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遥感分析
为什么要定量遥感器的原理
为什么要定量遥感器的原理
1. 遥感器是获取地表信息的重要设备,其数据质量直接影响后续应用价值。
2. 定量遥感是获得有确定物理量意义的遥感数据,这比定性数据更有用。
3. 要获得真正定量信息,必须深入理解并定量各种影响定量结果的因素。
4. 只有掌握了遥感器的工作原理,才能进行定量化分析与校正,得到真正定量的结果。
5. 对遥感数据进行定量校正能大幅提高数据在科研、生产等领域的应用价值。
6. 定量遥感是当代遥感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与手段。
7. 综上,深入理解遥感原理是进行定量遥感的基础与前提。
我认为用简洁的语言把关键点表达清楚,比单纯扩充字数更有意义。
如果您还有任何其他问题,我很乐意继续讨论。
祝您工作顺利!。
定量遥感理念与算法
定量遥感理念与算法
定量遥感是利用遥感技术,通过对遥感数据进行测量和分析,获取地物信息的数量化表达。
定量遥感的发展主要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进步。
定量遥感的理念是基于遥感数据自身的数字化特点,通过数学模型和算法,将遥感图像转化为具有实际物理意义的定量参数,以实现对地物属性、数量和分布等信息的精确提取和定量分析。
定量遥感的算法包括多种方法,其中常用的包括:
1. 数字图像处理算法:包括图像增强、图像滤波、边缘检测、分割等方法,用于对遥感图像进行预处理和分析。
2. 特征提取算法:用于提取遥感图像中的地物特征,如形状、纹理、颜色等,常用的方法包括灰度共生矩阵、主成分分析等。
3. 监督分类算法:利用训练样本和统计学方法,将遥感图像中的像素分为不同的类别,常用的算法有最大似然法、支持向量机等。
4. 无监督分类算法:不依赖于训练样本,根据图像自身的统计特征,将图像中的像素进行分类,常用的算法有聚类算法、自组织映射等。
5. 反演算法:基于物理模型和遥感数据之间的关系,通过建立反演模型,推算出地物属性的定量参数,常见的反演算法有辐
射传输模型、辐射平衡模型等。
定量遥感的算法应用广泛,可用于土地利用/覆盖分类、植被生长监测、土壤水分估算、气候变化研究等领域。
随着遥感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定量遥感的算法也在不断演进,对地球表面的定量分析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和方法。
定量遥感基础(原创)
定量遥感基础1、定量遥感分为:可见光、近红外波段的定量遥感,热红外波段的定量遥感,微波遥感的对地观测2、定量遥感应用:(1)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动态基础数据和科学决策依据(2)为国家重大自然灾害提供及时准确的监测评估数据及图件(3)持续不断地开展再生资源的监测、预测和评估(4)地质矿产资源调查与大型工程评价(5)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6)海洋监测和海洋开发(7)土地适用性评价、生态评价和工程评价3、时空定量分布:反照率、地表温度、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土壤水分含量、地表蒸发4、定量遥感的主要研究内容:(1)遥感机理模型的建模研究;研究遥感像元尺度上,适用的遥感模型,研究描述新型传感器信号特征与地表参数关系的模型,研究模型在不同空间尺度上的尺度效应和尺度转换原理与方法(2) 地表参数的模型反演与陆地遥感数据的同化研究;利用遥感数据和地表参数背景知识,提取地表时空多变参数的模型和算法,研究遥感物理模型与相关领域应用结合中模型的连接与模型参数的转换方法,使遥感数据产品能满足应用的需求。
(3) 新型传感器的定标技术研究,智能化处理技术与方法研究;时空多变地表参数反演结果的验证方法研究,遥感数据产品的真实性检验研究。
5、遥感建模分为两类:正演模型、反演模型6、正演模型、反演模型的概念等见PPT,以及定量遥感建模的步骤等内容7、定量遥感模型概括起来分为三类:物理模型(如植被二向性反射的辐射传输模型、几何光学模型)、统计模型、半经验模型(如地表二向反射模型)具体定义、优缺点见PPT8、定量遥感面临的主要问题:尺度效应问题角度问题病态反演问题9、尺度效应问题不同的自然现象有不同的最佳观测距离和尺度,并不一定是距离越近越好,观测越细微越好。
观察地物需要适当的距离和比例尺,才能有效、完整地观察。
10、病态反演问题定量遥感的反演问题,简言之,就是根据观测信息和前向物理模型,求解或推算描述地面实况的应用参数(或目标参数)。
定量遥感在地理空间信息分析中的方法
定量遥感在地理空间信息分析中的方法作者:高岩聪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34期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遥感技术可以满足决策者对于地理空间信息的更高要求,不但能判读地面信息,还能就地面的环境进行定量形式的分析,本文主要就定量遥感在地理空间信息分析中的应用,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定量遥感;地理空间信息;应用遥感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记录地理信息的方法,实现了用连续、面状的像元方式记录地表信息,这对于传统方式下以离散点为基础的地表观测手段而言,是一个非常大的变革。
在地理信息空间分析中开始应用定量遥感技术,收集更多地理信息数据,下面就具体的研究做简要分析:1、研究区域的基本情况本次实验选取阿坝地区草原湿地作为研究对象,本区域是西部湿地的典型代表,地形的变化比较大,并且植被群落的结构比较单一,同时生态环境也比较脆弱,这就对环境监测有着非常高的要求。
所用实验数据为当地的二十个监测点监测到的数据,加上国情监测云平台中获得TM影像数据,借助光谱信息计算出植被指数,选择合适用于当地生物量估算的这种植被指数,构建光谱信号和生物量回归方程,进而分析本区域植被覆盖情况。
实测的数据包含实测点经度和维度的坐标,监测点内一平方米范围的植被总重量。
2、技术实施方案2.1技术方案借助多光谱遥感影像技术做定量化分析,有着两方面的优势,其一能够以影像形态去判别出地物是什么,其二就是能够以光谱的特性差异,判别出地物。
这就很好地延伸了遥测信息量,能够借助数据或者图像,获得不同于常规方式的更加丰富的地理空间信息,从而可实现地物有影像的计算机识别以及分类。
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依照实际测得的地理位置经纬度的坐标,找出TM影像所对的影像元多光谱信息,将卫星不同波段的探测数据进行组合,计算出植被指数,接着就植被指数和实测生物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找出合适用在本区域研究中植被指数方程,构建植被覆盖情况以及光谱信息间的回归方程,以此方程计算本区域内可见的像元,获得本区域的植被环境信息。
第五章 定量遥感
遥感:高新技术驱动的对地观测的一场
革命
观测时空 尺度 计算机科学
生态学 化学 物理学 定律、定理 尺 度 效 应
定量地学描述 遥感科学 定量遥感
分形、分维... 反演、优化...
