生学院材料与能源学院专业班级XX热电1班学号*********学生姓名XXX指导教师刘湘云2016 年 7 月 1 日目录广东工业大学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设计的初始数据 (6)1.1 设计任务 (6)1.2 煤的成分 (6)1.3 过量空气系数和漏风系数 (6)二、辅助计算 (8)2.1 燃烧计算表 (8)2.2 烟气特性 (9)2.3 烟气焓温表(用于炉膛、屏式过热器、高温过热器的计算) (10)2.4 烟气焓温表(用于低温过热器、高温省煤器的计算) (11)2.5 烟气焓温表(用于高温空预器、低温省煤器的计算) (12)2.6 烟气焓温表(用于低温看空预器的计算) (12)2.7 锅炉热平衡及燃料消耗量计算 (13)三、炉膛热力计算 (14)3.1 炉膛校核热力计算的步骤 (14)3.2 炉膛几何特征的计算 (15)3.3 炉膛热力计算中的几个问题 (24)3.3.1炉膛校核热力计算 (25)3.3.2炉膛顶棚辐射受热面系热量及工质焓增的计算 (19)3.4水系统及水冷壁结构设计 (19)3.5燃烧器结构设计 (19)四、对流受热面的热力计算 (30)4.1 屏的结构数据计算 (30)4.2 屏的热力计算 (29)4.3 凝渣管(或悬吊管) (29)五、锅炉设计图纸 (34)六、设计总结与感想 (36)参考文献 (39)广东工业大学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题目名称300t/h燃煤锅炉整体设计学院材料与能源学院专业班级12热电工程2班姓名翁源远吴明煜徐敏健学号3113007121 3113007122 3113007123一、课程设计设计内容1.熟悉煤粉炉的工作原理。
2.根据煤粉炉整体设计的要求,进行煤粉炉炉膛水冷壁热力计算。
3.进行煤粉炉尾部换热器热力计算。
4.根据煤粉炉的热力计算,设计煤粉炉结构形式。
机械制造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36b2a4e3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b9.png)
机械制造课程设计说明书机械制造课程设计说明书一、课程对象本课程主要面向本校机械制造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设计、开发及制造机械产品。
二、课程目的1、掌握机械制造技术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发展机械设备的技术问题。
2、学习机械制造技术中的设计、计算、制造、装配等技术知识,熟悉机械制造技术中的一般设备技术和机械设备制造技术。
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设计能力,在工程实践中掌握机械设备制造技术。
4、学会使用机械制造技术和工具,熟练运用机械制造技术进行设计、计算和制造。
三、课程内容1、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制造技术、机械设备制造技术和机械设备性能设计等。
2、机械制造设计方法,包括机械设计基础理论、机械零件图学表示法、机械零件设计、机械装配图纸设计、机械部件的加工工艺设计和机械铰接件的设计等。
3、机械设备制造技术,包括机械加工技术、机械装配技术、焊接技术、机械调试技术、机械试验技术、机械质量控制技术等。
四、课程要求1、通过有关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设计方法,具备设计、制造及调试机械设备的能力。
2、能够按设计要求,进行机械设备的实践设计,并对设计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和改进。
3、能够熟练地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制造机械设备。
4、具有良好的安全意识,能正确处理机械设备操作中的安全问题。
五、教学方法1、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专题讨论、报告及实验实践等方式,使学生掌握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加深对机械设备的设计、计算、制造和装配的理解。
2、实验实践活动主要包括机械装配实践、机械加工实践、机械调试实践等,是学习机械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重视实验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利用机械制造技术设计、制造机械设备,以及熟练运用机械制造技术解决机械设备发展中的技术问题。
六、教学进度安排本课程将采取分块小结的教学方式,在每块中,重点掌握本块的核心知识,并结合实例讲解,使学生充分理解。
本科毕业实践课程设计
![本科毕业实践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17726b6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87.png)
本科毕业实践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本科阶段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结合实践课程,深入了解并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学生能了解毕业实践课程的要求,明确实践过程中所需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3. 学生能结合所学专业,分析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未来职业生涯规划提供理论支持。
