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话稿:在全省油茶产业发展推进会上的讲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全省油茶产业发展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省政府召开全省油茶产业发展推进会,目的是贯彻国务院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部署,研究和推进新常态下我省的油茶产业发展。刚才,常宁市、大三湘油茶科技有限公司、中粮集团等6家单位介绍了经验,做了专题发言,请大家认真借鉴。等会,硕辅副省长还要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两点意见。
一、总结和肯定201X年来我省油茶产业发展成效
7年前,国务院在XX召开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时任副总理回良玉出席会议并称赞“XX是全国油茶产业的领跑者、全国油茶科研的领先者”。总结7年来XX 油茶产业发展成效,主要有三个方面:
1.不仅高层推动十分有力,而且基层参与极其广泛。从高层推动看,针对一棵树,或者说,针对一个产业,总理亲自部署,国务院出台《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颁布《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家林业局连续7年召开了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重视程度前所未有。省委书记、省长亲任领导小组组长,省政府出台专门意见——《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颁布专项规划——《XX省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1X-2020年)》、拿出专项资金——省财政每年5000万元、制定专项政策——鼓励矿山、房地产等工商企业转型发展油茶等绿色产业,推动力度前所未有。可贵的是,对油茶产业的发展,不仅有全国性、全省性的政策部署,更有主要领导的亲力亲为。如,守盛书记多次指出“要大力发展油茶产业,解决青山绿水掩盖下的贫穷”;家毫省长反复强调油茶产业是XX的特色和优势,是发展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金龙副书记、硕辅副省长更是常抓常管,多次调研指导。从基层参与看,各市州、各县市区看准机遇,主动作为,乘势而上,掀起了油茶产业发展的热潮。如,衡阳、永州等市和常宁市、耒阳市、邵阳县等市县,都把油茶产业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全省300多家企业、2000多家种植大户、500多家专业合作社参与油茶发展,形成了衡阳、常德、怀化3条产业带,永州伊园、耒阳神龙等25
个油茶产业示范园,常宁、桃源、邵阳等48个国家油茶重点县。由此可见,高层推动和基层参与的高度统一,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的有机结合,已经推动XX油茶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2.不仅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而且综合效益持续提升。从种植面积看,7年来,XX以每年新造50万亩、低改抚育90万亩的速度向前推进油茶产业发展,全省油茶林面积从201X年的1778万亩增加到2013万亩,占全国油茶总面积5800万亩的34.7%。从加工水平看,全省茶油年加工能力达50多万吨,其中年产1000吨以上的茶油企业达35家,涌现出了金浩、大三湘、林之神、江山、神龙等油茶龙头企业。茶油加工工艺不断创新,茶油名牌不断涌现。茶油年产量由201X年的10万吨增加到2014年的20.7万吨,占全国总量51.8万吨的40%。从经济效益看,全省油茶产业年总产值从201X年的60亿元左右增加到213亿元,占全国油茶产业总产值的42.3%。从社会效益看,油茶产业年带动就业117万人次。与此同时,中国(常宁)油茶旅游文化节成为全国生态节庆品牌,常德市鼎城区、邵阳市邵阳县、衡阳市常宁市等地油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油茶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由此可见,我
省油茶产业的发展,不是单项突进,而是综合提升,不是只有数量、产量的粗放型发展,而是兼具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的集约化跨越。
3.不仅机制创新富有成效,而且科技创新领先全国。机制创新上,通过创新林地流转机制,各种市场主体可以通过承包、租赁、转让、股份合作经营等形式参与油茶基地建设。通过创新经营机制,形成了以“企业+农户”、“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社、大户、家庭农场、联户等多种形式并存的经营模式。科技创新上,培育出了高产油茶良种70多个,科技部批建的国家油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林业局批建的油茶研究开发中心先后落户XX,国家级油茶种质资源库和油茶杂交种子园相继建成,油茶杂交育种、组织培养、分子技术、源库调控、测土配方施肥等现代技术得到推广应用。目前,全省新造油茶林,初期挂果后平均亩产茶油达16.2公斤,进入丰产期后亩产茶油达30-50公斤。由此可见,创新已成为油茶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这也是XX油茶领先全国的核心竞争力。
二、推动和实现新常态下油茶产业行稳致远
何谓新常态?新常态最大的特征是,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转向稳定增长;经济发展从靠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靠创新驱动、改革驱动;宏观政策从总量宽松、粗放刺激转向总量稳定、结构优化等等。油茶产业发展也面临新常态。这个新常态,总体上看就是处于“三期”:一是处于量的扩张后的质的提升期。XX油茶面积、茶油产量、产值已经占全国34.7%、40%、42.3%。但茶油的亩均产量、茶油产品的科技含量、油茶产业的综合效益都需要提升。二是大面积种植推开后的管护加强期。近7年,全省新造高产油茶林265万亩,低产林高标准垦复改造528.5万亩,这些大面积铺开的油茶林都需要加强后期管护。三是处于原料供给不足和加工产能不断增扩的对接期。目前,全省茶油生产线的加工能力已达60万吨,但2014年我省油茶鲜果仅够生产茶油20.7万吨,原材料的缺乏使企业生产线长期处于“饥渴”状态。在新常态下推动XX油茶产业既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行稳”,还能在未来的发展中“致远”,就必须把握好以下几点:
1.要维护好具有战略意义的民族品牌。近年来,茶油以其不饱和脂肪酸高达90%以上、维生素E含量是西方橄榄油的两倍等优良品质,开始作为高端食用油走进市
场,结束了中国没有高档食用油的历史,自然容易引起国际竞争对手的关注和冲击。如2010年的“苯并芘”事件曾使得刚刚起步的中国茶油遭遇空前的信任危机,而最近出现的低价茶油调和油,则可能让茶油品牌面临崩盘的风险。纯茶油因生产成本高,市场定价多在每公斤150元左右。于是部分油茶加工企业以少量茶油掺入其他植物油中而冠以“茶油”品牌,每公斤仅40元至60元。同样冠以“茶油”之名,价格相差却如此悬殊,使得公众对高档茶油的消费信心产生严重动摇。为此,一要尽快制定茶油质量标准。明令禁止达不到标准的,不得冠以“茶油”或“茶油调和油”标识。二要从严规范茶油冠名秩序。对不达标准、却冠以“茶油”或“茶油调和油”之名的茶油产品,采取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等多种措施,对其下架、曝光、追偿。三要不断加大茶油质检力度。贯彻落实《XX省林产品质量安全条例》,构建从种植环节到生产环节再到消费环节的全过程监督链条。各茶油生产企业要从保护民族品牌的角度出发,树立长远眼光,杜绝因短期逐利行为而导致消费者放弃选择茶油。虽然民族品牌遭受冲击甚至崩盘的例子屡屡上演,但只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茶油这一我国特有的民族产业战略品牌,就一定能稳步走向世界,饮誉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