数学
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社会需求, 环境保护,全球变化,减灾防灾
基础科学、应用基础科学
尺度效应:
不同分辨率遥感图像之间关系: 观点1:简单平均,没什么好研究的 观点2:不是简单平均。取决于地表状况,目标(地 学)参数 的 性质——我们的观点。
第五章 定量遥感
主要内容
5.1 定量遥感的基础 5.2 定量遥感的研究内容 5.3 辐射校正 5.4 大气校正 5.5 定量遥感的建模 5.6 定量遥感反演
5.1 定量遥感的基础
5.1.1 定量遥感的分类
5.2 定量遥感研究的主要内容
辐射定标 大气校正
定量遥感模型与反演
混合像元问题 尺度问题 多角度遥感
2)尺度问题与遥感科学
二十多年前,美国地学界爆发了一场“路 线斗争”。当时的 美国地理学会会长著文批
评一批较年青的地理学家以计算机和遥感 为技术手段,打着科学的旗号,篡改地理 学作为一种描述性艺术的实质。以加洲大学
圣巴巴拉分校( UCSB )为首的一批地理学家, 如Simonett,Estes,Strahler,Dozier等数十人联 名著文反驳,一时非常热闹。
5.2.1 定量遥感中的尺度问题
1) 地学中的尺度问题
全球变化的研究面向一系列重大全球性环境问题,提出了大 量的关系到地球可居住性的重要科学问题,因而所涉及的范 围极其广泛,具有高度综合和交叉学科研究的特点。叶笃正 先生曾指出,“全球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定量遥感考试讲解
1 定量遥感的定义定量遥感是利用遥感器获取的地表地物的电磁波信息,在先验知识和计算机系统的支持下,通过数学的或物理的模型将遥感信息与观测地表目标参量联系起来,定量地反演或推算出某些地学、生物学及大气等目标参量的技术。
2 定性遥感与定量遥感对比A 定性遥感的主要目的是地物分类,遥感制图等;而定量遥感的目的是准确获取目标地物的参量。
B定性遥感多采用图像增强、彩色合成等技术,利用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等技术进行影像的判读等;定量遥感则更多的是利用建模与反演技术进行参数的获取。
C定性遥感对辐射定标、大气校正的精度要求不高;而这两个过程的精度是影响定量遥感的主要因素。
3 定量遥感研究内容A 辐射定标:遥感器定标是指建立遥感器每个探测元件所输出信号的数值量化值与该探测器对应像元内的实际地物辐射亮度值之间的定量关系。
B 大气校正:大气校正是消除遥感图像在大气传输中所引起质量退化的一种图像处理方法。
C 定量遥感模型及反演:遥感模型是从抽取遥感专题信息的应用需要出发,对遥感信息形成过程进行模拟、统计、抽象或简化,最后用文字、数学公式或者其他的符号系统表达出来。
分物理模型、统计模型和半经验模型.D 混合像元问题E 尺度问题:四个尺度:制图尺度或地图尺度地理尺度分辨率运行尺度尺度效应(名词解释考):当空间数据经聚合而改变其单元面积的大小、形状和方向时,分析结果也随之变化的现象。
在定量遥感中,不同像元大小会产生不同的分析结果。
F 多角度遥感: 是指从两个以上的观测方向对下垫面进行观测,从不同的视角获取地表物信息. 可获得更为详细可靠的地表三维空间信息,可以提高地表目标物的解译精度和参数反演的准确度;4 定量遥感面临的主要问题.1 方向性问题:二向性反射是自然界中物体对电磁波反射的基本宏观现象.即反射不仅具有方向性,这种方向性还依赖于入射的方向。
.2 尺度效应与尺度转换问题:尺度转换:是指将某一尺度上所获得的信息和知识扩展到其他尺度上的过程互易原理失效的条件:(判断)在像元尺度上,空间均匀的入照产生空间不均匀的反射,且明暗两区之间串线不对称,则互易原理在像元尺度上失效。
定量遥感分析方法-赵英时
二、定量遥感的基本概念 -- 续
如:反推植被参数 C = g (R、a、b、d、e) + ε。 为了求出{C},往往需要对系统参数{ a、b、d、e } 假设为 或可测或已知,或对于复杂过程进行分解简化 --- 如通过辐射 纠正、大气校正分别解决{e}、{b}的影响,而大气校正又与 {c } 、{d } 相关。
Washington, D.C.