技能目标:1. 学生能独立完成实践项目,具备实际操作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2. 学生能熟练运用专业软件、工具和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为实践项目提供技术支持。
3. 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在实践过程中与团队成员有效配合,共同完成项目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主动参与实践课程,提高自我驱动力。
2. 学生在实践中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社会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
3. 学生通过实践课程,能够认识到自身专业的社会价值,激发对专业的热爱和敬业精神。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未来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课程针对本科毕业生的特点和教学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团队协作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成长,为成为优秀的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回顾:回顾本科阶段专业核心课程,如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提炼关键知识点,为实践课程提供理论支撑。
- 教材章节:市场营销原理、企业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等。
2. 实践项目指导:结合学生专业特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实践项目,明确项目任务、目标和要求。
- 教材章节:企业案例分析、项目管理、实践操作指南等。
3. 专业技能培训:针对实践项目需求,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如数据分析、市场调研、财务分析等。
- 教材章节:数据分析方法、市场调研技巧、财务分析实务等。
4. 团队协作与沟通: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以适应实际工作环境。
- 教材章节:团队协作技巧、沟通与协调、冲突管理策略等。
函授本科课程设计
![函授本科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559fda9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aa.png)
函授本科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XXX(具体知识点)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XXX(具体技能)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XXX(学科或课程)的兴趣和热情,使其认识到XXX(学科或课程)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XXX(具体知识点1):介绍XXX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2.XXX(具体知识点2):讲解XXX的计算方法或操作步骤,并通过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3.XXX(具体知识点3):探讨XXX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到其重要性。
4.综合练习: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方式,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章节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提问,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3.案例分析法:教师提供案例,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4.实验法: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提供一本与本章节内容相关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材料。
2.参考书:推荐一些与本章节相关的参考书,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4.实验设备:准备实验所需的设备,确保学生能够进行顺利的实验操作。
五、教学评估本章节的教学评估将采取多元化方式,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实际运用能力。
本科课程设计和流程
![本科课程设计和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cef96564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8a.png)
