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5 %
8.4%
1/3
工业下降 70% 69.1% 50% 48% 50% 2/3
失业人数
1700 万
476万
近300 万
85万
近 300万 3000
万 12
各国解决危机的方法:
美国
罗斯福新政
改革
德国 日本
建立法西斯政 权,对外侵略
走 法西斯
道路
13
第二次世界大战
材料一:1938午9月21日,丘吉尔向伦 敦新闻界发表声明说:“以为把一个小国 投入虎口就可以得到安全,实在是致命的 谬见。” 材料二:1938年,捷克斯洛伐克外长说: “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会从决定中得 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 后一个受害者……”
7
❖ 5、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 (1)凡尔赛体系影响:
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 序。 ❖ (2)华盛顿体系影响:
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
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不可能长期 维持下去。
8
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基本上 处于相对稳定时期,特别是1924—— 1929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繁荣” 一时
英美盟军实施“诺曼底登陆” 1944·6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1945年9月2日,日 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21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性质 世界人民的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
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人类历史上一 场空前的浩劫,几千万人失去了 生命,无数的财产被毁。第二次 世界大战也彻底改变了世界面貌, 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性质:帝国主义争霸战争(除塞尔维亚)
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
苦难,参战各国共死伤三千多万人,其中 被战争、饥饿、疾病等夺取生命的人超过 一千万。
4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 1、巴黎和会: ❖ (1)目的: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战
后的世界做出安排。 ❖ (2)会议主要内容:签订《凡尔赛和约》,
d.赔款; e.德国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瓜分;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引发中国的“五 四运动”;、华盛顿会议: ❖ (1)目的:协调帝国主义国家(特别是美日)在东亚、
太平洋地区的矛盾。 ❖ (2)主要内容:签订《四国条约》《五国条约》
《九国公约》 ❖ (3)操纵国:美国、英国、日本 ❖ (4)实质:巴黎和会的继续,列强瓜分世界的的又一
制裁德国及其盟国。 ❖ (3)和会的性质:战胜的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的一
次分赃会议。从和约中关于殖民地问题的规定可以 看出来。 ❖ (4)操纵国:英国、法国、美国(三巨头)
5
对德《凡尔赛和约》内容
a.法国收回阿尔萨斯与洛林;
b.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拥有空军, 限制陆军,设立莱茵非军事区;
c.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的独立;
“繁荣”的背后孕育严重的危机
9
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
时间
1929-1933年
开始国家 美国
开始标志 纽约股票市场崩溃(金融业)
特点
涉及范围特别广
持续时间比较长
破坏性特别大
10
11
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情况表
项目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世界
外贸缩减 46.2% 40.6% 28.4%
扩大
1941·6 德国偷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莫斯科保卫战(苏联斯大林领导抵抗)
进一步扩大
1941·12·7 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次日, 美国参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17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标志 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 等26个国家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 合国家宣言》
内容 保证全力对法西斯国家作战,互 相合作,决不单独同敌人停战和 议和,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 斯国家
❖ 2、概念:……除武装进攻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 …… ❖ 3、目的:“遏制”共产主义。 ❖ 4、对象: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 ❖ 5、开始的时间、标志: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 ❖ 6、表现(措施):政治—推行杜鲁门主义;
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政治、经 济格局的演变
1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 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阶段)
2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英
三国协约
俄
德
法
三国同盟 奥匈
意
3
第一次世界大战 导火线:萨欧洲拉“热火窝药事桶件”()争夺焦点:巴尔干—— 爆发:1914·7,奥匈对塞尔维亚宣战
主要战役:1916,凡尔登战役(凡尔登绞肉机)
慕尼黑阴谋
14
慕尼黑会议(慕尼黑阴谋)
时间、地点 1938·9 ,德国慕尼黑
操纵国 英(张伯伦)、法(达拉第)、
内容
德(希特勒)、意(墨索里尼)
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 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
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慕尼黑阴谋
15
影响 刺激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
极大削弱了反法西斯的力量,大 大加速了二战的提前爆发
22
启迪
❖ (1)和平来之不易,悲剧决不能重演。 ❖ (2)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在平
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对付人类生存 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 (3)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23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冷战”政策
❖ 1、原因: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世界第一位,它称霸世界
的野心日益膨胀,但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次分赃会议。 ❖ (5)影响: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使中国又回
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地位,完成了一 战后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安排。
❖ 4、《九国公约》
❖ 对中国的影响:
❖ (1)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的完整。遵守 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 (2)实质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18
19
雅尔塔会议
目的 为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
时间地点 1945·2,苏联雅尔塔
参与者 美国的罗斯福、英国的丘吉尔、 苏联的斯大林(二战的三巨头)
内容
1军事占领德国,清除法西斯主义; 2战后成立“联合国”; 3德国投降后,苏联对日作战
20
重大战役与战争的结束 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1943)二战的转折点
实质
是英、法等西方国家对法西斯国家实行 绥靖政策的体现,是绥靖政策到达顶峰 的标志
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来安抚侵略者的政策
16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9·9·1 德国闪击波兰,英 开始标志 法对德宣战
初期战事 1940·5 德国进攻法国,法国投降;
1940·7始进攻英国,不列颠空战 (丘吉尔首相号召抵抗 )