Landsat/TM(30m)+ KVR-1000 (2m)
IRSA CAS
新疆 吐鲁番地区 火焰山
CBERS-1多光谱数据(20m)与 SPOT全色数据(10m)高通滤波融合结果
遥感所
TM 543 (RGB)
1997.9.18
Radarsat / SAR
1997.9.6
观测角度对表面温度的影响
1. 方向性与多角度遥感 – 续 (2)多角度遥感 多角度遥感 实现了对地面目标的多方向观察,可以获 得多角度数据。通过反射与发射辐射的方向性BRDF模型
(如 RT 模型、GO 模型、Ambrals 模型及物体热辐射方向性模 型等)的研究和应用。我们可以从多角度遥感数据中,反
* 参考教材:赵英时等,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13
一、遥感面临的问题
EOS 2000G / 天
需要 认识
?
海量遥感数据
利用率仅达 5%左右
改善遥感 监控作物生长需要 LAI、 数据源 Cab 、Ws、Wv等;但 目前遥感所能提供的 供需矛盾 VI 、CWSI 等难以满 发展数据 ? 足农学、生态学模型的 处理方法 需求。
2013 全国遥感研究生暑期班
定量遥感分析方法
赵英时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3 年 7 月 17日
定量遥感分析
定量遥感分析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国家的宏观决策、资源调查、环境及灾害监测等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领域急需数据支持,要求数据具有空间上的宏观性,时间上的连续性和可获取数据的全面性。
而遥感技术正具备这一能力,它能够以不同的时空尺度不断地提供多种地表特征信息。
但是与遥感卫星获取数据的能力相比,遥感数据的自动、定量化处理乃至对遥感数据信息的理解能力与对遥感数据的有效利用却远远不足,这也是目前制约遥感发挥作用的瓶颈问题。
因此,定量遥感逐渐成为遥感发展的主要方向。
一、什么是定量遥感定量遥感或称遥感量化遥感研究,主要指从对地观测电磁波信号中定量提取地表参数的技术和方法研究,区别于仅依靠经验判读的定性识别地物的方法。
它有两重含义:遥感信息在电磁波的不同波段内给出的地表物质的定量的物理量和准确的空间位置;从这些定量的遥感信息中,通过实验的或物理的模型将遥感信息与地学参量联系起来,定量的反演或推算某些地学或生物学信息。
定量遥感不仅要进行遥感建模与各种前向模型的研究,还要进行各种反演模型和反演策略的研究。
目前在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学者们认识到遥感科学在地学从传统定点观测数据到不同空间范围多尺度空间转换和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的不可替代作用。
而遥感科学能够在多远数据综合集成及地学应用方面对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发挥决定性作用。
然而,相对快速发展的遥感技术而言,定量遥感的基础研究仍严重不足。
这对全世界遥感科学界都是一个挑战,对我们来说则更多的是一种跨越发展的机遇。
二、遥感模型分类:1.统计模型(即经验模型):基于陆地表面变量和遥感数据的相关关系,对一系列的观测数据做经验性的统计描述或者进行相关性分析,构建遥感参数与地面观测数据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
优点:参数少;容易建立且可以有效概括从局部区域获取的数据,简便,适用性强;缺点:有地域局限性,所以可移植性差;理论基础不完备,缺乏对物理机理的足够理解和认识,参数之间缺乏逻辑关系。
2.物理模型:其模型参数具有明确物理意义,并试图对作用机理进行数学描述。
定量遥感分析
定量遥感分析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国家的宏观决策、资源调查、环境及灾害监测等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领域急需数据支持,要求数据具有空间上的宏观性,时间上的连续性和可获取数据的全面性。
而遥感技术正具备这一能力,它能够以不同的时空尺度不断地提供多种地表特征信息。
但是与遥感卫星获取数据的能力相比,遥感数据的自动、定量化处理乃至对遥感数据信息的理解能力与对遥感数据的有效利用却远远不足,这也是目前制约遥感发挥作用的瓶颈问题。
因此,定量遥感逐渐成为遥感发展的主要方向。
一、什么是定量遥感定量遥感或称遥感量化遥感研究,主要指从对地观测电磁波信号中定量提取地表参数的技术和方法研究,区别于仅依靠经验判读的定性识别地物的方法。
它有两重含义:遥感信息在电磁波的不同波段内给出的地表物质的定量的物理量和准确的空间位置;从这些定量的遥感信息中,通过实验的或物理的模型将遥感信息与地学参量联系起来,定量的反演或推算某些地学或生物学信息。
定量遥感不仅要进行遥感建模与各种前向模型的研究,还要进行各种反演模型和反演策略的研究。
目前在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学者们认识到遥感科学在地学从传统定点观测数据到不同空间范围多尺度空间转换和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的不可替代作用。
而遥感科学能够在多远数据综合集成及地学应用方面对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发挥决定性作用。
然而,相对快速发展的遥感技术而言,定量遥感的基础研究仍严重不足。
这对全世界遥感科学界都是一个挑战,对我们来说则更多的是一种跨越发展的机遇。
二、遥感模型分类:1.统计模型(即经验模型):基于陆地表面变量和遥感数据的相关关系,对一系列的观测数据做经验性的统计描述或者进行相关性分析,构建遥感参数与地面观测数据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
优点:参数少;容易建立且可以有效概括从局部区域获取的数据,简便,适用性强;缺点:有地域局限性,所以可移植性差;理论基础不完备,缺乏对物理机理的足够理解和认识,参数之间缺乏逻辑关系。