本科课程设计和流程一、教学目标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掌握课本中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4.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5.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将按照教材的章节进行,主要包括:1.第一部分:课本基础知识的学习,包括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2.第二部分: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第三部分: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分析,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章节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教师对课本基础知识进行讲解,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分析,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4.实验法: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参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课本和相关参考书籍,为学生提供基本的学习材料;2.多媒体资料:教学PPT、视频资料等,辅助讲解和展示知识点;3.实验设备:进行实验操作所需的仪器和设备,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验。
五、教学评估本章节的评估方式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回答问题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2.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考试:安排一次考试,评估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程度;4.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5.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能力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
六、教学安排本章节的教学安排如下:1.教学进度: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进行教学,确保每个知识点都能得到充分讲解;2.教学时间:每个课时安排45分钟,合理分配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时间;3.教学地点:课堂讲解在教室进行,实验操作在实验室进行;4.教学计划: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确保教学内容紧凑、有序。
大学本科课程设计
![大学本科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992c790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1f.png)
大学本科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本章节的核心概念、原理及其应用,如×××理论、×××方法等;2. 学生能了解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结合课本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3.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技能,如数据分析、实验设计等,对实际问题进行探究;2. 学生能够独立查找相关资料,进行文献综述,提升信息检索和整合能力;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课堂讨论和展示,提高沟通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 学生能够对×××领域产生兴趣,树立专业认同感,培养职业素养;3. 学生能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体系,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生特点:大学本科二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课程目标的分解和落实。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围绕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第二章“×××理论基础”和第三章“×××方法应用”展开,具体安排如下:1. 理论部分:(1)回顾×××基本概念和原理;(2)学习×××理论的新发展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3)探讨×××理论与其他相关理论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0至诚学院《年产0.83万吨果葡糖浆工厂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学生姓名:学 号: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年 月 日前言果葡糖浆简称FGS(Fructose and Glucose Syrup),是一种新发展的淀粉糖品,因为糖分组成主要是果糖和葡萄糖,故称为果葡糖浆,工业上生产这种糖浆是用淀粉,经糖化生成葡萄糖,再经葡萄糖异构酶作用于葡萄糖溶液,使一部分葡萄糖发生异构化反应转变成果糖所以叫“异构”糖浆,也有的将42%和55%的糖浆叫做高果糖浆。