2.物理模型:其模型参数具有明确物理意义,并试图对作用机理进行数学描述。
遥感专题——定量遥感(二、传感器定标)
传感器定标我们常用影像的像元值大多是经过量化的、无量纲的DN值,而进行遥感定量化分析时,常用到辐射亮度值、反射率值、温度值等物理量。
传感器定标就是要获得这些物理量的过程。
本专题叙述的主要是卫星传感器的定标,航空传感器有很多相似地方。
本专题包括以下内容:∙ ∙●传感器定标概念∙ ∙●传感器定标类型∙ ∙●ENVI下的传感器定标1 传感器定标概念传感器定标很多地方又名为辐射定标,严格意义上讲,辐射定标是传感器定标的一部分内容。
以下是国内的定义,如赵英时等《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上描述:定标是将遥感器所得的测量值变换为绝对亮度或变换为与地表反射率、表面温度等物理量有关的相对值的处理过程。
或者说,遥感器定标就是建立遥感器每个探测器输出值与该探测器对应的实际地物辐射亮度之间的定量关系;建立遥感传感器的数字量化输出值DN与其所对应视场中辐射亮度值之间的定量关系(陈述彭)。
辐射亮度的典型的单位为:W/cm2.μm.sr(瓦特/平方厘米.微米.球面度)我们总结以上的定义,通俗的说法:传感器定标就是将图像的数字量化值(DN)转化为辐射亮度值或者反射率或者表面温度等物理量的处理过程。
其中反射率又分为大气外层表观反射率和地表实际反射率,后者又属于大气校正的范畴,有的时候也会将大气校正纳入传感器定标的一种途径。
2 传感器定标类型传感器定标可分为绝对定标和相对定标。
绝对定标是获取图像上目标物的绝对辐射值等物理量;相对定标是将图像目标物辐射量归一化某个值范围内,比如以其他数据作为基准。
传感器定标可分为三个阶段或者说三个方面内容:①发射前的实验室定标;②基于星载定标器的星上定标;③发射后的定标(场地定标)。
一、实验室定标在遥感器发射之前对其进行的波长位置、辐射精度、光谱特性等进行精确测量,也就是实验室定标。
它一般包含两部分内容:∙ ∙●光谱定标确定遥感传感器每个波段的中心波长和带宽,以及光谱响应函数。
∙ ∙●辐射定标在模拟太空环境的实验室中,建立传感器输出的量化值(DN)与传感器入瞳处的辐射亮度之间的模型,一般用线性模型表示。
定量遥感技术在水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定量遥感技术在水资源调查中的应用水资源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它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由于水资源具有地域性、时空变异性等特点,因此水资源的调查与研究工作也需要运用到一些科学技术。
其中,定量遥感技术在水资源调查中的应用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成果。
本文将从水资源的概述,定量遥感技术的介绍和应用案例三个方面,探讨定量遥感技术在水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一、水资源的概述水资源是指绿色水、蓝色水和灰色水三种类型的水资源。
其中,绿色水是指土壤中含水量不大的降雨水和地面蒸发的水分;蓝色水是指在地球表面流动或存储的水,包括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灰色水是指废水、污水和排泄物等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产生的水。
水资源对于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是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全球水资源已经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严重的水资源缺乏、水资源污染和水资源分配不公等。
因此,必须运用科学技术来调查和管理水资源,以保证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二、定量遥感技术的介绍定量遥感技术是指通过地面传感器或卫星传感器获取的遥感数据进行数学分析和处理,从而获得地物信息、资源信息和环境信息的方法。
由于定量遥感技术具有获取数据准确、实时性强和时间序列可追踪等优点,因此在水资源调查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1.遥感图像处理遥感图像处理是定量遥感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使用数字处理和数字分析技术来提取图像中的信息。
例如,可以通过计算遥感图像中的密度值和纹理特征来获得土地覆盖度和地表温度等指标信息。
这些指标信息可以提供水资源调查所需的重要数据,例如全球水资源分布、水面积和水质情况等。
2.超分辨率遥感影像当遥感影像分辨率达到一定级别时,获得的数据有时是不足以满足实际需求的。
因此,超分辨率遥感影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水资源调查中。
这项技术可以将低分辨率遥感影像转换为高分辨率影像,并提高遥感影像的空间分辨率,以获得更为精确的水资源数据。
3.数字地球模型数字地球模型是描述和呈现地球自然环境的数学模型,其中包括地球表面的高程、地貌和土地覆盖等特征。
定量遥感分析范文
定量遥感分析范文定量遥感分析是利用遥感技术获取的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和解释的方法。
通过遥感影像的数字化数据,可以对地物的空间分布、形态特征、数量和质量等进行量化描述和分析。
定量遥感分析广泛应用于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城市规划、农业遥感、灾害评估等领域。
首先,在定量遥感分析中,最重要的一步是数字图像预处理。
数字图像预处理是指对遥感影像进行几何校正、辐射校正和大气校正等处理,以提高影像的质量和可用性。
几何校正是将影像的坐标信息调整到真实地面坐标系上,辐射校正是将影像的DN值转换为地表反射率或辐射通量值,大气校正是消除大气辐射干扰。
预处理后的影像能够更好地用于定量分析。
其次,定量遥感分析常用的手段包括遥感分类和遥感变化检测。
遥感分类是将影像中的像元按照其类别进行分类。
常用的分类方法有最大似然法、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等。
分类可以用来提取地物的空间分布信息和提取特定地物的数量。
遥感变化检测是对多期遥感影像进行比较,检测出地物的变化情况。
常用的变化检测方法有差异影像法、主成分分析法等。
变化检测常用于环境监测、城市扩张评估等领域。
此外,定量遥感分析还可以进行地物参数估算和地物数量评估。
地物参数估算是指通过遥感数据推算地物的相关参数,如植被覆盖度、土壤湿度、植被生物量等。
常用的参数估算方法有植被指数法、光谱混合分析法等。
地物数量评估是指通过遥感数据估计特定地物的数量。
常用的数量评估方法有样方法、地物检测法等。
地物参数估算和地物数量评估常用于农业遥感、森林资源调查等领域。
最后,定量遥感分析还可以进行地物质量评估和环境监测。
地物质量评估是指通过遥感数据对地物的质量进行评估。
常用的质量评估方法有特征提取法、多指标评价法等。
环境监测是指通过遥感数据监测和评估环境变化和环境质量。
常用的环境监测方法有水体质量监测、土地退化监测等。
总之,定量遥感分析是一种利用遥感数据进行定量描述和分析的方法。
通过数字图像预处理、遥感分类、遥感变化检测、地物参数估算、地物数量评估、地物质量评估和环境监测等手段,可以对遥感影像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从而获得地物的空间分布、形态特征、数量和质量等定量信息。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定量遥感技术研究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定量遥感技术研究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大数据作为能够反映人类行为和社会现象的一种数据形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
而遥感技术作为一种应用领域较为广泛的技术,也越来越多地与大数据结合起来,为各个领域提供了便利。
本文主要从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定量遥感技术的研究角度出发,论述该技术在现代化测绘、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
一、大数据分析在定量遥感技术中的应用大数据分析是一种以计算手段为基础的分析方法,能清晰地展示海量的数据。
在定量遥感技术中,大数据分析可以对大量的遥感图像进行有效管理和分析,从而提高定量遥感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普适性。
以卫星遥感技术为例,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数据成本的逐步降低,卫星遥感图像的数量急剧增加,这就为大数据分析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另外,卫星遥感图像中包含的丰富的地理信息,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
在城市规划中,卫星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对城市地貌、人口密度、建筑结构等进行综合分析,提供城市规划决策所需的大量数据支持。
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卫星遥感技术可以通过捕捉农田土壤、湿度状况等信息,为农业决策和规划提供基础数据。
在环境保护领域,卫星遥感技术可以观测海洋、森林、草地等各类生态系统的生长状况,并及时预警环境危险事件。
总之,大数据分析在定量遥感技术的应用中,可以提高数据信息的处理、归纳、分类以及遥感图像的自动解译能力。
这有利于大幅度降低人工解释的成本,提高遥感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效率。
二、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定量遥感技术在现代化测绘中的应用随着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测绘技术也正在向着更加智能化、集成化等方向发展。
其中,定量遥感技术在现代化测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高空三角测量为例,其通过对空中拍摄的数据进行分析以及测绘精度的提高,通过大数据分析算法使得该技术更加成熟。
与此同时,大量的遥感图像与测量数据的交叉分析,更加容易捕捉到相应的的市场需求,快速的根据产值的需求去实际开展工作,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
遥感信息定量化分析方法
遥感信息定量化分析方法遥感技术已成为陆、海面过程实验和研究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
遥感技术以其特有的优势,实现了对地表不间断的昼夜观测,并在获取区域上的陆、海面参数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遥感信息中获取陆、海面参数的过程,其实就是遥感信息定量化分析的过程。
众所周知,如今遥感技术开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就是从定性遥感向定量遥感开展。
遥感信息定量化的过程其实就是建立遥感信息模型的过程,即得出遥感数据与陆、海面参数之间相互关系的方程。
其步骤大致如下:首先对遥感数据进行校正,包括几何校正和辐射量校正。
其中辐射量校正对于遥感信息定量分析非常重要,具体指消除遥感数据中依附在辐射亮度中的各种失真的过程,主要包括对传感器的灵敏度特性引起的辐射误差校正、光照条件的差异引起的辐射误差校正以及大气的散射和吸收引起的辐射误差校正,即大气校正。
然后利用各种数学方法,如回归分析法,建立实测的陆、海面参数与遥感数据〔大多是从遥感数据中计算得来的各种参数〕之间的关系模型,即遥感信息模型。