果葡糖浆的甜度与蔗糖相等,适于各种食品中应用的甜味剂,与甘蔗糖和甜菜糖比较,果葡糖浆具有很多优点,果萄糖浆具有溶解度高,发酵速度快,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好、渗透压大、吸潮性和保湿性强等特点。
果葡糖浆生产可用任何种淀粉为原料,在任何地区几乎都有适当的原料生产淀粉,因此生产不受地区限制,淀粉来源充足,不受季节限制。
果葡糖浆的成本决定于建厂的具体条件,其成本低于蔗糖和甜菜糖,所以自从世界上工业化以来,不仅缺糖的国家大力发展这种糖浆,解决吃糖的问题,产糖的国家也大力发展。
工业上还生产90%的高果糖浆,其甜度比蔗糖大,主要用于低能量食品,可降低33—50%的能量,此外它还能保持焙烤食品中的水分,控制冷冻食品的硬度与冰品和果糖的质构等。
高果葡糖浆在过去10多年得到发展,成为美国、日本等国家的主要甜味剂之一,由于其价格低,质量好,稳定性高,并且其在许多应用上作用方式类似于蔗糖。
因此,用它来代替蔗糖。
目前,采用高级分馏、精制技术及新酶体系,能使果糖含量达到98%,甚至更高,微量的风味影响物质(如乙醛)将随着更高效的精制技术降低至更低,结晶果糖是高果糖浆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果糖是人类最早认识的自然界中最甜的一种糖,在蜂蜜中含量最为丰富,它的甜度约为蔗糖的1.2- 1.8倍。
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各国都大力发展果葡糖浆和结晶果糖的生产。
技术比较先进的国家有日本、美国、法国和德国。
我国目前已经工业化生产,但生产能力和产量均较小,有较广阔的发展市场。
生产技术:工业上生产果葡糖浆采用淀粉糖化液为原料,经过双酶液化,糖化,变成葡萄溶液,经脱色、树脂处理制成糖化液。
采用固相异构酶进行异构化反应,得到果糖和葡萄糖的混合液,再经脱色,树脂处理,蒸发浓缩,得到42%的果葡糖浆。
再经进一步处理可以制成55%的高果葡糖果葡糖浆应用广泛,不但在食品工业、保健食品上广为应用,医药工业、家庭调味品、日用化工等方面都有应用。
在所有应用中,食品工业是主要应用领域。
在应用品种比例结构上,美国是这样: 74.5%用于饮料;9.3%用于面包;4.2%用于罐头;8.2%用于奶制品;0.5%用于糖果;3.3%用于其他食品。
在国内目前的市场当中,正有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使用果糖产品。
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国内主要的果葡糖浆消耗领域为饮料行业(包括果汁行业和茶饮料)、乳制品行业、罐头工业、糕点行业。
随着果葡糖浆需求不断增加,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应用领域更加广泛。
作为食品饮料基料的新型食糖果葡糖浆越来越被人们认可和重视;一、课程设计目的课程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
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具备工厂工艺设计的能力,扎实掌握基础理论、工程技能及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
除了要求掌握具有计算、绘图、表达等基本功和专业理论、专业知识外,还应对工厂设计的工作程序、范围、设计方法、内容等等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巩固专业知识,通过自己设计整个工艺流程及规划工厂,来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不仅可以锻炼同学们的实践动手能力,也提高独立思考与学习的能力,也促进了同学们的合作能力;也使同学们获取市场信息的能力进步一提高了。
进而对工厂设计有了初步的了解,进一步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这也是毕业设计的浓缩版,它要求我们应用大学所学,发挥创新能动性,设计比较有水准,和有创见的合理的工厂生产方法、布局等二、课程设计题目和要求题目:为“年产0.83万吨果葡糖浆的工厂设计”要求:查阅文献,选择合适的工艺路线生产果葡萄糖浆。
要阐明选择工艺的理由,并进行工艺路线设计,求出相关的物料平衡、热量衡算、设备管道的选型及画出工厂设计,工艺流程、管道设备布置相关图纸。
三、课程设计报告内容总论1、厂址选择工厂的厂址位置必须符合国家工业布局,城市或地区的规划要求,尽可能选择成熟开发的工业区入驻,宜选在原料、公用工程供应和产品销售便利的地区,靠近水量充足的水质良好的水源地,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靠近热电供应地,节约用地,注意环保,避离低于洪水位等不能确保不受水淹的地段,有可靠的污水处理设施。