最后在对建立起来的遥感信息模型进行正确性验证的根底上,利用遥感数据对大面积区域的陆、海面参数进行反演。
根据遥感信息获取所利用的电磁波波段的不同,具体又可以分为分成光学遥感和微波遥感。
下文从光学遥感和微波遥感两个方面对遥感信息的定量化分析方法进行介绍。
光学遥感:光学遥感〔包括可见、近红外及热红外遥感〕对地表反射率、地表温度〔LST〕以及植被参数等的获取具有较大的优势,而对其它参数如土壤湿度、地表粗糙度也有一定的有效性。
〔1〕地表反射率:地表反射率是控制地表净辐射并进而影响地表及低层大气的加热率的重要参数。
遥感反等针对气演地表反射率已有很多成熟的方案,可以直接从遥感数据获取地表反射率。
Pint y象卫星宽带数据,Nunez等针对GMS数据以及Brest等针对Landsat数据都开展了反演地表反射率的方法。
Saunders等利用NOAA/AVHRR的可见和近红外数据开展了反演算法,求出了英国Isles地区4~10月的地表反射率分布,其结果分别是农业区具有高于真值17%~22%以及城区和山区低于真值大约13%的精度。
定量遥感·理念与算法
定量遥感·理念与算法
定量遥感是通过对遥感数据进行精确的数值化分析和处理,以获得具有可量化结果的遥感信息的一种方法。
其核心理念是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到的遥感数据,通过一系列的算法和模型,将图像上的物理属性、空间分布等转化为可测量的数值,以便进行科学研究和应用。
在定量遥感中,常用的算法和模型包括:
1. 遥感图像预处理算法:用于对原始遥感数据进行校正、辐射校准、大气校正等处理,以减少数据中的噪声和误差。
2. 特征提取算法:用于从遥感图像中提取出感兴趣的地物特征,如土地覆盖类型、植被指数、水体分布等。
3. 分类和识别算法:用于将提取出的特征进行分类、识别和分类精度评价,以实现对地物的自动识别和分类。
4. 变化检测算法:用于比较多期遥感图像之间的差异,从而检测出地表的变化情况,如土地利用变化、水体面积变化等。
5. 时空分析算法:用于对时序遥感数据进行分析,揭示地表特征的动态变化规律和趋势。
通过使用定量遥感的理念和算法,可以实现对地表信息的精确测量、监测和分析,为环境监测、资源调查、农业生产等领域提供科学支持,也有助于了解和解决地球面临的环境和气候变化等重大问题。
遥感概论_秦其明_第八章定量遥感基础
第八章定量遥感模型是解决问题的工具。
在利用遥感技术解决问题时我们通常需要建立模型,模型是联系遥感可测参数(辐射强度、偏振、相位)与实际应用中所需参数的纽带和桥梁。
本章的学习重点就是建立遥感模型的一般方法。
本章重点是掌握定量遥感建模方法。
第一节定量遥感概述定量遥感是当前遥感发展的前沿。
它利用遥感器获取的地表地物的电磁波信息,在计算机系统支持下,通过数学的或物理的模型将遥感信息与观测地表目标参量联系起来,定量地反演或推算出某些地学、生物学及大气等目标参量或地物定量信息。
8.1.1 可见光、近红外波段定量遥感遥感的基本过程可以看作是电磁波与大气相互作用过程以及电磁波与地表的相互作用过程的叠加。
在这个过程中:电磁波与大气相互作用形成大气效应。
大气效应是电磁辐射在太阳-目标物-传感器系统的传输过程中受到大气分子、水气、气溶胶和尘粒等散射、吸收和折射等影响。
通过大气纠正可以基本消除大气效应对遥感影象的影响。
定量遥感需要考虑地表非朗伯体特性。
大多数情况下的地面物质都不是均一的朗伯体,朗伯体的假设给定量遥感计算带来很大的误差。
可以用地表的二向反射率分布函数(BRDF)来描述地表的非朗伯体特性,减少定量遥感计算造成的误差。
8.1.2 热红外波段的定量遥感热红外波段遥感测量的对象是地表物质的热辐射。
在热学中,温度是物质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量度,描述了物质内部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
物质内部微观粒子的运动导致了物质向外发射电磁波,即热辐射。
地球环境的代表性温度为300K,它对应的接近10μm,正接近热红外大气窗口区,因此,可以利用热红外遥感器获取地表的热辐射状况。
热红外遥感获得的亮度温度。
对于地球表面真实物体(绝大多数为非黑体)而言,由于其辐射亮度受自身比辐射率的影响,所以比辐射率是联系亮温与真实温度的桥梁。
8.1.3 主动微波遥感基础合成孔径雷达(SAR)二维成像过程是通过安装在运动平台上的雷达天线不断地发射脉冲信号,接受它们在地面的回波信号,经信号的成像处理形成二维SAR影像,影像中的每一像素的幅度只与目标的后向散射系数有关。
定量遥感名词解释
定量遥感名词解释
定量遥感?这可不是一个随随便便就能理解透彻的名词!就好比你想要精确算出你每天走的步数,不是光靠感觉,而是有具体的数据和方法,定量遥感也是这么回事。
定量遥感啊,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各种测量手段和数据分析,对地球表面的各种现象和过程进行精确量化的一种遥感技术。
比如说,你想知道一片森林里树木的生长速度,或者一块农田里庄稼的含水量,定量遥感就能给你一个准确的答案。
想象一下,我们就像超级侦探,拿着高科技的“放大镜”,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信息。
可不是那种大概估计、模模糊糊的了解哦,而是要精确到每一个数字!比如说,我们通过卫星或者飞机上的传感器,收集大量的电磁波数据,然后运用复杂的数学模型和算法进行处理和分析。
这就好比大厨精心烹饪一道美食,每一种调料的用量都要精确计算,才能做出美味佳肴。
举个例子吧,假如我们要研究一个城市的热岛效应。
定量遥感就能告诉我们,城市中心和郊区的温度具体相差多少度,而不是只说城市中心比较热。
它能让我们清楚地知道,到底是哪些因素导致了温度的差异,是建筑物的密集程度,还是车辆排放的热量?
再比如说,要监测一个湖泊的水质变化。
定量遥感可以告诉我们湖水的浑浊度、叶绿素的含量,甚至是水中污染物的浓度,这可比我们用眼睛看准确多啦!
定量遥感在农业、林业、气象、环境保护等众多领域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它就像是一双神奇的眼睛,让我们能更加深入、准确地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球。
难道你不觉得这超级厉害吗?
我的观点就是,定量遥感是现代科学的一大法宝,让我们对地球的认知不再模糊,而是越来越清晰、精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量遥感分析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国家的宏观决策、资源调查、环境及灾害监测等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领域急需数据支持,要求数据具有空间上的宏观性,时间上的连续性和可获取数据的全面性。
而遥感技术正具备这一能力,它能够以不同的时空尺度不断地提供多种地表特征信息。
但是与遥感卫星获取数据的能力相比,遥感数据的自动、定量化处理乃至对遥感数据信息的理解能力与对遥感数据的有效利用却远远不足,这也是目前制约遥感发挥作用的瓶颈问题。
因此,定量遥感逐渐成为遥感发展的主要方向。
一、什么是定量遥感定量遥感或称遥感量化遥感研究,主要指从对地观测电磁波信号中定量提取地表参数的技术和方法研究,区别于仅依靠经验判读的定性识别地物的方法。
它有两重含义:遥感信息在电磁波的不同波段内给出的地表物质的定量的物理量和准确的空间位置;从这些定量的遥感信息中,通过实验的或物理的模型将遥感信息与地学参量联系起来,定量的反演或推算某些地学或生物学信息。
定量遥感不仅要进行遥感建模与各种前向模型的研究,还要进行各种反演模型和反演策略的研究。
目前在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学者们认识到遥感科学在地学从传统定点观测数据到不同空间范围多尺度空间转换和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的不可替代作用。
而遥感科学能够在多远数据综合集成及地学应用方面对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发挥决定性作用。
然而,相对快速发展的遥感技术而言,定量遥感的基础研究仍严重不足。
这对全世界遥感科学界都是一个挑战,对我们来说则更多的是一种跨越发展的机遇。
二、遥感模型分类:1.统计模型(即经验模型):基于陆地表面变量和遥感数据的相关关系,对一系列的观测数据做经验性的统计描述或者进行相关性分析,构建遥感参数与地面观测数据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
优点:参数少;容易建立且可以有效概括从局部区域获取的数据,简便,适用性强;缺点:有地域局限性,所以可移植性差;理论基础不完备,缺乏对物理机理的足够理解和认识,参数之间缺乏逻辑关系。
2.物理模型:其模型参数具有明确物理意义,并试图对作用机理进行数学描述。
优点:精度高,可移植性强;缺点:此模型通常为非线性的,所以方程复杂,实用性较差;并且在复杂问题考虑中会产生大量参数,其中有些参数无法获取,从而采取近似,会产生误差,而对非主要因素有过多忽略或假定也会产生误差。
3.半经验模型:突出上述两种模型的优点,回避其缺点。
考虑经验数据和物理过程,其参数往往是经验参数,但有一定物理意义。
三、定量遥感的四个研究方向:第一,在像元尺度上对基本物理定律进行检验及修正,开展尺度转换研究,提高定量遥感精度。
第二,开展遥感与非遥感信息数据融合的模拟试验,探索地表时空多变要素的尺度转换规律。
第三,进行多角度、多时相、多光谱相结合的混合像元分解和亚像元信息提取;运用多阶段的反演策略,提高反演的精度。
第四,基础研究和应用示范相结合,估算高难度的地表时空多变要素,推动相关学科的发展。
装置在星体上的传感器,它的可测参数一般为电磁波的属性参数,也就是电磁辐射强度、偏振度、相位差等,而我们的目的是要从这些可测参数中获得有关目标的物理的、地理的、化学的、甚至生物学的状态参数,所以在可测参数与目标状态参数间建立某种函数关系是实现目标参数反演的关键一步,我们称它为建模。
定量遥感的反演问题,就是根据观测信息和前向物理模型,求解或推算描述地面实况的应用参数(或目标参数)。
困难在于应用参数往往不是控制遥感信息的主导因子,或者说是非敏感参数,只能为遥感信息提供弱信号。
国际上坚持“定量遥感反演的必要条件是独立观测的个数大于未知数的个数”(简称“第三公设”)。
地表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的巨系统,未知的参数几乎是无穷的,而遥感数据总是有限的,并且这几个参数往往不包括应用所需的时空多变要素,导致了定量遥感与应用需求之间巨大的缺口。
五、遥感建模的尺度问题不同的自然现象有不同的最佳观测距离和尺度,并不一定是距离越近越好,观测越细微越好,而是需要适当的距离和比例尺,才能有效、完整地观察。
遥感具有多种不同的分辨率,遥感与应用学科(如农业、大气、水文等)的尺度往往是有差异的,这已成为制约定量遥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遥感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尺度问题是不同分辨率遥感图像之间的关系。
20年前,普遍流行一个误解,就是:如果像元内所有元素都是各向同性的漫反射表面,则像元一定也是漫反射表面。
由于已经观察到大量地表像元的非漫反射特性,所以大量研究都致力于表面元素的非漫反射特性。
当时李小文为D.Simonett的研究生,用一个简单的几何光学模型说明了像元的非漫反射特性主要是像元尺度上地表的三维结构决定的,从而奠定了李小文-Strahler集合光学模型系列的基础。
互易原理是电磁学、光学的基本假设之一,是辐射传输理论的基石,曾被当作检验遥感数据质量的标准,但受到测量接的强烈反对,争论长达20年。
李小文等人给出了像元尺度上互易原理失效的条件:在像元尺度上,空间均匀的入照产生空间不均匀的反射,且敏感两区之间串线不对称,则互易原理在像元尺度上失效。
李小文等人用一个简单的几何光学模型说明上述条件,在IGARSS1999年会议上发表引起轰动。
综上所述,遥感科学要研究的尺度问题之一是:物理定律、原理用在遥感像元尺度时是否需要修正、如何修正。