(1)场地条件:场地的有效面积必须使工厂企业在满足生产工艺过程中货物运输和安全卫生要求的条件下,能够经济合理地布置场内外一切工程设施,根据现代化食品工厂从原料到精制、包装是一条流水作业线的特点,厂址选在城镇郊区比较好。
车间占地面积避开平面利用率低的三角、边角地带,以边长比1:1.5的矩形场地比较经济合理。
(2)地形:一般厂址宜选择地形较简单,平坦而又开阔的且便于地面水能够自然排出的地带,自然坡度最好为5/1000以下,不易受洪水或内涝威胁,地质条件应符合建筑工程要求,一般地面耐力不低于120~150kn/m2,地下水位最高在车间地面标高-2.5m以下。
还应避开易形成窝风的地带和大挖大填地带。
(3)水文:要有充足的水源,并且其水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一般要求厂址的相对标高在最高洪水水位的0.5m以上(4)环境:周围应清洁卫生,厂区应在居民的下风侧,河流的上流,远离有毒的工厂和有机废料、化学废料堆放处及疾病传染中心地点。
(5)运输:工厂大规模使用果葡糖浆必须采用储罐储存、槽车运送、管道输送糖浆。
因为管道输送不但使生产环境更卫生,而且更符合人们的卫生要求,并能起到简化工序、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搅拌和降低成本的作用。
食品工厂的运输量一般较大,因此厂址附近要具有可靠的运输系统。
新建企业必须与城市规划相符。
(6)能源:能源供应方便是选择厂址的重要原则之一,应对厂址的能源供应情况进行了解,以确定配电室、锅炉房等配套设施的具体方案。
(7)给排水:食品工厂用水量较大,对水质也有较高要求,因此,厂址必须具有有效是供水水源或系统。
必须建立有效的废水、污水、雨水排放、处理系统。
2、车间平面布置根据工厂建筑群的组成内容及使用功能要求,结合厂址条件及有关技术要求,协调研究建、构筑物及各项设施之间的相互空间和平面关系,正确处理建筑物、交通运输、管路管线、绿化区域等布置问题,充分利用地形,节约场地,使所建工厂形成布局合理、协调一致、生产井然有序,并与四周建筑群相互协调的有机群体。
该项目平面设计主要依据以下的原则:(1)布置紧凑合理,因地制宜,节约用地,节省投资和留有发展的余地。
(2)符合生产流程的要求。
原料、半成品、成品的生产作业线段。
(3)应该将主要生产车间,大型生产车间布置在中心(4)将人流、物流分开,管道运输分开,保证物流通畅,避免交叉污染(5)遵从城市规划,国家有关的规划和规定。
满足食品工厂卫生及HACCP和GMP规范的要求。
本设计作为一家食品公司的一个车间,只对果葡糖浆项目所在的生产车间布局进行设计,其余的功能性建筑物的设计本设计不涉及。
3、生产建筑布局根据生产果葡萄浆工业化的实际生产情况以及文献所查的要求,联系实际建设设备要求如下:一般由生产车间,辅助车间,动力车间,仓库和堆场部分,三废治理部分,厂前区行政福利部分等组成。
生产部分包括:生产车间:液化间、糖化间、过滤间、产品检测化验间,包装车间等。
辅助动力部分包括:水处理车间、空压机房、锅炉房、配电室、机修车间等由该公司统一提供。
原辅料仓库:存放果葡糖浆生产所用的辅料及包装材料。
成品仓库:存放果葡糖浆成品。
行政部分:全厂性行政,后勤,生产指挥服务中心。
生活部分包括:车间办公室、会议室、更衣室、休息室、浴室及厕所等。
废水废物处理部分:工业生产后的污水处理。
4、生产方案(1)设计规模:糖化车间年产0.83万吨过葡糖浆,日产量27.67t(2)设计方案及安全、经济、技术概况:本车间生产过果葡糖浆,糖化使用全酶法,相对于其他酸解法安全系数更高而且更经济,对环境污染微乎其微。
主要采用的技术有:调浆技术(将玉米淀粉加水调成淀粉乳)、液化技术及糖化技术(淀粉水解成葡萄糖的过程)、脱色、过滤、离子交换、浓缩等精制技术。
由于所需年产量不高,所需设备以及人力资源而定耗费就相对较低,故综合产量考虑,整个厂房的生产是比较经济的。
在厂房的每个车间都设有灭火栓,尤其是存放玉米淀粉的原料库,更是不允许有易燃物出现,此外还安装了报警器,一旦事故发生,全厂可以及时拯救及撤离。
对于洁净度要求较高的如过滤、浓缩车间,进入车间必须经过消毒处理,保证食品安全。
根据“满足劳动力平衡;满足产品产量的要求;原料综合利用的要求;设备生产能力要平衡;水、电、汽负荷要平衡”的要求,本设计的产品方案和技术指标具体如下:1、.生产方法:二次喷射糖化法、双酶糖化法、固定化异构酶酶法,真空冷却法。
2.、生厂日程: 每年生产300天,日生产27.67t,每天早、中、晚三班,每班生产9.22t,工人每次轮班8个小时。
大约需要10技术人员,30个工人左右。
3、原料规格:工业玉米淀粉,水分14 %,淀粉(干基)85.4%,蛋白质(干基)0.4%,脂肪(干基)0.1%,灰分(干基)0.1 %。
4、产品规格:F-42型果葡糖浆,果糖42%,葡萄糖53%,低聚糖5%,固形物(干基) 70—75%。
5、添加剂:硫酸盐灰分(干基) 17±01%,DE 5.2±0.1,pH 5.2±01,色泽0.03±0.0,略清晰,色泽稳定性0.046±0.0,清晰略黄。
6、酶的指标:耐高温的α-淀粉酶的活力20000u/g原料,用量8u/g糖化酶的活力50000u/g原料,用量200u/g,异构酶活力标准>360igiu/g(3)原料及成品质量标准与要求表1 工业玉米淀粉质量指标表3 果葡糖浆的产品标准(GB/T 20882-2007)5、F-42型果葡糖浆工艺流程Cacl2恒压p=0.5Mpa 阴·阳离子交换树脂P=6000mmHg(真空)pH=3.3-4.575%干物质浓度)(2)工艺条件液化工艺各项指标测定①斐林试剂法测定液化后的还原糖②用阿贝折光仪测固形物的含量,斐林试剂法测还原糖算DE值③721分光光度计640nm状态下测定透光率。
④.5%的碘液、70%酒精及75%的酒精测定糊精含量⑤采用高压液相色谱仪分析糖组分⑥黏度仪液化后糊精的粘度,粘度是糊精的重要指标本次项目工艺设计所具有的特点:1、采取特殊的二次喷射液化系统,高温下α-淀粉酶液化更加彻底、蛋白絮凝效果好,不产生不溶性淀粉酶颗粒,不发生老化现象,提高糖收率,糖化液的过滤性能好,安全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