遥感科学要研究的第二个尺度问题是尺度转换问题,即同一地物不同观测尺度的参数估计结果是否要求一致、如何提高参数故居精度。
中国学者首次提出了“直方变差图”的概念。
该方法克服了变差图(Variogram)的不足,通过定义图像中驻点和边界点分析地物的空间分布规律,获取地类面积随尺度变化的关系,进而基于破碎度的降尺度转化反演高分辨率地类面积。
六、遥感的病态反演问题遥感数据的地学理解、从定性到定量:目前遥感的基础理论很不成熟,缺乏对遥感数据的地学理解。
定量遥感反演问题就是根据观测信息和前向物理模型,求解或推算描述地面实况的应用参数(或目标参数)。
而反演的困难在于应用参数往往不是控制遥感信息的主导因子,或者说是非敏感参数,只能为遥感信息提供弱信号。
由于地表太复杂,而遥感信息总是有限的,所以,定量遥感本质上是病态反演。
目前国际上对遥感反演的主流仍坚持采用高斯的最小二乘法,坚持“定量遥感反演的必要条件是独立观测的个数大于未知参数的个数”(建成“第三公设”)。
李小文明确提出“对地定量遥感本质上是欠定问题”的观点,强调必须综合考虑未知参数的敏感性与不确定性,尽量把遥感获取的宝贵信息分配给时空多变要素,而不是反复反演相对稳定、相对已知的敏感因素、在低水平上重复。
我们对传统的遥感反演理论的第三公设提出了挑战,提出了病态反演的主要思路:第一,先验知识的积累和在反演中的表达和利用;第二,分阶段目标决策,即对数据空间和参数空间进行多次分割。
病态反演要求知识库的支撑,建立中国典型地物结构波普知识库的构想,就是为了病态反演。
波普知识库集波谱测量数据、遥感图像数据、遥感先验知识数据、遥感分析模型于一体。
除了这些,数字地形模型(DTM)和地表覆盖类型(LULC),也是知识库里很重要的一部分。
病态反演中,究竟怎么才能最简洁地用最少的参数描述像元内的地形特征呢?我们研究了直方图的尺度效应,发现它很有希望是比变差图更好的地学描述工具,并建议用“直方变差图”来描述地形或数字图像的空间特征。
另一方面,随着分辨率的降低,边界混合像元的比例将逐步增加。
边界直方图反映的是给定灰度(高度),给定尺度上等高线的长度,这种直方图的尺度效应表达兼具直方图和变差图的优点。
七、海量遥感数据自动转化为有用信息——协同反演协同遥感反演研究进展主要体现在建立各类遥感机理模型及其地学描述中的尺度问题、参数反演理论与方法、反演结果的真实性检验等方面。
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大量的遥感数据仍未得到真正有效的利用。
出现这种矛盾的原因除遥感本身的原因外(遥感数据的质量和专题信息提取水平),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在于对遥感应用中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缺乏深入的研究,导致人们对于遥感数据的认识与理解还很不充分。
为了更好地理解电磁波与地表特征间的相互作用,国内外学者们将经典的数学物理理论与遥感实践相结合,建立了近百种不同的遥感模型。
这些模型大体可分为经验统计模型、物理模型、半经验模型三种。
海量空间数据与有效信息(知识)匮乏,原因在于,遥感数据与遥感信息之间缺乏地学理解和遥感成像机理深入研究,存在明显的知识间隙。
地学从性质上不同于经典物理学。
定量遥感不仅需要新的物理学规律,而且需要寻找相应的数学手段,使遥感定量表达更简洁、明晰。
八、其他方面:遥感科学的基础研究尚不足,制约了遥感信息应用。
迄今为止,遥感研究面临两大问题:需要实现从定性到定量的过渡;需要多学科交叉,加强基础研究。
两大问题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对遥感精度要求越来越高,遥感数据量越来越大。
第二,随着遥感应用范围越来越广,遥感应用对遥感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时空多变要素。
(反照率、地表温度、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土壤水分含量、地表蒸发)。
第三,遥感科学基础研究严重不足,需要多学科交叉。
陈述彭先生认为遥感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它借助物理学的基础,数学的方法,计算机的手段,以及地学、生物学的分析,解决对地遥感的科学理论和实际问题”。
遥感信息定量化研究在遥感发展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局的作用,成为遥感发展的前沿技术,具有许多生长点,可以带动许多学科和应用各领域的发展。
因为遥感信息定量化涉及到遥感仪器的设计和指导、大气的探测和大气参数的反演,大气影像订正方法好技术,对地定位和几何校准方法和技术,计算机图像处理,地表辐射和几何校准实验场设置以及各种遥感应用模型和方法,地学参量的反演和推算等做种学科和领域,每一个环节都是很重要的,都有各自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只有这些领域的相应发展,才能最终克服遥感信息定量化的任务,才能为遥感在各领域的应用中提供可靠的、高精度的定量化数据及实用的应用模型和方法。
一辈子时光在匆忙中流逝,谁都无法挽留。
多少人前半生忙忙碌碌,奔波追逐,后半生回望过去,难免感叹一生的碌碌无为,恨时光短暂,荒废了最好的光阴。
人过中年,不停跟时间妥协,之所以不争抢,处世淡然,完全是经过世故的淬炼,达到心智的成熟。
有朋友问我,怎样写出滋润心灵的文字?是要查字典,引用名言,还是有什么规律?我笑着回,随心随意,不为难自己。
你为难自己,就要刻意去效仿,你不随心随意就要被名利世俗困扰,自然心态会有偏差,文字也染上了俗气。
现实生活中,不乏完美主义者,终日在不食人间烟火的意境中活着,虚拟不切合实际。
如此,唯有活在当下,才是真正的人生笺言。
常常想,不想活在过去的人,是经历了太多的大起大落,不想被束缚在心灵蜗居里的人,是失去的太多,一番大彻大悟后,对视的眼神定会愈发清澈,坦然笑对人生的雨雪冰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